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三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三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三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三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

考前集训(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乡土文学是对乡土的现代发现。如同新文学在中西对话中产生和演变一样,现代乡土文

学的出现也与西方现代文明对乡土中国的冲击有关。正是由于乡土中国表现出对西方现代文

明的疏离而又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中,知识者和写作者才对乡土中国的状况给予了极大关注。

传统乡村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现代化必经的历史过程。在文学领域,

乡土小说正是乡土中国发生裂变的审美反映。贯穿其中的基本问题是现代化对乡土和乡土文

学的影响,以及作家在价值和审美两个层面对乡村社会现代转型的回应。

如何认识和叙述乡土中国的“乡土性”,是乡土文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费孝通在《乡土

中国》中对“乡土性”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费孝通区分了“乡土基层”£及和“乡土基层”不同的“社会”。他提出,“我说中国社会

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

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一论述显然

隐含了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中国与西方这样的二元性视角。我们讨论乡土文学时关注

的乡土,大致是费孝通所说的“乡土基层”和“乡下人”。关于“乡土性”,费孝通的解释

是乡下人离不开泥土、“黏着在土地上”的不流动性和熟人社会,差序格局和礼俗社会的根

源都在于“乡土性”。进入现代以来,家、国、天下及三者的伦常关系都在变化,维持乡村

秩序的“礼”作为社会规范失去了原来的有效性和坚固性。“现代性”因而烛照出了“乡土

性”的幽暗,现代以来文学中的国民性与“乡土性”密切相关。乡土中国是礼俗社会,又长

时间处于稳定状态,因而乡土中国被视为“传统”和“传统文化”的象征。这些特点基本决

定了乡土中国和乡土文学的面貌。

尽管“乡土性”和“现代性”不是对应的概念,但“乡土性”是在“现代性”的参照下

被阐释的。知识界、文学界对“现代性”的反思通常会带来对“乡土性”的重新认识。乡土

文学和“新乡土文学”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自现代以

来一直在探寻自身的现代化道路。一方面,它不能自外于世界的现代化历程和经验;另一方

面,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具有独特的脉络和特色,需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产

生于西方的现代化叙事是一种关于社会进步的想象或幻想,深受西方现代化理论支配。作为

一种解释性图式,西方现代化理论有其历史背景、政治功能、意识形态诉求和文化意义,第

三世界的现代化实践是被排斥在现代化叙事之外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现代化叙事在中

国产生了很大影响,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成为显学。学术界将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世界关联

起来,从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人的现代化、制度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等方面入

手,初步形成了讨论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框架。而乡村现代一直是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的

焦点,这是乡土文学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从中国国情和文化出发,是接受“现代性”、反

思“现代性”、探寻中国“现代性”,以及讨论“新乡土中国”和“新乡土文学”的前提。

只有在乡土中国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植根于乡土中国的乡土文学才会有新发现和新书

写。我们可以把因现代化冲击产生的乡土文学纳入现代化叙事中,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发生变化的“新乡土文学”则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叙事。“新乡土文学”承接了现代乡土

文学的传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乡土文学的基础上,以巨大的热情关注和书写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乡土中国”,由此改写了乡土文学的历史。在历史维度上,”新乡

土文学”在反思之中重述了乡土历史,建立起现实和历史的关联性;在现实维度上,“新乡

土文学”关注现代化进程中人与土地的命运,进入新时代后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书写新的山

乡巨变;在价值维度上,“新乡土文学”试图在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冲突中,展现文化

层面的乡土中国;在审美维度上,“新乡土文学”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同时,广泛吸

收和融合其他创作方法,在人物塑造、叙事方法和文本结构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在这一持续的历史过程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小说、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艺、五

六十年代的农村题材创作和八十年代以来的“新乡土文学”,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一条

重要脉络。不同阶段的乡土文学既有断裂也有联系,而非简单的新旧因素的更替。只有在长

时段中考察,才能在乡土文学的参照下命名“新乡土文学”。新因素不断累积进而在文学与

现实的关系、价值判断、审美方式等方面出现持续的变叱后,才有讨论“新乡土文学”的可

能。作为现代化叙事的一部分,和现代乡土文学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乡土文学经过40余年

