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措施_第1页
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措施_第2页
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措施_第3页
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措施_第4页
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措施1.1混凝土施工概述1.1.1主要施工项目①主坝混凝土工程:坝顶上游防浪墙上游防浪墙及下游挡墙、巡检设施及坝后排水沟、梁板柱、楼梯及探洞封堵等部位混凝土。②副坝混凝土工程:坝体。③环库公路:公路排水边沟、防浪墙、成品钢筋混凝土盖板。④库底排水工程:排水廊道槽挖段廊道、洞挖段廊道、排水廊道集水槽;⑤进/出水口:竖井段钢筋混凝土衬砌;⑥渣场挡护、排水设施工程:拦渣坝基础、拦渣坝主体、排水渠。1.1.2主要工程量混凝土工程主要工程量见表1.1-1。表1.1-1上水库混凝土主要工程量表序号混凝土工程部位单位工程量备注1主坝工程混凝土m³3116钢筋t135.832副坝工程混凝土m³624.5钢筋t363库底排水工程混凝土m³21366.53钢筋t2437.714上水库进/出水口混凝土m³22527钢筋t10515环库公路混凝土m³5052.5钢筋t201.826渣场挡护、排水措施工程混凝土m³10706钢筋t333总计混凝土:63392.53m³钢筋:4195.4t1.1.3施工特点根据现场踏勘和我们对合同技术条款的研究理解,本合同混凝土工程施工具有以下特点:(2)库底排水系统混凝土施工组织是本工程施工进度重点之一排水系统工程混凝土虽不是本工程关键线路,但由于其施工项目繁多复杂、施工工程量大、交叉作业问题突出,其工期对整个工程施工导流同样起到关键性控制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要引起特别重视,加强施工组织工作,必须按关键线路进行控制。(3)副坝混凝土面板防裂是本工程的质量控制关键之一混凝土面板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面板坝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在面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面板混凝土施工质量,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掌握面板浇筑时间,加强混凝土面板的防护和养护。(4)进/出水口混凝土外露面质量控制是本工程的质量控制关键之一混凝土外露面质量控制是整个工程外观形象的关键,我公司承诺在施工过程中对有混凝土外观面质量要求的部位使用大模板,并发挥我集团公司多卡模板专业的优势,采用上述模板技术,确保混凝土外露面的外观质量。(5)混凝土止水施工质量控制是本工程的质量控制关键之一主坝趾板、主坝面板、进出水口混凝土结构缝多,缝间均设置铜止水和橡胶止水进行防渗处理,特别是面板趾板缝间止水材料种类多、结构复杂,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止水施工质量,对止水进行严格保护,以防止止水施工质量问题产生渗漏,危及坝体和引水系统工程安全。1.2混凝土施工1.2.1拌合站设置上水库生产系统位于2号渣场520m高程平台处,有2号公路及5号公路与施工场区相连。上水库生产系统将于本标段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完成。混凝土拌和站内设1座HL75-3F1000混凝土拌合楼,2座300t水泥罐和1座300t粉煤灰灌,混凝土采用8m³和12m³灌车运输。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拌和站约占地6000㎡。1.2.2混凝土工程材料供应本工程混凝土施工用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钢筋、砂石骨料、外加剂、粉煤灰等。其中,钢筋、水泥由发包人供应,其它材料由本合同人购买。(1)水泥水泥品种:本合同段主坝面板、上水库进/出水口前池段、拦污栅、等迎水面混凝土均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地质缺陷回填、防浪墙、坝顶公路混凝土等采用不低于P.O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技术指标满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中的规定。水泥由发包人提供,承包人进行入库验证和抽样复检。水泥进场检验:进场水泥必须持有出厂合格证,按200~400t为一批(不足200t按一批计),分批进行技术指标的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不定时随机抽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不合格品坚决不予使用。水泥储存:水泥以散装为主,袋装为辅。散装水泥到工地后,直接贮放在专用水泥罐中;袋装水泥储存在水泥仓库中,并按不同品种、标号、出厂批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标识。袋装水泥存放期不超过3个月;散装水泥不超过6个月;快硬水泥不超过1个月,袋装水泥堆放高度不超过15袋。(2)水用于混凝土拌和系统拌制用水直接由蓄水池抽取,并进行水质检验。(3)砂石骨料①砂石骨料本工程所用的混凝土粗细骨料均由本合同人自行开采加工,砂石骨料的质量满足《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2001的有关要求。②砂料质量检验砂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细度模数宜在2.4~3.0范围内,其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DL/T5151-2001第3.1条有关规定。③粗骨料质量检验粗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配级良好。(4)粉煤灰粉煤灰的质量指标应符合下列有关标准:①《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②《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146-90;③《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96;④其他经监理同意的有关标准。混凝土施工前,本合同人将供应粉煤灰的厂家、材料样品、质量证明书和产品使用说明书,并报送监理工程师。粉煤灰的运输和储存,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材料混装,避免交叉污染,并按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测,并报监理工程师。(5)外加剂任何外加剂的使用,其掺量均通过试验确定。使用之前,本合同人将每一种外加剂的名称、来源、样品及鉴定外加剂品质的其它资料,以及掺量试验成果报告等递交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付诸实施。不使用任何含对钢筋具有腐蚀作用成分的外加剂。外加剂的储存避免污染、蒸发或损耗,溶液状外加剂提供专门设施使之搅拌均匀。当外加剂储存时间过长,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做试验鉴定,并将鉴定结果递交监理工程师,坚决不使用变质的外加剂。(6)钢筋本工程所使用的钢筋由发包人提供。用于本工程的钢筋,质量标准由工地试验室抽样检验。对进场钢筋及钢材按批次进行查证和抽检。抽样检验按合同文件的有关规定会同监理人进行,并将检验结果报送监理人。(7)伸缩缝止水材料橡胶止水带(或橡胶棒)的型式,尺寸符合施工图纸规定,其拉伸强度、伸长率、硬度等,均符合有关规定。SR塑性填料在使用前,通过试验测定其主要性能指标。耐寒性、耐热性、抗渗性、耐化学性、比重、粘接性、毒性等指标应满足施工图纸和技术规定。并报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后,方采用。沥青、沥青乳剂涂面、沥青松木板、泡沫塑料等止水辅助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均应满足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1.2.3配合比设计⑴一般要求各种不同类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施工图纸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抗裂性、和易性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结构的性能要求。⑵配合比试验①混凝土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根据各种不同结构类型及其性能要求进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优选试验,并将试验报告提交监理人批准。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方法应分别遵守DL/T5330—2005和DL/T5150—2001的规定。③混凝土强度等级和保证率应符合施工图纸和本技术条款的规定。④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最低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大体积水工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应不低于140kg/m3。