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重庆八中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木心曾经用“文学的个体户”来调侃自己。这个词在当时意味着没有单位,没有归属,没有某种身份。想必木心对自己当时的处境有着深切的认识,他不属于国家权力的庙堂,失去了知识分子的广场,又无法转向真正的民间,所以他是“文学的个体户”。于是用木心自己的话说:“礼失,求诸野;野失,求诸洋。”木心,1927年出生于江南古镇乌镇的一户大户人家。在他的童年记忆中,一面是满屋子欧美文学经典,一面是琳琅满目的中国古典文学,木心是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成长的。初入社会的木心也曾像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一样积极热衷于社会政治活动,但是这种热情很快就消退了。或许是因为病,也或许是木心很快意识到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与他的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在这样的现实环境当中,木心需要寻找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来安顿身心,支撑自己生存于这苦难的人间。对于木心来说,只要有了艺术,人类可以抵挡世间的任何苦难。这样的自我表白在木心的文中比比皆是,随手摘录几句:知与爱永成正比。知得越多,爱得越多。知是哲学,爱是艺术。艺术可以拯救人类。少年时代“对人生的无知,形成对艺术理想的偏执”,当时的木心大概也想不到这种偏执最后会成为他一生的精神支撑,使他在荒芜的岁月中得以坚持。身陷囹圄时的自得其乐,年过半百后的异乡求学,背后都有着这种偏执在支撑着。若干年后,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木心在接受采访时,不无感慨地言道,“一切崩溃殆尽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在绝望中求永生’。常见人驱使自己的‘少年’‘青年’归化于自己的‘老年’。我的‘老年’‘青年’却听命于我的‘少年’。”这种“求永生”的力量不是来源于治国平天下的庙堂理想,不是来源于启蒙的崇高使命感,恰恰是来源于少年时期形成的艺术理想。即使后来经历坎坷,漂泊海外,木心的内心是稳定的,从不至于如无根的浮萍般凄惶。木心十三四岁开始写作,将近六十岁才看见自己的书印出来,他长期不能遭遇合适的、保留尊严的出版机缘,但他私下会把自己的诗和散文做成书的模样,封面、衬里、扉页,都弄得很精致。木心喜欢以回忆的方式写小说,回忆使他得以从事件发生的时空中抽离出来,获得一种超然的、审视的眼光。他的小说常以第一人称叙述,事实上,小说里的那个“我”,不管是老人、青年还是小孩,不管是艺术家还是工程师,在这些小说里始终是作为一个事件旁观者在观察、记录、思考,表面上身份各不同,但都是木心,一个作为现实生活的局外人的木心。经由这样一个局外人的叙述,小说中的人物脱去了生活本身所具有的粗糙但是新鲜热辣的种种情绪,这使得木心的小说显出一种漠然的精致。纵然有些涟漪,也是淡淡的,淡淡地喜悦、淡淡地惆怅、淡淡地好奇,矜持、收敛,像一个高高在上的贵族,世俗生活的悲喜只是他思索人生的材料,而引不起任何感同身受的情绪波动。(摘编自甘宇慧《木心:文学的个体户》)材料二:木心对人性的深刻认识让他能看到人性黑暗与猥琐的一面,只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人性,而是更加勇敢地借助艺术来面对人性。木心对比人的各种尝试与选择,得出了“艺术优先”的结论,认为只有艺术可以拯救人性:“靠宗教,靠政治,都不能拯救人性,倒是只有文学和艺术”。既然人生必须要做出选择,那就应该选择最有价值的。木心给出的最有价值的选择,就是对于人的生命至关重要的艺术。他认为“艺术的功能远远大于镜子。艺术映见灵魂,无数的灵魂”。在木心的感知中,现实如同遭到诅咒,充满血腥、暴力,缺乏理性,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艺术的缺位。离开了艺术的呵护,即使是像中国这样一个曾经诗的国度,自魏晋之后,艺术也退化到只有歌功颂德的简单功能,任由各种恶果泛滥。人要有亲近艺术的想法,而且要对艺术救赎有信心、有耐心,“文学是一字一字地救出自己,书法是一笔一笔地救出自己”。只有这样地主动拥抱艺术,才会有“顿悟”的一天,“你爱文学,将来文学会爱你”。艺术家为读者准备了一套仿真自然的艺术品,让人在阅读文学或其他艺术作品时能感受生活的喜悦与无奈,并从中得到解脱:“文学上的人真有味,生活中的人极其乏味,这样不好,不这样也不好。”艺术离不开“天赋”,这也是许多人以自己缺乏“天赋”为借口而拒绝亲近艺术的原因。在木心看来,即使是具有艺术天赋之人,要提升自己的素养,也要通过教育来“回忆”“唤醒”自己体内的这些天赋。而对于不具备“前世”天赋之人,就得后天多努力下功夫,一句话,人必须通过艺术来让自己走向人格的成熟。木心将艺术创作看作与人日常生活相平行的生活层面,走向一种生活在俗世,却能够诗意地栖居于自己精神世界的理想状态。在木心看来:“如果你把宗教当做哲学对待,就有了距离,看清宗教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把哲学当做艺术对待,就有了距离,看清哲学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把艺术当做宗教对待,就有了距离,看清艺术究竟是什么——我的意见是,将宗教作宗教来信,就迷惑了;将哲学作哲学来研究,就学究了;将艺术作艺术来玩弄,就玩世不恭了。原因就在于太直接,是人的自我强求。”(摘编自邓天中《木心的艺术美育观与生命完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木心的身份是“文学个体户”,所以他不被国家权利的庙堂所接纳,也无法转向真正的民间,或是在知识分子的广场上寻找到自己的位置。B.初入社会的木心也曾一度热心于参加社会活动,但是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与他的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的价值鸿沟,使他的热情很快就消退了。C.在木心看来,自魏晋之后,中国的艺术也退化到只有歌功颂德的简单功能,艺术的缺位,是造成现实社会理性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D.木心认为人要亲近艺术,并对艺术救赎有信心,有耐心,只要个人积极主动地去拥抱艺术、接受艺术的熏陶,就会有“顿悟”的一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心追求的不是像左翼作家般对苦难进行呐喊,而是积极融入自然朴实的民间文学。B.木心的小说总体呈现“从现实世界逃开去,在审美世界中立足,然后回望”的特点。C.木心对艺术的救赎功能有着虔诚的信念,认为人应该能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D.艺术并非是阳春白雪,只属于天才的游戏,后天勤奋努力对于培养艺术感知很重要。(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二中的观点的一项是A.“人生,我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生活”。(木心《文学回忆录》)B.“艺术要从心中寻找。你找不到,对不起,你的后天得下功夫——你前世不是艺术家,回忆不起来啊。”(木心《文学回忆录》)C.“艺术、哲学、宗教,都是人类的自恋,都在适当保持距离时,才有美的可能、真的可能、善的可能。”(木心《文学回忆录》)D.“最早的文学,即记录人类的骚乱,不安,所有伟大的文艺,记录的都不是幸福,而是不安与骚乱。”(木心《文学回忆录》)(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5)材料一中木心的哪些做法,践行了他在材料二中的观点?(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人生树下王开岭①《诗》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②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瞰儿孙绕膝。所谓“荫泽”“荫庇”“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这是祖辈赠与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③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④这样的树,犹若亲属。