的发展、变化和累积,具备了成为“新乡土文学”的条件,其间蕴含了文学对乡土的再认识

和对“新乡土”的新发现和籽书写。可以说,文学为乡土中国的现代化叙事打开了辽阔的空

间。以往的研究对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之间关系的讨论显然有待深化,从这一角

度出发,或可对乡土文学作出新的阐释和解读。

(摘编自王尧《乡土中国的现代化叙事——从乡土文学到“新乡土文学”》)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乡土中国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中,知识者和写作者开始极大关注

乡土中国的状况,现代乡土文学随之而生。

B.乡土文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加何认识和叙述乡土中国的“乡土性”,我们可以从费孝通《乡

土中国》中关于“乡土性”的论述中找到答案。

C.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需在不自外于世界的现代化历程和经验的同时,保持自身的脉

络和特色,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D.乡土文学根植于乡土中国,是对乡土中国的现代发现,当乡土中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时,

乡土文学就有可能会产生新发现和新书写。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中国是礼俗社会,但进入现代以后维持乡村秩序的“礼”失去了作为社会规范原有的

有效性和坚固性,这导致传统的伦常关系发生了变化。

B.“现代性”和“乡土性”并不是完全割裂的,“现代性”能烛照出“乡土性”的幽暗面,

同时,对“现代性”的反思通常会引发对“乡土性”的重新认识。

C.学术界从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等方面入手构建讨论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框架,这对

我们理解“新乡土中国”和“新乡土文学”有重要意义。

D.专统乡村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必经的历史过程,乡土文学对这一转型过程的

关注有助于乡土中国的现代化叙事的进一步发展。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费孝通对“乡土性”的阐释的一项是()

A.吃饭时候,邻居们端上碗筷到三仙姑那里坐一会,前庄上的人来回一里路,也并不觉得

远。这已经是三十年来的老规矩。(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B.河川地是一年两季收成的金盆盆,那些被厄运击倒的人宁可拉枣棍子出门讨饭也不卖地,

偶尔有忍痛割爱卖地的大都是原坡旱地。(陈忠实《白鹿原》)

C.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

下。(贾平凹《秦腔》)

D.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但不久,大家也都听

得纯熟了。(鲁迅《祝福》)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而下而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社会类型西洋社会乡土社会

团体格局差序格局

水的波纹,蜘蛛的网、众星

结构类型捆柴

拱之

界限分明伸缩自如

亲属(“数不清”“有差

家庭(人员清晰)

等”)

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平等以“己”为中心

个人主义自我主义

争权利、讲法律攀关系、讲交情

A.不同于西洋社会捆在一起的团体格局,乡土社会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差序格局。

B.西洋社会家庭成员清晰,界限分明;而乡土社会亲属人员数不清,没有界限。

C.是否以“己”为中心,强调自我主义,是区分西洋社会和乡土社会的标准之一。

D.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攀关系、讲交情,西洋社会则追求平等,争权利、讲法律。

5.星球中学高三(一)班准备围绕“现代乡土文学”和“新乡土文学”的关系,举办一场讨

论会,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世界气象组织1月12日发布新闻公报,正式确认2023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这打

破了最暖纪录,也超出了许多气候科学家的预期。

升温可能还未停止。2024年,厄尔尼诺天气模式进入第二个年头,这通常会加剧全球变

暖。1月,温暖的海水涌入东热带太平洋,全球海洋气温明显高于同期平均水平。英国《自

然》网站刊文称,随着人类持续向大气中排放温宓气体,2024年可能会出现比2023年也极

端的天气和气候事件。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主任萨曼莎-伯吉斯表示,2024年热浪

还会继续,但无法预测它们将在何时何地发生。

各种气候数据服务机构一致认为,2023年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7月6日),

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7月),以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几个月(包括6月一12月)。当研

究人员将现代温度记录与古气候温度指标相结合时,他们发现,2023年可能是10万年以来

最热的一年。

伯吉斯说,造成2023年极端天气的因素很多。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

排放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68亿吨。2022年,汤加火山喷发,向大气中注入了吸热的水蒸

