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礼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皆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钦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牧。物
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诙,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安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求治者,否矣。其所厚
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
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
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衫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其严乎!'‘富润屋德泗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慷,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
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夕不有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
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①焉,之其所贱恶而辟海,之其所敬畏而辟
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教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
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节选自《礼记・大学》)
[注]①辟:亲近、偏爱之意。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富A润屋B德C润身D心广E体胖F故G君子H必诚其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指使……和睡,《谏逐客书》中“却宾客以业诸侯”中“业”的用法与之相同。
B.厌,指满足,与《烛之武退秦师》“夫晋,何厌之有''中的“厌”词义相同。
C.形,指显现出,与《齐桓晋文之事》中“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中的“形”用法不司。
D.心不在焉,指心思不在这里,与现代汉语中“心不在焉''在感情色彩上是不同的。
3.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节提出了“八条目”之说,它们之间不是并列关系,其中“格物”是核心。
B.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注重修身,否则,就不可能有好的治理。
C.要做到“诚意”需要不自欺欺人,要做到“正心”需要拣弃不良情绪和外界干扰。
D.选文中使用了顶针、排比等修辞,使得道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了说服力。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5.“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是什么意思?请简述材料二引用此谚语的用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
渊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选段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裕也。物
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大学》)
选段三: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僻馋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篇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
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
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苛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
母。”
(《孟子・公孙丑上》)
选段四: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①,日: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
也,来百工也,柔②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
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堂;于庶氏,则由姓劝;来自工,则财用足;
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
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
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功士也;时使薄致③,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原称事④,所以
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克聘以
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
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蹈⑤;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
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
则友会;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
大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
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辩,辨之弗明,弗措也:有
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能.虽
柔必强。
(《礼记•中庸》)
注:①为:治理。经:常,纲常,准则。②柔:怀柔,使归顺。③时使:在不误农时的
情况下役使百姓。薄效:减轻赋税。④既康称事:发给与其业绩相称的粮食作为俸禄。既,
通“饱”,稻米。称,符合。⑤跆(jid):绊倒,引申为不顺畅。
6.下列选段中加点词解构有误的一项是()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归:归顺
B.致知在格物格物:探究事物的原理
C.皆有怵惨恻隐之心怵惕:惊骇、恐惧
D.博学之,审*问之审:详尽
7.选段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
/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
B.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
/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
C.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
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
D.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狭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狭乎上矣/信乎朋友/有
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
8.下列对选段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段一中孔子要颜渊从眼、耳、口等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即从小事入手,使内
心修为逐步达到庄严、诚敬的境界。
B.选段二中运用了正反相成的推演逻辑,提出“八目”,将其梳理成“格物”“致知”“诚
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四条侧重外显行为,后四条专注心性修养。
C.选段三中孟子以“茄子将入于井”的故事指出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从而推导“仁政”
并将其发扬光大。
D.选段四中指出治理天下国家大凡有九条准则,分别是修养德行、尊重贤人、亲爱亲
族、敬重大臣、体贴众臣、爱民如子、招集各种工匠、优待边远异族、安抚四方的诸侯。
9.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有四端干我者,知皆扩而充方矣,若火之始然.泉力始认。
(2)凡事像则立,不豫则废。
(3)民之从事,常于凡成而败之。(《老子》)
10.《论语》以“仁、道、君子、礼、恕”等为核心概念;《大学》提出“大人之学”目标是“三
纲”,实现途径为“八FT;《孟子》主张人生来都有善良本性;《中庸》认为,需持续培养行
大道之人,行大道之人注重仁义礼智勇。请结合选段,分析它们观点的共同之处。
答案
1.BDF2.B3.A4.(1)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
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
(2)所以喜爱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的缺点、不喜欢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优点的人,天下很
少见。5.意思:人总看不到自己儿子身上的恶习,总不认为自家禾苗比别家硕壮。
用意:说明人都是有私心和偏见的,所以要注重修身,破除这种偏见。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
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富润屋”“德润身”结构一致,应单独成句,在“润屋”"润身''后断开,即BD处;
“故”副词,表因果关系,其前断开,即F处。
故在BDF三处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都是使动用法,使……和睦;使……成就菊业。句意: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
齐有序。/拒绝宾客来使诸侯成就霸业。
B.错误。掩蔽,掩藏;满足。句意: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晋国有什么满足的
呢?
C.正确。动词,显现出,表现:名词,情况,表现。句意: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不去
做和不能做的情况有什么不一样呢?
