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的主旨和情感》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知识梳理解题方法借“题”解“文”。文言文中用来命题的句子,往往是文中的关键语句,试题中对文章分析概括的文字,一般也涉及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借“题”解“文”是了解文章大意的一个重要技巧,通过“倒读法”,可以巧妙寻找到解题的钥匙。文章中大多会有对人物、景物、事件的评价,对人物、事物的归结语以及一些点到即止的抒情评论语等。筛选法。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件事的,议论性文字体现在哪里。有时候答案并没有体现在整篇文言文中,而是在某个片断中。这就要求我们答题要在对文章整体感知后,结合题干局部探究相关语段从中筛选出有用信息。概括评价法。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是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记叙、议论评价来表现的,因此就要从人物的言行、事件的叙述中,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将这种评价与选项中的评价比较辨析,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要善于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等表现人物性格的关键句子。结合写景句和写作背景分析。主旨概括关键词。 做人道理:做任何事情,人与人需要信任,以诚相见;人贵有自知自明;做错事要及时改正,迷途知返,若固执己见只会错得更远;做人要正直,讲诚信;做人要公正无私,不能偏祖徇私。处世方式:理论要联系实际;遇事要独立思考,不要轻信更不能盲从;要勇于尝试,不要被自己想象的困难吓倒;不要盲目相信别人,要有主见。科学哲理: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自以为是,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片面;做事情要懂得变通,墨守成规,凭经验办事,只会因小失大;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凭想象办事。解题步骤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了解记叙的是什么事;2.弄清所记之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简析所记之事涉及什么人,他们之间有没有主次之分,关系如何;4.查看记叙中作者有没有议论,议论什么;二.品读细节,把握人物。要注意品读这些细节,如:揣摩人物语言的语气,关注神态的变化,注意动作的指向等,从而明白人物的真正意图。精读文章。深入到文章内部,利用文章本身的语境、命题的题目、文章中的原话、注解及文章的主旨来解答相关试题。答题要点1.理清对象、了解情节、圈划(描写、议论)句子。2.重视文中描写人物(形象)言行的句子。3.不要就事论事,应从个案中归纳出普遍性的道理。(一个人、一件事要上升到所有人、所有事。如是物要上升到人。)4.本着一个人物一个角度,多个人物多个角度,主要人物主要角度的原则,进行主旨理解,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作为答案。二、课堂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①慢②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③死久矣。”【注释】①垩:白土。②慢:同“漫”,玷污。③质:借以施展技术的对象。引申为搭档,此指“郢人”。1.解释加点字。(1)顾谓从者曰
()
(2)尝试为寡人为之
()2.对画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叫石的匠人挥动斧头像一阵风似的,郢人任凭他砍削。B.叫石的匠人挥动斧头形成了一阵风,郢人任凭他砍削。C.叫石的匠人挥动斧头形成了一阵风,郢人听从并让他砍削。D.叫石的匠人挥动斧头像一阵风似的,郢人听从并让他砍削。。3.“郢人立不失容”,是因为他匠石的技术,从这种情感态度可以看出,庄子借用这个故事是为了表达对惠子的之情。怒蛙说(节选)【南宋】陈傅良日有乌①,月有蛙②。蛙与乌相遇,乌戏蛙曰:“若,脔③肉耳。跃之高不咫尺焉能为哉!”蛙曰:“吾已矣,若无靳④我!”乌曰:“若亦能怒邪?”蛙曰:“吾翘吾腹,翳⑤太阴之光;呀⑥吾颐,啖其壤;瞠吾目,列星不能辉,奚而不能怒!若不吾信,月于望⑦,吾怒以示若。”其望,月果无光。他日,蛙遇乌曰:“曩吾怒,得毋惕乎?”乌曰:“若焉能惕我哉!吾振吾羽,翳太阳之光;肆吾咮,啄其壤;徐以三足蹴之,天下不敢宁而居。吾视若之怒眇矣,奚以若惕为!若不吾信,月于朔,吾怒以示若。”其朔,日果无光。啬⑧人伐鼓,驰且走焉。(《止斋先生文集》)【注释】①乌: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只脚的乌鸦。②蛙:蟾蜍,古代神话传说,月亮上有蟾蜍。③脔(luán):切成块的肉。④靳(jìn):嘲笑,侮辱。⑤翳(yì):遮蔽。⑥呀:张开。⑦月于望:农历的每月十五那天。下文的“月于朔”就是农历的每月初一。⑧啬人:乡人。4.扬子不太理解下列加点字,请你帮他解释。(1)若,脔肉耳()
(2)驰且走焉()(3)徐以三足蹴之()
