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基础知识点
绪论/细胞
1.人体功能调整的基本方式,反射弧的基本构成P6
基本方式:神经调整、体液调整、自身调整
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体液调整的特点P7
反应缓慢、作用持久、范围广
3.细胞膜物质转运形式P13-16
被动转运:a.单纯扩散(0八CO2、N3、NH3乙酸、乙醇、脂肪酸)
ab.易化扩散(通道介导、载体介导、葡萄糖、氨基酸)
积极转运、胞纳与胞吐
4.静息、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静息电位:安静状况下,钾离子外流
动作电位:上开支重要由钠离子大量迅速内流,下降支重要钾离子迅速外流的I成果
5.动作、静息电位的概念
动作电位: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在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细胞膜上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
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口勺电位波动
静息电位: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6.极化、去极化、超极化日勺概念P26—27
极化: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保持的内负外正日勺状态
去极化: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
超极化: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增大口勺方向变化口勺状态
7.可兴奋细胞、兴奋性、阈值H勺概念、兴奋的周期性变化及互有关系P26-28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甩位H勺细胞
兴奋性: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阈值:生理性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兴奋性周期变化:a.绝对不应期,当细胞受刺激而发生兴奋后的短时间内,假如再予以
刺激,无论强度多大都不会发生兴奋b.相对不应期,只有进行阈上刺激才有也许产生
新II勺兴奋,阐明这时细胞的兴奋性正在逐渐恢复c.超常期,相对不应期之后,细胞U勺兴
奋性又稍高于正常水平,此时只要予以一定日勺阈下刺激就也许发生心的兴奋d.低常期,
最终细胞时兴奋性又转入低于正常的时期
8.骨骼肌的构造及收缩原理及收缩形式P31-33
构造:肌原纤维、肌节、肌管系统
收缩原理:肌丝滑行学说
收缩形式:兴奋-收缩偶联
血液
1.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意义P42
形成:由溶解于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形成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中蛋白质形成II勺血浆胶
体渗透压
意义: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维持血管内外日勺水平衡
2.红细胞悬浮稳定性P43
是指抗凝的血液置「一垂直竖立的血沉管内,红细胞因密度不不大广血浆而下沉,但正常
时下降速度缓慢,体现红组胞具有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2.人体重要造血原料和调整物质P44-45
造血原料: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6、B2、C/E和微量元素)
调整物质:糖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激素
3.巨幼红细胞贫血原因的p45
缺乏叶酸、维生素B12
4.白细胞H勺重要功能P46
中性粒细胞:变性能力、趋化性、吞噬能力
嗜酸粒细胞:克制嗜碱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H勺免疫作用
嗜碱粒细胞:引起过敏反应、减轻过敏反应
单核细胞:吞噬能力、调整其他细胞的生长、激发免疫反应
淋巴细胞:具有免疫功能
5.血小板U勺功能、生理性止血U勺过程及原理P49—51
功能:参与生理性止血、增进凝血功能、对血管壁的修复支持作用
过程:小血管收缩,小血管破损可反射性的引起血管收缩,抵达立即止血或减少出血
血小板血栓形成,血管内膜损伤暴露血管内膜下组织而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
黏附、汇集于血管破损处
纤维蛋白血凝块形成,血管破损激活凝血系统,在局部迅速发生血液凝固,形成
0.Is
生理意义:不会产生房室收缩的重叠,有助「心室日勺射血及充盈;临床发生传导阻滞日勺部
位;导致潜在起搏点产生节律性兴奋,导致心律失常
6.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心肌收缩性的)特点P81/84
原因: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长,约占时200-300ms,相称于心肌
整个收缩期和舒张初期(骨骼肌的不应期2-3ms,神经仅约1ms)
7.心动周期中心室泵血过程(各期压力、瓣膜状况)P62-64
