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专题02 成长的时空【高频选择题40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专题02 成长的时空【高频选择题40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专题02 成长的时空【高频选择题40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专题02 成长的时空【高频选择题40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专题02 成长的时空【高频选择题4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成长的时空(原卷版)精选高频选择题25题1.(23-24七年级下·安徽铜陵·期末)对漫画《班干部成了“烫手山芋”》中这位同学的言行,你的正确看法是(

)A.当班干部容易得罪人,还是明哲保身的好B.当班干部必然会对学业产生负面影响C.做人做事要有责任感,要敢于担当D.当班干部没有什么好处,谁愿意干2.(23-24七年级下·安徽铜陵·期末)下列名言警句能正确体现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是(

)①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②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③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④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23-24七年级下·安徽安庆·期末)美好集体就是让班级和个人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对建设美好的班集体,以下行为合适的是(

)①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班级与同学分享②班级长跑训练要求“一个都不能少”,我坚持跑完全程③班级组织春游,我偷偷溜回家④班级组织互帮互助,我积极参加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4.(23-24七年级下·安徽安庆·期末)升旗仪式时,全场肃立,随着国歌响起,爱说话的同学也情不自禁被带入到庄严的氛围中,这表明(

)A.大家都很遵守纪律B.大家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荣誉感C.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D.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5.(23-24七年级下·安徽马鞍山·期末)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正确处理集体规则和个人意愿之间的关系。中学生的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为了标新立异,在学校里从不穿校服 B.为了玩游戏,悄悄地把手机带进学校C.为参加学校大扫除,取消与朋友聚会 D.大课间活动太辛苦,以各种理由请假6.(23-24七年级下·安徽马鞍山·期末)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相互依存。下列句子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集体力量似海深,齐心协力扬帆起 B.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7.(23-24七年级下·安徽马鞍山·期末)对下侧漫画《多管闲事》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部分同学不关心集体,缺乏集体责任感②启示我们应该要树立主人翁意识,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③当冲突发生时,我们应当立即反应,以显示自己的立场④在集体生活中,要勇于担责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8.(23-24七年级下·安徽亳州·期末)元元是个安静内向的女孩,不善与人交流。在老师的鼓励下,她担任了板报编辑。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她越来越开朗,板报也办得很出色。由此可知,参与集体生活有助于(

)①很快地改变一个人的性格②实现一个人所有合理的愿望③培养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④锻炼人际交往的态度和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3-24七年级下·安徽安庆·期末)安徽某校围绕青少年个性化发展、“五育”并举等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活动,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浸润中,得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让我们认识到(

)①集体生活能够助力我们成长②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有限的③个人在集体中可以发展个性④集体中的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3-24七年级下·安徽芜湖·期末)梁启超说:“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这句话的蕴含着(

)①“我”与“我们”休戚相关,集体是“我们”的重要形态②一个人无法单独生存,一个个“我”构成了若干个“我们”③人格的完善,是在“我”和“我们”的共同生活中不断实现的④“我”应当游离于“我们”之外,方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3-24七年级下·安徽合肥·期末)下列选项中,能够正确体现在集体中发展个性的是(

)A.小明参加学校的合唱团,陶冶了情操B.小美在闲暇时喜欢看短视频,放松心情C.小博经常邀请其他同学和他一起去营业性网吧玩游戏D.小言放学后积极做家庭作业12.(23-24八年级下·黑龙江大庆·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寄语南开大学师生: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这启示我们,在集体生活中能够(

)①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②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③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④缩小我们的个性差异,实现个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13.(23-24七年级上·安徽亳州·期末)玉玉喜欢绘画,一次上语文课时,她偷偷在下面画素描,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画稿,还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你应该建议玉玉(

)①尊重老师,对老师敬而远之

②虚心接受,改进自己的不足③理解老师,相信老师的善意

④反省自己,从此放弃语文课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4.(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冬。进士杨时,携同门学友游酢一道向大儒程颐求教,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两人求师心切,不顾天下大雪,仍恭恭敬敬侍立门外,不言不动,大半天过去了,程颐醒来,惊见杨时,游酢站在门前,此时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后人将此事称为“程门立雪”,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心诚意坚。这个故事(