(4)若焉能惕我哉()5.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扬子不明白意思,请你帮他翻译。若不吾信,月于望,吾怒以示若。6.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缺少停顿,扬子不会读,请你用“/”帮他断句(断两处),并告诉扬子这句话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跃之高不咫尺焉能为哉读出的感情:7.扬子读完了全文。选文“日中之乌”与“月中之蛙”相遇,引发一场“怒争”;后文“羲和”不满“乌”的自夸并与之相争,造成天下大旱;最后“风神飞廉”、“雷神丰隆”和“雨神屏翳”联合起来兴风作雨,向“羲和”示威,以致天下大灾。作者文末感慨:“呜呼,司(掌管)造化之权而私以怒竞,民物奚罪哉!”扬子不太理解这则寓言故事,请结合故事内容和作者的议论,给扬子说说这则寓言故事深刻的寓意。阅读文言文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古人,请完成以下任务。洪景卢①自矜周密洪景卢居翰苑②日,尝入直③,值制诏沓至,自早至晡④,凡视二十余草⑤。事竟,小步庭间,见老叟负暄⑥花阴。谁何之?云:“京师人也,累世为院吏,今八十余,幼时及识元祐间诸学士,今子孙复为吏,故养老于此。”因言:“闻今日文书甚多,学士必大劳神也。”洪喜其言,曰:“今日草二十余制,皆已毕事矣。”老者复颂云:“学士才思敏捷,真不多见。”洪矜之云:“苏学士⑦想亦不过如此速耳。”老者(
)曰:“苏学士敏捷亦不过如此,但不曾检阅书册耳。”洪为赧然,自知失言。尝对客自言如此,且云:“人不可自矜,是时使有地缝,亦当入矣。”(选自《齐东野语卷十》,有删改)【注释】①洪景卢:南宋文学家洪迈,字景卢。②翰苑:翰林院的别称。③入直:官员入宫值班供职。④晡(bū):申时,即下午三点钟到五点钟的时间。⑤视二十余草:起草了二十多道诏书。⑥负暄:冬天受日光曝晒取暖。⑦苏学士:即苏轼。8.把握字词,疏通文义。原文方法释义事竟,小步庭间同义类推:皆已毕事矣竟:今子孙复为吏课内迁移: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为:洪为赧然内容推理,上下文联系。赧:9.小语同学用【甲】【乙】两图来表示洪景卢的情感变化,你赞成哪一幅?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10.联系语境,在括号中填充老者说话时的动作、神态或语气,并结合内容阐述理由。老者(
)曰:“苏学士敏捷亦不过如此,但不曾检阅书册耳。”11.文中的老者和卖油翁都让人印象深刻,请结合内容比较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水芙蓉之于夏,木芙蓉之于秋,可谓二季功臣矣。然水芙蓉必须池沼,“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者,不可数得。茂叔之好①,徒有其心而已。木则随地可植。况二花之艳,相距不远。虽居岸上,如在水中,谓之秋莲可,谓之夏莲亦可,即自认为三春之花,东皇未去也亦可。凡有篱落之家,此种必不可少。如或傍水而居,隔岸不见此花者,非至俗之人,即薄福不能消受之人也。(注释】①茂叔之好:茂叔指周敦颐,字茂叔。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的开山祖,程颐、程颢都是他的弟子。著《爱莲说》,赞美莲花的高洁不俗。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好()
(2)亦()
(3)此()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虽居岸上,如在水中。(2)凡有篱落之家,此种必不可少。14.文章开头写水芙蓉有什么作用?文章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1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①,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焱然②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③,衔之而去。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选自《聊斋志异》)【注】①椒:花椒。②炎(xū)然:突然。③悼息:悲伤叹息。(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杨天一言
②及入穴③如是者久(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一为蛇所吞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B.蛇追不及而返
博学而笃志(《论语》)C.吐死鼠于地上
其一犬坐于前(《狼》)D.衔之而去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穿井得一人》)(3)翻译下列句子。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4)文中的张历友是蒲松龄的诗友,为此鼠作《义鼠行》一诗,诗云:“此鼠义且黠,捐躯在所轻”,你觉得此鼠的“黠”体现在哪里?(5)作者蒲松龄在本文和《狼》的情感态度上有什么不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老翁捕虎族兄中涵知旌德县①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②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③不能动。(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注】①知旌德县:在旌德做知县。②具:准备。③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放。16.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邑人请(知县)曰 B.(知县)大失望,姑命具食C.(老翁)遂命役导往 D.(虎)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17.“老翁哂曰”中的“哂”,音shěn,《古代汉语字典》中解释为“微笑,讥笑”。如果请你翻译这个句子,你会选择“微笑”还是“讥笑”?为什么?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1)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2)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19.下列句子中的两个“遣”字,所蕴含的人物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1)(中涵)乃厚赠遣之。(2)康肃笑而遣之。20.你最想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哪一类人,让他能够从中受到教益(
