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上饶市2025届高三12月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古代儒家思想中,有没有道德是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道德践履水平的高低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因此他们把修身看做为人处世的根本,主张“以德修身”。“四书”之首的《大学》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为此,儒家建构了一套细致、系统的道德修养方法。在儒家看来,自我反省是提升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重要方式。曾子提到了“三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孔子也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自省是自我约束的心理机制,即通过反思,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调节自我行为,不断强化自我的道德意识和伦理品格,达到“知明而行无过”。“养气”说最早可能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在这段话里,孟子对“浩然之气”做了解释,浩然之气是最为刚强的,用正义去培养而不以邪恶去损害,这种气就可以充盈塞满于天地之间了。显然养浩然正气是一种修身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在后代得到继承和发展,如后来讲的“气节”“气质”,特别是元代文天祥的《正气歌》更是将这种方法发扬光大。《论语》开篇即讲“学而时习之”,“学”是获得“知”的重要途径。根据学习动机的不同,儒家将“学”分为两种:“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君子之学”指的是人用耳朵听到后,心上显现出来,然后就从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体现出来:“小人之学”则是指人用耳朵听见了、通过口中卖弄出来。古代儒家教给人的“知”,首要内容并非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儒家认为,一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这些道德理念,如果不能内化于心并外化为行为,那么纵使他学到的东西再多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实践是读书人重要的修身途径。正如宋代大儒程颐在点评如何读《论语》时所言:“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四书章句集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或许并不是特别的难事,而在遭遇矛盾冲突时,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操守,才能真正彰显道德境界。如面对义与利的冲突,古代儒家的态度是“重义轻利”,孔子讲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不过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重义轻利”,是以义、利发生冲突为前提的。如果义、利之间不冲突,儒家思想则对获得利益持认可的态度。孔子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可见,以“义”为旨归,将“利”统一到“义”的旗帜下,这是古代儒家处理义利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当面临道德选择的两难之境时,儒学的处理策略是“中庸之道”。孔子对“中庸”的表述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为了达成恰到好处的中庸境界,儒家思想认为须掌握为人处世的精髓——时中,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灵活处理问题,审时度势,相“时”而动,因“时”而中。《孟子·离娄上》记载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淳于髡问孟子“男女授受不亲”是否是“礼”的要求,孟子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淳于髡接着问“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孟子说:“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认为,在“嫂溺”的危急时刻,必须对“男女授受不亲”做出权变,如果为了抱守“礼”而见死不救,那么虽然表面上维护了“礼”,但实际上却背离了“礼”的实质即“仁义”。(摘编自唐明燕《儒家思想中的修身之道》)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源泉。儒家修身理论主要通过“内省”“克己”的方法实现个体对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认同,并使个体在潜移默化中自觉践行其道德规范,在保证社会秩序稳定的同时,也抑制了人的欲望和情感,使个体束缚于宗法伦理的枷锁中。今天我们借鉴儒家的修身方法,必须认识到其局限性。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为儒家修身理论面对新的社会文明情境和文化语境提出了革命性要求。虽然其具体方法可能不全部适用于今,但是背后体现的重视主体自觉自律的理念却具有永恒的意义。由儒家的修身方法来反思人生存的意义,使其不仅是一种目的性、规范性的运动,也是发掘人的主动性、创造性,解放人、发展人、塑造人,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运动。(摘编自《儒家修身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借鉴》)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认识到道德于人的重要性,所以古代儒家重视修身,并建构了一套道德修养的方法。