⑤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⑥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⑦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⑧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⑨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树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⑩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劳作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⑪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⑫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⑬那年去贵州,走到从江县的月亮山,遇一苗寨,叫岜沙,即苗语“草木茂盛”。据说这支部落是蚩尤的后代。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林子可真密啊!那些人、房子、生活,全是躲在翠绿里的。你才醒悟了森林的“森”字,那“木”真是密密匝匝、层层叠叠,难以落脚。⑭恐怕再没有比岜沙人更膜拜树的族群了,男子蓄起直直的发髻,象征山上的树干,而身上的粗布青衣,模仿树皮。树,是岜沙人的神。他们尊崇树的能量和美德。在岜沙,凡重大活动和节庆仪式皆在林中进行,祈愿、盟誓、婚约的“证人”是大树,大伙有了心事,也去向大树倾诉。按俗约,盗木者除了退赃,还要罚120斤米、120斤酒、120斤肉,求族人谅恕。⑮最触动我的,是岜沙人的葬礼。一个婴儿降生时,村民会替他裁一棵树苗,祈祝他像它一样茁壮、正直、坚韧;待他年迈去世,家人就找到那棵树,凿空做棺,去密林深处下葬,不设坟头、不立墓碑,最后,在平填好的新土上,埋下一棵小树苗,预示生命再次启程,也象征灵魂的回家之桥。⑯他们是大森林的孩子。森林里诞生,森林里消失。⑰“我们都认得哪棵树是自己的祖先。”岜沙人说。⑱有一棵树,将陪伴一个人出生、长大,直至死去。除了葱茏,生命在世间不落任何痕迹。这是我听过的关于人和树最好的故事。⑲那天,夕阳西下,听着山风和鸟鸣,我坐在岜沙的石头上,心想——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有一棵关系亲密的树,至少一棵。(选自《古典之殇》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引用《诗经》,表明人与树的不解之缘历史悠久,舍前栽种桑、梓承载着父辈美好的期盼,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对树的崇敬。B.回忆祖宅的枣树,枣树见证了一辈又一辈人的成长,默默荫泽家族的生息繁衍。树根植的不仅是童年记忆,更是终身无解的淡淡乡愁。C.引入江南关于香樟树的传说:在南方香樟树伴随着女子从出生到出嫁,最后作为妆奁终身相伴,寄寓着父辈对女儿美好人生的祝福。D.文中表达了对当今人与树、人与自然失去了传统的亲密关系的忧思,他认为要把个人的成长、命运和树、和大自然如过去般联系起来。(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引用传说,引用民谣,引用民俗,既阐明了树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又使得文章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文化内涵。B.女儿待字闺中对香樟树的感情使用叠音词“窸窸窣窣”来表现,生动、形象、细腻地表现了女儿甜蜜而矛盾的心情。C.“树,在马路上流浪”,运用拟人,写出了树的居无定所,表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与树的隔阂疏离,表达了无言的哀痛。D.对树与人的关系今昔对比,使文章的主旨从对树人关系的赞美,深入到对现代生活方式尤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3)请结合文章分析划线句“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这句话的含义。(4)作者写贵州岜沙苗寨的经历富有深意,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构思的匠心。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共22分)3.(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王遂胡服。赵文曰:“当世辅俗,古之道也;衣服有常,礼之制也;修法不愆,民之职也。三者,先圣之所以教。今君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故臣愿王之图之。”王曰:“子言世俗之闻。常民溺于习俗,学者沉于所闻。此两者,所以成官而顺政也,非所以观远而论始也。且夫,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贤者议俗,不肖者拘焉。夫制于服之民,不足与论心;拘于俗之众,不足与致意。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承教而动,循法无私,民之职也。知学之人,能与闻迁,达于礼之变,能与时化。故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子其释之。”赵造曰:“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是以莅国者不袭奇辟之服,中国不近蛮夷之行,所以教民而成礼者也。臣愿王之图之。”王曰:“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吴、越无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谓服,便事之谓教。进退之节,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非所以论贤者也。故圣与俗流,贤与变俱。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其勿反也。”(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道/便国不必法古/B.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道/便国不必法古/C.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道/便国不必法古/D.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道/便国不必法古/(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胡服,是指类似于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装,同中原华夏族人的宽衣博带长袖大不同,利于骑射作战。B.“能与闻迁”中的“闻”指“听到的消息”是名词,与《师说》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闻”用法不同。C.中国,文中指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D.“以书为御者”中的“御”意为驾车,儒家六艺之一,与《诗经》“以御于家邦”中的“御”含义不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古代圣贤的教导,希望赵武灵王能穿上胡服,改变古人的教化,更改古人的行动准则。B.赵武灵王认为:一般的人拘泥于旧习俗,读书人拘泥于书本,都不能用来谋划长远事业、建立开创之功。C.赵武灵王认为:受服装制约的民众,不能和他们讨论想法;拘泥于旧风陋俗的民众,不能和他们沟通思想。D.赵造劝说赵武灵王,希望他不穿胡服。因为穿着奇装异服会使人心思不正,习俗怪僻往往会使民心扰乱。(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衣服有常,礼之制也;修法不愆,民之职也。②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贤者议俗,不肖者拘焉。(5)针对赵造的言论,赵武灵王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反驳?(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访秋李商隐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注】时年三十五岁,李商隐被郑亚聘为幕中掌书记,五月到达桂州。诗人在政治上受到排挤,且此次南行,家眷留于长安,远道间关,孑然一身。(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登上高楼遥望北方的家乡,西风吹来,酒意全消,而放眼望去,故园杳不可见,心情更加郁闷。着一“望”字,领起全篇。B.颔联诗人纵目望去,落日的余晖正照在江岸上,江中归船的帆席鼓满西风,正在轻快地驶回。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乘船归家的喜悦。C.颈联用“烟”“龙潭”“霞”“鸟道”四种物象,就组成了一幅桂州美丽的山水画,笔墨经济,画意浓郁,使人如身临其境。D.尾联写殷勤地报告秋意的,只有火红的丹枫。“只是”二字,真实地写出了桂州秋天的特点和作者在桂州的孤独的处境和落寞情怀。