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地貌_第1页
2024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地貌_第2页
2024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地貌_第3页
2024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地貌_第4页
2024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地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地貌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22秋•耀州区校级期末)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千沟万壑,地表支离破碎

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奇峰林立,地下溶洞发育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2.(2022秋•沙坡头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地貌观察要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观察地貌要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

B.一般要采用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的顺序

C.每一项地貌特征都要实地观察

D.观察某一处地貌时,只能选择一个固定的观察地点

3.(2022秋•奉贤区校级期末)“新速度、新经济、新时代”,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迈入新篇章,

是世界运行里程最长的国家。在高铁建设中,需要克服多溶洞,多暗河等不利地质条件

的地貌类型区是()

A.风成地貌区B.黄土地貌区C.岩溶地貌区D.海岸地貌区

4.(2023春•岳阳楼区校级期末)下列不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A.青海水上雅丹B.云南石林

C.桂林山水D.重庆小寨天坑

5.(2022秋•普陀区校级期末)我国西南地区发育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征是()

A.地表有石林、地下多溶洞

B.气候干燥,是风力侵蚀的结果

C.地表多源、堞、鸵等小地形

D.广泛分布于花岗岩地区

6.(2022秋•普陀区校级期末)地貌对人类的经济建设有重要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上游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有利于航运灌溉

B.喀斯特地貌地质基珊不牢,岩石多裂隙,修建大坝容易开裂

C.黄土高原地区土层深厚,土质黏重,不易产生水土流失

D.风成地貌所在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7.(2022秋•海原县期末)“雅丹”源于维吾尔语,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质学上,雅

丹地貌专指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读雅丹地貌景

观图,判断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C.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

8.(2022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马

耳他的戈佐岛的西北角,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蓝窗”景观属于()

A.流水地貌B.风成地貌C.海馆地貌D.山岳地貌

9.(2022秋•临澧县校级期末)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如图示意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

流量分流比。据图文材料推测关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征()

分流比(%)

C.南河道相对窄而浅D.南河道相对宽而深

二.解答题(共11小题)

10.(2023春•大兴区校级期末)读俄罗斯地图,问答相关问题.

索契城建立于160年前,是黑海边俄罗斯最大的城市之一。索契与中国吉林省吉林市处

于同一纬度,但温度却是天壤之别,索契最低温度也不会低于依山傍水,北部的高山挡

住北方西伯利亚的寒风,南部的黑海吹来温暖的海风,如此奇特的地貌带给了索契温暖

的气候。2014年2月,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索契举行,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

这里也是比赛会场之一。

(3)图I中C、D两处都为平原地形,但地表特征差异显著。请观察图I,分别描述两

地的地表特征并说明两处平原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4)在山区建铁路,建设成本会显著增加。请你结合图1、图2及相关知识,分析新西

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

0

B7.35俄罗斯丁产充源和工业分布图2

11.(2023•甲卷)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性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

如图1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

风饨知化指数。该指数数俏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曷越高,图2显示青藏高

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

(I)说明风蚀粗化过程中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的变化。

(2)指出图2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3)分析耕作对风蚀却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

(4)提出图2所示区域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

12.(2U23春•北皓区校级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东南部

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如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

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

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

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

39-50,

b:埴

102°25,

(1)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

(2)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

(3)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13.(2023•钦北区校级学业考试)某中学学生利用下面的实验装置对一些地理原理进行探究,

请根据要求完成探究内容。

(1)用该装置探究水循环过程,贝!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环节

(2)在用该装置探究流水地貌形成过程时,发现在泥沙收集盘中也可以模拟一些地貌的

形成过程,请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正确的请打“J”错误的打“X”。)

①混合有泥沙的水流入泥沙收集盘中时可以模拟探究山丘的形成过程。

②混合着颗粒大小不同的泥沙的水流入收集盘后,堆积物出现分层现象。

(3)用该装置模拟探究洪涝灾害的成因:可通过调节水泵大小,模拟气候条

件对洪涝的影响:通过调节沙土盘的大小,模拟地形对洪涝的影响。

(4)归纳由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水循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4.(2023春•如皋市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市房山有完整的地表与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是中国北方半干旱与半湿润

气候区喀斯特地统的典型代表,该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形态完整性好,棱角分明(图1),