B.在儒家思想看来,只要不断反省自身,强化自我道德品格,就能做到“知明而行无过”。C.孔子对于“重义轻利”的关注点不在贫穷或者富贵,他对获得利益始终持认可的态度。D.儒家的“中庸”理念,强调审时度势,因“时”而中,特殊情况不必固守“礼”“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天祥的《正气歌》,和孟子提出的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一脉相承。B.古代儒家传授的“知”都是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C.在儒家看来,面临道德的冲突时,坚持内心的操守和中庸之道并不矛盾。D.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儒家修身理论也需要我们在传承中创新。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中儒家的“中庸之道”的一项是()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C.“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D.“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4.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的论证思路。5.根据材料所述,你认为儒家的修身之道对于新时代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有哪些借鉴意义?【答案】1.A2.B3.A4.第三段先引用名言交代“养气”说的出处;之后通过孟子的解释阐述了“浩然正气”的意义,指出养浩然正气是一种修身的重要方法;最后强调“浩然正气”在后代得到继承和发展,文天祥的《正气歌》就是典型的例子。5.①重视自我约束和道德修养,不断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②要弘扬社会正气,传播正能量。③积极践行,知行合一,言行一致。④坚定内心操守,坚持原则而不僵化教条。【解析】【导语】材料一强调儒家思想中的修身之道,包括自我反省、养浩然正气。强调“学”是获得“知”的重要途径,强调保持内心的操守和“中庸之道”的处理策略。材料二强调儒家修身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借鉴。【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B.“只要不断反省自身,强化自我道德品格,就能做到‘知明而行无过’”错误。结合材料一“自省是自我约束的心理机制,即通过反思,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调节自我行为,不断强化自我的道德意识和伦理品格,达到‘知明而行无过’”可知,选项“只要……就”太过绝对。C.“他对获得利益始终持认可的态度”错误。结合材料一“不过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重义轻利’,是以义、利发生冲突为前提的。如果义、利之间不冲突,儒家思想则对获得利益持认可的态度”可知,选项少个“义、利之间不冲突”的前提。D.“特殊情况不必固守‘礼’‘义’”错误。结合材料一“孟子认为,在“嫂溺’的危急时刻,必须对‘男女授受不亲’做出权变,如果为了抱守‘礼’而见死不救,那么虽然表面上维护‘礼’,但实际上却背离了‘礼’的实质即‘仁义’”可知,强调的是“中庸之道”的变通,如果坚守“礼”,可能失去“义”。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古代儒家传授的‘知’都是做人做事的道理”错误。结合材料一“古代儒家教给人的‘知’,首要内容并非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可知,原文没有“都”,选项和原文不一致。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结合材料一“为了达成恰到好处的中庸境界,儒家思想认为须掌握为人处世的精髓——时中,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灵活处理问题,审时度势”可知,“中庸之道”是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灵活处理问题,审时度势。A.句意是: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野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一个人过于质朴,缺乏文采,就显得粗俗;文采过多,不够质朴,就显得轻浮。质朴和文采两方面结合得好,才称得上君子。选项强调“质朴”和“文采”结合,体现“中庸之道”。B.句意是: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很遥远。强调君子应该以弘扬仁道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具有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为实现仁德而奋斗。没体现“中庸之道”。C.句意是:约束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劝勉人们克制私欲,求仁得仁。没体现“中庸之道”。D.句意是: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便停止不前。强调事情的成败在于人的作为,做事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没体现“中庸之道”。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①结合“‘养气’说最早可能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可知,开头先引用名言交代“养气”说的出处。②结合“在这段话里,孟子对‘浩然之气’做了解释,浩然之气是最为刚强的,用正义去培养而不以邪恶去损害,这种气就可以充盈塞满于天地之间了”可知,选取孟子对“浩然正气”的具体解释,阐述了“浩然正气”的意义,指出养浩然正气是一种修身的重要方法。