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重点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中国画与古代建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在“界画”这里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交汇点。界画发祥之时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它以描绘建筑物或者各种精致器物为艺术表现形式,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来辅助画笔,勾勒建筑物或者器物的轮廓线。由于科学、形象地载录了以建筑及桥梁、舟车等为对象的古代生活原貌,早期界画的使用价值、档案价值或许更大于审美价值,一些早已消失于大火或历史云烟中的中国木质古建,得以如纸上纪念碑一样,被后世铭记、想象和怀念。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朝时官至工部尚书的阎立本既亲自参与设计图的绘制,又熟谙于山水。从他开始,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从原来的宫观效果图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纯的山水画。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以山水的画境为骨架的。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造,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造园大师计成为高官严嵩修建别墅庭院“积香炉”时,把严大人扔给他的两句宋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筑出满目风情。唐代诗人王维,不仅创作了“画中有诗”的山水画、“诗中有画”的山水诗,还筑建了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所谓“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山水画和园林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中国园林重意境,重诗情画意,被称为“三维的中国画”,其美学境界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相契合。在传统山水画中,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很讲究的,如果喧宾夺主,画面就会混乱、平板。因此,山水画在构图时,首先要找出有特色的山和树作为主体。如明代戴进《关山行旅图》,画家将主峰置于画面中心,以精细的笔法描绘出主峰挺拔陡峭、直入云天之势;把江渚、远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位置,画得简括、浅淡,烘托出主景的雄伟、挺拔。整幅作品近浓远淡,富有层次,工细之中见豪放,雄伟之中见秀气。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也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效果。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与其前面的琉璃佛殿,在色彩上形成洁白与金碧重彩的强烈视觉对比;塔的弧线造型和高居山顶的位置,更使其成为琼华岛乃至全园的主体建筑景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则以其巨大体量与四周建筑物形成对比,成为全园布局的主体和重心。此外,形状对比也是园林布局的常见方式。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忌将主题和盘托出,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中心思想。要把握好这个火候,“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如元代王蒙所作《长松仙馆图》,画面下方近水的岩石与长松交错,松涛阵阵似可听闻,在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中两处有藏有露的山居茅舍,传达了“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的意趣。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如苏州留园的石林小院,由于院墙、门窗遮挡了一部分山石,从院中看到的石林小景便呈现些许神秘感,表现出含蓄的审美情趣。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运用这一造景手法的典范。材料二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蕴含的东方审美重新引发建筑界关注,我国一批前卫建筑师及学者开始致力于将园林思维引入建筑设计中,力求将园林式审美意识及空间营构方法移植和转译到建筑创作领域,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北京红砖美术馆是一座鲜见的内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整体设计汲取了中国造园艺术精髓,呈现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园林式布局。美术馆设计精妙之处很多,一是遵循景观要素的布局法则,恰当处理山石、水流、墙体、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山林、岛屿、山泉、沟壑等自然意象,演绎出国古典园林山、水、林、石、人共融的绝妙意境。二是运用大量光影要素,通过变换窗洞口的大小、形状、角度、深度等,利用光影关系弱化空间分界,构成了蕴含东方审美观的共融式古典园林空间。设计者还运用了框景、借景、障景、漏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行走其中,步移景异。如美术馆入口设计先收再放,营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安徽绩溪博物馆的设计实现了徽州文化与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与创新,是用现代建筑技艺与材料诠释江南园林文化、意境与空间的成功案例。整个博物馆参照古典造园法则设计立体化观景路径,池水、假山、瓦墙、水墙、古树、台阶、窗洞等相互掩映,共同构成悠远深邃的中国画式园林景观。博物馆屋顶营造了山的意象,金属式混凝土材料的青瓦屋面在雨天呈现深浅不一的色泽,远观如高矮不等的树木,赋予博物馆以山的细节和灵气。主入口庭院的视觉焦点,是一座由片状墙体排列而成的“假山”。这座“片石”假山,表面配以水刷石材质,与池岸相融,山池一体,相得益彰。“假山”之后有粉墙,状如中国山水画之宣纸裱托;再后为“瓦墙”,其形有如顶部“屋山”之延伸,层层叠叠,显近远不同之无尽深意。“片山”想法源于《清明上河图》中特殊的山石绘法,山体形态则源于明代《素园石谱》中的“永州石”。“假山”“屋山”和越过古镇片片屋顶而望得的真山,让人与这层叠深远的人工造景及自然山景相感应,得以“会心不远”,达致生命的诗意寄托。“水墙”是博物馆设计的又一亮点。最初设计方案是用白灰掺墨方式做出如古徽州传统白石灰粉墙一般的斑驳沧桑的墙面肌理效果,但因墙体外保温层无法像传统青砖一样与外层灰浆吸融贴合,设计者最终选择了水波纹肌理的白色质感涂料,打造出“水墙”。一道道“水墙”,恰如中国山水画中将山景分层隔离的云雾水面,它们与池中的真水一起,映衬着“屋山”和片石“假山”,营造出深远的意境,成为绩溪博物馆“胜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材于李晓丹等人的文章)材料三“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接近群山的地方,是一座方形建筑,以方钢作为主要构件,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玻璃外侧被4万余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禾秆密密匝匝地包裹。从远处看,屋前水面、水边栈道、平铺的卵石路围护下的裹满禾秆的篱苑书屋,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建筑内部唯一的隔断是混凝土大门处的玄关,浓缩的入口空间为接下来主要空间的呈现做了铺垫。书屋内部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被摆在台阶下面,台阶成为主要的看书空间。