与南方喀斯特景观不同。这里石灰岩层中含有多层非溶性物质,岩层裂隙多,地下溶洞

星罗级布,其中石花洞在地壳多次变动过程中,从地表往下形成七层洞层,图2示意石

花洞洞层体系。

图1图2

材料二石花洞附近的周口店溶洞群曾是古人类的“家”,“北京人遗址”即位于此。下

表为周口店和石花洞溶洞群资料。

洞体埋深洞深洞口情况距河流和平原

周口店溶洞群<5〜10米10〜100米洞口出露,口外500米

开阔

石花洞溶洞群>10米200〜5000米洞口小而隐蔽,1000米

口外狭窄

(1)与南方喀斯特地貌相比,从气候角度简述房山地区地表喀斯特地貌形态的成因。

(2)描述石花洞多层洞层的形成过程。

(3)与石花洞相比,分析周II店溶洞群成为古人类居住地的主要原因。

15.(2023•河南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障壁岛,是一种狭长形的高出海水面的砂体,平行于海岸线分布。在地质历史中,障壁

岛受海平面升降和海侵、海退直接影响。在美国本土的东部、南部海岸,障壁岛及泻湖

占据了75%的海岸。普拉姆岛是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典型的经历末次冰期和冰后期演化形

成的障壁岛,岛内向陆--侧为新英格兰地区最大的潟湖。如图示意美国本土障壁海岸线

分布及普拉姆岛位置。

(1)美国本土的东部、南部海岸,障壁岛及鸿湖占据了75%的海岸,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说明普拉姆岛的形成过程。

(3)简述普拉姆岛向陆一侧潟湖水环境的主要特征。

(4)指出鼓丘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图示地区鼓丘呈零星分布的主要原因。

16.(2022秋•嘉定区校级期末)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读图回答

问题“

S1♦斯抬地收■观图S2某舱・斯抬堵■等嘉雄示意图S3“中国天・"N电要送傀

(1)图I所示的是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属于(填“地表”或“地

下”)喀斯特地貌。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图2中地貌类型界限以(填方位)区域,

该区域还可能出现的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有。

(2)我国有发育十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分布大量的岩,

并且气温,降水总量,具备了喀期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经

过长期的作用而形成。

(3)我国利用喀斯特地貌区的“天坑”建设了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其最有可能位

于。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4)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选址在该地的主要原因有。(多选)

A.降水多,利于积水

B.地处洼地,工程量小

C.地处山区,远离城市,不易受其它电磁波和光污染

D.当地科技发达

(5)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17.(2022秋•成都期末)阅读图力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为三种典型的地貌景观图。

a群泥竣讹b商沧汀.1:浙的泗谷c疥闷:.亚的沙巡

(1)a所示的溶洞景观为典型地貌,形成该地貌的岩石主要是,

该地貌在我国地区分布最典型。

(2)b所示的河谷是流水作用形成的河流地貌,河谷形态呈形。若

某同学通过无人机对该河谷的两侧山体进行观察,列举可以观察的地貌内容。

(3)c所示的沙滩是海浪作用形成的海岸地貌。海南省在季节常

受台风影响,台风天气伴随的暴雨往在山区会引发洪水、等自然灾害。运用

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台风的形成过程和移动路径。

18.(2022秋•重庆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溶洞,是可溶性岩石因喀斯特作用而形成的地下空间,其洞内清凉,钟乳石、暗河景观

居多,是备受游客青睐的避郭场所之一。在重庆酉阳丁市镇,小小镇子中竟有5处溶洞

景观,有些险峻,有些隐秘,有些奇石从生,有些古树盘根。其中,最让人感到惊奇的,

首推“佛洞”。佛洞之中,石幔石笋比比皆是,犬牙交错,高低参差,常年的流水侵蚀让

这儿的石头具有水的灵性和石的质感。

(1)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试分析“佛洞”的形成原因。

(2)若丁市镇计划对“佛洞”进行旅游开发,请你为相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开发措施。

19.(2022秋•重庆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图1中A河段附近河谷的一般特征。

(2)据图2说出冲积扇沉积物颗粒人•小从F到G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某港务局拟在图I中D、E两处建港,试分析在何处选址较为合适?为什么?