(2)清代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评价李商隐“不肯吐一平直之语,善于埋没意绪”,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作者连用五个生活中的例子展开论证:“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随着不断设喻,道理也越来越清晰,于是水到渠成得出结论:“,。”(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借汉文帝召见贾谊的典故,浇自己心中怀才不遇之块垒的句子是:“,?”(3)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相互为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他们之间就会出现“,”的尴尬局面。三、课内文言文阅读6.(3分)下列选项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使用的特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7.(3分)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代皇帝之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组成的中枢机构,丞相秉承皇帝旨意佐理国政,太尉掌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是皇帝的秘书监管监察。 B.中国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有其表达的专用词语,如“授”“拜”“征”都有授予官职之意,而“署”“辟”“权”“假”多用作官员临时来代理其他职位。 C.农历每月的初一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晦朔两天,一般既称干支又称晦朔,如《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晦,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 D.路——宋代的路最初是为了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成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最初分全国为十五路,和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8.(3分)下列选项中,没有写到“月”的一句诗是()A.想见清虚殿,冰轮渐渐生。 B.金蟾著未出,玉树悲稍破。 C.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D.望舒可客不可孤,麴生可亲不可疏。9.(4分)赏析下面句子。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四、语言文字运用10.(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汉服早已_____,登上了官方主流媒体的“大雅之堂”,在身边随处可见汉服出行的小哥哥小姐姐和小朋友。但如此“花团锦簇”的盛景并没有_____年轻人守护中国传统服饰的焦虑,而这一次的困境涉及一个高频词汇——文化挪用。所谓“文化挪用”就是把他国的文化元素拿来,经过改造、包装、整合,再利用自己的渠道打上自己的标签对外推销出去。不可否认,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传播力实在是太弱了,弱到不仅和本民族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不相称,也和我们_____、充满生机的流行文化的生命力不相称,这种全方位的不相称才是我们焦虑的根源。其实,这两年不少古装影视剧开始端正态度,_____地请来服饰史顾问打造符合历史真实风貌的美术。观众惊讶地发现,无需盲目“改良”,盲目追求“时尚感”,只要还历史真实的服饰、配色和美术风格,才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才能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蕴藏在中国历史中的这些真实的文化遗产,就是我们在“时代浪潮”中对外进行文化传播,对内树立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时过境迁消融方兴未艾一本正经B.今非昔比消解如日中天一本正经C.时过境迁消融如日中天正儿八经D.今非昔比消解方兴未艾正儿八经(2)结合上下文,修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A.只有还历史真实的服饰、配色和美术风格,才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观众就能感受到中国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B.只要是还历史真实的服饰、配色和美术风格,就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就能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C.只有还历史真实的服饰、配色和美术风格,才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就能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D.只要是还历史真实的服饰、配色和美术风格,就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观众就能感受到中国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3)下列关于《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里的“家庭”和“家族”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认为,和西洋社会中的“家庭”这一概念相比较,称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为“小家族”更为妥当。B.费孝通认为,所谓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区别绝不是在大小上或者所包括的人数上,而是在结构上。C.家庭是乡土社会中的基本社群,这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在乡土社会中,家庭没有生育之外的其他功能。D.家族在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族也可以等于家庭。因为亲属的结构基础是亲子关系,父母子的三角。(4)下列选项中关于《乡土中国》的核心概念,与所给语段最契合的一项是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闭窗)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A.礼治秩序B.熟人社会C.差序格局D.信用契约(5)中国古代常用“相敬如宾”来形容夫妻关系好,请用《乡土中国》的相关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阐释。五、写作(60分)11.(5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我国召开,大会的主题为“学以成人”,它启发我们思考: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请以“学以成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重庆八中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木心曾经用“文学的个体户”来调侃自己。这个词在当时意味着没有单位,没有归属,没有某种身份。想必木心对自己当时的处境有着深切的认识,他不属于国家权力的庙堂,失去了知识分子的广场,又无法转向真正的民间,所以他是“文学的个体户”。于是用木心自己的话说:“礼失,求诸野;野失,求诸洋。”木心,1927年出生于江南古镇乌镇的一户大户人家。在他的童年记忆中,一面是满屋子欧美文学经典,一面是琳琅满目的中国古典文学,木心是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成长的。初入社会的木心也曾像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一样积极热衷于社会政治活动,但是这种热情很快就消退了。或许是因为病,也或许是木心很快意识到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与他的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在这样的现实环境当中,木心需要寻找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来安顿身心,支撑自己生存于这苦难的人间。