心室收缩期-心室射血:等容收缩期,室内压急剧升高,房室瓣、动脉瓣均关闭,心室容积
不变;迅速射血期,室内压继续上升至峰值,积极脉瓣打开,心室容积明显缩小;减慢射血
期,室内压减少,心室容积缩至最小
心室舒张期-充盈过程:等容舒张期,室内压力下降,积极脉瓣关闭,房室瓣关闭,直至
房室瓣开放;迅速充盈期,室内压继续下降,房室瓣被冲开;减慢充盈期,心室与心房之间
的压力差减少,房室瓣开放;房缩期,房内压上升
8.心脏泵血功能(心血输量)H勺影响原因及作用P66-69
9.心指数U勺概念P65
是指以安静和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来体现
10.第一、二心音意义P86
标志心室收缩的开始;标志心舒张期II勺开始
11.心力储备"勺概念P69
是指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
12.心电图各期及意义P89—91
13.动脉血压日勺概念及正常值P95-96
概念:一般是指积极脉的血压,是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如表
14.中心静脉压P106
15.影响动脉血压的原因F98
16.微循环三条通路的意义P100
营养(迂回)通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互换的重要场所
直捷通路:促使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由静脉回流入心
动一静脉短路:调整体温
17.组织液生成的动力、影响原因及作用P102-104
18.调整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心血管的J基本中枢P108/111
神经: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
中枢:脊髓H勺心血管中枢、延髓心血管中枢(延髓头端腹外侧部、延髓的迷走神经的背
核及疑核、孤束核、延髓尾端腹外侧部)、延梯以上的心血管中枢
19.减压反射及生理意义
20.。对心血管的作用重要激素有哪曲?其作用分别是?P116-119
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紧张素:升高血压;促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较多的速质,增强对心血管"勺效应;促使肾上
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长,增进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取,保钠离子保水作用
。血管升压素:参与肾脏和心血管活动的调整;作为神经递质和调整物质参与多种中枢神经活
动
心房钠尿肽:利尿排钠;克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作用;间接增进钠离子日勺排泄;克
制血管升压素
呼吸
1.呼吸/肺换气、组织奥气、肺活量、肺泡通气量、月力肺活量的概念P126/138/13
4/135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互换的过程
肺换气:
组织换气(内呼吸):是指细胞通过组织液与毛细血管液之间的气体互换过程
肺活量(VC):是指在最大吸气后,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
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呼出或吸入肺部的J气体量
肺泡通气最:每分钟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互换的气体最
用力肺活量:
2.肺通气的原动力和直接动力
3.肺的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及气道阻力的调整P131/132
肺的弹性阻力:(外力作用于弹性物体使之变形时所碰到口勺阻力,肺U勺弹性阻力、胸廓的弹
性阻力、肺与胸廓的顺应性);其有2/3左右来自肺泡表面液气界面所产生的肺泡表面张力,
1/3来自肺内弹力纤维,两者共同形成制止肺扩张H勺力量
非弹性阻力:重要是指气流通过呼吸道时产生的J呼吸道阻力、呼吸运动中呼吸器官移位的I
惯性阻力以及组织的黏滞能力,约占总阻力的30%
气道阻力的调整:呼吸道气体内外压力差、自主神经调整气管平滑肌、体液的化学物质影
响气管平滑肌FI勺舒缩
4.肺内压形成口勺原因P130-131
原因:肺泡内的压力,由于空气经呼吸道而与肺泡相似,因此肺泡内的压力应与大气压相等
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P128
作用: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防止肺水肿;减少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
6.气体交的动力P136
动力:气体日勺浓度差,呼吸膜厚度;各气体自身日勺分压差
7.通气/血流比值的概念及最佳比值P138
概念:是指每分肺泡通气量(VA)与每分肺血流最(Q)日勺比值;正常人安静时肺泡通气最
约4.2L/min,心输出量约5L/min,比值0.84最合适
8.。2、CO2运送的重要形式P139
运送形式:氧气重要与血红蛋白结合以化学形式存在于红细胞内;二氧化碳是以物理溶
解及化学形式运送
9.氧解离曲线H勺影响原因P142
影因:PH/Pcoz、温度、2,3-二磷酸甘油酸
10.发州口勺概念P140
