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表达
1.杜甫的《登高》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i”,体现了其“沉郁顿挫'’的风格。请同学们选
择一个点为该诗写一个文学短评,200字左右。
2.阅读下面的诗歌,写一篇文学短评,500字左右。
等你,在雨中
余光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地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3.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然后就其诗的“善用白描”这一特点,写一段文学短
评,300字左右。
4.请阅读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从炼字的角度写一段文学短评,300字左右。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白
明月别枝惊的,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学习《玩偶之家》之后,对于“娜拉走后怎样?“,易卜生本人说:“发问是我的事,答案
我却没有。‘'鲁迅说:“免不了堕落或回来对于女性自觉、个性解放的主题,易卜生也说:
“我写那篇却并不是这意思,我不过是作诗。''对这两个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和认识?结合
文本及你对当代社会的体察,来写一段不少于80字的文学短评。
提示:法国作家、思想家和文学评论家罗兰・巴特提出阅读文学作品应保持作者已死的阅读
态度,这是指读者要通过阅读获得新的文本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6.在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上,某同学朗诵了下面一首现代诗歌。这首诗歌颇受同学们喜
爱,请从艺术手法和语言狗角度讲行简要赏析。
三片叶子
梅绍静
三片嫩叶像三只绿色的小鸟,
脐傲地站在树桩上。
树桩只发出这一条绿茎,
绿芝上只有这三只小鸟。
多可爱的小东西啊,
它们还要为砍断的树桩歌唱。
即使只有这三片绿叶也要向世界呼喊,
让人们永远憧憬那被剥夺的满树春光。
7.在《沁园春・长沙》《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五篇作品
中,你较为欣赏谁的哪一篇作品?请结合具体诗句,从文学鉴货的角度,阐述理由。
8.批注式阅读是开展语言学习的有效方式。下面这段文字是《在民族爱兴的历史丰碑上
——2020中国抗疫记》一文的一段话,请你读后赏析,说明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写一段
批注。限90个字内。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
通人坚守两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
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尤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彷:从方舱医悦里“读书学”的淡定
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
9.请参照示例形式,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为曹操、陶渊明、李白白居易或李清照这五
人中的一人,写一则人物短评。字数不少于60字。
示例:屈原——世人皆醉,唯你独醒。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壮志可与
口月争辉。于是,孤独成为一种伟大的情感;于是,死亡成为一种唯美的跨越。自你归去,
汨罗江畔的正气弥漫了千年。
10.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结合对联内容和相关知识,简评下面的这副对联。
在岳阳楼正堂前楹柱上,有一副百字长联,为清人窦婷所作。对联中的标点符号,系后
人所加。联日: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
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更气,岳州城东道崖施。渚
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其意,问谁领会得来?
11.桓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
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
(1)请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
答:
(2)根据下面的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紧扣班级活动主题):
活动方式:
(3)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简练的话
对他作介绍。(不能只引用名人的原话)
人物:
介绍:
12.给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注意字数要求。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给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字以内)
中国也有一句谚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这句谚语的怠思是:人要发展自己,提升自己,追求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追求卓越),活
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实现自己事业的辉煌。
这两句谚语的区别在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字以内)
13.阅读现代诗歌《浪》,就“白浪”这一意象,写一则不少于80字的文学短评。
浪
艾青
你也爱那白浪么——
它会啮啃岩石
更会残忍地折断船橹
撕碎布帆
没有一刻静止
它自满地谈述着
从古以来的
航行者悲惨的故事
或许是无理性的
但它是美丽的
而我却爱那白浪
——当它的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时
我曾起了被爱者的感激
1937年5月2日
吴淞炮台
14.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些作品的特点,例如:《诗经》——先民的且歌且吟;《庄
子》----心灵的独舞,哲学的天籁。请参照以上例子,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红楼梦》中任选两部名著,各拟写一句书评。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你还在我身旁
戴畅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飙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这首诗曾获某杂志主办的征文大赛的一等奖,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获奖理由。要求:不少于
3点理,10()字左右。
16.中国西部的石油开发曾推动了我们工业文明的进程,半个多世纪里,诗人们纷纷为历史
造像,为时代放歌。2019年,《共和国70年石油诗歌精品专刊》出版了,专刊首篇便是《这
儿》。请品读该诗,说明其入选理由。要求:不少于三点理由,100字左右。
这儿
这儿很少刮风一年只刮两次一次刮半年
这儿的风很小
连一片树叶也吹不下来这儿没有树
这儿的太阳很大在我们来之前
一个影子也找不着
我们在这儿打了好多井抽上来好多油
建了房,栽了树
树长得很大很大了现在
我们的孩子
生活在一座城市里
1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仰望天空
(云南)陈衍强
为防止武汉的疫情芟延
我在云南彝良
不仅以驻村扶贫的理由
阻止了一个地上的湖北佬
来我家过年的想法
还像伊朗担心无人机一样
随时仰望天空
看是否有九头鸟飞过
2020.01.22
诗作《仰望天空》发表后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有人认为这首诗挑战了“中国人的底线”,
也有人认为诗人有创作的自由,而作者回应称只是想用一种反讽的手法,提醒人们减少走动,
防止疫情扩散。这是不是一首好诗?请你结合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
看法。(不少于120字)
18.歌词,往往反映着时代的脉搏,反映着英雄的主题。下面这首《闪耀》是2019中国品
牌强国盛典主题歌,由喻江、常石磊作词,常石磊作曲,韩磊演唱。请你通过歌词,简要说
明歌词的内涵。
我站起来像一树松柏
以海为镜眉宇间分明天生的小孩
我起舞了如河流散开
以光为绸织山河指间奔涌万彩
天降我来如泥土如尘埃
为梦而约的胸怀从来生到生来
从天地间走向生死之外
用生命泼墨海光阴把家园承载
看万物闪檐绽放花开
掌上五弦弹一个人间
日月为眸呼吸间耳畔过星辰千年
天降我来如泥土如尘埃
为梦而约的晌怀从未生到生来
从天地间走向生死之外
用生命泼墨海光阴把家园承载
看万物闪粮星空盛开
从天地间走向生死之外
用生命泼墨海光阴把家园承载
看万物闪耀星空盛开
19.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从下列作品或人物中任选一个,以“我喜欢(某作品或某人物),因为……”的句式,写一段
话。必须体现作品主要内容或人物形象,120字左右。
《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孔子大卫・科波菲尔觉慧加西莫
多
20.有些精彩的书评虽只言片语,却能表现一部作品的神韵,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特色。如:
《水浒传》一一曲英雄好汉的忠义悲曲。《巴黎圣母院》——灵魂的丑陋远比难看的外貌
恐怖。
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学过或读过的两部名著(古今中外均可),各写一则“一句话书评”。
参考答案:
1.示例:
(1)《登高》妙字佳句动人心。此诗中,句句皆对仗,字字皆有律。明人胡应麟盛誉其为“旷
