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220.20
CCSR04
团体标准
T/JSJTQXxx—2023
公路路面免振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施工技术指南
Technicalguidelineforconstructionofpavementnon-Vibrating
compactioncementstabilizedaggregatebase
2023-XX-XX发布2023-XX-XX实施
江苏省交通企业协发布
公路路面免振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路面免振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原材料要求、混合料组成设计、
基层施工、施工质量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限制使用振动压实条件下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23439混凝土膨胀剂
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JTG342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5210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E3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E4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E51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F3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T523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免振压剂nonvibratingcompactionadditives
使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仅在静压状态下达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规定龄期无测限抗压
1
强度的外加剂。
3.2
免振压水泥稳定碎石nonvibratingcompactioncementstabilizedaggregatemixture
由一定级配的集料、水泥和免振压剂加水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3.3
容许延迟时间permitteddelaytime
在满足强度标准的前提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后至碾压成型之前所容许的最大时
间间隔。
[来源:JTG/TF20-2015,2.0.11]
4原材料要求
4.1水泥
4.1.1宜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技术指标应符合JTG/TF30的有关规
定。
4.1.2宜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水泥使用温
度不高于50℃,否则,应采取降温措施。
4.2集料
粗集料、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JTG/TF20的有关规定。
4.3水
应符合JTG/TF20的规定。
4.4免振压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免振压剂技术指标
指标类型检测项目单位指标要求
pH值/生产控制值±1以内
化学性质
碱含量(Na2O+0.658K2O)%≤0.75
含固量%≥(95±2)
比表面积m2/kg≥200
细度
物理性能(1.18mm筛筛余)%≤0.05
限制膨胀率水中7d%≥0.025
减水率%≥16
2
5混合料组成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免振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应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
计、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参数的确定。
5.1.2选取合格的集料、水泥和免振压剂;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集料配合比例、水泥剂量、
免振压剂掺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相应的最大干密度。
5.1.3原材料检验应包括结合料、被稳定材料及其他相关材料的试验。所有检测指标均应
满足相关设计标准或技术文件的要求。
[来源:JTG/TF20-2015,4.1.4]
5.1.4目标配合比设计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
a)选择级配范围;
b)确定结合料类型及掺配比例;
c)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
[来源:JTG/TF20-2015,4.1.5]
5.1.5生产配合比设计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
a)确定料仓供料比例;
b)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
c)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
d)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来源:JTG/TF20-2015,4.1.6]
5.1.6施工参数确定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
a)确定施工中结合料的剂量;
b)确定施工合理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
c)验证混合料强度技术指标。
[来源:JTG/TF20-2015,4.1.7]
5.1.7最佳含水率和相应的最大干密度由静压法确定,试验方法见附录A。
5.1.8静压成型试件7d龄期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Rd应满足表2中的要求。
表2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Rd(MPa)
公路等级极重、特重交通重交通中、轻交通