20.(2022秋•矿区校级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水城天生桥(由瀑流沿山谷裂隙冲蚀而成)景区位于六盘水的干河流域,境内喀斯

特地貌广泛发育。水城天生桥为世界最高的可行驶汽车的公路天生桥,是河道洞穴坍塌

后残留洞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如图为贵州水城天生桥景观图。

(1)图示景观形成过程的正确排序是(填序号)。

①洞穴向下方和两侧扩大,形成了深切的峡谷状洞穴通道

②洞穴顶部坍塌,残留的洞穴顶板则成为天生桥的桥面,洞穴空洞部分变成桥洞

③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地表水沿裂隙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暗河

④流水不断对石灰岩进行溶蚀和侵蚀,地下岩溶洞穴发育

(2)简述喀斯特地貌广布对当地的影响.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地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22秋•耀州区校级期末)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千沟万壑,地表支离破碎

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奇峰林立,地下溶洞发育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考点】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也称岩溶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

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枳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

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

【解答】解: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

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特点是奇峰林立,地下溶洞发育,C

正确。

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位于云贵高原,而千沟万壑,地表支离破碎为黄土

高原的特点,A错误。

喀斯特地貌的岩石具有水溶性,地表水缺乏,不可能河流众多,B错误。

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土壤贫瘠,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2.(2022秋•沙坡头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地貌观察要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观察地貌要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

B.一般要采用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的顺序

C.每一项地貌特征都要实地观察

D.观察某一处地貌时,只能选择一个固定的观察地点

【考点】地貌的观察方法和内容.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在观察地貌时,首先应注意观察的顺序:从宏观到微观,由面到点;其次要注

意观察的内容:如高度、坡度、坡向以及形状、面积和空间分布状况等。

【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观察地貌要选择•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A正鞠。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貌观察一般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B错

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于每一项地貌特征,不可能都实地观察,可以借助地形图、遥感

影像等辅助观察,C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观察某一处地貌时,根据需要可能选择多个地点进行观察,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貌观察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

从颍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讲行解答。

3.(2022秋•奉贤区校级期末)“新速度、新经济、新时代”,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迈入新篇章,

是世界运行里程最长的国家。在高铁建设中,需要克服多溶洞,多暗河等不利地质条件

的地貌类型区是()

A.风成地貌区B.黄土地貌区C.岩溶地貌区D.海岸地貌区

【考点】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热点问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地壳变

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

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

基本条件。

【解答】解: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岩溶地貌就是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多溶洞、

多喑河,C正确。

风成地貌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无溶洞和地下暗河,A错误。

黄土地貌是由于黄土堆积形成的地貌,无溶洞和地下暗河,B错误。

海岸地貌是由于海水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类型,无溶洞和地下暗河,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貌类型区的特点及判读,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分析

即可。

4.(2023春•岳阳楼区校级期末)下列不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A.青海水上雅丹B.云南石林

C.桂林山水D.重庆小寨天坑

【考点】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

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

【解答】解:雅丹地貌是风蚀地貌,不属于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A正确,

云南石林、桂林山水、重庆小寨天坑等位于我国西南石灰岩分布区,主要是由流水溶蚀

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BC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杳了喀斯特地貌的类型,结合所学讲行分析即可。

5.(2022秋•普陀区校级期末)我国西南地区发育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征是()

A.地表有石林、地下多溶洞

B.气候干燥,是风力侵蚀的结果

C.地表多源、堞、酣等小地形

D.广泛分布于花岗岩地区

【考*】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

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

基本条件。

【解答】解: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

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其地表地貌多溶沟和石芽、天坑和竖井、溶蚀洼

地和溶蚀谷地、干谷、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其地下地貌多溶洞、石笋、石柱、

石钟乳、石幔等,A正确,BD错误。

黄土地区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地表多形成源、堞、明等小地形,这些地貌不属于喀斯特

地貌,C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6.(2022秋•普陀区校级期末)地貌对人类的经济建设有重要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上游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有利于航运灌溉

B.喀斯特地貌地质基础不牢,岩石多裂隙,修建大坝容易开裂

C.黄土高原地区土层深厚,土质黏重,不易产生水土流失

D.风成地貌所在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考点】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

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地上喀斯特地貌有:孤峰、峰林、峰丛、

洼地、丘陵、落水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地下暗河、

溶洞等。

【解答】解:喀斯特地貌地下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地质基础不牢,岩石多裂隙,修建大

坝容易开裂,安全性较差,B正确。

航运适合在水流平稳的地方,而河流上游地势落差大,水流急,不利于航运,A错误。

黄土高原地区土层深厚,但土质疏松,抗蚀能力弱,易产生水土流失,C错误。

风成地貌所在地区一般气候干旱,水源缺乏,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

能力。

7.(2022秋•海原县期末)“雅丹”源于维吾尔语,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质学上,雅

