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鉴赏一:如何读诗词
一诗词的标题
诗词的标题可以提炼出诸多信息。如:时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季节(秋斋独宿)、地点《劳劳亭)、人物(身相)、
事件(江亭月夜送别)、情感(春夜喜雨)、写作缘由(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的)、艺术手法(苦笋)等信息。借助这些信
息,我们便可以揣摩诗词的题材、内容、情感。
1.2021年全国1卷杨巨源《寄江州白司马》
寄”交代诗歌题材,“江州白司马”交代人物及其遭际。】
①.这是一首“酬赠诗古代友人之间常互相赠予诗词,因友人之间相距太远,故在标题中用到“寄”字。
②.“江州白司马”指被贬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因为我们学习过其被贬江州时期的代表诗作《昆琶行》。
那么,杨巨源在一首写给被贬友人的诗歌中,会表达怎样的情感呢?答案其实不难猜测。杨巨源在诗歌中既表
达了对友人的牵挂、思念之情,又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勉励之情。
《寄江州白司马》: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溢涌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
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音云依旧是前途。
2.2019年全国1卷陈与义《题许道宁画》
【“题画”交代诗歌题材。】
“题诗”是诗词的一大题材分类,其又可以细分出题画诗、题卷诗、题扇诗、题壁诗等小类。《题许道宁画》
显然是题画诗。如果经常接触题画诗,便不难发现题画诗有常规写法:在内容上常表现为描摹画卷内容,抒写观画
感受,评价画家的绘画技艺,评价画卷的艺术造诣;在情感上常表现为表达对画卷内容、画家绘画技艺、画卷艺术
造诣的喜爱、贽叹之情。
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遵循的便是题画诗的常规写法。诗人通过描基画卷内容,抒写观画感受,表达了对画
家绘画技艺、画卷艺术造诣的喜爱、赞叹之情。
《题许道宁画》: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
句,吟断不相关。
3.2017年全国1卷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阅”暗示诗人身份,“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交代事件
①.“阅”指巡阅,其揭示了欧F日修主考官的身份。
②古代科举考试由六部中的礼部负责,故标题中有“礼部”二字。“进士就试”四字交代考试等级为殿试,考
试地点则在礼部的“贡院二
那么,作为殿试的主考官,欧阳修会在诗歌中表达怎样的情感呢?答案其实也不难猜测。欧阳修在诗歌中表达
了对考生殷切的赞美、期望之情。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
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哀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试题训练
江楼闲望怀关中亲故
唐・李群玉
摇落江天欲尽秋,远鸿高送一行愁。音书寂绝秦云外,身世蹉院是水头。
年貌暗随黄叶去,时情深付碧波流。风凄日冷江湖晚,驻日寒空独倚楼。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秋天景色写起,寥廓江天,一行北雁,令人生愁,“欲尽秋”三字将伤感基调融于其中。
B.首联后句将本与自己无关的雁寓于主观情感色彩,“一行”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生动可触。
C.领联叙述了诗人目前的境遇,诗人在“秦云外”,而亲人在“楚水头”,两者相隔遥远,难以相见。
D.尾联以景结情,写作者孤身一人倚江楼,遥望江水的画面:''空"字蕴含着诗人深切的情感。
参考答案:C
结合诗歌的标题,很容易判定C选项“诗人在'秦云外',而亲人在‘楚水头的说法有误。标题明确交代了
诗人身处江楼远望关中亲故,故应是“诗人在'是水头',而亲人在‘秦云外
送李少府贬峡中①王少府贬长沙
唐・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②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③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①.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②.衡阳:地名,今属湖南。③.青枫江:地名,位于长沙。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点明本诗是首送别诗,是诗人为同时送别遭贬而迁、分贬两地的两位朋友而作。
B.开篇一个“嗟”字表现诗人对李、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伤感之情。
C.颔联上句实写李少府来到峡中情形,下句用“鸿雁传书”典故虚写王少府,虚实结合。
D.尾联收束全诗,照应首联,总写临别时对友人的宽解劝慰,对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
参考答案:C
结合诗歌的标题,很容易判定C选项“颔联上句实写李少府来到峡中情形”的说法有误。标独中的“送”字揭
示了本诗为“送别抒怀题材”。所谓眼前之景耳中之声为实,诗人送别被贬的友人,如何能“实写”李少府来到峡
中的情脑呢?