)A.恃才傲物之人 B.半途而废之人 C.以貌取人之人 D.不学无术之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祖纳传(节选)祖纳字士言,文义可观,王隐,陈郡陈人也。纳好弈棋,王隐谓之曰:“禹惜寸阴,不闻数棋。”对曰:“我亦忘忧耳。”隐曰:“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何不记述而有裁①成?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犹皆行于世,便成没②而不朽。仆③虽无才,非志不立,故疾④没世而无闻焉,所以自强不息也。况国史明乎得失之迹,此可兼济,何必围棋然后忘忧也!”史官之立,自纳始也。(选自《晋书》,有改动)【注释】①裁:削减。②没:消失。③仆: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④疾:痛心。21.运用表格提供的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写出词义,不要写序号。文言语句方法和例子释义及鲁肃过寻阳字源推测法:甲骨文①王隐谓之曰课内迁移法:权谓吕蒙曰《孙权劝学》②自纳始也成语联想法:自上而下③犹皆行于世查阅字典法:①如同,好像;②尚且;③同“由”,由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④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B.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C.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D.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2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故疾没世而无闻焉,所以自强不息也。24.借助“思考锦囊”和《孙权劝学》中的劝说技巧,结合本文内容,分析王隐是怎样说服祖纳的?思考锦囊★可以想想劝说的目的和劝说的技巧★可以想想劝说的语言特点★可以想想劝说者的情感25.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熊与坎中人有人入山射鹿,忽堕一坎①内,见熊子数头。须臾有大熊入,以为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份与此人。此人馁②久,冒死啖③之,熊似甚怜之。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后熊子大,其母一一负而出。子既出尽,此人自分④必死坎中,而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意,便抱熊足,熊即跃出,遂不得死。呜呼,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选自《搜神后记》)【注释】①坎:坑。②馁:饥饿。③啖:吃。④自分(fèn):自料,自以为。(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而熊母复还②遂不得死(2)文中哪一句概括文章中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熊怎样的情感?26.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 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 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 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选自《庄子》)(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鼓琴足以自娱回不愿仕(2)颜回的追求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论语>十二则》 中与“善哉,回之意!”意思相近的语句是“”, 它们都表达了孔子的情感。(3)对本语段中画直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仔细审视自己,就不怕失去什么;修炼自己的内心,就不担心没有官可做。B.真正安闲自得的人,失去什么都不会畏惧;注重内心修养的人,没有什么官职也不会因此羞愧。C.懂得自我满足的人,并没有失去什么;注意道德品行的人,没有什么官职也不会因此羞愧。D.善于审视自己的人是真正有收获的人,并没有失去什么;修炼自己的人,做什么官都不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2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长而益精()
(2)度黑山()28.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29.“”,是全文的主旨。此句与《木兰诗》中相同的句子应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智子疑邻郑人有一子,将宦①,谓其家曰:“必筑坏墙,是不善,人将窃。”其巷人亦云。不时筑,而人果窃之。以其子为智,以巷人告者为盗。(选自《韩非子》)【注】①宦:做官30.关于“谓”字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四种。文中“将宦,谓其家曰”中“谓”的意思是(
