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环保为导向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方案设计_第1页
以绿色环保为导向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方案设计_第2页
以绿色环保为导向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方案设计_第3页
以绿色环保为导向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方案设计_第4页
以绿色环保为导向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绿色环保为导向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方案设计TOC\o"1-2"\h\u22692第一章物流配送网络绿色环保概述 3192651.1绿色物流的定义与意义 3179821.1.1绿色物流的定义 394671.1.2绿色物流的意义 32831.2物流配送网络的环保问题分析 334311.2.1运输环节的环保问题 3106061.2.2仓储环节的环保问题 3270771.2.3装卸环节的环保问题 497091.3国内外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427191.3.1国外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479301.3.2国内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412488第二章物流配送网络优化基础理论 531172.1物流配送网络基本概念 539072.2绿色物流配送网络优化目标 5120652.3网络优化方法与模型 522872第三章现有物流配送网络诊断 6280793.1物流配送网络现状分析 698293.1.1配送网络结构分析 6202233.1.2配送网络运营效率分析 73053.2环保问题识别与评估 7148643.2.1环保问题识别 7263053.2.2环保问题评估 7188643.3现有网络改进潜力分析 7227953.3.1优化配送网络布局 7268703.3.2提高配送网络运营效率 730573.3.3强化环保意识 817592第四章绿色物流配送网络设计原则 8100944.1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 8167934.2节能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 8122564.3长期规划与动态调整 825506第五章物流配送节点优化 9281045.1节点选址优化 9152355.1.1选址原则 9144655.1.2选址方法 9202005.2节点布局优化 9255335.2.1布局原则 9237005.2.2布局方法 10199055.3节点内部作业流程优化 1087235.3.1作业流程分析 10155505.3.2作业流程优化方法 1014408第六章绿色配送路径优化 10275786.1配送路径规划方法 1013156.1.1引言 10276136.1.2经典路径规划方法 10297576.1.3现代路径规划方法 11258976.2考虑环保因素的路径优化策略 11300016.2.1引言 11230076.2.2节能减排策略 11301916.2.3环保约束条件 11271706.2.4环保激励政策 11836.3路径优化实施与调整 11167876.3.1引言 1176226.3.2数据采集与分析 12263706.3.3路径优化实施 12309126.3.4路径优化调整 129827第七章物流配送车辆优化 12131407.1车辆选择与调度优化 12203907.2车辆负载率提升策略 12253977.3车辆能效与排放控制 136441第八章绿色包装与装卸作业优化 13263278.1包装材料与设计优化 13109708.1.1包装材料的选择 1393678.1.2包装设计的优化 13161968.2装卸作业环保措施 1330788.2.1装卸设备的优化 13292048.2.2装卸过程的优化 14130178.3装卸效率与环保技术 14204588.3.1装卸效率的提升 14291948.3.2环保技术的应用 146499第九章绿色物流配送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14197449.1信息平台功能规划 14316799.2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5319469.3平台运行维护与管理 1521410第十章实施与监控 163254910.1绿色物流配送网络实施策略 162935110.1.1宣传与培训 162545110.1.2技术支持 162635310.1.3政策引导 162965910.2监控体系构建 163170510.2.1监控指标体系 161435910.2.2监控方法与手段 16957410.3持续改进与效果评价 172337910.3.1持续改进措施 172155810.3.2效果评价方法 17第一章物流配送网络绿色环保概述1.1绿色物流的定义与意义1.1.1绿色物流的定义绿色物流,又称环保物流,是指在物流活动中,充分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以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物流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绿色物流涵盖了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等,旨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物流活动的环境效益。1.1.2绿色物流的意义绿色物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物流成本:通过优化物流活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2)保护环境: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3)提高企业竞争力:绿色物流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市场认可度,增强企业竞争力。(4)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1.2物流配送网络的环保问题分析1.2.1运输环节的环保问题运输环节是物流配送网络中能耗最高、污染最严重的环节。