丹地貌专指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读雅丹地貌景

观图,判断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C.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

【考点】外力作用;流水作用与地貌:风化作用与地貌;河流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区域特征;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

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使地壳组成物

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称地质作用。地质学界把自然

界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主要分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

震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

成岩作用等。

【解答】解: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

陡壁的小山包工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

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

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故诜:Co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地质构造,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所给的图表,从中

提取解题信息,可用排除法作答。

8.(2022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马

耳他的戈佐岛的西北角,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蓝窗”景观属于()

A.流水地貌B.风成地貌C.海但地貌D.山岳地貌

【考点】风成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地表形态的塑造:地壳运动与地貌;外力作用.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的知识,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

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

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

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枳等作用°

【解答】解:“蓝窗”景观位于海岸地带,由于海浪的不断侵蚀而形成,属于海蚀地貌。

故选:C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蓝窗景观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

息的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9.(2022秋•临澧县校级期末)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如图示意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

流量分流比。据图文材料推测关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征()

A.北河道相对窄而深B.北河道相对宽而浅

C.南河道相对窄而浅D.南河道相对宽而深

【考点】河流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影响流水作用的因素有流量、流速、土质等°

【解答】解:由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南河道分流比减小,但流量增大,说明南河道相对

窄,随着流速变快,流水侵蚀南岸,河岸较陡,南河道相对窄而深,CD错误。

图中北河道分流比增大,流量增大,说明北河道相对较宽,随着流速变慢,泥沙淤积,

河床变浅,所以北河道相对宽而浅,A错误,B正确。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坐标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

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解答题(共11小题)

10.(2023春•大兴区校级期末)读俄罗斯地图,回答相关问题.

索契城建立于160年前,是黑海边俄罗斯最大的城市之一。索契与中国吉林省吉林市处

于同一纬度,但温度却是天壤之别,索契最低温度也不会低于依山傍水,北部的高山挡

住北方西伯利亚的寒风,南部的黑海吹米温暖的海风,如此奇籽的地貌带给了索契温暖

的气候。2014年2月,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索契举行,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

这里也是比赛会场之一。

(1)请根据描述在图中合适位置标注出索契。

(2)出图1中A、B所代表的地形区。

(3)图1中C、D两处都为平原地形,但地表特征差异显著。请观察图1,分别描述两

地的地表特征并说明两处平原形成的主耍外力作用。

(4)在山区建铁路,建设成本会显著增加。请你结合图1、图2及相关知识,分析新西

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

0

ffi7.35俄罗斯丁产况源和工业分布图2

【考点】河流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地表形态的塑造;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生产活

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I)索契位于黑海沿岸、与中国吉林省吉林市纬度相同。

(2)俄罗斯位于30°〜180°E,50°〜80°N,地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

陆的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

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AB地形主要根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分析可知。

(3)不同区域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不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湿润、半

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

(4)新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可从地形、资源和气候、经济法杖状况

等方面进行分析。

【解答】解:(1)根据材料可知,索契位于黑海沿岸、与中国吉林省吉林市纬度相同,

因此索契位置如图所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为东西伯利亚山地,B为中西伯利亚高原。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为西西伯利亚平原,有河流挟带泥沙堆积而成,地形平坦开

阔;D为波德平原,为冰川堆积形成的平原,呈波状起伏。

(4)南部山区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和,冻土较浅,施工条件较好;从资源和工业分布

来看该区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穿过的工业区较多;从人口和城市分布角度看,该区域

人口相对稠密,城镇密度较大,邻国众多,便于政治经济.上的往来。

故答案为:

(1)如图所示:

(2)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

(3)平坦开阔;流水堆积:波状起伏:冰川堆积

(4)南部山区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和,冻土较浅;该区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人口相

对稠密,邻国众多,便于政治经济上的往来。

【点评】本题以索契相关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地形区、外力作用、交

通运输布局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11.(2023•甲卷)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性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

如图I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

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2显示青藏高

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

/m

000

16搦

J5

J34

1

—国界

c5一河流、湖泊

(2)指出图2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3)分析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

(4)提出图2所示区域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

【考点】风成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区

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分析】(1)风蚀粗化过程中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的变化主要从风力侵蚀、搬运、堆积、