书籍排布随意,读者可以任意抽取自己感兴趣的书,找到一个舒服的座位静心阅读。屋内没有人造光源,阳光透过夹在立面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秆将斑驳的影子投射到室内空间,明亮而温和,读书人仿佛置身于自然。(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材料一看出具备深厚的绘画素养与文学素养是成为造园大师的重要前提条件。B.中国传统山水画和古典园林都讲究含蓄美,《长松仙馆图》就体现了这一特点。C.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被引入现代建筑设计中,是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的重要表现。D.安徽绩溪博物馆的“水墙”选择了水波纹肌理的白色质感涂料是对古徽州传统建筑技艺的继承。(2)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是全文的中心段,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观点:中国画与古代建筑之间关系密切。B.第二段中作者列举《历代名画记》中阎立本的事例,是为了说明阎立本的绘画技艺高超。C.第四段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式,论证传统山水画特别注重画面的主次关系。D.从论述层次上看,四、五段是一个层次,六、七段是一个层次,论证了山水画和古典园林的相同之处。(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文中所举园林建筑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积香炉庭院的故事说明园林建筑设计可以借古典诗词造景。B.颐和园佛香阁是全园的主体和色彩重心,与北海白塔不同。C.苏州留园石林小院与红砖美术馆入口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D.绩溪博物馆“假山”屋山”与真山呼应,营造出深远意境。(4)赏析“材料三”第一段的语言特色。(5)根据三则材料,分条概括“篱苑书屋”设计亮点及其中蕴含的设计理念,作为书屋宣传册的文案素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生龙活虎揭方晓西柳镇在小县东北角,再走两步就出县境了。尽管这样,离县城其实也不算远,开车就一脚油门的事,40来分钟便可到达。不过,这西柳镇却有些怪怪的。怪在哪里呢?西柳镇人兴嗦下午粉,一边大口嗦着新鲜的水粉,一边大口喝着浑浊的土制水酒。老陈头就是这嗦粉大军中最野性、最粗犷的那位。别人嗦粉,用碗,或是用大碗,他却用盆。下午两点刚过,老陈头就端着饭盆来到街上水粉店,抢吃头锅水粉。他说,头锅水粉汤清粉筋道,是最好的下酒佐料。待大团水粉“哗”地倒入盆中,伴随着店家惊讶并且心疼的表情,他抖开硕大的调羹,狠狠地挖了三五勺鲜红的剁椒扔进盆里,又抡起那排瓶瓶罐罐调味品,挥挥洒洒、排山倒海般倾入盆里,一通犁田开浪般的搅拌,热腾腾、红通通、亮汪汪的凉拌水粉就大功告成。一筷子下去,风卷残云,大半盆水粉顺着喉咙进入老陈头胃里。他又随手在腰间摸出一斑驳酒壶,拔出塞子,一抬手,一仰脖,水酒如流,激荡而出,银剑一般、水龙一般,冲着老陈头喉咙而去,好似全无阻碍,“哗啦啦”的声响还在,酒却已经涓滴不剩。老陈头一抹嘴,收筷、洗盆,方才心满意足而去。小县是江南小县,百姓大多温润婉约,而同属一县的西柳镇,百姓却如此格格不入。对此,也多了些这样的对话。“你酒量好?敢去西柳镇拼酒不?”问者不屑。“这个,这个,委实不敢!”答者心虚。“你莫这般好打斗,有本事去西柳镇耍耍!”问者拍案而起。“我才不去咧,你管得着不?”答者撒赖。“你这泼皮,敢去西柳镇横着走不?”问者简直是挑衅了。“你莫吓我,我怕啥?”答者故作轻松。当年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一支来自广西的太平军在西柳镇驻扎。后来太平天国兵败,这支部队并没做鸟兽散,而是脱下战袍,卸下盔甲,铸剑为犁成为农民,世代居住于此,耕作于此。当然,这只是民间考证,官方并没有认可。那年,老陈头的儿子财运亨通,在县城买房定居,老陈头高兴了好久,有强烈的出人头地之感,水粉嗦得更顺溜了,水酒喝得更洒脱了。不几年,孙子出生,老陈头在神龛上那一溜列祖列宗面前终于挺起了胸,水粉嗦得更加大开大合,水酒喝得更加翻江倒海。孙子才几个月大,儿媳单位催着去上班,带小孩的重任自然落到老陈头肩上。没办法,老陈头来到县城儿子家里,担负起照看孙子的重任。起初倒还好,吃喝拉撒一切正常,还有丝丝新鲜感。没几天,老陈头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浑身不得劲,好似精气神都散去了,脊梁骨也塌了。有时坐那儿好好的,突然间就抓耳挠腮;有时走得好好的,突然间就捶胸顿足。儿子、儿媳带他到医院从头检查到脚,从皮检查到骨,都好好的,健康着呢,便小心翼翼、认认真真地问老陈头:“爹啊,您这到底是怎么了啊?吃穿没亏着您吧,莫吓着我们。”老陈头嗫嚅了好久,说:“我,我想嗦粉。”儿子乐了:“嗦呗,这大街小巷的,水粉店成百上千,哪容不下您啊。钱您也放开了花,咱不缺这个。”“我,我,我想嗦西柳镇的水粉。”老陈头躲着儿子的眼睛,蚊蝇般低低地发着声。儿子实在想不通,又担心老陈头憋坏了,开着车将他送回西柳镇。其时,正是下午两点,病恹恹的老陈头一下车,立马精神起来,抄起饭盆,精神抖擞地朝着水粉店跑去,凉拌水粉,嗦粉,喝水酒,生龙活虎着呢。(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柳镇地处江南,当地百姓却酒量大、好打斗,这与江南温润婉约的民风格格不入,这不由让人感到好奇。B.作为西柳镇嗦粉大军的一员,老陈用盆嗦粉,准时到街上水粉店抢吃头道水粉。看着他凉拌水粉,店家既惊讶又心疼。C.儿子财运亨通、孙子呱呱坠地,都让老陈头心里倍感骄傲,因为孙子没人照料,老陈头只好搬到县城和儿子同住。D.老陈头为了能回西柳镇嗦粉,故意装作举止怪异。儿子和儿媳带他去医院检查却没有任何问题,这引起了他们的怀疑。(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略写老陈头在城里的情形,详写了他回到西柳镇后的嗦粉场景,情节安排详略得当,重点突出。B.“犁田开浪般的搅拌”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老陈头凉拌水粉时大开大合的气势,极具感染力。C.小说语言经过精心锤炼,生动形象、饱含热情,将老陈头嗦粉的场景描绘得生动逼真,仿佛能重现在读者的眼前。D.小说结尾写老陈头回到西柳镇嗦粉后变得生龙活虎,与其在城里生活没有精气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丰富了小说的内涵。(3)小说插叙了太平天国时期的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请列举两处并作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祖易,齐征士。父肩吾,梁散骑常侍、中书令。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起家湘东国常侍,转安南府参军。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左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累迁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出为郢州别驾。寻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及即位,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常侍,来聘于我。属大军南讨,遂留长安。江陵平,拜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寻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孝闵帝践作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信多识旧章,为政简静,吏民安之。时陈氏与朝廷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高祖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留而不遣。寻征为司宗中大夫。世宗、高祖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请托。唯王褒颇与信相埒,自余文人,莫有逮者。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云。其辞曰:“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大象初,以疾去职。开皇元年卒。隋文帝深悼之,赠本官,加荆淮二州刺史。