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小论文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解题指导+解题指导+专项练习历史小论文,集论述、论证和评析于一体,作为一种训练题型,能较全面地考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各项能力,具有高效率地帮助学生加强思维训练的重要作用。1.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评述合理,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得5~6分。2.观点基本明确,有史有论,且史论结合基本准确合理,但在知识和认识上有少量错误,或条理不够清晰,逻辑不够严密,得3~4分。3.认识片面,有史无论,简单罗列史实,未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述;或有论无史,与史实联系不密切,得1~2分。4.完全离题或观点不正确,不得分;只有题目,没有内容,不得分;只抄写题干中的材料不得分。注意:无与正文相匹配的题目或无题目,扣1分;若字数少于200字,最多得2分。补充:如学生语言富有个性魅力,观点有独到、创新之处,卷面条理、规范,书写工整,可酌情加1~2分,但总分不能超过6分。反之,可酌情扣分。高分历史小论文具备哪些要素?1.题目:符合要求,突出主题;2.主题:明确;3.史实:符合题意,有典型性,无知识性错误,不只是简单罗列。4.论述:没有照搬试卷原文,契合主题,对应史实,语言精炼、通顺。5.总结:有概括性,有高度。6.字:(1)字数符合要求;(2)字迹工整,书写认真。历史小论文,篇幅不大,强调史论结合,具体地说有以下特点:1.议论的方式,有立论与驳论之别
(1)立论题,就是从正面论证某论点的正确性,或谈谈对某一正确观点的理解与认识。(2)驳论题,就是对错误的观点或立论进行反驳,否定对方的错误之处,以辩正是非,形成正确的认识。
2.命题的形式,一般有三类
(1)直接提出评论的对象与内容。评论的对象有人物、事件、制度、著作及现象。评论的内容不外乎原因、性质、制度、地位、影响、作用等。
(2)提供一些材料进行命题论析。③提出一种或几种观点,进行立论或驳论。
3.评分的要求,大致有四条规则
(1)字数限制,一般在200字以内。
(2)分层次划等第给分。评定标准为:基本观点正确、全面,基本史实准确,能说明其提出的观点。
(3)史论结合,论证逻辑严谨。
(4)文字表达简洁流畅,条理清楚。亮观点(是什么)(观点明确、准确、正确)陈述句明确表明观点(观点=认识、见解、看法、感悟等),总起段至多两行,太多没必要。一般格式:A是B的什么或A对B起什么作用重论证(为什么)(结合材料,多角度论证、列举史实)要求:史论结合,所选的史实要有正确性、代表性和完整性。有代表性是指所选史实可以涉及古今中外,完整性并不是要全部叙述,有的历史事件有好几条意义,选定一种符合题干要求的角度就可以。论述一般格式:史实+论述(史实的地位、意义、评价等),建议举3-4个例子,可以一两个详细说,其余的简单说。论述的语言要用学科语言,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空谈史实,更不要添加太多修饰词,写成散文。(少说废话)作总结(怎么样)(结尾进行总结)呼应观点,总结升华。谈感想、启示、认识,可以分国家、社会、学校、个人等几个层面,爱党爱国是主旋律,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一般以“综上所述”、“由此可见”、“所以说”、“因此”结尾。共15小题1.(2023秋•成武县校级月考)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轨迹示意图。(1)与此类似的还有什么运动?(2)根据图中提示以《天国春秋》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流畅,250字左右。【答案】(1)义和团运动。(2)题目:天国春秋。论述: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为了推翻清政府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经过三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1856年的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1864年夏,湘军攻入天京,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分析】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与此类似的还有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2)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可围绕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历程进行叙述,题目设置为:天国春秋。论述从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发动金田起义,定都天京,为了推翻清政府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进入全盛时期,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1864年夏,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是的意义等方面解答。故答案为:(1)义和团运动。(2)题目:天国春秋。论述: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为了推翻清政府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经过三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1856年的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1864年夏,湘军攻入天京,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点评】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太平天国运动,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2.(2023秋•伊金霍洛旗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是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不断发动侵华战争,一步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殖民地的过程,是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过程,也是中国人觉醒的过程。1894年的甲午海战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第一次民族觉醒随之涌动,迫使中国人去探索挽救民族危亡之道。于是有了社会力量推动维新变法。八国联军战争中国惨败,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开始走上革命道路,推翻了封建帝制的统治。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开始大觉醒。——改编自正风《中华民族觉醒与复兴的伟大历程》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答案】观点: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觉醒。论述: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同时,民族危机的加深也促进了民族觉醒。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为挽救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总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开始大觉醒。【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危机加深与民族意识的觉醒,结合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背景、影响分析作答。【解答】根据材料“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是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不断发动侵华战争,一步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殖民地的过程,是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过程,也是中国人觉醒的过程”可拟定观点为: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觉醒。材料列举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兴起及其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如下: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同时,民族危机的加深也促进了民族觉醒。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为挽救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总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开始大觉醒。故答案为:观点: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觉醒。论述: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同时,民族危机的加深也促进了民族觉醒。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为挽救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总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开始大觉醒。【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危机加深与民族意识的觉醒,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3.(2023秋•榆树市期中)请根据以下材料叙述,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小短文。孙中山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民主精神的高涨,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他为中国历史留下了这样的烙印:创建革命政党——阐发新思想——推翻旧帝制——建立共和国——颁布新宪法——发表《讨袁檄文》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包括上述提示信息所反映的六个事件及影响;并谈谈你从孙中山身上应学到的优秀品质;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字数200字左右。【答案】题目:《伟人孙中山》。阐述: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将同盟会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合称“三民主义”,成为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1912年颁布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维护共和制度,发起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要传承弘扬孙中山为国为民的思想,立志为国做大事的精神,奉献的品质,奋斗的意志和决心,学习他的优秀品德,如屡受挫折不言弃,以不变应万变等。【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革命事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掌握基础知识。【解答】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题时按照题目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完整即可。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国国父。1894年他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资产阶级革命党的成立,为中国推翻封建统治奠定了基础。后来孙中山制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同时积极在两广、云南等地发动一系列武装反清起义。1911年10月,听闻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即离美赴欧进行外交活动。