D.正确。现代汉语中“心不在焉”是贬义词,指思想、精神不集中。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AF格物,是其核心”错,“八条目”之间是递进关系,“修身”是“三纲八目”说的核心。
故选Ao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诚”,使……真诚:第二个“致”,获得;“格物”,穷究事物的原理。
(2)“好“,喜爱;第二个“恶”,不喜欢,厌恶;“美”,优点;"鲜”,少。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意思:人总看不到自己儿子身上的恶习,总不认为自家禾苗比别家硕壮。“恶”,缺点;“硕”
壮硕。
用意:由原文“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
而辟焉,之其所教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可知,
说明人都是有私心和偏见的,所以要注重修身,破除这种偏见。
参考译文:
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
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
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想
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
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
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
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
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慨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
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里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
的。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反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
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一定要慎重。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做坏
事,没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李爆
自己好的一面。(殊不知)别人看你,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
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
时候,也一定要谨慎。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
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
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
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
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
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
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
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所以喜爱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的块点、不喜欢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
优点的人,天下很少见。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
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6.A7.B8.B9.(1)所有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
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
(2)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3)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10.都主张修身养性,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归:称赞,赞许。句意: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
故选Ao
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处在下位的人不能得到上面的信任和支持,人民就不可能治理好。要想得到上面的信
仟和支持,有一定的道理,加果连朋友都不信住自己,那么就不能得到卜.面的信什和支持:
要使朋友信任自己,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不能孝顺父母,那么就不能得到朋友的信任。
“民''是"不可得而治矣'’的主语,主谓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C;
“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结构一致,“不获乎上矣”内部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B."前四条侧重外显行为,后四条专注心性修养”错,是前四条专注心性修养,后四条侧重外
显行为。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端”,萌芽、发端;“然”,通“燃”,燃烧;“达”,流通,指泉水涌出。
(2)“豫”,准备;“立”,成功。
(3)“从事”,做事:“几'接近。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由原文“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
修身为本”“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卬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日: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
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诰候也”可知,都主张修身养性,提
升个人道德修养。
参考译文:
选段一:
颜渊问仁德。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
了,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实践仁德在于自己,哪里在于别人呢?”颜渊说:“请
问行仁德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
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让我实度您这话吧。”
选段二:
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
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
要修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
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
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
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俵。修恭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
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
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
选段三: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因为有怜爱别人的心,这就有怜爱别人的政
治了。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上一样
容易3之所以说每个人都右怜爱别人的心,其道理就在于:(譬如)现在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小
孩子要跌到井里去了,都有惊骇哀痛的心情。这种心情的产生,不是为着要来结交这小孩的
爹娘,不是为着要在乡里朋友中间博取名誉,也不是厌恶那小孩的哭声才如此的。……有这
四种萌芽却自己认为不行的人,这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就是饬害他的
君主的人。所有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犷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