风速等方面分析。

(2)图2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根据图卜.信息分析可知,包拈哪里

大、哪里小等;原因主要从降水、植被、土壤性质等方面分析。

(3)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主要从土壤结构、松散物、风蚀深度等方面分析。

(4)区域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主要从生态保护、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生态恢

复与治理、植树种草退耕(牧)还林还草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1)根据材料信息“风蚀退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

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和“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最越高”

可知,颗粒物大小与风力侵蚀有关,风力作用逐渐带走地表松散层的细小颗粒物,细小

颗粒物被带走后,随着风力的侵蚀,粗颗粒物增加,造成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

细颗粒物含量差异变大,表层粗颗粒物含量不断变大,不易遭受风力侵蚀,故侵蚀强度

逐渐减弱。

(2)根据图2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图可知,北部和西

部白圆圈较大,东部和南部白圆圈较小:根据材料“该指数数佰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

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可知,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北大南小,西大东小。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风力侵蚀与大气环流(降水量)、地表植被和土壤性质有很大关系,

所以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能够受到一定夏季风深入的影响,夏季降水量较多,植被较

为茂密,且多为森林植被,地表摩擦力增加,由此造成风力侵蚀作用较弱,风蚀粗化程

度较小:而高原内部受到湿润气流影响微弱,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地

表摩擦力较弱,受到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蚀粗化程度较大.

(3)根据材料“风性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

的现象”可知,风蚀粗化强度与粗颗粒物有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田耕作形成耕作

层,会破坏原来的土壤结构,通过翻耕等农业耕作方式,使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增加,

表层与浅层颗粒物结构趋向于统一;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增多,会造成风力侵蚀作用增

强,侵蚀深度增加,但是人为平整土地的行为造成耕作层表层和深层颗粒物较为均匀,

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增多,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减少,风蚀粗化指数变小。

(4)青藏高原风力侵蚀作用增强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有关,人类活动的加剧,

造成林地减少,地表摩擦力减弱,风力侵蚀作用加强,如超载放牧、城镇化及土地利用、

工业旅游业的发展等。所以要因地制宜防治风蚀,根据区域不同地区破坏的程度进行合

理的区域划分,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生态治理与恢复;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建立

自然保护区,减少人类的破坏与干扰,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该地区的生态稳定;利用

高原水资源和能源资源,植树种草建立植被防护体系,增加地衣摩擦力,减的风力侵蚀;

实施退牧环草工程和禁牧措施,规范养殖,促进生态恢复,减少生态破坏。

故答案为:

(1)随着风蚀粗化指数变大,粗颗粒物增多,风蚀强度逐渐减弱。

(2)分布特征:北大南小,西大东小。原因:南部和东部受到•定夏季风影响,降水较

多,植被较为茂密,风力侵蚀作用较弱,风蚀粗化程度较小;北部和西部受高原内部冬

季风影响较为强烈,降水较少,植被以高寒草甸草原和荒漠为主,风力侵蚀作用强烈,

风蚀粗化程度较大。

(3)耕作会产生耕作层,对表土的耕作会造成土壤结构松散,风蚀作用增强,耕作层造

成地表松散层变深,造成风蚀深度增加;耕作层表层和深层颗粒物较为均匀,风蚀粗化

指数变小。

(4)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利用高原水资源和能源资源植树

种草建立植被防护体系:实施退牧环草工程和禁牧措施,规范采药等乱采滥校行为,

【点评】本题以青藏高原上风蚀退化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风蚀强度的变化、区域风蚀

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

施等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12.(2023春•北硝区校级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占西部,年降水量4O-g()mm,蒸发量超过3()00mm“沙漠东南部

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X)米)集中分布(如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

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

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

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

102°25'

(1)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

(2)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

(3)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考点】风化作用与地貌;风力作用与地貌;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区域存

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地表形态的塑造;流水作用与地貌.

【专题】原因类简答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规律;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分析】(1)读图可以看出,沙山呈东北—西南延伸,沙山迎风坡为缓坡。

(2)根据题意,结合学习过的内容可知,该地风力强盛,沙源丰富,钙华及钙质胶结层

对风沙的阻挡,风沙在此沉积,以及水及水汽对沙的吸附(沙山内部湿润),使风力对沙

山的侵蚀减弱使沙山不断长高。

(3)风力沉积的特点为随着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解答】解:(1)读图可以看出,沙山呈东北一西南延伸,而且沙山西北坡,受风力侵

蚀,应为迎风坡,因此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2)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分析总结。

(3)根据风力沉积的特点可以推断,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

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因

此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

故答案为:

(1)西北风(偏西风):理由:沙山东北一西南延伸,沙山西北坡缓,受风力侵蚀,应

为迎风坡。

(2)风力强盛,沙源丰富:钙华及钙质胶结层对风沙的阻挡,风沙在此沉积:水及水汽

对沙的吸附(沙山内部湿润),使风力对沙山的侵蚀减弱,沙山不断长高。

(3)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原因:迎风坡随着坡面升

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

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特征的成因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意在考查考

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13.(2023•钦北区校级学业考试)某中学学生利用下面的实验装置对一些地理原理进行探究,

请根据要求完成探究内容。

(2)在用该装置.探究流水地貌形成过程时,发现在泥沙收集盘中也可以模拟一些地貌的

形成过程,请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正确的请打“错误的打“X”。)

①混合有泥沙的水流入泥沙收集盘中时可以模拟探究山丘的形成过程。义

②混合着颗粒大小不同的泥沙的水流入收集盘后,堆积物出现分层现象。J

(3)用该装置模拟探究洪涝灾害的成因:可通过调节水泵水量大小,模拟气候条

件对洪涝的影响:通过调节沙上盘的角度大小,模拟地形对洪涝的影响。

(4)归纳由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水循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河流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地表形态的塑造;流水作用与地貌;自然灾害类

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陆地水和水循环.

【分析】(1)水循环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和地下径流、下渗。

(2)泥沙沉积反映了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3)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与降水量、排水量有关。

(4)水循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促进门卷地水体的更新,塑造了地表形态,促进

区域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引发区域性的旱涝灾害等。

【解答】解:(1)实验装置中水从水管流出至降水盘,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一一①降水;

水在有沙土的斜面上流动,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一一②径流;水流渗入沙土中,模拟的

水循环环节是一一③下渗。

(2)该装置探究流水地貌形成过程,因此混合有泥沙的水流入泥沙收集盘中时可以模拟

探究流水堆积地貌如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山丘不是流水地貌,故④X;混合着颗粒大小

不同的泥沙的水流入收集盘后,堆积物出现分层现象,体现了流水堆积地貌颗粒的分选

性,故⑤

(3)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与降水量、排水量有关,因此通过调节水泵的出水量,模拟了

气候条件即降水后对洪涝的影响:沙土爵的角度人、代表了河流的落差大,水流速度快,

排水通畅,不易形成洪涝;沙土盘的角度小,代表了河流的落差小,水流速度慢,排水

不畅,易形成洪涝,因此调节沙土盘的角度模拟了地形对洪涝的影响。

(4)水循环促进了陆地水体的更新;塑造了地表形态,如流水侵蚀地貌(峡谷)和流水

堆积地貌(冲积扇、三角洲)等;流水塑造地表形态的同时,伴随着区域间的物质迁移

与能量交换:降水量大小、径流速度的差异还会引发区域性的旱涝灾害。

故答案为:

(1)降水;径流;下渗。

(2)①X;②人

(3)水量;角度。

(4)①促进了陆地水体的更新;②塑造了地表形态;③促进了区域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

交换;④引发区域性佗旱涝灾害。

【点评】本题以流水实验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环节和意义、流水地貌形成过程、洪涝灾

害的成因,题目难度较大。

14.(2023春♦如皋市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市房山有完整的地表与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是中国北方半干旱与半湿润

气候区喀斯特地统的典型代表,该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形态完整性好,棱角分明(图1),

与南方喀斯特景观不同。这里石灰岩层中含有多层非溶性物质,岩层裂隙多,地下溶洞

星罗级布,具中石花混在地壳多次变动过程中,从地表往下形成七层洞层,图2示怠石

花洞洞层体系。

图I图2

材料二石花洞附近的周口店溶洞群曾是古人类的“家”,“北京人遗址”即位于此。下

表为周口店和石花洞溶洞群资料。

洞体埋深洞深洞口情况距河流和平原

周口店溶洞群<5〜10米10〜100米洞口出露,口外500米

开阔

石花洞溶洞群>1()米200〜5000米洞口小而除荒,1000米

口外狭窄

(1)与南方喀斯特地貌相比,从气候角度简述房山地区地表喀斯特地貌形态的成因。

(2)描述石花洞多层洞层的形成过程。

(3)与石花洞相比,分析周口店溶洞群成为古人类居住地的主要原因。

【考点】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

【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1)房山地区地表喀斯特地貌形态的成因主要从降水、气温、岩石性质、地形