后回到上海,被十七省代表会议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推为理事长。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建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孙中山精神的核心是“天下为公”,这是辛亥革命的精神纲领,也是我们后人应该继承孙中山先生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我会好好学习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精神,胸怀天下,以后以自己的贡献服务社会,有益国家。故答案为:题目:《伟人孙中山》。阐述: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将同盟会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合称“三民主义”,成为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1912年颁布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维护共和制度,发起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要传承弘扬孙中山为国为民的思想,立志为国做大事的精神,奉献的品质,奋斗的意志和决心,学习他的优秀品德,如屡受挫折不言弃,以不变应万变等。【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孙中山的革命事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4.(2023•鼓楼区校级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推翻了封建帝制的统治”的历史事件。(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答案】(1)辛亥革命。(2)观点: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主旋律。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内外交困,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还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不仅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时有利于近代教育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为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宣传变法思想,谋求政治变革,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的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综上所述,作为民族危机的应激反应,近代中国人民始终坚持不屈的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主旋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史综合,把握中国近代史屈辱性、探索性等特征、典型史实及其影响。【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2)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香港开埠图》反映了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德国强租胶州湾后发行的邮票”反映了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些反映了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首批出国留学幼童合影”发生在洋务运动时期;“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武昌起义”被誉为辛亥革命的首义,这些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因此可确定观点: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主旋律。论述时结合洋务运动的背景、戊戌变法的背景、辛亥革命的背景进行说明。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内外交困,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还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不仅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时有利于近代教育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为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宣传变法思想,谋求政治变革,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的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综上所述,作为民族危机的应激反应,近代中国人民始终坚持不屈的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主旋律。故答案为:(1)辛亥革命。(2)观点: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主旋律。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内外交困,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还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不仅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时有利于近代教育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为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宣传变法思想,谋求政治变革,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的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综上所述,作为民族危机的应激反应,近代中国人民始终坚持不屈的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主旋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史综合,侧重于考查考生阅读和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5.(2023秋•西华县校级月考)总结历史的经验或教训,对现实以启示或借鉴是历史学的重要功能。请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60~10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材料: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答案】观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论述: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它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结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观点:依据材料“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新文化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因此可以提炼出的观点为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论述: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以及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进行作答,如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它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最后进行总结即可。故答案为:观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论述: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它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结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6.(2023秋•汝城县期中)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巴黎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摘编自《五四运动史》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什么?运动后期,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是哪部分人?(2)材料二的两幅图片代表着两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请你以它们所弘扬的精神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写一篇80﹣12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答案】(1)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2)观点:革命精神薪火相传。论述: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社会革命运动、思想启蒙运动。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上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结论:五四精神和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的宝贵财富,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将这些宝贵财富薪火相传,永远铭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依据材料实际组织答案。【解答】(1)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6月3日前,五四运动的主力是爱国的学生;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主力转变为工人(无产阶级)。(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图片分别反映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二者的不同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等角度,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回答。如:题目:革命精神薪火相传。论述: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社会革命运动、思想启蒙运动。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上诞生。五四精神和“红船精神”源于历史,是中国革命的宝贵财富,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将这些宝贵财富薪火相传,永远铭记。故答案为:(1)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2)观点:革命精神薪火相传。论述: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社会革命运动、思想启蒙运动。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上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结论:五四精神和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的宝贵财富,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将这些宝贵财富薪火相传,永远铭记。