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课件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课件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课件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课件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一、有关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的争论基础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这一观念作为探讨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的基点,认为“中医基础理论,就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统称”,部分学者还对其中所含“基本思维方法”这一部分进行了强调。然而,在关于究竟哪些内容属于中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更深层次、更具体问题的探讨上,则出现了诸多分歧。这一点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内容的确定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一)认为应包含中药(贾得道.张瑞祥)1.思想基础:包括“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天人相应思想”4部分;2.生理学说:包括“形体结构”、“生命物质”、“脏腑器官”及“阴阳五行与生理”4部分;3.病理学说:包括“病因与发病”、“病机与病变”、“病传与预后”3部分;4.药理学说: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引经”、“功能作用”4部分。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二)认为应包含治则治法(潘桂娟)中医基础理论“包括认识论和方法论两大部分”。1.认识论部分:包括以阴阳五行、人与天地相应、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等学说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以及以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精神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为代表的,有关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认识;2.方法论部分:主要是指以辨证论治、养生防病为核心的“临床思维方法”、遣方用药施术的法则.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三)认为应包含五运六气(雷顺群.王琦)

王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所列内容,认为中医基础理论范畴包括“阴阳、五行、脏象、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养生、五运六气等概念”。(四)认为应包含中医临床基础(周安方)

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男科等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如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理论、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理论、男性的生理病理特点理论、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理论等。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五)认为应包含中医相关学科的内容(王新陆)

包括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中医软科学的基础理论、中医基础学科的基础理论3大部分

1.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学科的基础理论。

2.中医软科学的基础理论包括科研管理学、人才学、教育学、未来学等。

3.中医基础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3个部分,是狭义的概念,即通常意义上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二.中医学的内容中医学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要面对的现象就决定了中医学是什么。中医学要解决的问题有四:1.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包括其自身的起源、正常生理状态的标准、自身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单位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内容;2.未病先防,也就是有关保健预防的内容;3.已病治疗,也就是有关治疗疾病的内容;4.病后调理,也就是有关康复调整的内容。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这几个问题又都会涉及以下三方面内容:

首先是“什么是正常状态”,其与疾病相对而言,涉及生理学,包含人体的生理功能单位及其相互间关系等内容。其次是“什么是疾病,疾病是如何发生的”,这涉及诊断学、病理学,包含病因、病机、发病、传变、病与证的概念及辨别等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最后是由此而产生的“疾病如何治疗、如何康复、如何预防”,这包括内、外、妇、儿、急、骨伤、心理等各学科知识以及贯穿于各科之中的针灸(含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等内容)、方药(含治则治法、组方理论(方剂学)、药物性味(中药学)以及中药炮制等内容)、其他疗法等有关治疗方法的知识。应该说,这四个问题、三个方面所涉及的所有概念、原理、规律,就构成了中医学本身。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三.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范畴中医基础理论,就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统称。

中医基础理论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1.中医学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包括生命的起源、自然界与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人类自身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基本单位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还包括个体的差异(体质)、人类健康的标准。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2.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包括病因、发病、病传、疾病的判定标准(整体上原则性的、不包括具体病变)。3.中医学治病的原则与原理。包括治则治法,药物、针灸、推拿、精神等各种疗法治疗疾病的原则与原理。4.中医学预防疾病、病后调理康复的原则与原理。5.贯穿于以上诸项的中医学的思维模式,即指与现代科学不同的有自身特点的思维模式。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四.中医学基础“中医学基础”,不同于“中医基础理论”一是指中医学产生的基础以及现代人学习中医学的基础: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家、道家、意象思维等);2.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天文、气象、地理等);3.中医学的社会学基础(政治制度等);4.中医学的语言文字文化基础。应该说以上这些都是现代人学习中医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另一个含义是相对于临床实践而言的:

其中,把不属于临床实践诊治、预防、康复操作部分的中医学内容,统归于“中医学基础”,即人们通常所称的“中医基础医学”,它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等,这实际上是多个学科的综合。此外,贺晓慧等认为中医基础理论还应包含“医用天文历法、地理医学、生物医学、心理医学、时间医学、社会医学、体质医学和预测医学等内容”。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综上,可以看出,中医学、中医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其内容范畴其实有很大的区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应该清晰自己的内容范畴,既不能将不属于自身学科的内容(中医学基础)纳入其中,使之显得繁杂无序,而不利于自身研究目标的确定与突破;也不能将属于自身学科的重要内容漏弃,使之缺乏系统完整性,而不利于自身学科的整体发展,更有“趋于末、丢弃本”之嫌,致使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迟滞。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思考题:1.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2.中医基础理论在教材内容上的异同.3.现代学者出现了诸多分歧,你是如何看的.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3个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首获国家

973计划项目立项973计划全称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国家目标为导向,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以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作为核心任务,重点资助农业、能源、信息、人口与健康等7个领域,有全局性、带动性的重大研究,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地位。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从1998年启动到2004年,973计划虽然已立项188个,财政投入40余亿元,但一直没有中医药基础研究方面的项目。今年,973计划启动8年来首次设立“中医理论”专项,以提升我国中医药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经3轮严格评审,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方剂配伍规律、络病学说与针灸3方面的基础研究最终获准立项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分别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邓铁涛、天津中医学院院长张伯礼、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吴以岭担任首席科学家,累计投入经费5200万元。其中,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主承担的“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分6个项目,参与单位包括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国家投入研究经费1700万元。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认为,“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列入973计划,是建设广东中医中药强省的成绩,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里程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据悉,今年,973计划共受理申报项目277个,有54个项目立项,投入研究经费10余亿元。其中,人口与健康领域项目最多,共14个。此前,该领域已立项38个,首席科学家全部来自非中医药院校。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张伯礼-天津中医学院

李连达-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刘昌孝-天津药物研究院高学敏-北京中医药大学程翼宇-浙江大学王喜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高金亮-天津中医研究院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组分配伍与饮片配伍的相关性研究-郑虎占-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方法基础研究-瞿海斌-浙江大学中药组分的体内变化过程及配伍对其影响的研究-李川-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组分配伍作用模式的基础研究-张伯礼-天津中医学院冠心Ⅱ号基因水平的配伍规律研究-张荣利李连达-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浙江大学基于体内直接作用物质的类方配伍研究-王喜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