⑤混凝土水胶比应根据设计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通过试验确定,但不应超过DL/T5144—2001表6.0.5的规定。⑥粗骨料级配及砂率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建筑物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确定,其施工和易性及最小单位用水量应通过试验,并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⑦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在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含量、运输方式、浇筑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⑶施工配合比调整根据工地试验室的试验配合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配合比试验报告应提交监理人批准后,方可实施。⑷总含碱量的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守DL/T5144—2001附录B的规定,控制混凝土中的总含碱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⑸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按照DL/T5144-2015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配合比的选定规定及DL/T5150-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附录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并报监理人进行批准。①粉煤灰掺量应通过综合考虑水泥、掺合料和砂的品质因素,通过试验确定。②砂率:应通过试验选取最佳砂率值,并不得低于40%。粗骨料选用最大粒径为40mm。③单位用水量:根据施工要求的坍落度和砂率等通过试验确定。1.2.4混凝土拌制拌和设备投入生产前应进行各级混凝土最佳投料顺序与拌和时间的试验,混凝土最少拌和时间不得少于DL/T5144—2001表7.1.4的规定。拌和站每个台班开始拌和前,应检查拌和机叶片磨损情况,凝固在拌和机内的材料应予以清除。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应定时检测骨料含水量。现场掺加混凝土掺合料应采用干掺法,掺料时应拌和均匀;外加剂溶液中的水量,应在拌和用水量中扣除。1.2.5混凝土取样和试验⑴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砂、粗骨料、水检测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中原材料质量控制执行。钢筋及焊接检测:钢筋母材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一批,钢筋焊接接头取样检测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4-2003标准执行。⑵混凝土拌和控制①拌制混凝土时,开盘前拌和站值班人员和试验室值班人员一道先检查原材料品种是否与配料单相符。严格遵守经监理人批准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配料单,拌和站运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配料单提供的数据,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对混凝土生产中原材料配合比的输入采取混凝土拌和操作人员一检,拌和负责人二检,再由质控人员打印校对无误后,方可开机拌合混凝土。为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操作人员必须做好备忘和各种记录,严禁擅自改变混凝土配料量、用水量等,不得随意修改计算机生产程序中的参数。混凝土组成材料的配料量均以重量计。②在拌和系统运行过程中,试验室混凝土质控值班人员根据混凝土原材料变化情况及混凝土出机与入仓情况,对混凝土拌和物进行机口控制,对配料及用水量进行合理的调整,以确保生产混凝土质量。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凝土,试验质控人员将通知监理工程师,按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处理,并对混凝土拌和物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混凝土符合质量控制要求。③混凝土拌和物废料的判定出机混凝土不符合质量要求,应作“不合格料”处理,严禁不合格混凝土入仓。一旦发现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要求,查明原因,提出相应措施,在征得监理单位同意后执行,将处理情况上报上级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并记录备查。④拌和站混凝土的调整对于外加剂浓度变化、砂石含水变化及颗粒级配变化等引起用水量及其它原材料的微调在混凝土生产前利用检测资料予以调整。⑶混凝土拌和站抽样检测:原材料检测:砂、小石的含水量每4小时检测一次,特殊情况加密检测;人工砂的细度模数、石粉含量每天检测一次;粗骨料的超逊径、含泥量每8小时检测一次。对配制成溶液的外加剂浓度,每天检测1~2次。拌和物检测:坍落度每4小时检测1~2次;温度、引气混凝土的含气量每4小时检测1次。混凝土取样试验:混凝土取样试件以机口随机取样为主,试件从每种不同标号和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中选取,每组3个试件,抗压强度试件尺寸为150mm立方体,且同一组试件必须取自同一盘料。仓面试件取样数为机口取样数量的10%,仓面取样后两小时内成型完毕。取样数量见表1.2-1机口混凝土试件取样表。⑷混凝土质量控制资料整编及信息传递原始资料按照试验标准、规程规范及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格式,用碳素墨水填写。原始记录要求记录真实、内容完整、签名齐全。如有原始记录更改、作废的数据,应由记录者划两条居中水平线,将正确数据填在上方并加盖印章或签名确认。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应与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相适应,数据单位一般采用法定单位。检测以周、月、年为时段,按照相应标准、规程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整理归类和数理统计并作出评定,将检测报告及时呈报相关单位和部门。原始资料和检测报告一并归档保存至竣工移交。表1.2-1机口混凝土试件取样表类别28d龄期试件数设计龄期试件数抗压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每500m³成型试件1组每1000m³成型试件1组非大体积混凝土每100m³成型试件1组每200m³成型试件1组抗拉强度每200m³成型试件1组每3000m³成型试件1组抗冻、抗渗或其他主要特别要求每季度施工的主要部位取样成型1~2组在混凝土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向监理单位及有关部门提供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查记录和报表,其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成果;不同部位的混凝土等级和配合比;浇筑时的气温、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和浇筑温度;混凝土试件的试验成果;混凝土质量检验记录和质量事故处理记录以及监理人要求提交的其它资料等。1.3模板施工1.3.1施工模板概述为确保混凝土外观体形及表面平整度、曲面光滑度的要求,模板选用应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模板确保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制作时保证模板面板的体型尺寸、表面平整、光洁度和密封性。模板间拼缝紧密。模板及支架在选用材料上主要以钢材为主,辅以少量木材,尽可能采用大型整体钢模板。①副坝采用大型整体钢模板施工;②竖井等采用滑模施工;③排水廊道衬砌混凝土采用12m针梁钢模台车施工;④除以上模板外,本标段其他有外观要求的洞室混凝土采用组合钢模板或竹胶合模板立模;模板的固定拉筋必须采用螺杆连接,不得在混凝土表面切割。结构混凝土阳角采用圆弧,不采用直角。⑤其余部位混凝土采用面板3mm厚的普通组合钢模板施工。1.3.2模板制作①竖井滑模竖井滑模由有经验的专业生产厂家制作,加工时须作详细的设计图,滑模各组成构件应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能确保其施工质量。②针梁钢模台车针梁钢模台车由有经验的专业生产厂家制作,加工时须作详细的设计图,各组成构件应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能确保其施工质量。模板设计需考虑现场实际运转情况,做到行走灵活、支撑牢固可靠。③大型整体钢模施工大型整体钢模专门设计制作,分单元在加工厂按加工成型,其施工程序如下:模板设计、制作→场内预拼装→测量放线→运输→组装→模板校正及复测→混凝土浇筑→拆模及维护→下一循环。