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高中课内文言文关联阅读试题专练
文本一:
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
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欧阳修
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
用为群牧判官,又辞。恳求外补,知常州,移提点江西刑
狱。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数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
食。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方言书”,大要以为:“今天
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度,不法
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
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
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
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
治财无其道耳。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闾巷草野之间亦
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
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
之以渐,期合于万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
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J上览而置之。吕祖谦曰:安石
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而尽用于熙宁世
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
法》)
文本二: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
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
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
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
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
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
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
大夫而已。盘废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
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
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
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节选自《答司马谏议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
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
B.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
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
C.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
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
0.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
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进士:是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中功名的最高等级,是
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的称谓。
B.提点:古代官名,宋朝开始设置,寓提举、检点之
意。掌司法、刑狱及河渠等事。
C.社稷:社为土神,土育万物;稷为谷神,谷养民众。
后常以此代指国家或朝廷。
D.盘庚:商朝国君,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
迁都于殷,史称“盘庚迁殷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A.欧阳修两次推荐王安石在朝为官,都被王安石拒绝,
是因为王安石自有主见,希望外补,寻求担任地方官。
B.王安石认为举先王之政重在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
这样可以让自己的改革更顺畅,不至于惊扰民众试听。
C.王安石向宋仁宗上奏《万言书》,提出了自己的变法
主张,宋仁宗看过后将其搁置,改革未被仁宗采纳。
D.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明确了自己改革的
立场和态度,对“怨诽”的来历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又辞。
(4分)
(2)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
斯民,则某知罪矣。(4分)
14.根据两篇文本,请概括王安石为何要“举先王之政”?
(3分)
答案
10.B
11.A(不是会试,是殿试)
12.A(第一次是以祖母年事已高为理由推辞)
13.(1)欧阳修又把王安石需要俸禄养家(的情况),
向朝廷说明了,于是朝廷任命王安石为群牧判官,王安石
又推辞不上任。(评分标准:每小句1分。整体意思正确即
可。)
(2)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
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
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评分标准:每小句1分。整
体意思正确即可。)
