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3.080
P66
团体标准
T/CHTSXXXXX-202X
公路煤矸石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Technicalguidefordesignandconstructionofhighwaycoalgangue
subgrade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公路学会发布
公路煤矸石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1总则
1.0.1为指导公路煤矸石路基填筑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满足公路路基稳定性需
求,推动绿色公路建设,提升公路建设品质,制定本指南。
1.0.2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各等级公路,其它道路可参照使用。
1.0.3在使用中应坚持保护环境、因地制宜、就近取材的原则。
1.0.4结合当地条件,积极稳妥地选用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
1.0.5公路煤矸石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除应符合本指南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法律、
法规及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煤矸石coalgangue
煤层形成过程中与煤伴生或共生的一种含煤量较低的黑灰色岩石,是采煤和洗煤过程中
排放的固体废物,分已燃煤矸石和未燃煤矸石。其主要成分是Al2O3、SiO2,另外还含有数量
不等的Fe2O3、CaO、MgO、Na2O、K2O、P2O5、SO3和微量稀有元素(镓、钒、钛、钴)。
2.0.2煤矸石路堤coalgangueembankment
利用煤矸石修筑的路堤。按煤矸石所在部位分为:全煤矸石路堤、包边土煤矸石路堤、
土与煤矸石分层填筑路堤。
2.0.3烧失量lossofignition
将105℃~110℃温度下烘干的材料,在1000℃~1100℃灼烧后失去的重量百分比。
2.0.4煤矸石塑性指数plasticindexofcoalgangue
煤矸石中细粒土(<0.5mm)的液限和塑限的差值。塑性指数是路用煤矸石分级的首要
指标。
2.0.5煤矸石压碎值crushingvalueofcoalgangue
表征煤矸石材料抵抗压碎的能力,以压碎试验后小于规定粒径的煤矸石质量百分率表示。
2.0.6煤矸石热值calorificvalueofcoalgangue
1g煤矸石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
-2-
3基本规定
3.0.1多次自燃过、经充分氧化与陈化的煤矸石,宜作为路基填料;
3.0.2新开采或未自燃过的煤矸石,应进行多次水洗,热值小于500kJ/kg时,可直
接用于煤矸石路堤填筑;热值为500kJ/kg~1000kJ/kg时,应采用土与煤矸石分层填筑;
热值大于1000kJ/kg时,不得使用.
3.0.3应使用硬质煤矸石,严禁使用泥质煤矸石。
3.0.4未风化和微风化的煤矸石宜作为路基填料;中等风化的煤矸石使用时宜慎重考
虑;严禁使用强风化的煤矸石作路基填料。
3.0.5在低洼、浸水区域不得使用煤矸石填筑路基,防止有害物质析出。
3.0.6煤矸石在装卸、运输、堆放、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扬尘污染、水环境污染。
3.0.7应加强煤矸石路基后期长期稳定性与环保监测。
-3-
4材料与技术要求
4.1材料指标要求
4.1.1煤矸石吸水率小于2%时,可作回填材料或路基填料;吸水率大于2%时,不宜
作为路基填料。
4.1.2煤矸石矿物中SiO2、Al2O3、Fe2O3等氧化物总含量应大于70%。
4.1.3填筑路基的煤矸石具体指标要求应符合表4.1.3规定。
表4.1.3填筑路基的煤矸石具体指标要求
技术要求路床(0~0.8m/1.2m)路堤(0.8m或1.2m以下)
最大粒径96区≤100mm94/93区≤压实厚度2/3
上路床≥8上路堤≥4
CBR(%)
下路床≥5下路堤≥3
单轴抗压强度(MPa)≥20≥15
压碎值(%)≤25≤30
塑性指数≤10≤10
液限(%)<40<40
烧失量(%)≤18,<15时最佳≤20,<15时最佳
自由膨胀率(%)≤30≤40
耐崩解性指数(%)≤25≤30
有机质含量(%)≤8≤10
SO3含量(未燃)(%)≤1.0≤1.0
注1: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规定,路床厚度在轻、中等及重交通公路为0.8m,特重、极重交通公
路为1.2m;路堤为路床以下的填方部分;
注2:此表适用于高速公路路基,其它等级公路可参照使用。
-4-
4.2技术要求
4.2.1煤矸石使用前,应选择代表性试样进行击实试验,以确定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
水量。煤矸石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
4.2.2具有膨胀性的煤矸石用于路基填筑时,应进行改良处理。掺加粉煤灰时,有膨
胀性的煤矸石占混合填料的比例不得大于50%;掺加粘土时,粘土塑性指数以7~15为宜,