【点评】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7.(2023秋•厦门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两种类型。据此,指出图1、图2、图3、图4的史料同属的史料类型。(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第一手资料。(2)观点:中国近代化探索由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由表及里,逐渐深入论述: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面对西方的侵略,为了摆脱中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中的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活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国家、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综上所述,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技术﹣制度﹣思想文化”的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分析】本题考查近代化的探索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图1“1870年福州船政局全景”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的内容;图2“1898年《明定国是诏书》”反映的是戊戌变法的史实;图3“辛亥革命中汉口的革命军在往前线运送大炮”反映的是武昌起义的场景;图4“《新青年》杂志封面”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由此可知,四幅图片反映的都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均属于第一手资料。(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图1反映的洋务运动体现了近代中国从器物层面学习西方;图2反映的戊戌变法和图3反映的辛亥革命体现了近代中国从制度层面学习西方;图4反映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近代中国从思想文化层面学习西方。由此可拟定观点为:中国近代化探索由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从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国家、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升华。如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面对西方的侵略,为了摆脱中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中的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活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国家、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综上所述,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技术﹣制度﹣思想文化”的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故答案为:(1)第一手资料。(2)观点:中国近代化探索由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由表及里,逐渐深入论述: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面对西方的侵略,为了摆脱中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中的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活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国家、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综上所述,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技术﹣制度﹣思想文化”的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近代化的探索等相关史实。8.(2023秋•莱西市期中)回顾历史,以史为鉴,勤力前行。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相关问题。[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进的力量源泉。人民英雄纪念碑镶嵌有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虎门销烟浮雕与金田起义浮雕为其中的两幅(如图)。(1)结合所学阐述人民英雄纪念碑收录这两幅浮雕的理由。[世纪新生]识读图片资料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图为中共一大会址及嘉兴南湖红船。(2)请结合所学简述红船精神的内涵。(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请以“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史论结合,字数不少于200字。【答案】(1)理由: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2)内涵: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3)主题:弘扬光荣传统、康续红色血脉,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心等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但由于阶级局限性和统治阶级的压迫,他们的探索最终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了中华民族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启了历史新纪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进入新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弘扬光荣传统、康续红色血脉,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用实际行动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分析】本题考查虎门销烟的相关内容,金田起义的相关内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解答】(1)理由:观察第一幅图结合图示信息“虎门销烟浮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观察第二幅图结合图示信息“金田起义浮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2)内涵:观察图片及图示信息“嘉兴南湖红船”“中共一大会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就是其重要体现。(3)根据题干“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及所学可得出主题:弘扬光荣传统、康续红色血脉,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心等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但由于阶级局限性和统治阶级的压迫,他们的探索最终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了中华民族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启了历史新纪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进入新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弘扬光荣传统、康续红色血脉,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用实际行动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故答案为:(1)理由: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2)内涵: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3)主题:弘扬光荣传统、康续红色血脉,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心等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但由于阶级局限性和统治阶级的压迫,他们的探索最终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了中华民族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启了历史新纪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进入新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弘扬光荣传统、康续红色血脉,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用实际行动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虎门销烟的相关内容,识记金田起义的相关内容,识记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解释素养。9.(2023秋•李沧区期中)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时代坐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革命党人……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伏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摘编自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材料二: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并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早期共产党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摘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李大钊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先生是怎样看待黄花岗起义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大钊的贡献。(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请你以“先进人物•时代坐标”为主题,完成一篇小论文。要求: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真情实感,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答案】(1)孙中山认为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其功绩可以与武昌起义相提并论。(2)开展思想宣传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成立早期共产党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组织基础。(3)观点:责任与担当。论述:清末状元张謇,面对民族危机,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抱着实业救国理想,创办大生纱厂,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体现了一个中国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担当;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立志为人类服务,在革命斗争中,总结经验和教训,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的责任和担当。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需要自己去担当,去完成。