)A.告诉,对……说。B.称呼,叫作。C.说。D.谓语,现代汉语语法中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句子成分。31.本文的主旨可以从郑人及巷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郑人而言,主旨为;对巷人而言,主旨可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习惯说蓉①少时,读书于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②,浸淫③日广。每履之,是苦踬④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⑤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于人,甚矣战!是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踬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节选自刘蓉《养晦堂诗文集》)注释:①蓉:作者自称。②径尺:直径一尺。③浸淫:逐渐,渐进。④踬:被绊倒。⑤蹶然:跌倒。3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B.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C.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D.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33.下列对文章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要治理天下,先要从治理身边的小事做起。B.凡事开头难,要十分重视事情的开始。C.积习难改,做学问最重要的是慎重地对待开头。D.培养良好的习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2)噫!习之于人,甚矣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王敦①有废明帝②意,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之不孝,皆云温太真③所说。及温来,敦便奋其威容,问温:“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使温从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正色曰:“钩透致远④,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注释】①王敦:东晋大臣,有谋权篡位之心。②明帝:司马绍,即后文的太子。③温太真:东晋政治家,曾任太子的近侍官。④钩透致远:指学识广博精深。35.解释文中的加点词。(1)及温来
(2)欲使温从己36.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人物没法估量君子德行。 B.我没有资格估量君子的德行。C.小人物无法测量君子德行。 D.我没有凭借测量君子的德行。37.文中能体现温太真有胆识的语句是(用原文语句回答)。38.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主人公王敦的有勇有谋。 B.称赞明帝的广博学识与孝顺。C.表现真正勇者的威武不屈。 D.赞扬温太真的智慧与善辩。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③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曾主编过《资治通鉴》。②下帷绝编:“下帷”,是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是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简(书)的牛皮绳子翻断了,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③迨(dài):等到。3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患记问不若人()(2)众兄弟既成诵()(3)温公尝言()40.本文中能表现主旨(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41.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一人苦读。我们学过一些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请你列举一个:_______。按要求比较阅读,完成小题。张咏①劝学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③不足尔。”及准出陕④,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⑤。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选自《宋史·寇准传》)注①张咏:宋朝初年名臣。②准:寇准,宋初宰相。③学术:学问。④出陕:出任陕州知州。⑤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4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准莫谕其意(没有)B.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慢慢地)C.闻准入相(闻到)D.谓其僚属曰(对……说)4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②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44.选文和课文《孙权劝学》的主旨都是劝人学习。两文中劝说的方式有何不同?(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田猎之获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选自《吕氏春秋》)4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齐人有好猎者()46.