二诗词的注释
诗词注释的基本功能是帮助我们理解诗词中具体字、词的含义,在这一基本功能之外,诗词注释还会具备诸多
功能,如交代作者经历遭际,交代作品创作背景,等。这些注释对准确理解诗词会有帮助。
试题训练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
唐・甘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脐。九华山②路云遮寺,清弋江咏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稀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本诗作于开成四年,当时杜牧在宣州(今安徽宣城)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
士不久,要前往舒州(今安徽浩山)。②.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③.清弋江:长江下
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B.领联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
C.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旅”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D.尾联写两人同到宣州任职,现在却要各奔东西,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和离任回京、仕途未
定的惆怅不安之情。
参考答案:B
结合注释①②,很容易判定B选项“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的说法有误。注释告诉我们,杜牧
由宣州去往京城,裴坦由宜州去往舒州,而九华山是宜州去往舒州的必经之处,故“九华山路云遮寺”不可能是诗
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而应是裴坦去往舒州途中所见的景象。
蓟中作①
唐•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坦。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②事,归来独闭门③。
【注】①.史载安禄山欲以边功邀宠,多次侵掠奚、契丹,逼得奚、契丹反叛。而安禄山却被唐玄宗封为东平
郡王,地位显赫。②.孙吴:孙武,春秋齐国人,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吴起,战国卫国人,
任魏国将军,大败秦军,亦有兵法行七。③.闭门:东汉末年陈宴有感于世道黑暗,拒绝入仕,故''闭门悬车,栖
迟养老”。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H勺一项是()
A.诗歌开篇以“策马”“长驱”和“登”三个动作,塑造出一个挥鞭驰骋、飞越大漠、英姿飒爽的英雄形象。
B.“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以白描之法大笔勾勒,写诗人登上塞垣所见的“萧条”荒凉景象,境界阔大。
C.“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揭示了“边城何萧条”的原因。边地连年兵戈相交,是因为胡虏向来反复无常。
D.本诗语言看似平淡质朴,但叙事写景,形象通直,议论杼情,出言精警,同样具有摄入心跳的艺术魅力。
参考答案:C
结合注释①,很容易判定C选项“是因为胡虏向来反复无常”的说法有误。边城萧条的原因,在于安禄山以边
功邀宠,逼反奚、契丹。故边地才会年年征战,边城萧条。
从军行
陈隋-明余庆①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0,笳③喳如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④。
【注】①.明余庆,约公元588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平原鬲人,约陈末隋初间在世。②.常山阵:兵法上将首
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③.笳:胡笳军乐,隋军中也用,主要用来助攻,提振士气。④.朔方城:
汉武帝时,汉军曾攻占淮南一带,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胜利之城。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边庭紧急,烽火四起,敌人来势汹汹,十万隋军奔赴边疆,浩浩荡荡,威武雄壮。
B.领联写隋军摆出“常山阵”,以风卷残云之势打败来犯之敌,军营中响起了胜利的笳声。
C.颈联运用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表现隋军战士不畏严寒、彻夜未眠地守卫边关的战斗精神。
D.尾联巧用典故,想象隋军也能像当年汉军攻取淮南那样所向披靡,并且建立纪念胜利之城。
参考答案:B
结合注释③,很容易判定B选项“军营中响起了胜利的笳声”的说法有误。注释告诉我们,胡笳作为军中乐器,
并非用于胜利之后的庆祝,而是用于在战斗过程中提振士气。故颔联实则表现的是隋军摆出常山阵迎敌,并以胡笳
军乐提振士气。
蝶恋花-密州上元①
北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②,更无一点尘随马咒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
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①.本词是作者刚从杭州知州调任密州知州时所作,时值密州连年螳旱,盗贼,横行,民不聊生。②.香吐
麝:意谓富人家的帐底吹出的麝杳气,③.苏味道《上元》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此处指行马无尘,气
清土润,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灯、写月、写入,声色交错,充分展现了密州元宵节“有声有色”的热闹、繁荣景象。
B.本词内容不囿于成规,“寂寞山城人老也”一句是过片,使情调陡然一转,意之所到,笔亦随之。
C.与《江城子•密州出猎》相比,本词语言更显隽秀,至情深婉,这是与本词的思想情感密切相关的。
D.末句“昏昏雪意云垂野”,不但写出了密州气候的寒冷,而且也让人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
参考答案:A
结合注释①,很容易判定A选项“展现了密州元宵节'有声有色'的热闹、繁荣景象”的说法有误。既然“时
值密州连年蛇旱,盗贼横行.民不聊生”,词的上阙又如何能展现密州元宦节“有声有色”的热闹繁荣景象呢?
