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旧游诗(含解
析)
诗歌专题训练-------旧游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自曹南至阳翟追怀江上旧游呈叔弟①
吕本中
醉别白沙江上亭,晚蝉高树各秋声。
风乘小艇凫鹭进,雨历疏檐环佩鸣。
家事不随王事了,新愁常接旧愁生。
只今疲病嫌鞍马,十日同居眼暂明。
【注】①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宋代诗人、词人。这
首诗是吕本中从曹南任上转往阳翟任上的时候写给叔弟的,两人往日
曾一同游过白沙江C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忆旧游,来自“晚蝉"“高树”的“秋声”烘托了离别的
氛围。
B.颔联写景,上句以动衬静,下句以声衬静,突出离别后白沙
江上的寂寥。
C.中间两朕,精炼之句与萧散之句相结合,使诗歌显得疏密有
致。
D.尾联感叹当下自己的处境,并呼应诗题中的“追怀江上旧游”
之意。
2.诗中表现诗人的哪些“愁”?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①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②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注】①小阁:指杭州青墩镇僧舍“无住庵”中的楼阁,是词人
晚年的居所。②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的杰出诗人,洛阳人,诗尊
杜甫,后期之作沉郁雄浑。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紧扣话题,着重忆旧。先写群友共饮,再写吹笛天明,
可见词人当年意气风发、豪情万丈。
B.“杏花”两句,尽显当年的良辰美景成心乐事,顺承上文追忆,
引出下片感慨,令人击节赞赏。
C.“闲登”句中的“闲”字,与苏轼“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中的“闲”字一样,均为了展现悠闲的心境。
D.结尾两句,把古往今来的人间万事,融入午夜的渔歌声中,
意境苍凉,以旷达语出之,寄慨无穷。
4.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怀钟陵①旧游四首(其一)
杜牧
一谒征南②最少年,虞卿③双璧截肪④鲜。
歌谣千里春长暖,丝管高台月正圆。
玉帐军筹罗俊彦,绛帷⑤环佩立神仙。
陆公⑥余德机云在,如我酬恩合执鞭⑦。
【注释】①钟陵,洪州治所,今江西南昌。大和二年(828年)
十月,26岁的杜牧受江西(洪州)观察使沈传师邀请,赴钟陵为其
幕僚,两人共事多年,感情颇深。②征南,西晋羊祜曾为征南大将军,
深得军民之心,此借指沈传师。③虞卿,战国名士,《史记》中虞卿
“一见赵王,赐白璧一双④截肪,切尹的脂肪,喻璧之白润。⑤
绛帷,红色帷帐,是对师门、讲席的敬称。⑥陆公,指三国时吴国名
将陆逊。其孙陆机、陆云为西晋著名文学家。⑦执鞭,手拿鞭子,举
鞭为人驾车。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最少年”指诗人自己,诗人回忆自己青春年少时入
沈传师幕的经历。
B.“虞卿,,一句借用典故表达诗人的情感,既丰富历史联想,又
扩大深化诗句内涵c
C.颔联两句富有含蓄与典雅之美,“月”的意象寄寓了诗人的忧
愁和伤感之情。
D.颈联“玉帐军筹罗俊彦”一句说明沈传师广罗天下人才,谋
划军事,运筹帷幄C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沈传师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
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李白
昔为大堤客,曾上山公楼。
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
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
此地别夫子,今来思旧游。
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
壮志恐蹉蛇,功名若云浮。
归心结远梦,落日悬春愁。
空思羊叔子,堕泪觇山头。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昔"“曾”二字与题目的“忆”字呼应,表达了诗人
对往事的追忆。
B.“开窗”“拂镜”两句,描绘了山公楼周边满目青翠、清新开阔
的壮美景象。
C.“落日悬春愁”句中“悬”字化抽象为具体,使得春愁形象可
感,生动别致。
D.诗人重逢E友,感慨万千,既有相见时的喜悦之情,又饱含
离别的不舍之意。
8.诗人因何“堕泪岷山头”,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姚杭州赴任因思旧游二首(其一)
白居易
与君细话杭州事,为我留心莫等闲。
闾里固宜勤抚恤,楼台亦要数跻攀。
笙歌缥缈虚空里,风月依稀梦想间。
且喜诗人重管领,遥飞一盏贺江山。
【注】白居易曾出任杭州刺史,他对杭州有很深的感情。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细话”一词形象生动,凸显了朋友即将上任时诗人想要
细细地诉说心声的心情。
B.首联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感情氛围,“留心”强调了自己
说话的内容非常重要。
C.颔联对仗工整,平仄交错,如“闾里”与“楼台”、“勤抚恤”
与“数跻攀”分别相对。
0.尾联“遥飞”二字从“江山”一面写来,寄寓着作者对朋友即
将赴任远方的浓浓深情。
10.请简析这首送别诗中诗人向朋友表达了哪些情感。
11.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作答。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①
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①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c由
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
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②那:奈何。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叙事抒情,
