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26课变更世界的高新科技eq\o(\s\up7(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s\do5())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eq\x(训练点1电脑与网络)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之一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验了五代。平均每六年运算速度就提高10倍,存储量增加20倍。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60年头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增加30多万倍,体积却大大缩小。”这段材料集中说明白(D)A.科技转化为干脆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与技术亲密结合,相互促进C.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D.科技自身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分析实力。电子计算机自产生以后,出现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体积更小、更轻巧好用的趋势,反映了科技自身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的特点。2.《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日,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建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更的主要缘由是(C)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独创和应用B.电话、飞机和无线电技术的独创和应用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独创和发展D.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强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现代通讯革命”。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材料所述这一变更的主要缘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独创和发展,故选C项。A、B、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学问,解除。3.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中国首席代表保罗·格拉森在青年领袖圆桌会议上指出:互联网带来的问题就是一个人的自控问题,主要是取决于每个人的自控实力。这说明(C)A.互联网影响着人们的信仰B.保罗·格拉森是一个互联网专家C.互联网的弊端须要人们自控D.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利用互联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力。互联网带来的各种弊端须要人们用坚毅的意志力去克服,也就是具有自控实力,尤其是青少年。题干中保罗·格拉森对互联网的看法也在于此,故答案为C。A、B观点错误,D从题干中体现不出。4.(2024·天津卷)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A)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更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解析:据图片信息可知,每次工业革命都引起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技与生产未紧密结合,解除B项;C、D两项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解除。5.当前越来越多的人从网上购买商品,京东、亚马逊、淘宝等购物网站的商品销量与日俱增;从前乘坐火车出行都要到售票处排长队买票,现在更多的人从网上买票。这表明互联网(A)A.变更了人们的生活 B.确定了人类的命运C.扰乱了社会秩序 D.消退了传统习惯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材料中的这些现象说明互联网技术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故选A项。B、D两项说法明显错误,解除两项。材料强调的是互联网的好处,而C项反映的是弊端,解除该项。6.(2024·贵阳模拟)1999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京东、苏宁易购等自营式电商企业随后相继诞生。2012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其次大网购市场。2024年的“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载更多的是观念更新。这说明(B)A.中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受益者B.互联网变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C.电子商务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D.网络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网络购物在中国的发展,中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受益者不是对材料的精确概括,故A项错误;从材料网购的快速发展,反映出网络变更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和观念,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电子商务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故C项错误;从材料“2024年的‘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载更多的是观念更新”可知,材料反映的不仅是网络技术推动经济增长,还有网络对观念的更新,故D项错误。7.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验了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运用(C)A.促进了经济持续旺盛 B.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C.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D.缓解了人口压力解析:本题考查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经济的持续旺盛的说法明显与史实不符,故解除A项;机器人的运用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无关,更不能缓解人口压力,故解除B、D两项;依据所学内容和材料“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可知机器人技术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故选C。8.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化的探讨发觉,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更: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更产生的根本缘由是(D)A.互联网的诞生B.城市化进程加快C.世界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D.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eq\x(训练点2探究生命的奇妙)9.在生物学中,首次将“造物主”从生命现象的探讨领域中驱除出去的是(D)A.血液循环学说 B.植物学与生物学C.细胞学说 D.生物进化论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重要历史事务、历史概念精确地理解和驾驭的实力。经分析可知,A、B、C三项在生物、生化科学的探讨中起了先导作用,但真正首次将“造物主”从生命现象的探讨领域中驱除出去的应当是生物进化论。故正确答案为D项。eq\x(训练点3登上太空)10.1957年10月4日,苏联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美国官员宣称,他们不仅因苏联首先成功地放射卫星感到震惊,而且对这颗卫星的体积之大感到惊异。这表明(A)A.苏联在宇宙探究方面占据优势B.美苏争霸起先进入了太空领域C.苏联体制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D.美国在新科技革命中甘拜下风解析:“苏联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美国官员宣称,他们不仅因苏联首先成功地放射卫星感到震惊”表明苏联在宇宙探究方面占据优势,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未体现,解除。11.二战期间,各参战大国为了赢得成功,使新技术和理论得以快速突破,如雷达技术、喷气式机和火箭技术、运筹学理论、自动限制技术、抗生素的发觉和应用。二战后从美国起先,很多军事科技快速向民用辐射,如原子能发电站、喷气式客机、民用电子计算机、非军用卫星等。这说明(B)A.科技革命是斗争爆发的导火索B.社会环境在科技革命中起着重要作用C.科技是确定斗争输赢的关键因素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解析:材料前半部分是二战时斗争对新技术的急迫需求,材料后半部分是二战后民用科技的快速发展,从而得出社会环境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有重要影响,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解除。12.把人类遨游太空的神话最早变成现实的是(D)A.苏联放射第一颗人造卫星B.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C.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D.苏联放射“东方一号”载人飞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eq\x(训练点4综合探究实力)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真正相识地球、绽开对太空的探讨奠定了科学基础,机械动力、天文视察装置的独创和运用,天体中的一颗一颗行星的发觉又为人类正确相识宇宙带来了希望。材料三: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探讨和探究宇宙供应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材料四:现代科学理论知道,当年原始黑色火药制成火箭,尽管可以升空,但绝不能冲出大气层,缘由很简洁,它的效力太低,远远达不到最低的第一宇宙速度。所以说,没有高效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问世,那么,想实现宇宙飞行也只能是一种幻想。多极火箭飞行原理提出、液体火箭独创和应用使得现代火箭技术得以提高。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人类在科技发展中的哪一方面的成就?(5分)(2)结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在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中有了哪些新的发展?简要分析其发展的缘由。(8分)(3)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分)答案:(1)航天事业方面。(2)发展:科学理论由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验证科学理论的应用技术由火药火箭到现代火箭技术;人类离开地球飞向太空由幻想到现实。缘由:近代科学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科学技术巨大的进步。(3)①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与发绽开拓了新的天地。②促进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20世纪四五十年头起先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既是由于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肯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须要,特殊是其次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须要的结果。美国1946年投入运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于计算炮弹弹道的。材料二: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验了5代。平均每6年其运算速度就提高10倍,存储量增加20倍。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20世纪60年头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增加30多万倍,体积却大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