词的上阙实为展现杭州杭州元宵节“有声有色”的热闹、繁荣悬象,借助“钱塘”二字便可明确。下阙才是展
现密州元宵节冷清、萧条景象。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①
唐•李白
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贤人当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赢。
【注】①.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李白晚年漂泊东南时期。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盛赞升州,从纵向时间和横向空间写升州历史悠久和江山多娇。
B.领联巧妙称颂王忠臣人贤名高,天子“借”此“忠臣”以治国抚民。
C.颈联借用“一边静”“万里清”的海江之景象写天下安定太平的盛况。
D.诗以赞其地起,以颂其人承,以言时局转,以抒己怀收,脉络清啦。
参考答案:C
结合注释,很容易判定C选项“写天下安定太平的盛况”的说法有误。注释其实是在交代诗歌的写作背景,唐
肃宗在安史之乱中登基,而安史之乱一直绵延到唐肃宗的儿子唐代宗执政时期才得以平定,故本诗写作于安史之乱
时。那么,一首写作于安史之乱时的诗歌写天下安定太平的盛况,是否合情理呢?
颈联看似写景,实则是表现时局,安史之乱导致中国北方地区战乱,故有“一边静”之说:而长江以南地区则
未受到安史之乱波及,这也是李白漂泊东南的原因,故有“长江万里清”之说。
题酒家壁
南宋・陆游①
明主何曾弃不才②,书生飘泊自堪哀。烟波东尽江湖远③,云栈西从陇蜀回④。
宿雨送寒秋欲晚,积衰成病老初来。酒香菰脆开枫岸,强遣樽前笑口开。
【注】①.陆游终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然而,由于当权派奉行妥协投降的国策,他在政治上不断遭受压制和
排斥。②.不才: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③.隆兴二年至乾道元年(1164年7165
年),陆游因触犯皇上,先后通判健康、镇江。④.乾道五年至淳熙三年(1168年7177年)陆游先后在四川夔州、
角州、嘉州、荣州为官。淳熙九年,又入蜀任祠禄朝奉大夫,主管成都府玉局观。他先后在四川为官十年,但都是
微不足道的小官。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直抒胸臆,正话反说,明说“不才”,实为大才、有才之人,抒发了不被赏识、不被重用的伤痛。
B.颔联借景抒情,从小处着笔,描绘了烟波江湖,陇蜀云栈,东尽西从之景,于雄奇奔放的意境中见沉郁悲凉
风格。
C.颈联对仗工整,前句写景,寒秋夜雨,凄冷萧瑟,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后句叙事,写自己年老体衰,积衰
成病。
D.尾联精诜意象,美酒、脂施、丹枫、笑口,明快宜人,一反前文阴沉色调,正所谓“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
参考答案:B
结合注释③④,很容易判定C选项“颔联借景抒情”的说法有误。颔联并非写景,而是用文学化的笔法叙写自
己十多年里由东南到巴蜀的人生经历。故所谓的“借景抒情…描绘了…之景”的说法便不成立。
三,诗词的作者
要较为准确地理解诗词,便需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性格、风格流派,等。对于在教材中出现过的诗人、
词人,应深入,全面地了解其生平经历.思想性格.风格流派,等。加;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历经安史之乱,诗歌大多悲苦、沉重,所以古人说杜甫的诗歌风格“沆那顿挫二但其富
居成都时期的诗歌又呈现出明显的风珞差异,杜甫在剑南节度使严武以及其他友人的帮助下,寓居成都浣花溪畔草
堂,这是杜甫人生中相对安定的时期,故杜甫这一时期的很多诗歌作品充满了闲适、快乐的情绪。典型如《春夜喜
雨》。
被泛江州对白居易的诗歌风貌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之前,白居易不仅在文坛享有声誉,而且得到皇帝的喜爱,
但因直言敢谏被人诋毁诬蔑而贬谪江川,这是白居易人生中唯一一次被贬的经历。被贬江州时期的白居易充满了失
落、感伤等情绪,这种情绪也成为该时期诗歌的情感基调,广泛表现在该时期的诸多诗歌中。典型如《琵琶行》《南
湖早春》。
试题训练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其一)