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47.请找出本文中能概括主旨的句子。参考答案一、知识梳理解题方法借“题”解“文”。文言文中用来命题的句子,往往是文中的关键语句,试题中对文章分析概括的文字,一般也涉及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借“题”解“文”是了解文章大意的一个重要技巧,通过“倒读法”,可以巧妙寻找到解题的钥匙。文章中大多会有对人物、景物、事件的评价,对人物、事物的归结语以及一些点到即止的抒情评论语等。筛选法。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件事的,议论性文字体现在哪里。有时候答案并没有体现在整篇文言文中,而是在某个片断中。这就要求我们答题要在对文章整体感知后,结合题干局部探究相关语段从中筛选出有用信息。概括评价法。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是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记叙、议论评价来表现的,因此就要从人物的言行、事件的叙述中,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将这种评价与选项中的评价比较辨析,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要善于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等表现人物性格的关键句子。结合写景句和写作背景分析。主旨概括关键词。 做人道理:做任何事情,人与人需要信任,以诚相见;人贵有自知自明;做错事要及时改正,迷途知返,若固执己见只会错得更远;做人要正直,讲诚信;做人要公正无私,不能偏祖徇私。处世方式:理论要联系实际;遇事要独立思考,不要轻信更不能盲从;要勇于尝试,不要被自己想象的困难吓倒;不要盲目相信别人,要有主见。科学哲理: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自以为是,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片面;做事情要懂得变通,墨守成规,凭经验办事,只会因小失大;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凭想象办事。解题步骤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了解记叙的是什么事;2.弄清所记之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简析所记之事涉及什么人,他们之间有没有主次之分,关系如何;4.查看记叙中作者有没有议论,议论什么;二.品读细节,把握人物。要注意品读这些细节,如:揣摩人物语言的语气,关注神态的变化,注意动作的指向等,从而明白人物的真正意图。精读文章。深入到文章内部,利用文章本身的语境、命题的题目、文章中的原话、注解及文章的主旨来解答相关试题。答题要点1.理清对象、了解情节、圈划(描写、议论)句子。2.重视文中描写人物(形象)言行的句子。3.不要就事论事,应从个案中归纳出普遍性的道理。(一个人、一件事要上升到所有人、所有事。如是物要上升到人。)4.本着一个人物一个角度,多个人物多个角度,主要人物主要角度的原则,进行主旨理解,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作为答案。二、课堂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①慢②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③死久矣。”【注释】①垩:白土。②慢:同“漫”,玷污。③质:借以施展技术的对象。引申为搭档,此指“郢人”。1.解释加点字。(1)顾谓从者曰
()
(2)尝试为寡人为之
()2.对画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叫石的匠人挥动斧头像一阵风似的,郢人任凭他砍削。B.叫石的匠人挥动斧头形成了一阵风,郢人任凭他砍削。C.叫石的匠人挥动斧头形成了一阵风,郢人听从并让他砍削。D.叫石的匠人挥动斧头像一阵风似的,郢人听从并让他砍削。。3.“郢人立不失容”,是因为他匠石的技术,从这种情感态度可以看出,庄子借用这个故事是为了表达对惠子的之情。【答案】1.回头看替、给2.A3.信任(信赖、相信)怀念(悼念、思念、想念)【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1)句意为:回头对跟随的人说。顾:回头看。(2)句意为:(请你)给我也试试看。为:替、给。2.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重点词语:匠石:名叫石的工匠;运斤成风:挥动着斧头像一阵风似的;听:听任。此句正确的翻译应为:叫石的匠人挥动斧头像一阵风似的,郢人任凭他砍削。故选A。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文章“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的内容可知,匠石的技术十分高超,而郢人面不改色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了解匠石的技术,所以对他十分信任;庄子则借用这个故事代指自己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庄子如同匠石,而惠子如同郢人,如今惠子去世,能和自己配合的人已经不在了,表现了庄子对惠子的无比真挚的怀念之情。【点睛】参考译文: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头对跟随的人说:“郢城有个人的鼻尖上沾了白粉,像苍蝇的翅膀一样。让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头砍掉这点白粉。