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5.0~7.04.0~6.03.0~5.0
二级及以下公路4.0~6.03.0~5.02.0~4.0
5.2目标配合比设计
5.2.1应选择不少于3条级配曲线对比分析,优选一条作为目标级配曲线。应取工地实际使
用的碎石,分别进行水洗筛分,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确定各种碎石的组成比例。混合料级
配应符合表3的规定。
3
表3混合料级配范围
集料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
31.526.5199.54.752.360.60.075
级配范围
10095~10068~8638~5828~3216~288~150~3
5.2.2应取工地使用的水泥,按不同水泥剂量分组试验。水泥剂量宜按3%~5%范围,分
别取5种比例制备混合料,采用静压压实法和重型击实法分别确定各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
和最大干密度。目标配合比应进行对比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的转换系数,转换系数宜为
1.02~1.03。
5.2.3强度试验时,应采用静压法成型试件。应根据确定的最佳含水率,拌制水泥稳定碎
石混合料,采用静压法获得的最大干密度制备混合料试件,测试无侧限抗压强度。
5.2.4采用静压法成型的水泥稳定碎石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Rd应符合表2的规定。
5.2.5根据试验结果强度的代表值按公式(1)计算。
푅0=푅(1−푍퐶)…………(1)
푑훼푣
式中:
0
푅푑——强度代表值,单位为MPa;
푍훼——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度훼而变的系数,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保证率95%,取푍훼=
1.645;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应取保证率90%,即푍훼=1.282;
푅-一组试验的强度平均值,单位为MPa;
퐶푣-一组试验的强度变异系数。
5.2.6强度数据处理时,宜按3倍标准差的标准剔除异常值,且同一组试验样本异常值剔
00
除应不多于2个。强度代表值푅푑应不小于强度标准值푅푑,当푅푑<푅푑时,应重新进行配合
比试验。
5.2.7免振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流程宜符合图1的规定。
5.3生产配合比设计
5.3.1根据目标配合比确定的各档材料比例,生产配合比级配应达到表3中的规定。关键
筛孔的控制范围宜参考表4。
表4关键筛孔的推荐控制范围
关键筛孔控制范围
4.75mm28%~32%
0.075mm3.0%以下
5.3.2应对拌和机进行调试和动、静态标定,确定合理的生产参数。拌和机的调试和标定
应包括水泥剂量的标定、免振压剂掺量的标定、料斗称量精度的标定和拌和机加水量的控制
等内容,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绘制不少于5个点的水泥剂量标定曲线;
b)按各档材料的比例关系,设定相应的称量参数,调整拌和机各个料仓的进料速度;
c)按设定好的施工参数进行试拌,并取样、试验,验证生产级配。通过混合料中实际
含水率的测定,确定施工过程中水流量计的设定范围。通过混合料中实际水泥剂量的测定,
确定施工过程中水泥计量称的相关技术参数。
4
材料选择
粗集料、细集料、水
不合格
材料试验
水泥、免振压剂
合格
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选择不少于3条级配曲线,优选一条。
选择5组水泥剂量,按照设计级配,分别进行静压压实试验、重型击实试验,确
定混合料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确定最大干密度的转换系数。
5组水泥剂量拌制混合料,按静压法制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
标准条件下养护(试件用薄膜密闭)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依据设计强度,选择水泥剂量
图1目标配合比设计流程
6基层施工
6.1一般规定
6.1.1免振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质量配合比计算,以集料质量为100,水泥剂量外
掺,免振压剂以水泥质量为100外掺。
6.1.2免振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前,应提供混合料设计报告,符合技术要求后方可施工。
6.1.3免振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密实的施工
工艺。
6.1.4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该时间不应超过水泥的初
凝时间。
6.1.5施工天的昼夜最低温度应大于0℃,不宜在日平均气温低于5℃天气施工。气温高于
5
35℃时,混合料施工时含水率应略大于最佳含水率0.5%~1.5%,并采取措施防止水分蒸发过
快。
6.1.6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免振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施工中出现离析和开裂现象。
对已经出现的离析和开裂应进行处理。
6.2施工准备
6.2.1免振压剂可采用进料斗或水泥罐仓添加。使用前应对添加设备进行标定,满足要求
时方可投入使用。
6.2.2当采用进料斗添加免振压剂时,应增加其专用配料斗与进料斗。
6.2.3当采用备用水泥罐仓添加免振压剂时,应提前清空罐内水泥。
6.2.4应配备齐全的施工机械和配件,开展开工前的保养、试机工作,并避免在施工期间
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6.2.5机械数量至少应满足每个工点,每日连续正常生产及工期要求。
6.2.6免振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应配备以下主要机械:
a)拌和机应配置产量不小于400t/h的拌和机,要保证其实际出料(生产量的80%)能
力超过实际摊铺能力的10%~15%;
b)摊铺机应根据路面基层的宽度、厚度确定,应采用一体式摊铺机或梯队摊铺;
c)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时,两台摊铺机宜功能一致,型号及磨损程度宜相同,以
保证路面基层厚度一致,完整无缝,平整度好;
d)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的半幅摊铺时,应配备不少于4台重型压路机;双
向六车道的半幅摊铺时,应配备不少于5台重型压路机;