是指当皮肤浅表毛细皿管中去氧血红蛋白含量达5g/100mo1时,皮肤或黏膜会出现
青紫色
11.呼吸基本中枢、中枢及外周化学感受器P144/147
呼吸基本中枢:脊髓、低位脑干[延髓(背侧呼吸组、腹侧呼吸组)、脑桥]、大脑皮层
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积极脉体(Pc。?、P02、田)
中枢化学感受器:不感受低氧刺激,对二氧化碳日勺敏感度高,潜伏期长
12.肺扩张反射及作用P147
概念:是指肺充气或扩张时克制吸气的反射
作用:加强吸气呼气的交替,使呼吸频率增长
13.CO2/O2和对呼吸U勺影响及原因P148
C02:一定C02可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人过度通气,则呼出较多C02,使动脉
血压中H勺PC02卜.降,减弱对化学感受器日勺刺激,可减少呼吸中枢的兴奋性,呼吸运动
减弱暂停,直至机体代谢产生的JC02使动脉血压的PC02升高至正常水平。(途径:通
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中枢;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调整呼吸中枢日勺活
动)
消化、吸取
1.消化的概念P152
概念: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取的小分子物质过程
构成:机械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U勺运动将食物磨碎,使之与消化液充足混合,并不停
向消化道远端推进);化学消化6肖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的进程
2.盐酸、胃蛋白酶原的来源P157/158
盐酸:胃腺的壁细胞分泌(解离酸、结合酸)
胃蛋白酹原:除主细胞外,颈黏液细胞、分门腺、幽门腺的黏液细胞及十二指肠近端日勺腺
体
3.促胰液素、促胃液素的作用P160/164
促胃液素:肽类激素,由胃窦和上段小肠黏膜中的G细胞合成并释放,经血液循环作用于
壁细胞,引起胃酸分泌黏摸,胃酸作用于十二指肠,使之释放促胰液素,引起胆汁分泌;促胃
液素可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肝细胞和胆囊,增进肝分泌胆汁和胆囊收缩
促胰液素:小肠黏膜S细胞分泌,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导管细胞(胆管系统),使其
分泌大量H2O/HCO3,促胰液分泌量增长(胆盐分泌不增长),酶的含量减少
4.胃酸的作用P157
杀死食物里的细菌,保证胃和肠道的J安全,同步增长胃蛋白酶的活性,协助消化。胃液对消化
食物起着重要作用,正常胃液呈酸性,空腹时为20~100ml,超过100ml提醒胃酸分泌增
多。胃液分泌有一定的量如分泌过多,就会出现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现象
5.机体重要的消化液
唾液、胃液、胰液、小扬液
6.胰液的成分P162
成分:碳酸氢盐、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及糜蛋白酶原
8.胆汁的成分及作用P164
成分:无机物(Na,、K\C卜和HCO",有机物(胆盐、胆色素、胆固醇与卵磷脂,不含消化
酶)
作用:a.胆盐可减少脂肪口勺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于水溶液中,从而增长
胰脂肪酸与脂肪作用的面积
b.胆盐抵达一定浓度后,可聚合成微胶粒,脂肪酸、甘油一酯等可渗透到微股
粒中而形成水溶液复合物,能增进胆固醇和脂肪酸以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取
c.胆盐缺乏将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取,甚至引起脂肪性腹泻
9.小肠的运动形式P168
紧张性收缩(有助于小肠内容物的混合及运送)、分节运动(a.使消化液与充足混合,有助
于消化酶对食物进行消化。B.延长食糜在小肠内停留时间,增大食糜与小肠黏膜接触面枳,
增进消化分解产物时吸取sc.挤压肠壁,可增进血液和淋巴液口勺回流,有助于吸取)、蠕动
10.消化功能的神经调整作用,何为内在神经丛?P163
唾液:重要是神经调整(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增进唾液的分泌
胰液分泌的调整:神经调整,胰液分泌,重要是迷走神经,其可以通过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
碱直接作用于胰腺
胆汁分泌:神经调整对胆汁分泌和排出作用较弱
能量代谢、体温
1.影响能量代谢的原因P178
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环境温度
2.基础代谢概念及基础代谢的条件P179
概念:是指人体在清醒,安静、空腹12小时以上、室温保持在20-25。(:时时状态(基
础状态下H勺能量代谢)
3.体温的概念及正常日勺生理变动P180
概念:机体深部日勺平均温度(体核温度)
生理变动:昼夜波动、性别、年龄、其他影响
4.机体产热、散热H勺器官、散热方式、汗液P181-183
产热:内脏、脑、骨骼肌、其他散热:皮肤、呼出气、尿、粪
散热方式: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
汗液:水分约占99%,固体成分不到1%(NaC1、KC1、尿素);汗腺细胞分泌,渗
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汗液经汗腺在醛固酮作用下NaC被重吸取,最终排的汗液出低渗