1.3.3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①模板和支架材料的设计制作优先选用钢模板及钢支撑,使其刚度、表面平整度及密封性满足要求,制作时为保证精度,较精密的部件委托专业生产厂家加工。②模板安装时,第一层模板控制统一的起始高程线,模板之间接缝平整严密不漏浆,立模时要逐层校正上下层偏差,以免产生错台。预埋的定位锥、灌浆管、止水等锚固件及预埋件位置准确,锚固可靠。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置专人负责检查盯仓,紧固拉杆螺栓,防止模板跑模及监控承重支架稳定性。④模板拆除根据不同部位,在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后才能拆除,拆模时要采取适当措施,不损伤混凝土及模板。⑤模板在混凝土达到75%强度后,承重底模在混凝土达到100%强度后拆除。1.4钢筋施工1.4.1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在钢筋加工厂进行,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下料加工,钢筋加工采用钢筋剪切机和钢筋弯曲机,厂内钢筋的焊接遵守DL/T5169-2002第6章以及施工图纸要求,钢筋加工完毕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根据其使用部位的不同,分别进行编号、分类,并挂牌堆置在仓库(棚)内,露天堆放应垫高遮盖,做好防雨、防潮、除锈等工作。1.4.2钢筋运输钢筋的水平运输:加工成型的钢筋采用汽车吊配合载重汽车运输至现场。钢筋的垂直运输:洞内采用汽车吊、斜井/竖井采用拱顶电动葫芦吊吊篮等机械吊运进仓,局部人工配合搬运入仓。1.4.3钢筋安装钢筋安装前经测量放线控制高程和安装位置,采用人工架设。钢筋安装的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的大小尺寸,严格按施工详图和有关设计文件进行。为保证保护层的厚度,钢筋和模板之间设置预埋有铁丝的混凝土垫块,并与钢筋扎紧。安装后的钢筋加固牢靠,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看护,防止钢筋移位和变形。钢筋接头分散布置,并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电焊工均持有相应电焊合格证件。1.5预留预埋及止水安装1.5.1止水安装止水包括铜片止水、橡胶止水。根据图纸要求,每条结构缝均应布设止水,止水安装首先要进行止水坑的施工。止水埋入基岩内50cm深。在止水安装、固定好后,将止水坑内的混凝土振捣密实,3天后方可进行该部位以上混凝土的浇筑。止水铜片连接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0mm,采用铜焊条进行双面焊。止水铜片伸缩节要进行防腐处理,安装时凹槽应与缝面位置一致,骑缝布置。仓内止水片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或用模板夹牢,或用钢筋和型钢固定,浇筑时用人工清除其周围大粒径骨料,并用小型振捣器振捣密实。橡胶止水的接头用专用粘结剂粘接,粘接后用专用止水夹夹住至粘接牢靠。止水安装时,禁止用铁钉将橡胶止水钉在模板上的固定方法,而应采用模板夹住或采用专制的铁卡夹住,并使橡胶止水的1/2宽度处与缝面一致。止水设施的型式、尺寸、埋设位置和材料的品种规格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止水及预埋件安装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负责预埋件安装的人员,必须和钢筋架立人员密切配合,一些管路需穿过密集钢筋区域时,采用穿插作业。严防乱割受力钢筋,埋件一定要牢固固定在可靠的部位,浇筑振捣时不会走样。止水片安装是一件细微的工作,设置一些简易的托架,夹具固定在设计位置上,止水片凹槽严格按缝面居中设置,止水片与模板结合面严密。安装好的止水片加以固定和保护,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发生偏移、扭曲和结合面漏浆,铜止水要由专业焊工焊接、焊工要有职业培训证、焊好铜止水接头经过检验合格,铜止水用机冲压成型,橡胶止水要用电熔化机热接法,接好后楷检验合格。1.5.2埋件安置⑴预埋管道通过沉降缝或伸缩缝时,必须按施工图纸要求做过缝处理。⑵预埋管道安装就位后,可使用支撑固定,防止混凝土浇筑或回填时发生变形或位移,钢支撑可留在混凝土内,但预埋钢管道与支撑焊接时,不应烧伤管道内壁。⑶埋设在沟槽内的管道,沟槽底面应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填平夯实后才能铺设。⑷在施工图纸未规定时,预埋管口露出地面不小于300mm,管口坐标偏差不大于10mm,管道距混凝土墙面不小于安装要求尺寸,并列的管口应排列整齐,管口作可靠封堵,并有明显标记;管道穿过楼板的钢性套管,顶部应高出地面20mm,底部与楼板底面齐平;安装在墙内的套管两端应与墙面齐平;地漏篾顶比地面低10mm、比沟底低20mm。⑸电气管道的埋设尚应符合GB50168-2006第四章的有关规定,当电气管道终端设置在明装的管道盒或设备上,应采用模板固定管道,以保持正确位置。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将预埋电气管道的终端引出,并应在每根预埋电气管道中,穿一直径不小于2mm的镀锌铅丝,末端露出终端外。⑹预埋管道坡度应符合施工图纸规定,当施工图纸未规定时,生活污水铸铁管、塑料管的坡度应符合GB50242-2002表5.2.2及5.2.3的规定;地下埋设雨水管道的最小坡度应符合GB50242-2002表5.3.3的规定;电缆管道坡度应不小于0.1%。⑺测压管道应考虑排空,侧压孔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图纸中未详细标明的预埋管道应尽可能减少拐弯,管线最短。⑻配合土建工程,各类管道在穿越墙、板、梁、柱及穿入钢筋混凝土水箱(池)和地下室外壁时,应按施工图要求加设相应的防护套管,穿过屋面的管道应有污水肩和防雨帽,并根据需要采用防水材料嵌填密实;有防爆、防火要求的管道,应采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风管与混凝土、砖凤道的连接接口,应顺气流方向插入,并采用密封措施。⑼管道埋设间断时,应及时暂封管口。1.6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工艺本工程混凝土施工项目多,部位分散,重点施工部位在于库底排水廊道和引水系统进/出水口结构混凝土。根据各部位混凝土的结构特点及施工条件,拟定混凝土施工方法。1.6.15#垭口坝混凝土面板施工1.6.1.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图见图1.6-1。1.6.1.2主要施工方法(1)测量放样及坡面清理沿坡面搭设人工活动爬梯,供人行走。测量人员在坡面上放出垂直缝中心线和边线,并用白石灰或打铁钎标识。在坡面上布置3×3m的网格进行平整度测量,按设计线逐格检查,其偏差不超过面板设计线5cm,以确保面板设计厚度。人工沿坡面采用压力水清洗干净。(2)钢筋安装面板施工时,通过测量放样,在坡面上标出结构钢筋的设计位置。钢筋在坝顶施工平台标准方框内人工放置、绑扎、焊接成整体钢筋网,确保每片钢筋网相互搭接长度和间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以便在坡面互相连接。钢筋网焊接完毕经检查无误后,由轮胎吊车吊运至坡面,钢筋台车沿坡面转运滑移至作业面。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插筋上标识的结构位置,自下而上人工进行焊接固定。钢筋台车由布置在坝前施工平台的2台10t卷扬机牵引。(3)止水安装铜止水片采用止水片成型挤压机在作业面附近连续压制成型,异型接头在厂家定做,现场人工安装。测量放样测量放样安装底止水打设插筋架设钢筋网安装侧模和中止水吊装滑模安装溜槽(溜斗)浇筑混凝土滑模换位吊离拆除侧模吊离钢筋台车吊运钢筋台车安装卷扬机混凝土养护起重机起吊面板浇筑过程图1.6-1面板混凝土浇筑施工程序图架设皮带机坡面检查、清理、冲洗吊车就位垫片安装(4)止水的保护混凝土浇筑时的保护混凝土浇筑时,采取止水片部位的混凝土先上升,其余部分混凝土滞后跟进的施工方法。靠近止水片部位采取人工锹铲进料,小型软管振捣器振捣密实,但振捣器不得接触止水片,其振捣间距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检查、维护,质检人员全过程进行旁站,确保止水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不损坏、不变形。混凝土浇筑后的保护混凝土浇筑后,为了避免主坝回填、主坝面板施工时损坏止水片,需及时进行止水片保护。按设计图纸采用木护盒或者特制钢板盒(其刚度满足抗冲击要求),并由专人负责检查保护装置的稳固性。必要时,上部再覆盖装土编制袋保护。(5)模板工程面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无轨滑模,侧模采用钢木组合模板,周边三角区采用滑模和翻转模板,局部三角区辅以组合钢模板。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无孔洞、不变形,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模板安装时,必须严格按测量准确放样的设计边线进行安装。①滑模:滑模拼装完后,采用25t轮胎吊将滑模吊到侧模上。滑模由自身行走机构支撑后采用手拉葫芦保险绳固定滑模,穿系卷扬机牵引系统,轮胎吊卸钩,其后对滑模试滑二至三次。在确保牵引装置稳固可靠后,卸下手拉葫芦。混凝土浇筑前,将滑模滑移至浇筑条块的底部。②侧模:侧模采用钢木组合结构。其刚度能保证无轨滑模直接在其顶部滑动时,不受到破坏。侧模外侧采用角钢焊接成的三角支架支撑固定,内侧采用短钢筋将侧模与结构钢筋网焊接固定,人工从下至上安装。