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聚合物水泥防水装饰涂料》_第1页
《高性能聚合物水泥防水装饰涂料》_第2页
《高性能聚合物水泥防水装饰涂料》_第3页
《高性能聚合物水泥防水装饰涂料》_第4页
《高性能聚合物水泥防水装饰涂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1.100.99

CCSQ10

团体标准

T/HBBWAXX—2023

高性能聚合物水泥防水装饰涂料

HighperformancePolymer-modifiedcementitiouscoatingfor

waterproofinganddecoration

(征求意见稿)

2023-08-发布2023-08-实施

河北省建筑防水协会发布

高性能聚合物水泥防水装饰涂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聚合物水泥防水装饰涂料的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建筑墙体内外表面的防水装饰涂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1865-2009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

GB/T6750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271—2008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GB/T927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GB/T9780-2013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性试验方法

GB/T15608—2006中国颜色体系

GB/T16777—2008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18582-2020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JG-T309-2011外墙涂料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及分级

GB/T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GB/T23455—2009外墙柔性腻子

JC/T412.1-2006纤维水泥平板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

JG/T25建筑涂料涂层耐温变性试验方法

JG/T157-2009建筑外墙用腻子

JG/T210-2018建筑内外墙用底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性能聚合物水泥防水装饰涂料Highperformancepolymermodified

cementitiouscoatingforwaterproofinganddecoration

以聚合物、水泥、细骨料为主要组分,掺入颜料和添加剂,按适当配比混合制成,

具有防水和装饰功能的涂料。

4分类和标记

4.1分类

产品按物理力学性能分为I型和Ⅱ型两类。

4.2标记

4.2.1产品标记按产品代号、产品分类、标准编号顺序进行标记。

PMCCT/HBBWA—2023

标准编号

产品分类

产品代号

4.2.2标记

示例II型高性能聚合物水泥防水装饰涂料,标记为PMCCⅡT/HBBWA-2023

5要求

5.1外观

固体组分应为均匀、无结块的粉末,液体经搅拌后应均匀无沉淀。

5.2物理力学性能

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物理力学性能

技术指标

检验项目

I型Ⅱ型

施工性施涂无障碍

固体含量/%≥70

外观3000h不起泡、不剥落、无裂纹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粉化/级≤1

变色(白色和浅色a)/级≤2

抗泛碱性72h无异常

抗泛盐碱性120h无异常

无处理≥2.0≥0.7

潮湿基层≥2.0≥0.7

粘结强度/MPa

碱处理≥1.0≥0.7

浸水处理≥1.0≥0.7

a

耐沾污性(白色和浅色)/%≤15

涂层耐温变性(15次循环)无异常

不透水性(0.3MPa,30min)不透水

吸水量(2h)/g≤2

标准状态直径50mm无裂纹—

柔韧性冷热循环5次直径100mm无裂纹—

弯折性—无裂纹

水蒸气透过率(V)15g/(m2d)-150g(m2d)

VOC含量(g/L)≤40

a

浅色指以白色涂料为主要成分,添加适量色浆后配制成的浅色涂料形成的涂膜所呈现的浅颜色,

按GB/T15608中规定明度值为6一9之间(三刺激值中的YD65≥31.26)。

b可选项,材料应用于陶瓷砖基面时选择。

5.3有害物质限量

应符合GB18582中水性墙面涂料内墙涂料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标准试验条件

6.1.1试验室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0)℃。

6.1.2所有试验样品和基材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至少24h。

6.1.3试板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应符合GB/9278的规定。

6.2试验基材

6.2.1无石棉水泥平板

应符合JC/T412.1-2006中的NAFHV级要求厚度为4㎜~6㎜,表面处理按GB/T9271

2008中的10.2的规定进行。

6.2.2纤维增加水泥中密度平板

试板干体积密度应为(1.2±0.1)×103㎏/㎥,试板厚度为5.5㎜~6.5㎜。其表面处理

应符合GB/T9271-2008中的10.2规定。纤维增强水泥中的密度平板宜统一供应。

6.2.3马口铁板

应按GB/T9271—2008的规定进行处理。

6.2.4砂浆块

按JG/T157—2009中6.3.2制备砂浆块。砂浆块成型面应保证平整,无凹坑、孔

洞、缺角、缺边。用0号干磨砂纸将成型面打磨平整,除去表面浮尘备用。

6.2.5试验基材的尺寸、数量

检验项目的试验基材尺寸和数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试验基材尺寸和数量

检验项目基材尺寸/mm数量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3

耐沾污性无石棉水泥平板150×70×(4〜6)3

涂层耐温变性3

抗泛碱性3

纤维增强水泥中密度平板150×70×(5.5〜6.5)