吴以岭-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刘保延-中国中医研究院张运-山东大学杨跃进-北京阜外医院吴伟康-中山大学丁光宏-复旦大学赖新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朱汉章-北京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络病与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及治疗对策-吴以岭-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通络方药对络气郁滞(或虚滞)与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失调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作用研究-王克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通络方药对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微血管完整性及心肌组织保护作用研究-杨跃进-北京阜外医院通络方药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作用机制研究-刘志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通络治法代表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及综合评价-吴伟康-中山大学针刺效应与经络功能的科学基础-丁光宏-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针刀松解法的基础研究-朱汉章-北京中医药大学穴位效应规律的研究-朱兵-中国中医研究院通络方药对络脉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吴宗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通络方药对络脉绌急与血管痉挛作用研究-曾定尹-中国医科大学通络方药对脑缺血损伤脑组织保护作用的微血管机制研究-李澎涛-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

邓铁涛-广州中医药大学曹洪欣-中国中医研究院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志伟-广州中医药大学任继学-长春中医学院陆广莘-中国中医研究院劳绍贤-广州中医药大学颜德馨-同济大学李德新-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徐志伟-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方法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李平罗国安-中日友好医院清华大学中医各家学说及其理论创新研究-曹洪欣-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内涵研究-潘桂娟-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五脏理论创新性及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研究-王文奎李峰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一、有关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的争论从近十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都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均指一门科学或某一学科的根本原理和法则,以及系统的理性认识,包括学说和主张。基础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这一观念作为探讨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的基点,认为“中医基础理论,就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统称”,部分学者还对其中所含“基本思维方法”这一部分进行了强调。然而,在关于究竟哪些内容属于中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更深层次、更具体问题的探讨上,则出现了诸多分歧。这一点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内容的确定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一)认为应包含中药。如贾得道所言,“中医基础理论可分为思想基础、生理学说、病理学说和药理学说4部分”。“思想基础”包括“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天人相应思想”4部分;“生理学说”包括“形体结构”、“生命物质”、“脏腑器官”及“阴阳五行与生理”4部分;“病理学说”包括“病因与发病”、“病机与病变”、“病传与预后”3部分;“药理学说”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引经”、“功能作用”4部分。张瑞祥也持相同观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范围很广泛,如以中医五运六气、阴阳五行、经络、脏府、气血津液、体质为中心的病因、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再如,以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原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禁忌、资源保护、药材的真伪优劣、炮制为中心的药材学、炮制学、制剂学、中药化学、药效学、毒理学等等。”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二)认为应包含治则治法。如潘桂娟所言,中医基础理论“包括认识论和方法论两大部分”。“认识论部分”包括“以阴阳五行、人与天地相应、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等学说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以及“以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精神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为代表的”有关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认识;“方法论部分”主要是指“以辨证论治、养生防病为核心的”“临床思维方法”、“遣方用药施术的法则”(治则治法)。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三)认为应包含五运六气。如雷顺群所言,“关于中医基础理论范围的界定存在三种不同的认识,一个是《内经》,一个是《中医基础理论》,一个是《中医诊断学》。……如果将这三种认识进行整合,中医基础理论的范围应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中医阴阳五行学;第二,中医脏象经络学;第三,中医病因病机学;第四,中医基础诊法学;第五,中医证候辨证学;第六,中医治则治法学;第七,中医五运六气学。”王琦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所列内容,认为中医基础理论范畴包括“阴阳、五行、脏象、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养生、五运六气等概念”。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四)认为应包含中医临床基础。如周安方所言,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础学科的基础理论”(包括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中医脏象经络理论、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中医诊法理论、中医辨证理论、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中医养生防病理论、五运六气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学等)以及“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男科等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如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理论、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理论、男性的生理病理特点理论、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理论等)。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五)认为应包含中医相关学科的内容。如王新陆所言,“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中医基础理论应包括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中医软科学的基础理论、中医基础学科的基础理论3大部分。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中医软科学的基础理论包括科研管理学、人才学、教育学、未来学等。中医基础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3个部分,是狭义的概念,即通常意义上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此外,贺晓慧等认为中医基础理论还应包含“医用天文历法、地理医学、生物医学、心理医学、时间医学、社会医学、体质医学和预测医学等内容”。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一)中医学的内容一种理论的产生,与现实需要是密不可分的,中医学同样如此。中医学是古人在解决有关健康的问题时所提出的理论。由此,应该说中医学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要面对的现象就决定了中医学是什么。中医学要解决的问题有四:一是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包括其自身的起源、正常生理状态的标准、自身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单位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内容;二是未病先防,也就是有关保健预防的内容;三是已病治疗,也就是有关治疗疾病的内容;四是病后调理,也就是有关康复调整的内容。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二)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范畴中医基础理论,就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统称。所谓“基本”,就是指根本的或普遍的。“概念”,指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原理”,通常指科学的某一领域或部门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理,从原理出发可以推演出各种具体的定理、命题等,从而对进一步实践起指导作用。“规律”,亦称“法则”,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具有普遍性、重复性等特点。以此来厘定上述中医学的内容,就会发现中医基础理论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这样几方面:①中医学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包括生命的起源、自然界与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人类自身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基本单位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还包括个体的差异(体质)、人类健康的标准。②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包括病因、发病、病传、疾病的判定标准(整体上原则性的、不包括具体病变)。③中医学治病的原则与原理。包括治则治法,药物、针灸、推拿、精神等各种疗法治疗疾病的原则与原理。④中医学预防疾病、病后调理康复的原则与原理。⑤贯穿于以上诸项的中医学的思维模式,即指与现代科学不同的有自身特点的思维模式。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三)中医学基础所谓“中医学基础”,不同于“中医基础理论”。它实际上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中医学产生的基础以及现代人学习中医学的基础,其中应该包括: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家、道家、意象思维等);②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天文、气象、地理等);③中医学的社会学基础(政治制度等);④中医学的语言文字文化基础。应该说以上这些都是现代人学习中医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且有鉴于现代人在古代文化知识方面的薄弱,其内容也可以纳入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去讲授(当然,最好是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开课之前专开一门课去讲授)。需要明确的是,它们绝非中医基础理论所属,因为这些内容也是学习中国古代其他学科的基础。

“中医学基础”的另一个含义是相对于临床实践而言的。其中,把不属于临床实践诊治、预防、康复操作部分的中医学内容,统归于“中医学基础”,即人们通常所称的“中医基础医学”,它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等,这实际上是多个学科的综合。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综上,可以看出,中医学、中医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其内容范畴其实有很大的区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应该清晰自己的内容范畴,既不能将不属于自身学科的内容(中医学基础)纳入其中,使之显得繁杂无序,而不利于自身研究目标的确定与突破;也不能将属于自身学科的重要内容漏弃,使之缺乏系统完整性,而不利于自身学科的整体发展,更有“趋于末、丢弃本”之嫌,致使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迟滞。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哲学研究方面:

中医学对阴阳学说的全面阐释,源于《黄帝内经》。以《内经》为先河,古代医家,从物质的阴阳属性与五行归类,大量地探讨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但是阴阳五行终究是自然哲学,运用自然哲学的概念或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仍然有很大的不同,如何用现代科学来描述古代医家的学术成就,就形成了多学科研究阴阳五行学说,试图用多学科阐述中医基本框架的本质、内涵及其科学价值。钱学森说“所以我总说唯象中医学,即把中医理论从阴阳五行解放出来,用中医整体观把几千年医疗实践总结成为人体科学的框架,这是基础,是起步”。中医理论从阴阳五行中解放出来首先应对阴阳五行学说本身进行研究,尤其重要的是用现代方法、观点来研究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近几十年来,一些作者应用“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等对阴阳理论和五行说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多数停留在逻辑分析的水平,尚不深入,进入90年代,多学科研究阴阳五行学说有了新的成果与趋势。

90年代以后,对阴阳五行的研究扩展到分子生物学、数学、稳态学、生态学、以及计算机方面,另外还涉及到系统自组织理论、广义互补原理、狭义相对论、中国钟、熵变、耗散结构等学科,学科领域十分广泛。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不仅在cAMP/cGMP以及前列腺素的血栓素与前列环素的研究上,还进一步深入到DNA的复制与基因的关系,甚至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等。但是阴阳的基因研究,还只是从现象上发现它们之间类似点,尚没有从基因的生理、病理探讨人体阴阳的生理、病理。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在数学的研究上,近年发表论文较多,一些用数学语言模式等来描述阴阳五行的内容,使阴阳五行的内容数字化,定量。但这只能反映阴阳五行的数学模式,尚难以用数学来描述人体临床与辩证施治。有学者从五行的网络特征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五行网络,反映简单五行网络有其特点与不足,这确实是有益的尝试。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在稳态与生态,自组织理论,广义互补,狭义相对论等,也只是从不同的学科理论来研究阴阳五行与各学科的内在关系,阐述了阴阳五行学说在一定范围内与上述理论共同之处,但难用这些学科来代替中医阴阳理论。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关于阴阳本质的研究包括“阴阳学说的本身”,“阴阳的本质”,“人身阴阳”的本质等三个方面。上述三个方面在今后研究中将会皆有所涉及。但过去研究实践很多实际集中于"人身阴阳"的研究。人身阴阳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人体物质与功能对立两个方面,过去研究的共同点是,要揭示人身阴阳的具体物质,力图找出能特异性地决定并呈现为人身阴阳变化的物质成分,这种物质成分在量上的减少或增加,决定着并呈现为人身阴阳的虚实变化。今后这一研究还将进行,但人体某生理与功能的两个方面变化,是否可以说明就是人体阴阳的本质,尚难以定论,不过这些只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人体的阴阳现象。而阴阳病理与临床证型是人体病理表现的综合,有关阴阳证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中医证本质的研究,今后还将出现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五行学说实际是一个与大自然相通的开放系统,中医在应用五行学说进行疾病诊断与治疗,但它不是一个“实物中心论模型”,而是一个“功能中心论模型”,它是一个对复杂物质运动规律的高度抽象。过去的多学科研究,尤其是计算机和控制论等研究,一定程度揭示了五行学说的合理性,及其系统的控制原则,但是如何运用多学科来全面准确描述五行学说或代替传统的五行学说,并运用新的学说于临床诊断与治疗,将五行学说纳入现代学科中去,仍然有十分艰巨的路要走。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气血理论方面:

对于气本质的探讨,虽取得了很大进展,可是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气的病理变化方面,多偏向于气虚的研究,而对于气陷、气滞、气闭、气脱、气逆等的实质研究,显得相对薄弱。由于气是机体脏腑各功能的体现,故对于气的病理变化研究又多侧重于某一脏腑的具体变化,现代研究的气的本质,涉及到人体能量代谢,免疫功能,神经系统,微粒流,电场等等各方面。但是,对于这些气所涉及到的各个系统及其功能之间的关系却很少有人来加以分析和研究。由此可见,气的研究并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中,气是一个整体概念,故从宏观角度、整体角度来把握一下气的本质是十分必要的。研究应拓宽思路和视野,从多角度入手,不但从证实的角度来探讨气的本质而且应尝试从证伪的角度来证实气的本质与那些物质和功能无关。从证实和证伪两个角度来逐步确定气的本质范围。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从药物方面的研究来推测气的本质也未尝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虽然有一些工作在进行,但多是在搞药理,很少从药物本身对人体的系统或局部调节来研究。如对于降气药、理气药、补气药、回阳固脱药、开窍药等的研究,可为推测气的本质提供一些思路和依据。对于动物模型的研究,开展了一些工作,也进行了一些比较成功的尝试。如利用疾病的致病因素,改变动物的生长环境,服用过量的中药等方式造模。但这些造模方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优缺点。如动物模型在造模因素结束后,很快恢复健康,甚至在造慢性模型的时候,动物可以形成习惯性或学会一些抗造模因素的技巧来影响造模。所以,尝试从遗传学角度来造一些慢性病如气虚,血虚等先天的动物模型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提高模型的可信度。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血理论的研究:

血的研究中,以血瘀学说的研究为中医现代实验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近年来的进展是较快的。尽管如此,由于机体本身的复杂性和血瘀证表现的多样性,目前的工作离全面阐明血瘀证的本质、发生机理及活血化瘀的作用机制还有不小的距离,因此需要广大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不断探索。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血瘀可以是疾病的原发改变,例如一些与血栓形成关系密切的疾病;也可以继发于某些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如肺源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因瘀可以致虚,因虚也可以致瘀。更多的情况下是机体不单纯出现瘀证,而是还有其他夹杂证。研究血瘀证与这些夹杂证的相互联系,对于深入阐明血瘀证的发生机理及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方面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是气虚与血瘀的关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现益气药黄芪可以加强丹参的活血化瘀作用,在应用丹参的基础上加用黄芪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和高切变率下的全血比粘度;而黄芪和丹参合用也能增强黄芪的补益心气一强心的作用。除了气虚和血瘀外,其他一些脏腑虚证和血瘀的联系的研究工作做得还比较少,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活血化瘀药物的研究是血瘀学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余年来也己取得一定进展,但应该承认在某些疾病中的疗效还不够满意。一些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缺乏强度。为了提高这些药物的专一性和增强其疗效,己从活血化瘀药物中提出了一些有效单体,如川芎嗪、丹参素、赤芍精、当归内的阿魏酸钠等,但为数还不多,有的单体的作用还不能与生药等同,但这是一个应该坚持的方向。对于复方药物的配伍和协同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从生药学、药剂学、药代学、药效学等方面探讨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实验研究的手段要不断更新。在可能的条件下要努力争取引进先进的理论、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选用客观而定量的记录指标,走上中医理论研究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要发扬中医理论的特色,重视整体水平的研究,同时又要吸收现代科学重视分析研究的手段。开展在器官、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的研究。要建立多种能确切地反映不同类型血瘀证的动物模型供实验研究之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血瘀学说的研究将从目前的主要依靠生物物理学的手段,扩展到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神经内分泌学等多个领域,为发扬传统中医理论。提高临床疗效作出更大贡献。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药物的疗效,开发研制新的血瘀证模型,进一步加强分子水平定量化研究,对研究活血化瘀及血瘀证将起到积极作用。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在探讨血瘀证本质的研究中,很多鲜为人知的病理改变都被列为与血瘀证有关,因此随着临床和实验的研究进展,血瘀证的概念、范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对此,应当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血瘀证概念和范畴不应无限制地扩展,任何一种概念都应紧扣血液、血管,最终以血液的瘀变为前提,否则,血瘀证将和其他证候混同。血瘀证外延的扩大,涉及到其他的病和证,就应伴随着相应治法的产生,否则,外延越广,适应性越多,则准确性和特异性就会越差。因为就现代广义的血瘀证概念来说,已经兼有气滞、气虚、寒热、痰饮等多种复杂的病象,己非单纯血瘀治疗所能概治,临床上,单纯血瘀证不少,而兼挟他证出现者亦不少,要提高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效果,对概念和范畴有必要作一定限度的划分,而且血瘀证之中还必须结合病及兼证作细致的分型归类,血瘀证的范畴划分应该是:符合血瘀证概念、病理变化而表现出来的相应证候,即属血瘀范畴,而治疗上应该是以活血化瘀药物为主的。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藏象理论方面

