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教案_第1页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教案_第2页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教案_第3页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教案_第4页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一、课标内容:1.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2.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留学归来报效祖国、创建地质力学、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感受李四光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操,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发展要求:认识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教学重点:李四光的科学研究成就及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贡献。教学难点:李四光能够成为中国科技界一面旗帜的主观与客观原因。导入新课:他是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的谱写者他的雕塑和孔子、鲁迅等中华名人一起“落户”在中华世纪坛,供全国人民纪念他曾是前清进士、同盟会员、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地质部部长他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建人,他把“中国贫油论”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他曾当选中国科技协会主席,世界科技协会副主席,又入选苏联科学院院士他是……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一、留学归来,报效祖国1、(1)留学日本(1904—1910):学习造船。——1910年回国,赐“工科进士”;(“实业救国”)留学期间:接受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掌管全省农、林、工商、矿业事务。2、留学英国(1912—1918):学习采矿、地质,获得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受聘北大(1920—1928),从事科研与培养人才。(“科学救国”)李四光在伯明翰大学学习期满时,有一位好心的老师找到他说:“印度有一个矿山需要聘请一位高水平的工程师,待遇十分优厚。凭你的学识和水平,完全可以胜任这个职务。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介绍你去。”“不,谢谢。”李四光态度严肃地回答说,“我学习地质,是为了繁荣自己的祖国,造福于中华民族。外国的条件再优越,也解决不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贫穷问题。我是个中国人,理应回中国去。为祖国找矿,才是我的志向。”不久,李四光收到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教授发来的聘书。虽然教书并不是李四光本来的意愿,待遇更谈不上优厚,但他却欣然接受了北京大学的聘请,回国任教。3、赴英深造(对国民政府不满)——1950年回国,为祖国科学事业作伟大贡献(建设祖国)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思考】李四光三次留学,为什么又三次回国?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在日本学的是造船专业,回国后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为当时中国根本没有钢材来建造船只。于是1913年7月,李四光去了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专业,他想学成归国后把我国的铁矿开采出炼成钢,这样就有造船的材料了。可是一年后,他又决定改学地质,因为他觉得,如果不知道矿藏在哪里是不能开采的,还是不能达到目的。这样,学地质便成了他终生的选择。他早年立下报国之志,以国家强大、开发祖国地下宝藏为己任,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在思想方面:李四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把毕生的事业都献给了祖国、人民和党。怀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新中国成立初期,有许多科学家和李四光一样,放弃了在国外优越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回到祖国。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他们后来为国家作出了哪些贡献?二、科学贡献(一)“地质力学”的创立和运用1、什么是地质力学?2、地质力学理论的形成过程。3、李四光运用该理论进行了哪些实践?)通俗讲:“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地质力学是地质学和力学的结合。地质力学理论认为,地壳上任何一种构造形迹,都反映了地应力的作用。这种地应力作用是研究地质力学、分析构造形迹特征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的原理,建立了“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地质力学在矿产和水文地质的勘查、地震地质的研究,特别是对石油、煤田和若干金属矿产的预测以及解决重大工程建设和大型矿山开发中遇到的地质问题,都起了重要作用。1、创立经过:(1)萌芽:1926年《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2)正式提出:1945年《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3)载入史册:1948年《新华夏海的起源》,李四光也被公认为地质力学的奠基人(4)系统总结:20世纪六十年代《地质力学概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里程碑2、成功运用:这里可请学生同桌商讨,在阅读课文的前提下,找出若干个不同领域的“关键词”,以便让他们能准确地理解李四光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石油勘探、铀矿资源、地震预测。在20世纪前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为了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曾派遣一批批专家学者来中国勘察和了解矿产的蕴藏情况。一战期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组织的一支打井对,曾在他们认为最有希望找到石油的陕北一连打了七口探井却一无所获;还有其他一些外国人,也在中国的土地上到处找油,同样是两手空空。于是,他得出了“中国贫油”的结论。理论上:李四光早在三十年代,就预言中国东部新华夏系沉降带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面对毛泽东的垂询,李四光根据地质力学的原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整个新华夏体系就是"多字型构造体系",它的三个沉降带既生油又储油,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从理论上否定了"中国贫油"论。