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甲卷)(全解全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甲卷)(全解全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甲卷)(全解全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甲卷)(全解全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甲卷)(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全国甲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24.甲骨文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甲骨文可以说明当时甲骨文对应汉字王臣礼义孝仁A.私有观念开始产生B.君主集权逐步形成C.分封制度渐趋成熟D.礼制观念得到发展【答案】D【考点】甲骨文【解析】由题干表“王、臣、礼……仁”,特别是臣和仁两个字课看到低眉顺眼和弯腰,这些都是强调礼制观念,故选D;私有观念在原始社会晚期已产生,故排除A;君主集权产生萌芽于战国时期,而甲骨文是商周时期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时期尚未达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B;甲骨文出现于商,商朝时分封制萌芽,西周推行并成熟,且表格信息与分封制无关,故排除C.正确答案为D。25.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对比分析汉代地方行政时有过精辟的论述:中国历史上的地方行政最像样的还该推汉代。在汉代由郡太守县令自行辟属(任用掾属),官阶上下相隔不远,三年考绩一次,升迁机会优越,故行政效率也因之提高。该论述说明了A.汉代重视构建制约地方的用人体制B.汉代郡守用人权利不受中央节制C.汉代建立了比较灵活的用人机制D.汉代采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吏【答案】C【考点】汉代地方行政制度【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汉代地方官可自置僚属(辟属),定时考察并升迁,故地方行政效率较高,汉代除中央有一套机制,地方也有相关官员提拔机制,这说明汉代建立了比较灵活的用人机制,当然该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利于中央集权,故选C;题干不是“制约”地方用人机制,故排除A;不能说明“汉代郡守用人权利不受中央节制”,排除B;为涉及汉代采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吏,故排除D;正确答案为C。26.朱熹认为:“科举之习,盖未尝不谈孝悌忠信,但用之非耳。”公元1181年陆九渊访问朱熹时,陆讲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陆九渊年谱记载“……当时说得来痛快,至有流涕者。元晦(朱熹)深感动,天气微冷,而汗出挥扇”这说明A.科举制完善推动儒学思想的发展B.宋代儒学强调存理灭欲C.两人在道德修养方式上观点一致D.理学思想维护专制统治【答案】C【考点】考查宋明理学【解析】据题干“朱熹认为:科举之习,盖未尝不谈孝悌忠信,但用之非耳。”可知,朱熹认为在科举考试中人们都强调孝悌忠信,但现实中却不践行。材料中陆九渊的一次访谈,陆讲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二人无不动容,这些都体现朱熹、陆九渊在儒家伦理道德方面没有分歧,都强调忠信礼仪,强调存理灭欲,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二人的观点,未涉及科举制的完善,排除A项;朱熹与陆九渊在道德修养方式上观点有不同之处,如求理方式就不同,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专制统治,而是强调二人学术观点,排除D项。故选B项。27.明清时期,诸多贪财吝啬的徽商人物形象常常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主角。康熙《徽州府志》中也有:“然其(徽商)家居也,为俭啬而务蓄积。……女人犹能称俭,居乡数月,不占(沾)鱼肉,日挫针织缝纫锭。”这表明,明清时期A.徽商形成一定社会影响B.商帮集团逐渐走向衰落C.政府推崇徽商致富精神D.文学作品创作脱离现实【答案】C【考点】徽商【解析】考查明清时期的商帮。明清时期,伴随商品经济发展,徽商集团崛起,文学创作和史志编纂中对徽商都给予了一定的关注,故A项正确。“逐渐走向衰落”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明清时期,政府仍在施行抑商政策,“推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明清小说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徽商中也确有“贪财吝啬”之人,故排除D项。28.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依托保甲制度多次对全国人口进行比较完整的统计。但自咸丰二年(1852年)起,历年的人口造报每缺数省,缺报最多时可达10个省区,且多个省区的人口统计数据严重失实。这一现象表明A.保甲制度容易人口造假B.地方膨胀导致中央政令不畅C.西方侵略削弱中央权威D.社会动荡影响人口统计工作【答案】D【考点】近代人口【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南方数省受到农民起义的影响,清政府人口统计数据严重失实,因此社会动荡影响人口统计工作,D项正确;保甲制度可以保障人口统计数字,排除A项;这一时期地方权力没有发生膨胀,而是农民起义影响地方政府的管理,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29.1918年底,陈独秀称美国总统威尔逊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到1923年底,北大进行民意测量,投票选举世界第一伟人时,497票中列宁独得227票居第一,威尔逊则得51票居第二这种变化可以说明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式微B.政治思想的转向C.革命领导权的转移D.革命性质的改变【答案】B【考点】近代思想转变【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威尔逊票数减少、列宁跃居第一,结合时间1918、1923可知,1917年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人们有关注西方民主政治转向俄国,政治思想发生转变,故选B;题干为反映新文化运动的式微(衰落),排除A;CD是五四运动的影响,排除。30.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惩治贪污暂行办法》《晋察冀边区惩治贪污条例》相继得到通过并颁布。此外,根据地的一些地方分区也从本区的实际出发,制定了适合本地区的惩贪条例,如山东渤海区在1943年通过并施行了《渤海区惩治贪污暂行办法》等。这表明当时A.根据地人民自治热情高涨 B.廉政立法受到根据地重视C.廉政建设缓解根据地压力 D.根据地基层民主建设加强【答案】B【考点】敌后抗日根据的建设【解析】由题干中晋察冀等边区、根据地的一些地方分区及《晋冀鲁豫边区惩治贪污暂行办法》《晋察冀边区惩治贪污条例》渤海区惩治贪污暂行办法》等信息可知,抗日战争期间,各抗日根据地颁布了意系列惩治贪污,加强政务人员管理的法律法规,这表明当时根据地政权十分重视廉政立法工作,而非“基层民主建设”,B项正确,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根据地人民自治热情高涨”“廉政建设缓解根据地压力”的信息,排除A.C两项。故选B项。31.下表所示为1990年和2000年河北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该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061.60%23.01%15.39%200049.56%26.21%24.24%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C.