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_第1页
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_第2页
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_第3页
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_第4页
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什么是区域可持续发展?

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区域内,人类通过能动地控制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又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和本区域发展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和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复习回顾可持续发展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条件——目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全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有哪些?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可以将其分为四类:环境污染问题、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资源短缺等四类。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破坏主要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面积减少等。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课标要求】

1.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理解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危害并掌握其有效的治理措施。2.通过分析案例,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3.能够从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学会分析地理景观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习目标】什么是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我国水土流失的地区主要有哪些?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地。黄土高原最严重。1.了解黄土高原乌鞘岭秦岭长城感知黄土高原完整黄土塬——甘肃庆阳认识黄土地貌:塬、梁、茆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梁峁——黄土丘陵活动:读图片思考、讨论:1.图片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你从何得知?2.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3.由此,你觉得这个环境问题的产生需要有哪些条件?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黄土的特性由粉砂颗粒组成,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低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作用明显,侵蚀强烈地形、地质——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多地震(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2)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少,其原因是(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CD植被

——植被覆盖率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能力降低

植被覆盖率(%)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201530403050605085806089>907095

读右表,你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植被减少使相同降水条件下河流径流量加大,侵蚀加剧,“水”的流失和“土”的流失量大大增加。

(1)自然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质、植被、土壤等方面,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原因表现地理位置的过渡性从平原向山地高原、从湿润区向干旱区、从森林向草原、从农业区向牧业区的过渡地带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为水土流失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水流速度快,冲击力大,为水土流失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地形坡度大地质灾害频繁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植被覆盖差地表疏松的土壤缺少植被根系的保护,易被侵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过度垦荒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无计划修建窑洞农业垦殖历史悠久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问题严重,对土地资源增大了压力,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人口增长土地退化水土流失过度樵采乱铲草皮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粮食紧张燃料短缺破坏植被人为因素是通过改变自然条件而得以实现的,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战乱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黄土土质疏松的特性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开垦陡坡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采樵滥用土地

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每立方米的年平均含沙量约35千克,高峰时达到570千克。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担)水,六斗泥。”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3、水土流失的危害:整体性原理——牵一发而动全身水土流失、土壤肥力流失,导致农业减产改变地表形态,加剧沟壑发展河流含沙量增加,淤塞河道,加剧洪涝灾害生态环境恶化,诱发自然灾害三门峡小浪底小浪底水库为什么要蓄清排浑?“蓄清排浑”是水库的一种运用方式。汛期泄洪排沙,非汛期蓄水运用,变水沙不平衡为水沙相适应,使整个库区泥沙年内进出平衡。

3、水土流失的危害:(1)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4)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5)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诱发或加剧自然灾害(3)造成水库淤积,河道阻塞,加剧洪涝灾情(2)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回顾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和黄土高原的实际,在影响水土流失的诸因素中哪些是人类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因此,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4、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物措施(恢复植被)退耕还林还牧还草、退牧还草;因地制宜,植树种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坡面水流坡面水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淤地坝打坝淤地有何作用?1、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2、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间作:一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多行)间隔种植的方式套作: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播种或栽植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农业技术措施(沟垄种植、粮草带状

间作、轮作、地膜覆盖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模式

——小流域综合治理阅读教材观察右图,思考并讨论:什么叫小流域?在小流域的各个部分应分别采用什么治理措施?综合治理后有何效果?对水土流失为何要采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小流域的治理在黄土高原地区广泛流传着:“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的劳动歌谣。这些反映了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什么方法?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梯田农业技术措施贮水拦沙,合理利用水土沟垄种植轮作间作地膜覆盖蓄水保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工程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治理课堂小结:土壤、气候、地形、植被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过度垦荒、放牧和樵采,毁坏树木,采矿,滥用土地影响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破坏、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形成原因危害治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1)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2)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分)(1)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荒漠化(2)措施:①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③合理开采地下水;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⑤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任答对一点给2分,满分8分)【典例】

(2011·广东高考节选)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2分)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拓展:荒漠化的含义: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的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荒漠化的分布:我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突出的地区。由于干旱无雨,地表水严重下降,在内蒙古的一些地区人们已无法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有很多地方成为无人村。在沙漠化地区小孩儿不上学,不接受教育可以,但不会赶水车不行。所以小孩子从小就要学会赶水车。受沙化侵蚀的公路1.荒漠化的危害(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降水少,植被稀疏(3)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土壤)(2)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4)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绿洲: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生态恶化灌溉农业区:大水漫灌(5)水资源利用不当2、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自然因素地形:平地多,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土壤:发育差,多为疏松的沙质沉积物。气候:干旱,降水少。冬春季大风天数多,植被:植被稀少。人为因素人口激增人类活动不当过度开垦过度樵采不合理用水过度放牧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渍化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举例】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拦截了几乎全部上游来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城市发展,各类用水剧增,民勤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并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读图回答1—4题。1.民勤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旱涝灾害D.气候变暖2.民勤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