14.当今财力匮乏,风俗衰微(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
以衰微);
不至于惊扰民众视听,使舆论哗然(不至乎倾骇天下
之耳目,嚣天下之口);
兴利除弊。(每点1分)
【参考译文】
王安石,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喜欢读书,擅长写文章。
曾巩曾经带他(王安石)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王
安石传播声名:他考中了进士第一名,被授予淮南判官之
职。欧阳修推荐他为谏官,他以祖母年事已高为理由而推
辞。欧阳修又把王安石需要俸禄养家的情况向朝廷说明了,
于是朝廷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他又推辞不上任。他向朝廷
恳求外调为地方官员,担任常州知州,调任提点江西刑狱。
王安石与周敦颐相遇,接连交谈几个日夜,王安石回去后
深入地思考,至于废寝忘食。王安石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
见办事,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大意为:“当今天下
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风俗一天比一天败坏,毛病在于
不知法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效法先王的政令,在于效
法先王政令的精神。只要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那么我们推
行的改革,就不至于惊扰天下的人的视听,也不至于使天
下舆论哗然,并且本来就符合先王的政令了。依靠天下的
人力物力来创造天下的财富,征收天下的财富来供天下人
消费,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不曾因为财富不足而造成国
家的祸患,祸患是由于治理天下财政不得其法。居官任职
的人的才能已经不足,而平民百姓之中又缺少可用的人才,
国家的托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依靠上天
赐予的幸运,而不考虑万一出现祸患该怎么办吗?希望陛
卜能够明察朝政中苟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诏令大臣,逐渐
采取措施,革除这些弊端以适应当前的世事变化。我的这
些议论,是那些沉溺在颓靡习俗中的人不会说的,而且那
些议论的人还会认为是这迂腐而不切实际的老生常谈。”宋
仁宗读过之后放置在一旁。
吕祖谦评价说:安石变法的事理深奥之处,在这封言
事书中大致有所显现。只不过他的见解没有在宋仁宗时候
被采纳,而到宋神宗的时候才被完全采纳,人世间的兴衰
变迁沉浮的关键,大概还是存在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
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调知郭
县。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寻通
判舒州。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仁宗嘉祐
五年五月,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先是,馆阁之命屡
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
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
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大要以
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
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愿
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万世之变。”
上览向置之。英宗治平四年闰三月癸卯,以王安石知江宁
府。终英宗之世,安石被召未尝起。韩维、吕公著兄弟更
称扬之。神宗在颍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
非维之说、维友王安石之说也J维迁太子庶子,又荐安石
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及即位,召之。吴奎曰臣尝与安
石同领群111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纲纪帝不
听乃有江宁之命。众谓安石必辞,及诏至,即起视事。九
月,以王安石为翰林学士。明年,以安石参知政事,举农
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
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颁行天下。(节选自《宋史纪
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
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
之,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
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
其居,此岂老氏之志乎!(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
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
为生事;为大卜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
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节选自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
迂阔/万一用之/必紊纲纪/帝不听/乃有江宁之命
B.吴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
迂阔/万一用之/必紊纲纪/帝不听/乃有江宁之命
C.吴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
迂阔/万一用之/必紊纲纪/帝不听/乃有江宁之命
D.吴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
迂阔/万一用之/必紊纲纪/帝不听/乃有江宁之命
1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修为之延誉(传播)吾与点也(赞
成)善刀而藏之(揩拭)乐盘游则思三
驱以为度(快乐)
B.恨不识其面(遗憾)尝为晋君赐