气,也是一个因素。

另一个因素是厄尔尼诺现象。模拟表明,地球现在处于或接近厄尔尼诺现象的顶峰。伯

吉斯说,目前全球海洋的高热量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为海洋热浪提供动力。

但研究人员仍未确定,2023年的极端气温是全球变暖正在加速的迹象,还是在一定程度

上归因于全球气候系统自然变化造成的波动。

受气候变化影响,2023年的极端天气频现。其中包括5级飓风“奥蒂斯”,它突袭了墨

西哥城市阿卡普尔科,致数十人死亡。加拿大魁北克6月和7月的野火产生的烟雾蔓延到美

国中西部和东北部的许多城市,甚至漂洋过海到了欧洲部分地区。7月和8月,希腊各地大

火肆虐,烧毁了森林,夺走许多人和动物的生命。8月,在夏威夷的毛伊岛,一场由强风和

入侵的野草引发的野火造成至少100人死亡。

2023年底,在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上,全球领

导人首次同意摆脱化石燃料,但许多人认为此举相对于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来说“太少、太

迟”。

(摘编自张佳秋《2024年地球还会再掀热浪吗?》)

材料二: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中

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

展全局,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落实国家自主贡献

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超过51%。截至

2022年底,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12.13亿千瓦。2021

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

累计成交量2.38亿吨,累计成交金额109.12亿元。

2022年以来,中国继续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及推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做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应对气候变

化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求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

态裸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僧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

色诋碳发展。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

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

主行动的关系,并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

(摘编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全球海洋的高热量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为海洋热浪提供动力,这一厄尔尼诺现象通常

会加剧全球变暖。

B.受气候变化影响,2023年的极端天气频现。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种异象正是全球变暖正在

加速的迹象。

C.中国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工

作成效显著,彰显了大国担当。

D.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提出了

统筹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要求。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2024年1月,温暖的海水涌入东热带太平洋,全球海洋气温明显高于同期平均水平。这使

得厄尔尼诺天气模式已进入第二个年头。

B.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上,全球领导人首次同意摆脱化石燃

料,许多人认为此举意义甚微。

C.截至2022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12.13亿千

瓦。可见,中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最多。

D.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推进美

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8.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一项是()

A.十年来,中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6.2%的经济增

长,相当于少用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忆吨。

B.2022年,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10084亿元,相当

于GDP的比重为17.36%,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

C.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共70.32万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54.26万辆,占

比77.2%。全年完成运营里程291.6亿千米,客运量353.37亿人次。

D.2022年我国完成造林6304万亩(约合420.27万平方米),人T林保存面积达到13.14亿

亩(合8760万平方米);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

9.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碳排放结构图

数据来源:《中国长期低嫉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

A.二氧化碳是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来源,所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关键。

B.二氧化碳排放中,体量最大的板块是工业,其次是电力、建筑和交通。

C.与能源相关的排放占比72%,可见中国低碳转型的重点是能源转型。

D.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10.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践行低碳理念?请结合材料简要概

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意象的运用,是加强叙事作品诗化程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中国人对叙事学与诗学联

姻所做的贡献,它在叙事作品中的存在,往往成为行文的诗意浓郁和圆润光泽的突出标志。

意义在许多叙事之作中是不直白地说出来的,是渗透到行文的每一个细胞中的。叙事的

过程既要表达意义,又要隐藏意义,使意义不是唾手拾得,而是细心解读方可得到的。因而

在意象别有意味地渗透在行文之时,意象可以作为意义的聚光点、意义的蓄水池,对作品的

意义渗透进行有散有聚的调节,形成意义的聚散分合的沐制。

叙事作品往往是以情节或非情节的跳跃性思路作为行文的线索的。在情节与清节的转换

之间,设置一个意象,可以使转换不流于生硬简陋,而在从容转换中蕴含着审美意味。在情

节与非情节的转换之间,如果也能设置一个意象,跳跃就会变得更加潇洒,甚至产生一点蒙

太赤的效果。意象的重复出现也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重复中的反重复,在物象的重现之中

包含着意义的增添和递进,这就有助于形成行文脉络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叙事文学积蓄和保存审美意味的手段甚多,比如成功的人物性格、深刻的人生哲理、独

特的生活细节,都可以从其各自的角度积存审美意味。但意象的积存效能又有其独到之处,

一个或独特,或别致,或精彩,或程亮的意象,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综合性,综合着物象和

意义,综合着细节和哲理,综合着主题和结构,由这种综合方式对审美意味加以积存,就更

能有效地达到耐人咀嚼、余味无穷的效果。某些有趣的意象,往往走入人们的m常生活之

中,成了文学给生活增添的“味之素”。《西游记》中套在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就常

