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含答案) (三)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含答案) (三)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含答案) (三)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含答案) (三)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含答案) (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一一双文本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猥.,攫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

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

沈尹筮,审之也,故国蓊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黏,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

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

日:“I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言黎举夔于覃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陵于走正六律,

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日:'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

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

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

“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

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日:“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

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日,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美非而是,多美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

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传》,有删改)

材料二:

庞葱心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

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日:“寡

人信之矣。”庞葱日:“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

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二》,有删改)

【注】①庞葱:一作庞恭,魏国大臣。

1、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二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勾选出相应位置。

昔者团舜欲以乐传回教于天下日乃令重黎同举夔于草莽之中同而进之以为乐正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0

A.“若”在文中的意思是“像、如”,与《诗经•卫风•氓》中“其叶沃若”的“若”字意思

不同。

B.“己亥”在文中是干支纪日,而《登泰山记》中所言“戊申晦,五鼓”中的“戊申”是

干支纪月。

C.“质”在文中的意思是“做人质”,与《论语》中的“文质彬彬”的“质”意思不相同。

D.“罢”在文中的意思是“结束”,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既罢归国”的“罢”意思

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0

A.材料一第二段通过齐桓公、楚庄王、吴王、智伯的故事,来论证“闻而审,则为福矣;

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

B.材料一分别以生活事例、历史事实和寓言故事作为论据,夹叙夹议,使得文章内容深入

浅出,生动形象。

C.材料二中的庞葱用“三人成虎”的寓言故事提醒魏王要信任自己,最后他回国后魏王果

然依旧信任他。

D.材料一中阐述了人们断章取义使得信息失真或误传;材料二中阐述了谗言的危害性。两

则材料颇有现实指导意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

(2)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

5、以上两则文本都涉及信息传播的辨析,结合材料内容以及我们所学的《石钟山记》(苏

轼著),请你谈谈如何辨析信息传播的真伪。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日:“为之奈何?”张良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曰:“辄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

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日:“请往谓项伯,言沛公

不敢背项王也。”……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人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日:“吾人关,秋毫

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

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日:“旦日不可不

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友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日: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令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二)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箱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

趣。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栋阳逮,乃请薪

狱掾曹咎书抵栋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

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

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藉曰:“被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

妄言,族矣!”梁以此寺籍。箝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国之数重。在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

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骏马名雅,常骗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忱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雌不逝。

照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注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

仰视。

(四)

太史公日:吾闻之周生日“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暧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

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

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

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建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

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噌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尚不觉寤而不自费,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6、下列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

不足学/学万人敌/

B.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己/剑/一人敌/不

足学/学万人敌/

C.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

足学/学万人敌/

D.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

足学/学万人敌/

7、下列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0

A.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敬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这句话中“婚姻”与现代汉语的“婚姻”含义有所不同,

这里是指结为儿女亲家。

C.力能扛鼎,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这里指笔力雄健,

D.苗裔,苗,本有“初生的植物、禾谷之实”的意思,后来从禾谷之实转义引申为“子孙

后代”:裔,就是“后代”之意。所谓“苗裔”其实就是子孙后人对自己的谦称。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0

A.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他热情款待项伯,并且低声下气

拉拢项伯,约为婚姻,使得局势出现转机。

B.项梁才能过人,德高望重。他因避杀人罪逃到吴县,吴县的贤士大夫们都很佩服敬重他

们,每次遇到大的徭役或者丧事,总是请项梁主办。

C.张良足智多谋,胸有韬略。他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

并予以采纳。

D.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最生动、最豪迈的悲剧英雄。司马迁认为项羽有封地作为根据,切割

土地,分封王侯,天下政令都由项羽一个人发布,失败的原因是自己太没有政治谋略,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

(3)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答案

1、答案:ACF

解析:句意:从前,舜想用音乐向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向举荐了夔并且起用了

他,舜任命他做乐正。“昔者”,作状语,放在句首单独成句,A处断开;“舜欲以乐传教

于天下”,状语后置句,“于天下”为后置状语,C处断开;”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