(《周书•列传•卷四十一》)(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B.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C.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D.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士,古人用以称赞学行并高而不出仕的隐士。陶渊明就被后世称为“陶征士”。B.累迁的意思是多次升迁,“迁”与《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的“迁”含义不同。C.特蒙恩礼的“蒙”的意思是受到,与《陈情表》中“寻蒙国恩”的“蒙”含义相同。D.聊以记言的“聊”意思是姑且,与《归去来兮辞》中“聊乘化以归尽”的“聊”含义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庾信和他父亲都曾在梁朝东宫任职,受到礼遇。他和徐陵才华横溢,文风都是绮靡浮艳,受到世人追捧。B.侯景作乱,庾信率领千余人在朱雀航扎营,但兵锋未接,庾信等人就撤离了。台城失陷后,庾信逃到江陵。C.梁元帝即位后,庾信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后改为右卫将军,并获封爵加官,受命出使“我”朝。D.陈氏与周朝通好,寄居他乡的南北人士,被允许回归故里。高祖放还王克、殷不害等人,留住庾信、王褒不放。(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②唯王褒颇与信相埒,自余文人,莫有逮者。(5)为什么高祖不放还庾信?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绮怀黄景仁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①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注】①银汉红墙:李商隐《代应》:“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银汉红墙入望遥”一句写出了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B.颔联写诗人独立中庭,凝望星空,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己的衣裳,“为谁”二字表达了诗人的茫然心绪。C.颈联写诗人缠绵的情思已尽,就如同被抽丝的蚕茧,宛转的心早已被伤透,如同被剥的芭蕉,读来令人伤怀。D.这首诗语言浅显质朴,无具体之时,无具体之事,诗人的回忆及想象相互交织,情寓其中,忧伤之情无可排遣。(2)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最绝望的诗歌”。“绝望”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试简要赏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过秦论》中“,”两句,概括了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胜后,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之事。(2)《书愤》中“,”两句不仅赞叹诸葛亮的业绩,更以诸葛亮自况,表明矢志恢复中原的志向。(3)“镜”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人常揽镜自照以表达情感,在诗词中屡见不鲜,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几次到成都,总不免要去杜甫草堂。第一次是自己想去,①。我对杜甫草堂有些失望。我希望能看到一点遗迹。既名草堂,②。我知道唐代的草堂是不可能保存到今天的,但是以意为之,得其仿佛,重盖几间,总还是可以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茅屋在哪里呢?没有。“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大概在一个什么环境里?杜甫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都无从想象。现在是一群相当高大轩敞,颇为阔气的建筑。我觉得草堂最好按照杜诗所描绘的样子改建。可以补种杜诗屡次提到的四松,桤木。待客的器皿也可用大邑青瓷,——我想现在都还能买到吧。纪念馆里有不少时贤字画。③。字宜选用唐人写经、褚遂良、薛稷、欧阳询、怀素诸人体。现在挂的,画多是大红大绿的大写意,字多剑拔弩张的将军体,与杜甫、与草堂都不谐调。现在那里实际上是一个供人游览的公园。有人一边走,一边提了一架录音机,放邓丽君的流行歌曲。我仿佛看见杜甫躲在竹丛里苦笑。(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文中先后出现“我希望”“我觉得”“我仿佛看见”等语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有评论家认为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语言“雅致简洁”。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请简要分析。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没有人会否认世界各国除了各自的自身利益之外,①______,包括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同防御传染病危机、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的世界秩序。如果每个国家只注重自身的利益,能不能自动实现共同利益呢?亚当•斯密说,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使得每一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促进了社会利益的实现。现在我们知道,这双“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机制,而市场其实是有缺陷的。为了弥补市场缺陷,各个国家都需要制定法律法规监管措施等各种规则,以使②______。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同样需要这样的规则来实现世界整体利益。可见,如果每个国家只注重自身利益,是不能自动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若想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③______。由此也可以看到,国际规则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或者世界整体利益。(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学生会组织领导体制是学生会组织能够顺畅运行的“导航系统”。B.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C.“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D.放眼全球,从世界各国的抗疫成效来看,只有坚持“动态清零”才能掌握抗疫主动。(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哲学家尼采说,人的精神成长要经历三个阶段——骆驼、狮子、婴儿。骆驼阶段:被动接受,负重前行;狮子阶段:主动开创,超越突破;婴儿阶段:精神自由,返璞归真。尼采的“精神三变”给正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当代青年很多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重点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中国画与古代建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在“界画”这里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交汇点。界画发祥之时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它以描绘建筑物或者各种精致器物为艺术表现形式,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来辅助画笔,勾勒建筑物或者器物的轮廓线。