常被人用作对不规范行为进行强制性约束的规矩的代名。

然而,意象既有醒目的功能,但对于过分炫目之处也须有所限制,求其醒目而不过分炫

目,乃是发挥意象功能之道。

(摘编自杨义《中国叙事学》)

材料二:

作为诗歌结构中的细胞,“意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一首意象诗都是通过诗人

情懑的调遣,把“意象”这个基本的诗歌构件组合成一幢大厦。

诗人在创作构思时,饱蘸感情,神游八极,想象的翅膀遨游于大千世界中,终于找到了

那个契合的点,于是诗人收拢翅膀,将意(情志)溶入点(象)上,凝固在那里。唐代诗人

王昌龄对此曾做过精辟的论述:“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一个诗人

无沦其感情如何饱满,思想多么深刻,想象怎样丰富,如果他未能找着“合适”的意象,没

有“想象的凝固”,思想感情则如流水中的浮萍,没有归属,在此情形下,终究难以成诗。

意象是诗人思想驻足的“家园”。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类无比丰富的心灵世界,深奥高超的思维精灵皆赖语言而运转和

传递。而语言从符号学的观点看,它又是一种符号。符号学家认为,文学作品包含着两套符

号系统:文学语言是外在的第一级的符号系统,它的“能指”(符号形式)是语言的声音形

式及其书写符号,它的“所指”(符号内容)则是语言的表意性、表象性、表情性等多项内

容圻组成的审美表意系统。“符号化作用”意义非凡,人与人之间要表达、要感知,离不开

此“符号”,“符号”之于诗人更是如此,思之万千,情丝万缕,无以表达,犹如“毛”无

以“皮”附,他人亦无从知晓。如此,意象乃谓诗歌之“皮”,诗人心灵所附焉,他人知晓

之源流处也。

“意象”是诗人“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镜,率然而

生”,经过弹精竭虑的这样一个艰苦创造的过程,将心中之“意”和与之相类相溶的“象”

交融契合而成的。因此,诗人笔下的“意象”蕴藏着诗人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蕴藏着诗人对

自己乃至对人类心灵世界的探测。诗人心灵中的刹那颤动,在诗中得以永恒,意象在此时也

成为超越时空的“常青树”。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选取了“孤巩、船的远

影、水天尽头”等意象,极尽了诗人送孟浩然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而诗人那时的送别之

情,也在诗中得以永恒。此类例子俯拾皆是,现当代诗中也不胜枚举,如戴望舒的《雨

巷》、舒婷的《致橡树》等。

以有限表现无限,充分扩大诗歌生命的张力和审美潜能,是诗人作诗时所孜孜以求的。

尽管人类语言具有模糊性特征(汉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尤其突出),为诗人表情达意创造了自

由广阔的天地和丰富多样的物质手段,但是古今诗人们还是感到了语言的贫乏,“言不达

意”“言不尽意”的矛盾困扰着他们,在既不能生造字又不能另设语法的情况下,诗人们只

有在“意象”上下功夫了,只有在扩大“意象”的外延和开掘其内涵上去惨淡经营。于是,

诗人们根据自己丰富复杂的情绪思想的需要,在表达形式上或做较大的反逻辑跳班,或改变

语序,或打破主谓词的搭配习惯,或做模糊性暗示,或操作大量的直觉意念化修辞语。统言

之,诗人们是在对“意象”进行模撷化创造,是为了消解语言符号的精确性、清晰性和指向

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符号的语义生成的作用,是为了在更深的层次意义上揭示诗

人丰富复杂的情感思想。正是由于诗人们在这方面对“意象”的不懈努力,加之话言本身所

具有的模糊性,以及人类普遍具有的模糊性思维(现代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认为,人

脑与计算机相比,主要的优势是能够掌握尚未完全明确的含糊观念,使得诗歌“意象”超越

了一般的语言,其内涵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和审美的潜能)。如前面列举的李白《送孟浩然之

广陵》中,其“孤帆”“远影”“碧空尽头”这些意象所包含的内涵、外延已远远地超出了

原词语的含义,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孟浩然诚挚深厚的友情和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

情,读者透过这些意象也能触摸到诗人的脉搏并运用联想、想象在自己面前展现一幅江边送

别的美丽图画。

(摘编自卢枫《论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及表现形式》)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侧重论述叙事意象,材料二侧重论述抒情意象,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意象具有凝聚意