达之作”,更说此诗是''古今七言律第一”。比如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运用意象的叠加,便将一幅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画面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出来。再比如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仅仅14个字,就把地之远、时之凄惨、久旅、夔旅、
迟暮、衰疾、无亲朋和高迥处八层意境展现在我们眼前,表现了诗人在萧索的秋季,客居他
乡的孤寂落寞。
(2)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
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
的。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
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宣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
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
护病断饮,归结到时1比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特色写文学点评的能力,以文学短评的形式考查。
就“古今七言律诗第一”来写短评,可以从律诗体裁的角度分析:
《登高》全诗初读•气呵成,似乎句句都不对,实则整齐匀称,句句都对。再分析不但句子
之间讲对仗,而且有的句中字与字之间也讲对仗,如第一句中“天’对"风”,“高”对“急”,第
二旬中“沙”对“渚”,“白”对“清”。《脊高》的平仄粘缀也都符合诗律。诗中描绘的画面和传士
的情感就是在这样格律细密、节奏顿挫、声调铿锵的诗句中传出的。胡应麟更推该诗为“古
今七言律第一“,这些评语虽然有些过誉,但《登高》确实是一首情景交融、用律精细的好
诗。
就“沉郁顿挫”(指诗文的风格深沉缜藉,语势有停顿转折)来写短评,可以从审美风格的先
度分析:
《登高》诗开篇即以急风、远天、猿啼、凄清的沙洛、不住回旋的鸟等物象,勾画出夔州之
秋的肃杀之景。六个意象叠加,便将一幅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画面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出来。
首联均以主谓的形式呈现,高度浓缩并串联在一起,并不是顺畅地将一事一物写尽,而是造
成形式上的回环往复,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顿挫”的手法。
与首联密集紧促地串联六个意象不同,颔联只写了“落木”与“长江这两景。但围绕这两个中
心语,诗人通过“无边”“不尽”“萧萧”“滚滚”等词语,加倍地描写落木与长江之景,也加倍地
营造“悲秋”之境。整个颔联可谓情通广宇,承首联而来的悲秋之情随着“萧萧”的落木声两“滚
滚”的逝水声,弥漫在整个夔州峡谷中,也充斥着读者的心怀,意境雄浑阔大,凸显了杜孝‘沉
郁'’的诗风。
颈联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仅仅14个字,就把地之远、时之凄惨、久
旅、羁旅、迟暮、衰疾、无亲朋和高迥处八层意境展现在我们眼前。“作客”异乡本就令人心
绪凄迷,然而诗人却是常年客,心境自然更加悲凉。对句转而写“百年”,结合出句的弱旅之
情,一个迟暮之人却仍道路受阻不得归家,悲凉之情又添一笔。如果身体康健也就算了,可
悲的是诗人此时却乂是一多病之躯。最后乂转而写独登台。一个迟暮之人,贫病缠身,流落
异乡,在本该与亲友团聚的重阳佳节,却无亲无朋陪伴,“独”自登高,便又是悲上加悲了。
尾联诗歌突然转而聚焦到两个中心意象——“霜鬓''与“酒杯从句内结构看,尾联和颔联具
有相似性,都是围绕核心意象进行抒情的叠加。花白的鬓发,不断增多的花白的鬓发,因艰
难苦恨而不断增多的花白的头发;消愁的酒杯,盛着体现生活境遇不佳的浊酒的酒杯,近来
刚刚停止畅饮的浊酒杯,因困顿潦倒而不得不停下的、本可消愁的浊酒杯。在辞意的反复登
加上,我们能够体会到,此时的诗人是多么的无助乂无奈啊!诗人在前文中铺叙开阔的意境
和浓烈的悲情,到了此处突然将目光同归到站在高台上的那个渺小又孤独的自己,仿佛一个
可怜的腐儒即将被这无边无尽的悲凉境地吞没。这种痛与悲,真的如物落水,直沉到底,是
谓“沉郁”。
考牛可以就以上几点,诜取其中一点分析来作答。
2.【示例】
《等你,在雨中》可谓余光中爱情诗歌的代表作。诗作名臼“等你,在雨中“,但全诗只
字未提“等你”的焦急和无奈,而是别出心裁地状写“等你’的幻觉和美感。黄昏将至,细雨蒙
蒙,彩虹飞架,红莲如火,“蝉声沉落,蛙声升起”。正因为“你”在“我”心中深埋,所以让人
伤感的黄昏才显得如诗如画.“我”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
都像你。”
在余光中的诗作中,“莲”的意象曾多次出现。诗人崇尚"莲'’的美丽与圣洁,因此,莲既
是具象的实物,又是美与理想的综合体。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便知晓了诗作中为何把约会
的地点安排在黄昏的莲池边。像电影中的特效镜头一样,等待中的美人从红莲中幻化而出,
“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妩媚动人,艳若天仙。莲花与情人的清芬之气,使“我”如痴如
醉,物我两忘。如果不是端上表悄悄地告诉“我”七点己到,"我不知会沉迷至何时。
