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基础》授课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两课”中的思想品德课之一,学习“法律基础”课是新形势下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观念。讲授“法律基础”课的目的与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讲授我国法律的基本知识,使当代大学生了解我国法律的基本内容,能够学法、用法,提高自身法律素养,从而增强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教学重点和难点:1、法律是什么2、法律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关系3、“法律基础”课的性质与特点4、学习“法律基础”课应注意的问题一、法律制度概述(一)法律是什么(二)法律与国家1、法律是国家统治的基本工具2、法治是文明国家的治理模式(三)法律与社会1、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源于社会生活;2、法律除了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整体和大众的利益和要求;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以及外在的风格特征,要受到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民族习惯、社会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四)法律与公民1、法治与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发展、民族前途的关系2、法治与社会成员的关系二、当代主要法律的分类(一)根本法和普通法1、根本法:宪法。2、普通法: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二)实体法与程序法1、实体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和职责的法律。2、程序法:规定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法律。(三)国内法与国际法(四)公法与私法1、公法:调整国家机关之间以及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或一方为国家或国家所属的公共团体的法律。2、私法:调整公民和法人等平等主体间的法律关系的法律。(五)成文法与不成文法1、成文法:由国家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予以制定和公布的法律,具有条文的形式,又称制定法。2、不成文法:指虽未经国家有关机关制定,但是国家认可其实际效力的法律规范,如习惯法、判例法等(六)一般法与特殊法1、一般法:对一般人、一般事项均普遍适用的法律。2、特殊法:仅对特定人、特定事项或者特定地域适用的法律。三、学习“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1、是新形势下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观念;3、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素质;4、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整体素质。第一章
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是法学基础理论概述,是学习法律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法的概念、起源、本质、特征和职能等基本内容,了解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提高守法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法的特征、本质。2、我国法律制定、实施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和法律渊源。4、法律的遵守与违法、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学时:2学时第一节
法律的本质和特征一、法的本质1、法是被提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2、法还受到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3、法具有物质的根源性和制约性。二、法的特征1、社会规范性;2、效力的普遍性;3、权利义务的认可性;4、强制约束性。三、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一种社会规范,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第二节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特征和作用一、社会主义法的本质1、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的体现;2、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以工人阶级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3、以工人阶级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的内容归根结底是由我国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二、社会主义法的特征1、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2、规范性和社会性的统一;3、科学性和公正性的统一;4、权利和义务的统一;5、国家强制力和人民自觉遵守相结合的统一;6、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三、社会主义法的作用(一)法的作用1、法的规范作用;2、法的社会作用(二)社会主义法的社会作用1、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2、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3、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促进和保障对外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发展。第三节我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实施一、法律制定(一)概念、特点(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三)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和法律渊源二、法律实施(一)概念和方式(二)法律适用法律适用又叫法的适用,有广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法律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把法律规范的规定运用于具体的书体或场合,解决具体问题的专门活动,包括一切司法和执法活动。从狭义上说,法律适用专指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可归结为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在我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适用法律时还应遵守以下原则: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在我国,法的适用原则还有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和国家赔偿的原则等。(三)法的遵守1、权利的享用;2、积极义务的履行;3、禁令的遵守。第四节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一、法律意识的概念法律意识就是人们的法律观念的统称。它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规定的理解,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和法律观念等等。法律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种特殊的法律现象。我国由于长期封建遗毒影响和缺乏现代法律观念,以致我们有些部门和人的法律意识不强。二、法律意识的分类根据政治属性的不同,法律意识分为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根据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不同,又可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根据意识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根据法律掌握的程度不同,可分为职业法律意识和群众法律意识。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与社会主义法的关系1、指导立法人员对法律的制定。2、指导国家机关及专业人员对法律的使用。3、指导人民群众对法律的遵守。四、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1、宣传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价值观。2、加强全民性的普法教育。——布置本章习题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思想教学目的和要求: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涵和要求,培养法律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1、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主要内容;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4、法制与德治的关系。学时:2学时第一节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一个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状况和水平总是和它的国情、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反映出这个国家的制度性质和它所处的时代的特质。