义和保存审美意味的功能。

B.材料一以《西游记》中套在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为例,论述某些文学意象给生活增添

了“味之素”。

C.材料二认为,一个诗人只要能找着“合适”的意象,将想象进行凝固,那么思想感情就有

了归属,就能写出杰出的诗篇。

D.材料二指出,与计算机相比,人脑能够掌握尚未完全明确的含糊观念,这使得诗歌“意

象”超越了一般的语言。

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语言的“能指”是语言的声音形式及其书写符号,“所指”则是语言的多项内容所组

成的审美表意系统,可见,“所指”比“能指”更重要。

B.诗人们消解语言符号的精确性、清晰性和指向性,目的是对“意象”进行模糊化创造,以

便能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揭示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思想。

C.诗人经过婵精竭虑的艰苦创造,将心中之“意”和与之相类相溶的“象”交融契合而形成

“意象”,“意象”就是诗人的情志。

D.“意象”蕴藏着诗人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诗人心灵中的刹那颤动通过“意象”得以永恒,

如《天净沙・秋思》中的诸多意象极尽古今游子的辛酸。

1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意象具有三个作用等方面展开论述,并特别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充满辩证精

神。

B.材料一运用排比手法,既突出了异彩纷呈的意象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也增强了论证的气

势。

C.材料二最后一段举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例子,论证了“意象”充满生命的张力和审

美的潜能。

D.材料二设置了几个分论点从不同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全文采用了层进式的论证结

构。

14.下列关于材料二中“家园”“皮”“常青树”等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园”指寄托之所,“皮”指表面;这两个词在材料中喻指诗人的情感。

B.“常青树”指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树木,在材料中喻指永恒。

C.这三个词语的运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意象的作用。

D.这三个词语的运用,使论述牛动形象,深入浅出,易干理解。

1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意象的“作用”,但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所述的意象的

“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人类肠道微生物组包括1014个与人类肠道相关的常驻微生物,多数为放线菌门、拟杆菌

门,厚壁菌门及变形菌门。大多数微生物都位于消化道的远端,式生物量超过每克含量1011

个细胞。饮食和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惠关系,除了宿主分娩方式、健康状况、遗传背

景、生活习惯等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外,大概50%以上菌群多样性受饮食营养的影响。饮食因

素是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的最有效调节剂,肠道微生物反过来影响营养的吸收、代谢和储存。

碳水化合物与肠道菌群有着密切关系,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能量的主要来源,富含碳水化

合物的食物包括谷薯类和一些水果与蔬菜,由于其改变肠道菌群的能力非常强,碳水化合物

可能是被研究最深入的饮食成分。碳水化合物有两种类型:可消化和不可消化。

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中被酶降解,例如淀粉、葡萄糖、果糖、蔗糖和乳糖。一经

降解后,这些化合物将葡萄糖释放到血里并刺激胰岛素反应。研究发现,食葡萄糖、果糖、

蔗糖和乳糖的受试者增加了双歧杆菌的丰度,而补充乳糖的受试者增加了有益短缝脂肪酸的

粪便浓度,这个发现是很出乎意料的,因为我们经常认为乳糖是潜在的胃肠道刺激物,比如

乳糖不耐受。同时,乳糖还能与乳制品中的钙结合,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

另外就是人工甜味剂(如糖精、三氯蔗糖和阿巴斯甜)。人工甜味剂一开始是作为健康

的低热量食物添加剂来销售的,但根据最近几年的研究,人们发现人工甜味剂实序上可能比

天然糖更不健康。研究表明,使用所有类型的人工甜味剂比食用纯葡萄糖和蔗糖更容易引起

糖时量下降。而且有研究认为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来介导这种作用。例如,用糖精喂养的小

鼠被发现患有肠道营养不良,而且拟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罗伊氏乳杆菌液减少。

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与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正好相,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纤维

和抗性淀粉)在小肠中不会被酶降解。相反,它们会到达犬肠,刺激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或增

加其活性,有益于宿主健康。因此,膳食纤维是“微生物相关碳水化合物(MAGs)”最好的

来源。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能够改变肠道环境,同时,它们也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