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
B.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
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C.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
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D.颔联承首联诉平生感慨,“长不用”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
“出守,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
心胜过对百姓的关注。
(2)本诗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宿桐庐江①寄广陵②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③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④非吾土⑤,维扬⑥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⑦。
注:①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②广陵:今江
苏省扬州市。③沧江:指桐庐江,同“苍江因江色苍青,故称。
④建德:今属浙江,居桐江上游。⑤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王粲《登
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⑥维扬:即扬州。⑦海西头:扬州近
海,故曰海西头。
请用现代汉语把整首诗的内容表述出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纪旧游
赵孟^
二月江南莺乱飞,百花满树柳依依。
落红无数迷歌扇,嫩绿多情妒舞衣。
金鸭焚香川上暝,画船挝鼓月中归。
如今寂寞东风里,把酒无言对夕晖。
【注】①赵孟)演: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元后累官翰林学士承
旨、荣禄大夫。晚年逐渐隐退,后借病乞归。②金鸭:状如鸭子的铜
香炉。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忆旧游来抒发故国怀乡之思和今昔盛衰之感,含有南
宋灭亡后的感慨。
B.诗人选取典型的春色,运用细致温婉的笔触勾勒了一幅江南
早春的秀丽画卷。
C.“百花满树柳依依”一句将落红与柳叶拟人化,生动展现了新
柳的娇嫩与曼妙。
D.颈联写月下泛舟夜游的乐趣。圆月高悬,鼓乐激荡,渲染出
一种激昂与活力。
14.诗的尾联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
1.B2.①与叔弟别后的思念之愁。诗歌题目中的“追怀”,首句
中的“醉别”都体现了与叔弟之间的深厚感情,别后思念之愁自然蕴
于诗句之中。②家中不断出现烦心琐事的忧愁,从颈联中“家事不随
王事了”一句可看出这一点。③诗人身体状况堪忧的哀愁。尾联中“只
今疲病嫌鞍马”一句点明诗人此时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旅途之中疲
病交加,故心生愁苦。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突出离别后白沙江上的寂寥”错。颔联“风乘小艇凫鹭进,
雨历疏檐环佩鸣”,意思是乘坐小船顺风前行就如水鸟飞翔,雨点滴
滴答答打在雕花的屋檐上发出环佩般的清响,此联描写昔日与叔弟同
游的情景,并非突出离别后白沙江上的寂寥。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通过诗题“自曹南至阳翟追怀江上旧游呈叔弟”可知,“追怀”
表明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在从曹南前往阳翟的路上想起了和弟弟在
江上游玩的旧事,作诗相赠。
首联“醉别白沙江上亭,晚蝉高树各秋声",意为当初咱们分别
时一起在白沙江边的亭子里喝得酩酊大醉,傍晚的寒蝉和高树都各自
发出秋天里才有的清凉之声。其中“醉别”可看出,此时两人不在一
处,故诗中自然有对弟弟的别后思念之愁。
由以上可分析出,与叔弟别后的思念之愁。诗歌题目中的“追怀
”,首句中的“醉别”都体现了与叔弟之间的深厚感情,别后思念之
愁自然蕴于诗句之中。
②颈联“家事不随王事了,新愁常接旧愁生”,意为国家的事情
虽然已经平息了,但家事却没有完结,旧愁还没离去,新愁却已袭上
心头。据此看出家事却没有完结、新愁常接旧愁,诗人有很多的家愁。
由此可分析出,诗人有家中不断出现烦心琐事的忧愁。
③尾联“只今疾病嫌鞍马,十日同居眼暂明”,意为我的身体也
早已大不如前,疲病之躯甚至连鞍马之劳都难以承受,回想往日还是
十分感谢你,在与你交游的十天里,你让我一下子就看到了前途的光
明,感到了人生的惬意。写出了诗人疲病交加的状况,诗人因此生出
愁意。由此可分析出,诗人身体状况堪忧的哀愁。此时诗人的身体状
况不是很好,旅途之中疲病交加,故心生愁苦。
3.C4.①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与眷恋。上片追忆与朋友们一
起“午桥桥上饮”的欢乐场景,寓情于事,融情于景,充满了对往昔
生活的追忆与怀念C
②对时光易逝、知交零落的忧伤与感慨。下片写“二十余年如一
梦”,时光消逝,朋友阔别,故而“此身虽在堪惊”,充满了伤感。
③对家国沧桑变化的悲凉叹息。词人生于两宋交替之际,且有杜
甫之风,晚年客居杭州,可推知词中有家国之恨、身世之慨。
④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怅惘。“闲登小阁看新晴”一句,外在的
闲适旷达,遮不住内心的苍凉悲怆,充满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怅惘。
⑤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慨叹。“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两句于历
史的高度,于渔歌声中生发出深沉的历史慨叹,引发读者的共情。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这诗词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均为了展现悠闲的心境”错误。”“闲登”句是说:我闲散