③结合“这种方法在后代得到继承和发展,如后来讲的‘气节’‘气质’,特别是元代文天祥的《正气歌》更是将这种方法发扬光大”可知,“浩然正气”在后代得到继承和发展,文天祥的《正气歌》就是典型的例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①结合材料一“自省是自我约束的心理机制,即通过反思,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调节自我行为,不断强化自我的道德意识和伦理品格,达到‘知明而行无过’”可知,做人要重视自我约束和道德修养,不断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②结合材料一“这种方法在后代得到继承和发展,如后来讲的‘气节’‘气质’,特别是元代文天祥的《正气歌》更是将这种方法发扬光大”可知,要弘扬社会正气,传播正能量。③结合材料一“古代儒家教给人的‘知’,首要内容并非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儒家认为,一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这些道德理念,如果不能内化于心并外化为行为,那么纵使他学到的东西再多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实践是读书人重要的修身途径”可知,要积极践行,知行合一,言行一致。④结合材料一“孟子认为,在“嫂溺’的危急时刻,必须对‘男女授受不亲’做出权变,如果为了抱守‘礼”而见死不救,那么虽然表面上维护‘礼’,但实际上却背离了‘礼’的实质即‘仁义’”可知,坚定内心操守,坚持原则而不僵化教条。(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梭比急躁不安地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长凳上,辗转反侧。他意识到,该是自己下决心的时候了,以便抵御即将临近的严寒,因此,他急躁不安地在长凳上辗转反侧。梭比越冬的抱负并不算最高。他梦寐以求的是只要在岛上待三个月就足够了。整整三个月,有饭吃,有床睡,还有志趣相投的伙伴,而且不受北风和警察的侵扰。对梭比而言,这就是日思夜想的最大愿望。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韦尔岛的监狱一直是梭比冬天的寓所。一旦决定了去岛上,梭比便立即着手将它变为现实。梭比离开长凳,转向百老汇大街,在一家灯火辉煌的咖啡馆前停下脚步。梭比对自己的马甲最下一颗纽扣之上还颇有信心,他修过面,上衣也还够气派,他那整洁的黑领结是感恩节时一位教会的女士送给他的。只要他到餐桌之前不被人猜疑,成功就属于他了。可是,梭比的脚刚踏进门,领班侍者的眼睛便落在了他那旧裤子和破皮鞋上。强壮迅疾的手掌将他推了个转身,梭比悄无声息地被押了出来。梭比离开了百老汇大街。看起来,靠大吃一通走向垂涎三尺的岛上,这办法是行不通了。要进监狱,还得另打主意。在第六大街的拐角处,灯火通明、陈设精巧的大玻璃橱窗内的商品尤其诱人注目。梭比捡起一块鹅卵石,向玻璃窗砸去。人们从转弯处奔来,领头的就是一位巡警。①梭比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两手插在裤袋里,对着黄铜纽扣微笑。“肇事的家伙跑哪儿去了?”警官气急败坏地问道。“你不以为这事与我有关吗?”梭比说。言语中多少带点嘲讽,但很友好,如同他正交着好运。警察根本没把梭比看成作案对象。毁坏窗子的人绝对不会留在现场与警察攀谈,早就溜之大吉啦。警察看到半条街外有个人正跑去赶一辆车,便挥舞着警棍追了上去。梭比心里十分憎恶,只得拖着脚步,重新开始游荡。他再一次失算了。对面街上,有一家不太招眼的餐厅,它可以填饱肚子,又花不了多少钱。它的碗具粗糙,空气混浊,汤菜淡如水,餐巾薄如绢。梭比穿着那令人诅咒的鞋子和暴露身份的裤子跨进餐厅,还没遭到白眼。他走到桌前坐下,吃了牛排、煎饼、炸面饼圈和馅饼。然后,他向侍者袒露真相:他和钱老爷从无交往。现在,快去叫警察,梭比说,别让大爷久等。用不着找警察,侍者说,声音滑腻得如同奶油蛋糕,眼睛红得好似曼哈顿开胃酒中的樱桃。喂,阿康!两个侍者干净利落地把他推倒在又冷又硬的人行道上,左耳着地。梭比艰难地一点一点地从地上爬起来,好似木匠打开折尺一样,接着拍掉衣服上的尘土。被捕的愿望仅仅是美梦一个,那个小岛是太遥远了。相隔两个门面的药店前,站着一名警察,他笑了笑,便沿街走去。梭比一口气跑到老远的一个地方。这儿,整夜都是最明亮的灯光,最轻松的心情,最轻率的誓言和最轻快的歌剧。他立刻捞到了扰乱治安这根救命稻草。梭比在人行道上扯开那破锣似的嗓子,像醉鬼一样胡闹。警察旋转着他的警棍,扭身用背对着梭比,向一位市民解释说:这个耶鲁大学小子在庆祝胜利,他们同哈特福德学院赛球,请人家吃了个大鹅蛋。声音是有点儿大,但不碍事。我们上级有指示,让他们闹去吧。梭比怏怏不乐地停止了白费力气的闹嚷。难道就永远没有警察对他下手吗?在他的幻梦中,那岛屿似乎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了。他扣好单薄的上衣,以便抵挡刺骨的寒风。他咕咕哝哝地抱怨那些头戴钢盔、手执警棍的家伙。因为他一心只想落入法网,而他们偏偏把他当成永不出错的国王。在一个异常幽静的转角处,梭比停住了。②月亮挂在高高的夜空,一片静穆;行人和车辆寥寥无几;屋檐下的燕雀在睡梦中偶尔啁啾几声。这儿有一座古老的教堂,样子古雅。柔和的灯光透过淡紫色的玻璃窗映射出来,毫无疑问,是风琴师在弹奏星期天的赞美诗。悦耳的乐声飘进梭比的耳朵,吸引了他,把他粘在了螺旋形的铁栏杆上。风琴师弹奏的赞美诗拨动了伏在铁栏杆上的梭比的心弦,因为当他生活中拥有母爱、玫瑰、抱负、朋友以及纯洁无邪的思想和洁白的衣领时,他是非常熟悉赞美诗的。顷刻间,这种新的思想境界令他激动万分。一股迅急而强烈的冲动鼓舞着他去迎战坎坷的人生。他要把自己拖出泥淖,他要征服那一度驾驭自己的恶魔。时间尚不晚,他还算年轻,他要再现当年的雄心壮志,并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它。风琴庄重而甜美的音调已经在他的内心深处引起了一场革命。明天,他要去繁华的商业区找事干。有个皮货进口商一度让他当司机,明天找到他,接下这份差事。他愿意做个烜赫一时的人物,他要……梭比感到有只手按在他的胳膊上。他霍地扭过头来,只见一位警察的宽脸盘。你在这儿干什么呀?警察问道。没干什么,梭比说。那就跟我来,警察说。第二天早晨,警察局法庭的法官宣判道:布莱克韦尔岛,三个月。(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梭比属于社会底层。他浪迹街头,无依无靠,故意作恶,想要去布莱克韦尔岛的监狱度过严寒的三个月。B.小说中的“警察”代表着社会的权势阶层,以“警察”为代表的权势阶层深深地影响着身处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命运。C.