实践上: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完全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李四光早就预见到新中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需要铀矿资源,回国时克服重重困难带回了一台伽玛仪,这为后来寻找铀矿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地震预报:1967年10月距唐山大地震9年,时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在国家科委地震办公室研究地下水观测的会议上指出,“应向滦县、迁安地区(属唐山地区)做些工作。如果这些地区活动的话,那就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1)寻找石油资源——勘测到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大油田;使中国摘掉“贫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2)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寻找铀矿资源——为中国核能事业做出了贡献;(3)探索地震预报——加强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二)其它科学领域的成就1、古生物学方面:创立蜓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被国内外古生物学普遍采用。——寻找和开发煤炭资源提供依据。蜓,是昆虫化石的一类,壳为石灰质,多呈纺锤型。通过对蜓的种属鉴定,可以较为准确地划分含煤的石炭二叠纪地层的先后顺序,为寻找和开发煤炭资源提供依据。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深感描述与鉴定的烦琐,李四光创立了10条鉴定标准,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一标准被中外古生物学家普遍采用。2、冰川学方面:(1)成就:通过实地考察,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2)运用:后运用此研究成果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李四光是我国第四纪冰川学研究的奠基人。1921年在太行山东麓和大同盆地首次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30年代在长江中下游庐山、黄山、九华山、天目山等地发现了各类冰蚀、冰碛地形和冰碛物,撰写了经典名著《冰期之庐山》,划分了四次冰期和三次间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推翻了国际上许多冰川学权威断言中国无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确立,是我国第四纪地层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对寻找地下水资源、矿金矿床、选定工程建设场址,都有重要指导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亲自组织指导冰川专业人员开赴西南地区,运用其研究成果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李四光的治学态度,实地考察,“让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是我们现在学习上所急需的,我们就应该学习这样的精神,把它应用到我们的日常学习中去。对李四光科学理论及其作用的小结1、作用十分突出:“四光齐放”找油找矿防地震,寻冰寻线鉴化石;2、显示了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3、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理论发展的趋势: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李四光对科学研究和事业的认识:李四光对科学研究和事业的认识: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胡乱编造理由来附会一部学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把地球交给我们珍贵的遗产——煤炭之类极其丰富的财富,不管青红皂白,一概当作燃料烧掉,不到几十年,我们的后代,对我们这种愚蠢和无所作为的行径,是不会宽恕的。”……在李四光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敢于挑战科学的传统权威;勤于思考,敢于创新;注重科学发展观等等。三、对李四光的评价1、学术地位: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者,杰出的地质学家,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2、人格魅力:他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他身上你凝聚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3、总体评价: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李四光是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周恩来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了解牛顿的成长历程,简述他的主要科学成就:建立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发明反射望远镜等。感受牛顿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勤奋的探索精神。发展要求:认识牛顿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感悟其成长的人生启迪。说明:教学时可联系必修Ⅲ专题七“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一课的有关内容。教学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在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牛顿能够成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原因教学难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在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早期的科学发明和创造1、出生:1642年,英国北部小村庄乌尔索普2、童年时代:爱思考,善于观察生活,能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一些发明与创造。四轮车、风车、日晷仪3、中学时代:除发明创造外,开始进行科学研究与实验4、大学时代:进入剑桥大学,开始接触大量科学著作。