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闲”是闲散无聊的意思,
不是悠闲的意思。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上片忆旧。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
的回顾。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
“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有长沟流月仙境般的
明净和幽寂环境,有“吹笛到天明”的闲情雅兴。作者将那种充满闲
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
与眷恋。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这两句概括了这段时间里
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这里,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
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启人遐想。
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
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表达了对时光易
逝、知交零落的忧伤与感慨。
结合注释“词人晚年的居所”“北宋末、南宋初的杰出诗人,洛
阳人,诗尊杜甫,后期之作沉郁雄浑”可知,词人生于两宋交替之际,
且有杜甫之风,晚年客居杭州,可推知词中有家国之恨、身世之慨。
“闲登小阁看新晴”,“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
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词人从踏上仕途经历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
亡的痛苦生活,外在的闲适旷达,遮不住内心的苍凉悲怆,充满对现
实生活的无奈与怅惘。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
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
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
唱Q这两句于历史的高度,于渔歌声中生发出深沉的历史慨叹,引发
读者的共情。
5.C6.①首联用虞卿的典故寓指诗人入幕时受到沈传师的优礼,
表达了诗人对沈传师的感激之情。②颔联借“暖春”“圆月”等意象,
表达了诗人对沈传师的怀念之情。③颈联通过“玉帐”绛帷”“神仙”
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沈传师谋略、才干、师道的赞美之情。④尾联
直抒胸臆,直言愿持鞭驾车来报答恩情,表达了诗人对沈传师的景仰
追随之情。(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月’的意象寄寓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之情”错,应是寄寓了
诗人的怀念之情。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联“最少年”,乃作者自指,其时杜牧26岁。“虞卿双璧”,乃
用《史记》虞卿典。“虞卿”一句借用典故,作者引用虞卿故事表达
其受沈传师礼遇器重之事,表达了诗人对沈传师的感激之情。
颔联“春长暖”“月正圆”,借“暖春"“圆月''等意象,寄寓了
诗人对沈传师的怀念之情。
颈联“玉帐军筹罗俊彦”一句说明沈传师广罗天下人才,谋划军
事,运筹帷幄。通过“玉帐”“绛帷”“神仙”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
沈传师谋略、才干、师道的赞美之情。
尾联“如我酬恩合执鞭”中的“酬恩”直抒胸臆,表达报答恩情
之意;“执鞭”,手拿鞭子,举鞭为人驾车。此句直言愿持鞭驾车来报
答恩情,表达了诗人对沈传师的景仰追随之情。
7.D8.①思恋故友;②年华易逝;③壮志未酬;④羁旅思归。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重逢,,“喜悦之情”“不舍之意”理解有误。由题目“忆襄阳
旧游”和诗句“此地别夫子,今来思旧游”可知,并未写与旧友重逢,
更没有“相见时的喜悦之情”和“饱含离别的不舍”,此句只是写诗人
回忆过去曾在这里告别的情景,表达对旧友的思念。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诗人故地重游,想起了“此地别夫子,今来思旧游”,曾经在此
地与夫子你离别,今日思念旧游又看你来了。可见诗歌表达了思恋故
友的情感;
诗中写“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你依然是朱颜未老,我却
白发先秋。“白发”直言已到暮年,一个“秋”字写出年华易逝,人生
已近秋季的伤感和无奈;
诗句“壮志恐蹉坨,功名若云浮”,岁月流逝,壮志蹉坨,功名
却如浮云,难以掌握;“空思羊叔子”用典,羊叔子,羊祜,西晋时
期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文学家,魏元帝即位后,历任秘书监、相
国从事中郎等职。晋代魏前夕,担任中领军,掌领禁军,兼管内外政
事。西晋建立后,累官尚书右仆射、卫将军,封柜平侯。泰始五年(269
年),出任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荆州诸军事,坐镇襄阳。
“蹉跄”和思念羊祜都写出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未酬的忧愁和伤感;
最后“归心结远梦,落日悬春愁”,归心急迫,远梦悠结,落日
时光,引发春愁。表达羁旅思归之情。
以上这些复杂情感就是“堕泪岷山头”的原因。
9.B10.①劝勉。希望朋友在杭州任二关心百姓,并且公事之余
欣赏杭州的美景。②怀念。诗人曾任杭州太守,杭州哪里的繁华和山
水风光给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③欣喜。为杭州能有这样一位有诗人
情怀的人担任太守而高兴。④祝愿。为朋友即将到杭州上任而感到高
兴。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首联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感情氛围”分析错误。首联只