侧模之间的接缝必须平整严密,无错台现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置专人负责经常检查、调整模板的形状和位置。对侧模的加固支撑,要加强检查与维护,防止模板变形或移位。侧模安装时,确保止水片安装牢固稳定,并注意保护已埋设的止水片。(6)混凝土拌制与运输面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抗渗标号W10,抗冻标号F100。水泥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不大于0.5,选用二级配骨料,掺优质引气剂和减水剂使混凝土含气量达到4%,入仓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3~5cm内。面板混凝土由混凝土系统集中拌制,6m³混凝土搅拌车水平运输到坝顶下料部位。(7)混凝土下料混凝土下料选用溜槽方案,溜槽采用轻型、耐磨、光洁、高强度的材料制作,每节长2.0m。无轨滑模就位后,即可在钢筋网上布置U型溜槽,分段固定在钢筋网上,其上接坝面集料斗,下至皮带机受料斗或仓位内。为了减小摆幅,溜槽布置在条块中部;对周边三角区面板,直接将溜槽延伸至仓面内,人工摆动溜槽布料。溜槽采用对接式连接,连接牢固可靠,不易脱落,并保证拆装方便。溜槽上布置保温被盖板,内壁进行光滑耐磨处理。溜槽内每隔5m分段设置软挡板,以防止骨料分离。(8)周边三角区混凝土浇筑对于条块的三角块,采用翻转模板,局部辅以组合钢模板,人工摆动溜槽布料,从低处向高处分层浇筑。待三角区混凝土浇满后改为滑模浇筑,进入正常滑升。(9)面板混凝土浇筑与滑模滑升面板混凝土严格按规定厚度分层布料,每层厚度为25~30cm。混凝土振捣时,操作人员站在滑模前沿的振捣平台上进行施工。仓面采用φ50mm的插入式振捣器充分振捣;靠近侧模和止水片的部位,采用φ30mm软管振捣器振捣。选派专人振捣,插点均匀,间距不大于40cm,深度伸入下一层混凝土面以下5cm,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时为准。模板滑升由坝面2台15t慢速卷扬机牵引,滑升时两端提升平衡、匀速、同步。每浇完一层混凝土滑升高度约20~30cm。滑模的滑升速度,取决于脱模时混凝土坍落度、凝固状态和气温等因素,一般滑模平均滑行速度为1~2m/h,具体参数由现场试验确定。每次滑升的幅度控制在20~30cm以内。对脱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及时进行人工修整、压平和抹面。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形成细微通道,确保混凝土表面密实、平整,避免面板表面形成微通道或早期裂缝。(10)混凝土养护与防护浇筑出模的混凝土,采用在滑模后拖一块与面板等宽的塑料布保护,防止表面水分过快蒸发而产生干缩裂缝,使混凝土表面经常保持湿润状态。面板混凝土采用复合土工膜养护方案,采用花水管不间断喷水,以达到保温润湿的目的,连续养护至水库蓄水,露出水面部位继续养护。混凝土在养护期间,要注意保护混凝土表面不受损伤。在后浇块施工时,滑模直接在其表面行走,防止表面磨损,如有损坏,应及时采用经设计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处理。1.6.1.3面板防裂及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1)面板防裂措施混凝土面板防裂是确保水库正常蓄水、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面板产生裂缝。施工中将从提高混凝土自身抗裂能力和减少外界环境因素诱发面板裂缝两个方面防止面板产生裂缝。①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a.保证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骨料、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品种、规格型号等进行选用。用于面板混凝土的所有原材料必须经试验检验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用于现场施工。b.优化混凝土配合化设计混凝土配合化设计在全面满足设计要求的各项技术参数的条件下,掺用I级优质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初期硬化时的徐变能力;选用较低的水灰比,以提高其极限拉伸值;采用高效复合型外加剂,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抗渗性和抗裂性。c.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成立面板混凝土施工责任组,施工前进行系统专业培训(包括管理人员、质检人员、施工人员、旁站人员、作业人员等),经考试考察合格后才能进入责任组,并持证上岗。在混凝土搅拌楼附近设置工地试验室,对出机口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上坝混凝土出机口时的各项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采用搅拌车运送,尽量缩短混凝土水平运输时间,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严禁在仓面加水。溜槽设置要通畅、干净、不漏浆。混凝土在斜坡溜槽中徐徐滑动,溜槽每隔5m设一道软挡板,严防混凝土在下滑过程中翻滚。仓内辅以人工平仓,摊铺均匀,无骨料离析现象。在保证振捣密实的前提下,防止过振或欠振,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防止振捣器靠近模板振捣。②降低周围环境对面板混凝土的约束应力a.随着滑模的上升,在确保钢筋网面不变形的前提下,逐次将位于滑模前的架立钢筋割断,消除嵌固阻力。b.II序块施工前,将I序块缝面整理平顺,并涂刷沥青乳液,减少周边约束力。③消除滑模对混凝土的机械损伤制作滑模要求刚度大、变形小,整个模板平直。且混凝土浇筑全过程连续均匀缓速上升,滑模左右两端上升同步,脱模后进行二次抹面,消除滑模对混凝土的机械损伤。本工程采用的滑模为型钢骨架(槽钢25)、整块钢板(δ=6mm)焊接的滑动模板(焊缝经细微打磨光滑),刚度、平整度均按规范要求执行。滑模加工制作前将向监理工程师提供设计图纸,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制作,制作完成再经监理工程师验审后投入使用。④加强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施工中加强各工种间的协调,组织保障机械设备、人员的配备,做好各种应急措施的准备工作,做到吃饭和交接班不停产,面板浇筑不中断。⑤加强面板的保湿、保温、防风措施保湿:面板长期保湿养护是面板防裂的主要措施之一,施工中将安排专业组进行该项工作。在面板混凝土脱模后,立即喷涂经监理批准的养护剂,防止表面水分过快蒸发。面板表面覆盖绒毛毡保温被或双层草包,不间断喷水,作为永久保湿养护。保温:面板表面保护是防止温度裂缝有效而重要的措施之一。外界气温骤降、寒潮袭击、表面保护拆除及连续高温日晒后遇降雨而大幅度降温等情况,都将使面板表面温度急速降低,产生很大拉应力而导致面板裂缝。混凝土脱模后及时覆盖绒毛毡保温被或双层草包,以达到保温、防止水份蒸发的目的,并设专职人员进行温度测量,指导施工。防风:风速是引起面板裂缝的重要原因。风速增大将引起混凝土热交换系数增大,从而导致面板表面温度降低,面板内外温度梯度变陡,拉应力剧裂增加,导致面板裂缝。采用及时覆盖保护,防止由风速产生的不利影响。(2)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措施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部分结构混凝土安排在低温季节施工。为了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突遇寒潮或其它原因造成降温,在滑模支架上挂一套活动暖棚。一旦突遇降温,迅速搭盖暖棚保温养护,面板混凝土出暖棚前铺上保温被或保温毯,防止温差对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1.6.2进出水口混凝土施工1.6.2.1施工程序上水库进/出水口混凝土施工程序图见图1.6-2。竖井混凝土料采用混凝土系统集中拌制,6m³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料经Mybox管入仓浇筑。(2)混凝土施工方法①滑模组装液压滑模系统主要由模板系统、工作平台系统和液压提升系统3部分组成,滑模高度120cm,爬杆采用φ48㎜脚手架钢管,每节长度3m。滑模结构型式详见附图事故闸门井滑模施工示意图(投附-YM/C1-06-09)。滑模组装之前,先用普通模板将井身底部1m以上范围混凝土浇好。混凝土表面经过凿毛处理和测量放样后,先搭设组装滑模的脚手架平台,然后按下列顺序进行组装:绑扎结构钢筋→组装模板→操作平台大梁(或桁架梁)→提升架→围圈→液压系统(包括千斤顶和液压操作机构及管路)→爬杆→吊架、工作平台等。开挖完毕、道路形成开挖完毕、道路形成进/出口拦污栅、扩散段浇筑洞内上平方段衬砌护面混凝土浇筑进/出口混凝土完工图图1.6-2上水库进/出水口混凝土施工程序图1.6.2.2进出水口混凝土施工进出水口竖井混凝土采用滑模施工,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6-3。示意图见投附-YM/C1-06-09。(1)混凝土浇筑①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经Mybox管入仓,分层浇筑,分层捣实,每层浇筑层厚20~30cm,初始浇筑总厚度满足混凝土自重超过模板与混凝土之间摩擦阻力,经计算滑模高度定为1.2m可满足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1.0~3.0kg/cm²以后,每浇筑20~30cm高度,提升1个行程,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提升模板,循环连续操作。