唐•杜甫
行路难如此,登楼望欲迷。身无却少壮,迹有但羁栖。
江水流域郛,春风入鼓辇。双双新燕子,依旧已衔泥。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路难”极言世路多舛,“迷”意为“凄迷”,言前途渺茫,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B.颔联是“却无少壮身,但有羁栖迹”的倒装,表达了人至暮年、只好归隐的无奈。
C.首联点题,情景并提,颔联承“行路难”,后两联承“登楼”,结构严密,思路清晰。
D.本诗颔、颈联,先情后景,这样安排与杜甫《春望》中间两联的衔接关系不同。
参考答案:B
结合对杜甫生平的了解,很容易判定B选项“只好归隐的无奈”的说法有误。我们都知道,忧国忧民、忠君爱
国是杜甫诗歌的标签,杜甫虽一生多为布衣,颠沛流离,但始终心系君王、百姓,其从未有过归隐的想法。
“却无少壮身,但有羁栖迹”意为人至暮年,已经没有了健壮的身体,只有一生羁旅,到处栖息的痕迹。诗人
是在表达年老体衰、颠沛流离的伤感之情。
题老学庵壁①
南宋•陆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前只数椽。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唉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①.此诗为陆游晚年姿居故乡山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述了老学庵的概况,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
B.诗人把老学庵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在书斋中读书度过一整天。
C.颈联写诗人虽年老退居山阴,可看到百姓生活太平无忧,依然感到高兴。
1)・尾联是对诗人日常生活境况的描述,照应首联中的“萧然”,同时充满生活气息。
参考答案:C
结合对陆游生平的了解,很容易判定C选项“看到百姓生活太平无忧,依然感到高兴”的说法有误。陆游是坚
定的抗战派,一生致力于恢复中原,史投身军旅亲历抗金一线。陆游所处的南宋初年,宋金之间并不太平,张浚、
韩傀胄先后主持北伐,金人也先后两次南侵。故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高兴于百姓生活太平无忧,是否合情理呢?
实怀上,“太平民乐无愁叹”是反语,实为表现百姓的麻木与统治者的苟且,表达了诗人的忧虑、愤恨之情。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①
北宋・苏轼
江上同舟②诗满箧,郑西分马③涕垂膺。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注】①.此诗作于苏轼任陕西凤翔府签判期间,当时苏辙(字子由)留在汴京。②.江上同舟:指三年前兄弟二
人经水路至汴京的那一段生活。③.郑西分马:嘉祐六年苏轼离京赴凤翔上任,苏撤送抵郑州而别。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回忆同舟吟诗之乐,歧路泪别之痛,悲喜反差中尽显兄弟情深。
B.作者官场不得志,自觉难仕进愧负文武才华,欲退隐羞对家乡亲朋。
C.正值三秋,微雪早降,触发兴感,诗人不禁惊叹时光飞逝、人生垂暮。
D.全诗以“,怀子由弟”贯穿,追肯抚今遥想,记事、抒情、写人融为一炉。
参考答案:C
结合注释中交代的苏轼经历,不难判定C选项“诗人不禁惊叹人生垂暮”的说法有误。注释中特意交代”此诗
作于苏轼任陕西凤翔府签判期间”,陕西凤翔府签判是苏轼的第二份职务,当时的苏轼才二十四岁,故其在诗歌中
不可能有人生垂暮之叹。
当然,你也可以从诗句基本含义理解的角度辨析。诗人惊的对象是“岁晚”,所谓“岁晚”,即时节已晚,一年
将尽。据此称有时光飞逝之叹是合情理的,但称有人生垂暮之叹则无依据。
四.意象
从广义的角度讲,诗词中用到的自然事物、人文事物都可以称作意象。从狭义的角度讲,能表达某种固定含义
的自然事物、人物事物才称作意象「昔助狭义的意象,我们便可以揣摩诗词的题材、内容、情感。
绝大多数狭义的意象只有一种固定含义,少数狭义的意象会有两种或多种固定含义。同时,特定的狭义意象通
常会固定出现在特定题材的诗词中。如:
“杨柳”表达依依不舍之意。一因柳谐音“留”,一因柳树枝条常呈缠绵之状,其为送别抒怀题材诗词的常见
意象。
“杜鹃/子规”表达思念亲友、故乡之意。一因其啼声悲苦,一因其叫声的听觉感受类似“不如归去”,其为羁
旅思乡题材诗词的常见意象。
“蝉”即可以表达高洁之意,也可以表达悲伤愁苦之意。在古人看来,蝉生活于高处,吸风饮露,故可以表达