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假若能够扩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不
扩充,(让它消天,)便连侍奉父母都不行。”
选段四:
大^治理国家平定天下有九条准则,说:修养身心。尊敬贤人,亲爱父母,敬重大臣,体谅
群臣。爱民如子,招墓百工,使远人归顺,关怀诸侯。修养身心,社会有德之道就树立起来
了;尊敬贤人。(贤人解惑)遇事就不会再困惑:亲爱父母,那么父老兄弟就不会有怨言了;
敬重大臣,(大臣洋言直诔)就不会办事迷糊;体谅群臣,他们就会以隆重礼仪相报;爱民如
子,百姓就会心悦诚服;招募百工,国家就会财源充足;安抚边远地方的人,四面八方的人
就会归顺;关怀各邦国的渚侯,全天下的人就会敬畏。必须内心虔诚外表端庄,不符合礼节
的事绝不要去干,这才是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方法;,照产那些谗佞小人的坏话,远离那些诱
人的女色,轻视钱财货物,珍视道德品质,这才是劝勉膝人最好的方法;加升他们的爵位,
重赐他们的俸禄,与他们的喜好厌恶相同,这才是劝勉人们去爱自己亲人的好方法;为大臣
多设属官,这才是奖励大立的好方法;对待士要讲求忠信,并以厚禄供养他们,这才是劝勉
士人为国效力的好方法;役使百姓要适时,赋税征收要减轻,这才是劝勉百姓努力从事生产
的好方法;天天省视工匠的工作情况,月月考查他们的技术本领,发给他们的粮米薪资要与
他们的工效相称,这才是劝勉各种工匠努力工作的好方去;对于远方的客人,要盛情相迎,
热情相送,对其中有善行的人要给予嘉奖,对其中能力薄弱的人要给予同情,这才是招俅远
方来客的好方法。延续已经绝禄的世家,复兴巳经废灭的国家,整顿已经混乱的秩序,扶救
处于危难之中的国搴,讣渚侯各自选择适当的时节来朝聘,贡礼薄收,贪喝厚重,这才是安
抚四方诸侯的好方法。大凡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常规,但是,实行这些常规的方法只是一条。
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人们在讲话之前能规定自己必须
诚实,讲起话来就会流畅而无障碍;做事以前规定自己必须诚实,解事时就不会感到有什么
困难;行动之前规定自己必须诚实,行动之后就不会产生内疚;实行道德之前规定自己必须
诚实,实行时就不会有什么行不通的地方。处在下位的人不能得到上面的信任和支持,人民
就不可能治理好。要想得到上面的信任和支持,有一定的道理。如果连朋友都不信任自己,
那么就不能得到上面的信任和支持;要使朋友信任自己,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不能孝顺父母,
那么就不能得到朋友的信任;要孝顺父母,有一定的道理,这就是要使自己内心诚实,不能
使自己内心诚实,就不能孝顺父母;要使自己内心诚实,有一定的道理,这就是要显出自己
善的本性来,如果不能使自己善的本性显出来,那么就不能使自己的内心诚实了。A,是上
天赋予人们的道理;实行这个诚,是人为的道理。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他为人处世自然
合理,不必苦苦思索,他言语行动就能得当,他的举止,不偏不倚,符合中席之道,这人就
是圣人。实行这个诚,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且坚守不渝才行。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
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
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救,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思考则
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胛别了,不到分辨明白
绝不能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别人学一次就会,我要
学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我要学一千次。果真能够实行这种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
定会聪明起来,即使是脆弱的人也一定会坚强起来
文言文阅读
【高考真题】
(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漏而观之,楚负羁与叔骑侍于前。叔啸谓曹君日:
“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曹君
弗听。楚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日:“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何也?”负羁日:“吾闻之,
有福不及,祸来连我。今三吾君召晋公子,其遇之无礼。我与在前,吾是以不乐。”其妻日:
“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t礼。
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冢焉。”负羁曰:“诺。”盛黄金于壶,充之
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壁,公子自曹入楚,自
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日:“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
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仿今其宗庙不被阴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弟定,
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
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
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海城,吾知子
不违也。其表子之闾,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闾
者七百余家。此礼之所用也。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
无礼莅之,此所以绝世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1.文中画框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勾选相应位置。
君遇之因无礼叵]彼若有时叵反同国叵
而起兵口即恐为曹伤叵I君叵不如杀之。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穷,指困窘、困厄,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穷冬烈风”的“穷”意思相同。
B.出入,表示“大约”,与《愚公移山》中“出入之迁也”的“出入”意思不同。
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察,称为血食。
D.绝世,指断绝了诸侯的世系传承,与成语“绝世无双”的“绝世”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耳遭到曹君的无礼对待,叔瞻预见到这件事可能会芍来不好的后果,主张杀掉重耳以杜
绝后患,曹君没有听从叔瞻的建议。
B.超负羁参与了接见重耳的活动,为曹君对重耳无礼感到忧心仲仲,他妻子问明原委后,积
极帮他出主意,釐负科听取了她的意见。
C.离开曹国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国、秦国,秦穆公念在过去帮献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
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立重耳为晋君。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
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
(2)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
【考情分析】
本篇文章为文言文阅读,共有4个试题,考杳形式为2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第一小
题考查了文言断句,第二小题考查了古代文化常识,第三小题考查了如何归纳内容要点、概
括中心意思,第四小题考查了文言翻译。
【变式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
兵不可废,废则召寇.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故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
下不废武。《易》曰:“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武王将伐纣。召太公望而问之曰:“吾欲不战而知胜,不卜而知吉,使非吾民,有道乎?”
太公对日:“有道。王得众人之心,以图不道,则不战而知胜矣。以贤伐不肖,则不卜而知
吉矣。彼害之,我利之。虽非吾民,可得而使也。”武三日:“善。”乃召周公而问焉,日:
“天下之图事者,皆以以为天子,以周为诸侯,以诸侯候天子,胜之有道乎?”周公对日:
“殷信天子,周信诸侯,则无胜之道矣,何可攻乎?”式王念然日:“汝言有说乎?”周公
对曰:“臣闻之,攻礼者为贼,攻义者为残,失其民为匹夫,王攻其失民者也,何攻天子乎?”