混凝土采用人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器操作时,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振捣密实,另外振捣棒头不与钢筋、模板和支承杆接触。②停滑处理遇停电等特殊原因需暂时停滑时,先将仓面混凝土处理平整,将模板拉至离混凝土约20cm处停止,钢筋绑扎至适当高度,按常规方法处理混凝土面,模板清铲干净,涂上脱模剂,做好下一次滑升的准备工作。④“卡模”事故处理为应对滑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停滑事故,滑模滑升时,混凝土高度保持在模板高度的三分之二处。一旦停滑时间过长,立即将模板内未初凝的混凝土清除干净,减少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同时抓紧时间排除事故。竖井开挖检验竖井开挖检验图1.6-3闸门井混凝土衬砌施工工艺流程滑模安装、调试钢筋绑扎、接长爬杆接长预埋件安装混凝土浇筑滑模提升循环闸门井衬砌完毕竖井顶部操作平台搭设竖井顶部卷扬机安装、固定井口混凝土浇筑拌和系统拌制混凝土料6m³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成品料卸入料斗⑤养护当滑模出模后及时涂刷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混凝土养护剂进行养护。⑥拆模当模板滑升至设计高程时,进行空滑,空滑时注意对爬杆进行加固,待滑模脱离混凝土表面后,将滑模进行解体拆除,转运至下一个工作面。⑦闸门井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a.采用激光指向仪,保证井筒垂直度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b.采取三班连续作业施工方法,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c.滑升过程中,每个作业班对竖井中心线及扭转至少进行2~3次检查,防止滑模出现倾斜、平移、扭转现象,避免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⑧滑模施工技术安全措施滑模施工中,除遵照一般土建安全操作规程外,施工前,制定出各种具体安全措施。a.操作平台上备用材料及设备,严格按照设计规定位置和数量进行布置,不随意变动,以防超载。b.操作平台经常进行清理,保持清洁,以防止物体坠落伤人。c.操作平台铺板接缝紧密,四周设置围护栏杆或安全网。d.建立通讯联络信号和必要联络制度,保证施工过程畅通。e.混凝土运输垂直信道上口,搭设防护栅,防止高空坠物伤人。f.操作平台上备好消防设施,以防着火。g.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照明设施采用低压安全灯。1.6.3库底排水系统混凝土施工洞内混凝土采用钢模台车进行施工,分两层施工,先浇底板,再浇边顶拱。底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混凝土采取泵送入仓的方式浇筑,φ100型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利用挂设的样架收平表面混凝土,人工抹光。边顶拱采用钢模台车一次成型,每块浇筑长度拟定为10m,边顶拱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6.6-4。混凝土料用6m³搅拌车运输,泵送入仓。1.6.4防浪墙混凝土施工1.6.4.1进出水口混凝土施工防浪墙混凝土采取分段分层浇筑,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6-5。1.6.4.2施工方法①测量放样及基础清理测量人员沿设计图纸放出防浪墙的设计线、坝面高程。人工将轮廓线范围内清理干净、并整平,必要时采用振动碾或液压夯板沿设计线将基础压实,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在基础清理时,注意保护埋入面板中的底部止水系统不被损坏。②钢筋安装钢筋在钢筋加工厂加工制作,5~10t平板车运至施工现场,人工绑扎安装。③模板安装防浪墙混凝土采用组合钢模板,端部辅以木模板,人工严格按测量放样的设计线进行立模。模板必须稳固、平直,不变形,不错位,表面涂刷工业蜡,脱模后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整齐。测量放样测量放样钢筋台车就位边顶拱钢筋绑扎预埋件安装测量检查调整各项符合设计要求边顶拱钢模台车就位钢筋厂加工钢筋载重汽车水平运输人工搬运入仓铺设台车轨道插筋造孔、焊接架立筋施工缝、基岩清理安装封头模板拌和系统拌制混凝土料质量检查验收6m³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成品料卸入泵机封拱器封拱等待龄期至允许拆除强度拆除钢模台车、转移至下一段施工混凝土养护图1.6-4边顶拱混凝土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调整千斤顶使结构符合要求并固定④止水片埋设防浪墙之间设有止水铜片,在立模时按设计要求和设计位置固定于侧模中。⑤混凝土拌制与运输混凝土在混凝土系统集中拌制,采用6m³混凝土搅拌车运输,16t汽车吊配1.2m³吊罐入仓。⑥混凝土浇筑混凝土人工平仓后,采用φ50mm插入式振捣器充分振捣密实。靠近模板边沿和止水片附近采用φ30mm软管振捣器振捣。不得欠振、过振或漏振。⑦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保湿养护。图图1.6-5防浪墙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底板基础压实整平绑扎钢筋架设底板模板浇筑底板混凝土架设墙身模板浇筑墙身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拌制、运输混凝土拌制、运输1.7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1.7.1冬季施工措施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稳定低于5℃时,且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按低温季节施工。低温季节施工措施如下:(1)进入低温季节,施工前要准备好保温和防冻材料。混凝土保温选择保温效果好、且便于施工的聚乙稀泡沫塑料进行混凝土表面保温保护;(2)骨料在进入低温季节前筛洗完毕,成品料堆放高度不低于5m。骨料堆场搭设简易棚子,防止冻雪和冻结;(3)当混凝土浇筑温度不能满足要求时,适当采用加热水拌和;混凝土拌和时间比常温季节适当延长;(4)拌和混凝土之前,用热水冲洗拌和机,并将积水排除;(5)混凝土浇筑完毕,外露表面及时保温;(6)在低温季节浇筑的混凝土,拆除模板时间按规范要求进行,拆模后要及时保温;(7)有孔洞和迎风面的部位,增设挡风保温措施,如将混凝土所有孔洞进出口用型钢焊接成框架,采用木板或彩条布进行封堵,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冻裂;(8)必要时仓内搭设暖棚,挂碘钨灯,使仓内形成一个小气候,提高仓面温度。1.7.2雨季施工措施(1)及时掌握天气预报,避免在中雨以上天气中浇筑混凝土。(2)突遇暴雨时采用遮盖和暂停浇筑等措施。雨停后排除仓内积水和处理受雨浸混凝土,认真作好接头处理工作,直至监理等满意为止。加强对供、配电设施及用电器材等的维护管理,防止因雷击、漏电等发生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等事故。(3)设置地下水抽排设置,将地下水位降到基底高程以下,以保证各建筑物在干地上施工。(4)储备足够的工程材料和生活物资。(5)施工现场加设排水沟,在马道做截水沟,及时排除地表积水,防止地面雨水进入基坑而影响混凝土施工。(6)砂石料场做好排水工作,雨中或雨后恢复作业时加强对骨料含水率的测定工作,及时调整混凝土中的用水量,严格控制水灰比,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7)雨中浇筑时,浇筑仓面设置临时防雨蓬,浇筑完毕后混凝土面做好覆盖保护工作。如遇大雨天气,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覆盖混凝土表面。雨后及时排除仓内积水,受水浸泡或冲刷的部位及时处理。如混凝土未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在混凝土表面加铺砂浆后,继续进行浇筑并加强振捣,否则按施工缝处理,采用高压水冲毛的方法,开始冲毛的时间及冲毛水压、风压等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人批准。缝面冲毛后清理干净,保持清洁湿润,在浇筑上一层混凝土前,铺设一层2~3cm的水泥砂浆。报工程师批准后执行。(8)雨期施工时,加强对脚手架的检查工作,雨后恢复作业前,首先检查脚手架是否有损坏、塌陷等现象,若有则采取加固措施后恢复施工。1.7.3温控防裂措施水工建筑物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受到寒潮袭击,表面保温不及时;混凝土养护不充分,表面发生干裂并向深层发展;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及浇筑质量控制不严,存在某些薄弱面;混凝土浇筑分层分块不当;基础或者老混凝土对新浇筑产生强力约束;表面裂缝发现与处理不及时而向深层发展或危害性裂缝等。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为防止混凝土发生裂缝,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①砂石料堆高6m以上,堆放时间适当延长,取料时,取料堆下部温度较低的骨料,粗骨料采用喷雾降温;②加快混凝土的入仓覆盖速度,缩短混凝土运输和曝晒时间;③仓面采用喷水雾的方法以降低仓面的气温;④高温天气浇筑混凝土,利用早、晚进行浇筑,避开白天高温时段施工;⑤浇筑完毕后及早养护和保湿,防阳遮盖。