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也是指导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在党的十六大上被确定为全党长期的指导思想,同样是指导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第二节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一、邓小平民主理论的内容“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由“人民”和“权力”组合而成,原意是“人民的权力”。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形态,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邓小平坚持了这一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强调民主历来是我们党奋斗的基本目标之一,强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全国各族人民享有的最广大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二、邓小平法制理论的内容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反对人治,厉行法治以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等等是邓小平法制理论的重要内容。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江泽民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论述成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关精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服务,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加强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与推动先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一)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二)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三)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与发展先进文化(一)引导和确认先进文化发展的主导地位(二)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三、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与充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社会主义法的出发点与归宿(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三)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二)巩固和加强我国的国体和政体(三)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二)必须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队伍(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国家的治理中,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布置本章习题第三章宪法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宪法的基本内容,了解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增强宪法观念和公民意识,树立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的观念,从而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教学重点和难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选举制度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学时:2学时第一节宪法基本原理一、宪法的概念和特点宪法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法律的最高表现形式。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大法。(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三)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二、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二)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保障人权的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第二节国家基本制度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说明,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即国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人民民主专政包含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一)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二)人民在民主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三)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选举产生,受它监督,向它负责(四)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我国的多党合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合作的基本方针,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为合作的主要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统一战线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四、我国的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选举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制度的总和,它包括选举组织、程序和方法等,这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基础。选举原则是选举制度的精髓,其内容包括:1、选举的普遍性。2、选举权的平等性。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4、秘密投票。5、差额选举。五、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六、我国经济制度(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二)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国家对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七、我国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第三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公民的概念公民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所谓国籍,就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权利是指由法律规定和保障的,公民实现某种愿望或获得某种利益的可能性。《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权。5、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6、社会经济权利。7、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8、特定人的权利。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基本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它是社会和国家对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照法律纳税。6、其他方面的义务,如公民有劳动和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四、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征(一)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二)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三)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四)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五、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和自由的原则(一)权利和自由的相对性(二)权利和自由的有限制性(三)不损害整体利益六、我国公民的人权保障2004年宪法修正案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在第33条增加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对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权是指作为一个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一个人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应当享有的权利。随着“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对我国今后的人权事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变化:一是人权法律保障体系将更加完善。