抗泛盐碱性3

标准状态3

柔韧性马口铁板150×70×(0.2〜0.3)

冷热循环3

吸水量砂浆块70×70×205

6.3试板制备

6.3.1试样配制

将在标准条件下放置后的样品按生产厂指定的比例分别称取适量液体组分和固体

组分,混合后机械搅拌5min,静置1min〜3min后制板。

6.3.2制样

6.3.2.1无石棉水泥平板

6.3.2.1.1在无石棉水泥平板上釆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线棒涂布器制板。线棒涂布器

应为几种不同直径的不锈钢丝分别紧密缠绕在不锈钢棒上制成,规格为80、120两种,

线棒规格与缠绕钢丝之间的关系见表3。

表3线棒要求

规格80120

缠绕钢丝直径/mm0.801.20

6.3.2.1.2试样分两道涂布,第一道用120线棒涂布器,第二道用80线棒涂布器,两

道间隔6h。涂覆完成后,试板在标准条件下养护7d。

6.3.3.2纤维增强水泥中密度平板

在纤维增强水泥中密度平板上釆用刷涂法制板。应按6.3.1配置好样品按GB/T

6750的规定先测定密度D,按式(1)计算出刷涂用量。刷涂一道,刷涂涂料用量为:计

算的刷涂用量士0.1g。涂覆完成后,试板在标准条件下养护7d。

-4

m=D×S×80×IO…………(1)

式中:

m——湿膜厚度为80㎛的每一道刷涂用量,单位为克(g);

D——样品按规定配置后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n?);

S——试板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2)。

6.3.3.3马口铁板

试样制备时分二次或多次涂覆,后道涂覆应在前道涂层实干后进行,两道间隔时间

宜为1h〜6h,试样厚度应达到1mm。将最后一道涂覆试样的表面刮平后,试板在标

准条件下养护7d。

6.3.3.4砂浆块

试样制备时分二次或多次涂覆,后道涂覆应在前道涂层实干后进行,两道间隔时间

宜为1h〜6h,试样厚度应达到1mm。将最后一道涂覆试样的表面刮平后,试块在标

准条件下养护7d。

6.4施工性

混合好的试样刷涂无困难,则可视为“施涂无障碍”。

6.5固体含量

将按6.3.1配置好的样品,按GB/T16777—2008中第5章的规定测定。干燥温度

为(105±2)℃。

6.6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试验按GB/T1865-2009中循环A的规定进行。结果的评定按GB/T1766的规定进

行。

6.7抗泛碱性

按JG/T210—2018中6.13的规定进行。

6.8抗泛盐碱性

按JG/T210-2018中6.14的规定进行。

6.9粘结强度

按6.3.1配制,试验按GB/T23445—2009中7.6的规定进行。

6.10耐沾污性

按GB/T9780-2013中第5章外墙耐沾污试验方法涂刷法B法(烘箱快速)的规

定进行两次循环的试验。

6.11涂层耐温变性

按JG/T25的规定进行,做3次循环[(23±2)℃水中浸泡18h,(﹣20±2)℃

冷冻3h,(5O±2)℃热烘3h为一次循环]。3块试板中至少应有2块未出现粉化、

开裂、起泡、剥落、明显变色等涂膜病态现,可评定为“无异常”。若出现某种涂膜

病态现象,应按GB/T1766进行相应的描述。

6.12不透水性

按6.4.1配料,将配好的料浆倒入GB/T16777-2008中4.1规定的模具中涂覆。为

了便于脱模,模具表面可用脱模剂进行处理。试件制备时分二次或多次涂覆,后道涂覆

应在前道涂层实干后进行,二道间隔时间为(12〜24)h,使试样厚度达到(1.5±0.2)

mm。将最后一道涂覆试样的表面刮平后,按6.2.1中的条件养护(96±2)h,然后脱模。

脱模后按GB/T23445—2009中7.4.2进行养护。

养护后切取(150×150)mm的试件三块。按GB/T16777—2008第15章进行试验。

试验压力0.3MPa,保持压力30min。

6.13吸水量

按照JG/T157-2009附录A的规定进行,浸水时间为2h„

6.14柔韧

6.14.1Ⅰ型产品柔韧

按6.3.1配料,试验按GB23455—2009中5.12的规定进行。

6.14.2Ⅱ型产品柔韧性

按6.14制备的试件,养护后切取100mm×25mm的试件三块,按GB/T16777—2008

第13章进行试验。圆棒直径10mm,温度10℃。

6.15水蒸气透过率

按JC/T309-2011的规定进行。

6.16VOC含量

按GB18582-2020中6.2.1的规定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