等方面分析。

(2)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

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

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

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

(3)周口店溶洞群成为古人类居住地的原因主要从河流、地形、生存环境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1)结合材料“这里褶皱及断裂构造均不发育”可知,岩层较为完整,故

地表喀斯特地貌完整性也较好;此外,材料还提到“石灰岩层中含有多层带非溶性物质”,

说明岩石不容易被溶蚀,故地表形态较完整,且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相对南方

较冷,侵蚀作用较弱;由图片和材料可以看出此地地表喀斯特地貌棱角分明,主要受到

了河流的侵蚀作用,导致其形成壁立千仞的景观。

(2)由图可以看出,石灰岩裂隙发育,会导致地表水沿着裂隙下伸到地下,并不断对石

灰岩进行侵蚀,随着侵蚀的区域越来越大,便形成了溶洞:由材料”石花洞在地壳多次

变动过程中”可以看出,最开始形成的溶洞随地壳抬升,地下水位下降,形成第■层洞

层;地壳稳定下来之后,地下水会在新的石灰岩层产生溶蚀作用,直至形成新的洞层;

最后,经地壳多次抬升、地下水多次溶蚀便形成多层洞层。

(3)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周口店的洞较浅,人们能够更便利的出入洞穴;且周口店溶

洞群距离河流、平原较近,便于取水和其他人类活动;周口店洞体埋深浅、洞深也较浅,

此外洞口出露,有利于洞内外进行水体交换,保障良好的生存环境,综上,周口店更适

合古人类居住。

故答案为:

(1)褶皱及断裂构造均不发育,岩石完整性好:多层带非溶性物质便岩石不易被溶蚀:

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气候较干冷,喀斯特作用较弱。

(2)岩层中的裂隙利于地表水下渗:地下水对石灰岩产生溶蚀作用,使裂隙不断V大形

成溶洞;该层溶洞随地壳抬升,地下水位下降,成为第一层洞层;当地壳稳定下来时,

地下水又在新的岩层部位进行溶蚀作用,形成新的洞层;经地壳多次抬升便形成了多层

洞层。

(3)洞口出露、洞穴埋藏浅,有利于占人类出入、居住;洞穴埋藏及洞深较浅,温度适

宜,且利于洞内外空气交换,生存环境较好;周口店遗址面向平原,洞外地形较开阔,

便于古人类活动;距河流较近,便于取水。

【点评】本题以北京房山喀斯特地貌图文材料为背景,涉及地貌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等

知识点的考查,以检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

15.(2023•河南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障壁岛,是种狭长形的高舟海水面的砂体,平行丁海岸线分布。在地质历史中,障壁

岛受海平面升降和海侵、海退直接影响。在美国本土的东部、南部海岸,障壁岛及泻湖

占据了75%的海岸。普拉姆岛是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典型的经历末次冰期和冰后期演化形

成的障壁岛,岛内向陆一侧为新英格兰地区最大的潟湖。如图示意美国本土障壁海岸线

分布及普拉姆岛位置。

(1)美国本土的东部、南部海岸,障壁岛及鸿湖占据了75%的海岸,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说明普拉姆岛的形成过程。

(3)简述普拉姆岛向陆一侧潟湖水环境的主要特征。

(4)指出鼓丘.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图示地区鼓斤.呈零星分布的主要原因。

【考点】河流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地表形态的塑造;流水作用与地貌.

【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1)美国本土的东部、南部海岸,障壁岛及鸿湖占据了75%的海岸的解释主要

从河流、流量、流速、流水沉积、洋流等方面分析。

(2)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

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

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

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

(3)普拉姆岛向陆一恻潟湖水环境的主要特征主要从水体交换、地形、含沙量、湖水性

质、风浪等方面分析。

(4)不同区域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不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湿润、半

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鼓瓦呈零星分布

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外尢作用、海平面上升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1)从题干得知美国东部南部和南部河流多,流最大,在中上游地区流最

大,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入海口地区地势变平坦,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在

美国东部和南部受墨芭哥湾暖流的影响,给海岸带来冲击,使顶托作用增强。

(2)从题干看出河流北部有河流流入海中,河流挟带大量泥沙在滨海地带沉积,形成海

滩沙丘;当发生海侵时,海洋水位升高,由于海滩沙丘海拔相对周边地区较高使这些海

滩沙丘逐渐与大陆分离,在海侵后期,海水进入沙丘和大陆之间的低地,使这些海滩沙

丘与大陆之间形成潟湖;海退期间海洋水位下降,潟湖向海一侧逐渐露出海平面.,形成

普拉姆岛。

(3)从图中看出潟湖只有•条狭窄水道和外海连接,潟湖较封闭,与海水交换作用弱;