不得含腐殖质和杂物,粘土使用前用0.15mm筛过筛。路基包边土不得使用膨胀土。
4.2.3煤矸石用于路基填筑应符合表4.1.5煤矸石级配范围的要求,或不均匀系数大
于5且曲率系数在1~3之间。不满足要求时,需对煤矸石进行破碎处理,或者掺拌粉性土改
良并采用高能冲击补强压实。
表4.2.3煤矸石级配范围
筛孔(mm)15060402010520.50.250.075
通过率(%)10070~10065~9042~6732~5925~374~173~92~60~2
4.2.4煤矸石的渗透系数、压缩系数随煤矸石的粒组成分、级配、压实度不同而变化,
宜通过试验确定。
-5-
5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应做好煤矸石采出时间、自燃、陈化等调查,明确煤矸石的基本特性。
5.1.2应从地基表层处理、路基填高与坡率、断面型式、包边土设置、煤矸石颗粒组
成与分层填筑厚度、防护工程、排水系统、绿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以满足路基各项要求。
5.1.2雨季时应避免雨天施工。
5.2地基表层处理
5.2.1应考虑路基干湿状况对煤矸石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5.2.2应将基底表层碾压密实。在一般土质地段,高速公路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
应小于90%。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
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重型汽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
5.3填高与坡率
5.3.1填筑标高应控制在常水位以上。
5.3.2填筑高度不宜大于20m,大于8m时边坡型式宜采用阶梯形。当路基高度小于
8m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5;当边坡为阶梯形时,下部路基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75。
5.4断面型式
5.4.1应根据煤矸石性质以及具体应用情况确定合适的路基断面型式。已燃煤矸石和
一级未燃煤矸石宜采用全煤矸石路基,根据具体应用情况合理采用包边土,二级未燃煤矸石
宜采用土和煤矸石分层填筑路基。
5.4.2分层填筑时,每一分层表面应设2~4%横坡,分层高度应为2~3m,层间应采
用石灰改善土或水泥改善土封层。
5.5包边土设置
5.5.1包边土的设置应符合表5.5.1中的规定。
-6-
表5.5.1煤矸石路基包边土设计
煤矸石热值(cal/g)0~300300~500500~1000
0~3———
路基填高(m)3~5——〇
>5—〇△
注:“—”表示可以不设置包边土;“○”表示粒径大于100mm的煤矸石含量超过30%时设置包边土;“△”
表示必须设置包边土。
5.5.2包边土应与煤矸石填筑同步进行,包边土的宽度刷坡后,宜采用3~3.5m。
5.5.3包边土宜采用塑性指数不小于12的粘性土或5~6%灰土,不应使用膨胀土。
5.5.4做好包边土护坡的排水盲沟,底层盲沟标高应避免地表水倒灌。
5.5.5路基底层设置粘土封层,减少对地下水及环境的影响。
5.6颗粒组成与分层填筑厚度
5.6.1煤矸石路基最大粒径和分层填筑厚度应符合表5.6.1的要求。
表5.6.1矸石路基最大粒径和分层填筑厚度要求
路面底层以下压碎值<35%压碎值≥35%
分区
深度(m)分层厚度(mm)最大粒径(mm)分层厚度(mm)最大粒径(mm)
路床0~0.8≤300≤100≤300<100
上路堤0.8~1.5≤400<2/3层厚≤300<层厚
下路堤>1.5≤500<2/3层厚≤400<层厚
5.7强度与稳定性
5.7.1路基煤矸石CBR值及压实度应符合表5.7.1的要求。
表5.7.1煤矸石CBR和压实度要求
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CBR值(%)压实度(%)
0~0.3≥8≥96
路床0.3~0.8(轻、中及重交通)≥5≥96
0.3~1.2(特重、极重交通)≥5≥96
-7-
0.8~1.5(轻、中及重交通)≥4≥94
上路堤
1.2~1.9(特重、极重交通)≥4≥94
>1.5(轻、中及重交通)≥3≥93
下路堤
>1.9(特重、极重交通)≥3≥93
5.7.2初步设计稳定性验算时,应采用室内大型或中型三轴试验,试样最大粒径dmax
与三轴试样直径D之比应小于5,超粒径颗粒应采用“相似级配法”或“等量替代法”予以
剔除。煤矸石强度参数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表5.7.2选取。
表5.7.2煤矸石强度参数推荐值
压实度(%)粗料比例(%)内摩擦角Φ(°)
3033.4
4034.2
≥93
5035.6
6036.0
注:表中粗粒含量系剪后粗粒含量,粗料粒径范围为5mm~30mm的颗粒。
5.8排水
5.8.1应对包边土设置盲沟,盲沟材料可用砂或碎石予以夯实,盲沟间距一般为20
mm~30m,在路基两侧互相错开设置。
-8-
6施工
6.1一般规定
6.1.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人员、设备进场,做好技术交底与培训,制定保通方
案。
6.1.2应避开雨天施工。应设置防排水设施,挖沉淀池,并与自然排水系统相协调.