(2)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和外加剂,以减少单位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降低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3)加强混凝土表面的养护和保护,避免表面裂缝发生。在高温季节,表面采用常流水养护。(4)合理地进行浇筑分层分块,改善浇筑块的散热条件。(5)发现裂缝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防止由表面向深层发展。①设专职人员对对部位的混凝土进行裂缝检查,记录裂缝发生的时间、部位、长度、裂缝宽度以及当时的混凝土内部温度和气温,对裂缝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②配合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研究对裂缝的处理方案,并按确定的处理方案及时进行处理,防止裂缝的从表面向深层继续发展而成为危害性裂缝。1.7.4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为保证本工程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优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对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配合比及仓面作业等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各主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1)水泥、外加剂、砂石骨料等要定期随机抽样检查与试验,其贮存满足相应的产品贮存规定,不合格材料不进入拌和楼。(2)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在全面满足设计要求的各项技术参数的条件下,掺用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初期硬化时的徐变能力;选用较低的水灰比,以提高其极限拉伸值。(3)控制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严格按试验室开具的、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使用的外加剂,提前做不同种类外加剂的适配性试验,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掺量;根据砂石料含水量、气温变化、混凝土运输距离等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用水量,以确保混凝土入仓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定期检查、校正拌和楼的称量系统,确保称量准确,且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保证混凝土拌和时间满足规范要求;在拌和楼同时生产几种标号的混凝土的情况下,采取电脑识别标志,防止错料;所有混凝土拌和采用微机记录,做到真实、准确、完整,以便存档或追溯。(4)测量控制根据地形条件和工程体形设计上的特点,施工测量工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将设计数据准确无误地放样于实地,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5)模板施工质量控制①测量放样施工必须增密控制网点以利检查校正模板。②模板安装必须尺寸准确、平整、光洁,接缝严密,固定可靠。③模板及配件在出厂前严格检查制作质量,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出厂。④为保证模板施工质量,加强模板的现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在施工现场布置一个模板维修保养站。(6)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工艺质量①成立混凝土施工专业班子,施工前进行系统专业培训,持证上岗。②混凝土入仓后及时进行平仓振捣,振捣插点要均匀,不欠振、不漏振、不过振;振捣器根据浇筑部位混凝土特性来选择,靠近止水片的部位采用人工撮料和用φ50mm软管振捣器振捣。③止水、金结机电及其它埋件安装准确,混凝土浇筑时由专人维护,以保证埋件位置准确。④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做到吃饭、交接班不停产、浇筑不中断,以免造成冷缝;过流面混凝土浇筑时,掌握好脱模时间,并在脱模后及时进行二次压面处理,消除面板表面的机械损伤、早期裂隙、微信道等,提高过流面表面质量,必要时采用真空脱水工艺。⑤为防止水气泡(尤其是侧面和顶面),采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二次复振及使用真空脱水等措施。(7)混凝土浇筑时安排专职质检人员旁站,对混凝土浇筑全过程质量进行指导、检查、监督和记录。(8)雨季施工时,设置专用可靠的防雨设施,及时排除仓面积水,认真做好坡面径流引排工作。(9)高温季节混凝土施工,认真落实温控措施;冬季混凝土施工,搞好混凝土的保温工作。1.7.5施工安全措施(1)为保证照明安全,在各施工部位、信道等处设置足够的照明,最低照明度符合规定。施工用电线路按规定架设,满足安全用电要求。(2)配备安全防护设施,仓面设置安全信道和安全围栏,模板挂设安全作业平台,高空部位挂设安全网,随仓位上升搭设交通梯,操作人员佩带安全绳和安全带,施工脚手架和操作平台搭设牢固。(3)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保养,确保高效、安全运行,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4)加强对职工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对工人进行岗前培训,操作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岗。(5)在施工现场、道路等场所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识、警示和信号等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6)滑模施工中,除遵照一般土建安全操作规程外,施工前制定出各种具体安全措施,包括:操作平台上备用材料及设备,严格按照设计规定位置和数量进行布置,不得随意变动,以防超载。操作平台要经常进行清理,保持清洁,以防止物体坠落伤人。操作平台铺板接缝紧密,四周设置围护栏杆或安全网。建立通讯联络信号和必要联络制度,保证施工过程畅通。混凝土运输垂直信道口,搭设防护栅。防止高空掉物伤人。操作平台上备好消防设施,以防高空着火。有足够的照明,照明设施采用低压安全灯。(7)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针对本工程安全重点由技术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指导现场生产,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科学组织施工,确保混凝土施工安全。1.8沥青混凝土施工概述1.8.1主要施工项目①沥青混凝土防渗工程:库底和库坡封闭层、库底和库坡防渗层、库底和库坡加厚层、库底与库坡连接段加厚层、库底和库坡整平层、接缝材料。②沥青混凝土路面:1#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下水库巡视便道沥青混凝土路面、下水库坝顶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通风洞沥青混凝土路面、进场交通洞沥青混凝土路面。1.8.2主要工程量沥青混凝土工程主要工程量见表1.8-1。表1.8-1沥青混凝土主要工程量表序号混凝土工程部位单位工程量备注1封闭层库底封闭层沥青玛蹄脂㎡147675.8库坡封闭层沥青玛蹄脂㎡185503.742防渗层库底防渗层沥青混凝土㎡14767.58库坡防渗层沥青混凝土㎡18550.37库底沥青混凝土加厚层㎡392.39库底与库坡连接段沥青混凝土加厚层㎡2061.47库坡沥青混凝土加厚层㎡1003整平胶结层库底整平胶结层沥青混凝土㎡21366.53库坡整平胶结层沥青混凝土㎡2437.71加筋网㎡66766.8841#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黏层沥青㎡12347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23475下水库巡视便道沥青混凝土路面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38236通风洞沥青混凝土路面黏层沥青㎡8255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82557进场交通洞沥青混凝土路面黏层沥青㎡11732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17321.9沥青混凝土施工1.9.1拌合站设置(1)上水库沥青混凝土骨料二次加工系统系统主要包括中碎、筛分、细碎及矿粉生产系统。中碎车间安置1台PYY1200圆锥破碎机,处理能力90t/h~200t/h。筛分车间内安装2台圆振动筛,型号为2YK2460,额定处理能力120t/h~400t/h。