警察把梭比当成是庆祝赛球胜利的耶鲁大学学生,让他“闹去吧”,可见警察是上流社会的奴仆,忠心地为其服务。D.梭比作恶时,警察不闻不问,而当他准备改邪归正时,警察却逮捕了他,这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修过面,上衣也还够气派,他那整洁的黑领结”与“领班侍者的眼睛便落在了他那旧裤子和破皮鞋上”形成反差,诙谐幽默。B.小说使用误会设置情节,梭比在砸了玻璃窗后主动跟警察坦白,却被误会“毁坏窗子的人绝对不会留在现场”,能吸引读者。C.“梭比艰难地一点一点地从地上爬起来,好似木匠打开折尺一样”生动地描写了梭比的幽默,使人物形象鲜明地展现在读者眼前。D.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情节安排新颖,梭比最终被警察逮捕并判刑三个月,这“不合常情”的构思使情节又起波澜,引人深思。8.请从描写这个角度简要赏析小说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9.“赞美诗”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6.C7.C8.①人物描写。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梭比在故意用鹅卵石砸向玻璃窗后,满怀希望地等待警察抓捕他的情景。②环境描写。以动衬静,写燕雀偶尔的啁啾声和赞美诗的乐曲声,渲染了月夜的静穆;运用“古雅”“柔和”等词语,描绘了风琴师弹奏赞美诗乐曲的环境优美。9.①“赞美诗”推动了情节发展。梭比多次故意犯罪,试图进入布莱克韦尔岛的监狱过冬而不能如愿,当他在“赞美诗”的影响下想要改变自己时,结果却被警察逮捕并送进了布莱克韦尔岛的监狱。②“赞美诗”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梭比并不真想做“作恶”者,赞美诗让他想要“重新做人”,这体现了在生存困境中的底层人民的积极乐观精神。③“赞美诗”深化了小说主题。“赞美诗”象征着人类对理想抱负、雄心壮志和纯洁思想等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引人深思。【解析】【导语】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通过主人公梭比企图通过犯罪进入监狱避寒的故事,讽刺了社会的荒谬与不公。小说以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独特的情节设计,展现梭比多次尝试被捕却未能如愿的滑稽与无奈。随着赞美诗的出现,梭比唤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鲜明的反差和内心的转变。最终,他在决心改过自新时却被捕入狱,结局出人意料。【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可见警察是上流社会的奴仆,忠心地为其服务”错误,警察把梭比当成庆祝赛球胜利的耶鲁大学学生而让他“闹去吧”,更多地是体现警察的麻木、不负责任,而不是忠心为上流社会服务。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生动地描写了梭比的幽默”错误。“梭比艰难地一点一点地从地上爬起来,好似木匠打开折尺一样”,这个描写主要是突出梭比的狼狈,而不是幽默。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的描写手法的能力。①“梭比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两手插在裤袋里”,这一动作细节展现出梭比刻意摆出的一种镇定、从容的姿态。他砸了玻璃窗后没有逃跑,是希望警察把他抓走,这种动作表现出他急切进入监狱的心理。“对着黄铜纽扣微笑”,看似轻松、不在意的神态描写,实际上是无奈和自嘲的。他明知自己是在故意惹事想被抓,却还要故作友好地面对警察。“你不以为这事与我有关吗?”这句话带有明显的嘲讽语气,同时又像是在主动“招认”自己的“罪行”。梭比用这样略带挑衅的语言,就是想让警察把他当作作案人抓起来。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梭比急切想要进入监狱、对现状无奈又带着一丝自嘲的心态。②月亮高悬,周围环境安静,行人车辆稀少,只有燕雀偶尔的叫声和赞美诗的乐曲声,以动衬静,作者细致地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月夜景象。与前文梭比在大街上各种为了进监狱而制造混乱、经历喧嚣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文是他不断地尝试惹是生非,身处热闹却又混乱的城市环境中,而此处的宁静环境让他的心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种宁静的氛围为下文梭比在听到赞美诗后内心逐渐平静下来,进而产生想要改邪归正、重新面对生活的心理转变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得他的心理变化在这样的环境烘托下显得更加自然、合理。【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情节结构上:梭比一开始为了能在监狱里过冬,想尽各种办法故意犯罪,但都未成功。然而,当他听到赞美诗后,内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决定改邪归正,要重新去寻找工作,开始新的生活。但就在他满怀希望和决心要改变的时候,却被警察逮捕了。这种在梭比心理和行为发生重大转变之际,情节突转,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让读者意想不到,增强了小说情节的吸引力和张力。②人物塑造方面:在此之前,梭比为了生存,不惜以违法犯罪的方式去试图进入监狱,他的行为表现出一种堕落、无奈和对生活的消极态度。但当听到赞美诗时,赞美诗唤起了他内心深处曾经拥有的母爱、玫瑰、抱负、朋友以及纯洁无邪的思想,让他瞬间产生重新开始生活的强烈冲动。这一转变充分表现出梭比内心深处其实是善良的,并且一直潜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是生活的困境让他暂时迷失了方向,这体现了在生存困境中的底层人民的积极乐观精神。通过这样的转变,使梭比这个人物形象不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变得更加复杂、立体,有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层次。