矣(恩惠)董之以严刑(督察)度义而
后动(正义)
C.唯患其不就也(担心)沛公置车
骑(放弃)永保无疆之休(福禄)如五
六十(至于)
D.外周四海(遍及)念高危则思谦
冲而自牧(放牧)失其所与(结交)不
复一一自辨(分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喜好读书,才能出众。他曾经得到过曾巩、
欧阳修、韩维、吕公著等人的赏识,声名鹊起,最终受到
朝廷的重用。
B.王安石勇于任事,主张变法。出任三司度支判官,
上书万余言,指出国家贫弱的根源和解决途径,仁宗没有
采纳其主张。
C.王安石享有盛名,多次辞官。朝廷多次委以馆阁之
职,均固辞不就,人们认为他无意功名,直到神宗即位,
他才入朝为官。
0.王安石义正辞严,能言善辩。司马光认为他尽更祖
宗旧法,而他认为新官的添设,新法的决定、制定、执行
都是名正言顺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
(2)为大卜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
拒谏。
14.从《与王介甫书》来看,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
的理由有哪些?
答案
10.D11.A12.C
13.(1)把粮食借给百姓,百姓加些利息来偿还,使
新粮陈谷互相交换,同县的百姓都认为很方便。
(2)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这不是与民争利;批驳不
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这不是拒绝接受他人的规
劝。
14.①违背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②采取的措施
完全颠覆祖宗旧法。③使全国上下秩序纷乱,人心不安。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吴奎说:“我曾与王安石共事,此人有错不认,
刚愎自用,其主张也很迂阔,万一受重用,必然紊乱朝纲。”
皇帝不听,于是命王安石任江宁知府。
“群牧”官职名,作“领”的宾语,中间不断开,由
此排除AC;
“见其护短自用”“护短”“自用”作“见”的宾语,
不能断开,由此排除B。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的能力。
A.正确。句意:欧阳修为王安石传播声名/我赞成曾点
的观点/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喜爱狩猎,就想到用三面
不杀,留一面给它们逃生(不要赶尽杀绝),以此为度。
B.“义,正义”错误。义,合乎义理。句意:遗憾无
缘结识王安石/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即使用严酷
的刑罚来督责(人们)/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
动。
C.“如,至于”错误。如,或者。句意:总是担心他
不愿接受/刘邦就丢下车辆和随从人马/永远保持无尽的
美善/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
D.“牧,放牧”错误。牧,养。句意:外至四海/想
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失去了
自己所结盟的力量/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
故选Ao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直到神宗即位,他才入朝为官”错误。原文“仁
宗嘉祐五年五月”“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
意思是等到他就任度支判官,听闻的人没有不高兴的,可
知在宋仁宗时曾入朝为官。
故选C。
参考译文:
王安石,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喜欢读书,擅长写文章。
曾巩曾经带他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王安石传播
声名;他考中了进士第一名,被授予淮南判官之职,后调
任郸县知县。把粮食借给百姓,百姓加些利息来偿还,使
新粮陈谷互相交换,同县的百姓都认为很方便。不久,他
调任为舒州通判。欧阳修推荐他为谏官,他以祖母年事已
高为理由而推辞。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担任三司
度支判官之职。先前,馆阁的命令多次下发,王安石总是
推辞不接受,士大夫们认为他无意于仕途,遗憾无缘结识
王安石。朝廷每次想要任命他一个官职,总是担心他不愿
接受。等到他就任度支判官,听闻的人没有不高兴的。王
安石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
书”,大意为:“当今天下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风俗一
天比一天败坏,弊病在于不知法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
效法先王的政令,在于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希望陛下能
够明察朝政中苟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诏令大臣,逐渐采取
措施,革除这些弊端以适应当前的世事变化。”宋仁宗读过
之后放置在一旁。宋英宗治平四年闰三月二十五日,任命
王安石当江宁知府。在英宗继位后的整个期间内,王安石
虽经宣召却一直不曾就职。韩维、吕公著兄弟三人于是更
加对人称道王安石。神宗在颍王府时,韩维任记室。每当
他的谈话得到神宗称赞时;就说:“这不是我的说法,是我
朋友王安石说的。”当他升任太子庶子时,又推荐王安石代
替自己任记室之职,神宗因此很想见到王安石。等到神宗
即位当皇帝,召见王安石。吴奎说:“我曾与王安石共事,
此人有错不认,刚愎自用,其主张也很迂阔,万一受重用,
必然紊乱朝纲。”皇帝不听,于是命王安石任江宁知府。众
人认为王安石必定推辞,等到诏书下来,王安石立即起身
上任。九月,召王安石入朝廷任翰林学士。第二年,任命
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
役、市易、保马、方田各项措施相继出台,总称为新法,
颁布施行于全国。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老子说:“我无为而治,人民就会自我教化;我保持清
静的态度,人民就会自我约束;我不干涉百姓,百姓就会
财富充足;我没有任何欲望,百姓就会保持淳朴本性。”现
今您治理国家,完全改变祖宗的旧法,该放在前面的放在
后面,该放在上面的放在下面,该放在右边的放在左边,
已成的毁坏之,已废的取用之,使上自朝廷,下到田野,
内起京都,外至四海,士人、官吏、兵卒、农夫、工匠、
商贾、僧徒、道士,没有一人能够沿袭故典、固守常法,
使天下纷繁混乱,无人可以安居,这难道符合老子的意愿
吗?