由于科学、形象地载录了以建筑及桥梁、舟车等为对象的古代生活原貌,早期界画的使用价值、档案价值或许更大于审美价值,一些早已消失于大火或历史云烟中的中国木质古建,得以如纸上纪念碑一样,被后世铭记、想象和怀念。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朝时官至工部尚书的阎立本既亲自参与设计图的绘制,又熟谙于山水。从他开始,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从原来的宫观效果图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纯的山水画。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以山水的画境为骨架的。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造,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造园大师计成为高官严嵩修建别墅庭院“积香炉”时,把严大人扔给他的两句宋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筑出满目风情。唐代诗人王维,不仅创作了“画中有诗”的山水画、“诗中有画”的山水诗,还筑建了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所谓“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山水画和园林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中国园林重意境,重诗情画意,被称为“三维的中国画”,其美学境界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相契合。在传统山水画中,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很讲究的,如果喧宾夺主,画面就会混乱、平板。因此,山水画在构图时,首先要找出有特色的山和树作为主体。如明代戴进《关山行旅图》,画家将主峰置于画面中心,以精细的笔法描绘出主峰挺拔陡峭、直入云天之势;把江渚、远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位置,画得简括、浅淡,烘托出主景的雄伟、挺拔。整幅作品近浓远淡,富有层次,工细之中见豪放,雄伟之中见秀气。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也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效果。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与其前面的琉璃佛殿,在色彩上形成洁白与金碧重彩的强烈视觉对比;塔的弧线造型和高居山顶的位置,更使其成为琼华岛乃至全园的主体建筑景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则以其巨大体量与四周建筑物形成对比,成为全园布局的主体和重心。此外,形状对比也是园林布局的常见方式。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忌将主题和盘托出,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中心思想。要把握好这个火候,“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如元代王蒙所作《长松仙馆图》,画面下方近水的岩石与长松交错,松涛阵阵似可听闻,在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中两处有藏有露的山居茅舍,传达了“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的意趣。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如苏州留园的石林小院,由于院墙、门窗遮挡了一部分山石,从院中看到的石林小景便呈现些许神秘感,表现出含蓄的审美情趣。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运用这一造景手法的典范。材料二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蕴含的东方审美重新引发建筑界关注,我国一批前卫建筑师及学者开始致力于将园林思维引入建筑设计中,力求将园林式审美意识及空间营构方法移植和转译到建筑创作领域,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北京红砖美术馆是一座鲜见的内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整体设计汲取了中国造园艺术精髓,呈现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园林式布局。美术馆设计精妙之处很多,一是遵循景观要素的布局法则,恰当处理山石、水流、墙体、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山林、岛屿、山泉、沟壑等自然意象,演绎出国古典园林山、水、林、石、人共融的绝妙意境。二是运用大量光影要素,通过变换窗洞口的大小、形状、角度、深度等,利用光影关系弱化空间分界,构成了蕴含东方审美观的共融式古典园林空间。设计者还运用了框景、借景、障景、漏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行走其中,步移景异。如美术馆入口设计先收再放,营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安徽绩溪博物馆的设计实现了徽州文化与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与创新,是用现代建筑技艺与材料诠释江南园林文化、意境与空间的成功案例。整个博物馆参照古典造园法则设计立体化观景路径,池水、假山、瓦墙、水墙、古树、台阶、窗洞等相互掩映,共同构成悠远深邃的中国画式园林景观。博物馆屋顶营造了山的意象,金属式混凝土材料的青瓦屋面在雨天呈现深浅不一的色泽,远观如高矮不等的树木,赋予博物馆以山的细节和灵气。主入口庭院的视觉焦点,是一座由片状墙体排列而成的“假山”。这座“片石”假山,表面配以水刷石材质,与池岸相融,山池一体,相得益彰。“假山”之后有粉墙,状如中国山水画之宣纸裱托;再后为“瓦墙”,其形有如顶部“屋山”之延伸,层层叠叠,显近远不同之无尽深意。“片山”想法源于《清明上河图》中特殊的山石绘法,山体形态则源于明代《素园石谱》中的“永州石”。“假山”“屋山”和越过古镇片片屋顶而望得的真山,让人与这层叠深远的人工造景及自然山景相感应,得以“会心不远”,达致生命的诗意寄托。“水墙”是博物馆设计的又一亮点。最初设计方案是用白灰掺墨方式做出如古徽州传统白石灰粉墙一般的斑驳沧桑的墙面肌理效果,但因墙体外保温层无法像传统青砖一样与外层灰浆吸融贴合,设计者最终选择了水波纹肌理的白色质感涂料,打造出“水墙”。一道道“水墙”,恰如中国山水画中将山景分层隔离的云雾水面,它们与池中的真水一起,映衬着“屋山”和片石“假山”,营造出深远的意境,成为绩溪博物馆“胜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材于李晓丹等人的文章)材料三“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接近群山的地方,是一座方形建筑,以方钢作为主要构件,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玻璃外侧被4万余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禾秆密密匝匝地包裹。从远处看,屋前水面、水边栈道、平铺的卵石路围护下的裹满禾秆的篱苑书屋,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建筑内部唯一的隔断是混凝土大门处的玄关,浓缩的入口空间为接下来主要空间的呈现做了铺垫。书屋内部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被摆在台阶下面,台阶成为主要的看书空间。书籍排布随意,读者可以任意抽取自己感兴趣的书,找到一个舒服的座位静心阅读。屋内没有人造光源,阳光透过夹在立面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秆将斑驳的影子投射到室内空间,明亮而温和,读书人仿佛置身于自然。(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从材料一看出具备深厚的绘画素养与文学素养是成为造园大师的重要前提条件。B.中国传统山水画和古典园林都讲究含蓄美,《长松仙馆图》就体现了这一特点。C.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被引入现代建筑设计中,是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的重要表现。D.