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方案_第1页
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方案_第2页
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方案_第3页
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方案_第4页
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方案一、目的

本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方案旨在建立健全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制定本方案,明确排查整治的范围、内容、方法、责任和措施,推动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为我国交通安全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适用范围

1.本方案适用于我国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在交通安全管理过程中进行的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2.本方案涵盖了道路、桥梁、隧道、码头、渡口、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等交通安全领域的隐患排查整治。

3.本方案适用于从事交通安全管理的相关人员,包括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社会团体安全负责人等。

三、职责

1.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职责:

(1)制定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政策、规划和计划;

(2)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下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3)建立健全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4)对重大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

(5)对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2.企事业单位职责:

(1)按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要求,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2)建立健全内部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

(3)定期组织交通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4)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确保整改措施到位;

(5)及时向上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报告重大交通安全隐患。

3.社会团体职责:

(1)协助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2)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提高群众安全意识;

(3)参与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志愿服务活动;

(4)对发现的交通安全隐患及时报告交通运输管理部门。

四、隐患排查范围

1.道路交通设施隐患排查:

(1)道路标志、标线是否清晰、完整,是否存在误导性信息;

(2)交通信号灯、交通监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3)道路照明设施是否完好,照明亮度是否符合标准;

(4)道路排水设施是否畅通,是否存在积水现象;

(5)道路隔离带、防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好;

(6)道路交叉口、弯道、坡道等危险路段的安全警示标志是否设置合理。

2.桥梁隧道隐患排查:

(1)桥梁主体结构是否存在裂缝、变形等安全隐患;

(2)桥梁支座、伸缩缝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损坏、位移现象;

(3)桥梁排水系统是否畅通,是否存在积水、渗水现象;

(4)隧道照明、通风、排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5)隧道内标志、标线是否清晰,安全设施是否完好;

(6)隧道口及洞口周边环境是否安全,是否存在滑坡、落石等隐患。

3.交通运输工具隐患排查:

(1)车辆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灯光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2)车辆安全设施(如安全带、灭火器、逃生设施等)是否齐全、完好;

(3)车辆轮胎磨损程度、气压是否符合标准;

(4)车辆排放系统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污染隐患;

(5)船舶、渡船等水上交通工具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6)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营线路、站点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4.交通设施周边环境隐患排查:

(1)交通设施周边是否存在违法建设、占道经营等现象;

(2)交通设施周边绿化、环境卫生是否达标;

(3)交通设施周边是否存在影响交通安全的广告牌、标语等;

(4)交通设施周边是否存在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泥石流等;

(5)交通设施周边是否设置有必要的警示标志和提示信息。

5.交通安全管理措施隐患排查:

(1)交通法规宣传和教育培训是否到位;

(2)交通违法行为查处是否严格,是否存在执法不严现象;

(3)交通安全应急预案是否完善,应急演练是否定期开展;

(4)交通拥堵、事故频发路段的治理措施是否有效;

(5)交通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是否完善,数据共享和监测预警机制是否建立。

五、隐患排查的方法

(一)综合检查

1.定期组织综合检查,全面排查交通安全隐患。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道路状况、交通设施、交通工具、周边环境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等。

2.检查小组应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社会团体安全负责人及专业人员组成。

3.综合检查应采用现场查看、资料审查、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

4.检查结果应形成详细报告,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跟踪整改进展。

(二)专业检查

1.专业检查针对特定领域或专业性问题,如桥梁结构安全、车辆技术状况等,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资质的人员进行。

2.专业检查应依据国家或行业标准,使用专业设备和仪器,进行科学、严谨的检测。

3.检查结果应提供专业分析报告,对存在隐患的部位和问题提出专业整改意见。

4.专业检查应定期进行,对于重大隐患,应实时监控和评估。

(三)季节性检查

1.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安全风险,开展针对性的季节性检查。

2.春季重点检查道路融雪、排水设施;夏季关注高温、暴雨对交通设施的影响;秋季检查落叶清理情况;冬季关注冰雪天气下的道路安全。

3.季节性检查应制定详细检查计划,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季节性安全隐患。

(四)节假日检查

1.节假日期间,交通流量增大,应加强交通安全隐患排查。

2.节前应组织专项检查,重点排查易拥堵路段、事故多发点段和旅游路线的安全隐患。

3.节假日期间,应增加临时检查点,强化现场监督和指导,确保交通安全。

(五)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1.日常检查是指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交通安全隐患的巡查。

2.定期检查是指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和检查标准进行的周期性检查。

3.日常检查应注重及时发现和解决小隐患,防止隐患扩大。

4.定期检查应全面、系统,确保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5.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应记录在案,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六、长假期间安全检查