只有当我们真正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时,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分析】本题考查同盟会与三民主义、黄花岗起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根据材料一“革命党人……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伏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可知,孙中山先生认为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其功绩可以与武昌起义相提并论。(2)根据材料二“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并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早期共产党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可知,李大钊的贡献有开展思想宣传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成立早期共产党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组织基础。(3)根据“先进人物•时代坐标”可拟定观点为责任与担当。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历史上有责任与担当,为国家或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清末状元张謇,面对民族危机,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抱着实业救国理想,创办大生纱厂,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体现了一个中国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担当;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立志为人类服务,在革命斗争中,总结经验和教训,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的责任和担当。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需要自己去担当,去完成。只有当我们真正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时,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故答案为:(1)孙中山认为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其功绩可以与武昌起义相提并论。(2)开展思想宣传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成立早期共产党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组织基础。(3)观点:责任与担当。论述:清末状元张謇,面对民族危机,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抱着实业救国理想,创办大生纱厂,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体现了一个中国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担当;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立志为人类服务,在革命斗争中,总结经验和教训,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的责任和担当。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需要自己去担当,去完成。只有当我们真正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时,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同盟会与三民主义、黄花岗起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相关史实。10.(2023•攸县模拟)2023年3月27日至4月7日,原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原主席马英九赴大陆祭祖、参访,并带领台湾青年学生前来交流。马英九此行对促进两岸同胞交流往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国共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二次国共合作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反之,每当国民党不顾国家、民族大义,发动对共产党和人民的围剿、内战,就会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今天,台湾省的国民党应当以史为鉴,积极接受共产党的建议,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这才能为自己和台湾同胞带来福祉。——摘编自汪景丽《试论国共关系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阅读以上材料,提炼有关国共合作与中国革命结局之间关系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观点: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或:国共两党合作推动着中国民主革命的顺利开展,国共关系破裂则阻碍着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论述:1924年1月,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推动了北伐顺利进行,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然而,正当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先后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历史从此进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这给日本侵略中国提供了可趁之机。1937年9月,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领导全民族抗战,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然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使中国重新陷入战乱之中,最后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至今。总结:可见,国共两党合作能给人民带来福祉,分离则会给民族带来灾难。因此,两党应再次合作,共同反对台独,为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努力奋斗。【分析】本题考查国共两次合作及成果,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根据材料“第一次国共合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二次国共合作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反之,每当国民党不顾国家、民族大义,发动对共产党和人民的围剿、内战,就会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国共第二次合作进行抗日战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胜利,国共对峙,给日本可乘之机,国共对立导致台湾与大陆分离至今,得出观点“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或国共两党合作推动着中国民主革命的顺利开展,国共关系破裂则阻碍着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924年1月,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推动了北伐顺利进行,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然而,正当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先后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历史从此进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这给日本侵略中国提供了可趁之机,1937年9月,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领导全民族抗战,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然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使中国重新陷入战乱之中,最后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至今;得出结论,国共两党合作能给人民带来福祉,分离则会给民族带来灾难,因此,两党应再次合作,共同反对台独,为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努力奋斗。故答案为:观点: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或:国共两党合作推动着中国民主革命的顺利开展,国共关系破裂则阻碍着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论述:1924年1月,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推动了北伐顺利进行,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然而,正当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先后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历史从此进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这给日本侵略中国提供了可趁之机。1937年9月,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领导全民族抗战,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然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使中国重新陷入战乱之中,最后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至今。总结:可见,国共两党合作能给人民带来福祉,分离则会给民族带来灾难。因此,两党应再次合作,共同反对台独,为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努力奋斗。【点评】树立专题意识,以国共关系为切入点整合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11.(2023•昭阳区一模)根据要求,完成问题。材料以下是李想同学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时设计的一个时间轴。请你根据时间轴内容和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你认为在时间轴上还可以增加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要求:写出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名称及意义)(2)请你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归纳出一个观点,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1)史实: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观点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论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1927年,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带领中国人民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的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结论:综上所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观点2: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论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空前的民族灾难唤起了空前的民族觉醒,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并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结论:综上所述,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人民百折不挠,不断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分析】本题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1)根据所学可知,时间轴上可以增加以下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南昌起义、“九一八事变”。