主要环保问题包括:(1)能源消耗大:运输工具(如卡车、船舶、飞机等)在运输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产生大量尾气排放。(2)交通:交通频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噪音污染:运输工具在行驶过程中产生噪音,影响居民生活。1.2.2仓储环节的环保问题仓储环节的环保问题主要包括:(1)能源消耗:仓库内部照明、制冷、通风等设备运行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2)废弃物处理:仓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包装材料、废纸等,需要妥善处理。(3)安全隐患:仓储设施老化、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火灾等安全。1.2.3装卸环节的环保问题装卸环节的环保问题主要包括:(1)粉尘污染:装卸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空气。(2)噪音污染:装卸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噪音。(3)能源消耗:装卸设备运行过程中消耗能源。1.3国内外绿色物流发展现状1.3.1国外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在国外,绿色物流理念已经得到广泛重视,许多国家在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国外绿色物流发展现状:(1)美国:美国在绿色物流方面具有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如《清洁空气法》、《资源保护和回收法》等。美国企业普遍重视绿色物流,积极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2)欧洲:欧洲各国在绿色物流方面也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如德国的循环经济政策、英国的绿色物流标准等。(3)日本:日本在绿色物流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如节能运输车辆、智能物流系统等。1.3.2国内绿色物流发展现状我国绿色物流得到了较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等,鼓励绿色物流发展。(2)技术创新:我国在绿色物流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新能源汽车、智能物流系统等。(3)企业参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绿色物流,积极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物流活动的环境效益。第二章物流配送网络优化基础理论2.1物流配送网络基本概念物流配送网络是由一系列物流节点、运输线路和相关信息流组成的复杂系统。物流节点包括制造商、供应商、配送中心、零售商和消费者等,它们通过运输线路相互连接,实现物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物流配送网络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和提升客户满意度。物流配送网络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网络结构复杂:物流配送网络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者,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网络结构。(2)动态性:物流配送网络市场需求、供应链结构和企业战略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优化。(3)信息流与物流的协同:物流配送网络中的信息流对物流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两者协同作用,提高配送效率。(4)多目标性:物流配送网络追求的目标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减少碳排放等。2.2绿色物流配送网络优化目标绿色物流配送网络优化是在传统物流配送网络的基础上,引入绿色环保理念,以降低碳排放、减少资源消耗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目标。具体优化目标如下:(1)降低碳排放:通过优化物流配送网络,降低运输环节的碳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影响。(2)减少资源消耗:优化物流配送网络,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3)提高配送效率: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4)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绿色物流配送网络优化,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3网络优化方法与模型物流配送网络优化方法主要包括启发式算法、元启发式算法和精确算法等。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网络优化模型:(1)线性规划模型:线性规划模型适用于求解具有线性约束条件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问题。该模型通过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描述物流配送网络的优化目标,求解得到最优解。(2)非线性规划模型:非线性规划模型适用于求解具有非线性约束条件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问题。该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物流配送网络特点,但求解过程较为复杂。(3)动态规划模型:动态规划模型适用于求解具有动态特征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问题。该模型将问题划分为多个阶段,通过递推关系求解得到最优解。