e)自卸汽车数量应与拌和设备、摊铺设备、压路机相匹配;
f)装载机;
g)洒水车。
6.3试铺段
6.3.1试铺段应确定的主要内容包括验证用于施工的混合料配合比、摊铺速度、松铺厚度、
松铺系数、标准施工方法、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6.3.2正式开工之前,应进行试铺段施工。试铺段应选择在验收合格的下承层上进行,试
铺段总长度宜为300m~400m,宜采用两种不同碾压组合的试铺长度,每一种试铺长度宜为
150m~200m。
6.3.3验证用于施工的混合料配合比方法如下:
a)调试拌和机,分别秤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
确性;
b)保证混合料均匀性;
c)检查混合料含水量、集料级配、水泥剂量、免振压剂掺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
6.3.4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a)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方法;
b)摊铺机械的选择、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摊铺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
c)含水率的增加和控制方法;
d)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至少应选择两种确保能达到压
实标准的碾压方案;
e)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
6.3.6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宜为50m~80m。
6
6.3.7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
6.3.8试铺段的质量检测频率应是正常路段的2倍。
6.4施工拌和
6.4.1加水量的计量应采用流量计的方式,并具有数字显示功能。
6.4.2混合料拌和时宜采用两次拌和的生产工艺。
6.4.3拌和机各料仓开口大小和皮带计量精度应事先标定,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
6.4.4每天开始拌和之后,出料时应取样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设计的规定要求。
6.4.5宜每天从拌和厂取料测定二次含水率,间隔时间不小于3h,并做好记录,产量增加
时应适当加大检测频率。
6.4.6应采用拌和机生产管控设备,对混合料的配合比、水泥剂量、混合料级配、拌和时
间等进行监控,分析混合料生产的稳定性。
6.4.7水泥稳定碎石拌和物原材料允许偏差范围,宜符合表5的规定。
表5水泥稳定碎石拌和物原材料允许偏差范围
级配碎石
原材料种类水泥水免振压剂
粗集料细集料
允许偏差(%)±1±1±0.5±3±2.5
6.5施工运输
6.5.1应根据工程进度和运距,配备足够数量的混合料运输车。
6.5.2应及时将拌和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在运输车装好混合料后,应用篷布将车厢
覆盖严密,直至摊铺卸料完成。
6.5.3混合料从装车到运输至现场摊铺,时间宜不超过容许延迟时间。
6.6施工摊铺
6.6.1应根据试铺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施工摊铺。
6.6.2混合料摊铺应保证足够的厚度,碾压成型后每层的摊铺厚度宜不小于160mm,最大
厚度宜不大于200mm。
6.6.3摊铺前应在底基层或下基层表面喷洒水泥净浆,宜采用自动洒布车喷洒,按水泥质
量计,宜为1.0kg/m2~1.5kg/m2之间。水泥净浆应洒布均匀,洒布长度以不大于摊铺机前
30m~40m为宜。
6.6.4摊铺时宜连续摊铺,如拌和机生产能力较小,应采用最低速度摊铺,不应停机待料。
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宜在1m/min左右。
6.6.5混合料摊铺采用摊铺机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前后间距宜不大于10m,且不同摊铺
断面纵向应有300mm~400mm的重叠,应使其速度、摊铺厚度、松铺系数、路拱坡度、摊
铺平整度等保持一致,摊铺接缝平整。
6.6.6应采用方木或型钢模板支撑,牢固稳定,宜有不小于100mm的超宽,模板高度宜
比压实层厚低10mm。
6.7施工碾压
6.7.1碾压应遵循试铺路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碾压完成后应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压
实度的控制标准应既满足基层规定的压实标准,又满足静压压实度要求。
7
6.7.2每台摊铺机后,应紧跟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一次碾压长度宜为50m~80m。碾压
段落应层次分明,不应漏压和产生轮迹。
6.7.3碾压宜在水泥初凝前或试验确定的容许延迟时间内完成,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碾
压成型后的表面应平整、没有明显的轮迹。
6.8施工横缝设置
6.8.1免振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摊铺应连续作业,如因故中断超过2h,应设横缝;施工
接头断面应设置横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桥头搭板的衔接处宜采用锯缝。
6.8.2横缝宜垂直路面车道中心线设置,接缝断面宜是竖向平面。横缝设置宜满足下列规
定:
a)施工前宜用三米直尺纵向放在接缝处,确定挖除长度,施工时沿横向断面挖除不符
合断面要求的部分混合料,清理干净后,摊铺机从接缝处起步摊铺;
b)压路机宜沿接缝横向碾压,由施工前压实层跨缝逐渐压向新铺层,碾压完毕再纵向
正常碾压。
6.9养生
6.9.1每一段碾压完成以后应封闭交通。
6.9.2正常气温下,将麻布或透水无纺土工布湿润,人工覆盖于碾压完成的基层顶面进行
养生。
6.9.3高温、大风等特殊条件下可采用麻布或透水无纺土工布湿润覆盖在碾压完成的基层
顶面作为保护措施。
7施工质量控制
7.1一般规定
7.1.1混合料级配检验宜在拌和机运输皮带上取样,强度检验宜在料车上取样。
7.1.2水泥剂量的测定用料应在拌和机拌和后取样,宜在10min之内送到工地试验室进行
滴定试验。
7.1.3水泥剂量除应采用滴定法检测外,还应进行总量控制检测。
7.1.4碾压完成后应进行压实度检测,对于小于规定值的测点应立即进行复压,直到测点
全部符合要求为止。
7.1.5压实度检测采用的最大干密度应每天至少1次试验,应与生产配合比确定的最大干
密度进行对比。当差值不大于0.02g/cm3时,宜采用生产配合比确定的最大干密度;当差值
