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12大题材归纳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12大题材归纳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12大题材归纳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12大题材归纳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12大题材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12大题材归纳

【诗歌12大题材】

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怀古咏史

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酬和赠答诗、即景(事)抒怀诗、干

谒自荐诗、题画说理诗、哲理思辨诗

【诗歌的情感】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

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

今衰之感伤、时光易逝之感慨、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

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杈贵之高洁、离别

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愤世嫉俗之绪

一、送别抒怀诗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送人归东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见日,尊酒慰离颜。

【注】首联“戍”字,名词,堡楼。颔联“汉阳渡”系长江渡口(旧

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山"。

“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指出词人

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答案]黄昏时分,梅花闲展芳姿,月色清凉,倒映在澄莹的溪

水中。描绘了一幅清雅幽静的画面。

天性高洁,保持本心,特立独行,不同流俗。

二、羁旅思乡诗

【对点训练】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容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末归人。

答案:首联,写除夕夜,诗人在外生活窘迫,连酒也没有;因极度

思念家乡,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从抒情角度来说,“思乡泪满巾”

直抒胸臆。领联,作者知道家里生活也贫困,但是与之相比,在外更

加艰辛,因为贫困之外,又加上了刻骨的思念。颈联,表现了作者人

到老年,思乡之情更重了。尾联,不写自己思念家人,而是从家人思念

自己的角度来写,这是曲笔,表现出一种浓浓的亲情,更强化了作者

对家乡的思念之情C

三、山水田园诗

【对点训练】(2021•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意难忘•山家[清]吴伟业

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

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衰翁健饭堪夸°把瘦尊①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

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漫生涯。

【注】①瘦尊,即瘦樽,用瘦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

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

[答案]写景艺术:①由远及近,由外到内。从村坞、山家到室

内,步移景换.②意象丰密,色彩和谐。“苍藤老干”“翠竹明沙”,

构成明净清幽之境,③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如“苔径逐篱斜

叙事艺术:①对比衬托。如“蓑翁”与“健饭二②铺陈写实°如

“高话”以下,一一叙写山家生活。③以农家话语写自适情态。如“汲

水自浇瓜”。

四、爱情闺怨诗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可乂看出作者有什么主张?

遣悲怀①

元稹

谢公②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③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残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毒,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①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

为其中一首。②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镉C③

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个贫士。

答案:这是一苜描写边塞征战的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战争,有利

的地势和出色的将士,地利与人和兼备,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战争的

胜利,同时劝谏统治者要力主抗金,不要满足于目前的战功,而要继

续抵抗,凭借南宋的地理优势、抗金勇士和历史经验,一定可以击退

侵略者。

五、咏史怀古诗

【对点训练】(2022•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楼前[中唐]王建

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①。

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

放过勤政楼

[晚唐]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②。

[注]①千秋节:唐开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请每年八月五日(玄

宗生日)为千秋节。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楼庆生,赏百匹飞龙舞马。

飞龙,马厩名。士庶间互赠承露丝囊。②金铺:钉在门上的兽面形的

门环底座。

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

【答案】情感不同:①王诗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

念,而感慨玄宗的骄侈佚乐,言外自见;②杜诗借眼前金铺上的紫苔,

抒发昔盛今衰的悲叹之情。

写法不同:①王诗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老马“总举头”这一习惯

性动作,生动传神;②杜诗运用拟人手法写紫苔“偏称意”,突出其

任情滋蔓,寓情于景,营造荒凉氛围。

六、咏物言志诗

【对点训练】K2021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

作答

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注

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

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

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

披折。

[注]姑射:神话中的山名,神仙所居之处

“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指出词人

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答案]黄昏时分,梅花闲展芳姿,月色清凉,倒映在澄莹的溪

水中。描绘了一幅清雅幽静的画面。

天性高洁,保持本心,特立独行,不司流俗。

七、边塞征战诗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喜迁莺•晋师胜源上①

李纲②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庄,索虏

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

容颐指。奇伟。沈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

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

烝民,周雅③何曾专美。

【注】①晋师胜玳上: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沈水之战。

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流水抗击,并

大获全胜。②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③周雅:《诗经》

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

通读全词,可以看出作者有什么主张?