高洁之意。同时,蝉的叫声凄厉,故义可以表达悲伤愁苦之意。其常见于咏物题材诗词、羁旅思乡题材诗词等。
试题训练
江南柳
北宋-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秧亦愁生,何况自关情。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
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吁。
1.下列对这首词用字艺术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字既写隋堤之远,又写行人旅程之长,也刻画出送者目送留恋的情态。
B.“何况”一词表现了情感的递进,见人离别尚能生态,自己送别的愁绪之浓自不待言。
C.“重”字写主人公独情高楼,一遍又一遍地仰望新月,尽写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
D.“愿”字引出女主人公化身明月伴人远行的心意,使词意具有浪漫气息。
参考答案:C
结合对意象的准确把握,很容易判定C选项“仰望新月,尽写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的说法有误。因为新月并
非意象,无法表达思念之情,能表达思念之情的意象是圆月。
实际上,女子于城上高楼倚栏远望的是远行之人。
秋思
南宋・陆游①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闱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②百尺楼。
【注】①.陆游作本诗时年已七十九岁,闱居故乡山阴。②.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
的志向,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第二句和杜甫《旅夜书怀》中“天地一沙鸥”句,都借“沙鸥”意象表现诗人的漂泊无依。
B.领联写自己闲暇无所事事的时候才感觉度日如年,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放下了。
C.颈联借助寒砧、深巷、残月、梧桐等诸多意象,描绘出•幅凄清冷寂的画面,融情于景。
D.尾联用典,借志在扶世救民的陈登登上高楼极目远眺之事,寄寓自己壮志不能伸的惆怅。
参考答案:A
结合对意象的准确把握以及对陆游、杜甫生平的了解,很容易判定A选项“都借'沙聘'意象表现诗人的漂泊
无依”的说法有误。
“沙鸥”意象在不同诗境中有两舛经典含义:第一.表现身世飘零,寄寓伤感之情:第二,表现无拘无束.寄
寓闲适之情。
陆游《秋思》和杜甫《旅夜书怀》中均用到“沙鸥”意象,但结合诗歌注释对陆游生平的介绍以及对杜甫生平
的了解,我们应能分析出:《秋思》中的“沙鸥”表现出陆游无拘无束的晚年生活状态,其中寄寓的是闲适之情;
而《旅夜书怀》中的“沙鸥”表现出珏甫颠沛流离、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其中寄寓的是伤感之情。
清明日对酒
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荒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①,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注】①.传说狐狸死时,头还向着巢穴所在的土丘。《楚辞•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句写物景,一句写人景。“南北”虚指四面八方,“各”指每家祭扫亳不相干。
B.领联用细节刻画物景与人景。运用蝴蝶、杜鹃等意象抒发无尽的相思之情。
C.颈联承接上句,依照时间发展续写诗人的所想所见,同时为尾联做铺垫。
D.尾联诗人故作旷达,表达文人士大夫的心理常态,及时行乐。
参考答案:B
结合对意象的准确把握,很容易判定B选项“运用蝴蝶、杜鹃等意象抒发无尽的相思之情”的说法有误。蝴蝶
其实并非诗词中的典型意象,诗词中用到蝴蝶往往和庄周梦蝶典故有关,其意义往往和自由有关,而和相思无关。
另外,杜鸭意象的确用于表达相思之情,但一般都是表达思念亲友,思念故乡,几乎不用于表达思念逝者。
故本诗中的蝴蝶、杜鹃都是比喻,一者将飘飞的纸灰比作翻飞的蝴蝶,一者将落泪啼哭的扫墓祭奠者比作泣血
哀鸣的杜鹃。
五.诗词尾句、尾联
诗词有“卒章显志”的写作传统,在诗词结束部分的诗句中集中、明确地表达情感、主题。故在诗词阅读中要
特别重视对尾句、尾联进行理解.