国有企业改革的扩大D.政府宏观调控的强化【答案】B【考点】新时期中国三个产业的发展变化【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990年、2000年,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在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在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依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B项正确;1978年以来就已经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涉及农业,排除A项;国有企业改革只是涉及工业,排除C项;材料中的变化是政府宏观调整减弱的表现,而且1992年开始,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D项。故选B项。32.在罗马法早期,遗嘱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决定遗嘱,随意处分自己的财产。后来,罗马法规定遗嘱人必须为其近亲属保留法定的继承份额,否则执行官有权以非常方式撒销遗嘱法定继承份额。这一调整A.损害了公民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B.促成了罗马法律体系的完备C.有助于维护家族利益和社会稳定D.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答案】C【考点】罗马法【解析】根据题干遗嘱人必须为其近亲属保留法定的继承份额,否则执行官有权以非常方式撒销遗嘱法定继承份额”可知,材料表明罗马法保护家庭成员的继承权力,这有助于维护家族利益和社会稳定,C项正确;这一调整有助于维护家族利益和社会稳定,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罗马法律体系的完备,排除B项;这一调整有助于维护家族利益和社会稳定,不会推动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33.“他们将自己生活的时代视为拉丁语文学的重生或复兴,并创造了‘中世纪’一词,表示自己生活的新时代与几个世纪以前的黑暗时代截然不同。”材料中的“他们”属于A.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 B.宗教改革时期的改革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学者 D.科学革命时代的科学者【答案】A【考点】文艺复兴【解析】根据题干“拉丁语文学的重生或复兴"并结合材料中将中世纪视为黑暗时代等信息可知,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张,其实质是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名义下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A项正确;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学革命三个时期并未创立“中世纪”这一词汇,排除B、C、D项。故选A项。34.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博览会,展出了英国原材料、机械制造品和艺术品以及英属印度传统特色的披巾、地毯、兵器等手工业产品、英属澳大利亚独有的动植物和原生原料。这次博览会A.反映了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B.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结合应用于生产领域C.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彰显了英国殖民帝国和世界工厂的地位【答案】D【考点】工业革命【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51年,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博览会,博览会上,英国的展品体现了产品的多样性、原料来源的多样性等特点,彰显了英国殖民帝国和世界工厂的地位,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英国贸易情况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应用于生产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排除B项;世界市场的形成是通过殖民扩张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方式实现的,而非此次博览会,排除C项。故选D项。35.巴黎公社委员中大多数是工人,如劳动委员会委员阿尔伯•泰斯是金属雕刻工人,财政委员会委员欧仁•瓦尔兰是装订工人。有的委员虽然不是工人出身,却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巴黎公社的政权设计A.消除了劳动者的职业差别 B.实现了革命前的政治理想 C.贯彻了人民民主的新理念 D.忽视了政党对政权的意义【答案】C【考点】巴黎公社【解析】题干信息表明,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的政权,这种设计表明巴黎公社提出了工人阶级政权建设的新理念,即人民民主的新理念,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当时尚未产生无产阶级政党,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部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中国货币在海外流传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朝鲜北部曾出土数量丰富的战国明刀和布币。秦汉以后的古钱币在日本更是大量出土,包括半两钱、五铢钱、开元通宝等,总计超过15种。越南、柬埔寨等邻国,自古以来一直使用中国钱币,越南最早铸造的“太平兴宝”铜钱,就是仿造唐宋钱币而铸成。东南亚各国,在唐宋时期也采用中国钱币作通货。公元9世纪中叶,波斯湾的锡拉夫就通行中国方孔圆钱。中国钱币在非洲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也大量出现。——据张忠山主编《中国丝绸之路货币》材料二表2中国近代货币统一进程大事简表时间事件1887东率先设局自铸新式银元,此后各省纷纷仿行。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定银元为国币,铸币权收归中央政府。北洋时期中央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铸一圆银币,但各省所铸小银币依然在流通,外国银行钞票也始终占主要地位。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8年,国民政府提出废两改元,为统一货币打下基础。1935年,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改革”,统一发行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后又将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解放战争时期法币因恶性通膨胀而走向崩溃,直到1949年中国货币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据冯郁《近代中国货币统一的进程》材料三2009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正式启动。