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情境导入看图猜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01、淝水之战西晋280-316年十六国(304-439)东晋(317-420)南方北方前秦崛起:4世纪后期,氐族苻坚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秦王苻坚统一北方后,决定大举南下,荡平江南,消灭东晋,统一中国。1.背景2.概况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影响相关成语公元383年前秦和东晋以少胜多东晋胜利对北方: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对南方:东晋解除来自北方的威胁,使江南地区免遭战争摧残,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荆扬晏安,户口殷实3.探究在淝水之战中,拥兵80多万的前秦军队为什么会被东晋的8万守军打败呢?(前秦)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上教材
秋,七月,坚亲至猛第视疾,访以后事。猛曰:“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资治通鉴·晋纪》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南进军时前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①军队民族成分复杂,民族矛盾尖锐,军心不齐。②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③战线过长,士兵疲于应战。①虽然兵少,但都是精锐。②内部团结,士气高涨。③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指挥得当。
前秦军中其他民族的将领听说苻坚兵败,纷纷改旗易帜,割据一方,组织政权(苻坚统治不得民心)。苻坚收拾残部回到长安,于385年被羌族人姚苌俘虏杀死。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02、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的崛起与北方的统一
鲜卑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它发源于大鲜卑山(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的北段)为黄帝后裔。
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
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2.改革背景、目的阅读材料,分析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遇到什么问题?材料一
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魏书·序纪》①仍然保持原状,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材料三
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张泽威、朱大渭《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②民族(胡汉)矛盾尖锐。材料而:刘(注:刘渊,匈奴族)、石(注:石勒,羯族)、苻(注:苻坚,氐族)……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其豪杰好恶之情,犹与中国不甚相异。独拓拔氏,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叶适《习学记言》序目改革的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加强对中原的统治)。3.改革措施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499年),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5岁即位,公元490年亲政。孝文帝从小就由汉人冯太后抚养,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更加倾向于汉化改革。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孝文帝登基后,在冯太后的辅佐下,进行了改革,史称“孝文帝改革”。(1).迁都洛阳平城洛阳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治,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洛阳)王里。——《魏书.任城王传》1、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2、洛阳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比较项目平城洛阳地理位置经济政治军事历史地理位置偏僻,水旱易发,交通不便地处中原,交通便利产粮有限,不足以承载发展需要农业发达保守势力强大当时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不利于控制中原利于控制中原北魏定都近100年众多汉族王朝先后建都(2).说汉语、穿汉服材料一:(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资治通鉴》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3).改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
右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阅读后回答问题。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
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4).联汉姻孝文帝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个弟弟聘室,六个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于鲜卑贵族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巩固统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帝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代(代郡)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材料一:北魏冯太后死后,孝文帝不顾诸王百僚反对,坚持守孝三年……严守礼制……绝酒肉…促进孝观念在北魏的传播。——《丧礼改革视野下的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材料二:孝文帝还废除了鲜卑族原来的政治制度,让王肃仿照南朝齐,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礼仪,修订法律,改革官职名称等。(5).习汉礼、用汉制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4.影响:材料一北魏时期的洛阳是一座繁华的都城,城内有很大的市场,从四面来的商人汇集这里,交流着来自不同地方的物品,他们中有很多人说着夹杂鲜卑语的汉语,穿着和汉族一样的服饰,……从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出鲜卑族和汉族的区别了。(1).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材料二孝文帝改革以后,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皆译自(北魏)杨衒(xuàn)之《洛阳伽蓝记》(2).增强了北魏的实力。5.人物评价
有人说,“孝文帝的汉化,导致了鲜卑族的消亡,是鲜卑民族的千古罪人!”也有人说:“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的功臣!”你是怎么看的?
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古代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为推动我国历史的发展立下了功勋,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评价改革成功与否主要标准: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历史前进;2.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惜乎孝文南迁五年即死。他的抱负未能舒展,鲜卑人追不上他的理想,而变乱由此起。——钱穆《国史大纲》但从鲜卑族拓跋部角度看,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丧失勇武之气,是最终导致鲜卑族分裂和消亡的原因之一。(反)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一分为二03、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生产方式交融北方少数民族《狩猎图》边境汉人《放牧图》边境汉人《二牛抬杠图》汉族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畜牧业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北方少数民族《采桑图》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北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2)生活习俗交融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汉族士大夫在烧烤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穿裤褶服的南朝汉族乐队(3)政治制度交融北魏经典拓碑北朝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4)文化艺术交融敕勒歌朝代:南北朝作者:佚名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高车语→鲜卑语→汉语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胡旋舞
魏晋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风气,各兄弟民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推进了乐舞的发展。(5)民族心理交融材料:全部北朝史中凡关於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者是也。——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6)交融影响
材料1:这一民族大融合,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是由于汉族接受了新的成分,因此在经济上、文化上,不但没有衰落,而且比之以前更加兴盛起来。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封建国家,就是在这种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材料2:“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摘自吴宗国主编根据材料思考: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何影响?①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②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合作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各民族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思想文化上相互学习;社会习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对于民族的大交融,你有什么认识或看法呢?拓展提升①各民族相互交流交融,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②民族交融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③国家的统一也会进一步促进民族交融和社会和谐。以史为鉴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饮酒纠纷调解协议书
- 餐饮装修转让协议书
- 项目施工转包协议书
- 酒水订货合同协议书
- 门面差价补偿协议书
- 赠礼女友宠物协议书
- 门厂合同解除协议书
- 贷款担保免责协议书
- 车场保安免责协议书
- 酒店宴席预定协议书
-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 01SS105给排水常用仪表及特种阀门安装图集
- 管道燃气客服员(中级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
-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 某大学2021-2022年《2417客户关系管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共4套)
- 前程无忧mat管理能力测试题库35题
- 产品合格证标准模板
- 电力现货市场基本原理课件
- 卫浴建材购销合同卫浴洁具建材购销合同
- 国际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公约cmr
- 史记年表·十二诸侯年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