写到此处,诗人笔锋陡转,美人在瑞士表指向七点时翩翩而来。按常规,诗人应把幻觉
在“我”与情人的拥抱和热吻中化为现实,然而诗人匠心独运,出其不意,写“我“望着姗姗而
来的美人,仿佛看到了一朵红莲。姜白石词中婉约的韵律像叮咚作响的清泉缓缓流进“我”
的心中。诗作至此戛然而上,但余韵未了,让读者顿时陷入沉思,久久找不到走出诗境的途
径。
点评:这篇文学短评从诗歆标题切入,分析诗歌中核心怠象''莲"的意义,进而拓展到对怠境、
诗情的评价,最后点明结尾的作用,观点明确,结构完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写文学短评的能力。
文学短评是i种精短的,以作家、作品、文学创作等为评论对象的理论文体,也被人称为鉴
赏短文。文学短评“麻雀虽小”,但应“五脏俱全写作时要以文艺理论为指导,以作品材料
为依据,紧扣作品,有的放矢,评析原文的主要内容或主要特色。文学短评既有议论性,又
有文学性,是理、情、文的统一。
《等你,在雨中》是现代诗人余光中写于1962年的一首爱情诗。此诗描写了一个少年在雨
中等待一个美丽纯情的少女的焦急复杂的心态,感情真挚、热烈。全诗句式参差,语意顿挫,
音韵柔婉,语言优美典雅,尤其是心理描写更加细致动人。
第一节以写景为主,背景是在莲池旁边。夏日黄昏,细雨蒙蒙,日光折射,形成虹霓,蛙声
骤起,红莲吐焰,画面上有声、有色、有光,极富于立体感。黄昏细雨的莲池,之所以出现
牛意盎然、热烈欢快的景象和气氛,原因是一位少年在这里等一位“小情人人乐,则景物
无不欣欣然而乐。第二节则以言情为主,表现少年对姑娘的一往情深。但诗人很巧妙地使用
移情的手法,他从人取景:因情写景,点景写情•,从而避免了言情的空泛和点景的雷同。在
少年的心目中,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这样他的痴情就有了依托,显得形象而真实。诗的
第三节是少年的内心独白:“永恒,刹那,刹那,永恒/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等你,
在刹那,在永恒这几行,按照王国维的说法,是“述事则如其口出“,十分符合人物的个
性和心态.所谓"时间之内'’和"时间之外”,据余光中本人解释,“这是写少年等待小情人对
时间的感觉。即是说,小伙子因等‘小情人'心切,所以感到时间过得很慢,这就是所谓,时间
之内‘;‘小情人'误了约会时间,小伙子等了许久还不见她来,这就是所谓‘时间之外“诗
中其他各节在写景、言情、述事之中,也都达到了情景交融,再加上语言的蕴藉委婉、缠绵
含蓄,从而使作品形成一种稼丽典雅的柔美意境。
写短评时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两点你最欣赏的特点来写,如写诗歌的古典风味。少年想象他此
刻拉着小情人的手说道:“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柄柱桨,在木兰舟
中''。这个画面,使我们想起了南朝民歌中具有艳丽柔弱特色、多表现羞涩缠绵情态的吴歌;
想起《西洲曲》中“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的纯洁爱情;想起
了唐人王昌龄描写天真无邪的江南女子生活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
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如此等等。诗的最后一节:”从姜白石的词里,有
韵地,你走来。”又使我们想起了白石道人《念奴娇》中咏荷的名句:“翠叶吹凉,玉容销酒,
更泗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姜白石的词,一•洗华靡,独标消绮;他笔下
的荷花,幽香冷艳,孤高有节。
总之在写这则文学短评的时候,可先概括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诗歌中举例说明,要写具体
诗句,分析效果。最后再点评这一特色。总之,写作时应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分析条理清
晰,逻辑严密。
3.【示例】
陶渊明的诗是情、景、理的统一,既富有意境,又有情趣、理趣。他的诗中有许多描写
景物的诗句,他用家常话写家常事,写得诗意盎然,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象。创作时,他善
用白描和写意的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并注意意象的整体把握和构图的和谐统一,因而
能够创造出似浅而实深的商远意境。如《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以下八句是写景,
前四句写近景,后四句写远景:近景用“桃李”略加点奥,便使整个景色跃然纸匕灵动起来;
远景乃一幅静态画面,用“狗吠”"鸡鸣''点缀,使整个画面充溢勃勃生机。而从全诗看,田园
景象加此幽静而美好,与“尘网”般的世俗、“樊雳'般的官场形成鲜明对照,表现了“性本爱
丘山”的陶渊明“复得返自然”后的喜悦。梁启超说:“《归园田居》只是把他的实历感写出来,
便成为最亲切有味之文。”这个评论可谓一语中的。陶诗的许多写景名篇都具有类似特点,
表现了诗人的非凡功力。
点评:本段短评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的模式,先点明陶诗善用白描这一特点,然后从诗中找
出具体的语句进行评论。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手•法及写文学评论的能力。