“益生元”。

益生元的来源包括大豆、菊粉、未精制的小麦和大麦、未加工的燕麦以及不可消化的低

聚糖,比如果聚糖、聚葡萄糖、低聚果糖(F0S)、低聚半乳糖(G0S)、木糖寡糖(X0S)和

阿拉伯瘠,如果在饮食中增加其含量均可增加细菌总数和基因丰富度C

抗性淀粉主要分布在谷薯类和根茎类蔬菜中,可分为四大类(RS1〜4)o可以看到抗性

淀粉可增加罗氏菌属和真菌。在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体内,这两种菌的数量是降低的。

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可作为益生元,作用于肠道微生物,以发酵或代谢成有益的化合

物,例如短链脂肪酸(SCFA)o

(摘编自《肠道菌群和营养的关系》)

材料二:

自从二十世纪初,梅契尼科夫发现长期饮用酸奶与保加利亚人的长寿密切相关,并提出

“酸奶长寿”理论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酸奶中的益生乳酸菌对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特别

是随着“人类肠道元基因组计划”研究的深入,肠道微生物被誉为人类和动物的一个“重要

器官”。研究表明宿主免疫细胞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塑造了粘膜免疫系统,而益生菌可以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和激活粘膜免疫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症是住

院病人和老年人常患的由于感染导致的免疫降低和免疫功能障碍导致的严重疾病,益生菌在

增强这类病人营养物质吸收,预防和治疗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单独补充益生菌,可以在瞬时增加肠道益生菌的数量,但是其健康作用却是有限的。益

生菌的保健功能,主要体现在益生菌在肠道的增殖。每一个人在出生后,其肠道的益生菌比

例都相对比较高,这主要因为母乳中含有一种益生元,低聚半乳糖,它是一种益生元,可以

选择性的增殖肠道益生菌,但是随着断奶,饮食结构的改变,益生元摄入不足,则益生菌数

量对应减少。益生菌增殖,才会有以下几个健康功能,第一,益生菌的增殖,可以生产B族

维生素,维生素对人体的健康,大家都明白;第二,益生菌增殖,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可

以降级大肠的PH值,抑制有害菌生长,同时短链脂肪酸还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

这也是益生元解决便秘的原因;第三,一些有益菌可以生产部分抗生素,比如乳酸菌可以生

成丸酸菌肽,这是一种天然的抗菌素,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所以,每日补充适量的益生

元,才会使肠道的健康得到有效的保证。

很多人会好奇巴马老人为什么会那么长寿,巴马为什么会成为长寿之县,主要原因是长

寿老人的饮食结构很合理,显示老人肠道益生菌的数量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巴马长寿

老人肠道菌群中益生菌的比例与青少年相当,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饮食结构中膳食纤维的

摄入量满足肠道菌群健康的需要量。所以想要长寿,要不改变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膳食纤

维,要不每日额外补充14g左右的益生元,以确保肠道健康所需要的膳食纤维。

(摘编自《肠道菌群营养----益生菌和益生元》)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伙食在所有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因素当中是最有效的一个,肠道菌群与饮食之间存在着一种

互惠的关系。

B.碳水化合物中的乳糖的摄入可以增加肠道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同时也可增加有益短链脂肪

酸的粪便浓度。

C.使用人工甜味剂会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来影响受体糖耐量,且相比较于天然糖更容易引起糖

耐量的下降,

D.益生元作为膳食纤维的一种,作用于肠道微生物,可以发酵或者代谢成有益的化合物,促

进肠道健康。

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一些食物改变肠道菌群的能力很强,所以碳水化合物可能是研究者

研究最深入的饮食成分。

B.益生元的来源较为丰富。只有在饮食中增加益生元的含量,才能增加肠道中细菌的总数以

及基因的丰富度。

C.针对由于感染导致的免疫降低和免疫功能障碍导致的疾病,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

平衡来直接治愈。

D.长寿的方法有改变饮食结构并摄入足够膳食纤维,和每日额外补充适量的益生元,这两种

方法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18.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关于益生元作用的一项是()

A.每日补充适量的酸奶,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身体免疫力。

B.适量食用纯燕麦和大豆制成的食品,可以增加细菌总数和基因丰富度。

C.牛奶中的乳糖可能会导致乳糖不耐受,但是有助于促进身体里钙的吸收。

D.饮用富含乳酸菌的饮料可以生成乳酸菌肽,乳酸菌肽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19.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预对下面这幅图表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注】圆形加五边形的链接是糖类,椭圆形的链接是脂质,三角形加方形的链接是膳食维,