二是与人权有关的社会问题将得到更为妥善的处理。三是人权相关机构将逐步设立和加强。四是全民人权意识将进一步增强。第四节国家机构一、国家机构概说(一)国家机构的概念国家机构是指统治阶级为了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称。国家机构按其职权性质可分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按行使职权的范围可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二)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2、社会主义法治原则。3、责任制原则。4、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5、精简、效率的原则。二、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立法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集中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全国人大的职权主要包括:行使国家立法权、监督宪法的实施、决定、选举和罢免国家领导人、决定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应当由全国人大行使的其他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隶属于全国人大,受全国人大领导和监督,向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它的主要职权是:(1)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2)行使国家立法权;(3)行使监督权;(4)任免权;(5)对国家重大问题和外事工作的决定权,如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6)荣典权;(7)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对外代表国家,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职权主要包括:(1)公布法律、发布命令。(2)人事任免权。(3)外交权。(4)荣典权。(三)国务院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受它监督,向它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即首长负责制。根据宪法的规定,国务院的主要职权是:一是行政立法权。二是提出议案权。三是行政领导、监督权。四是人事任免权;五是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等。(四)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它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和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决策机关,享有武装力量的统率权。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由主席向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它是按照现行行政区域设立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决定地方重大事项;选举和罢免本级国家机关的主要官员;监督本级国家机关的工作。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它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受国务院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即行政首长负责制。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它们是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国家机关。除了行使一般国家机关的职权外,它们还可依法行使广泛的自治权。(六)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1、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2、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公民是否遵守宪法和法律行使检察权。——布置本章习题第四章行政法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同学们掌握行政法的概念、特征与基本原则;了解行政机关、被、授权组织以及受委托组织、行政公务人员、行政相对人和行政组织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行政主体的抽象行为和具体行为的内容;知道如何对行政权利进行监督制约和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进行保护。教学重点和难点:1、行政法的概念、特征与基本原则2、行政法的主体、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3、行政主体的各种抽象行为与具体行为学时:3学时第一节行政法概述一、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一)行政的概念(二)行政法的概念及特征二、行政法的渊源与作用(一)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律规范的来源和外部表现形式,在我国主要有以下几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国际条约、法律解释、其他行政法渊源。(二)行政法的作用:1、防止和纠正违法、不当行政,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2、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障行政活动有效实施。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一)行政合法性原则(二)行政合理性原则第二节行政法的主体与行政组织法一、行政机关、被授权组织与受委托组织(一)行政机关1、行政机关的概念2、行政机关的设置3、行政机关的职权与职责(二)被授权组织1、被授权组织的概念2、被授权组织的范围3、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被授权组织属于行政主体,可作为独立的行政诉讼被告应诉。(三)受委托组织1、受委托组织的概念2、受委托组织的范围3、受委托组织的法律地位二、行政公务人员(一)行政公务人员的概念(二)行政公务人员的范围(三)行政职务关系三、行政相对人(一)行政相对人的概念(二)行政相对人的范围(三)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四、行政组织法(一)行政组织法的概念(二)行政组织法的体系与内容(三)行政机关编制法第三节行政主体的行为与行政程序法一、行政立法(一)行政立法的概念(二)行政立法的权限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一)行政许可1、行政许可的概念2、行政许可的程序3.对行政许可的监督管理(二)行政处罚1、行政处罚的概念2、行政处罚的原则3、行政处罚的程序(三)行政强制1、行政强制的概念2、行政强制行为的种类(四)行政裁决1、行政裁决的概念2、行政裁决的程序五、行政程序法(一)行政程序的概念(二)行政程序的分类(三)行政程序法第四节监督行政与行政救济法一、监督行政(一)监督行政的概念(二)监督行政的构成(三)监督行政与行政责任1、行政责任的概念2、行政责任的特征3、行政责任的构成4、行政责任的分类:5、行政责任的追究:6、行政责任的形式二、行政复议(一)行政复议的概念(二)行政复议管辖:原则上是政府的行政行为申请上一级政府复议,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选择申请本级政府复议或上一级主管部门复议。(三)行政复议程序:三、行政赔偿(一)行政赔偿的概念(二)行政赔偿的范围(三)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四)行政赔偿程序(五)行政赔偿的方式和计算标准——布置本章习题第五章民法教学目的和要求:民法的基本功能在于为个人和团体确认并保障基本的人身、人格及财产权利。为经济活动提供一般规则及行为规范,并对受侵害的权利和利益提供救济。通过对民法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正确认识并行使民事权利,依法自觉履行民事义务。教学重点和难点:1、民法的调整对象及基本原则2、民事主体、自然人和法人3、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4、人身权利5、物权法律制度6、合同法律制度7、侵权责任学时:6学时第一节民法总则民法的概念: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民法的调整对象及基本原则(一)民法的调整对象(二)民法的基本原则二、民事主体(一)自然人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2、监护制度(1)监护概念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2)监护人的设立: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设立;精神病人的监护人设立(3)监护人的主要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进行管理和教育,关心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3、个人合伙(二)法人(1)法人的概念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2)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三、民事法律行为(一)民事法律行为概述(二)无效和可撤销民事行为1、无效民事行为: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从而不能产生行为人预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2、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可由当事人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撤销的民事行为。