(1)师从巴罗教授,并自学笛卡尔的数学著作;(2)提出了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5、回乡后:(1)光学成就:①自制了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进行了反射实验,证明日光即由七色光组成,还进一步说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②1672年在《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一文中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学说,与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2)天文学成就:1668年:设计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考察行星运动,分析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创建牛顿力学(经典理学)“巨人肩上的思索”牛顿曾谦逊地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哪些巨人?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在总结前人和自己的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思考与实验后得出结论:宇宙间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作用,这种作用力,就是万有引力。(一)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含义: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作用,这种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就是万有引力2、意义:万有引力定律成为天文学的基础定律,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天体运动的研究;人们用它解释彗星的轨道问题、双星行为以及新发现行星的运动(二)创建牛顿力学(经典理学)1、创建标志:《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1687)2、内容:(1)确定了解决万有引力问题的物体运动三定律(2)阐明了万有引力的概念并把它应用到天文学中(3)解释了潮汐现象、地球的圆扁形状等3、意义:用数学表达式,把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提出的零散的理论加以科学整理,从而构成完整力学理论体系4、地位:经典力学理论在以后的200多年间,居于物理学的统治地位,直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才打破了这种绝对权威爱因斯坦说:“在人类历史上,能够结合物理实验、数学理论、机械发明成为科学艺术的人,只有一位,那就是牛顿。”思考:牛顿的一生有哪些重大发现?1、数学:提出了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2、光学:⑴自制了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进行了反射实验,证明日光即由七色光组成,还进一步说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⑵1672年《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学说,与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3、天文学:⑴制成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考察行星运动,分析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⑵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推动人们对天体运动研究。4、物理学:《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提出三大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标志牛顿力学体系建立即经典力学体系建立。探究:在牛顿身上我们能学到科学家的哪些优秀品质?材料一:牛顿说“我之所以能比别人看得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材料二:作为大学教授,牛顿常常忙得不修边幅,往往领带不结,袜带不系好,马裤也不扣纽扣,就走进了大学餐厅。有一次,他在向一位姑娘求婚时思想又开了小差,他脑海了只剩下了无穷量的二项式定理。他抓住姑娘的手指,错误的把它当成通烟斗的通条,硬往烟斗里塞,痛得姑娘大叫,离他而去。牛顿也因此终生未娶。材料三:在他生活的时代,英国皇家社会还在倡导以观察来验证科学概念的方法,而牛顿则将实验作为得出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这是牛顿第一次使用这种方法的人优秀品质:虚怀若谷的谦虚态度;勤奋好学求知态度;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正确科学研究方法;勤奋探索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三、牛顿获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牛顿自身的因素:(1)具有虚怀若谷、谦虚好学的精神;(2)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3)科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4)甘于寂寞,献身科学的精神等;2、有利的社会环境:⑴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⑵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基础理论研究提出迫切的要求;⑶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⑷前人的研究成果;……四、评价牛顿“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但我自己以为我不过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发现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块卵石或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至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翰的真理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牛顿英国著名诗人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铭言:让人们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巨匠,人类荣耀曾经因他而在世界上存在过。1942年爱因斯坦为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而写的文章,对牛顿的一生作如下的评价:“只有把他的一生看作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一幕才能理解他”。谈谈你是怎样评价牛顿的?