)①说明尊师是我们作为学生的基本道德修养

②体现了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③说明师生之间彼此尊重,无话不谈

④告诉我们老师就是权威,要绝对服从老师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15.(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电影《长安三万里》描绘了唐朝诗人李白和高适的生平起伏和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下列诗句能体现友谊的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6.(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某班级准备召开亲子互动会,同学们积极地准备宣传标语,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A.小秦:和谐家庭我出力B.小新:美好亲情我呵护C.小杰:爱的碰撞我逃避D.小茵:家庭美德我传承17.(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礼记·学记》记载“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告诉我们(

)A.学生只有听从老师的话,才能有所长进B.学生与老师各有所长,学生不可以超越老师C.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没有缺点D.师生之间要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18.(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如图,漫画《变了味的帮助》警示我们(

)A.好朋友就是要互帮互助,不论何事 B.友谊不能没有原则C.友谊最重要的是信任和忠诚 D.获得真正的友谊需要付出代价19.(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下列赞美老师的名言古语是(

)A.嘤嘤鸣矣,求其友声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C.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师(

)①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

②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③爱生如子,固守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

④是学生成长的先行者,知识和学识均优于学生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1.(23-24七年级上·安徽蚌埠·期末)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和睦相处,如果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者冲突时,我们可以(

)①倾听,表示理解②选择恰当的时机,与家庭成员聊天,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③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④充当搭桥人,帮助双方和好如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22.(23-24七年级上·安徽蚌埠·期末)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良传统,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庭是人们开启幸福生活、放飞人生梦想的起点,也是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的基点。以下对家庭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情 B.家就是我们居住的房子,没有什么意义C.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呵护 D.家中的亲情激励我们拼搏奋斗23.(23-24七年级上·安徽蚌埠·期末)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②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③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④友谊让我们没有任何烦恼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4.(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说:“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教师之所以得到大家尊敬,是因为(

)①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②教师对社会发展贡献最大③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职责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5.(23-24七年级上·安徽马鞍山·期末)《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规定:对故意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等情形,确有必要的,学校及其教师可以实施教育惩戒。学生面对教师的合理惩应(

)①尊重老师,敬而远之②反省自己,改进不足③知错就改,自我完善④不依不饶,维护自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精选高频选择题15题26.(23-24七年级上·安徽马鞍山·期末)临近期末,学校开展“最受欢迎老师”的评选活动,小丞说:我最喜欢道德与法治老师,因为他常常有独到的见解;小煊说:我最喜欢班主任老师,因为他真实坦诚;小芬说:我最喜欢数学老师,因为她幽默、风趣。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老师之间不应该存在差异 B.要承认并接纳老师们的不同C.学识渊博的老师才值得尊重 D.与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少交往27.(23-24七年级上·安徽马鞍山·期末)七年级开学后的第一节美术课,小东发现同桌小磊没有带水彩笔,他主动借给小磊,从此他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后来小东因病请假三天,返校后小磊主动把三天来各科的学习笔记给小东看,还帮他讲解不明白的地方,小东心里暖暖的。这体现了(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③友谊是一成不变的④友谊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8.(23-24七年级上·安徽滁州·期末)老师上课的速度太快、讲课风格不喜欢、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有问题也不敢请教老师……进入中学之后,很多学生出现“水土不服”症状。针对这种情况,你会建议这些同学(

)①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②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③建议老师改变教学风格④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9.(23-24七年级上·安徽滁州·期末)东汉末年的孔融和祢衡年龄相差很大,一个未满二十岁,一个已经四十多岁,他们却互相欣赏,忘记了彼此的年龄差距,成为忘年好友。之后“忘年之交”成为一个经常使用的成语,指的是不限于年龄辈分的友情。从友谊的特质角度看,“忘年之交”体现了(

)A.友谊让我们体悟生命的美好 B.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C.友谊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 D.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30.(23-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面对老师的主导,作为学生的我们正确的做法是(