细碎车间布置1台PL-1000冲击式破碎机,处理能力为100t/h~160t/h。成品骨料经带式输送机运至成品料仓储存。矿粉加工配备1台ZMJ-900柱磨机,生产能力为18t/h~22t/h,成品矿粉储存于矿粉罐内。(2)上水库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系统布置在2号转运渣场顶部高程520m处。该系统由骨料给料系统、除尘系统、干燥系统、热骨料二次筛分、粉料系统、沥青存储加热系统、搅拌楼、成品料仓组成。与沥青骨料二次加工系统共用成品料仓,储量为3600m3。系统设置1座1000t沥青库,可满足高峰月沥青混凝土生产8天的需用量;系统建筑面积2000m2,占地面积约9000m2。2号公路经过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及骨料生产系统。1.9.2沥青混凝土材料供应本工程所需的沥青材料由发包人提供,加筋网、天然砂及其他材料由承包人负责购买。承包人应对发包人及本单位购买的施工材料进行检测,确保材料符合规范要求。(1)沥青对没有防冻要求的部位,一般采用普通沥青;对有防冻要求的部位,可以采用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一般由设计提出)。主要技术要求见表1.9.2-1和表1.9.2-2。表1.9.2-1普通沥青主要技术指标分析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1/10㎜70~100JTJ052T0604-2000软化点℃45~50JTJ052T0606-2000延度15℃5㎝/min㎝≥150JTJ052T0605-19934℃1㎝/min㎝≥10JTJ052T0611-1993闪点℃>230JTJ052T0607-1993溶解度三氯乙烯%≥99.0JTJ052T0613-1993脆点℃<-10JTJ052T0615-2000蜡含量(蒸溜法)%≤2.0JTJ052T0614-1993灰粉%≤0.5JTJ052T0606-2000TFOT163℃5h损失%≤0.6JTJ052T0604-2000脆点℃≤-7JTJ052T0605-1993软化点升高℃<5针入度比%≥68延度15℃5㎝/min㎝≥100JTJ052T0603-19934℃1㎝/min㎝≥7密度25℃g/㎝3实测表1.9.2-2改性沥青主要技术指标试验项目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in80T0604-2000针入度指数(PI)Min-0.6T0604-2000延度(15℃5㎝/min),㎝Min150T0605-1993延度(5℃5㎝/min),㎝Min40T0605-1993软化点(TR&B),℃Min50T0606-2000蜡含量,%Max2.3T0615-2000脆点,℃Max-20T0613-1993闪点,℃Min230T0611-1993溶解度,%Min99T0607-1993运动粘度(135℃),Pa·SMax3T0625-2000弹性恢复(15℃),%Min60T0662-2000灰份含量,%Max0.5T0613-1993离析试验,℃Max2.5T0661-2000质量变化,%Max1.0T0610-2000软化点升高,℃Max5T0606-2000针入度比(25℃),%Min55T0604-2000脆点,℃Max-18T0613-1993延度(15℃5㎝/min),㎝Min100T0605-1993延度(5℃5㎝/min),㎝Min25T0605-1993(2)粗骨料骨料一般就近开采,经破碎、筛分,粗骨料分为19-16mm、16-9.5mm、9.5-4.75mm、4.75-2.36mm共四级,通过调整掺配比例,满足配合比的要求。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9.2-3。表1.9.2-3粗骨料主要技术指标项目单位技术指标吸水率%≤2表观密度g/cm3实测含泥量%≤0.5坚固性%≤10与沥青粘附性%≥4级抗热性在加热条件下,不引起性质变化。针片状颗粒含量%≤20洛杉机磨耗度100转%≤40500转%≤8(3)细骨料细骨料采用人工砂(最大粒径2.36mm),也可采用人工砂与天然砂掺配,有利于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性能。细骨料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9.2-4。表1.9.2-4细骨料主要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技术指标吸水率%≤2表观密度g/cm3实测含泥量%≤1.0水稳定等级≥4级坚固性%≤10抗热性在加热条件下,不引起性质变化。砂当量≥90有机质含量浅与标准色(4)矿粉矿粉技术参数见表1.9.2-5。表1.9.2-5矿粉主要技术指标项目单位技术指标含水量%≤0.5密度g/㎝3>2.6亲水系数%≤1通过率<0.075㎜0.075㎜%=1000.05㎜>800.03㎜>600.02㎜>20抗热性无变化(5)掺加料(木质素纤维)为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可以掺加木质素纤维,其技术参数见表1.9.2-6。表1.9.2-6木质素纤维技术要求项目技术要求纤维长度<6.0㎝灰份含量18%±5%,无挥发PH值7.5±1.0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含水量<5%1.9.3沥青混凝土材料存储沥青混凝土与骨料二次加工系统公用成品料仓,储量为3600m³,设置一座1000t沥青库,满足高峰期沥青混凝土生产8天的需用量。由于沥青材料的特殊性质,如果接触氧、光和过热就会引起沥青的硬化,最显著的标志是沥青的软化点上升,针入度下降,延度变差,使沥青的使用性能受到损失,为了有效保护沥青材料的使用性能我们编制了如下沥青储存方案。首先进场沥青采用特殊包装,可以有效隔绝空气接触防止沥青材料氧化、老化,搬运时注意保护原包装。存放时采用挡光措施,防止阳光暴晒使沥青材料硬化变质,同时防止过热流淌。1.9.4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凝土面板最底层为整平胶结层,厚度10cm,整平胶结层与坝体垫层相接,除整平作用外,还要求有良好的透水性,以确保库水位骤降时,坝体内的渗流能快速降低,不致形成反压而破坏面板,因此设计时整平胶结层除沥青用量较少外,采用的骨料粒径也较大,最大粒径为25cm。防渗层厚度为10cm,该层在设计时除沥青和矿粉用量较多外,骨料的粒径也较小,使拌制出的混凝土更加密实,最大粒径为20mm,这层是抹在表面上的,由沥青和矿粉拌制而成。水工沥青砼配合比设计,一般采用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两个参数来控制。矿料级配是指粗、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后的矿料标准级配。可通过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计算时,一般采用富勒公式,即:ρi=(di/Dmax)n*100%式中:ρi——通过某筛孔的矿料重量百分率%;di——某筛孔的粒径mm;Dmax——最大粒径mm;n——级配指数。从以上公式可看出,要计算出各粒径的比例,还必须确定最大粒径和级配指数。①粒径过大,作为碾压砼面板在碾压施工中骨料易分离,大骨料下沉,细骨料和沥青上浮,出现层次性,尤其对渗透系数会产生影响;粒径过小,沥青砼强度降低,变形增大。对具有防渗功能的沥青混凝土,选择Dmax=19mm是适宜的。②级配指数越大,沥青砼的孔隙率越大;级配指数越小,沥青砼越密实。所以根据不同的孔隙率,通过试验来确定级配指数。从试验结果来看,整平胶结层的级配指数可以选择0.65;防渗层的级配指数可以选择0.3。沥青用量的确定与级配指数有关。级配指数越大,沥青用量越小;级配指数越小,沥青用量越大。二者成反比例关系,其比例关系为2.5(经验数据)。即:n*B=2.5式中:B——沥青用量,%;然后在此基础上以±0.5%的递增(或递减)确定最佳沥青用量。需要说明的是,0.075mm以下的含量,即矿粉的含量不适合富勒公式。尤其当n<0.35以后,计算出的矿粉含量往往比实际的偏高,需要作一些调整,调整的范围与矿粉的浓度有关,即:m=F/B式中:m——矿粉浓度;F——矿粉含量。根据经验使矿粉浓度控制在1.5~2.2范围内,当沥青是最佳用量时,沥青砼的强度随矿粉用量增多而增加。当超过这一范围时,会降低沥青砼的抗剪强度,拌和物的和易性差。当温度下降时,容易引起冷缩裂缝。有关矿料标准级配在设计阶段一般已经过论证。施工前的配合比试验主要是根据施工现场原材料的实际情况,对设计阶段提出的参考配合比进行复核验证,以适应现场施工的需要。从而得出推荐配合比结果。1.9.5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生产、试验1.9.5.1沥青混凝土生产沥青砼的制备是沥青砼心墙施工的关键工序,因此要认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照配合比准确配料,保证沥青砼的质量。(1)原材料检测沥青砼在制备前要先对原材料进行检测,沥青要求对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检测,骨料和填料要作颗分,各项指标都须达到设计标准。(2)沥青加热脱水对需要拌制使用的沥青,应提前溶化,加温脱水,脱水温度应控制在120℃左右,时间应大于2小时,直至加温到150~170℃,以备配制沥青砼需要,沥青加热温度不得大于180℃。(3)骨料加热骨料一般在旋转式加热炉内进行,出炉温度一般控制比沥青高20℃左右即170~190℃,一般不应超过200℃。(4)矿粉由于加热炉有引风除尘设施,对矿粉损失较大,对矿粉一般不进行加热处理,但矿粉不应有受潮结块现象。(5)拌制拌制时先将称量准确,经过烘干加热达到预订温度的骨料输入拌合机(矿粉可不经加热直接投入)先拌25秒,再加入沥青搅拌,搅拌时间一般不超过60秒。出仓温度应控制在150~170℃。若发现有发白的骨料,即为搅拌不均匀,要作废料处理,若发现拌好的料冒黄烟,即为温度过高,也要当作废料处理。