对于木心来说,只要有了艺术,人类可以抵挡世间的任何苦难。这样的自我表白在木心的文中比比皆是,随手摘录几句:知与爱永成正比。知得越多,爱得越多。知是哲学,爱是艺术。艺术可以拯救人类。少年时代“对人生的无知,形成对艺术理想的偏执”,当时的木心大概也想不到这种偏执最后会成为他一生的精神支撑,使他在荒芜的岁月中得以坚持。身陷囹圄时的自得其乐,年过半百后的异乡求学,背后都有着这种偏执在支撑着。若干年后,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木心在接受采访时,不无感慨地言道,“一切崩溃殆尽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在绝望中求永生’。常见人驱使自己的‘少年’‘青年’归化于自己的‘老年’。我的‘老年’‘青年’却听命于我的‘少年’。”这种“求永生”的力量不是来源于治国平天下的庙堂理想,不是来源于启蒙的崇高使命感,恰恰是来源于少年时期形成的艺术理想。即使后来经历坎坷,漂泊海外,木心的内心是稳定的,从不至于如无根的浮萍般凄惶。木心十三四岁开始写作,将近六十岁才看见自己的书印出来,他长期不能遭遇合适的、保留尊严的出版机缘,但他私下会把自己的诗和散文做成书的模样,封面、衬里、扉页,都弄得很精致。木心喜欢以回忆的方式写小说,回忆使他得以从事件发生的时空中抽离出来,获得一种超然的、审视的眼光。他的小说常以第一人称叙述,事实上,小说里的那个“我”,不管是老人、青年还是小孩,不管是艺术家还是工程师,在这些小说里始终是作为一个事件旁观者在观察、记录、思考,表面上身份各不同,但都是木心,一个作为现实生活的局外人的木心。经由这样一个局外人的叙述,小说中的人物脱去了生活本身所具有的粗糙但是新鲜热辣的种种情绪,这使得木心的小说显出一种漠然的精致。纵然有些涟漪,也是淡淡的,淡淡地喜悦、淡淡地惆怅、淡淡地好奇,矜持、收敛,像一个高高在上的贵族,世俗生活的悲喜只是他思索人生的材料,而引不起任何感同身受的情绪波动。(摘编自甘宇慧《木心:文学的个体户》)材料二:木心对人性的深刻认识让他能看到人性黑暗与猥琐的一面,只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人性,而是更加勇敢地借助艺术来面对人性。木心对比人的各种尝试与选择,得出了“艺术优先”的结论,认为只有艺术可以拯救人性:“靠宗教,靠政治,都不能拯救人性,倒是只有文学和艺术”。既然人生必须要做出选择,那就应该选择最有价值的。木心给出的最有价值的选择,就是对于人的生命至关重要的艺术。他认为“艺术的功能远远大于镜子。艺术映见灵魂,无数的灵魂”。在木心的感知中,现实如同遭到诅咒,充满血腥、暴力,缺乏理性,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艺术的缺位。离开了艺术的呵护,即使是像中国这样一个曾经诗的国度,自魏晋之后,艺术也退化到只有歌功颂德的简单功能,任由各种恶果泛滥。人要有亲近艺术的想法,而且要对艺术救赎有信心、有耐心,“文学是一字一字地救出自己,书法是一笔一笔地救出自己”。只有这样地主动拥抱艺术,才会有“顿悟”的一天,“你爱文学,将来文学会爱你”。艺术家为读者准备了一套仿真自然的艺术品,让人在阅读文学或其他艺术作品时能感受生活的喜悦与无奈,并从中得到解脱:“文学上的人真有味,生活中的人极其乏味,这样不好,不这样也不好。”艺术离不开“天赋”,这也是许多人以自己缺乏“天赋”为借口而拒绝亲近艺术的原因。在木心看来,即使是具有艺术天赋之人,要提升自己的素养,也要通过教育来“回忆”“唤醒”自己体内的这些天赋。而对于不具备“前世”天赋之人,就得后天多努力下功夫,一句话,人必须通过艺术来让自己走向人格的成熟。木心将艺术创作看作与人日常生活相平行的生活层面,走向一种生活在俗世,却能够诗意地栖居于自己精神世界的理想状态。在木心看来:“如果你把宗教当做哲学对待,就有了距离,看清宗教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把哲学当做艺术对待,就有了距离,看清哲学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把艺术当做宗教对待,就有了距离,看清艺术究竟是什么——我的意见是,将宗教作宗教来信,就迷惑了;将哲学作哲学来研究,就学究了;将艺术作艺术来玩弄,就玩世不恭了。原因就在于太直接,是人的自我强求。”(摘编自邓天中《木心的艺术美育观与生命完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因为木心的身份是“文学个体户”,所以他不被国家权利的庙堂所接纳,也无法转向真正的民间,或是在知识分子的广场上寻找到自己的位置。B.初入社会的木心也曾一度热心于参加社会活动,但是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与他的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的价值鸿沟,使他的热情很快就消退了。C.在木心看来,自魏晋之后,中国的艺术也退化到只有歌功颂德的简单功能,艺术的缺位,是造成现实社会理性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D.木心认为人要亲近艺术,并对艺术救赎有信心,有耐心,只要个人积极主动地去拥抱艺术、接受艺术的熏陶,就会有“顿悟”的一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木心追求的不是像左翼作家般对苦难进行呐喊,而是积极融入自然朴实的民间文学。B.木心的小说总体呈现“从现实世界逃开去,在审美世界中立足,然后回望”的特点。C.木心对艺术的救赎功能有着虔诚的信念,认为人应该能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D.艺术并非是阳春白雪,只属于天才的游戏,后天勤奋努力对于培养艺术感知很重要。(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二中的观点的一项是DA.“人生,我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生活”。(木心《文学回忆录》)B.“艺术要从心中寻找。你找不到,对不起,你的后天得下功夫——你前世不是艺术家,回忆不起来啊。”(木心《文学回忆录》)C.“艺术、哲学、宗教,都是人类的自恋,都在适当保持距离时,才有美的可能、真的可能、善的可能。”(木心《文学回忆录》)D.“最早的文学,即记录人类的骚乱,不安,所有伟大的文艺,记录的都不是幸福,而是不安与骚乱。”(木心《文学回忆录》)(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5)材料一中木心的哪些做法,践行了他在材料二中的观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时,考生应遵循的原则是要据文推断,合理推断。(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材料观点,把选项内容与之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学生梳理行文思路的能力。行文思路题先进行分层,然后按照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的顺序进行答题即可。(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锁定答题区间,进行分析概括。【解答】(1)A.“所以他不被国家权利的庙堂所接纳,也无法转向真正的民间,或是在知识分子的广场上寻找到自己的位置”错误,属于因果倒置,材料一原文“他不属于国家权力的庙堂,失去了知识分子的广场,又无法转向真正的民间,所以他是‘文学的个体户’”。B.“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与他的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的价值鸿沟,使他的热情很快就消退了”错,材料一“这种热情很快就消退了。或许是因为病,也或许是木心很快意识到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与他的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是一种或然表达,选项说法绝对。D.“只要……就会有‘顿悟’的一天”说法绝对,材料二“只有这样地主动拥抱艺术,才会有‘顿悟’的一天”是说一种必要条件。故选:C。(2)A.“积极融入自然朴实的民间文学”错,材料一“他不属于国家权力的庙堂,失去了知识分子的广场,又无法转向真正的民间,所以他是‘文学的个体户’”,所以“民间文学”之说错误。故选:A。(3)材料二的观点是:“艺术优先”,认为只有艺术可以拯救人性。D.“所有伟大的文艺,记录的都不是幸福,而是不安与骚乱”带有悲观情绪,与参考二观点不符。故选:D。(4)材料二共有五段。第一段“木心对比人的各种尝试与选择,得出了‘艺术优先’的结论,认为只有艺术可以拯救人性”以木心认为只有艺术可以拯救人性的观点导入;接着,第二段“他认为‘艺术的功能远远大于镜子。艺术映见灵魂,无数的灵魂’”“现实如同遭到诅咒,充满血腥、暴力,缺乏理性,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艺术的缺位。