③主题表达方面:赞美诗在小说中象征着美好、希望与救赎,它所传达出的那种神圣、庄严、美好的情感和力量,触动了梭比内心深处的良知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然而,在这个社会里,像梭比这样的底层人物,即使想要改过自新,也难以逃脱被社会既定规则束缚的命运。社会并没有给他一个真正走向新生的机会。通过这种对比,深化了小说批判社会现实的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聂以道宰江右一邑,日有村人早出卖菜,拾得至元钞①十五锭,归以奉母。母怒曰:“得非盗来而欺我乎?纵有遗失,亦不过三两张耳,宁有一束之理?况我家未尝有此,立当祸至。可急速送还,毋累我为也。”言之再,子弗从。母曰:“必如是,我须诉之官。”子曰:“拾得之物,送还何人?”母曰:“但于原拾处俟候,定有失主来矣。”子遂依命携往。顷间,果见寻钞者。村人本朴质,竟不诘其数,便以付还。傍观之人皆令分取为赏,失主靳曰:“我原三十锭,方才一半,安可赏之?”争闹不已。相持至厅事下。聂推问村人,其辞实。又密唤其母审之,合,乃俾二人各具“失者实三十锭,得者实十五锭”文状在官,后却谓失主曰:“此非汝钞,必天赐贤母以养老者。若三十锭,则汝钞也。可自别寻去。”遂给付母子,闻者称快。(节选自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一·贤母辞拾遗钞》)材料二:君秉正直而济以刚柔,罔有败事,尤尊礼贤士大夫,如宗令尹道传,张太常图南,以风厉四方。罪状常宁、安化诸豪,根株痛断,屏之远方,豪党为绝。掾史湖广时,湖广盐法②废坏已久,从参政海南,以上命榷牢盆,尽除老奸宿蠹,拔塞本源无遗余者。授承务郎道州路江永县兼劝农事,以兴学校劝农桑为急先,归流民三百余,户垦良田十余顷,豪民自归其诡寄,奸民自绝其讼狱。奉使入境,遣骑邀迎,议谳疑狱,所平反皆允当。废黄泥渡,别通道使民运米盐。水潦至,不为民病。夺豪民三百年占民水利,还溉良田数万顷。岁旱,民不为忧。去之日父老童稚涕泣邀遮塞道请必无弃我。(节选自刘岳申《元故中顺大夫广东道宣慰副使聂以道墓志铭》)材料三:聂以道,吉水人。少倜傥,耻为污行,尝录永丰儒学,弃之去。为吏从参政,整治海南盐法,尽除宿弊。天历中,中书奏以为武昌推官③,上惊曰:“是非不要钱聂以道耶?向者使岭南廉能吏也,今始为推官耶?”其所扬历,无不可书者。(节选自《万历吉安府志④·卷之十八列传一》)【注】①至元钞:元代纸币。②盐法:国家对食盐生产和销售进行管理的各种制度。③推官:即元代路总管府推官,掌管地方刑狱,到元代中后期还参与地方建设及军事活动。④府志:一般是指府的历史、人文、地理、民俗、田赋等基本介绍的总集,人物列传部分多记录当地名士。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去之A日B父C老童D稚涕E泣F邀遮G塞道H请必I无弃我。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竟,竟然、居然,与《项脊轩志》中“何竟日默默在此”的“竟”意思不同。B.罔,无、没有,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罔民而可为也”的“罔”意思相同。C.潦,通“涝”,指积水成灾,与杜甫《登高》中“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潦”意思不同。D.弊,弊病,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以兴利除弊”中的“弊”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聂以道在断“遗钞案”时重视多方调查,并注意保留书面证据,最后以巧妙的说辞成功断案并获得好评,让奸猾之人自行停止了诉讼,他对其他疑难案件的处理也很适当。B.在聂以道做江右县令的时候,一个村民外出捡到十五锭纸币,后来这位村民在母亲的坚持下把钱送了回去,却和失主发生了纠纷,这宗案件最终由聂以道亲自裁断。C.聂以道为人正直且刚柔并济,他特别尊重和厚待有才能的士大夫,并以此激励四方,但在面对侵犯百姓权益的地方豪强时绝不心慈手软,通过多种方式削弱他们的势力。D.聂以道是吉水县人,他在岭南为官时,廉洁和能力强的名声都传到了皇帝耳中,以至于皇帝在中书省奏请任命他为武昌推官时十分诧异,以为聂以道早就升迁。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但于原拾处俟候,定有失主来矣。(2)少倜傥,耻为污行,尝录永丰儒学,弃之去。14.材料一为什么不像后两则材料一样,对聂以道有誉美之辞?【答案】10.BFH11.B12.A13.(1)只要在原来捡到钱的地方等候,一定会有失主前来。(2)(聂以道)年少时就卓尔不凡,以做不道德的行为为耻,曾经被永丰儒学录取,后来放弃这个机会离开了。14.①材料一主要是讲述“贤母辞拾遗钞”这个故事,重点是贤母。②材料二是聂以道的墓志铭,其中应当会有许多对亡者的赞美之词。③材料三是吉安当地的府志,记录当地名士,自然会有赞美之词。【解析】【导语】三则材料都围绕聂以道展开。材料一通过贤母辞拾钞一事,侧面展现聂以道处理纠纷的公正。材料二从其为政举措、对贤士态度、处理各类事务成效等多方面正面详述其功绩。材料三则简要介绍其生平经历及廉洁能干的特点,三则材料相互补充,全面呈现聂以道的形象。【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离开的时候,父老孩童流泪哭泣,拦住道路,请求他一定不要抛弃他们。“去之日”是时间状语,应单独成句,故在B处断开。“父老童稚”是主语,“涕泣”是谓语,主谓结构完整,其后停顿,故在F处断开。“邀遮塞道”动词性短语是“父老童稚”的行为,作谓语,句意完整;“请”作谓语,领起下文“必无弃我”的宾语,其前停顿,故在H处断开。故选BF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竟然,居然/整,终。句意:竟然也不查问钱的数目。/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B.错误。意思不同,无,没有/通“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句意:做事从没有失败过。/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C.正确。通“涝”,指积水成灾/颓丧,失意。句意:积水成灾时。/颓丧满心偏又刚刚停止了浇愁的酒。D.正确。都是“弊病”的意思。句意:全部清除了旧有的弊病。/用它来兴办有利的事业、消除种种弊病。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让奸猾之人自行停止了诉讼”错误,材料二原文“奸民自绝其讼狱”是聂以道在做江永县县令时的成果,并非材料一叙述的“遗钞案”的结果。