6.1.3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水土污染和对周围空气的污染。
6.1.4要注意路基底层封层、包边土及顶面封层,同时做好排水盲沟,防止对公路沿
线环境造成淋溶污染。
6.1.5应在冬季来临之前完成煤矸石路基石灰土上封层的施工。
6.1.6应符合一般路基施工原则,必要时可根据试验路段确定施工参数和工艺。
6.2施工准备
6.2.1施工前应进行控制测量、导线复测、水准点复测与加密、中线放样、路基放样
等测量,每项测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必须进行复核,原始记录应存档。
6.2.2施工前,应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对煤矸石材料的天然含水量、塑性指数、筛
分、标准击实、CBR、烧失量和自由膨胀率等指标进行试验。
6.2.3对路基基底按设计要求整平压实。
6.2.4路基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的工程质量标准均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6.2.5主要工程机械进场报验,配置数量至少应符合每个工作面、每日连续正常施工
要求以及工期要求。
6.3路基底面处理
6.3.1施工前,路基底面检测应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有关
规定,各项指标均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6.3.2应对原地面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调查,并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
6.3.3在粘土下封层上满铺一层碎石,起横向盲沟排水作用,防止地下水位上升,破
坏煤矸石路基。
-9-
6.4拌和、运输
6.4.1含水率调节宜在堆料场中进行,减少现场洒水;宜将煤矸石的含水率调节在最
佳含水率±1%范围内。
6.4.2当气温达到30℃以上时,应对煤矸石洒水冷却后再进行装运。
6.4.3为防止运输途中扬尘污染,必要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6.5摊铺
6.5.1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即按横断面全宽水平分层填筑,同一水平层路基应采
用同一种煤矸石,不得混合填筑;为防止人为离析,应采用卸上推下的摊铺方法。
6.5.2每种煤矸石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分层填筑煤矸石路基的
分层厚度不宜小于300mm。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
6.5.3碾压前应将粒径大于30cm的煤矸石捡出或人工破碎,以确保碾压质量;大颗
粒煤矸石集中的地方,应用细粒料填充处理,以确保压实密实;应严格控制土、煤矸石结合
部位,防止出现不密实现象。
6.5.4若采用石灰稳定煤矸石,拌和时应将混合料焖料约24h,以保证石灰充分吸收
水分后完全消解。
6.5.5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
阶;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
6.5.6压碎值小于35%的煤矸石填筑路堤时,应进行边坡码砌。码砌边坡的石料强度、
尺寸及码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边坡码砌与路基填筑宜基本同步进行。
6.6下封层及包边土施工
6.6.1填筑前地表应填筑500mm粘土封层,按照路基横坡设置路拱。
6.6.2为避免包边土和煤矸石碾压后出现高程差异,一般包边土松铺系数宜大于煤矸
石松铺系数的10%~15%,并采用推土机推平和人工配合整型的措施。
6.6.3先填筑包边土再填筑煤矸石,且包边土应采取分层填筑,并进行预压,使其较
同层煤矸石高出50mm~100mm,之后再与该层煤矸石填料同步压实。
6.6.4煤矸石路基填到需要高度后,路床应采用粘土封顶,在路基两侧加做包坡护肩
土,包边土的塑性指数以不小于15为宜。
-10-
6.7碾压
6.7.1应按“先静后动,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后中”的原则纵向进退式碾压。
6.7.2应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则,直线地段由边坡向路基中心碾压,曲线段由曲线内侧
向外侧碾压。稳压时碾压轮迹横向应相互搭接,纵向后轮必须超过相邻段的接缝。
6.7.3压实遍数应根据材料性质和试验段确定,一般是振动碾压4~6遍,静压2~3
遍,经检测后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标准。
6.7.4横向接头宜重叠0.4~0.5m,纵向相邻两区段宜重叠0.8~1.0m。
6.7.5对路基表面石块聚集造成表面缝隙较大的位置,应采用细粒土和小粒径石料填
充缝隙后进行碾压。
6.7.6路基上封层要有一定的横坡,且应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对于纵坡较小的路段,
应设置2~4%的横坡。
6.7.7压实工艺可按表6.7.7的推荐方案选取。
表6.7.7压实推荐方案
压实机械压实度(%)碾压工艺组合
93/94静压1遍+冲击碾压3遍+强振3遍+静压2遍
压路机
96静压1遍+冲击碾压3遍+强振5遍+静压2遍
强夯机补强压实静压1遍+冲击碾压3遍+强振2遍+强夯3~5击+静压1遍
6.7.8采用强夯工艺路段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点夯与满夯相结合的方式,选定20m×20m的面积区域,通过现场试验确