武王曰:“善」乃起众举师,与殷战于牧之野,大败殷人。上堂见玉,曰:“谁之玉也?”
日:“诸侯之玉。”即取而归之于诸侯。天下闻之,曰:“武王廉于财矣。”入室见女,曰:“谁
之女也?”曰:“诸侯之女也。”即取而归之于诸侯。天下闻之,日:“武王廉于色也。”国
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上民黜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华山放牛桃林|
示不更用|。天下闻名,成谓武王行义于天下,岂不大哉?
宋围曹,不拔。司马子鱼谓君日:“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军崇三旬而不降,退而修教,
复伐之,因垒而降。今君之无乃有所缺乎?胡不退修德,无缺而后动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
化而后武力加焉。
(节选自《说苑•指武》,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黜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华山/
放牛桃林/示不复用/
B.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黜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华山
/放牛桃林/示不复用/
C.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翱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华山/
放牛桃林/示不复用/
D.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珈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华山/
放牛桃林/示不复用/
6.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是掌控、控制的意思,“制”与《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制”含义不同。
B.有道是有方法的意思,“道”与《师说》“师道之不传”的“道”含义不同”
C.说是说法的意思,与《苏武传》“故使陵来说足下”的“说”含义不同。
I).不拔是不能攻下的意思,“拔”与《陈情表》中“过蒙拔擢"的''拔”含义不同。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i)
A.第•段引用《司马法》和《易经》中的句子,想要说明统治者不能随意发动战争,但是也
不能忽视本国军事发展,在无战事时要有忧患意识。
B.周公认为做到得民心、有贤德、于民有利这三点,就能不用打仗、不用占卜就知道结果,
还能驱使不属于自己的民众。
C.武王举兵讨伐纣王取得胜利后,看到美玉妇女,就立刻将其全部归还给诸侯。天下的人听
说了这些事后,都认为武王是位好君主。
D.圣人治理国家时应该先用文德后用武力;而面对那些国执不愿改变的愚人时,无法用纯粹
的德行教化他们,便要采用武力的手段。
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D天下之图事者,皆以殷为天子,以周为诸侯,以诸侯攻天子,胜之有道乎?
(2)今君德无乃有所缺乎?胡不退修德,无缺而后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帝''"尝乘怒,欲以六月杖杀人,大理少卿河东赵绰固争曰:“季夏之月,天地成长庶
美,不可以此时诛杀。”帝报曰:“六月虽日生长,此时必有雷霆。我则天而行,有何不可!”
遂余之。大理掌固来旷上言大理官司太宽,帝以旷为忠直,道每旦于五品行中参见。
告少卿赵绰滥免徒囚帝使信臣推脸初无阿曲帝怒命斩之绰固争以为旷不合死帝拂衣入阁阵
矫言:“臣更不理旷,自有他事,未及奏闻。”帝命引入阁,绰再拜请日:“臣有死罪三。臣
为大理少卿,不能制驭掌固,使旷触挂天刑,一也。囚不合死,而臣不能死争,二也。臣本
无他事,而妄言求人,三也。”帝解颜。旷因兔死,徙广州。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裤,俗云
利官,上以为厌蛊,将斩之。绰曰:“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曰:“卿惜辛亶而
不自惜也?”命引绰斩之。绰曰:“陛下宁杀臣,不可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
谓绰日:“竟何如?”对日:“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而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
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时上禁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候执以闻,上令
悉斩之,绰进谏日:“此人所坐当杖,杀之非法。”上日:“不关卿事。”绰日:“陛下不以愚
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上日:“撼大木不动者,当退。”对日:“臣望感
天心,何论动木。"上复曰:“喂羹者热则置之,天子之威,欲相挫邪?”绰拜而益前,诃之,
不肯退,上遂入c治布侍御史柳或复上奏切谏,上乃止C
(节选自《资治通鉴・隋纪二》)
【注】这里指隋文帝杨坚。
9.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为断句,正确的一顺是()
A.旷又告少卿赵绰滥免徒囚/帝使信臣/推验初无阿曲/亲怒/命斩之/绰固争/以为旷不合死/