的。大量出汗,机体丧失水分比电解质多,引起体液的晶体渗透压升高,导致高渗性脱水;补
充水分的J同步需要补充NaCI
肾脏排泄、内分泌
1.排泄H勺概念P186
是指机体将体内物质代谢的终产物、多出的物质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排出体外W、J过程
2.肾脏的功能P186
生成尿液(基本功能,通过仔小球滤过、仔小管和集合管重吸取及分泌)、内分泌作用(分
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1。-羟化酶和前列腺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3.肾脏II勺基本构造和功能单位P187
功能单位:肾单位基本构造: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近端小管(近曲
小管、髓坪降支粗段)、髓坤细段(髓评降支细段、髓评升支细段)、远端小管(髓井升支
粗段、远曲小管)}
4.球旁器日勺重要功能P187
球旁器:球旁细胞(含肾索分泌颗粒,受交感神经支配,兴奋时可增进其分泌肾索)、致密斑
(可感受肾小管液流量及其中NaCl含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至球旁细胞,影响肾素的
分泌)、间质细胞(入球、出球小动脉及致密斑构成的三角区的一群细胞,吞噬收缩功能)
5.肾血流量的自身调整P189
安静状态下,肾动脉灌流压在10.7-24.0kpa(80-18O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
和肾小球滤过率可以保持相对稳定。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源过率随灌流压的升降而发生对
应波动(清除神经或离体肾脏中也存在),它是维持肾脏血流恒定的重要调整方式
6.尿生成口勺过程p205
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取及分泌
7.肾小球滤过的J物质,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率的概念P189T91
肾小球滤过的物质:
有效滤过压:是指肾小球滤过的作用的动力,由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
肾小囊内压
仔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仔生成H勺超滤液量
8.滤过度数的概念pl90
是指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9.葡萄糖的重吸取W、J特点pl97
重收部位仅限于近端小管、逆浓度梯度积极转运、有一定的程度、
10.尿液浓缩日勺原理p2()0
是指体内的水缺乏或过剩直接影响终尿的渗透压浓度,当体内缺水时排出的高渗尿
11.渗透性利尿p205
是指由于渗透压升高而对抗肾小管重吸取水分所引起的尿量增多现象
12.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整p207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变化、循环血量的变化
13.大量出汗、饮清水时尿量的变化及原因
14.肾素的来源p210
15.醛固酮口勺作用p209
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I盐皮质激素,增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对Na.的重吸取,
同步增进K+日勺排放,保钠排钾的作用
16.排尿反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总结
- 商务个人年终总结
- Fenuron-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园科学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照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空调系统改造合同范本
- 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学专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理工大学《内科学(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Spark大数据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山东铁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2年露天煤矿安全资格证考试题库-上(单选、多选题库)
- MIL-STD-1916 抽样技术 (C=0 零不良)
- 计价格(2002)10号文
- 胶合板公司人员招聘与配置(模板)
- 团建方案版攻防箭对战
- 桩身强度自动验算表格Excel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报告
- 燃气轮机LM2500介绍
- (精选)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 堆垛机速度计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