)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是外在因素,学习全靠自己独学②我们要有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③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1.(23-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小强受到高年级同学的欺负,小军挺身而出帮他解围。一次小军让小强帮他藏匿偷来的平板电脑,为了感谢小军,小强答应了他的要求,小强的做法(

)A.错误,交友要遵循自然原则 B.正确,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包容C.错误,交友要讲是非原则 D.正确,朋友要礼尚往来32.(23-24七年级上·安徽阜阳·期末)有的老师真实坦诚,有的老师见解独到,有的老师幽默开朗,有的老师严中有爱……对此,我们应该(

)①只在志趣相投的老师课上积极发言

②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③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④只与喜欢的老师交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3.(23-24七年级上·安徽淮南·期末)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一场“至惠妈妈德润家庭”东至县2023年“妈妈话家风”主题演讲比赛火热开场。20名参赛选手紧扣演讲主题,慷慨激昂地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展现新时代“家风”的丰富内涵,分享对良好家庭教育的感悟。传承良好家风(

)①是杜绝家庭矛盾发生的需要②有利于构建和谐美好家庭③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良好环境④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和践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4.(23-24七年级上·安徽淮南·期末)漫画《不去网吧》告诉我们(

)A.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B.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C.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D.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35.(23-24七年级上·安徽宣城·期末)下列对基础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只要努力,梦想就一定能变成现实B.“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此我们一定要听从他人的话,以他人的评价为行为准则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要注重选择,选择结交一些“直、谅、多闻”之友D.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要对老师言听计从36.(23-24七年级上·安徽宿州·期末)“双减”政策对老师的挑战更大了,分层作业,个别辅导,既要照顾学生情绪,又要安抚家长。这说明(

)①老师是每个家庭的指导者②老师是每个学生成才的关键所在③老师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④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7.(23-24七年级上·安徽宿州·期末)下列名言能体现教师职业特点的有(

)A.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8.(23-24七年级上·安徽宿州·期末)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诗句中反映友谊的是(

)A.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39.(23-24七年级上·安徽芜湖·期末)课堂上,有的老师情绪饱满,动情处慷慨激昂,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有的老师生动形象,妙语连珠,引来学生会心的微笑;有的老师精于设计,有条不紊,整个课堂就像一台完整的机器;有的老师朴实无华,虽无波澜壮阔,却若山涧流水给学生心旷神怡的感受。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①每位老师的表达方式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②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学生尊重③不符合自己审美标准的老师,可以不听他的课④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更好走近老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0.(23-24七年级上·安徽芜湖·期末)“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诗深刻地表达出了作者对家乡亲人、家庭的思念之情。这是因为(

)A.家中的生活舒适B.作者独立生活能力较差C.外面生活条件苦D.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专题02成长的时空(解析版)精选高频选择题25题1.(23-24七年级下·安徽铜陵·期末)对漫画《班干部成了“烫手山芋”》中这位同学的言行,你的正确看法是(

)A.当班干部容易得罪人,还是明哲保身的好B.当班干部必然会对学业产生负面影响C.做人做事要有责任感,要敢于担当D.当班干部没有什么好处,谁愿意干【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在集体中尽责。C:漫画《班干部成了“烫手山芋”》中这位同学的言行是缺乏集体责任感的表现,作为集体的一员,做人做事要有责任感,要敢于担当,在集体中尽责,故C说法正确;A:说法是缺乏集体责任感的表现,故A说法错误;B:“必然”说法太绝对,当班干部不一定会影响学业,故B说法错误;D:当班干部不是为了得到好处,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2.(23-24七年级下·安徽铜陵·期末)下列名言警句能正确体现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是(

)①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②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③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④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集体的关系。①: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强调的是青年的重要性,没有直接体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故①不符合题意;②:人者周非可孤立生存于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强调人不能孤立生存,要有群体,体现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故②符合题意;③: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说的是人生短暂,与个人和集体关系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④: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把个人比作一滴水,把集体比作大海,表明个人离不开集体,也体现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23-24七年级下·安徽安庆·期末)美好集体就是让班级和个人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对建设美好的班集体,以下行为合适的是(