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但”,只要;“俟候”,等候。(2)“倜傥”,卓尔不凡;“耻”,以……为耻;“尝录永丰儒学”被动句,“录”,被录取;“去”,离开。【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材料一选自《贤母辞拾遗钞》,重点在于讲述贤母的故事,通过贤母要求儿子归还拾得的钱钞,以及后续聂以道处理相关纠纷的情节,主要凸显贤母的贤德,聂以道只是在处理这起事件中起到推动情节发展和公正裁决的作用,并非叙述重点,所以未对其有直接誉美之辞。②材料二是聂以道的墓志铭,其功能就是对逝者生平功绩等进行赞美歌颂,所以会从聂以道为政的诸多方面,如对待贤士的态度、整治豪强、改善盐法、发展农业、处理案件以及兴修水利等各个角度,详细阐述其功绩,进而包含大量对聂以道的誉美之词。③材料三是当地府志,记录当地名士,通常会对所记人物的优点、贡献等进行表述。聂以道作为吉水人,在其经历中如在永丰儒学任职、跟随参政整治海南盐法等表现出的一些行为,体现了他的才能与廉洁等优点,所以自然会在记录中出现对他的赞美之词来凸显其作为当地名士的形象特点。参考译文:材料一:聂以道在江西某县任县令时,一天有个村民早晨出去卖菜,捡到至元钞十五锭,回家后交给母亲。母亲生气地说:“难道不是偷来的却欺骗我吗?就算有遗失的,也不过两三张罢了,哪有这么大一捆的道理?况且咱家从来没有过这种钱,马上就会有灾祸降临。你得赶快送还,不要连累我。”说了两次,儿子不听。母亲说:“一定要这样的话,我就去告诉官府。”儿子说:“捡到的东西,送还给谁呢?”母亲说:“只要在原来捡到的地方等候,肯定会有失主来的。”儿子于是依照母亲的吩咐带着钱前往。不一会儿,果然看见寻找钱钞的人。村民本来质朴,竟然也不查问钱的数目,就把钱还给了他。旁边围观的人都让失主分出一些给村民作为酬谢,失主吝啬地说:“我原来有三十锭,现在才一半,怎么能赏给他呢?”于是争吵个不停。两人相持不下来到县衙公堂。聂以道审问村民,村民的陈述属实。又暗中叫来他的母亲询问,情况相符,于是让两人各自写了“失主确实丢了三十锭,捡到的人确实捡到十五锭”的书面陈述交在官府,然后却对失主说:“这不是你的钱钞,必定是上天赐给这位贤母用来养老的。如果是三十锭,那才是你的钱钞。你可以到别处去寻找吧。”于是把钱判给了那对母子,听到这件事的人都拍手称快。材料二:您秉持正直又刚柔相济,做事从没有失败过,尤其尊重礼遇贤士大夫,像宗令尹道传、张太常图南等人,以此来劝勉四方之人。您给常宁、安化那些豪强定罪,彻底铲除他们,把他们流放到远方,豪强的党羽因此绝迹。在湖广做属官时,湖广的盐法已经败坏很久了,跟随参政到海南后,奉皇上的命令管理盐务,全部清除那些老奸巨猾的人和长期存在的弊病,彻底清除根源没有遗漏。被授予承务郎道州路江永县兼劝农事一职后,把兴办学校、鼓励农桑当作最要紧的事,使三百多户流民回归,开垦了十多顷良田,豪强自动归还他们所诡寄的田产,奸民自动不再打官司。奉命出使到某地,派人骑马迎接,审议判定疑难案件,所平反的案件都很恰当。废除黄泥渡,另外开辟道路方便百姓运输米盐。积水成灾时,也不给百姓造成灾害。剥夺豪强霸占了三百年的民用水利,归还后灌溉了数万顷良田。遇到旱灾,百姓也不忧愁。离开的时候,父老孩童哭泣着拦住道路,请求他一定不要抛弃他们。材料三:聂以道,是吉水人。年轻时风流倜傥,以做不光彩的事为耻,曾经在永丰儒学任职,后来弃官离去。做小吏时跟随参政,整治海南的盐法,全部清除了旧有的弊病。天历年间,中书省上奏让他担任武昌推官,皇上惊讶地说:“这不是那个不要钱的聂以道吗?以前是出使岭南的廉洁能干的官吏,现在才做推官呀?”他所经历的事情,没有不值得记载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苦旱行(清)张纲孙田中无水骑马过,苗叶半黄虫齩①破。五月不雨至六月,农夫仰天泪交堕。大河之壖②风扬沙,桔槔③无用袖手坐。林木焦杀鸟开口,鲂鱼枯干沟底卧。人人气喘面皮黑,十个热病死九个。安得昊天降灵雨,童儿欢笑父老贺。高田低田薄有收,比里稍可完国课。不然官吏猛如虎,终朝鞭扑畴能那?【注】①齩:同“咬”。②壖:读ruán,河岸下面的地。③桔槔:读jiégāo,一种灌溉用的农具。1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诗与曹操的《短歌行》、白居易的《琵琶行》、高适的《燕歌行》同属于歌行体。B.作者通过描写河地扬沙、林木枯焦、鲂鱼枯干、人人气喘等现象,侧面表现旱情。C.“农夫仰天泪交堕”和“童儿欢笑父老贺”描绘了下雨前和下雨后人们的不同表现。D.此诗写干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了百姓的苦难生活,流露出诗人的深切同情。16.《苦旱行》中揭示出农夫遭受的哪些“苦”?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B16.①生活之苦。大旱之年,赤地千里,庄稼枯死,农夫无水灌溉,只能骑马走过,苗叶半黄,庄稼被虫吃掉,农夫遭受了生活之苦。②天气之苦。五月不下雨,六月也不下雨,农夫仰望苍天,眼泪直往下落,写出了农夫遭受了天气之苦。③官吏之苦。农夫无力交租,官府猛虎般的催租,农夫遭受了官吏之苦。【解析】【导语】张纲孙的《苦旱行》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与生动的百姓生活状况,呈现严峻旱灾景象。诗人通过对农民苦难生活的真实刻画,表现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关注,呼唤天降甘霖,祈盼生活改善。【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侧面表现旱情”错误。作者通过描写河地扬沙、林木枯焦、鲂鱼枯干、人人气喘等现象,都是直接表现旱情。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①“田中无水骑马过,苗叶半黄虫齩破”,描绘出一幅农田干旱凄惨景象。干旱直接影响了农夫的收成,威胁到他们的基本生活来源,体现了农夫在生活上因庄稼受灾而面临的困境。“大河之壖风扬沙,桔槔无用袖手坐”进一步展现了农夫在大旱之年的无奈。这凸显了农夫在面对干旱时,缺乏有效的灌溉手段来挽救庄稼,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生活的困苦,因为庄稼的收成关乎着他们能否维持生计。②“五月不雨至六月,农夫仰天泪交堕”直接点明了天气干旱的时间跨度,从五月一直到六月都没有下雨。农夫们面对这种恶劣的天气状况却无能为力,只能仰天流泪,深刻地表现出农夫因天气干旱而遭受的痛苦与无奈。③“高田低田薄有收,比里稍可完国课。不然官吏猛如虎,终朝鞭扑畴能那?”这表明农夫们不仅要承受天灾带来的庄稼歉收之苦,还要面对官府严厉催租的压力,一旦收成不好无法交租,就会遭受官吏的残酷对待,体现了农夫在面对官吏催租时的恐惧与痛苦,这种来自官府的压迫成为了农夫们又一重苦难。