一、心心证的现代研究状况,反映了证客观化研究及辨证诊断研究的一个侧面。其研究的思路、范围、手段都说明了心系统的现代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尤以心气虚证和心阴虚证的研究较为系统。在心气虚证的研究中,又以心功能检测和脉图检测的报道较多,且重复性较好,并在确认某些较为公认的指标基础上,进行了诊断量化的尝试,在检测指标直接用于临床证型的诊断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而心阴虚的研究则多停留在单方面指标检测上,在多种指标综合应用于诊断的研究上则较为欠缺。心证其他证型如心血瘀阻、心血虚等的研究则未成体系。某些证型及理论虽在动物造模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这些造模方法要在运用过程中得到公认尚有待时日。各证型的动物实验研究则更为罕见。从总体上看,整个心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均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心证系列的辨证规范化,标准化以及各项指标的敏感度、特异性方面;不同西医病种与中医心证的辨证指标相关性方面;传统的辨证方法与现代研究的各项指标结合方面;现行的只能定性,未能定量的诊断标准,能否发展成为操作性强的定量诊断方面;以及从中医基本理论出发建立相对稳定公认的证或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等方面,均须我们倾注一番心血。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二、肺近年来,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一步阐明肺的功能已经取得了比较深入全面的进展,肺主呼吸,从狭义的内容来讲,中医的肺与肺功能相近,从肺功能检查方面可知,肺气虚者和肺阴虚证患者有明显的肺功能异常,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其免疫功能、自由基、微量元素等均有一定的改变,有关这两个证型的实验研究,动物模型已经成功地复制,对肺气虚证的研究发现组织形态学方面有明显的改变,肺气虚证小鼠免疫功能降低,血液粘度增高,存在血瘀的病理状态;而肺阴虚证动物实验研究的范围大多局限在一些经方治疗肺阴虚证的疗效研究及药理研究方面,而病因病机方面的未见报道,这是我们今后应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对于肺阳虚证的研究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其免疫功能低下、血液出现粘度增高等改变,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方面也有一定的的改变。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对脏腑相关、互为表里的理论,在“肺与大肠相表里”"研究方面,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肠道功能紊乱可以导致肺脏损害,肺病患者可伴有肠的损伤,治疗上肺病从通腑治疗等均有好的效果。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本质与中医的热毒、淤血有关,通腑类中药可极大程度地增加肺泡巨噬细胞数量,增强肠上皮细胞的吞噬消化能力,表明肺与大肠之间存在功能上的相互关系。肺除了完成大气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这一主要功能外,还有参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非呼吸功能,肺能分泌多种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与肺通调水道的关系密切,但动物实验方面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三、脾脾虚证是一组能够比较集中地反映脾的各种生理功能不足的综合症候群,因此有关脾虚证的现代研究,一直是学术界所瞩目的课题,国内不少学者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临床与动物实验角度,对脾虚证的现代研究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脾虚证的诊断标准、动物模型复制、脾主运化、脾主肌肉、脾主统血等方面。随着脾虚证现代研究成果的累积,推动了中医脾本质的现代研究,发现其涉及面很广,包括消化、内分泌、免疫、植物神经等系统功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的脾胃学说。虽然,有关脾胃实质的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分析其二十余年的研究状况,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一)证的诊断标准仍不统一。就以脾气虚证诊断标准来看,国内虽然先后两次制定了统一的诊断标准,有关脾气虚证的诊断标准的量化研究亦有开展,但这些毕竟只是一些初步的认识。脾阴虚证、脾不统血证等的诊断标准的研究尚未开展,这就使得现在有关脾的各种证型现代研究结果的可信性和可比较性都大打折扣。因此,有关脾证系统诊断标准规范化研究将是我们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前提条件。此外,目前对各种脾证型的鉴别研究也开展不多,此方面应加大力度,使证的鉴别标准进一步规范化。(二)目前有关脾实质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脾气虚证、脾阴虚证、脾阳虚证、脾不统血证等脾虚证的研究上,而对湿阻脾胃、脾胃湿热等脾实证的研究尚很欠缺。从方法学角度看,脾胃实证与脾胃虚证是脾本质研究的两个侧面,单纯从一个方面进行本质特性的研究不能够全面反映该本质的全部特征,必然会引起脾实质研究结果出现偏颇;从临床角度来分析,单纯的脾虚证临床并不常见,而是以虚实夹杂或脾胃实证为多,今后有必要在脾虚证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脾实证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中医的脾胃学说。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三)实验研究方面,有关脾虚证的动物模型复制也是研究较多,复制方法也较多,但脾虚证动物目前难尽人意。动物模型的设计应以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为指导,尽量与各证型的临床表现吻合,且模型的稳定性也是今后动物模型复制的一个重点考察指标。由于动物与人体毕竟不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尚需得到相应的临床研究结果佐证,临床与实验结合。(四)此外,现有的脾证研究有关指标都是针对“证”整体中的某一个环节,破坏了中医“证”的整体性,试图用零散的指标或寻找某些特异性指标去揭示中医脾证的本质。因此,有必要根据现有反映脾证本质的有关指标组合分析,多指标合参,整体与局部结合,必可促进脾本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四、肝肝是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在人体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病理变化亦比较复杂。有学者统计,五脏发病数中以肝病最高。有关肝的研究起步较晚,在继脾、肾研究取得一系列的成绩后,目前国内学者对肝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并获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湖南医科大学对肝脏五证(肝郁证、肝阳上亢证、肝火上炎证、肝阳化风证、肝血虚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流行病学资料中初步确定了肝病五证的主证、诊断标准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并发现一些相关的具有诊断参考价值的实验指标。北京中医药大学对肝气虚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广州中医药大学则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从有关中医肝的现代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内容: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1.中医肝的脏象本质内涵研究;2.中医肝的临床辨证论治研究;3.调肝方药的机理研究。在肝的脏象本质内涵研究中,要拓宽研究的领域。例如肝主疏泄中有关调畅情志、疏通水道、促进男女生长发育及生殖等方面的内容都有待于深入研究,探讨上述功能产生的物质基础以及功能异常所致病证的病理生理机制,从而规范中医脏象的概念,科学地阐明中医脏象理论的内涵。中医肝的临床研究可考虑借助于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方法,研究中医肝证候的辨证规律,寻找一些具有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学价值的指标,规范中医辨证的标准,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对于病证结合的病理生理机制也应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及不同方面进行探讨,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调肝方药作用机理的研究,不仅可为阐明肝脏象及证候本质提供依据,而且对临床治疗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也为研究中医肝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从心理应激的角度,探讨中医肝生理、病理物质基础,例如研究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再如,从中医“肝肾同源”理论出发,研究肝肾与机体内分泌免疫的关系等等,这些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也将为临床的辨证论治提供科学的依据。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五、肾中医肾脏的研究主要从肾虚、肾虚与衰老关系以及补肾法等方面的研究,围绕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及免疫网络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以阐明中医肾脏的本质,从肾本质的研究进入到证本质的研究,经历了脏腑辨证和方剂辨证研究思路的两个阶段。最初发现肾阳虚患者普遍有尿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简称尿17羟)值低下的现象,成为研究肾阳虚证的重要线索与突破口;从肾上腺皮质功能往上追溯,发现肾阳虚证具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上有不同环节(层次),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属于一种隐潜性变化,说明"证"是有物质基础的,实现了科学研究中的可测量性(定量)和可重复性(定性);进一步的研究增加了甲状腺轴与性腺轴功能,推论肾阳虚证的主要发病环节为下丘脑(或更高中枢)的调节功能紊乱。药物验证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说明补肾药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通过改善下丘脑儿茶酚胺类神经元机能的老化,对下丘脑CRH形态与功能的特异性调节作用,并通过直接提高CRFmRNA表达水平,从而调节HPAT轴的受抑状态,以上多方面的证据说明肾阳虚证的调控中心定位在下丘脑,而且补肾药直接对外周效应器官亦有广泛的调节作用。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肾的研究并非为了找到肾阳虚证一个和西医直觉的、解剖的、形态的相对应的脏器或组织,而在于找到与证相对应的综合性功能网络(NEI网络)以及调控中心(下丘脑),为中医药调整和进一步探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积累了宝贵的资料,而单纯从某一脏象或企图割裂彼此的联系的研究思路本身即与网络或整体联系的理论背道而驰。因而,今后对中医肾本质的研究可以从现代医学网络的观点,从整体、器官、细胞乃至分子水平,进一步探讨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关系;探讨肾为先天之本与有关遗传疾病中DNA变异的关系;同时比较疏肝、健脾、补肾法对网络调节和基因调控的异同点以及从脏象相关角度,探讨肝肾同源、心肾相交的生理与病理基础,以深入研究中医脏象整体联系的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经络方面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核心,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经络学说以完全不同于现代医学的方式来阐述人体机能调控的机理和生命过程,因而吸引众多学者参与研究。几十年来,围绕着经络研究的争论层出不穷,可以说经络研究是我国医学科学研究中争论最为激烈,又备受人们重视的一个课题。