沥青砼拌制工艺流程见图称量称量烘干加热除尘骨料称量矿粉脱水加热计量沥青拌合拌制出仓的成品料温度应控制在145-170℃,夏季取下限,冬季取上限,前5盘料应每盘检测,调正,待正常后再例行抽检,拌制好的砼料若停放45分钟-1小时后不能入仓,应作废料处理。1.9.5.2试验(1)试验目的现场工艺试验的目的是复核室内试验推荐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控制参数,选定适用于生产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参数,包括拌和系统出料控制,摊铺方法和碾压方法等。它是保证大规模生产时顺利施工的前提。(2)试验内容①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②各层摊铺方法的确定;③各层碾压方法的确定;④各种接缝处理方法。(3)试验步骤①试验使用的机械摊铺条幅布置见图1.9.5-1,条幅间的接缝布置及摊铺前的接缝处理方式见表1.9.5-1。试验摊铺条幅的宽度根据摊铺机的情况,应尽可能窄,以节约沥青混凝土拌和料。长度以振动碾能够正常碾压为宜。沂蒙池抽水蓄能电站防渗面板确定的条幅长度为22m,宽度2.9m。图1.9.5-1整平层摊铺条幅布置图表1.9.5-1整平层各条幅间接缝类型及摊铺前处理方式条幅接缝类型处理方式Lane1-Lane2冷缝摊铺前未加热Lane2-Lane3热缝摊铺前未加热Lane3-Lane4热缝摊铺前未加热Lane4-Lane5热缝摊铺前未加热Lane5-Lane6冷缝摊铺前加热Lane6-Lane7热缝摊铺前未加热②沥青混和料级配控制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级配按照室内试验推荐的配合比结果进行。③沥青混和料温度控制根据表1.9.5-2和表1.9.5-3的要求对混合料的生产、施工进行温度控制。表1.9.5-2沥青混凝土拌制时的温度控制项目防渗层整平胶结层改性普通沥青160~180℃150~170℃150~170℃骨料180~200℃180~200℃180~200℃混合料的搅拌温度160~180℃150~170℃150~170℃表1.9.5-3沥青混合料施工时的温度控制项目防渗层整平胶结层改性普通摊铺温度150~170℃140~160℃140~160℃初碾温度>140℃>130℃>130℃复碾温度>110℃>110℃>110℃终碾温度>90℃>90℃>90℃④碾压方法初碾应根据下图所示方法进行碾压,在摊铺条幅边缘留置10cm不碾压。20c20cm初碾振动碾摊铺条幅相邻条幅10cm初碾方法处理热接缝时,在相邻条幅摊铺完后,迅速进行碾压。复碾和终碾应按下图方法进行碾压。对接缝开放端应用电动夯进行振动碾压。复碾振动碾复碾振动碾完工条幅摊铺条幅复碾和终碾碾压方法初碾、复碾和终碾的碾压遍数和碾压方式见表1.9.5-4所示。表1.9.5-4整平胶结层的碾压方式和次数碾压方式(1)碾压方式(2)碾压方式(3)初碾方法第一遍:不振动(前进+后退)第一遍:不振动(前进+后退)第一遍:不振动(前进+后退)次数1次1次1次复碾方法第一遍:不振动(前进+后退)第二遍:前进振动第二遍:后退不振动第一遍:前进不振动第一遍:后退振动第二遍:前进振动第二遍:后退不振动第一遍:不振动(前进+后退)第二遍:前进振动第二遍:后退振动第三遍:前进振动第三遍:后退不振动次数2次2次3次终碾方法不振动不振动不振动次数1次1次1次各条幅的振动方式如图1.9.5-4所示。⑤接缝处理熨平板与已摊铺条幅之间重叠大约10㎝。在接缝施工中,冷缝处理和热缝处理是没有区别的,都应使用摊铺机上的接缝加热器进行加热。热缝施工时,用加热器对接缝加热后,迅速用电动夯进行振动压实,并应立即采用振动碾对接缝处进行碾压。对于冷缝处理,前一条幅施工完毕的时候,应在接缝处涂抹稀释沥青。下一条幅施工过程中,利用摊铺机上的接缝加热器进行加热后,先用电动夯振动压实,再迅速用振动碾进行碾压。图1.9.5-4各条幅振动方式图⑥试验项目和频率整平胶结层的试验项目如表1.9.5-5所示。防渗层的试验项目如表1.9.5-6所示。试验检验频率一般以拌和楼项目检测5次,现场检测项目每项2-3次为宜。表1.9.5-5整平胶结层机械摊铺的试验项目项目部位试验项目整平胶结层拌和楼出口密度(体积法)含气量渗透系数斜坡流淌值热稳定性水稳定性摊铺条幅表面核子密度试验芯样试验沥青含量和骨料级配含气量芯样密度渗透系数整平胶结层接缝处冷缝芯样试验渗透系数表1.9.5-6防渗层机械摊铺的试验项目项目部位试验项目防渗层拌和楼出口表面干密度含气量渗透系数斜坡流淌值水稳定性挠度试验弯曲试验张拉试验低温冻断膨胀试验(单位体积)摊铺条幅表面核子密度试验现场真空试验芯样试验沥青含量和骨料级配含气量现场芯样密度渗透系数斜坡稳定性试件弯曲试验张拉试验低温冻断挠度试验防渗层接缝处冷缝芯样渗透系数⑦试验芯样孔处理方法先将孔洞切成45°的杯状口,再对孔洞周围进行加热,然后涂抹冷沥青涂料。最后用相同配合比的混合料分层填筑并加以振捣。⑧根据以上试验检验结果,验证室内配合比的结果,并选择合理的施工参数。1.9.6沥青混凝土运输1.9.6.1运输设备选择(1)沥青混凝土的运输设备应根据现场摊铺的强度、运输距离以及设备运输能力进行合理配置。沥青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热量损失以及不被雨水、灰尘等污染。运输车的车斗必须清洁、密封不漏、光滑,减少沥青混凝土粘附。设备选型可考虑利用现有的运输设备进行改造,如加装后挡板、保温棚等。(2)在斜坡面上施工时,还需要将沥青混凝土从斜面顶部送到正在斜面摊铺的斜面摊铺机料斗中。制作与斜面摊铺设备配套的运料小车,靠主绞架的牵引可以上下输送沥青混凝土。(3)封闭层的沥青玛蹄脂是流态混合料,且拌和楼拌制的出料温度只有100℃左右,要达到180℃左右的施工温度,需要运输车具有能够继续加热、较长时间保温的功能。购置4台燃气加热玛蹄脂保温罐(德国Benennung生产,容量5.5m3)和两台电加热玛蹄脂保温罐,可以将沥青玛蹄脂持续加热到190℃的温度。将保温罐安装到国产东风汽车底盘上,既能持续加热,又能保温,还可运输。1.9.6.2运输路线选择现场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的连续性,要求从拌和楼拌制出的混合料尽快运送到施工区域。最短、最平坦的运输路线不仅能保证现场摊铺施工的连续性,也能减少路上混合料温度的损失,而且还能防止产生混合料骨料离析。1.9.6.3运输过程控制(1)沥青混凝土运输车辆在使用前,需将车斗内清扫干净,保证沥青混凝土内不混入其它杂质。装料前在车斗内部涂刷防粘剂,以便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不粘车斗。防粘剂采用柴油,按0.05L/m2的标准均匀喷洒到车斗内壁,以完全覆盖车斗内壁且无余液积聚车斗底部为合格。最好做到车斗内柴油喷洒完毕后升起车箱,待车厢内没有柴油流下后开始装料。(2)为避免沥青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热量损失及其它杂物混入,装料后盖上保温帆布。在运输途中应防止突然制动,以免沥青混凝土出现骨料离析。(3)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到达施工现场后,应自觉停靠在现场设置的“车辆轮胎清扫点”,将车辆轮胎进行清扫干净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应根据现场指挥人员安排的施工路线,进入所安排的摊铺班组。(4)如果在库底(平面)施工,运输车到达摊铺位置后,将沥青混凝土卸入摊铺机受料斗内。运输车卸料时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下,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5)如果在斜坡施工,运输车到达斜坡施工位置上方的施工道路后,将沥青混凝土卸入主绞架的吊斗内。然后由吊斗把沥青混凝土转到运料小车,再由运料小车输送到斜坡摊铺机料斗中。(6)沥青马蹄脂从运输车中转入摊铺车中,需在施工区附近搭建卸料台,台上的运输车往台下的摊铺车卸料,或使用有起重功能的设备(如主绞架等)将玛蹄脂转吊到摊铺车中。1.9.7沥青混凝土的摊铺与碾压沥青混凝土的摊铺与碾压施工因部位有平面(库底)、斜坡之分。库底(平面)施工相对简单,而斜坡(斜面)施工相对复杂一些。就结构层次来讲有整平胶结层、防渗层(包括加强防渗层)、封闭层等。1.9.7.1施工技术参数沂蒙抽水蓄能电站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为整平胶结层+防渗层+封闭层=10cm+10cm+0.2cm的结构形式。(1)整平胶结层①整平胶结层铺设在碎石排水垫层(即下卧层)和防渗层之间,在沥青混凝土面板中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沥青混凝土面板与下面的碎石排水垫层能良好的结合,并为沥青混凝土防渗层的摊铺施工创造良好的平整面。由于整平胶结层为开级配(非连续级配)沥青混凝土,具有一定的透水性,所以在防渗层和碎石排水垫层之间能起到过渡作用。②整平胶结层沥青混凝土压实后的厚度为10cm。经过生产性试验确定的施工控制标准见表1.9.7-1、表1.9.7-2。摊铺厚度和温度控制标准见表1.9.7-1;碾压遍数和碾压重迭宽度控制标准见表1.9.7-2。在复碾结束后应确认开放端侧的接头锥度,要求不超过45°,如图1.9.7-1所示。整平胶结层整平胶结层排水垫层排水垫层45°45°图1.9.7-1沥青混凝土摊铺断面示意图(2)防渗层(包括加强防渗层)①防渗层在整个沥青混凝土面板中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起防渗作用的密级配(连续级配)沥青混凝土。要求具有良好的防渗性、抗裂性、稳定性和耐久性。②防渗层厚度10cm。构造上或施工上易成为薄弱部位的可以加厚,即为加强防渗层,简称加厚层。加厚层一般设于沥青混凝土面板与水泥混凝土结构接缝部位,以及库坡、库底之间曲面连接部位或基础介质弹模差异较大部位。③经过生产性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控制标准见表5.6.9-1、表5.6.9-2。摊铺厚度和温度控制标准见表5.6.9-1;碾压遍数和碾压重迭宽度控制标准见表5.6.9-2。④在复碾结束后应确认开放端侧的接头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