(4)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适用于求解复杂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问题。该模型通过训练样本数据,自动调整网络参数,实现优化目标。(5)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模型: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规律的优化方法,适用于求解大规模、复杂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问题。该模型通过编码、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求解得到最优解。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物流配送网络的特点和优化目标,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法和模型进行求解。第三章现有物流配送网络诊断3.1物流配送网络现状分析3.1.1配送网络结构分析我国现有物流配送网络主要由配送中心、配送节点以及连接这些节点的运输线路构成。配送中心作为物流网络的核心,承担着货物的集中、分拣、装配等功能;配送节点则负责货物的接收、发送和临时存储;运输线路则是连接各节点的重要纽带。从整体上看,我国物流配送网络呈现以下特点:1)网络规模逐年扩大: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物流配送网络逐渐完善。2)网络结构复杂:物流配送网络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多种货物类型,以及众多物流企业,使得网络结构较为复杂。3)网络布局不合理:部分地区物流配送网络布局存在不合理现象,如配送中心分布不均、配送节点设置不合理等。3.1.2配送网络运营效率分析1)配送时间:我国物流配送网络整体配送时间较长,尤其在偏远地区,配送时间更是较长。2)配送成本:我国物流配送成本较高,主要原因是运输距离较长、运输方式单一等。3)货物损耗:在物流配送过程中,货物损耗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物流配送效率。3.2环保问题识别与评估3.2.1环保问题识别1)运输环节:运输过程中,燃油车辆排放的尾气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运输过程中的噪音、扬尘等也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2)仓储环节:仓储过程中,货物堆放、搬运等操作可能产生扬尘、噪音等污染,同时仓储设施老化、破损也可能导致货物泄漏等环保问题。3)包装环节:过度包装、不合理包装等导致包装废弃物增加,对环境产生压力。3.2.2环保问题评估1)运输环节:根据车辆类型、运输距离、排放标准等因素,评估运输环节对环境的影响。2)仓储环节:根据仓储设施、操作方式等因素,评估仓储环节对环境的影响。3)包装环节:根据包装材料、包装方式等因素,评估包装环节对环境的影响。3.3现有网络改进潜力分析3.3.1优化配送网络布局1)合理规划配送中心布局,提高配送效率。2)优化配送节点设置,降低配送成本。3)调整运输线路,减少运输距离。3.3.2提高配送网络运营效率1)引入先进的物流技术,提高配送速度。2)优化配送流程,降低配送成本。3)提高货物损耗控制能力,减少资源浪费。3.3.3强化环保意识1)推广绿色物流理念,提高物流行业环保意识。2)加强物流配送过程中的环保监管,减少污染排放。3)引入环保包装材料,降低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第四章绿色物流配送网络设计原则4.1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在绿色物流配送网络设计中,首要原则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在保障物流配送效率的同时应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实现这一目标,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预程度,以及相应经济成本。具体措施包括:采用环保型包装材料,优化配送路线,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引入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4.2节能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是绿色物流配送网络设计的重要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物流设施布局,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减少运输距离和次数,从而降低能耗和碳排放。(2)推广绿色物流设施,如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建设绿色仓储设施等,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3)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对废弃包装材料、废弃物等进行回收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4)引入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物流配送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4.3长期规划与动态调整绿色物流配送网络设计应遵循长期规划与动态调整的原则。在规划阶段,需充分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市场需求、资源分布等因素,保证物流配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长期规划,明确物流配送网络的发展目标、布局和规模,为后续实施提供指导。(2)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和环境保护要求,对物流配送网络进行适时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3)加强监测与评估,对物流配送网络运行效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绿色物流配送网络的稳定运行。