离开了艺术的呵护,使是像中国这样”“一个曾经诗的国度,自魏晋之后,艺术也退化到只有歌功颂德的简单功能,任由各种恶果泛滥”论述选择艺术拯救人性的原因在于艺术最有价值,艺术可以映见灵魂以及艺术缺位会造成现实的危害;最后,第三、四、五段从怎么做的角度,“人要有亲近艺术的想法,而且要对艺术救赎有信心、有耐心”“对于不具备‘前世’天赋之人,就得后天多努力下功夫”“走向一种生活在俗世,却能够诗意地栖居于自己精神世界的理想状态”从艺术救赎有信心、有耐心,追求艺术要后天多努力下功夫,在世俗日常中诗意地栖居三个方面阐述人应该如何追求艺术。(5)①材料二中他“认为只有艺术可以拯救人性”。材料一中“身陷囹圄时的自得其乐,年过半百后的异乡求学,背后都有着这种偏执在支撑着”木心无论是“身陷囹圄”,还是在“异国他乡”,艺术作为精神支撑,使他在荒芜的岁月中得以坚持,从而印证了他的观点。②材料二中“人要有亲近艺术的想法,而且要对艺术救赎有信心、有耐心”。材料一中“木心十三四岁开始写作,将近六十岁才看见自己的书印出来”木心十三四岁开始写作,将近六十岁才看见自己的书印出来,可以看到他对于艺术救赎的有信心、有耐心。③材料二中“对于不具备‘前世’天赋之人,就得后天多努力下功夫”。材料一中“他长期不能遭遇合适的、保留尊严的出版机缘,但他私下会把自己的诗和散文做成书的模样,封面、衬里、扉页,都弄得很精致”木心年过半百仍然在异乡求学,到了人生晚年依旧进行创作,把自己的诗和散文做成书的模样,封面、衬里、扉页,都弄得很精致。可以看到他对于艺术的追求付出了很多后天的努力。④材料二中“木心将艺术创作看作与人日常生活相平行的生活层面,走向一种生活在俗世,却能够诗意地栖居于自己精神世界的理想状态”“就有了距离,看清艺术究竟是什么”。材料一中“木心喜欢以回忆的方式写小说,回忆使他得以从事件发生的时空中抽离出来,获得一种超然的、审视的眼光”木心的小说创作总是以一个事件旁观者在观察、记录、思考,体现了对待艺术要保留一定审视的距离的观点。答案:(1)C(2)A(3)D(4)材料二以木心认为只有艺术可以拯救人性的观点导入,接着论述选择艺术拯救人性的原因在于艺术最有价值,艺术可以映见灵魂以及艺术缺位会造成现实的危害,最后从怎么做的角度,从①艺术救赎有信心、有耐心②追求艺术要后天多努力下功夫③在世俗日常中诗意地栖居三个方面阐述人应该如何追求艺术。(5)①材料一中木心无论是“身陷囹圄”,还是在“异国他乡”,艺术作为精神支撑,使他在荒芜的岁月中得以坚持,印证了他在材料二中“认为只有艺术可以拯救人性”的观点。②木心十三四岁开始写作,将近六十岁才看见自己的书印出来,可以看到他对于艺术救赎的有信心、有耐心。③木心年过半百仍然在异乡求学,到了人生晚年依旧进行创作,把自己的诗和散文做成书的模样,封面、衬里、扉页,都弄得很精致。可以看到他对于艺术的追求付出了很多后天的努力。④木心的小说创作总是以一个事件旁观者在观察、记录、思考,体现了对待艺术要保留一定审视的距离的观点。(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人生树下王开岭①《诗》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②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瞰儿孙绕膝。所谓“荫泽”“荫庇”“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这是祖辈赠与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③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④这样的树,犹若亲属。⑤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⑥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⑦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⑧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⑨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树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⑩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劳作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⑪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⑫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⑬那年去贵州,走到从江县的月亮山,遇一苗寨,叫岜沙,即苗语“草木茂盛”。据说这支部落是蚩尤的后代。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林子可真密啊!那些人、房子、生活,全是躲在翠绿里的。你才醒悟了森林的“森”字,那“木”真是密密匝匝、层层叠叠,难以落脚。⑭恐怕再没有比岜沙人更膜拜树的族群了,男子蓄起直直的发髻,象征山上的树干,而身上的粗布青衣,模仿树皮。树,是岜沙人的神。他们尊崇树的能量和美德。在岜沙,凡重大活动和节庆仪式皆在林中进行,祈愿、盟誓、婚约的“证人”是大树,大伙有了心事,也去向大树倾诉。按俗约,盗木者除了退赃,还要罚120斤米、120斤酒、120斤肉,求族人谅恕。⑮最触动我的,是岜沙人的葬礼。一个婴儿降生时,村民会替他裁一棵树苗,祈祝他像它一样茁壮、正直、坚韧;待他年迈去世,家人就找到那棵树,凿空做棺,去密林深处下葬,不设坟头、不立墓碑,最后,在平填好的新土上,埋下一棵小树苗,预示生命再次启程,也象征灵魂的回家之桥。⑯他们是大森林的孩子。森林里诞生,森林里消失。⑰“我们都认得哪棵树是自己的祖先。”岜沙人说。⑱有一棵树,将陪伴一个人出生、长大,直至死去。除了葱茏,生命在世间不落任何痕迹。这是我听过的关于人和树最好的故事。⑲那天,夕阳西下,听着山风和鸟鸣,我坐在岜沙的石头上,心想——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有一棵关系亲密的树,至少一棵。(选自《古典之殇》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开篇引用《诗经》,表明人与树的不解之缘历史悠久,舍前栽种桑、梓承载着父辈美好的期盼,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对树的崇敬。B.回忆祖宅的枣树,枣树见证了一辈又一辈人的成长,默默荫泽家族的生息繁衍。树根植的不仅是童年记忆,更是终身无解的淡淡乡愁。C.引入江南关于香樟树的传说:在南方香樟树伴随着女子从出生到出嫁,最后作为妆奁终身相伴,寄寓着父辈对女儿美好人生的祝福。D.文中表达了对当今人与树、人与自然失去了传统的亲密关系的忧思,他认为要把个人的成长、命运和树、和大自然如过去般联系起来。(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作者引用传说,引用民谣,引用民俗,既阐明了树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又使得文章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文化内涵。B.女儿待字闺中对香樟树的感情使用叠音词“窸窸窣窣”来表现,生动、形象、细腻地表现了女儿甜蜜而矛盾的心情。C.“树,在马路上流浪”,运用拟人,写出了树的居无定所,表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与树的隔阂疏离,表达了无言的哀痛。D.对树与人的关系今昔对比,使文章的主旨从对树人关系的赞美,深入到对现代生活方式尤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3)请结合文章分析划线句“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这句话的含义。(4)作者写贵州岜沙苗寨的经历富有深意,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构思的匠心。【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了解文本内容,再判断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文本的艺术特色,再判断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分析作答。(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时,可以从结构、内容、主题等角度分析作答。【解答】(1)D.“他认为要把个人的成长、命运和树、和大自然如过去般联系起来”错,原文“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表达对当今人与树、人与自然失去了传统的亲密关系的忧思,但并不是要如过去般联系起来。故选D。(2)C.“写出了树的居无定所”错,由“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劳作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可知,树还在,只是缺少了与人的亲密关系。故选C。