定具体夯击能、夯击遍数、锤印搭接宽度、夯击形式等参数。
2.填方高度4m范围内可不强夯,小于或等于20m的路堤,可每隔6~8m强夯一
次。
3.填方高度大于6米的路堤宜在分级平台处、路堤顶部设置土工格栅,应保证土工
格栅上覆土层厚度不小于1m,并预留1个雨季或6个月以上的沉降期。
4.填土平面长或宽应大于或等于80m,夯实段内的民房等建筑物应保证有效距离不
小于30m,冲击压实深度4m内无涵洞。
5.强夯最近两击的平均沉降量不应大于5cm,夯坑周围隆起高度应小于10cm。
-11-
6.7.9强夯施工程序应符合以下规定。
1.清理、整平场地,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测量场地高程,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将
夯锤吊到预定高度,脱钩自由下落进行夯击,测量锤顶高程,按规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
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2.重复以上工序,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测量场地高
程,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程序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
3.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6.8边坡防护
6.8.1采用包边土的煤矸石路基的边坡防护,与正常路基边坡防护相同,宜采用植物
防护或骨架植物防护。
6.8.2不采用包边土的煤矸石路基,应进行覆土后采用植物防护,覆土厚度10~20cm。
-12-
7质量控制
7.1原材料质量检查
7.1.1煤矸石路基填筑前,应对煤矸石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查。
7.1.2当使用不同料场或不同颜色的煤矸石填筑路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7.2施工中质量控制
7.2.1煤矸石的填筑厚度要严格控制,宜用沉降法、灌砂法或大坑水袋法相结合的方
法,通过铺筑试验路,建立压实度(固体体积率)与施工控制指标(碾压遍数、轮迹及沉降
差)之间的关系,后续同等条件施工可采用施工质量控制指标控制压实质量,或按照采用
26t以上压路机振压两遍沉降差不大于2mm控制。
7.2.2采用孔隙率与压实沉降差或施工参数联合控制,可参考表7.2.2的有关要求。
表7.2.2压实质量控制要求推荐值
最大粒径硬质石料孔隙率中硬石料孔隙率软质石料孔隙率
分区摊铺层厚(mm)
(mm)(%)(%)(%)
上路堤≤450小于层厚2/3≤23≤22≤20
下路堤≤600小于层厚2/3≤25≤24≤22
7.2.3碾压前的含水率可控制在最佳含水率-1~+4%之间。
7.2.4对超出要求粒径的石料进行挑除或破碎。
7.3质量检测
7.3.1对煤矸石路基进行质量检测,应符合表7.3.1的施工质量标准。
表7.3.1路基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检査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査方法和频率
工艺控制符合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工艺施工记录
1
压实质量沉降差≤试验路确定的沉降差每200m每车道检测不少于1个断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地图与测量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草食动物生产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工程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日用陶瓷创新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培正学院《商务公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章末小结与考点检测》课件
-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科技论文撰写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关爱生命-慢病识别及管理(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习通测试及答案
- 【备战2021高考】全国2021届高中地理试题汇编(11月份):E2内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 【名师一号】2020-2021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5随堂演练:第十四单元综合测评
- iqc部门年终工作总结
- 五年级上册脱式计算100题及答案
- 2024年人工智能发展引领AI应用创新
- 智能智能化智能眼镜
- 四川省眉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三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计算100题及答案
- 社会工作专业见习教学大纲
- 中国动画赏析
-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含答案)
- 地方国企重组改制实施方案
- 空压机及气罐故障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