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人民银行已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在全球23个国家或地区指定了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据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货币海外流通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政府统一货币的举措,并分析阻碍货币统一的因素。(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7分)【答案】(1)特点:时间早,历史悠久;范围逐步扩大,由周边国家向海外扩散;受丝路贸易推动的影响;具有国际支付功能;影响巨大。(8分,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其它表述符合题意要求可相应给分。)(2)举措:制定币制条例;集发行权于中央;以纸币取代铸币。(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因素:列强经济侵略与特权,外国银元大量流通;中央政府权威不足,信用不够;地方割据势力强大;长期的战争,导致政局动荡,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传统经济占统治地位,民族工业发展受制。(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3)意义: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公正性,稳定国际经济秩序等。(7分,每点2分,3点7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围绕特定主题,将分散在不同学科的内容整合探究,并借助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域相关课程内容历史地理道徳与法治科学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私人海上贸易海洋知识气象知识地图绘制政治制度综合国力商品经济风力罗盘造船技术晚清民国时期火车、铁路、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与设施的引入传统交通路线的改变绘图技术现代化地球知识的更新民主与科学的建设蒸汽机传动装置钢铁冶炼大航海时代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地奴隶贸易地球知识的更新地图绘制交通路线文化传播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追求商业利润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风力工业革命火车、轮船、汽车的发明与使用交通路线的丰富和扩展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消耗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科技也是生产力蒸汽机传动装置钢铁冶炼电力——摘编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依据材料并结合各学科知识,从表中任选一例,以历史学科方法为主。融合相关学科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释。(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论题: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历史前进论述:明清时期,航海用罗盘,动力是风力,郑和七下西洋,扩展了当时人的视野,私人海上贸易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西方开始了新航路开辟,发现了新大陆,开始了海外殖民,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蒸汽机,火车,轮船相继出现,速度加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总之,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历史前进。【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分析材料内容,结合史实,自拟论题。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论证的,论题要具体、明确。根据材料“郑和下西洋”、“火车、轮船、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可得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历史前进;其次,结合相关史实,对论题进行论证。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紧扣论题。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顾】(15分)材料洛阳素有“王里”之称,却在晋末大乱时毁于兵火,成为诸政权的拉锯地带,“号为荒土”。493年秋,孝文帝放弃平城,迁往洛阳,并开始了对南朝的连年征讨,其间穿插有革服饰、正音声、改姓氏、大定姓族等汉化改革。孝文帝“营洛务求壮丽”,“礼盛周宣《斯干》之制,事高汉祖壮丽之仪”,里坊形制益发规整化。城中有“户十万九千余”,若按五口之家的标准计算,至少也有五六十万人;重新成为北方商贸中心,繁荣的“大市”集聚了一批财资巨万的富商大贾。而后世王夫之则认为:迁洛“涂饰虚伪……糜天下于无实之文,自诧升平之象。强宗大族,以侈相尚……部落心离,浮华气长”,是北魏速亡的原因。——摘编自陈汉玉《也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夫之认为“迁洛造成北魏速亡”的原因。(6分)【答案】(1)旧都平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又无水路漕运;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较深,进一步改革的阻力较大,平城占北方强敌柔然相毗邻,时受骚然。洛阳旧城衰败,为迁都做准备。廷都洛阳,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为进一步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强化政权的正统性,寻求汉族地主阶级的合作;进一步南下,完成统一的需要。(每点3分,答出任意三点得9分)(2)城市规模宏大,耗费大量资金与民力:奢靡之风在鲜身贵族内部盛行激化与保守势力的矛盾,鲜卑贵族内部离心离德;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学习门阀制度与繁文缛节,造成鲜卑族的文弱化,战斗力下降。(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得6分)(第1问答出3点、第二问答出2点,或第1问答出2点、第二问答出3点,均可得满分)46.【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七七事变”发生后,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于7月20日正告日本政府说:“中国政府渴望和平,但蒋介石也有一个他不能放弃的底线。”英国首相张伯伦主张召开国际会议谋求中日停火的途径,但反对国际社会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和军事制裁。日本占领北平和天津后,又制造了“八一三事变”,进一步扩大侵略。英国社会各界力量和团体以及个人,多数主张英国改变对日态度。1938年5月7月,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向英国外交部建议,应该援助中国。英国政府也开始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如,重开了滇缅路,让抗日物资运送到中国,还给了中国800万英镑的出口贷款。1938年10月16日,丘吉尔在对美国人民的广播中歌颂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相信中国人民绝对不会被征服。——据李世安、陈淑荣《卢沟桥事变后英国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