)①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班级与同学分享②班级长跑训练要求“一个都不能少”,我坚持跑完全程③班级组织春游,我偷偷溜回家④班级组织互帮互助,我积极参加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建设美好班集体的知识。①:体现了关爱同学,与同学分享,这有利于建设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故①说法正确;②: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有助于建设美好班集体,故②说法正确;③:不参加集体活动,不利于班集体的建设,故③说法错误;④:互帮互助,体现了积极承担责任,帮助集体成员,故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4.(23-24七年级下·安徽安庆·期末)升旗仪式时,全场肃立,随着国歌响起,爱说话的同学也情不自禁被带入到庄严的氛围中,这表明(

)A.大家都很遵守纪律B.大家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荣誉感C.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D.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对集体力量的认识和把握。D:根据所学知识,升旗仪式时,全场肃立,随着国歌响起,爱说话的同学也被带入到庄严的氛围中,这表明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故D说法正确;ABC:同学们都很遵守纪律、同学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荣誉感、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在题文中未体现,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23-24七年级下·安徽马鞍山·期末)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正确处理集体规则和个人意愿之间的关系。中学生的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为了标新立异,在学校里从不穿校服 B.为了玩游戏,悄悄地把手机带进学校C.为参加学校大扫除,取消与朋友聚会 D.大课间活动太辛苦,以各种理由请假【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集体规则、在集体共建中尽责的要求。C:为参加学校大扫除而取消与朋友聚会,体现了个人意愿服从集体规则和利益的精神,符合建设美好集体的要求,故C符合题意;ABD:为了标新立异,在学校里从不穿校服;为了玩游戏,悄悄地把手机带进学校;大课间活动太辛苦,以各种理由请假,都表现出个人意愿凌驾于集体规则之上,不符合建设美好集体的要求,故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6.(23-24七年级下·安徽马鞍山·期末)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相互依存。下列句子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集体力量似海深,齐心协力扬帆起 B.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A:句子体现集体团结的力量,故A与题意不符;B:句子比喻集体力量衰弱了,集体收益没有了,那么个人力量也就羸弱,个人收益也就没有了,强调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密切关系,故B符合题意;C:句子意思是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故C与题意不符;D:句子意思是如果洛阳的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故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7.(23-24七年级下·安徽马鞍山·期末)对下侧漫画《多管闲事》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部分同学不关心集体,缺乏集体责任感②启示我们应该要树立主人翁意识,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③当冲突发生时,我们应当立即反应,以显示自己的立场④在集体生活中,要勇于担责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共建美好集体。①②④:该漫画反映了部分同学不关心集体,不维护集体利益的现象,启示我们在集体生活中,要勇于担责,集体中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我们应树立主人翁意识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故①②④说法正确。③:在冲突中,应保持冷静,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8.(23-24七年级下·安徽亳州·期末)元元是个安静内向的女孩,不善与人交流。在老师的鼓励下,她担任了板报编辑。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她越来越开朗,板报也办得很出色。由此可知,参与集体生活有助于(

)①很快地改变一个人的性格②实现一个人所有合理的愿望③培养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④锻炼人际交往的态度和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集体生活成就我。③④:题干中,元元进入集体后,越来越开朗,板报也办得很出色。这说明参与集体生活有助于培养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锻炼人际交往的态度和能力,故③④符合题意;①:很快地,说法绝对,过分夸大了参与集体生活的作用,故①说法错误;②:所有,说法绝对,不可能实现所有愿望,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9.(23-24七年级下·安徽安庆·期末)安徽某校围绕青少年个性化发展、“五育”并举等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活动,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浸润中,得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让我们认识到(

)①集体生活能够助力我们成长②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有限的③个人在集体中可以发展个性④集体中的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集体生活成就我。①③:题干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活动,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浸润中,得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体现了集体生活能够助力我们成长,个人在集体中可以发展个性,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选项说法正确,但是与题干无关,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0.(23-24七年级下·安徽芜湖·期末)梁启超说:“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这句话的蕴含着(