(三)代理1、代理的概念及代理权的行使2、无权代理3、表见代理四、诉讼时效(一)诉讼时效的概念及其种类(二)诉讼时效的开始、中止、中断和延长第二节人格权法一、一般人格权二、具体人格权(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二)姓名权、名称权(三)肖像权(四)名誉权(五)隐私权三、人格权的保护方式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第三节物权法一、物权的概念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一)物权(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三)物权的保护方式: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返还原物4、恢复原状5、赔偿损失二、所有权(一)内容: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二)所有权的取得(三)财产所有权的丧失(四)善意取得制度(五)财产共有1、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对同一项财产共同享有所有权。2、共有分类:按份共有共同共有三、用益物权四、担保物权(一)抵押权(二)质押权(三)留置权第四节合同法一、合同法概述(一)合同与合同法的概念(二)合同的法律特征(三)合同的种类(四)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二、合同的订立(一)订立合同的程序(二)订立合同的形式1、口头形式2、书面形式: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3、其他形式:(三)合同的主要条款(四)格式合同三、合同的效力(一)合同效力的概念(二)合同生效的特殊情形(三)无效合同(四)可撤销合同四、合同的履行五、合同的变更和转让1、法定解除:2、约定解除六、违约责任(一)特点:(二)违约责任的主要表现形式(三)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第五节侵权行为法一、一般侵权行为二、特殊侵权行为三、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布置本章习题第六章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知识产权是指关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的权利,它作为民事权利的一种,所保护的最为重要的对象是人类的创造性智力成果。通过学习知识产权法,可以使同学们更清楚的了解知识财产的重要性,并进一步了解应当如何来保护这些无形财产。教学重点和难点:1、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2、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的内容3、授予专利的条件4、商标注册条件学时:2学时第一节知识产权法概述一、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的智利成果和商业标记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二、知识产权的特征:地域性;专有性;时间性。三、知识产权的内容: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四、知识产权法的概念:调整关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区别性商业标志的专有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五、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等。第二节著作权一、著作权的主体(一)作者与著作权人(二)著作权的归属1、关于演绎作品2、关于合作作品3、关于汇编作品4、关于电影作品5、关于职务作品6、关于委托作品二、著作权的保护对象(作品)(一)作品的概念及其特征1、作品:指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的智力劳动成果。2、特征:(二)作品的种类:1、受保护的作品: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一类是摄制电影的方法创造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2、不属于著作权的客体(三)邻接权保护的对象三、著作权的内容(一)著作人身权:指作者基于其创作的作品而享有的具有人身利益的权利,包括:1、发表权2、署名权3、修改权4、保护作品完整权(二)著作财产权:指著作权中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内容,包括:1、复制权2、发行权3、出租权4、展览权5、表演权6、放映权7、广播权8、信息网络传播权9、摄制权10、改编权11、翻译权12、汇编权13、其他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三)著作权的限制1、合理使用2、法定许可(四)著作权的保护1、侵权行为2、法律责任第三节专利法一、专利权的主体(一)发明人、申请人、专利权人(二)专利权的归属1、自由发明2、共同发明3、职务发明4、委托发明二、专利权的保护对象(一)发明(二)实用新型(三)外观设计三、专利权的取得(一)专利的申请(二)我国专利申请的审查制度1、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制度2、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查制度(三)授予专利的条件 (四)专利权的内容(五)专利权的限制(六)专利权的保护1、侵权行为2、法律责任第四节商标法一、商标权的主体二、商标的分类及注册条件三、商标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一)权利独占使用权转让权许可权(二)义务:1、确保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2、缴纳规定的各项费用四、商标权的保护(一)商标侵权行为(二)法律责任——布置本章习题第七章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教学目的和要求: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是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婚姻家庭继承法涉及所有社会成员,同时又具有深厚的道德伦理性,所以大学生有必要掌握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定,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教学重点和难点:1、婚姻家庭法的特征2、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3、结婚的条件和程序4、家庭关系5、离婚制度6、救助措施和法律责任7、继承法的基本原则8、继承的种类9、遗产的处理学时:2学时第一节婚姻家庭法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特征(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即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调整范围:既调整自然人的婚姻关系,又调整自然人的家庭关系。2、调整对象:既包括婚姻家庭成员之间的人身关系,又包括婚姻家庭成员之间的财产关系。3、表现形式:所有调整婚姻家庭关系规范的总和。4、法律特性:属于民事法律部门,是民法的组成部分。(二)婚姻家庭法的特征1、婚姻家庭法律关系主体的广泛性2、在内容上具有深厚的道德伦理性3、婚姻家庭法强制性规范较多二、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一)婚姻自由原则(二)一夫一妻原则(三)男女平等原则(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年任的合法权益原则(五)计划生育原则三、亲属(一)亲属的概念和法律特征1、概念:因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法律特征(二)亲属的分类1、配偶2、血亲四、结婚(一)结婚的概念(二)结婚的条件1、结婚的必备条件2、结婚的禁止条件(三)结婚的程序(四)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3、婚姻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五、家庭关系(一)夫妻关系(二)父母子女关系(三)其他家庭成员关系六、离婚(一)离婚的概念(二)离婚的程序1、协议离婚2、诉讼离婚及调解3、诉讼离婚的特别规定4、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5、离婚的法律后果(1)财产的分割(2)子女的抚养七、救助措施和法律责任(一)救助措施1、指有关组织对妨害婚姻家庭行为的受害人提供的帮助。2、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当事人所在的单位及有关国家机关。(二)法律责任1、民事责任2、行政责任3、刑事责任第二节继承法一、继承法概述(一)继承的概念(二)继承法的概念和特征1、继承法是调整因公民死亡而发生的财产继承关系的法律规范、2、继承法的法律特征二、继承法的基本原则1、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2、男女平等原则3、保护老人和儿童合法权益原则4、互谅互让原则5、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三、继承的种类(一)法定继承1、法定继承的概念和适用范围2、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其继承的顺序(1)范围:配偶、子女、父母、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2)顺序: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3、代位继承和转继承(1)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2)转继承:继承人本人应当继承的遗产份额转由其继承人取得的一项继承制度。4、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配(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2)特殊情况可以不均等分配遗产数额(二)遗嘱继承和遗赠1、遗嘱继承(1)遗嘱继承的概念(2)遗嘱继承的有效条件(3)遗嘱的形式2、遗赠四、遗产的处理(一)继承的开始、接受和放弃1、继承的开始2、继承的接受和放弃3、丧失继承权的几种情况(二)遗产的分割1、遗产分割的一般规定2、遗产分割的方法五、遗赠抚养协议——布置本章习题第八章经济法教学目的和要求:经济法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新兴法律部门,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而构筑的一个部门法。