帝拂衣入阁/
B.旷又告少卿赵绰滥免徒囚/帝使信臣/推睑初无阿曲/密怒/命斩之/绰固争以为/旷不合死/
帝拂衣入阁/
C.旷又告少卿赵绰滥免徒囚/帝使信臣推验/初无阿曲/帝怒/命斩之/绰固争/以为旷不合死/
帝拂衣入阁/
D.旷又告少卿赵绰滥免徒囚/帝使信臣推验/初无阿曲/帝怒/命斩之/绰固争以为/旷不合死/
帝拂衣入阁/
10.下列时文中加粗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理,是大理寺的简称,大理寺是掌管刑狱的中央司法机构,长官为大理寺卿。
B.五品,在文中指五品及以上官员。古代曾定官员等级为九品,每品又有正、从之分。
C.朝堂,指汉代正朝左右官议政之处,泛指朝廷,与《岳阳楼记》中“庙堂”含义相同。
D.“此人所坐当杖”的“坐”指犯罪,与《苏武传》中“当相坐”的“坐”含义不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文帝准备在六月杖刑杀人,赵绰认为此时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不可杀人。隋文帝认为
自己此举是效法雷霆霹雳,并无不可。最终杀死了犯人。
B.赵绰称自己有三条死罪:不能管束属下,不能以死谏诳,谎言欺君请求人见。隋文帝听后
开颜一笑,来旷因而得以免死,被调往极偏远的广州。
C.赵绰认为辛亶不应处死,隋文帝大怒,命将赵绰处斩,赵绰直到临刑前仍坚持己见。隋文
帝过了很久才释放他,后来又向他道歉,慰劳勉励他。
D.有两人在市集上用私铸劣币换取官铸真币,将被处死。赵绰认为二人论罪只应杖责不当处
死,隋文帝呵斥赵绰,他仍不退缩。柳或又上书劝谏,隋文帝这才作罢。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裤,俗云利官,上以为厌蛊,将斩之。
(2)上复曰:“啜羹者热则置之,天子之威,欲相挫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或曰:“将谓桓公仁义乎?杀兄而立,非仁义也.将谓桓公恭俭平?与妇人同舆耻于艮
中,非恭俭也。将谓桓公清洁乎?闺门之内,无可嫁者,非清洁也。此三者,亡国失君之行
也,然而桓公兼有之,以潺管仲、隰朋,九合诸侯,一区天下,毕朝周室,为五霸长,以其
得贤佐也。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
其所任异也。由此观之,则任佐急矣。”伯牙子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钟子
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里日:“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
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周威公问于帘子曰:“取
士有道乎?"对日:“有。穷者达之,亡者存之,废者起之,四方之士则四面而至矣。穷者
不达,亡者不存,废者不也,四方之士则四面而畔矣。夫城固不能自守,兵利不能自保,得
士而失之,必有其间。夫上存则君尊,士亡则君卑。”周威公目:“上生至如此乎!"对日:
“君不闻夫楚乎?王有土曰楚侯胥、丘负客,王将杀之,出亡之晋,晋人用之,是为城渡之
战;又有士日苗贲皇,王将杀•之,出六走皆,晋人用之,是为那陵之战;又有士曰上解于,
王将■杀之,出亡走晋,晋人用之,是为两棠之战;|又有士曰伍子胥王杀其父兄出亡走吴阖
闾用之于是兴师而袭郢故楚之大得罪于梁郑宋卫之君犹未遽至于此也|此四得罪于其士,三
暴其民骨,一亡其国。由是观之,上存则国存,士亡则国亡:子胥怒而亡之,申包胥怒而存
之,士胡可无贵乎?”
(节选自《说苑・尊贤》)
13.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有士曰伍子胥/王杀其父/兄出亡走吴/阖闾用之/于是兴师而袭郢/故楚之大得/罪于梁
郑宋卫之君/犹未遽至于此也/
B.又有士曰伍子胥/王杀其父兄/出亡走吴/阖闾用之/于是兴师而袭郢/故楚之大得罪于梁郑
宋卫之君/犹未遽至于此也/
C.又有士曰伍子胥/王杀其父/兄出亡走吴/阖闾用之/于是兴师而袭郢/故楚之大得罪于梁郑
宋卫之君/犹未遽至于此也/
D.又有士U伍子胥/王杀其父兄/出亡走吴/阖间用之/于是兴师而袭郢/故楚之大得/罪于梁
郑宋卫之君/犹未遽至于此也/
14.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桓公兼有之”与“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两句中的“兼”字含义相同。
B.“伯牙子鼓琴”与“虎放瑟兮鸾回车”(《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鼓”字含义相同。
C.“善哉平鼓琴”与“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同。
D.“夫城固不能自守”与“日益骄固”(《阿房宫赋》)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齐桓公不仁义、不恭俭、不清洁,所作所为如亡国的昏庸国君,但因管仲、隰朋
而成为五霸之首。
B.伯牙弹琴,钟子期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伯牙的志向;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无值
得为之弹琴的人了“
C.周威公向甯子询问选取士人的方法,甯子指出要尊重士人并关注士人的处境,帮他们摆脱
窘境,让他们好好生活,起用他们,这样就能赢得士人。
D.在回答“士人是否重要”这一问题时,甯子以楚国国君得罪楚侯胥、丘负客、苗贲皇、上
解于、伍子胥,这五个士人逃到晋国,后引发战争的例子,强调了士人的重要性。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战!