评价:P128:牛顿是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在物理学、数学、光学和天文学研究方面做出划时代发明和发现,是17世纪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课堂练习:1、牛顿提出的物体机械运动定律不包括:A、万有引力定律B、惯性定律C、加速度定律D、作用与反作用定律2、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产生原因有:①生产的迅速发展对基础理论提出了迫切要求②伽俐略等人的研究已有坚实的基础③牛顿个人的伟大天才和所做出的巨大努力④同时代众多著名科学家协同一致的通力合作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3、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飞跃的是:A、电磁学理论的建立B、进化论的出现C、牛顿力学的建立D、日心说的提出4、下列关于牛顿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牛顿被誉为“近代科学开创者”B、牛顿的三大成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学和对光的分析C、牛顿的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和技术的理论基础D、牛顿的热学和力学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了解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简述他的主要科学成就:提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光量子假说等。感受爱因斯坦脚踏实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勇于科学创新的精神。发展要求:认识爱因斯坦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感悟其成长的人生启迪。说明:教学时可联系必修Ⅲ专题七“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一课的有关内容。教学重点:爱因斯坦及其主要科学成就和科学精神教学难点:相对论的提出及影响导入新课:现代物理学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什么?分别是由谁提出的?相对于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力学)而言的;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两大理论的提出者分别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和美籍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20XX年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同时也是他提出狭义相对论100周年。100年前,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以他卓越的思考力、非凡的洞察力,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传统经典物理学由此彻底改变。为纪念相对论诞生100周年暨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联合国大会将20XX年确定为“国际物理年”,这是联合国首次为一个学科确定的全球规模的纪念活动。爱因斯坦,这位在许多国度千年人物(1001-2000年)评选中都居榜首的俊杰,绝不仅仅是因为在物理学上的成就。他既是伟大的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更是杰出的思想家,他是一幅视野开阔的思想宽银幕。一、生平个性(一)生平简历1、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1879年出生于德国小镇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2、1895年到瑞士,1896年考人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理论物理专业学习,1900年毕业。3、1902——1909年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任技术员,创立狭义相对论。加入瑞士国籍。4、1913年任柏林大学教授。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5、1933年10月迁居美国,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1955年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二)成长历程:1、出身:1879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2、童年:善于思考,对自然界的现象总爱寻根问底;3、中学:被赶出校门,坚持自学4、大学: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主修数学和物理。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各种知识,渐渐地迷上了物理学,开始如饥似渴地攻读物理大师们的著作,这为他打下了从事理论物理学研究的基础5、大学毕业:成为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一名技术员(三)个性特征1、和牛顿一样,爱因斯坦年幼时也未显出智力超群,相反,到了四岁多还不会说话,家里人甚至担心他是个低能儿。爱因斯坦小时候头很大,形狀也奇怪,4岁还不会说话;行为迟钝,他說話所用的時間比起別的孩子要多得多。2、孤独:他不愿和其他孩子在一起玩耍,总喜欢一个人玩,并且老是陷在沉思之中,如痴如呆。3、成绩平平、自学能力强。在整个中小学时代常常被斥为“生性孤僻、智力迟钝”,“不守纪律、心不在焉、想入非非”。二、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一)提出狭义相对论1、标志:1905年《论物体的电动力学》的发表2、内容:两个基本原理(1)相对性原理:在自然界,不仅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是相对的,而且比普通物体运动速度更快的电磁波的运动也是相对的(2)光速不变原理: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一个不变的常数——每秒30万公里,它和光源的运动速度以及观察者本人的运动速度都无关3、意义: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二)提出广义相对论1、标志:1916年《广义相对论的基础》的发表2、内容:两个基本原理(1)等效原理:在一个加速运动的系统里,物体会自动改变运动状态,而改变这种运动状态的力,就是惯性力(2)光速不变原理:在加速运动系统里的惯性力,可以运用到时空中的各种物体运动上。还由此提出,在引力中传播的光线,也要发生弯曲,并建议在发生日全食时,通过天文观测验证这个预见。几年后,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言完全正确。3、意义: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广义相对论的指引下,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前所未有地蓬勃开展起来【思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创立是否意味着牛顿力学的消亡?牛顿力学研究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状态;相对论研究的是微观世界下物体告诉运动的状态。