进之”,承前省略主语舜,“而”连接前后两句,句意联系紧密,单独成句,F处断开。故

在ACF三处断开。

2、答案:B

解析:A.“其叶沃若”的“若”是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句意:像夔这样的人

一个就够了/桑叶沃然茂盛。B.“戊申”是“干支纪月”错误。两者都是干支纪日。“戊申

晦”指的是“戊申日正是月末最后一天”。句意:是己亥日过黄河/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

史的时候。C.“文质彬彬”中的“质”是“质朴、朴实”的意思。句意:庞葱要陪太子到

邯郸去做人质/文采和质朴相配合,就能做君子。D.句意: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海

池会结束以后回到赵国。故选B。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最后他回国后魏王果然依旧信任他”错误,

最后魏王不再召见庞葱了,说明魏王不再信任庞葱。故选C。

4、答案:(1)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八音,因而天下归顺。

(2)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评论我是非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

秋亳。

解析:(1)“和”,谐和;“通”,调和;“而”,因而;“服”,归顺。(2)“去”,离

开;“议”,评论是非,多指责备;“感”,希望。

5、答案:①凡是听到传闰,都必须深入考察。

②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

③实践出真知,最好能亲自探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思想内涵的能力。结合“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

黑为白”“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可知,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入

考察。结合“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夫市之无虎,明矣,

然而三人言而成虎”可知,听到传闻要结合现实情况多加思考,要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

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根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攫,攫似

猾猴,猾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舱

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

吴王从太宰黏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褒子的事,没有经过审

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也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入考察,对于人都必须用事理进行验证。鲁哀公问孔子说:“乐

正夔只有一只脚,是真的吗?”乱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

从民间举荐了夔并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

八音,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像夔这样的人,肄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

得失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

天下安定,像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

宓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空打水井得到一个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

挖到了一个人。”国人纷纷谈论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

的答道,“如今家里有了井,无需转派一人住在外面打水,等于多得到一人使唤,并不是在

井中挖到一个人。”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

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

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

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非而是,似是而非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以不分辨清楚,这是圣人需要

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么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

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材料二:

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市集上有老虎,

大王会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有两个人说市集上有老虎,大王会相

信吗?”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慈又说:“如果有三个人说市集上有老虎,大王会

相信吗?”魏王说:“我会相信」庞慈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是很明显的事,但是三个人

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禺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评论我是非的人

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慈告辞而去,而评

论他是非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回国后,魏王果然

没有再召见他。

6、答案:A

解析:本句意为: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

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

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书”是“学”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

排除BC。“剑/一人敌”是判断句,“一人敌”是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D。故选A。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这里指笔力雄健”错误,

力能扛鼎,意思是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但这里是形容气力特别大。故选C。

8、答案:D

解析:D.“司马迁认为项羽有封地作为根据,切割土地,分封王侯”错误,原文“然羽非

有尺寸",尺寸:尺寸之地,指极少的封地。即“项羽没有尺寸之地”,选项中“司马迁

认为项羽有封地作为根据”错。故选D.

9、答案:(1)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事故。

(2)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么?为什么他崛起得这样迅猛呢?

(3)他自己夸耀功劳,独逞个人的私欲,而不以古人为师,认为霸王的业绩只要依靠武力,

就能统治好天下,结果仅仅五年的时光,最终使得他的国家灭亡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注意以下关键字词的正确翻译:所

以,……的原因;出入,偏义复词,进入、进来;非常,意外的变故。

参考译文:

(一)

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

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

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

军队足以比得上项王的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比不上啊!这又将怎么办呢?”

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

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

结为儿女亲家,说:“我送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

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

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项伯答

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

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

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

羽答应了。

(二)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

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

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

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栋阳县逮捕入狱,他就

请薪县狱掾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株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

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

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

宾客和青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