试题训练
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唐•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并,轻香酒暂随。
地偏初及夹,山拥更登危。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云安之地入秋后诸般花事已谢,唯有菊花独盛,以此人题,情致楚楚。
B.第三句写诗人见菊蕊盈枝,不禁联想到来此登高宴饮、赏菊插枝之人应多次变换,年年不同,今亦不同。
C.第四句写宴饮之情状,酒樽由邻座递至自己手中,饮后即递与他人,酒香亦随之轻轻飘去。可见诗人此时心
情极为珞松愉悦。
I).颈联二句写云安的气候、地理特点。时至重阳,人们才开始穿上无絮的夹衣;登高远望,山势陡峭险峻。
参考答案:C
结合尾联的下句中的“泪欲垂”,很容易判定C选项“可见诗人此时心情极为轻松愉悦”的说法有误。尾联中
的“泪欲垂”明确表达悲情,而“心情"极为轻松愉悦”与悲情矛盾。
从军行
南朝梁・刘孝仪
冠军①亲挟射,长平②自合围。木落雕弓燥,气秋征马肥。
贤王皆屈膝,泉府复申威。何谓从军乐?往返速如飞!
【注】①.能军:诸军之首,这里指汉名将霍去病。②.长平:指大将军卫青。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起笔即将读者带入一场出击敌虏的宏伟战事之中,笔力劲健,辞意畅足,令人感到快意振奋。
B.开篇两句重点描写两位神勇过人的汉将形象,三、四句则展现的是一幅万千汉骑军容壮盛的图景。
C.诗人分咏敌我景象,叙我军则语带夸耀之气,述敌虎则笔含嘲讽之意,笔法颇具映衬之妙。
D.结尾“往返速如飞”既是对•前句设问的回答,又表达出了将士们渴望战争结束,迅速返家的急切心情。
参考答案:D
结合尾联中的“乐”字,很容易判定D选项“表达出了将士们渴望战争结束,迅速返家的急切心情”的说法有
误。整首诗歌的情感为“乐”,而“渴望战争结束,迅速返家的急切心情”则是一种消极的厌战情绪,与乐矛盾。
实际上,“往返速如飞”意指梁军进军神速且能速战速决击败敌军,这才是从军之乐。
登岳阳楼①
两宋•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L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①.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北宋灭亡,此诗写于1128年。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景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阔大的视野中推出岳阳楼。
B.颔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前后两句语意连贯一致,意境宏伟壮丽,令人振奋。
C.“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避的高雅说法,实际上蕴含着诗人无限的感伤。
D.尾联的“老木沧波”,既指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又暗指诗人境遇和社会现实。
参考答案:B
结合尾联中的“悲”字,很容易判定B选项“颔联意境宏伟壮丽,令人振奋”的说法有误。陈与义经历北宋灭
亡,注释也告诉我们这首诗歌写作于北宋灭亡时期,整首诗歌的情感为“悲二而“意境宏伟壮丽,令人振奋”与
悲矛盾,颔联所呈现的景的意境定义为苍凉迷茫较为合适。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北宋•林逋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闾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科蔚上田①。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蔚上田:又称架出,在沼泽中以木作架,铺上泥土及水生植物而浮于水上的农田。
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王确的一项是()