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的修正和互补(三)其它成就1、光电效应研究(光量子假说解释光电效应)(1)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2)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经济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后来,他继续进行光辐射学的研究,1921年因光电效应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量子力学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今天,我们的现代文明,从电脑,电视,手机到核能,航天,生物技术,几乎没有哪个领域不依赖于量子论。2、宇宙学研究3、统一场论研究等等探究思考:爱因斯坦说“在人类历史上,能够结合物理实验、数学理论、机械发明成为科学艺术的人,只有一位,那就是牛顿。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我们物理学的思想。”(1)请从物理学、数学、机械发明等方面概述牛顿的重大贡献。贡献略。(2)牛顿时代是什么时代?爱因斯坦处于什么时代?他为科学做出了怎样的贡献?经典力学或传统物理学时代。现代物理学时代。贡献略。(2)牛顿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反映的事物有何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物体低速运动状态),包括在相对论体系中。爱因斯坦根据相对论的观点提出质能转换理论后,曾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美国研制原子弹,以便在二战中尽快战胜法西斯国家。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畸投下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但对无辜平民的伤害也同样令全世界震惊。爱因斯坦为此非常懊悔。从这件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我们应如何对待科学的发展?爱因斯坦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为人类的和平作了哪些努力?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能造福人类,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如果运用不当,也能危害人类。三、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我们将结束人类的生存呢,还是人类将结束战争?——《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爱因斯坦的主张是什么?1、一战时:在仅有四人参加的反战宣言上签字;2、一战后: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并为此到法、英、荷等国奔走呼号;3、20世纪30年代:开始呼吁各国人民为和平而斗争,为此遭到纳粹的迫害。4、二战时:建议罗斯福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原子弹,几年后痛心原子弹爆炸引起的大量平民伤害;5、二战后:亲自组织领导“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出刊《原子科学家公报》,要使全世界人民认识到核战争的极端危险性,倡议各国科学家用自己的言行来维护世界和平。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淡泊名利,在接受邀请到普林斯顿研究院任职的要求之一竟然是年薪只要3000美元,他甚至还表示:“倘若在普林斯顿维持一年生活不需3000美元,还可以再低一些。”以至于校方要和他“讨价还价”,请他别把年薪标准定得如此之低。“我们不要忘记,仅有知识和技术不可能使人类过上一种快乐而有尊严的生活。人类绝对有理由将高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倡导者,放在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爱因斯坦对爱因斯坦来说: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不懈努力。仅懂得科学的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他人,应成为一切技术奋斗的主要目标。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酷爱正义并为改善人类境况而奋斗。爱因斯坦名言:1、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2、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3、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4、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

5、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巨星陨落: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病逝于普林斯顿。遵照他的遗嘱,不发讣造,不举行公开葬礼,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火化时按照他的书面遗嘱:免除所有花卉布置以及所有音乐典礼。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遗嘱执行者用歌德悼念席勒的诗结束了那朴素的葬礼:

我们全都获益不浅,

全世界都感谢他的教诲;

那专属他个人的东西,

早已传遍广大人群。他像行将陨灭的彗星,

光华四射,

把无限光芒同他的光芒永相连结。四、对爱因斯坦的评价在20世纪思想家的画廊中,爱因斯坦就是公正、善良、真理的化身。他的品格与天地日月相辉映,他的科学贡献,人类将万世景仰。科学趣闻:爱因斯坦的大脑有何不同?爱因斯坦的主治医生托马斯·哈维博士认为如此伟大的大脑,应该进行研究,所以他便把爱因斯坦的大脑保留了下来。最新结论是:哈维曾首次接受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专访,彻底曝光整个事件的绝对内幕。如今91岁高龄的哈维称,为了方便研究,他竟将爱因斯坦大脑切成了240块!首先是爱因斯坦大脑左右半球的顶下叶区域异常发达,比普通人的平均厚度多出一厘米,这造成爱因斯坦大脑宽度超过普通人15%左右。爱因斯坦大脑的另一显著特征是其缺少常人大脑中的一种皱沟。这使神经元彼此间更容易建立起联系,因而使思维更为活跃。高考演练1.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下列没有体现此特点的是A.勘探石油,发现油田B.寻找铀矿,发展核能C.研究和预测地震D.修建京张铁路2.“地质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及其起因的学科。它是由中国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名词正式提出是在其哪篇论著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B.《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C.《新华夏海的起源》D.《地质力学概论》3.李四光在很多的科学领域都曾取得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下列哪些领域他的贡献特别突出①量子力学②地质力学③古生物学④冰川学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认为李四光是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其主要依据是A.创造地质力学理论B.担任地质部长C.创建“构造体系”理论D.地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