(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小慧暑期去钱塘江旅游,看到钱塘江江水汹涌澎湃、一望无边的壮观景象,不禁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_”两句。(2)王老师在历史课上,为了方便学生了解宋代文人的日常活动,引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他们热衷于写书法、喝新茶。(3)古诗词中常用衣服的颜色或材质来表明人物身份,如“______,______”两句。【答案】①.怒涛卷霜雪②.天堑无涯③.矮纸斜行闲作草④.晴窗细乳戏分茶⑤.铁衣远戍辛勤久⑥.玉箸应啼别离后(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堑、涯、晴窗、戍、箸、啼。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________________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________________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________________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________________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节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18.请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诗句,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③②D.③①②④19.下列句子中的“假”与文中加点的“假”,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C.臣闻之,敌不可假,时不可失。D.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20.这一段文字没有直接写雪,而是引用了大量诗文来写雪。试分析引用的效果。【答案】18.D19.B20.①按照时间顺序安排诗句,既写出了江南雪景不同时段的美丽,又表现了从日暮到清晨的江南雪景整体意境之美。②通过引用,作者以虚写实,触发了人们对江南雪景的联想,增强了文章的情趣。这些诗句也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诗意。【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第一处,根据“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可知,此处应是“日暮雪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中“晚来”提示时间是傍晚、日暮时分,故选③;第二处,根据“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可知,诗句中应涉及“雪”“月”“梅”这三种景物,“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诗句直接写到“梅”“雪”,然后借助“梅影”来写“月”,故选①;第三处,根据“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可知,这应是“雪夜”,是“更深人静后”的景况,“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由“犬吠”来衬托静,由“夜归人”可知是深夜,故选②;第四处,根据“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可知,这是第二天早晨的雪景,“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由“昨夜”可知诗句写的是第二天早晨的情景,故选④。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同词异境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中“假”是“借”的意思。A.“假”,假装。句意:这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B.“假”,借。句意: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C.“假”,宽容。句意:不可宽容敌人,不能错过时机。D.“假”,假期。句意:每逢十日一旬的假期,来了很多的良友,迎接远客,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效果的能力。①从内容上分析:引用的诗句是按照“日暮”“雪夜”“早晨”的时间顺序,来表现不同时段的雪景特点,突出表现了雪景的整体美。②从手法上分析:通过引用诗句,作者巧妙地描绘出江南的雪景,虽然没有直接描写雪,但以诗句引导读者的想象,增加了文本的文学情趣与诗意。此外,引用诗句还让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与散文融合,使叙述更加生动。(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些年来,在“颜值经济”的驱使下,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上限和凭借科技手段变美的接受度不断增强,导致“美”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了。之前,引发众多网友热议和“参赛”的,是高颅顶、精灵耳、A4腰、筷子腿,现在又多了一项——“18岁抗衰老”。花季雨季的年龄抗衰老?有人①,但也有人成功掉入焦虑陷阱,在半信半疑中走入美容院。“低价”“超低价”的“羊毛”没薅到,实际消费时却被店家以多重话术诱导加钱下单。至于科技加持下的美容效果,可能还真没法较真,毕竟不能“药到病除”,也没法像做实验一样精准量化,借用一句“古早”的网络流行语,“谁认真谁就先输了”!也有年轻消费者②,后悔自己一时头脑发热,被衰老焦虑绑架。去不去医疗美容,当然是个体的决策,但个体也绝非生活在真空中,支持其决策的那些观念,则是他在所置身的社会中③的结果,那些过火的医疗广告不过是推波助澜的“临门一脚”。