A.全诗围绕“望”字构思,抒写了诗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中远望的所见所感。
B.首联以设问起笔:诗人在何处凭栏远眺?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处。
C.诗人寓情于景,秋意之卜伶仃的飞鸟和萦绕的寒烟使作者愁绪更加深厚。
D.诗人久留此地,并期待再来,“吾庐近”也暗含他与端上人情致相投的意味。
参考答案:C
结合尾联,很容易判定C选项“使作者愁绪更加深厚”的说法有误。尾联意为:我在这里徘徊逗留,更爱眼前
的风景,幸好我的庐舍离这里不远,等到雪天时候再来这里欣赏雪景。由此可见,诗人对孤山寺端上人房中所望之
景充满了喜爱之情。而“作者愁绪更加深厚”与喜爱之情矛盾。
水调歌头①
两宋・向子湮
闰余有何好,一年两中秋。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清游。送日眺
西岭,拶月上东楼。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忍问神京何在,幸有芳林秋露②,
芳气袭衣裘。断送余生事,惟酒可息忧。
【注】①.北宋末年徽宗大观四年闰八月,作者曾与朋友将高望远,抒怀写志,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又是闰秋,
作者感时抚事,写作此词。②.殄林秋露:作者自制的香水。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用“补天修月人去”来赞美朋友有补天修月的才能,抒发了豪迈和洒脱的感情。
B.词人回忆当年与朋友登高送目,东楼望月,志趣相投,词间有真切静厚的朋友之谊。
C.词人自制香水,芳香弥漫,举杯畅饮,借酒消除忧愁,表面洒脱,更多的却是无奈。
D.时间过去了四十年,而今又逢闰中秋,其间的沧桑变化让词人心中千头万绪,难以名状。
参考答案:A
结合下阙尾句中的“忧”字,很容易判定A选项“抒发了豪迈和洒脱的感情”的说法有误。整首词作的情感是
“忧”,词人的忧源于友人逝去,自己漂泊东南,以及国家灭亡。故“豪迈和洒脱的感情”和忧矛盾。
实际上,“补天修月人去”是用文学化的笔法写友人逝去。
六.诗词中的色彩字词、时令字词、情感字词
诗词的理解,往往都要落脚于具体的字、词。而在诸多的字、词中,表示色彩、时令、情感的字、词尤为重要“
色彩分为冷暖色调,热烈鲜明的暖色调常寓乐情,黯淡清冷的冷色调常寓哀情,色彩又和时令相关,在中国文化中,
特定的时令常寓特定的情感,如暮春、秋便常寓哀情,
试题训练
踏藕①
北宋-苏辙
春湖柳土黄,宿藕冻犹僵。翻沼龙蛇动,撑船牙角长。
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英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
【注】①.踏藕:收获藕时,人入水中用脚掌踩去藕周围烂泥并把它挑出。这是作者在齐州任堂书记时的作品。
1.下列对木诗的理解和赏析,不上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即事抒情,作者见暮春时节湖中踏藕热闹欢快,心生喜悦之情。
B.船只旗帜飘动穿行湖面,人们的踏藕活动惊醒了湖底蛰伏着的“龙蛇二
C.刚挖出的新藕就快快用泉水冲去污泥,咬一口,清脆爽口、透心冰凉。
D“翻,,“撑”“浴”“碎”等几个动词把踏藕之事写得趣味盎然。
参考答案:A
结合“柳色黄”中的“黄”字,不难判定A选项“暮春时节”的说法有误。“柳色黄”并不指柳叶枯黄,否则
便和“春”的时令不合。古典诗词中写到“柳色黄”,往往指的是柳树抽出嫩芽,呈现出淡黄的色调。故时令应为
初春时节。
当然,你还可以通过“宿藕冻犹僵”来判断,正是因为初春时节天气尚冷,湖底淤泥中的藕才会显出“犹僵”
的特点,
七.注意解读是否合乎情理、逻辑
语文学科也需要合情理,讲逻辑<如果对诗歌的解读不符合人之常情,世之常理,逻辑无法自洽,这样的解读
便是错误的。
试题训练
题许道宁画①(2019全国1卷)
两宋-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悠,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①.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参考答案:C
C选项的说法显然不合情理、逻辑。为什么欣赏画作要透过一扇小窗呢?