题目要求就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白描''手法写一段文学短评。
首先鉴赏《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白描”手法。“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筒练
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诗人“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就为下文运
用白描手法做了铺垫,接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自己的房子周围
有十多亩地,还有小屋八九间,但仅仅有这些,还不足以突出田园生活的美好,所以“余柳
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原来房了周围还不仅有田地和小茅草屋,还被榆树和柳树遮蔽着后
檐,罗列堂前的,还有几排桃树和李树。这样房子周围就不缺什么了,让人亲切地感受到了
居住环境的美好、恬淡,更深一层的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环境的喜爱。但远处有没有什么
呢?“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原来远处还有一个小村子,村子的炊烟依稀可见,使人不
禁内心充满了祥和、安宁,村落中总要有几只阿猫阿狗吧?别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
颠”,狗在深巷中叫着,鸡在桑树顶端鸣叫,这是村落间很普通,很常见的景象,虽然写的
是幼景,但让人感受到一冲恬静之美。这样的寥寥数语,乡村出园生活就被勾画出来了,由
近至远,由浅入深,动静相生。总之,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作者几乎完全采用白描
手法,以村落、草屋、榆柳、炊烟、鸡鸣、狗吠等农村中的最平常的景象,勾画出一幅恬静、
平和、质朴的田园风光图,其中融入了诗人的高雅情趣,表现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的农村生活
的热爱,营造出宁静淡远的意境,令人神往。
再看如何写文学短评。文学短评是一种精短的,以作家、作品、文学创作等为评论对象的理
论文体,也被人称为鉴赏短文。文学短评“麻雀虽小”,但应“五脏俱全写作时要以文艺理
论为指导,以作品材料为,衣据,紧扣作品,有的放矢,评析原文的主要内容或主要特色。文
学短评既有议论性,又有文学性,是理、情、文的统一。因此,在写这则文学短评的时候,
可先概括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如陶渊明善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创造出高远的意境。然后从
《归园田居(其一)》中举例说明,要写具体诗句,分析白描手法的好处。最后再上升到陶
渊明的思想情感,还可以通过其他人的评价来赞扬陶渊明的“白描''功力。总之,写作时应观
点鲜明,论据充分,分析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4.【示例】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
情绪。读前半阕,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中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
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树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词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
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词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
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词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的意凤,但是比“月落
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
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
点评:本则短评首先抓住了“明月别枝惊鹊”句中的“别''字,讲其意义所在,即月亮落了,离
别了树枝,把树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然后重点突出和强调了“别''字的妙处,说它暗示鹊和
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选点小而精妙。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手法及写文学评论的能力。
文学短评是一种精短的,以作家、作品、文学创作等为评论对象的理论文体,也被人称为鉴
赏短文。文学短评“麻雀虽小”,但应“五脏俱全写作时要以文艺理论为指导,以作品材料