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归纳出一个观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据所学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1927年,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带领中国人民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的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综上所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归纳出一个观点: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据所学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空前的民族灾难唤起了空前的民族觉醒,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并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综上所述,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人民百折不挠,不断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故答案为:(1)史实: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观点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论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1927年,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带领中国人民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的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结论:综上所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观点2: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论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空前的民族灾难唤起了空前的民族觉醒,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并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结论:综上所述,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人民百折不挠,不断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12.(2022秋•永兴县期末)中华民族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1)1941年12月到1943年初,发生在湖南境内的一场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请写出这场会战的名称?(2)请根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之间的对比性、联系性。)【答案】(1)第三次长沙会战。(2)题目: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论述: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领导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为了配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进行抗日,1940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导下,开展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是由共产党领导,正面战场是由国民党领导,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分析】本题以二幅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第三次长沙会战以及意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到1943年初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获得的第一个胜利,鼓舞了盟国的抗日斗争。(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图片分别反映了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和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解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二者的联系及影响等角度,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回答。如:标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阐述: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领导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为了配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进行抗日,1940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导下,开展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是由共产党领导,正面战场是由国民党领导,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故答案为:(1)第三次长沙会战。(2)题目: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论述: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领导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为了配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进行抗日,1940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导下,开展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是由共产党领导,正面战场是由国民党领导,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三次长沙会战以及意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等知识。13.(2022秋•青岛期中)每个时代都需要英雄榜样的精神力量,时代召唤对英雄的深度书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林则徐星”在宇宙辉耀,林则徐像在英国伦敦供人仰瞻,林则徐铜像矗立在美国纽约,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是向世人宣告:林则徐精神,不仅影响中国,而且影响全世界;林则徐不仅是中国的民族英雄,而且是世界性的历史伟人。——摘自啸马《略谈林则徐的“世界性”》材料二1912年6月5日《真相画报》第一期中所登载的《辛亥广州竹枝词十咏》(第二至第五咏)。督署堂皇八字开,枪声炸弹响如雷。上官奔窜鼠寻穴,卫队散若山奔颓。巡防营勇荷枪来,狭路相逢杀气开。人声叫啸动天地,血肉狼藉委尘埃。累累京观路旁尸,毕业生平一局棋。不爱头颅爱名誉,万声齐道好男儿。黄花岗上黯生愁,千古英雄土一杯。七十二坟凭吊遍,斜阳低挂树梢头。材料三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2015年9月2日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林则徐不仅是中国的民族英雄,而且是世界性的历史伟人”。(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竹枝词中的“好男儿”的形象。(3)请以“赓续英烈精神,吾辈砥砺前行”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富有文采。【答案】(1)说明: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2)形象:献身精神和英雄主义。(3)观点: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论述:“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族旗红似花”,日寇入侵,山河破碎,中华儿女筑起血肉长城。1936年8月,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的赵一曼英勇就义,时年31岁。“不立功,不下场!”1950年,鸭绿江边燃战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通讯员黄继光在前线写下家书。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血肉之躯扑向敌人的枪眼,壮烈牺牲,时年21岁。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结论:习近平总书记说: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不忘初心,方能笃定前行,我们追思英雄,缅怀先烈,向所有为共和国的建立、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奉献与牺牲的先烈们致敬,祖国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分析】本题考查虎门销烟、抗日战争的胜利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因而说“林则徐不仅是中国的民族英雄,而且是世界性的历史伟人”。(2)根据材料“不爱头颅爱名誉,万声齐道好男儿。黄花岗上黯生愁,千古英雄土一杯”可知,竹枝词中的“好男儿”的形象是为革命理想而献身、舍身忘死的英雄主义。(3)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按照要求作答,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首先可以根据材料三“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厅经理个人工作计划
- 个人计划幼儿园目标
- 关爱残疾儿童工作计划残疾儿童帮扶计划
- 出纳下月工作计划范文
- 2025~年第二学期高二化学备课组计划
- 年小学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 高一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 有出纳岗位工作计划
- 4年终综合管理岗位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 《氧气吸入法》课件
- 多层框架结构PKPM设计步骤及平法施工图绘制(湘潭大学)
- 小学体质健康测试教案合集
- 商务英语培训(入门篇)课件
- 矿业公司管理制度(全册参考范本)
- 电子营业执照下载确认书
- CA6140拨叉831002课程设计工序卡
-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
- MATLAB论文基于MATLAB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案例分析
- 化学元素周期表word版(可打印)
- 英语演讲稿——Healthy Lifestyle
- 法院立案送达地址确认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