长条形是春生菌。结肠:大肠的一部分。

A.在路径①中,花椰菜进入小肠未被降解消化可能与益生菌的分布有关。

B.在路径①中,花椰菜进入结肠后会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短链脂肪酸。

C.在路径②中,奶油蛋糕在小肠中就开始了降解消化的过程。

D.在路径②中,奶油蛋糕在结肠中促进了更丰富的益生菌的生长。

20.请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概括有益于肠道健康的饮食方式并简要述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L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B项,“乡土文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认识和叙

述乡土中国的‘乡土性'”错误,以偏概全,原文是“如何认识和叙述乡土中国的‘乡土

性',是乡土文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辨析信息。A项,“这导致传统的伦常关系发生了变化”错误,强加

因果,原文是“进入现代以来,家、国、天下及三者的伦常关系都在变化,维持乡村秩序的

'礼’作为社会规范失去了原来的有效性和坚固性”,前后并无明显因果关系。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文中费孝通对“乡土性”的阐释有三点:一是乡下人离

不开泥土,二是“黏着在土地上”的不流动性,三是熟人社会。A项,是说乡村中人们之间

串门闲聊,相互很熟悉,体现了熟人社会的特点。B项,是说白鹿原的农民一般不愿意卖

地,体现了乡下农民与土地的亲密关系。C项,是说农民的一生都与这片土地紧密联系在一

起,体现了“黏着在土地上”的不流动性。D项,是说祥林嫂陷入悲伤不能自拔,反复向人

诉说自己的遭遇,其中不能体现“乡土性”。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图表。B项,“没有界限”错误,乡土社会的界限是“伸缩自如”,可

大可小,界限不分明,并非没有界限。

5.答案:①“现代乡土文学”和“新乡土文学”属于乡土文学的不同阶段,二者之间既有断

裂也有联系,并不是简单的新旧因素的更替。②“现代乡土文学”和“新乡土文学”都是在

乡土中国发生裂变时,作家在价值和审美两个层面对乡村社会现代转型的回应,都属于现代

化叙事范畴。③“新乡土文学”是对“现代乡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新乡土文学”在承

接“现代乡土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在多方面不断突破,蕴含了对新乡土中国的新发现和新

书写。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由材料第一段可知,“现代乡土文学”和“新乡土文

学”都是乡土中国发生裂变的审美反映,都是作家在价值和审美两个层面对乡村社会现代转

型的回应。由材料第四、五段可知,“新乡土文学”继承了“现代乡土文学”的传统,在人

物塑造、叙事方法和文本结构等方面有了突破创新,一者同属于乡土文学的不同阶段,都是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一部分。作答时,既要点明二者的血脉关系,又要说明二者差异所在。

6.答案:B

解析:B.“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种异象正是全球变暖正在加速的迹象”错误,说法过于绝

对,原文是“研究人员仍未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全球气候系统自然变化造成的波

动”。故选B。

7.答案:D

解析:A.“这使得厄尔尼诺天气模式已进入第二个年头.'错误,属强加因果,原文是“2024

年,厄尔尼诺天气模式进入第二个年头,这通常会加剧全球变暖……明显高于同期平均水

平”。B.“许多人认为此举意义甚微”曲解文意,原文表达的是许多人认为此举意义重大,

领导人们应更早达成共识。C.“可见,中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最多”错误,属牵强附

会,于原文无据。故选D。

8.答案:B

解析:A.与原文论据“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超过51%”一致,B.陈述的是“三新”经

济的快速发展,C.与原文论据“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一致,D.与原文论据“全

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一致。故选B。

9.答案:B

解析:B.根据图表可知,二氧化碳排放中,体量最大的板块是电力。故选B。

10.答案:①加强低碳消费认知,主动了解低碳知识,提高对低碳产品的识别能力,增强低碳

消费意识和对低碳消费理念的思想认同,并内化成为自觉行动。

②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在校园、宿舍和课堂等场合,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随手关灯、

关水龙头,不乱扔废弃物品,并合理使用电器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自己的碳排放

量。

③积极参与垃圾分类,鼓励回收再利用,减少浪费,宣,专倡导减少使用塑料袋、瓶、餐具等

一次性物品,转向可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从而降低碳排放。

④提倡绿色出行,日常生活中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或步行,或选择共享交通工具,减少个

人的碳排放,积极配合节能减排。

解析:材料一着眼于全球气候变化,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