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可以掌握国家在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所制定的诸如确认市场主体资格、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宏观经济调控、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增强经济法制观念,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秩序。教学重点和难点:1、经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2、不正当竞争行为3、产品含义及范围4、消费者权益与经营者义务学时:2学时第一节经济法概述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经济法的概念:即调整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1、市场主体调控关系2、市场运行调控关系3、宏观经济调控关系4、社会分配调控关系二、经济法主体(一)经济法主体的概念:即依照经济法律规范规定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二)经济法主体的分类1、经济管理主体2、经济活动主体第二节市场规制法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含义: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调整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表现(1)假冒或仿冒行为(2)商业贿赂行为(3)虚假宣传行为(4)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5)侵犯商业秘密行为(6)不正当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7)搭售行为(8)诋毁商誉行为(9)限定专购行为(10)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专购和地方封锁行为(11)串通招投标行为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规范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经营者依法应承担的义务的法律。(二)消费者的权利1、安全保障权2、知悉真情权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获得赔偿权6、结社权7、知识获得权8、人格受尊重权9、监督批评权(三)经营者的义务1、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履行法定和约定义务。2、经营者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
3、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4、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5、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6、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
7、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8、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按照国家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包修、包换、包退或者其他责任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约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9、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10、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四)消费者争议的解决1、争议解决的途径2、解决争议的有关规定3、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含义及惩罚性法律责任三、产品质量法(一)产品: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二)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1、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2、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三)产品质量的民事责任1、产品瑕疵责任2、产品缺陷责任第三节宏观调控法一、税法
(一)税法要素(二)税收管理1、税务管理:税务管理是税收征管的首要环节,2、税款征收:是税收征管的中心环节。其中所采取的新措施。3、税务检查:是税收征管的必要环节。4、税收法律责任:是税收征管的关键一环,体现了税法的威严与震慑作用。
二、金融法(一)金融法的概念:即调整金融监督管理关系和金融业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金融法体系1、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2、货币法3、证券法4、票据法5、信托法6、保险法第四节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法一、环境保护法概述(一)环境保护法的概念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三)环境监督管理体制1、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概念2、我国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四)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1、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2、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五)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与查处1、法律责任形式2、法律责任处理机关二、自然资源法(一)自然资源法的概念自然资源法是指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等方面关系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自然资源法的原则与基本制度1、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2、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制度(1)规划制度(2)许可制度(3)有偿使用制度(三)法律责任1、行政法律责任2、民事法律责任3、刑事法律责任——布置本章习题第九章刑法教学目的和要求:刑法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公民、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力武器,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刑法的基础知识,明确刑法的任务,正确理解刑法的基本原则,懂得犯罪构成和刑罚的具体运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犯罪,初步懂得运用刑法这一法律武器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及其他合法权益。教学重点和难点:1、刑法的任务2、刑法的基本原则3、犯罪的概念和特征4、犯罪的构成5、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6、犯罪的形态7、刑罚的种类和适用学时:4学时第一节刑法的任务和适用范围一、刑法的概念和任务(一)刑法的概念刑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本阶级共同意志,通过国家立法程序颁布的规定犯罪及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我国刑法的任务1、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2、保卫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4、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二、刑法的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三、刑法的适用范围刑法的适用范围,又称刑法的效力范围,包括刑法的空间效力与刑法的时间效力,即刑法在什么地域、对什么人以及在什么时候具有效力。(一)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域和人的效力,所要解决的是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二)刑法的时间效力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时间生效、失效以及对刑法生效以前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我国的刑事立法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第二节犯罪一、犯罪的概念与特征(一)犯罪的概念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二)犯罪的基本特征:一是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二是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三是犯罪是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二、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决定某种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和客观要件的总和。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一)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二)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构成犯罪的客观外在表现。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三)犯罪主体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四)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以及犯罪主体的犯罪预备行为和某些阴谋犯罪的思想意识活动。