人们重视它,因为通过千百年的医疗实践证明经络学说的主流是正确的,而且它的理论思想与当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前沿合拍,因此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经过众多学者4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络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目前我国学者已经拥有大量的研究资料说明了经络研究中三个最关键问题是确实可靠的;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第一,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的一种正常生命现象。第二,能用多种客观方法检测在人体体表存在一种与古典经脉线相一致的线路或轨迹,且与人体功能调节密切相关。第三,经脉与相应脏腑之间确有相对的特异性联系。然而,经络研究是一项难度很大,探索性很强的研究课题,经络实质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得以阐明,但回顾多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的工作,我国经络研究确实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无论是从“外围”或“中枢”各处所进行的研究,都获得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实验结果。特别是“八五”国家攀登计划“经络的研究”项目的顺利完成,就为进一步阐明循经感传机理和经络的实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目前的经络研究进展来看,普遍都比较注重现代化的研究手段,注重多学科协作,弥补了传统研究方法上的缺陷,给研究工作注入了许多新的活力。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偏离中医思路的倾向也随之显露出来。因此,在回顾几十年经络研究的历程,看到取得成果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络研究领域,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存在偏向,应当引起我们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一、重视局部而忽视整体中医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是整体观念、天人合一,而作为中医学所特有的经络理论也不例外。经络作为系统,其大小分支网络遍布周身,经络对人体功能调节是整体的和系统的。从目前经络研究的内容上看,主要是侧重对十二经脉及经穴的研究,试图以某一或某些穴位的功能来解释整条经的功能;以十二条经脉的作用来探讨经脉对人体机能的调节。这就形成了以经穴的研究代替经脉的研究,以十二经脉的研究代替整个经络系统的研究,并以之解释整个经络系统功能的倾向。经络实际上是构成人体生命现象的综合组织,经络对人体机能的调节和平衡作用,是这些组织协同完成的,是系统的综合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如果研究越局限于十二经脉,经穴定位越具体,其功能含义就越不全面,最终无法解释其整体调节作用。现代生命科学应用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在微观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人们也在进行反思,重新认识到从整体和系统的观点对生命过程进行宏观研究,从而出现“回归的趋势”。经络研究更应如此,才不至于偏离其原指导思想。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二、重视结构而忽视功能目前经络实质研究多为以结构性研究为主体的实验研究:主要采用人体宏观和微观解剖的方法,以“解剖刀”的方式,着眼于寻找经络的形态结构和组织基础,不注重经络本身功能活动的研究,忽视了中医学并不完全建立在现代解剖学基础上这一基本事实。中医和现代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他们对人体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以及揭示生命活动本质的着重点不同,因此用现代技术方法在现代医学理论框架上找到的只能是经络活动和某个局部或侧面在该学科领域的投影,而不是中医经络。虽然经典文献中对经络的描述有形态学上的涵义,但更多的是功能上的概念,因此抛开经络的各种功能活动而一味追求经络形态结构,把中医概念拿到“解剖台”上去分析,不利于揭示经络实质。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三、重视生理而忽视病理目前的经络客观检测,注重于经络的生理学指标和各种生物理学特性,而忽视了经络病理现象研究。这显然不符合中医生理病理观,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是从病理现象推导生理现象,经络的病理生理紧密结合,查阅经典文献亦有很多经脉病理现象的描述,如“脉之虚实”、“脉之陷下”、“经脉阻滞”等,将生理现象与病理割裂开来,只研究生理现象,其结果难以圆满诠释中医经络。临床上,经络的病理现象往往更能反应经络的实质。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四、重视实验而忽视临床经络学说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同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象、病因病机、症候辨证、运气学说、药物归经等理论高度统一,互根互用。同时又指导着中医针灸临床,在临床中得以修正、补充、完善。因此,经络研究工作者必须以中医针灸临床为基础,现代经络研究得出的结果只有在针灸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又在临床运用中得到修正和补充,才能更加完善,才更具有说服力。长期以来,我国科研工作者不注重临床与实验相结合,致使实验中得到的结果不能及时运用到临床,在临床中验证补充。将临床与实验分开,以实验结果来说明经络实质是片面的。不能应用于针灸临床,不能在实用中受到检验的研究成果,就不能说是经络实质,充其量只能作为经络的某一部分,在某一领域的投影。目前经络研究的形势大好,我国经络科研工作者只有认真总结过去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在某些问题上有所突破。然而,就目前经络研究现状,我们认为以下五方面亟需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一、加强古文献研究,全面系统理解、掌握古人对经络的认识,抓住古典经络理论的核心,加以研究。古典经络学认为,经络系统是人体气血运行的路径,是一个循环无端的网络体系,人体内脏以及体表皮肤、肌肉、筋骨等一切组织器官,经络无不纵横贯穿其间。这个体系由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组成。其中十二经脉纵贯全身,为全部经络的主体;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分出,循行于腹里;十五络脉横行于十二经脉,并有无数的分支以及细小的脉络布满全身,起着渗灌气血,濡养肢骸的作用;奇经八脉和十二经脉发生纵横的联系,补十二正经作用之不足。十二经脉在体表通过十二皮部和十二经筋同全身的皮肤和肌肉发生联系,在体内又分别和五脏六腑有属络关系。从人体解剖学的观点来看,经络系统的实质是以十二经脉为核心,统帅着全身各种组织器官的结构。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在生理上,经络的根本作用是“行血气而营阴阳”(《灵枢·本脏》)"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灵枢·脉度》),从而使人体脏腑、皮肉、筋骨和五官七窍得到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由于经络系统的存在,而使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腑、表里之间的功能,达到协调一致,阴阳保持平衡。在病理上,经络具有反映症候作用,任何一经发生异常,可以通过该经的症候群反映出来,同时脏腑有病又可通过经脉反映到体表。在治疗上,经脉有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功能。这是古典经籍中对经络系统的大体概括,而只有深刻领悟古籍经典中对经络的描述,把握住经络系统的总体内涵,用现代科技手段去重新认识、论证经络线,才不至于偏离经络的实质内涵,以偏代全,以点代面,以某些研究中出现的偶然现象当作必然现象,从而少走弯路。现在有些研究者,不注重经典医籍的学习,对古籍中经络的描述知之不多,不能全面领悟经络的内涵,以至于在研究过程中断章取义,以某些古籍的某段论述为论点,加以理解、发挥,难免出现某些偏离主题的结论,经不起推敲,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近年来,我国一些致力于古代经络文献研究的学者们,在古典经络文献的发掘和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很大进展,认为经脉循行路线的发现,源于脉络发展完善于针灸及气功过程中的气行,经络的发现不是基于解剖所见,也不是基于穴位的连线,经脉和血脉有密切关系,却又有别于血脉,是气的运行系统,这些见解对今后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经脉》,特别是1993年四川绵阳汉墓出土的人体经脉漆雕,为研究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直观、形象的资料,说明古人对经脉路线的描述先于对穴位的厘订。经络研究必须十分重视十四经脉的特殊循行线路极其在人体机能调控中的作用这一核心问题,加强对经脉功能整体性研究,全面了解经络内涵极其精髓所在,才能使研究工作事半功倍,少走弯路。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然而,由于循经感传现象是一种主观感觉,看不见,摸不着。虽然近几十年来的研究,通过各种诱导手段能在大多数人身上诱导出循经感传现象,使循经感传现象从一开始的特殊现象到现在的普遍现象,使循经感传现象的存在已为人们所公认。但作为一种主观感觉现象,难以进行深入研究,就目前科技条件下,尚难以对具有主观感觉的循经感传现象进行客观记录。但我国科研工作者,已尝试建立一些间接的观察指标,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并获得许多客观的研究资料,为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后只有坚持“从现象到本质”这一正确的科研思路,抓住经络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殊现象,深入研究,以严谨、实事求是的作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深入系统研究,就可能掌握它的内在规律,从而逐渐揭开经络实质神秘的面纱。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二、解决好经络研究中现象和本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阐明经络实质。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现象是本质的显现”,从现象到本质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必由之路。经络现象包括循经感传现象和循经皮肤病等,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一个重要依据。正如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胡翔龙教授所说:“如果我们能够把古人赖以建立经络学说的经络现象,以及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对人体功能调节规律的一些重要描述弄清楚,我们就不仅能够对经络学说的科学价值作出正确的评价,而且也为进一步阐明它的实质奠定可靠的基础”。循经感传形成的机理和经络实质密切相关。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经络研究中还应注意的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众所周知,经络系统是个完善的网络系统,每个经脉在功能上是一个整体,经脉上的穴位,只是经脉上的有效刺激点,经穴属于经脉,但不等于经脉。多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在研究经脉-脏腑相关联系规律时,只注重经上某一穴位或某几个穴位与该经所属脏腑关系,探讨穴位功能的相对特异性,这显然不足以说明经脉-脏腑相关性。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学者已认识到这一点,在研究经脉-脏腑相关规律时,多从经脉整体出发加以探讨,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经络研究中,目前已深入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更深层次,以揭示物质基础,并取得可喜的结果,但在微观领域研究的同时,必需处理好微观与宏观、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总体上探讨经络系统的各种特性。才能把握全貌,阐明经络实质,以防以偏代全,少走弯路。