由于河流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泥沙汇入量大,淤积严重;受到岛屿的阻挡作用,潟

湖内风浪小,湖面较平静;与海洋有狭窄的潮汐通道相通,南部湖水较咸而北部湖水受

河流影响较淡,湖水咸淡分异显著等。

(4)由题干可知普拉姆岛是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典型的经历末次冰期和冰后期演化形成的

障壁岛,说明鼓丘受冰川作用显著,冰川搬运作用带来大量堆积体形成鼓丘,再经过长

期的风化和外力侵蚀,鼓丘逐渐退化: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靠近海岸

线部分的鼓丘.被海水淹没,只剩下海拔较高的鼓丘和离海岸线较远的鼓丘零星分布。

故答案为:

(1)入海河流多,流量大,挟带大量泥沙;海岸附近地势低平,泥沙易沉积;沿岸暖流

势力强大,海水顶托作用强等。

(2)河流挟带大量泥沙在滨海地带沉积,形成海滩步丘;当发生海侵时,这些海湖沙丘

逐渐与大陆分离,在海侵后期,这些海滩沙丘与大陆之间形成潟湖;海退期间潟湖向海

•侧逐渐露出海平面,形成普拉姆岛。

(3)潟湖较封闭,与海水交换作用弱;河流泥沙汇入量大,淤枳严重;潟湖内风浪小,

湖面较平静;与海洋有狭窄的潮汐通道相通,湖水咸淡分异显著等。

(4)外力作用:冰川的搬运作用。主要原因:经过长期的风化和外力侵蚀,鼓丘逐渐退

化;全球气候变暖,靠近海岸线部分的鼓丘被海水淹没等。

【点评】本大题以隙壁岛分布特点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外力作用的能力来源、自然地

理环境的整体性和海岸地貌等知识点,考查图文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综合思

维和人地协调观。

16.(2022秋•嘉定区校级期末)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读图回答

问题。

(1)图1所示的是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峰林,属于地表(填“地表”或“地

下”)喀斯特地貌。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图2中地貌类型界限以东(填方位)区域,

该区域还可能出现的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有地下河、溶洞。

(2)我国有发育十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分布大量的石灰岩,

并且气温高,降水总量大,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经过

长期的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

(3)我国利用喀斯特地貌区的“天坑”建设了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其最有可能位于

B。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4)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选址在该地的主要原因有BC。(多选)

A.降水多,利于积水

B.地处洼地,工程量小

C.地处山区,远离城市,不易受其它电磁波和光污染

D.当地科技发达

(5)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考点】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地表形态的塑造:流水作

用与地貌;河流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

【分析】(1)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

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

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从、峰林与孤峰;地下

有溶洞、地下河、暗湖等。

(2)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

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3)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货高原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4)射电望远镜选址一般在人烟稀少、地势平坦开阔和地质结构稳定;良好的气象条件,

晴天多,风速小,湿度低:良好的水质;交通便利:科学技术状况:其中,最关键最直

接的因素是气象因素。

(5)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从地形地势、土层、土质、水分、面积等方面解

答。

【解答】解:(1)读图可知,图1所示的是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峰林,属于地表喀斯特

地貌。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图2中地貌类型界线以东的区域,该区域还可能出现的地下喀

斯特地貌类型有地下河、溶洞等。

(2)我国西南地区发育有十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分布大量的石灰岩,

屈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总量人•,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

经过长期的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

(3)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石灰岩分布少,A错误。

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气候温暖湿润,喀斯特地貌广布,B正确。

黄土高原黄土层深厚,黄土地貌发育,C错误。

内蒙古高原草原广布,气候干旱,喀斯特地貌不发育,D错误。

故选:

(4)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选址在该地的主要原因有地处洼地,工程最小,

B正确。

地处山区,远离城市,不易受其它电磁波和光污染,C正确。

降水多,但地表水易下渗,不易积水,A错误。

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科技不发达,D错误。

故选:BCo

(5)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广布,降水丰富,受流水侵蚀,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水流速

度快,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层薄,土壤养分难以积累,土壤贫瘠;平地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