(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
夺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争夺了百姓的财利,拒
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却
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
正,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夺官吏
职权;施行先王的政治主张,以此来兴利除弊,这不是生
事扰民;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这不是与民争利;批驳不
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这不是拒绝接受他人的规
劝。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文本一: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
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
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
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
恕也。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
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
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
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
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
此也。(节选自《答司马谏议书》)
文本二:
壬申,以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固辞不拜。初,光素
与王安石厚,及行新法,贻书开陈再三,又与吕惠卿辩
论于经筵,安石不乐。帝欲大用光,访之安石,安石曰:
“光外托醺J①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所言尽害政之事所
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预国论此消长之机也光
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韩信立
汉赤帜,赵卒气夺。今用光,是与异论者立赤帜也。”及
安石称疾不出,帝乃以光为枢密副使,光辞曰:“陛下所
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家。若徒以禄位荣之,
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臣徒以禄位自荣,
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陛下诚能
罢制置条例司,追还提举官,不行青苗、助役法,虽不
用臣,臣受赐多矣。青苗之散,使者恐其逋负,必令贫
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贡
使代偿。十年之外,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常平又废,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怪,民之羸者必委死沟壑,壮者
必聚而为盗贼,此事之必至者也J疏凡九上,帝使谓之
H:“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光
对曰:“臣未受命则犹侍从也,于事无不可言者。”会安
石复起视事,乃下诏允光辞,收还敕诰。(节选自《宋史
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注释:①廉J(mo):规劝,直
言劝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光/外托廉J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所言尽害政之事
/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预国论/此消长之机也/
B.光/外托制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所言尽害政之事
/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预国论此/消长之机也/
C.光/外托廉J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所言尽害政之事
/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预国论/此消长之机也/
D.光/外托廉J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所言尽害政之事
/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预国论此/消长之机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
A.“昨日蒙教”中的“蒙”,敬辞,承蒙。卜文“重
念蒙君实视遇厚”中的“蒙”字与此含义相同。
B.“举先王之政”与“举地千里,至今治强”(《谏逐
客书》)两句中的“举”字含义相同。
C.“初,光素与王安石厚”与“素善留候张良”(《鸿
门宴》)两句中的“素”字含义相同。
D.“诚能罢制置条例司”与“必竭诚以待下”(《谏太
宗十思疏》)两句中的“诚”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本一中王安石对司马光指责自己“侵官”“生事”
“征利”“拒谏”等逐一作了反驳,事理充足,具有强大说
服力。
B.文本二中王安石认为司马光虽不能对国政形成危
害,但是如果让他处在高位,他就会成为那些持反对意见
的人的一面旗帜。
C.文本二中宋神宗之所以任命司马光为枢密副使,是
因为他认为司马光为人正直,有军事才能,而且当时王安
石称疾不出。
D.司马光拒绝接受宋神宗任命他为枢密副使,他看重
的不是自己官职的高低和俸禄的多少,而是朝廷能否采纳
自己的建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
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2)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
14.文本二中司马光分析了青苗法给国家带来的危害,
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A“外托靡ij上之名”与“内怀附下之实”为对称
句式,结构一致,各自成句,排除CD;“而欲置之左右”
为省略句,应为“而欲置之(于)左右”,“左右”解释“置”
的地点,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
1LB.“含义相同”错误,含义不同。第一个“举”为
“施行”,第二个“举”为“攻克,占领,句意:效法先
皇的贤明政治。/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
盛。
12.C.“是因为他认为司马光为人正直,有军事才能”
错误,原文是说“陛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
国家”,是司马光说自己“为人正直”,“有军事才能”于文
无据。
13.(1)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
度乂在朝廷上修止,把它交给有关部门的官吏(去执行),
这不算侵夺官吏职权。(得分点:以谓、状语后置、不为、
句意各一分。)
(2)枢密,是掌管军事的,官员各有各的职责,不应
当拿其他事情来作为说辞(或“不应当言及其他事情”)。
(判断句、有职、辞、句意各一分。)
14.时间久了老百姓变得日益贫困,遇到战争或灾荒,
弱者死于荒野,强者聚众为盗。
参考译文:
文本一: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
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
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务行业销售工作总结
- 教研工作推动学科建设
- 幼儿园小班区角计划
- 家长育儿经验总结
- 家居行业营业员岗位总结
- 个人素质低的纠正
- 科技公司办公室卫生防护
- 新时代好少年评选主要事迹(7篇)
- 康复科护士个人工作的述职报告
- 打通消防通道宣传标语
- 超市柜台长期出租合同范例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新)
- 2024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第24课《穿井得一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提高吸入剂使用正确率品管圈成果汇报
- 2024年全新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 北京邮电大学《大数据技术与应用》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2024年沪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习题
- 吉林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实施方案
- 前台文员的工作灵活性与适应能力计划
- 第八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