(3)结合“这样的树,犹若亲属”“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家’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可知,没有了树,犹如我们失去了亲属,表达了作者的伤痛之情;结合“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可知,没有了树,致使我们与故乡越来越疏远,表达了作者的哀伤与无奈之情;结合“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劳作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席、一具竹榻”可知,没有了树,致使我们解除了与自然共栖的契约,表达了作者的忧伤之情;结合“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可知,没有了树,致使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表达了作者的忧思之情。(4)引入贵州岜沙苗寨的见闻感受丰富了文章内容。“恐怕再没有比岜沙人更膜拜树的族群了,男子蓄起直直的发髻,象征山上的树干,而身上的粗布青衣,模仿树皮。树,是岜沙人的神。他们尊崇树的能量和美德。在岜沙,凡重大活动和节庆仪式皆在林中进行”“最触动我的,是岜沙人的葬礼”以此作例证,通过作者亲身的所见、所闻、所感,有力证明了人类与树的亲密关系。就让文章形成了前后呼应,让作者的抒情更加有的放矢。作者写在贵州岜沙苗寨的见闻感受,主要突出人类与树的亲密关系。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岁月轮转中,人与树渐行渐远。引出下文对“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有一棵关系亲密的树。至少一棵”的思考,现代社会人类与树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作者期待重拾人与树亲密友好关系。深化了主题,“最触动我的,是岜沙人的葬礼。一个婴儿降生时,村民会替他裁一棵树苗,祈祝他像它一样茁壮、正直、坚韧;待他年迈去世,家人就找到那棵树,凿空做棺,去密林深处下葬,不设坟头、不立墓碑,最后,在平填好的新土上,埋下一棵小树苗,预示生命再次启程,也象征灵魂的回家之桥”岜沙人从出生到死亡与树同生共息,借这一故事表达了对遵守人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珍视人与树亲密关系的呼吁,“有一棵树,将陪伴一个人出生、长大,直至死去。除了葱茏,生命在世间不落任何痕迹”“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有一棵关系亲密的树,至少一棵”进一步表达了重拾人与树亲密友好关系的美好期待。答案:(1)D(2)C(3)①没有了树,犹如我们失去了亲属,表达了作者对树远离我们生活的伤感之情;②没有了树,致使我们与故乡越来越疏远,表达了作者的哀伤与无奈之情;③没有了树,致使我们解除了与自然共栖的契约,表达了作者的忧伤之情;④没有了树,致使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表达了作者的忧思之情。(4)①引入贵州岜沙苗寨的见闻感受丰富了文章内容。以此作例证,通过作者亲身的所见、所闻、所感,有力证明了人类与树的亲密关系。就让文章形成了前后呼应,让作者的抒情更加有的放矢。②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岁月轮转中,人与树渐行渐远。引出下文对“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有一棵关系亲密的树。至少一棵”的思考。③深化了主题,借这一故事表达了对遵守人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珍视人与树亲密关系的呼吁,进一步表达了重拾人与树亲密友好关系的美好期待。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共22分)3.(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王遂胡服。赵文曰:“当世辅俗,古之道也;衣服有常,礼之制也;修法不愆,民之职也。三者,先圣之所以教。今君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故臣愿王之图之。”王曰:“子言世俗之闻。常民溺于习俗,学者沉于所闻。此两者,所以成官而顺政也,非所以观远而论始也。且夫,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贤者议俗,不肖者拘焉。夫制于服之民,不足与论心;拘于俗之众,不足与致意。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承教而动,循法无私,民之职也。知学之人,能与闻迁,达于礼之变,能与时化。故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子其释之。”赵造曰:“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是以莅国者不袭奇辟之服,中国不近蛮夷之行,所以教民而成礼者也。臣愿王之图之。”王曰:“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吴、越无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谓服,便事之谓教。进退之节,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非所以论贤者也。故圣与俗流,贤与变俱。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其勿反也。”(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道/便国不必法古/B.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道/便国不必法古/C.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道/便国不必法古/D.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道/便国不必法古/(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胡服,是指类似于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装,同中原华夏族人的宽衣博带长袖大不同,利于骑射作战。B.“能与闻迁”中的“闻”指“听到的消息”是名词,与《师说》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闻”用法不同。C.中国,文中指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D.“以书为御者”中的“御”意为驾车,儒家六艺之一,与《诗经》“以御于家邦”中的“御”含义不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赵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古代圣贤的教导,希望赵武灵王能穿上胡服,改变古人的教化,更改古人的行动准则。B.赵武灵王认为:一般的人拘泥于旧习俗,读书人拘泥于书本,都不能用来谋划长远事业、建立开创之功。C.赵武灵王认为:受服装制约的民众,不能和他们讨论想法;拘泥于旧风陋俗的民众,不能和他们沟通思想。D.赵造劝说赵武灵王,希望他不穿胡服。因为穿着奇装异服会使人心思不正,习俗怪僻往往会使民心扰乱。(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衣服有常,礼之制也;修法不愆,民之职也。②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贤者议俗,不肖者拘焉。(5)针对赵造的言论,赵武灵王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反驳?【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以及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文化常识题的作答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文言实词题的作答,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解答】(1)“三王”为“及至”的宾语,构成介宾短语,不可断开,可以排除B、C;“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结构一致,中间要断开,“制礼”是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A。句子翻译为:而到三王时代,观察时事而制定法令,按照实情而制定礼俗,法令制度都顺应时代,衣服器械也都方便使用。所以治理国家不一定只有一种方法,对国家有利不一定效法古代。(2)C.