)①“我”与“我们”休戚相关,集体是“我们”的重要形态②一个人无法单独生存,一个个“我”构成了若干个“我们”③人格的完善,是在“我”和“我们”的共同生活中不断实现的④“我”应当游离于“我们”之外,方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集体的有关知识。①②③:“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意思是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上,必须生活在人群中才能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告诉我们“我”与“我们”休戚相关,集体是“我们”的重要形态,一个人无法单独生存,一个个“我”构成了若干个“我们”,人格的完善,是在“我”和“我们”的共同生活中不断实现的,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我”应当融入“我们”之中,不能游离于“我们”之外,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1.(23-24七年级下·安徽合肥·期末)下列选项中,能够正确体现在集体中发展个性的是(

)A.小明参加学校的合唱团,陶冶了情操B.小美在闲暇时喜欢看短视频,放松心情C.小博经常邀请其他同学和他一起去营业性网吧玩游戏D.小言放学后积极做家庭作业【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集体生活发展个性的作用。A: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展示自己的各项,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小明参加学校的合唱团,陶冶了情操,体现在集体中发展个性,A说法正确;B:小美的做法是个人行为,不属于集体中发展个性,B说法错误;C:小博经常邀请其他同学和他一起去营业性网吧玩游戏,是不可取的,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C说法错误;D:小言的行为是积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2.(23-24八年级下·黑龙江大庆·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寄语南开大学师生: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这启示我们,在集体生活中能够(

)①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②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③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④缩小我们的个性差异,实现个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集体生活对涵养品格的作用、集体生活对发展个性的作用的有关知识。①②③:题文材料中,“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的寄语体现了集体生活对我们成长的作用,启示我们在集体生活中,能够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集体生活能够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依据教材知识,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我们应当尊重个性差异,可以在集体生活中,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自己的个性,而不是“缩小个性差异,实现个性的统一”,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3.(23-24七年级上·安徽亳州·期末)玉玉喜欢绘画,一次上语文课时,她偷偷在下面画素描,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画稿,还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你应该建议玉玉(

)①尊重老师,对老师敬而远之

②虚心接受,改进自己的不足③理解老师,相信老师的善意

④反省自己,从此放弃语文课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②③:题干中玉玉因在语文课上画画被老师批评,启示我们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改进自己的不足,理解老师,相信老师的善意,②③正确;①:对老师“敬而远之”不利于教学相长,①错误;④:放弃语文课不利于全面发展,④错误;故本题选D。14.(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冬。进士杨时,携同门学友游酢一道向大儒程颐求教,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两人求师心切,不顾天下大雪,仍恭恭敬敬侍立门外,不言不动,大半天过去了,程颐醒来,惊见杨时,游酢站在门前,此时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后人将此事称为“程门立雪”,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心诚意坚。这个故事(

)①说明尊师是我们作为学生的基本道德修养

②体现了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③说明师生之间彼此尊重,无话不谈

④告诉我们老师就是权威,要绝对服从老师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尊重老师。①②:“程门立雪”,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心诚意坚。这个故事说明尊师是我们作为学生的基本道德修养,体现了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①②说法正确;③:师生之间彼此尊重,但并不是无话不谈,故③说法错误;④: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5.(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电影《长安三万里》描绘了唐朝诗人李白和高适的生平起伏和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下列诗句能体现友谊的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对友谊的认识。AB:诗句表现的是离别之情,与友谊无关,故AB不符合题意;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与朋友离别,对朋友的关心和宽慰,故C符合题意;D:诗句表达的是自己的爱国之情,未表现友谊,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6.(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某班级准备召开亲子互动会,同学们积极地准备宣传标语,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A.小秦:和谐家庭我出力B.小新:美好亲情我呵护C.小杰:爱的碰撞我逃避D.小茵:家庭美德我传承【答案】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构建和谐家庭的相关知识。ABD:“和谐家庭我出力”“家中亲情我呵护”“家庭美德我传承”,这些标语体现了构建和谐家庭,传承家庭美德,符合亲子互动会的主题,故ABD说法正确;C:和家人相处出现爱的碰撞,应该正确地处理而不是逃避,故C说法错误;本题逆向选择,故本题选C。17.(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礼记·学记》记载“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告诉我们(