是引出话题,并没有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感情氛围。同时,“强
调了自己说话的内容非常重要”理解错误J留心”是希望朋友认真听。
故选Bo
1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的颔联“闾里固宜勤抚恤,楼台亦要数跻攀“,是说希望友人
能够关心百姓,多抚恤人民。而杭州地处风景胜地,希望友人在公事
之余欣赏杭州的美景。所以此处是作者提出建议,对朋友进行劝勉。
颈联“笙歌缥缈虚空里,风月依稀梦想间”中“笙歌缥缈虚空里
”写出了杭州的繁盛,笙歌燕舞似乎充斥与所有空间,作者曾做过杭
州太守,对杭州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下句“风月依稀梦想间”是说
作者曾多次梦到杭州,这一联表现出作者对杭州的怀念。
诗的尾联”且喜诗人重管领,遥飞一盏贺江山”,作者的朋友也
是一位诗人,作者为杭州能有这样一位有诗人情怀的人担任太守而高
兴,自从自己离开杭州后,终于又有一位诗人担任杭州太守了,这体
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而“遥飞一盏贺江山”则是作者预先为朋友祝
贺,为朋友即将到杭州上任而感到高兴并举杯祝贺。体现了作者对朋
友的祝愿之情。
11.(1)D
(2)尾联表现出诗人的晚年生活,不知道能把心事“向谁论”,只
有江上蝉鸣的声音“空满耳”,由此,可以看作是诗人孤独、寂寞情
感的真实写照。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的能力。
D.“对仕途的关心胜过对百姓的关注”错误。颔联“莫言圣主长
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表明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苍生未休”,
诗人不安。对“圣主”虽“莫言”,但对“苍生”却满含担忧,表明“胜
过”说法错误。
故选D。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尾联“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意思是满腹心事,无
处倾诉,虽有江上蝉声满耳,却不仅不能排遣思绪,倒反更引出无穷
愁烦。
结合注释①可知,作者时至暮年,处境维艰,满腹心事;上句“不
知”“向谁论”说明诗人内心的不快无处倾诉;下句写江上蝉声满耳,
“空”字表明诗人的思绪不仅不能得到排遣,反而引出无穷愁烦。尾
联两句是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12.日暮时分,山色昏暗,我听到山中的猿声不禁生愁,桐江苍
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
畔一叶孤舟。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
友。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我幻想凭着沧江夜流,把我的两行
热泪带向大海,带给在大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然后将内容转述出来的能力。
此类题目重点在理解诗歌大意基础上,领会意境,将诗句用现代
小散文的形式转述出来。因此,重点在理解每一句诗中的关键词句,
逐句理解意思后,再将整个意境融汇进去,串联起来表达即可。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山色昏暗,猿啼声声,听来忧愁。
夜色之中,大江急流,令人思归。暝(ming):指黄昏。听,一作“闻”。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晚风吹来,两岸树叶萧萧;月光
之下,一叶孤舟飘摇。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建德不是我的家乡,遥想扬州旧
日友人。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思乡伤感,无可奈何,只能将两
行热泪,遥寄到大海西头。遥寄:远寄。
13.D14.①情感表达: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在无限东风的吹
拂下,在苍凉落日的映照中,诗人的寂寞情绪得以含蓄地体现也给读
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了诗歌的韵味。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件开发承包协议示例
- 商业场所租赁协议签署说明
- 零售业布局调整造价咨询协议
- 验资业务合同协议书
- 前台接待人员和客服的保密协议7篇
- 【正版授权】 IEC 63522-9:2025 EN-FR Electrical relays - Tests and measurements - Part 9: Climatic tests
- 2025年现场施工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水利工程管理测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宝石学与鉴定技术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公共政策分析基础考试试卷及答案
-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宣贯培训课件2025年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DL∕T 5370-201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 用安全技术规程
- 广东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附真题答案】
- (高清版)TDT 1075-2023 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 监控立杆基础国家标准
- 亿赛通数据泄露防护(DLP)_CDG_V3.1用户使用手册
- 方格子汉字独体字表
- 德鲁克的绩效观
- 那洛巴尊者传
- 包材产品HACCP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