大于0.02g/cm3时,宜选用大值。
7.2原材料质量
7.2.1免振压剂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7.2.2水泥、集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的规定。
8
表6水泥、集料的技术要求
项次材料类型检查项目技术要求检查频率试验方法
1细度(%)≤10
2安定性合格GB/T1346-2011
水泥1次/300t
3初凝时间(h)≥1.5hGB/T17671-2021
4终凝时间(h)≤10h
5压碎值≤35JTGE42-2005T0316
≥每2000t、
6针片状颗粒含量≤20JTGE42-2005T0312
粗集料每批次检测
7软石含量≤5JTGE42-2005T0320
1次
8<0.075mm颗粒含量≤2JTGE42-2005T0310
9塑性指数≤17JTGE40-2021T0118
≥每1500t、
10硫酸盐含量≤2.5JTGE42-2005T0341
细集料每批次检测
11有机质含量≤2JTGE42-2005T0336
1次
12颗粒分析满足级配要求JTGE42-2005T0327
注1:水泥、集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表的规定外,尚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要求。
7.3质量检测
免振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控制标准见表7和表8。
表7混合料质量标准
项
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容许误差检查频率试验方法备注
次
级配,与设计0.075mm±2
JTGE42-2005拌和机运输皮
1标准级配的≤2.36mm±41次/2000m2
T0302带上取样
差值(%)
≥4.75mm±6
6个以上样品JTGE51-2009
2水泥剂量±0.5%拌和后取样
/2000m2T0809
最佳含水率的0~JTGE51-2009
3含水率1次/2000m2—
+1%T0801
1组试件/
符合设计要求JTGE51-20097d无侧限抗压
4强度(2000m2或
(MPa)T0805强度
每工作班)
注1:气温高于35℃,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的0~+1.5%。
9
表8免振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标准
项
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容许误差检查频率试验方法备注
次
代表值≥98%静压压实(或
基层
2处/200m/车JTG3450-2019重型击实密
1压实
极值≥94%道T0921度×转换系
度
数)
JTG3450-2019
2基层平整度≤8mm2处/200m×5尺平整、无起伏
T0931
JTG3450-2019
3基层纵横高程+5mm,-10mm2个断面/200m平整顺适
T0911
基层代表值-8mmJTG3450-2019
42点/200m均匀一致
厚度合格值-10mmT0912
JTG3450-2019边缘线整齐,
5基层宽度符合设计要求(mm)4点/200m
T0911顺适,无曲折
JTG3450-2019
6基层横坡±0.3%2个断面/200m—
T0911
①表面平整密实,无浮石,弹簧现象,无明显压路机轮迹。
7外观质量
②表面连续离析不得超过10m,累计离析不得超过50m。
注1:对于单幅双车道,检查频率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对于单幅三车道、单幅四车道,平整度、纵横高
程、厚度的检查频率,按照车道数比例增加。
注2:计算压实度的最大干密度值推荐采用静压压实法获得,条件不具备时,采用重型击实法得到的最大
干密度可按目标配合比确定的系数进行转换。
10
附录A
(规范性)
最大干密度静压试验方法
A.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内,对免振压水泥稳定材料进行静压试验,以绘制稳定材料
的含水量与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A.2仪具和材料
A.2.1准备下列材料,且各部件可参考图A.1所示用螺栓固定成一体:
a)钢模:内径152mm、高170mm、壁厚10mm;
b)钢模套环:内径152mm、高50mm、壁厚10mm;
c)筒内垫块;直径151mm、厚20mm;
d)钢模底板:直径300mm、厚10mm。
图A.1钢模、钢模套环及钢模底板示意图
A.2.2压实机:配有直径150mm的压头,量程不小于2000kN,加载速率可调。
A.2.3电子天平:量程15kg,感量0.1g;量程4000g,感量0.01g。
A.2.4方孔筛:孔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动定尺小车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樱桃夹心巧克力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楼梯包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树脂相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柱状石英谐振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挂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普通描金腰线砖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时装拖鞋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线智能家居安防控制系统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旋紧头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4年广东省五年一贯制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
- 乳腺超声分类解读
- 总放射性检测原始记录
-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郑州大学-格兰杰-答辩通用PPT模板
- 投诉案件奖罚制度
- 海马CVT-VT2变速箱培训
-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指导表
- 我的小秘密(课堂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带音标)
- 科护士排班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