为依据,紧扣作品,有的放矢,评析原文的主要内容或主要特色。文学短评既有议论性,乂
有文学性,是理、情、文的统一。
本题要求以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从炼字的角度写一段文学短评。注意题F1已
经给出了点评角度——炼字。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作于作者贬官闲居江西之时,着
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中围绕着
夜行的特点,展现出夏夜乡村田野的幽美景色及作者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
从炼字角度可赏析“别”字。开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句中的i个"别''字,让很
多研究占诗词的学者佩服辛弃疾的炼字本领。按照正常意思,“别”字有离开的意思、,也有其
他的意思。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月影婆娑风吹树动,月光离开了树枝,惊起了
树上的乌鹊;明月夜,其他的树枝还有乌鹊。前者是动宾关系,后者是名词并列关系。词中
的“别'’字还有第三种解释一挑选的意思。无论是哪种解释,这个“别”对于词中描写的画面
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个字,表现出月夜的静谧与月影变化。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动静结合,这就是诗词创作中炼字的魅力。
在写这则文学短评的时候,可先概括出自己的观点看法,然后从词中举例说明,要写具体诗
句,分析炼字手法的好处。最后再上升到词人的思想情感。总方,写作时应观点鲜明,论据
充分,分析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5.示例:
易卜生在他整个戏剧创作中旨在宣扬一种“人的精神的反叛”,并不在寻求解决的答案。
作者易卜生自己就曾说过:“发问是我的事,然而答案我却没有。”如果作者指出了娜拉走后
的情形,也即是说为娜拉指出了一条安身立命的社会出路,那么,这不仅使戏剧在艺术上显
得平庸拙劣,而且易卜生和他的娜拉也不会产生如此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妇女问题是一个深
刻的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家庭地位问题。易卜生伟大之处就在于将这一深刻复杂的社会问
题作为一个巨大问号,让世人去思考,去探索妇女的社会出路。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撰写文学短评的能力。
文学短评的写作应基于人物形象和主题意缢的深刻认识和思考,对作者、前人的解读可以认
同、反对或提出新的认识,
作答本题,需耍结合“易卜生本人说:’发问是我的事,答案我却没有。’”“易卜生也说:‘我
写那篇却并不是这意思,我不过是作诗。,”这两个问题,结合《玩偶之家》的主旨“人的精
神的反叛”写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6.①综合运用了比喻比拟的手法。把三片树叶比喻成三只小鸟,乂将小鸟拟人化,写它们
的歌唱和呼喊。②诗歌选用嫩叶、树桩的意象,运用象征的手法,用嫩叶的歌唱表现生机。
③语言清新,明白易懂,情真意切。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货析诗歌2术手法和语言特点的能力。
从修辞手法上来说,“三片战叶像三只绿色的小鸟”,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动;“骄傲地”“歌
唱”“呼喊”等则把小鸟拟人化,写出它们以蓬勃的生机向世界展示不可能遏制住的春光的歌
唱与呼喊。
从艺术手法来说,整首诗运用了象征手法,树桩、幼芽统一于生命,是整体的生活、现实中
的人和人的心灵世界的象征,也是横遭摧残而又悄然复生的人生过程的象征。尽管满树春光
曾被剥夺,然而蓬勃的生机仍旧精神饱满地歌唱着,带给人以希望。
语言上,“嫩叶”"绿茎'”何爱”"满树春光”等,明白如话又清新优美,情感强烈而真挚,让人
深受感染。
7.我更欣赏《登裔》一诗。作为唐诗第一律,这首诗歌善于通过情景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意
象意境。比如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从时间与空间、视觉与听觉
的不同角度对凄冷的秋景和气势磅礴的长江进行了描写,我们在阅读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
激荡的心情:落叶和秋天的长江一起翻涌,让人不由得感叹人牛迟暮,长叹人类的短暂与渺
小,自然的永恒而不可逆转,壮志未酬的惆怅之情扑面而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文学短评的能力。
题干要求从《沁园春•长沙》《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五
篇作品中选择较为欣赏的一篇从文学鉴赏的角度阐述理由,这其实属于文学短评的范畴。
首先要明确鉴赏的角度,如内容、情感、技巧、意象、遣词造句等。
如《沁园春・长沙》,可以抓住上阕壮丽的秋景和下阕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进行赏析,如词