“文中指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错误,文中的“中国”,指国家的中部地区,即“中原地区”,但并不泛指中华。故选:C。(3)A.“希望赵武灵王能穿上胡服,改变古人的教化,更改古人的行动准则”错误。根据原文“三者,先圣之所以教。今君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故臣愿王之图之”可知,赵文反对赵武灵王穿胡服,改变古人教化,更改古人的行动准则的做法。故选:A。(4)①常:固定样式;修法:遵守法令;愆:犯罪过。句子翻译为:服装有固定样式,这是礼法的规定;遵守法令不犯罪过,这是百姓的本分。②知:通“智”,智慧,有远见;作教:制定教化;拘:默守陈规。句子翻译为:有远见的人制定教化,那些无知无识的人就被制约;贤明的人讨论风俗,没才能的人只能是默守陈规。(5)根据原文“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可知,古今习俗不同,且帝王的礼法也不是一脉相承的,不需要效法古代。根据原文“且服奇而志淫,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吴、越无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谓服,便事之谓教”可知,服饰奇异并不会使人心思不正,风俗怪僻也不会让百姓就会变坏,凡是适合穿着的就是好服装,凡是便于行事的就是好规章。根据原文“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可知,引用俗语阐明遵循旧制的做法不会建立盖世的功业,尊崇古人的做法不能治理当今之世。答案:(1)A(2)C(3)A(4)①服装有固定样式,这是礼法的规定;遵守法令不犯罪过,这是百姓的本分。②有远见的人制定教化,那些无知无识的人就被制约;贤明的人讨论风俗,没才能的人只能是默守陈规。(5)①古今习俗不同,且帝王的礼法也不是一脉相承的,不需要效法古代。②服饰奇异并不会使人心思不正,风俗怪僻也不会让百姓就会变坏,凡是适合穿着的就是好服装,凡是便于行事的就是好规章。③引用俗语阐明遵循旧制的做法不会建立盖世的功业,尊崇古人的做法不能治理当今之世。参考译文:赵武灵王于是穿上了胡服。赵文说:“适应时势顺从民俗,这是自古以来的法则;服装有固定样式,这是礼法的规定;遵守法令不犯罪过,这是百姓的本分。这三个方面,都是古代圣贤的教导。如今君王放弃这些,而袭用远方胡人的服式,改变古人的教化,更改古人的行动准则,所以臣恳请大王要慎重考虑!”赵武灵王说:“您所说的只是世俗的见解。一般人拘泥于旧习俗,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东西。这两种人,用来谨守职责、遵守法令罢了,是不能用来谋划长远事业、建立开创之功的。再说,夏、商、周三代的服式不同,却都统一天下;春秋五霸的教化不同,却都能治理好国家。有远见的人制定教化,那些无知无识的人就被制约;贤明的人讨论风俗,没才能的人只能是默守陈规。那些受服装穿着制约的民众,不能和他们讨论想法;那些拘泥于旧风陋俗的民众,不能和他们沟通思想。所以,习俗随时势而变,礼法只能跟随世俗推移,这才是圣人治国的原则啊。接到政令而马上行动,遵循法令而排除私心,这是百姓的本分。有远见卓识的人,能随着新事物的出现而改变原来观点,通晓礼法的变化,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真正志在修身的人不依赖别人的赞许,治理当世的人不能完全效法古人,您还是放弃那些不正确的想法吧!”赵造说:“顺着民心进行教化,不用费力就会收到成效;依着习俗治理国家,考虑起来方便,做起来也容易见效。现在大王要改变过去不遵循习俗,改穿胡服而不顾世人的议论,这不是教导百姓且建立礼制的方式。而且穿着奇装异服会使人心思不正,习俗怪僻往往使民心扰乱。所以,国君不采用奇装异服,中原地区不效法蛮夷的不开化行为,这是用来教导百姓且建立礼制的途径。况且遵循旧的制度不会出错,奉行旧的礼俗是不会走上邪路。我希望大王深思熟虑。”赵武灵王说:“古今的习俗不同,为什么要效法古代?帝王的礼法也不是一脉相承的,为什么要遵循古代的礼法呢?伏羲、神农教化民众而不用刑罚,黄帝、尧、舜用刑罚而不仇视民众。而到三王时代,观察时事而制定法令,按照实情而制定礼俗,法令制度都顺应时代,衣服器械也都方便使用。所以治理国家不一定只有一种方法,对国家有利不一定效法古代。圣人兴起,不是承袭旧制而获得天下;夏、商衰亡,是不变更礼法而灭亡。既然如此,那么违背古法不应受责难,而遵循古礼也不值得赞许。如果服饰奇异就会使人心思不正,这样服饰正统的邹、鲁两国就应该没有不正的行为了?如果风俗怪僻百姓就会变坏,这样风俗特殊的吴、越地区就该没有杰出人才了。所以圣人认为,凡是适合穿着的就是好服装,凡是便于行事的就是好规章。关于迎来送往的礼节,衣服的样式,只是用来整肃民众的,不是用来评价贤能的人的。所以圣明的人能随着风俗变化,有才能的人能紧随时势的变化。俗话说:‘按照书上记载来驾车的人,不能通晓马的习性;用古礼来治理当今国家的人,不懂社会的变化。’所以遵循旧制的做法不会建立盖世的功业,尊崇古人的做法不能治理当今之世,您还是不要反对吧!”(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访秋李商隐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注】时年三十五岁,李商隐被郑亚聘为幕中掌书记,五月到达桂州。诗人在政治上受到排挤,且此次南行,家眷留于长安,远道间关,孑然一身。(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首联诗人登上高楼遥望北方的家乡,西风吹来,酒意全消,而放眼望去,故园杳不可见,心情更加郁闷。着一“望”字,领起全篇。B.颔联诗人纵目望去,落日的余晖正照在江岸上,江中归船的帆席鼓满西风,正在轻快地驶回。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乘船归家的喜悦。C.颈联用“烟”“龙潭”“霞”“鸟道”四种物象,就组成了一幅桂州美丽的山水画,笔墨经济,画意浓郁,使人如身临其境。D.尾联写殷勤地报告秋意的,只有火红的丹枫。“只是”二字,真实地写出了桂州秋天的特点和作者在桂州的孤独的处境和落寞情怀。(2)清代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评价李商隐“不肯吐一平直之语,善于埋没意绪”,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分析】(1)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题目,几乎涵盖了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中手法及其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解答】(1)B.“表达乘船归家的喜悦”错误。诗人在颔联中使用了反衬手法,通过落日归帆的景象,表现了自己有家难归的苦闷。故选:B。(2)“不肯吐一平直之语,善于埋没意绪”,是说没有直接表露情感的句子和词语,情感抒发含蓄蕴藉。颔联只用“江皋”“落日”“帆席”“归风”四种意象,就生动地画出了一幅落日归帆图;颈联也仅采“烟”“龙潭”“霞”“鸟道”四种意象,就组成了一幅桂州山水画,笔墨经济,画意浓郁,使人如身临其境。诗人巧妙地用具有桂州特点的景色,来烘染出自己的乡思,隐而不显,含蕴深沉。可见,诗人善于借景抒情,选取典型意象抒发内心的情感。颔联“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是说诗人纵目望去,落日的余晖正照在江岸上,江中归船的帆席鼓满西风,正在轻快地驶回。见此情景,诗人想到自己的家乡远在万里之外,不知何时才能归去,当此西风落日之际,家中的妻儿说不定正在急切盼望自己呢,心中不免涌起异乡作客的惆怅。可见,作者使用反衬手法,通过落日归帆的景象,来表现自己有家难归的苦闷。颈联“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是说渐起的暮霭,有如轻纱般地笼罩在龙潭上,潭水一片银白;余霞照在只有鸟儿才能飞过的高峻的山上,山山岭岭被映成一片红色。这两句初看起来,山红水白,好像在描绘一片美景,但仔细品味,却不难发现包孕其中的异乡情调,以及客居异地时在日暮时分很容易勾起的乡国之思,诗人使用了烘染的手法,巧妙地用具有桂州特点的景色,来烘染出自己的乡思,隐而不显,含蕴深沉,通过对“龙潭”“鸟道”的描写,来进一步暗示自己的乡思。尾联“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是说诗人因为思乡,连北方的秋色也觉得可爱,所以要登搂寻访秋意。然而,因为“桂州地暖无秋色”,登楼而访,却望不见往年习见的北方秋色,心情格外怅惘。而此时此地,那殷勤地报告秋意的,只有一树树火红的枫树,给人一点点难得的慰藉。诗人使用拟人手法,用“殷勤”和“报”,将丹枫人格化,在一片苍茫寥落中,特别报告了令人忆念而寻访的秋意,显得多么富有深情。答案:(1)B(2)①借景抒情,巧妙地用具有桂州特点的景色,来烘染出自己的乡思,隐而不显,含蕴深沉;②使用反衬手法,“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一句通过落日归帆的景象,来表现自己有家难归的苦闷;③使用烘染的手法,“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一句通过对龙潭鸟道的描写,来进步暗示自己的乡思;④用“殷勤”和“报”,将丹枫人格化,在一片苍茫寥落中,特别报告了令人忆念而寻访的秋意,显得多么富有深情。