)A.学生只有听从老师的话,才能有所长进B.学生与老师各有所长,学生不可以超越老师C.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没有缺点D.师生之间要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教学相长的认识。D:题文中的观点表明,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D正确;A:观点绝对化,A错误;B:学生不能超越老师的老师太偏颇,B错误;C:老师也不是圣人,也会出现过错,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8.(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如图,漫画《变了味的帮助》警示我们(

)A.好朋友就是要互帮互助,不论何事B.友谊不能没有原则C.友谊最重要的是信任和忠诚D.获得真正的友谊需要付出代价【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友谊的澄清。AB: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故A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C: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故C说法错误;D:此说法是对题干主旨的曲解,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9.(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下列赞美老师的名言古语是(

)A.嘤嘤鸣矣,求其友声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C.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赞美老师的知识。A:嘤嘤鸣矣,求其友声,意思是小鸟为何要鸣叫,只是为了求知音,故A不符合题意;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思是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故B不符合题意;C:经师易遇,人师难遇,意思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为人师表的人难遇到,故C符合题意;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 当人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0.(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师(

)①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

②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③爱生如子,固守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

④是学生成长的先行者,知识和学识均优于学生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教师职业。①②:根据教材知识,教师应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要做“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故①②符合题意;③:教师不能固守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故③说法错误;④:教师的知识和学识不一定都优于学生,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1.(23-24七年级上·安徽蚌埠·期末)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和睦相处,如果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者冲突时,我们可以(

)①倾听,表示理解②选择恰当的时机,与家庭成员聊天,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③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④充当搭桥人,帮助双方和好如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构建和谐家庭。①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如果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者冲突时,我们可以倾听,表示理解;选择恰当的时机,与家庭成员聊天,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充当搭桥人,帮助双方和好如初,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2.(23-24七年级上·安徽蚌埠·期末)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良传统,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庭是人们开启幸福生活、放飞人生梦想的起点,也是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的基点。以下对家庭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情 B.家就是我们居住的房子,没有什么意义C.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呵护 D.家中的亲情激励我们拼搏奋斗【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家的内涵与功能。ACD:题干中“家庭是人们开启幸福生活、放飞人生梦想的起点,也是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的基点”体现了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情,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呵护,家中的亲情激励我们拼搏奋斗,故ACD说法正确;B:依据教材知识,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有意义的,故B说法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23.(23-24七年级上·安徽蚌埠·期末)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②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③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④友谊让我们没有任何烦恼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友谊的力量。①②③:“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意思是要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友谊也会使我们有烦恼,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4.(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说:“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教师之所以得到大家尊敬,是因为(

)①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②教师对社会发展贡献最大③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职责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尊重老师。①③④:教师之所以得到大家尊敬,是因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故①③④说法正确;②:“贡献最大”说法太绝对,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25.(23-24七年级上·安徽马鞍山·期末)《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规定:对故意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等情形,确有必要的,学校及其教师可以实施教育惩戒。学生面对教师的合理惩应(

)①尊重老师,敬而远之②反省自己,改进不足③知错就改,自我完善④不依不饶,维护自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①:我们要理解老师,不能敬而远之,①错误;②③:学校及其教师可以实施教育惩戒,学生面对教师的教育惩戒应该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同时能够做到知错就改,自我完善,故②③符合题意;④:不依不饶是不讲道理,对老师的不尊重,故④错误;故本题选C。精选高频选择题15题26.(23-24七年级上·安徽马鞍山·期末)临近期末,学校开展“最受欢迎老师”的评选活动,小丞说:我最喜欢道德与法治老师,因为他常常有独到的见解;小煊说:我最喜欢班主任老师,因为他真实坦诚;小芬说:我最喜欢数学老师,因为她幽默、风趣。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老师之间不应该存在差异 B.要承认并接纳老师们的不同C.学识渊博的老师才值得尊重 D.与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少交往【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正确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B: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应该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承认老师的差别,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B正确;A:老师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A错误;C: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优点,都值得尊重,C错误;D:我们要尊重每一位老师,D错误;故本题选B。27.(23-24七年级上·安徽马鞍山·期末)七年级开学后的第一节美术课,小东发现同桌小磊没有带水彩笔,他主动借给小磊,从此他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后来小东因病请假三天,返校后小磊主动把三天来各科的学习笔记给小东看,还帮他讲解不明白的地方,小东心里暖暖的。这体现了(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③友谊是一成不变的④友谊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友谊的特质。①②:题干告诉我们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故①②符合题意;③: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③错误;④: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④错误;故本题选A。28.(23-24七年级上·安徽滁州·期末)老师上课的速度太快、讲课风格不喜欢、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有问题也不敢请教老师……进入中学之后,很多学生出现“水土不服”症状。针对这种情况,你会建议这些同学(