安徽绩溪博物馆的“水墙”选择了水波纹肌理的白色质感涂料是对古徽州传统建筑技艺的继承。(2)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第一段是全文的中心段,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观点:中国画与古代建筑之间关系密切。B.第二段中作者列举《历代名画记》中阎立本的事例,是为了说明阎立本的绘画技艺高超。C.第四段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式,论证传统山水画特别注重画面的主次关系。D.从论述层次上看,四、五段是一个层次,六、七段是一个层次,论证了山水画和古典园林的相同之处。(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文中所举园林建筑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积香炉庭院的故事说明园林建筑设计可以借古典诗词造景。B.颐和园佛香阁是全园的主体和色彩重心,与北海白塔不同。C.苏州留园石林小院与红砖美术馆入口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D.绩溪博物馆“假山”屋山”与真山呼应,营造出深远意境。(4)赏析“材料三”第一段的语言特色。(5)根据三则材料,分条概括“篱苑书屋”设计亮点及其中蕴含的设计理念,作为书屋宣传册的文案素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信息辨析选项。(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进而辨析选项正误。(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进而辨析选项正误。(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语言特色题一般从风格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常见的风格有:质朴平实、华美精致、含蓄蕴藉、诙谐幽默、严谨准确、条理清晰等。手法方面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意蕴丰厚;词语运用富有特色,生动传神;使用叠词,音节和谐,富有音乐感;句式整散结合,变化多姿;引用诗句,丰富文章内容,富有诗意等等。答题的时候结合文本具体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与探究。解答本题,需要根据题干信息筛选原文内容,进而概括作答。【解答】(1)D.“是对古徽州传统建筑技艺的继承”说法不对,主要是因墙体外保温层无法像传统青砖一样与外层灰浆吸融贴合。故选D。(2)B.“是为了说明阎立本的绘画技艺高超”错误,是为了说明“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从原来的宫观效果图中独立出来”。故选B。(3)B.“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与其前面的琉璃佛殿,在色彩上形成洁白与金碧重彩的强烈视觉对比;塔的弧线造型和高居山顶的位置,更使其成为琼华岛乃至全园的主体建筑景观”看出白塔也是中心。故选B。(4)这是说明语段,所以从说明文的语言角度赏析,重点分析严谨和生动两个方面。根据原文“玻璃外侧被4万余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禾秆密密匝匝地包裹”中的“4万余”可知,第一段语言严谨准确;根据原文“是一座方形建筑,以方钢作为主要构件,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可知,点明位置、形状、材料。根据原文“从远处看,屋前水面、水边栈道、平铺的卵石路围护下的裹满禾秆的篱苑书屋,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可知,运用比喻句,让人们直接认识到书屋的形象。(5)第一点从材料三“屋前水面、水边栈道、平铺的卵石路围护下的裹满禾秆的篱苑书屋,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得出答案;第二点从材料二和“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玻璃外侧被4万余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火秆密密匝匝地包裹”得出答案。第三点从材料二第二段得出答案,第四点从材料一“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得出答案。答案:(1)D(2)B(3)B(4)条理清晰,严谨准确。先点明位置、形状、材料,然后从近处看说明建筑材料,最后从远处看指出其形状;“4万余”,说法严谨。运用比喻,生动形象,例如“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让人们直接认识到书屋的形象。(5)①屋前水面、石路、书屋与屋后群山映衬:形成自然(山水)意境,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②外墙钢化玻璃与柴火秆的组合:用现代建筑技艺与材料营造建筑意境与空间。就地取材,当地文化与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③外墙设计带来的室内自然采光:巧用光影要素,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读书环境。④浓缩的人口空间与主体大空间组合:藏露互补,具有含蓄意趣。(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生龙活虎揭方晓西柳镇在小县东北角,再走两步就出县境了。尽管这样,离县城其实也不算远,开车就一脚油门的事,40来分钟便可到达。不过,这西柳镇却有些怪怪的。怪在哪里呢?西柳镇人兴嗦下午粉,一边大口嗦着新鲜的水粉,一边大口喝着浑浊的土制水酒。老陈头就是这嗦粉大军中最野性、最粗犷的那位。别人嗦粉,用碗,或是用大碗,他却用盆。下午两点刚过,老陈头就端着饭盆来到街上水粉店,抢吃头锅水粉。他说,头锅水粉汤清粉筋道,是最好的下酒佐料。待大团水粉“哗”地倒入盆中,伴随着店家惊讶并且心疼的表情,他抖开硕大的调羹,狠狠地挖了三五勺鲜红的剁椒扔进盆里,又抡起那排瓶瓶罐罐调味品,挥挥洒洒、排山倒海般倾入盆里,一通犁田开浪般的搅拌,热腾腾、红通通、亮汪汪的凉拌水粉就大功告成。一筷子下去,风卷残云,大半盆水粉顺着喉咙进入老陈头胃里。他又随手在腰间摸出一斑驳酒壶,拔出塞子,一抬手,一仰脖,水酒如流,激荡而出,银剑一般、水龙一般,冲着老陈头喉咙而去,好似全无阻碍,“哗啦啦”的声响还在,酒却已经涓滴不剩。老陈头一抹嘴,收筷、洗盆,方才心满意足而去。小县是江南小县,百姓大多温润婉约,而同属一县的西柳镇,百姓却如此格格不入。对此,也多了些这样的对话。“你酒量好?敢去西柳镇拼酒不?”问者不屑。“这个,这个,委实不敢!”答者心虚。“你莫这般好打斗,有本事去西柳镇耍耍!”问者拍案而起。“我才不去咧,你管得着不?”答者撒赖。“你这泼皮,敢去西柳镇横着走不?”问者简直是挑衅了。“你莫吓我,我怕啥?”答者故作轻松。当年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一支来自广西的太平军在西柳镇驻扎。后来太平天国兵败,这支部队并没做鸟兽散,而是脱下战袍,卸下盔甲,铸剑为犁成为农民,世代居住于此,耕作于此。当然,这只是民间考证,官方并没有认可。那年,老陈头的儿子财运亨通,在县城买房定居,老陈头高兴了好久,有强烈的出人头地之感,水粉嗦得更顺溜了,水酒喝得更洒脱了。不几年,孙子出生,老陈头在神龛上那一溜列祖列宗面前终于挺起了胸,水粉嗦得更加大开大合,水酒喝得更加翻江倒海。孙子才几个月大,儿媳单位催着去上班,带小孩的重任自然落到老陈头肩上。没办法,老陈头来到县城儿子家里,担负起照看孙子的重任。起初倒还好,吃喝拉撒一切正常,还有丝丝新鲜感。没几天,老陈头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浑身不得劲,好似精气神都散去了,脊梁骨也塌了。有时坐那儿好好的,突然间就抓耳挠腮;有时走得好好的,突然间就捶胸顿足。儿子、儿媳带他到医院从头检查到脚,从皮检查到骨,都好好的,健康着呢,便小心翼翼、认认真真地问老陈头:“爹啊,您这到底是怎么了啊?吃穿没亏着您吧,莫吓着我们。”老陈头嗫嚅了好久,说:“我,我想嗦粉。”儿子乐了:“嗦呗,这大街小巷的,水粉店成百上千,哪容不下您啊。钱您也放开了花,咱不缺这个。”“我,我,我想嗦西柳镇的水粉。”老陈头躲着儿子的眼睛,蚊蝇般低低地发着声。儿子实在想不通,又担心老陈头憋坏了,开着车将他送回西柳镇。其时,正是下午两点,病恹恹的老陈头一下车,立马精神起来,抄起饭盆,精神抖擞地朝着水粉店跑去,凉拌水粉,嗦粉,喝水酒,生龙活虎着呢。(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西柳镇地处江南,当地百姓却酒量大、好打斗,这与江南温润婉约的民风格格不入,这不由让人感到好奇。