第五章物流配送节点优化5.1节点选址优化5.1.1选址原则在绿色环保为导向的物流配送网络中,节点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1)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保证选址地点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2)充分考虑交通便利性,提高配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3)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地质稳定、排水条件好的区域,以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4)兼顾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协同发展。5.1.2选址方法在节点选址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多目标优化法:通过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综合考虑环境保护、交通便利性、成本等因素,求解最优选址方案。(2)遗传算法:利用遗传算法的优化能力,寻找满足选址原则的较优解。(3)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选址原则,构建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备选地点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优选址方案。5.2节点布局优化5.2.1布局原则节点布局优化应遵循以下原则:(1)高效利用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2)合理划分功能区域,提高作业效率。(3)充分考虑环保要求,降低能耗和污染。(4)兼顾未来发展,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5.2.2布局方法在节点布局优化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系统布局法:根据物流配送网络的整体需求,运用系统布局法进行节点布局。(2)线性规划法:构建线性规划模型,求解节点布局的最优解。(3)启发式算法:借鉴实际工程经验,采用启发式算法求解节点布局问题。5.3节点内部作业流程优化5.3.1作业流程分析节点内部作业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收货、验货、存储、拣货、打包、发货等。针对这些环节,应分析现有作业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优化方向。5.3.2作业流程优化方法(1)作业流程重构:根据分析结果,对现有作业流程进行重构,消除冗余环节,提高作业效率。(2)信息技术应用:运用信息技术,如条码技术、RFID技术等,提高作业流程的信息化水平,降低人为误差。(3)自动化设备应用:引入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化搬运设备、自动化打包设备等,减轻人力负担,提高作业效率。(4)绿色环保措施:在作业流程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如使用环保材料、降低能耗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六章绿色配送路径优化6.1配送路径规划方法6.1.1引言在绿色物流配送网络中,配送路径规划是一项关键任务。合理的配送路径规划能够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从而实现绿色环保目标。本节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配送路径规划方法。6.1.2经典路径规划方法(1)最近邻法:该方法以距离为依据,从配送中心出发,逐步选择距离最近的未访问客户进行配送。(2)最小树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最小树,将所有客户连接起来,从而实现配送路径的优化。(3)节约法:该方法以节约里程为目标,通过比较各条路径的节约程度,选择最优路径。6.1.3现代路径规划方法(1)遗传算法:利用遗传算法的搜索能力,对配送路径进行优化。(2)蚁群算法:模拟蚂蚁寻路的行为,通过信息素更新机制实现配送路径的优化。(3)粒子群算法:利用粒子群的协同搜索能力,寻找最优配送路径。6.2考虑环保因素的路径优化策略6.2.1引言在绿色物流配送中,考虑环保因素是的。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考虑环保因素的路径优化策略。6.2.2节能减排策略(1)选择节能型配送车辆:优先选用燃油效率高、排放低的配送车辆。(2)合理规划配送路线:通过优化配送路线,减少行驶距离和碳排放。(3)提高装载效率:充分利用车辆载重,减少空载行驶。6.2.3环保约束条件(1)限制行驶速度:降低配送车辆速度,减少尾气排放。(2)限制行驶区域:对高排放区域实施限制,减少污染。(3)优化配送时间:避免高峰时段配送,降低交通拥堵对环境的影响。6.2.4环保激励政策(1)设立绿色物流补贴:对采用绿色配送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经济补贴。(2)推广绿色物流理念:提高社会对绿色物流的认识,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配送服务。6.3路径优化实施与调整6.3.1引言路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路径优化的实施与调整。6.3.2数据采集与分析(1)收集配送车辆、客户、道路等基础数据。(2)分析客户需求、道路状况、交通拥堵等因素对配送路径的影响。6.3.3路径优化实施(1)根据数据分析和客户需求,制定初始配送路径。(2)运用路径规划方法,对配送路径进行优化。(3)根据环保约束条件和激励政策,调整配送路径。6.3.4路径优化调整(1)实时监控配送过程,发觉异常情况及时调整。(2)定期分析配送数据,根据变化趋势调整配送策略。(3)积极应对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变化,持续优化配送路径。第七章物流配送车辆优化7.1车辆选择与调度优化在绿色环保为导向的物流配送网络中,车辆选择与调度优化是关键环节。根据配送任务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车型,以满足装载量、续航里程和排放标准等要求。