)①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②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③建议老师改变教学风格④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①②④:题干中,进入中学之后,很多学生出现老师上课的速度太快、讲课风格不喜欢等,这需要我们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选项的做法是不恰当的,我们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9.(23-24七年级上·安徽滁州·期末)东汉末年的孔融和祢衡年龄相差很大,一个未满二十岁,一个已经四十多岁,他们却互相欣赏,忘记了彼此的年龄差距,成为忘年好友。之后“忘年之交”成为一个经常使用的成语,指的是不限于年龄辈分的友情。从友谊的特质角度看,“忘年之交”体现了(

)A.友谊让我们体悟生命的美好 B.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C.友谊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 D.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友谊的特质。B:孔融和祢衡互相欣赏,忘记了彼此的年龄差距,成为忘年好友,被称为“忘年之交”,体现了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故B符合题意;ACD: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0.(23-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面对老师的主导,作为学生的我们正确的做法是(

)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是外在因素,学习全靠自己独学②我们要有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③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师生关系的相关知识。②③④:依据教材内容,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要有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故②③④说法正确;①:学习全靠自己独学的说法过于绝对,忽视了教师的重要性,故①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1.(23-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末)小强受到高年级同学的欺负,小军挺身而出帮他解围。一次小军让小强帮他藏匿偷来的平板电脑,为了感谢小军,小强答应了他的要求,小强的做法(

)A.错误,交友要遵循自然原则 B.正确,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包容C.错误,交友要讲是非原则 D.正确,朋友要礼尚往来【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友谊必须坚守原则。C:根据所学,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人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题文中小强的做法是错误的,朋友间要讲究是非原则,故C说法正确;A:交友要讲是非原则,故A说法错误;BD:小强的做法违背了交友原则,是错误的,故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2.(23-24七年级上·安徽阜阳·期末)有的老师真实坦诚,有的老师见解独到,有的老师幽默开朗,有的老师严中有爱……对此,我们应该(

)①只在志趣相投的老师课上积极发言

②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③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④只与喜欢的老师交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风格不同的老师。②③:依据教材知识,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应该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故②③符合题意;①:无论哪个老师上课,我们都应该积极发言,故①说法错误;④: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要和老师积极交往,主动沟通,不能只与喜欢的老师交往,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3.(23-24七年级上·安徽淮南·期末)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一场“至惠妈妈德润家庭”东至县2023年“妈妈话家风”主题演讲比赛火热开场。20名参赛选手紧扣演讲主题,慷慨激昂地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展现新时代“家风”的丰富内涵,分享对良好家庭教育的感悟。传承良好家风(

)①是杜绝家庭矛盾发生的需要②有利于构建和谐美好家庭③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良好环境④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和践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构建和谐家庭。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传承良好家风有利于构建和谐美好家庭,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和践行,故②③④说法正确;①:“杜绝”一词太绝对,故①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34.(23-24七年级上·安徽淮南·期末)漫画《不去网吧》告诉我们(

)A.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B.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C.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D.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对友谊的认识。C:题干中“不去网吧,也劝朋友也别去”,这体现了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入歧途时,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故C符合题意;ABD:选项说法正确,但是与漫画意思无关,故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5.(23-24七年级上·安徽宣城·期末)下列对基础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