B.作为西柳镇嗦粉大军的一员,老陈用盆嗦粉,准时到街上水粉店抢吃头道水粉。看着他凉拌水粉,店家既惊讶又心疼。C.儿子财运亨通、孙子呱呱坠地,都让老陈头心里倍感骄傲,因为孙子没人照料,老陈头只好搬到县城和儿子同住。D.老陈头为了能回西柳镇嗦粉,故意装作举止怪异。儿子和儿媳带他去医院检查却没有任何问题,这引起了他们的怀疑。(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A.小说略写老陈头在城里的情形,详写了他回到西柳镇后的嗦粉场景,情节安排详略得当,重点突出。B.“犁田开浪般的搅拌”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老陈头凉拌水粉时大开大合的气势,极具感染力。C.小说语言经过精心锤炼,生动形象、饱含热情,将老陈头嗦粉的场景描绘得生动逼真,仿佛能重现在读者的眼前。D.小说结尾写老陈头回到西柳镇嗦粉后变得生龙活虎,与其在城里生活没有精气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丰富了小说的内涵。(3)小说插叙了太平天国时期的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请列举两处并作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文本相关内容,把握其主题,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分析插叙的内容,又要联系上下文从结构的角度加以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作者常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等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答题需要联系原文语句分析。【解答】(1)D.“故意装作举止怪异”于文无据。从文中“没几天,老陈头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浑身不得劲,好似精气神都散去了……突然间就捶胸顿足”的描述看不出老陈头故意装作举止怪异,这些只是他离开熟悉的西柳镇生活环境后的反应。故选D。(2)A.“详写了他回到西柳镇后的嗦粉场景”分析错误。小说的结尾对老陈头回到西柳镇后的嗦粉场景描写得非常简单,并没有详写。故选A。(3)小说中提到,“当年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一支来自广西的太平军在西柳镇驻扎。……世代居住于此,耕作于此”,这是交代西柳镇祖先的由来。他们的祖先本是太平军,最后落户于此,所以人民性格中包含了太平军的彪悍与豪放。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为何有着与江南当地格格不入的彪悍民风。其次,这一段描写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为小说注入了新的内容,让小说的内容显得丰满多姿,同时,这一情节也让西柳镇蒙上一层传奇色彩,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4)文中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多处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细节描写,让小说的情节生动鲜活。如写到老陈头吃头锅水粉时搅拌粉条时的动作描写,“他抖开硕大的调羹,狠狠地挖了三五勺鲜红的剁椒扔进盆里,又抡起那排瓶瓶罐罐调味品,挥挥洒洒、排山倒海般倾入盆里”,作者一连用了“抖”“挖”“扔”“抡”“倾”等几个动词,将老陈头拌粉时情景非常鲜活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有一种现场感,如同亲眼看到老陈头是如何拌面的。这一动作描写,写出了老陈头拌面时的豪放与麻利,突出了人物特点。还有“他又随手在腰间摸出一斑驳酒壶,拔出塞子,一抬手,一仰脖,水酒如流,激荡而出,银剑一般、水龙一般,冲着老陈头喉咙而去,好似全无阻碍,‘哗啦啦’的声响还在,酒却已经涓滴不剩。老陈头一抹嘴,收筷、洗盆,方才心满意足而去”这一喝酒的细节,“摸出”“拔出”“抬手”“仰脖”及“抹”“收”“洗”的一系列动作,同样是运用动作的细节描写,将陈老头喝酒动作的熟练与潇洒生动的展现出来,将这位太平军后代的豪放性格特点展现无疑。答案:(1)D(2)A(3)①交代了西柳镇祖先的由来,解释西柳镇为何有着与江南当地格格不入的彪悍民风。②丰富了小说内容,增加了西柳镇的传奇色彩。(4)①写老陈头嗦粉,运用动作描写,通过“抖”“挖”“扔”“抡”“倾”等动作,写出了老陈头拌粉时的豪放与麻利。②写老陈头喝酒,“摸出”“拔出”“抬手”“仰脖”及“抹”“收”“洗”的一系列动作,同样是运用动作的细节描写,将陈老头喝酒动作的熟练与潇洒生动的展现出来,将这位太平军后代的豪放性格特点展现无疑。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祖易,齐征士。父肩吾,梁散骑常侍、中书令。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起家湘东国常侍,转安南府参军。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左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累迁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出为郢州别驾。寻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及即位,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常侍,来聘于我。属大军南讨,遂留长安。江陵平,拜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寻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孝闵帝践作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信多识旧章,为政简静,吏民安之。时陈氏与朝廷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高祖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留而不遣。寻征为司宗中大夫。世宗、高祖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请托。唯王褒颇与信相埒,自余文人,莫有逮者。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云。其辞曰:“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大象初,以疾去职。开皇元年卒。隋文帝深悼之,赠本官,加荆淮二州刺史。(《周书•列传•卷四十一》)(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B.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C.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D.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征士,古人用以称赞学行并高而不出仕的隐士。陶渊明就被后世称为“陶征士”。B.累迁的意思是多次升迁,“迁”与《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的“迁”含义不同。C.特蒙恩礼的“蒙”的意思是受到,与《陈情表》中“寻蒙国恩”的“蒙”含义相同。D.聊以记言的“聊”意思是姑且,与《归去来兮辞》中“聊乘化以归尽”的“聊”含义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庾信和他父亲都曾在梁朝东宫任职,受到礼遇。他和徐陵才华横溢,文风都是绮靡浮艳,受到世人追捧。B.侯景作乱,庾信率领千余人在朱雀航扎营,但兵锋未接,庾信等人就撤离了。台城失陷后,庾信逃到江陵。C.梁元帝即位后,庾信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后改为右卫将军,并获封爵加官,受命出使“我”朝。D.陈氏与周朝通好,寄居他乡的南北人士,被允许回归故里。高祖放还王克、殷不害等人,留住庾信、王褒不放。(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②唯王褒颇与信相埒,自余文人,莫有逮者。(5)为什么高祖不放还庾信?请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有时也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判断。