江山的景象往往开阔宏大,相应地.要通过绘画表现则一般卷幅较长、较大,而许道宁却能将如此开阔宏大的
江山景象绘在只有一窗大小的画卷中,足见其绘画技艺的高超,故诗人说“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二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2016全国2卷)
唐•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腮咒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久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曹霸,唐代著名鱼掌,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腌:唐玄宗拗马名.③.赤墀:宫殿前
的红色台阶。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2.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骁“众多画卯都描摹过,各不相同,无不栩栩如生,这是为下文写曹新的画技做铺垫。
B.有一天,玉花聘被牵至阊阖宫的赤色台阶前,扬首卓立,神气轩昂。玄宗即命曹霸展开白绢当场写生。
C.作画前曹霸先巧妙运思,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气呵成。画中马好像腾飞的真龙。
D.诗人把画马写得十分高妙,不着一“肖”字,却极为生动地写出了曹霸所画之马的逼真传神,令人真假难辨。
参考答案:A
A选项的说法显然不合情理、逻辑。作为一首赠予曹霸的诗歌,杜甫显然要表现曹霸绘画技艺的高超,而用众
多画师都描摹得栩栩如生来做铺垫,是否符合情理、逻辑呢?显然是不符合的,因为正常人都会用众多画师都描琴
得不好、不逼真来做铺垫,这样才更耗衬托出曹霸画技的高超。
“画工如山貌不同”意为众多画工来描摹玉花聪,但画出来的玉花聪和真实的玉花装都不相同。
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
唐-刘长卿①
泪尽江楼北望归,田园已陷百重围。平芜万里无人去,落日千山空鸟飞。
孤舟漾漾寒潮小,极浦苍苍远树微。白鸥渔父徒相待,未扫携枪②懒息机。
【注】①.刘长卿: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写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②.携枪:智星的别名。此处喻
指叛乱、动乱。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苜联照应了题目,“陷百重围”的意思是作者的家乡已陷人了严重的战乱之中。
B.颔联所写之景阔大,其“万里无人去”“千山空鸟飞”带有很浓郁的荒凉意味。
C.颈联描写了孤舟在水面上行进、远方树木苍苍之景,暗示作者即将乘舟归乡。
D.尾联中的“白鸥”“渔父”都是田园生活的意象,这表明作者原有弃官•之意。
参考答案:C
C选项的说法显然不合情理、逻辑。无论是注释①,还是诗句“田园已陷百重围”都在告诉我们,诗人的故乡
深陷战乱。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将乘舟归乡,是否符合情理逻辑呢?显然是不符合的。
实际上,颈联是借济寂苍茫的景象,抒发诗人内心悲凉寂寞、前路迷茫的悲伤情绪。
送萧处士游黔南
唐・白居易
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凝似霜。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
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正阳始断肠。不辞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老萧郎”照应诗题人物;下句用比喻手法,对人物进行生动形象的刻画。
B.颔联下句写萧处士痛饮美酒,不思恋故园,为下文写萧处士即将前往黔南作铺垫。
C.诗歌前四句着力刻画萧处土的形象,点明其能文好饮,年事渐高,四处漂泊的形象“
D.诗中写“巴峡”“猿”,与“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感情基调相似。
参考答案:B
B选项的说法显然不合情理、逻辑。思乡是人之常情,即将远行的萧处士“不思恋故乡”并不符合人之常情。
“家园忘却酒为乡”意为萧处上远游黔南,思恋故园时,便以饮酒消解乡愁。
八忌以今律古
古典诗词本质上仍是文言文,故理解其中的字、词,还是应依据文言文实字理解的方法,如单字表意、古今异
意、特殊字词,都应是诗词鉴赏应形成的意识。
试题训练
伤春
两宋-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①照夕烽。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咒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稍喜长沙向延阁③,疲兵敢犯犬羊锋。
【注】①.甘泉:秦汉行宫,在今陕西淳化县甘泉山上,此处代指宋皇宫。②.飞龙:旧时以龙指天子,此处指
宋高宗3③.向延阁:长沙太守向子湮。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借助匈奴入侵时,烽火可以直达甘泉宫的典故,直叙国事的危急。
B.由初怪到岂知,既写出了诗人感情的变化,也展现了朝廷节节败退的局面。
C.诗人白发如霜,漂泊异地,因国家动荡,虽睹烟花燃放之美景,也尽是满怀伤感。
D.在庙堂无策的局面下向子湮率军抗金,给人带来了一点欣慰,让人看到了希望。
参考答案:C
要判定C选项“虽睹烟花燃放之美景”的说法有误,便需要准确理解“烟花”一词。一首感时伤春的诗歌中,
为什么会有“烟花燃放之美景”呢?实际上,“烟花”在古典诗词中一般都指“繁花”,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培训合同(不含教材)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行业投资并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搬迁项目进度管理合同3篇
- 贪吃蛇c++课程设计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酒店设施招标采购合同3篇
-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乐理基础与视唱(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MATLAB与电机系统仿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编花篮课程设计音乐
- 瑜伽课程设计和训练原则
- 物理课程设计 模板
- GMP理念在制药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 电信营业厅规章制度范文
- 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工作方案
-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中的烟花爆竹伤处理培训
- 产品质量监控方案
- 《白夜行》名著导读读书分享
- 新起点,新发展心得体会
-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件
- 第11章-胶体化学
- 财经基础知识课件
- 技术支持资料投标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