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1.①嗤之以鼻(不以为意、不屑一顾)②幡然醒悟(恍然大悟、如梦初醒)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22.近些年来,在“颜值经济”的驱使下,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上限和凭借科技手段变美的接受度不断提高,“美”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了。【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空,从“有人……但也有人成功掉入焦虑陷阱,在半信半疑中走入美容院”可以看出,两句话表达的语意应该相反,此处应表达出对有些人掉入过早抗衰老陷阱现象的否定,因此可填“嗤之以鼻/不以为意/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从鼻子里发出冷笑的声音,表示讥笑和蔑视。不以为意:不把某人或某事放在心上。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第②空,从前文有人被美容院里的人诱导下单却没有得到良好的美容效果,以及后文“后悔自己一时头脑发热,被衰老焦虑绑架”可以看出,此处应表达出也有一些年轻消费者明白了医疗美容中存在陷阱,不可沉溺其中的意思,因此可填“幡然醒悟/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幡然醒悟:形容迅速而彻底地认识到过错而悔改醒悟。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比喻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刚刚醒悟过来。第③空,从前文“但个体也绝非生活在真空中”,以及“支持其决策的那些观念”来自此人所置身的社会可以看出,此处应表达出社会中的同伴群体、舆论等对消费者做出是否进行医美的决定的助推作用,需要填入表示受到某种影响或熏陶的成语,因此可填“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变化。【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两处:(1)“对美的追求上限不断增强”和“对凭借科技手段变美的接受度不断增强”都搭配不当,可将“增强”改为“提高”。(2)“在‘颜值经济’的驱使下”和“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上限和凭借科技手段变美的接受度不断增强”都是句子的状语,此时“导致‘美’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了”是句子的主干,整句话缺失主语,应删除“导致”一词,让“‘美’的门槛”成为句子的主语。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们在获得一些新东西时,也有可能失去另一些东西。当下,AI代写盛行,有人用AI代写作文,省去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但长期依赖只会降低个人的写作能力。班级就“AI代写”展开讨论,请你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指出生活中的一种普遍规律和现象:获得的同时也可能失去。第二句话由此引出社会智能发展的现状:用AI写作,省时省力,但长期依赖又会降低写作能力。提示语要求考生就“AI代写”表达看法。第二句话是由此引发的思索:我们是否还需要焚膏继暑、苦思冥想地创作呢?这反映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创作之间的矛盾。综合来看,材料是要考生思考“AI代写”带给人们的便利和与此同时产生的弊端,这是一个具有极强思辨性的话题。“AI代写”有利有弊,考生可以有以下的思考:“AI代写”的优点和不足: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模仿和生成文本方面表现出色,犹如一股猛烈的风暴,迅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它能够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理工学院《中西跨文化交际》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警官学院《材料化学实验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学化学教学综合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图像处理Photoshop》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建筑施工CAD》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建筑设计4》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课件
- 《落落的微笑》课件
-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电视节目播音主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基础理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教学案例 英语教学案例 市赛一等奖
- 四川省2023职教高考英语试题
- JJG 913-2015浮标式氧气吸入器
- GB/T 28859-2012电子元器件用环氧粉末包封料
- GB/T 12190-2006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 2020年贵州专升本高等数学真题及答案
- 数学思想与方法期末考试范围答案全
- 调研报告:加强市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教学事故(差错)认定处理表(模板)
- 特选2023江苏小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 校领导批示件办理情况反馈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