(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筛选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在文中找到与题干相关的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加以概括。【解答】(1)句意:孝闵帝登基后,封为临清县子,食邑五百户,任司水下大夫。出任弘农郡守,升骠骑大将军,晋爵义城县侯。不久又被任命为洛州刺史。“临清县子”,是爵位名称,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BD;“五百户”是“食邑”的范围,“五百户”不能断开,可以排除C。故选A。(2)D.“含义不同”错误。“聊”:姑且。句意:姑且来记录肺腑之言。/“聊”:姑且。句意:姑且顺着生命的变化走到尽头。可见,两处的“聊”含义相同。故选D。(3)C.“梁元帝即位后,庾信被任命为御史中丞”错误,原文是说“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及即位,转右卫将军”。故选C。(4)①“后进”,后学之士;“模范”,模仿;“莫不”,“没有不”。译文:当时的后学之士,争相模仿他们的文章。每写成一篇文章,京师没有不传诵的。②“相埒”,相当;“自余”,其余;“逮”,比得上。译文:当时只有王褒与庾信文才相当,其余的文人,没有能比得上的。(5)从“信多识旧章,为政简静,吏民安之”可知,是因为庾信懂得典章制度,为政简要清静,官吏百姓都能安宁;从“世宗、高祖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可知,是因为高祖很喜好文学,庾信受到特殊的恩宠礼遇。答案:(1)A(2)D(3)C(4)①当时的后学之士,争相模仿他们的文章。每写成一篇文章,京师没有不传诵的。②当时只有王褒与庾信文才相当,其余的文人,没有能比得上的。(5)①庾信懂得典章制度,为政简要清静,官吏百姓都能安宁;②高祖很喜好文学,庾信受到特殊的恩宠礼遇。参考译文: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父庾易,在齐国不应朝廷征聘。父亲庾肩吾,曾任梁国散骑常侍、中书令。庾信自幼英杰出众,聪明机敏无与伦比。博览群书,特别通晓《春秋左氏传》。庾信身高八尺,身材健壮,仪容举止恭顺,有超过常人之处。他从湘东国常侍起家,转任安南府参军。当时庾肩吾担任梁国太子中庶子,主管文书。东海人徐摛任左卫率。徐摛之子徐陵和庾信同时担任抄撰学士。父子均在东宫,出入宫禁之中,恩宠礼遇无人可比。庾信、徐陵才华橫溢,文风都是绮靡浮艳,因此世人称为徐庾体。当时的后学之士,争相模仿他们的文章。每写成一篇文章,京师没有不传诵的。多次升迁,官至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出任郢州别驾。随即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出使东魏,他的文章和言谈,被邺下之人广为称道。回来后任东宫学士,兼任建康令。侯景作乱时,梁简文帝命令庾信率领宫中文武官员千余人,在朱雀航扎营。侯景赶到,庾信率领众人先撤退。台城失陷后,庾信逃到江陵。梁元帝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任命他为御史中丞。梁元帝继位后,庾信转任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常侍衔,出使我朝。适逢大军南征,就留在长安。平定江陵后,任命为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随即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孝闵帝登基后,封为临清县子,食邑五百户,任司水下大夫。出任弘农郡守,升骠骑大将军,晋爵义城县侯。不久又被任命为洛州刺史。庾信懂得旧时的不少典章制度,为政简要清静,官吏百姓都能安宁。当时陈氏与朝廷互通友好,寄居他乡的南北人士,都允许回归故里。陈氏就请求放还王褒、庾信等十余人,高祖只放还王克、殷不害等人,留住庾信、王褒不放。不久被,征调为司宗中大夫。世宗、高祖都很喜好文学,庾信受到特殊的恩宠礼遇。至于赵王、滕王等人,更是恳切应酬,好比平民之间的交情。公卿们的墓碑墓志,大多拜托他撰写。当时只有王褒与庾信文才相当,其余的文人,没有能比得上的。庾信虽然官位高、名声大,但常有思乡之情。于是作《哀江南赋》以抒发自己的心意。文章写道:“美妙的楚歌不是取乐的良方,清薄的鲁酒也失去了忘忧的作用。我只能追述往事,作成此赋,姑且来记录肺腑之言。其中不乏有关自身的危苦之辞,但以悲哀国事为主。”大象初年,庾信因病退职。开皇元年去世。隋文帝深切悼念他,追赠他原来官职,加封荆、淮二州刺史衔。(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绮怀黄景仁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①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注】①银汉红墙:李商隐《代应》:“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中“银汉红墙入望遥”一句写出了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B.颔联写诗人独立中庭,凝望星空,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己的衣裳,“为谁”二字表达了诗人的茫然心绪。C.颈联写诗人缠绵的情思已尽,就如同被抽丝的蚕茧,宛转的心早已被伤透,如同被剥的芭蕉,读来令人伤怀。D.这首诗语言浅显质朴,无具体之时,无具体之事,诗人的回忆及想象相互交织,情寓其中,忧伤之情无可排遣。(2)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最绝望的诗歌”。“绝望”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试简要赏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D.“无具体之时”错误,联系尾联“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可知,应该是怀念“几回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故选D。(2)首联“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回忆曾经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颔联“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表现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己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颈联“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叙述春蚕吐丝,将自己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尾联“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同首联呼应,三五年时三五之月,自然是“几回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因为,诗人无法不想念,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自然是人世间最绝望的深情。答案:(1)D(2)①首联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这是一个美丽的开始;而伊人咫尺天涯,遥不可及,这使诗人陷入深深的绝望。②第二联昨夜星辰,记录着花下吹箫的美好故事,今夜星辰,却只能陪伴自己这个伤心之人;诗人知道往事不可重现,这种清醒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③第三联诗人用美好的思念将自己重重包裹,春蚕吐丝、红烛泪尽都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④尾联三五年前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味道,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自然是人世间最绝望的深情。译文: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箫,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为了谁在风露中伫立了整整一夜呢?缠绵的情思已尽如抽丝的蚕茧,宛转的心已经像被剥的芭蕉。