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
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如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
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
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如《登高》,可以从意象的运用、情感的抒发、格律技巧等方面赏析%如此诗中,句句皆对
仗,字字皆有律。明人胡应麟盛誉其为“旷达之作”,更说此诗是“古今七言律第一比如首
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运用意象的叠加,便将一幅雄浑高远、肃杀凄凉
的画面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出来。再比如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仅仅
14个字,就把地之远、时之凄惨、久旅、羁旅、迟暮、衰疾、无亲朋和高迥处八层意境展
现在我们眼前,表现「诗人在萧条的秋季,客居他乡的孤寂落寞。如这首诗也非常讲究律诗
的章法。首联破题,向我们展示了肃杀萧瑟的秋景图。颔联,承题展开,写登高之所见。颈
联,深化情感,写出了诗人悲秋作客、多病登台的孤苦之愁。尾联紧承上联,感叹自己两鬓
繁霜、年华已逝,却还事业未成,因病停酒,无限愁绪无从排解,总结全诗。
如《短歌行》,可以从比兴、用典等手法方面鉴赏,也可以从情感表达的方面分析♦:如《梦
游天姥吟留别》,可以抓住景物、手法、情感展现李白雄奇飘逸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
古》,可以抓住上阕的景和下阕典故中蕴含的情进行赏析。
8.批注:采用大量诗句诠释抗疫期间中国人民时代精神的丰富内涵,诗句使用丰富、充实
了文章内容,使得文章更具内涵;一连串的排比增强了语言气势,给人荡气回肠之感,具有
打动人心的力量。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批注的能力。
写批注要抓住文字的特点,然后结合语境分析表达效果。这段文字在歌颂抗疫人物的行为和
品质时,使用了大量诗词,如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形容白衣战士的英勇无畏;用“天下兴亡,
兀夫有铲'歌颂普通人坚守岗位的击仟:用“汽日无衣,与子同袍”歌颂八方驰援的大爱:用“莫
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形容"读书哥”的淡定和乐观豁达。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诠
释了抗疫精神的内涵,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使得表达富有文化底蕴,更有内涵;
其次,这段表达使用了大量排比句,采用“从……里(中),人们看到了……”的句式,使表
达整齐而富有气势,节奏鲜明的同时更有荡气回肠之感,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可从以上角度写批注,注意字数限制。
9.(1)曹操——三国群雄,首推曹操.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可是又有
谁超过曹操。“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说。曹操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在三国舞台上独
领风骚。
(2)陶渊明——他捧着菊花走来,带来天人合一的哲学清香。背离庙堂之高,他选择了自
然的恬适和舒畅。他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冈适,他追求“阡陌交通,落英缤纷”
的生活。他追随内心需求,绽放自由的馨香。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
首先分析所给例句的特点,再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对象仿写人物短评。
示例中,给屈原写人物评论,抓住了屈原为了秉持高洁的品性自沉汨罗的事迹,表达了对他
在浊世清醒的赞美,表达了对屈原之死的评价(死亡成为一种唯美的跨越)。运用修辞手法,
语言优美,抒情意味浓。
如果选择曹操,可以引用曹操的话“吾任天下之智力”,表达对曹操唯才是举的胸怀和超凡的
政治才能的赞美。
如果选择陶渊明,可引用他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对陶渊明放弃官场归隐
田园的恬淡的生活方式的评价。
总之,考生引用诗句要准确,评述恰当,字数要适中。
10.①上联以问句始,着一“奇”字,介绍岳阳楼的历史人文;下联据方位实写,“看”字领起,
介绍岳阳楼的地势风貌,并以问句终。全联首尾圆合,结构精巧。②化用多个相关典故传说
与诗文名篇(如杜甫、范仲淹的名篇,陈子昂、陶渊明的名句),描绘景致,寄寓深情。③
上下联各有一组排比句,颇具表现力,多角度、有层次地介绍岳阳楼,句式灵活,长短交错。
④形式上对仗工整,声韵和谐,节奏分明,气势不凡。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简评对联的能力。