白话译文:喝下去的酒淡淡的,风一吹,就清醒了,站在高峻的楼上,极目远望直到天边。已近傍晚,惟有江边的高地还有馀晖映照,船帆北向,可见刮着南风。薄阴笼罩着龙潭,微微泛白,晚霞映红了崎岖狭窄的山路。殷勤地报送秋天消息的,只有红红的枫叶。诗歌鉴赏:首联:“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诗篇一开始就蕴含着深沉的愁苦。诗人万里投荒,愁思难已,于是借酒浇愁,谁知酒味淡薄,无法浇灭那心中熊熊燃烧的思家念国之火,愁思反而愈加沉重。他登上高楼遥望北方的家乡,西风吹来,酒意全消,而放眼望去,故园杳不可见,心情更加郁闷。这两句起势陡健,发唱警挺。劈头一句“酒薄吹还醒”,是经过长久的离别,尝尽愁苦滋味以后,盘纡于胸中的感情的猛然倾泻,给人以十分强烈的感染。次句“楼危望已穷”,紧接着描画出诗人登临极目,北望乡关的情景,着墨不多,却鲜明如在目前。两句情景交融,蕴含着深厚的诗意;“还”字、“已”字,使得诗句上下紧密联系,曲折起伏。而“望”字,又点明了诗题中的“访”,并领起垒篇,可谓一诗之“眼”。从开始两句中,就体现出了诗人精心安排的艺术匠心。中间两联,就是诗人望中所见,而见中又寓所感。诗人先是使用反衬手法,通过落日归帆的景象,来表现自己有家难归的苦闷。“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诗人纵目望去,落日的余晖正照在江岸上,江中归船的帆席鼓满西风,正在轻快地驶回。见此情景,诗人想到自己的’家乡远在万里之外,不知何时才能归去,当此西风落日之际,家中的妻儿说不定正在急切盼望自己呢,心中不免涌起异乡作客的惆怅。通过反衬,思乡之情被表现得曲折而又强烈。接着,诗人又换用烘染的手法,通过对龙潭鸟道的描写,来进一步暗示自己的乡思。“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是说渐起的暮霭,有如轻纱般地笼罩在龙潭上,潭水一片银白;余霞照在只有鸟儿才能飞过的高峻的山上,山山岭岭被映成一片红色。这两句初看起来,山红水白,好像一片美景,但仔细品味,却不难发现包孕其中的异乡情调,以及客居异地时在日暮时分很容易勾起的乡国之思,诗人巧妙地用具有桂州特点的景色,来烘染出自己的乡思,隐而不显,含蕴深沉。这两联描写景物十分形象生动,但又简洁凝炼,原因在于诗人善于选取典型物象。前一联只用“江皋”“落日”“帆席”“归风”四种物象,就生动地画出了一幅落日归帆图;后一联也仅采“烟”“龙潭”“霞”“鸟道”四种物象,就组成了一幅桂州山水画,笔墨经济,画意浓郁,使人如身临其境。每两种物象中用动词联结,互相映带,交织融会,顿然产生活泼生动之感。而动词的安排,前一联的“当”“见”在第三字,后一联的“带”“分”在第二字,这就使得诗句在节奏上发生变化,读来顿挫起伏,别具一种抑扬跌宕的声情美。最后一联:“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缴清题目《访秋》,含蕴地表露出思乡的急切心情。诗人因为思乡,连北方的秋色也觉得可爱,所以要登搂寻访秋意。然而,因为“桂州地暖无秋色”(《桂州路中作》),登楼而访,却望不见往年习见的北方秋色,心情格外怅惘。而此时此地,那殷勤地报告秋意的,只有一树树火红的枫树,给人一点点难得的慰藉。诗人用“殷勤”和“报”,将丹枫人格化,在一片苍茫寥落中,特别报告了令人忆念面寻访的秋意,显得多么富有深情。而“只是”二字,一方面真实地写出了桂州地暖的自然特点,另一方面也婉转地表示出作者在桂州的孤独处境和落寞情怀,那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倒远不如看似无情实多情的丹枫亲近,作者在异乡的艰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乡之念,在这里被表达得更为曲折和深沉。最后一联,字字浸透着作者的思乡之泪,那火红的丹枫,又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令人回味无尽。诗题“访秋”,而全诗通过形象的景物描写,婉曲深沉地表达出无穷的乡思,这已是一层曲折。中间各联在具体的描写中,又起伏变化,峰回路转,用笔极尽曲折之妙。虽然如此,但全诗并没有那种过分渺茫和无从捉摸的感觉,而是有消息可寻,含蓄而不晦涩。全诗扣紧“望”字,笔不旁骛,蝉联而下,在宛转曲折中又显得流畅自然,读来一气贯注,天然浑成。诗篇开始以精切的对句起笔,最后以散句作结,在精整中不乏自然之姿,在谨严中又留下不尽的余响,耐人寻味。(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作者连用五个生活中的例子展开论证:“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随着不断设喻,道理也越来越清晰,于是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借汉文帝召见贾谊的典故,浇自己心中怀才不遇之块垒的句子是:“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3)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相互为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他们之间就会出现“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尴尬局面。【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重点字:生、善)(2)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重点字:阍)(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重点字:卑、谀)三、课内文言文阅读6.(3分)下列选项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使用的特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每个句子的含义,根据语法特点正确判断文言句式类型。【解答】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定语后置句,应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劲的筋骨。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句意: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释疑惑。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是定语后置句,应为“有吹洞箫客者,倚歌而和之”。句意:有一位吹洞箫的,依着歌声节奏吹奏。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天地寄蜉蝣,渺沧海之一粟”。句意:在天地间寄托渺小的自身,像大海中的一粒谷粒那样渺小。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状语后置句,应为“冰,水为之而于水寒”。句意: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年考研中医临床真题
- 2021年国家电网招聘(自动控制类)考试题库-导出版
- 《白塞病性巩膜炎》课件
- 2021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目及范文
- 行为承诺书范文范本
- 2024年07月湖南长沙银行邵阳分行暑期实习生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湘雅萍矿合作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年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州市精神病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年淮阳县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年海安县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电动叉车控制系统详解带电路图
- JGJ-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 仓央嘉措诗全集
- 海洛斯操作手册(说明书)
- 深基坑施工危险源辨识控制措施
- GB/T 35222-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云
- 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46卷本第1辑至第136辑)
- 内蒙古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 竣工验收湖北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评价报告
- 鄂尔多斯盆地测井地质分层和曲线特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