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三、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探讨经络的各种物质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项科技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同样在科研领域,科技进步反过来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新的检测手段和方法。经络研究也不例外,从50年代的穴位低阻点到80年代的经脉低阻线、经脉声发射检测、远红外遥控感技术、超微波光探测技术的应用到同位素示γ成像技术,为经络研究提供多种手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探讨经络实质。然而,以上手段多用在探讨经络现象上,人体不可能存在没有物质基础的功能现象。那么组成经络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这是国内外经络科研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对经络构建的物质基础的探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张保真提出的轴索反射联动假说,认为动脉的血管干及其主枝上所依附着的神经纤维和肥大细胞组成的长链是传递经脉信息的主体。并以解剖组织学方法证明了神经肥大细胞联接,以及神经肥大细胞链的存在,从形态学方法上探讨经络的物质基础。有的研究者结合核磁共振成像、X线断层扫描及组织解剖等方法,对健康人体和尸体的观察表明,经络上的穴位处于各种不同的结缔组织之中,穴位下富集着钙离子。在细胞、组织和器官各结构层次上,生物机体通过细胞外基质连接成具有高度自稳性的同一体;经络之气就可能运行于现在称之为细胞外基质的那些结构之中,细胞外间质与经络的关系,由于科技进步,使用高科技仪器检测,已由猜测推论向实验研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总之,经络研究是一项难度很大、探索性很强的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与先进科技结合,多领域合作,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探索,将会促进古老的经络学说和现代科学技术之间相沟通和融汇。近年来经络研究之所以能取得一些重要的进展,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方法分不开的。各种无创伤检测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获得了愈来愈多的手段,对人体进行无损健康的检测。我们不仅可以在无创作条件下记录人体多种功能活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利用极细的针状微型传感器检测与其相关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使许多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得以解决,加快了经络研究步伐。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四、基础研究与临床相结合、动物实验与人体研究相结合。在经络研究过程中基础研究占很大部分,可喜的是近年来,运用经络基础研究取得的成果,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取得了十分有意义的成效,如利用热、光、电和感觉在经络、经穴上的特殊差异,中外经络学者们在临床诊断方面,对某些重大疾病,能够比较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并研制出多种经络诊断仪。多种方法可以诱发循经感传的出现,运用这一原理,在针灸临床上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病人感传、使气至病所,从而大大提高针灸疗效。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基础研究最终必须与临床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基础研究的价值。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切实解决好基础研究与临床的关系,更好更大地发挥基础研究的作用,使基础研究的结论在临床上得以论证。动物实验亦是经络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但是,众所周知,人是高等动物,动物实验所得的结果有时在人体上不能体现,尤其是经络研究。古人对经络循行线的描述是从人体的骨度为标准,动物身上是否存在经络,尚是个迷,因此,在经络研究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点,使经络研究更具有说服力。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五、更进一步加强多领域,多学科协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多年来,我国各级研究机构的不少学者潜心致力于经络研究,参加人数众多,涉及20多学科和专业的专家和学者,初步形成了一支多学科人员联合攻关的骨干队伍。经络研究是一项难度大、探索性强的课题,中国是针灸经络的故乡,阐明经络的实质是中国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我们应知难而进,进行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协作,从不同角度分工攻关,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几十年来经络研究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开展全国性协作攻关,才能最有效地、最捷近地研究经络实质,避免很多盲目的重复实验,共同致力于揭开经络实质这一神秘面纱队伍,使古老的中医经络这颗奇葩绽放在中国,结果在中国。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病因方面一、六淫的现代研究六淫致病的临床表现,实际上包含了体质、病种、致病因素等的综合作用。1.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中医学在研究外感病时,总是注意每个季节各自的气象特点,如春多风病、夏多暑病、长夏天多湿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然而外感六淫的概念并不完全局限于此,中医学强调"审证求因",有时因其时节出现皮肤、口鼻干燥之候,认为因燥邪而起。2.实际上六淫发病,某些时候还包括生物性致病因素的作用在内,如秋季流行性感冒的早期症状可能是:或伤于风、或伤于寒、或伤于燥,视其证候如何而定。3.如不论气候寒热、素体阴盛或阳虚者容易表现为外感风寒、风热、阴暑、寒湿、凉燥证候,而素体阴虚或阳盛者容易表现为外感风热、阳暑、湿热、温燥证候,有些人初秋炎热时患凉燥,有些人深秋已凉时患温燥,病症与气候环境并不相符,恰好说明了体质因素的作用。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中医所讲的“六淫”邪气,既包括自然界异常的气候条件又包括机体生理功能的异常;既包括物理化学因素又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综合性的致病因素。气候条件对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人体的抵抗力均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它只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之一。最主要的乃是机体体质情况和致病性因子的作用,在机体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会引起疾病。中医学是将气象因素、生物性致病因子及机体反应特征结合起来论证疾病的。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医学气象学是医学与气象学交叉渗透的新科学,是生物气象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自然界气象因素与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目的在于保护人类免受不良气象条件影响,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来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中医六淫病因说是季节气候因素与医学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属于医学气象学的范畴。它充分利用天文气象历数物候等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探索自然界气候运动变化规律与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关系,以“天人相应”观为指导,经过长期医疗实践的检验,逐步系统地阐明气象因素与病因发病和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预防和方药之间的密切关系及其规律,为中国历代医家所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气象因素不能简单地视为六淫病因,但六淫致病与季节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却是普遍规律。中医六淫病因说认为疾病(尤其是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不同气候可引起不同疾病,《内经》中对六淫等致病作用已做了细致的描述。同时,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流行病,而且不同的季节对病后有不同的影响。《内经》还详细说明一定时令之中反常的气候条件使某些特定疾病发生流行的情况。这部分内容是现代医学中的空白部分。很值得深入研究。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人类疾病谱发生巨大的改变,身心疾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有许多疾病尚没有彻底的治疗方法,并且产生了不少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由于医生对现代医疗仪器的过份依赖而导致的误诊、误治,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寻求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是当今医学界的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加注重和爱惜生命,对生存的数量与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生物医学模式也调整为新的生物-社会-心理模式。传统中医理论所体现的“人天”整体观念,尤其是人与宇宙大自然之间的整体不可分割的科学关系论述,包含极深刻的哲理,结合辨证施治等特点,它实质上体现的是一种更宏大、更精深的医学体系模式,即:宇宙-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在这种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医学发展了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在现代生活,许多现代疾病、“文明病”的产生,实际上是由于:人与自然宇宙的物质信息能量的沟通联系疏远或有障碍。它们的来源正是由于生命体与其本源:宇宙大自然的关系脱节、紊乱甚至产生对抗而导致。对治这些疾病,中医学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和科学性,因为中医学体现的正是一种深刻的人与自然、社会相互调和、良性循环,平衡发展的精神。尽管中医学的方法已经广泛介入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但对中医本质的科学规律性探讨研究(尤其是关于人与自然宇宙关系的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深刻论述,是精华中的核心)还十分薄弱。必须吸取各种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研究力量的参与,多学科协同合作共同开发,和现代医学知识原理及现代自然科学(包括现代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等)最新知识和技术工具结合,才能有效推动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现代化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如何根据疾病各个阶段特点、患者体质基础特性、及所处于的不同时空背景(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综合),适时结合应用相应的医学处理方法,是今后中医学发展的重要研究契机点。继承吸取古人思维的精华,结合现代最前沿的多学科知识,开辟新的中医学研究新道路,是祖国传统医学未来发展、突破的关键,将是未来人类医学统一的重要基石。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