鉴赏时可以从结构、内容、句式、手法、效果等角度评析。
从结构上看,上联“一楼何奇?”是问,下联“问谁领会得来?”是问,首尾圆合,结构精巧;
且上联用一“奇”字统领全联内容,侧重历史人文内容:下句用一“看”字统领全联内容,侧重
地理风貌,内容和结构也时称,十分巧妙。
从内容上看,上联“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杜甫曾在此居住,自号“少陵野老”,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的《登岳阳楼》五言律诗:“昔闻洞
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
轩涕泗流。”;范希文即范仲淹,其《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名句为世人所传诵。两字关情即指其中的“忧”“乐”两字.滕子京即滕宗谅,字子京,与范
仲淹同举进士,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吕纯阳即吕洞宾,名岩,唐代进士,据
《岳阳风土记》载,吕洞宾好酒,曾三醉岳阳楼。楼上有他留的字。他的《绝句》诗云:“三
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这是改用陈子昂《登幽
州台歌》中佳句,该诗中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佳句。
下联“洞庭湖南极潇湘,扬了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米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南极潇湘"北
通巫峡”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巫峡为长江三峡之一,杜甫有诗“巫山巫峡气萧森'';"此
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改用陶渊明《饮酒》诗中佳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由
此可见,整个对联化用多个相关典故传说与诗文名篇,描绘景致,寄寓深情、
从句式和手法上看,上联“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
过必醉”与下联“洞庭湖南吸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运
用排比手法,句式整饬,颇具表现力,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色彩,多角度、有层次地介
绍岳阳楼;同时句式灵活多变,既有长句,又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渚者,流者,
峙者,镇者”这样的短句,参差错落,灵活多变。
从效果上看,对联虽长,然而形式上对仗工整,声韵上和谐自然,节奏分明:整个对联气势
不凡,极有文采与感染力,
11.(1)(示例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示例二)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符合活动主题
即可)
(2)(示例)活动主题:阅读名著,陶冶情操。
活动FI的:通过名著阅读,培养文学素养,提高文化品位。
活动方式:
①请作家到班上举办专题讲座;
②举行“我爱攵.学”的主颍班会:
③举办“阅读名著”的手抄米比赛。
(3)孔子:桃李天下,心怀苍生,儒家圣人。
屈原:世人皆醉唯其一人独醒,至纯至忠汨罗江畔英魂永存。
李白:斗酒诗百篇,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海运运输合同范本
- 2025翻译服务的合同范本
- 2025标准资产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国内贸易公司与外籍船员雇佣合同
- 2025年公司与个人借款合同范本标准版
- 5.2 做自强不惜的中国人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课堂互动》课件
- 《当代临床输血技术》课件
- (63)-考点63 课外-名著阅读
- (10)-专题10 议论文阅读
- 美容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要点试题及答案
- 《运动处方》课件-高血压人群运动处方案例
- 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
- 2025年中国数控转台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实践报告3000字
-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
- 山东省大教育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DB43T-稻-再-油生产技术规程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 课件:《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第二版)》第五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