答案: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征战的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战争,有利

的地势和出色的将士,地利与人和兼备,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战争的

胜利,同时劝谏统治者要力主抗金,不要满足于目前的战功,而要继

续抵抗,凭借南宋的地理优势、抗金勇士和历史经验,一定可以击退

侵略者。

八、酬和赠答诗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再次韵寄子由①黄庭坚

想见苏耽②携手仙,青山桑柘冒寒烟。

麒麟堕地思千里,虎豹憎人上九天。

风雨极知鸡自晓,雪霜宁与菌争年。

何时确论倾樽酒,医得儒生自圣颠③

[注]①本诗创作于元丰四年(1081),黄庭坚外任吉州太和县令。

前一年,苏轼遭“乌台诗案”之祸,谪居黄州。苏辙也受到牵连,被

贬至筠州。黄庭坚的兄长黄大临与苏辙甚为友善,因而赠诗劝慰。黄

庭坚步黄大临的诗韵写了几首诗,此诗即其中的一篇。次韵,和诗的

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子由,苏辙的字c②

苏耽,传说中汉末的仙人。③自圣颠,把自己当成是圣人的癫狂病。

诗歌尾联应如何理解请从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思想情感等方面简

要说明。

[答案]①尾联意为:何时才能跟您樽酒相倾,认真地研究一下,

用什么方法医治我们自大的癫狂病②尾联运用反语,苏辙和自己胸

怀壮志,诗人却说有自大的癫狂病,这是运用反语将愤懑化为谐谑,

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两人不被执政者理解和重视的愤懑之情。③

尾联以问作结,言尽而情长,诗人问何时能与苏辙相对而饮,表达了

诗人对两人相逢的期待和与友人相隔一方的感伤。

【增分策略】一一酬赠诗鉴赏6法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①

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③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注】①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黄庭

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长兄黄大临万里相送,二人分别后黄庭

坚作此赠别诗。②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寓自己往日

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③脊令:鸟名,即鹤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正面写离别的哀痛,离家万里的边远之地,兄弟相对,

情深谊长,忘记了是谪居异乡,自然界动物的哀啼悲鸣陡然使他从幻

想中清醒过来,掀超感情的波澜。

B.颔联诗人借典故抒发了自己抱负落空的苦闷,但求将来能兄弟

相伴,晤言一室之内,畅享天伦之乐。

C.尾联写自己归家遥遥无期,所以船走了很远还依依不舍频频回

首,从今往后就只能借助经常写信来聊以自慰了。

D.整首诗感情深笃,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遭受挫折之后,兄弟二人

分手时离别哀伤之情,善用典故丰富了诗句的内涵,读来令人回味无

穷。

解析尾联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回程归舟中,盼望

兄弟早日归来。写法上从对方落笔,比单纯写自己的相思更富有情致。

答案C

2.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案①颈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急雪”与“惊风”

凸显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诗人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

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②运用比喻C大雪纷飞中,借相互依傍

的鹤鹑鸟,恼惶的鸿雁来比喻兄弟患难与共。(答出鹤鸦鸟或鸿雁其

一即可)③运用对比。“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

弟离散的哀伤。④为尾联的抒情做了铺垫。正因为颈联借“急雪”与

,,惊风”脊令,,,,鸿雁"这些意象反衬兄弟离散的哀伤,才有了尾联对

兄长的深深思念之情的抒发。

九、即景(事)抒怀诗

【对点训练】(2019•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傩名。

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

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十、干谒自荐诗

【对点训练】(2019•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注]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

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

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

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

恩必报。

答案D

【解析】内容情感词: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形象特点词:

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分析:对应第七、八句"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男子汉接受恩惠必须有相应的理由,我平生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

这是作者对待恩惠的态度。但是“受恩必报”从诗句中无法体现出来,

属于无中生有。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

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满分解构】

【满分答案】

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

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

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十一、题画说理诗

题画诗,是指画家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容所感而作之诗,即赏

画者对绘画题材、内容、思想的评定,是对作品格调的艺术总结c狭

义的题画诗就是把诗题在画面上,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广义的内涵,

将品评画作之诗和题于画面之诗统称为题画诗。

题画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画与诗歌联姻的产

物,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相映

成趣,相得益彰;达到“诗画一体”的艺术境界。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诗因画而流传,画因诗而永存。

【对点训练】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闻发画面以外的意趣或情感,

请加以阐释。

《题画》李唐

云里烟村雨里滩,

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人时人眼,

多买燕脂画牡丹。

答案:自诗人的画作貌似容易,但凝结了自己的心血,却无人欣

赏。表达了对自己的艺术作品和才华无人赏识的感慨和愤愤不平;另

一方面,时人只爱派墨重彩、大富大贵的牡丹,而不留心这淡墨山水,

也讽刺(反讽)了当时人们醉心于声色犬马、贪图荣华富贵的社会风气。

另外也夫现诗人不迎合世俗的清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