在选择车型时,应优先考虑新能源和低碳排放车辆,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对配送车辆进行合理调度,提高配送效率。具体措施如下:(1)采用实时路况信息,为配送车辆规划最优路线,减少行驶距离和时间。(2)根据配送任务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合理安排车辆配送顺序,保证关键任务的优先完成。(3)优化配送区域划分,降低车辆空驶率。7.2车辆负载率提升策略提高车辆负载率是降低物流成本、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以下为几种提升车辆负载率的策略:(1)合理规划配送任务,实现多订单合并,提高车辆装载率。(2)采用集装化、标准化包装,提高货物装载效率。(3)引入先进的货物装卸设备,缩短装卸时间,提高配送效率。(4)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实现实时库存管理,减少货物积压。7.3车辆能效与排放控制在物流配送过程中,车辆能效与排放控制对绿色环保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几种控制措施:(1)定期对配送车辆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车辆功能稳定。(2)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空气动力学设计、轻量化车身等,降低车辆能耗。(3)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电能、氢能等,减少碳排放。(4)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提高驾驶技能,降低油耗。(5)建立完善的排放监测与管理制度,保证车辆排放符合标准。第八章绿色包装与装卸作业优化8.1包装材料与设计优化8.1.1包装材料的选择绿色物流理念的深入人心,包装材料的选择成为优化物流配送网络的关键环节。在选择包装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如纸质、塑料、金属等;(2)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包装成本;(3)选用环保、无毒、无害的材料,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8.1.2包装设计的优化(1)结构优化:对包装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包装的紧凑度,减少材料的使用;(2)形式优化:采用简洁、大方的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装饰,降低包装成本;(3)功能优化:根据产品特点,设计具有保护、缓冲、防潮等功能的包装,提高产品的安全功能。8.2装卸作业环保措施8.2.1装卸设备的优化(1)采用环保型装卸设备,如电动叉车、手动搬运车等,减少能源消耗;(2)优化装卸设备的操作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作业过程中的能源浪费;(3)定期对装卸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稳定,降低故障率。8.2.2装卸过程的优化(1)合理规划装卸区域,减少货物搬运距离,降低能耗;(2)优化装卸作业流程,减少作业环节,提高作业效率;(3)采用环保型装卸辅助工具,如周转箱、托盘等,减少一次性包装材料的使用。8.3装卸效率与环保技术8.3.1装卸效率的提升(1)对装卸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操作技能,降低作业失误率;(2)引入智能化装卸系统,实现装卸作业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作业效率;(3)采用先进的装卸技术,如自动化装卸、无人驾驶装卸等,降低人力成本。8.3.2环保技术的应用(1)采用节能型照明设备,降低装卸区域的能耗;(2)使用环保型清洁剂,减少装卸设备清洗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3)推广绿色装卸理念,鼓励企业采用环保型包装材料,减少一次性包装材料的使用。通过对绿色包装与装卸作业的优化,有助于提高物流配送网络的环保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企业应不断摸索新的环保技术和理念,为绿色物流事业贡献力量。第九章绿色物流配送网络信息平台建设9.1信息平台功能规划在构建绿色物流配送网络的过程中,信息平台的功能规划是关键环节。信息平台应具备基本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功能,保证物流配送过程中的信息流畅。针对绿色物流的特点,信息平台应规划以下功能:(1)绿色物流政策宣传与推广:通过信息平台发布绿色物流政策、法规和标准,提高社会对绿色物流的认识和参与度。(2)物流资源整合:整合物流企业、供应商、制造商等资源,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3)物流运输路径优化:根据实时数据,为物流企业提供最优运输路径,降低能耗和碳排放。(4)物流包装废弃物处理:提供物流包装废弃物处理方案,促进包装废弃物的循环利用。(5)物流碳排放监测与评估:实时监测物流过程中的碳排放,为物流企业提供碳排放评估报告。9.2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绿色物流配送网络信息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以下是平台应具备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功能:(1)数据挖掘与分析:通过对物流配送过程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发觉潜在的绿色物流优化方案。(2)碳排放预测:根据历史数据,预测物流配送过程中的碳排放变化,为物流企业提供碳排放管理依据。(3)运输效率评估:评估物流运输效率,为物流企业提供改进措施。(4)碳排放交易决策支持:根据碳排放交易政策,为物流企业提供碳排放交易策略和优化方案。9.3平台运行维护与管理为保证绿色物流配送网络信息平台的稳定运行,以下措施应予以实施:(1)平台硬件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平台硬件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