回想起她十五岁时在那月圆之夜的情景,可叹我手中的这杯酒竟已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赏析:“绮”本意为“有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诗人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黄景仁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正因如此,在《绮怀》之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首联“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第二联“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在黄景仁的诗中,所有虚幻的安慰全消失了,只有一个孤独的人依旧保持着一种望月的姿势,思念的姿势。试想,诗人独立中庭,久久望月,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已的衣裳,打湿了自已的心灵。而这种等待的尽头却只能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却仍然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正是最为绝望的一种心态。第三联“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句可以和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媲美。春蚕吐丝,将自己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芭蕉”也是幽怨的意象,李商隐《代赠》诗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句。尾联“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尾联同首联呼应,三五年时三五之月,自然是“几回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因为,诗人无法不想念,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法国著名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黄景仁的七言律诗《绮怀十六首之十五》,也正是因为这种绝望而更有了魅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过秦论》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两句,概括了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胜后,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之事。(2)《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不仅赞叹诸葛亮的业绩,更以诸葛亮自况,表明矢志恢复中原的志向。(3)“镜”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人常揽镜自照以表达情感,在诗词中屡见不鲜,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重点字:报)(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重点字:载、堪)(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重点字:镜、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几次到成都,总不免要去杜甫草堂。第一次是自己想去,①。我对杜甫草堂有些失望。我希望能看到一点遗迹。既名草堂,②。我知道唐代的草堂是不可能保存到今天的,但是以意为之,得其仿佛,重盖几间,总还是可以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茅屋在哪里呢?没有。“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大概在一个什么环境里?杜甫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都无从想象。现在是一群相当高大轩敞,颇为阔气的建筑。我觉得草堂最好按照杜诗所描绘的样子改建。可以补种杜诗屡次提到的四松,桤木。待客的器皿也可用大邑青瓷,——我想现在都还能买到吧。纪念馆里有不少时贤字画。③。字宜选用唐人写经、褚遂良、薛稷、欧阳询、怀素诸人体。现在挂的,画多是大红大绿的大写意,字多剑拔弩张的将军体,与杜甫、与草堂都不谐调。现在那里实际上是一个供人游览的公园。有人一边走,一边提了一架录音机,放邓丽君的流行歌曲。我仿佛看见杜甫躲在竹丛里苦笑。(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文中先后出现“我希望”“我觉得”“我仿佛看见”等语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有评论家认为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语言“雅致简洁”。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请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给文段补写恰当语句的能力,答题时要通读语段,结合语境进行补写,要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并注意字数限制。(2)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中相关语句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句子,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内容及语境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中画线句子语言“雅致简洁”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种效果是如何取得的。【解答】(1)第一空:依据“第一次是自己想去”推断以后再去就不是自己想去的了,再去就可能是陪伴别人去的,故可填写“以后都是陪别人”。第二空:依据“既名草堂”和“但是以意为之,得其仿佛,重盖几间,总还是可以的”推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樟树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医院临床科室管理
- 2024年毕节市精神病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攻略05 临考解题技巧篇(小论文解题技巧+预测)(原卷版)
- 2024幼儿园幼儿综合素质评价与激励合同3篇
- 中国医科大基础医学免疫学课件应答的调免疫节
- 第二章 问题研究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001
- 2024清洁服务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培训的收获总结
- 2024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招聘历年高频难、易错点练习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5
- 上海市市辖区(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X2-10-07-18 陶瓷工艺师(试行)劳社厅发200633号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棋牌室消防应急预案
- 2024年银行考试-银行间本币市场交易员资格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解答题应用题大全50题及答案
-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脱式计算题100道及答案
- 你是排长我是兵(2022年山东济南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ISO56001-2024创新管理体系 - 要求》之22:“8运行-8.2 创新行动”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