(一)工业安全

1.长假前,工业企业应组织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确保生产设备、设施安全可靠。

2.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生产线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紧急停机装置是否可靠;

-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存在漏电、短路等风险;

-机械设备是否定期维护,是否存在磨损、疲劳裂纹等问题;

-高处作业平台、脚手架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危险化学品存储、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采取有效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消防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应急预案是否完善,应急物资是否准备充足。

3.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应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期限和责任人。

4.长假期间,工业企业应安排值班人员,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生产问题。

5.工业企业应加强与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沟通,及时报告安全生产情况,接受监督和指导。

6.长假结束后,工业企业应对长假期间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二)交通安全

1.长假期间,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加强交通安全检查,确保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2.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是否清晰,交通信号灯是否正常工作;

-道路桥梁、隧道等关键设施的安全状况;

-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和运营管理;

-长途客运站、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的安全措施;

-道路交通拥堵点和事故多发区域的交通秩序;

-渡口、码头等水上交通设施的安全状况;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3.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与公安交警部门协同工作,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巡逻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交通违法行为。

4.针对长假期间可能出现的高速公路拥堵,应提前制定交通疏导预案,确保交通流畅。

5.对长途客运车辆和旅游包车,应加强安全检查,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驾驶员资质合规,严禁疲劳驾驶。

6.在长假前,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通过媒体发布交通安全提示,提醒广大驾驶员和乘客注意出行安全。

7.长假期间,应建立交通安全信息日报制度,及时汇总、分析交通安全信息,对发生的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情况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

8.长假结束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对交通安全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交通安全管理提供改进措施。

(三)环境保护安全

1.长假期间,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强对各类污染源和环境保护设施的检查,确保环境安全。

2.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治污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是否高效运转,是否存在泄漏、溢流等风险;

-建筑工地扬尘控制措施是否到位,是否采取湿法作业等;

-燃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环境安全措施是否完善;

-长假期间大型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评估,包括噪声、空气污染等;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否有效。

3.环境保护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协作,对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项目进行监督,确保施工活动符合环保要求。

4.针对长假期间可能增加的环境污染风险,应提前制定应急预案,确保能够迅速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5.环境保护部门应通过媒体发布环保提示,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减少长假期间的环境污染。

6.长假期间,应加强环境监测,对重点污染源和敏感区域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环境质量。

7.对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环境保护部门应立即采取措施,督促相关单位整改,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

8.长假结束后,环境保护部门应对长假期间的环境保护安全情况进行总结,评估环保措施的有效性,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环境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七、隐患排查分级

1.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分为四个级别:重大隐患、较大隐患、一般隐患和轻微隐患。

2.重大隐患是指可能导致群死群伤、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环境污染的安全隐患。

3.较大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安全隐患。

4.一般隐患是指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安全隐患。

5.轻微隐患是指对人员、财产、环境有一定影响,但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安全隐患。

6.隐患级别的判定应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范围和危害程度进行综合评估。

八、隐患排查管理

1.隐患排查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排查工作全面、深入、细致。

2.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明确排查责任、程序和要求。

3.隐患排查应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隐患排查数据库,记录隐患排查、整改、复查等信息。

4.对排查出的隐患,应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督促整改到位。

5.对重大隐患,应实行挂牌督办,确保整改效果。

6.隐患排查结果应定期进行分析,总结隐患发生的规律和原因,为隐患预防和整改提供依据。

7.应加强隐患排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确保排查工作的质量。

8.隐患排查工作应接受社会监督,对排查不力、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九、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

1.事故隐患排查报告:

-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制度,明确报告程序、内容和时限。

-隐患排查结束后,应及时编制排查报告,报告应包括排查时间、范围、方法、发现隐患的详细情况及整改措施等。

-对于重大隐患,应立即报告上级管理部门,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隐患排查报告应定期汇总分析,为改进隐患排查工作提供依据。

2.隐患建档监控:

-对排查出的隐患,应建立档案,实行痕迹化管理。

-隐患档案应包括隐患的基本信息、排查记录、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复查结果等。

-隐患档案应实时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对已整改的隐患,应进行复查,验证整改效果,并记录复查结果。

-隐患档案应便于查询和统计,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隐患档案进行审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管理的规范性。

-隐患档案的监控应涵盖从隐患发现到整改完毕的全过程,确保闭环管理。

十、考核

1.考核目的:通过考核评估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效果,促进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2.考核主体: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负责对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考核。

3.考核内容:

-隐患排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情况,包括排查计划、排查范围、排查频率等;

-隐患整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包括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整改结果等;

-隐患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包括档案的完整性、实时更新情况等;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执行情况,包括预案的实用性、应急演练的开展等;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情况;

-公众对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4.考核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