二、七情的现代研究七情学说肇始于《黄帝内经》,经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发挥,已形成相对丰富和完善的理论体系,有关其概念、致病原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诊治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七情学说也越发显示出其理论的超前性和优越性。但其概念的科学性、致病机理以及临床辨证治疗的规范性,进而如何与现代科学理论体系相融合等,亦成为当前研究中的主要问题。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技术为研究中医七情学说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思路和方法。今后有关七情学说的研究应当着重于以下几方面内容: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1.七情概念的科学性七情既是生理学概念,又是病理学概念。人体情志变化的复杂性,使得七情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何使之充分与现代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相结合,进而把握其科学的内涵,是七情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乔氏等认为七情的学术渊源与所面临的困境是七情理论创新必须澄清两个问题。他通过对陈无择治学根柢、学术风格的考察,发现:①陈无择把情定为七是受汉代以来"七体"文风与《难经》以降“以七论病”思路影响的结果;②所选七种情志是遥承《内经》九气致病论述与其临床实践结合的产物;③七情属于基本情绪范畴,是由种族进化所形成的人类共有的情绪,这是七情科学价值的“内核”。对当今社会复杂情志表现及病证分析表明:①把情定为七闭塞了对其他情志的认识,妨碍具体概念向抽象水平的发展,是其陷入困境的根源;②七情本身的深化发展与构建新的情志理论,是七情研究走出困境的出路。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2.七情致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医理论有关七情致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已有较为细致的论述,情志异常可导致体内气机升降失调,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平衡的破坏,以致正气虚弱,邪气入侵而致病,其基本病理变化包括气机紊乱、痰饮、瘀血等。随着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生理学、神经分泌学、神经免疫学以及应激理论(尤其是心理应激)等的发展,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角度探讨七情致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理论认为机体的情志活动由心神主导,具体言之,是由所谓“神明之心”统率。而“神明之心”的内涵基本上等同于现代医学中脑的功能,现代有关心理应激的研究已逐渐深入到脑机制(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细胞、脑内氨基酸的变化以及脑内有关相关基因等)的研究方面,因此,开展七情致病的脑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七情的致病机理;结合中医固有理论,不同的情志变化分属不同的脏腑,尤其是肝、脾、肾等,这种研究还将为中医藏象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中医脏腑的本质。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3.七情致病的中医临床辨证七情辨证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的辨证方法,但有关七情辨证的探讨,一直少有涉及。七情辨证作为中医病因辨证的主要内容,具有其他辨证方法不能取代的地位,建立七情辨证,并使之客观化、标准化则是形成完整、完善的中医辨证体系所必不可少的内容。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4.七情的动物模型研制复制中医七情致病的动物模型有一定的难度,但非常有意义。现代医学中建立心理应激动物模型,主要方法分急性和慢性应激两种,但对应激源的控制并不象中医七情理论中对情绪活动类型的细致分类,由于情绪反应的复杂性,所以单一情绪刺激所引起的应激模型复制较为少见。中医七情既涉及到医学范畴,又涉及到心理学内容,现代医学的应激理论和方法可以成为复制七情动物模型的重要依据。但复制中医七情动物模型的难度在于如何在动物身上体现出某一具体情绪改变所致的病理变化。目前较为成功的七情模型只有“怒伤肝”和“恐伤肾”两种,而在诸如小鼠、大鼠、兔、猫、狗等常用实验动物身上复制出忧、思、悲等情绪反应则较难,今后可选用一些高级动物,如猴、猩猩等进行七情模型的复制。在复制七情动物模型时,应尽量控制最初的情绪应激源,且尽量排除躯体性应激所带来的干扰,从而建立较为纯粹的七情心理应激模型。此外,对七情心理应激模型所表现出的症状、体征及综合反应,进行中医辨证,并注意探讨不同的应激源以及应激的不同阶段和过程,可以概括判断为中医的何种证候,进而采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这不仅有助于中医辨证的研究,而且也将大大丰富中医证候及藏象本质的研究。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中医七情学说在随着现今医学模式的转变中越发显示出其超前性和科学性,中医七情学说与现代医学应激理论在许多方面有着共识,中医对七情内伤的致病机理多着重于脏腑、气血的变化,具有宏观和整体的特点,但对情志变化所引起的具体病变的实质(包括心理和躯体)阐述得不够,因此将中医七情学说与现代医学应激理论进行有机地结合,将有助于从结构、机能、代谢等方面以及器官、组织、细胞乃至分子等多层次进一步阐明中医七情致病的机理,并为中医防治心理性疾病以及神经精神疾患提供科学的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范畴三、痰饮的现代研究目前,对于痰病的研究一般基于两大方面:一是对痰病学术的基本理论的探讨,指出有关痰病的理、法、方、药等四个方面的规律。二是对中医临床各科痰病辨证论治的具体规则和方法以及古今治疗经验的整理。有学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立中医痰病学。全面发掘、整理中医痰病的学术源流、基本理论、临床辨证失治规律,以及历代治疗痰病的经验,提高痰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和现代多学科的基础实验研究奠定基础。病证结合,重点突破:重点应放在经古今临床实践证明,确实与痰有密切的关系,从痰论治有一定的优势,属于常见多发的疑难病证及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老年病。加强痰本质的研究。从多方面,多层次上阐明痰、痰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