包括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的目的和动机以及行为人的认识错误。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一)正当防卫1、正当防卫的概念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2、正当防卫的条件:一是必须有实际的不法侵害行为发生;二是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三是进行防卫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四是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而不能针对第三人;五是防卫行为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3、特殊防卫权(二)紧急避险1、紧急避险的概念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2、紧急避险的条件:一是必须是合法的权益面临正在发生的实际危险的威胁;二是必须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危险的损害;三是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四是避险的行为必须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四、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对故意犯罪来说,除了既遂外,还有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等停止阶段。(一)犯罪既遂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一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二)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形态。(三)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由于其自身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形态。(四)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五、共同犯罪(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成立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犯罪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二是在客观方面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三是在主观方面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二)共同犯罪的形式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共同犯罪划分为不同的形式:以共同犯罪的故意形成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以共同犯罪能否任意形成可以划分为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以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明确的分工可以划分为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以共同犯罪有无组织形式可以划分为一般的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三)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根据各个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第三节刑罚一、刑罚的概念刑罚是指刑法所规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强制措施。二、刑罚的种类在我国刑罚体系中,根据某种刑罚只能单独适用还是可以附加适用,将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一)主刑主刑指只能单独适用的刑罚,按由轻到重的顺序有如下五种:1、管制2、拘役3、有期徒刑4、无期徒刑5、死刑(二)附加刑附加刑,又称从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它既能独立适用又能附加适用。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附加刑有以下四种。1、罚金2、剥夺政治权利3、没收财产4、驱逐出境三、刑罚的适用(一)刑罚裁量的概念(二)刑罚裁量制度1、累犯2、自首和立功3、数罪并罚4、缓刑(三)刑罚执行制度1、减刑2、假释(四)追诉时效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我国刑法根据不同的犯罪规定了不同的追诉期限: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的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第四节各种具体犯罪(案例分析和讨论)我国刑法第二编分则,根据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同类客体和社会危害程度,将犯罪分为10类。一、危害国家安全罪二、危害公共安全罪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五、侵犯财产罪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七、危害国防利益罪八、贪污贿赂罪九、渎职罪十、军人违反职责罪——布置本章习题第十章诉讼法教学目的和要求:诉讼法属于程序法律制度,是解决社会纠纷、打击刑事犯罪、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以及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我国的三大诉讼法律制度,掌握我国三大诉讼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知悉如何通过诉讼法律制度维护自身合法实体权益。教学重点和难点:1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2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和举证责任3民事诉讼的普通程序4刑事侦查程序5行政诉讼的范围6法律援助制度学时:4学时第一节诉讼法概述一、诉讼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制度(一)诉讼和诉讼法的概念1、诉讼:是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处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专门活动。2、诉讼法:是国家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和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进行诉讼活动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诉讼法的基本原则1、共同原则(1)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2)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3)对诉讼当事人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4)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5)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进行监督原则2、特有原则(1)民事诉讼法特有的基本原则(2)刑事诉讼法特有的基本原则(3)行政诉讼法特有的基本原则(三)诉讼法的基本制度1、合议制度2、回避制度3、公开审判制度4、两审终审制度二、诉讼证据与证明(一)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诉讼证据:指在诉讼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诉讼证据特征: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二)诉讼证据的种类(三)证明对象:(四)举证责任民事诉讼举证责任------谁主张,谁举证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被告举证刑事诉讼举证责任------公安检察机关举证刑事诉讼法一、刑事诉讼的概念公检法三机关在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犯罪嫌疑人或刑事被告人进行的诉讼活动。二、刑事诉讼的管辖刑事诉讼的管辖: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直接受理刑事案件职权范围的分工,以及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内部对受理第一审刑事案件的权限分工。(一)立案管辖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职权范围上的分工。1、公安机关的受案范围2、人民检察院的受案范围3、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二)审判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它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指定管辖和专门管辖。1、级别管辖:指各级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权限划分(1)基层法院:所有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但依刑诉法由上级法院管辖的除外。(2)中级法院:第一审危害国家安全或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以及外国人犯罪案件。(3)高级法院: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重大的一审刑事案件。(4)最高法院:管辖全国性重大的一审刑事案件。2、地域管辖:指同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