(2)穷者不达,亡者不存,废者不起,四方之士则四面而畔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FG
解析:主观型文言断句;首先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出画框线的句子的大概意思是君应该杀了
晋公子。然后分析句法结构,结合句意断句:“遇之无礼”是“状语(遇之)+中心词(无礼)”
结构的句子,意思是“对他没有礼貌”,其后应断开。“彼”应指“遇之”中的“之”,即重
耳,“有时反国而起兵”是一个由连词“而”连接的动词性短语,用来陈述主语“彼”,"起
兵”后应断开。“即恐为曹伤”的意思是“那恐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而“君不如杀之”是
一个“主语(君)+状语(不如)+谓语(杀)+宾语(之)”结构的句子,因此“君不如”前应该断
开。
2.答案:A
解析: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识记文化常识;A项,“穷冬烈风”的“穷”是“极”的意思,
与文中表不“困窘、困厄”的“穷”意思不同。B项,“出入之过:也”的“出入”是“出来
进去”的意思。D项,“绝世无双”的“绝世”是“冠绝当世”的意思。
3.答案:D
解析:理解文意;“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错误。根据
原文“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可知,重耳要求曹君把叔瞻从城墙上吊下来,他
将杀掉叔瞻并陈尸示众。
4.答案:(1)这个人如果返回晋国,一定会惩罚对他无礼的人,那么曹国就首当其冲了。
(2)于是超负羁在壶里装上黄金,用食物把壶装满,又在壶.上加了块玉璧,在夜间派人送给
晋公子重耳。
解析:参考译文:
从前晋公子重耳出国流亡,经过曹国的时候,曹君趁重耳脱去上衣裸露身体时观看他连
在一起的肋骨,当时曹国的大夫釐负羁和叔瞻侍候在曹君跟前。叔瞻对曹君说:“我看晋公
子,不是普通之人。|您对他没有礼貌,他如果有机会回国当了君主而起兵,那恐怕会成为
曹国的祸害。您不如杀了他J”曹君没听叔瞻的劝谏。楚负羁回到家中闷闷不乐,他的妻子
问他说:“夫君从外面回来而有不高兴的神色,为什么呢?"芨负羁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
君主有福的时候我赶不上,灾祸来了一定会连累我。今天我们的国君召见晋公子,他对待晋
公子没有礼貌。我当时也参与接见,因此才闷闷不乐。”他的妻子说:“我看晋公子,将是拥
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他身边的随从,也都将成为大国的卿相。现在他走投无路而出国流
亡,经过曹国时,曹国对待他没有礼貌。这个人如果返回晋国,一定会惩罚对他无礼的人,
那么曹国就首当其冲了。您•为什么不先表明自己和曹君不一样呢?”楚负羁说:“好。”于是
爱负羁在壶里装上黄金,田食物把壶装满,又在壶上加了块玉璧,在夜间派人送给晋公子重
红晋公子重耳接见了使者,拜了两拜,接受了他的食物,推却了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职业学院招标文件延长公告
- 中原地产房屋买卖合同问答
- 标准砖块采购合同样本
- 进口购销合同
- 盾构工程分包合同劳务
- 方式选购协议案例
- 互联网服务合同协议
- 家电行业联盟合同
- 产权房屋买卖合同范本模板
- 酒精制品购销合同
- 小工 日工劳务合同范本
- 幼儿园教师职称五套试题及答案
- 广东2024年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局属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报告文学研究
- 弃土综合利用协议
-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件:《小花猫交朋友》
- SH/T 306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炉急弯弯管工程技术规范(正式版)
- 2024年《艺术概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GB/T 43878-2024旋挖钻机截齿
- 摊位安全责任书
- 《纸质文物修复与保护》课件-03纸质文物病害类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