石匠挥动着斧头,带着呼呼的风声,听任(斧头)去砍白粉,白粉被削得干干净净,(郢人的)鼻子却一点没有受伤。郢人站在那里,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将匠石叫来,说:“(请你)给我也试试看。”匠石说:“我曾经确实能够砍掉鼻灰。然而,我的配手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了。”怒蛙说(节选)【南宋】陈傅良日有乌①,月有蛙②。蛙与乌相遇,乌戏蛙曰:“若,脔③肉耳。跃之高不咫尺焉能为哉!”蛙曰:“吾已矣,若无靳④我!”乌曰:“若亦能怒邪?”蛙曰:“吾翘吾腹,翳⑤太阴之光;呀⑥吾颐,啖其壤;瞠吾目,列星不能辉,奚而不能怒!若不吾信,月于望⑦,吾怒以示若。”其望,月果无光。他日,蛙遇乌曰:“曩吾怒,得毋惕乎?”乌曰:“若焉能惕我哉!吾振吾羽,翳太阳之光;肆吾咮,啄其壤;徐以三足蹴之,天下不敢宁而居。吾视若之怒眇矣,奚以若惕为!若不吾信,月于朔,吾怒以示若。”其朔,日果无光。啬⑧人伐鼓,驰且走焉。(《止斋先生文集》)【注释】①乌: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只脚的乌鸦。②蛙:蟾蜍,古代神话传说,月亮上有蟾蜍。③脔(luán):切成块的肉。④靳(jìn):嘲笑,侮辱。⑤翳(yì):遮蔽。⑥呀:张开。⑦月于望:农历的每月十五那天。下文的“月于朔”就是农历的每月初一。⑧啬人:乡人。4.扬子不太理解下列加点字,请你帮他解释。(1)若,脔肉耳()
(2)驰且走焉()(3)徐以三足蹴之()
(4)若焉能惕我哉()5.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扬子不明白意思,请你帮他翻译。若不吾信,月于望,吾怒以示若。6.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缺少停顿,扬子不会读,请你用“/”帮他断句(断两处),并告诉扬子这句话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跃之高不咫尺焉能为哉读出的感情:7.扬子读完了全文。选文“日中之乌”与“月中之蛙”相遇,引发一场“怒争”;后文“羲和”不满“乌”的自夸并与之相争,造成天下大旱;最后“风神飞廉”、“雷神丰隆”和“雨神屏翳”联合起来兴风作雨,向“羲和”示威,以致天下大灾。作者文末感慨:“呜呼,司(掌管)造化之权而私以怒竞,民物奚罪哉!”扬子不太理解这则寓言故事,请结合故事内容和作者的议论,给扬子说说这则寓言故事深刻的寓意。【答案】4.你跑慢慢地怎么5.你要不相信我,到农历十五月圆那天,我发怒给你看。6.跃之/高不咫尺/焉能为哉应读出乌鸦对蛙的嘲讽与蔑视之情。(傲慢、不屑亦可)7.这则寓言想象力极丰,作者令怒蛙与三足乌、義和、飞廉(风神)、丰隆(云神)、屏翳(雨神)斗法,结果导致日月无光,天下大旱,风雨成灾,作者在此神奇想象的基础上反照现实,借文末的议论,讽刺大大小小的当权者,为了争权夺势而争勇斗狠,从而给黎民百姓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解析】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1)句意:你,肉块而已。若:你。(2)句意:又跑又窜。走:跑。(3)句意:慢慢用三只脚趾踢太阳。徐:慢慢地。(4)句意:你怎么能吓着我啊。焉:怎么。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若,你;吾信,倒装句,信吾;望,农历十五;示,给……看。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和情感。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句意:跳,高不过咫尺,能有什么作为!“跃之”是它的动作,“高不咫尺”形容高的高度,“焉能为哉”表反问语气。故断为:跃之/高不咫尺/焉能为哉。这个句子是反问句,表达了乌鸦的傲慢态度,表现了对青蛙的蔑视和嘲讽之情,要读出这种感情。7.本题考查文章主旨把握。本文是一篇想象力丰富的寓言,乌鸦、蛙、羲和、飞廉、丰隆、屏翳这些古代传说中的自然界的主宰者,象征着当时社会上具有大小不同权势的各级封建官吏。蛙以月食、乌以日食、羲和以千旱、丰隆以吹气、屏翳以喷沫、飞廉以啸叫的方式各自展示其威力。本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掌权者私自用发怒来互相争胜的卑劣行径,痛斥了他们仗恃淫威“私以怒竞”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极为深重的灾难。【点睛】参考译文:(传说)太阳上有(三只脚的)乌鸦,月亮上有蛙。(一天)蛙与乌鸦相遇,乌鸦嘲弄蛙道:“你,肉块而已。跳,高不过咫尺,能有什么作为!”蛙说:“我不计较你(的无理),你别嘲笑我!”乌鸦说:“你也能发怒吗?”蛙说:“我挺起我的肚子,(能)遮蔽月亮的光亮;张开我的下颚,(能)吃月亮的土壤;瞪我的眼睛,众星就不能发出光辉,怎么可能不能发怒!你要不相信我,到月圆那天,我发怒给你看。”月圆那天,月亮果然无光。过些天,蛙遇见乌鸦说:“先前我发怒,你是不是被吓着了?”乌鸦说:“你怎么能吓着我啊!我振动我的羽毛,(就能)遮蔽太阳的光亮;随意用我的嘴,(就能)啄太阳的土壤,慢慢用三只脚趾踢太阳,天下人没有能够安居的。我看你的发怒,你的威力实在是微小得很,怎么会因为你而吓着呢!你要不相信我,到初一那天,我发怒给你看。”那个月初一,太阳果然无光,乡民敲锣打鼓,又跑又窜(救日)。阅读文言文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古人,请完成以下任务。洪景卢①自矜周密洪景卢居翰苑②日,尝入直③,值制诏沓至,自早至晡④,凡视二十余草⑤。事竟,小步庭间,见老叟负暄⑥花阴。谁何之?云:“京师人也,累世为院吏,今八十余,幼时及识元祐间诸学士,今子孙复为吏,故养老于此。”因言:“闻今日文书甚多,学士必大劳神也。”洪喜其言,曰:“今日草二十余制,皆已毕事矣。”老者复颂云:“学士才思敏捷,真不多见。”洪矜之云:“苏学士⑦想亦不过如此速耳。”老者(
)曰:“苏学士敏捷亦不过如此,但不曾检阅书册耳。”洪为赧然,自知失言。尝对客自言如此,且云:“人不可自矜,是时使有地缝,亦当入矣。”(选自《齐东野语卷十》,有删改)【注释】①洪景卢:南宋文学家洪迈,字景卢。②翰苑:翰林院的别称。③入直:官员入宫值班供职。④晡(bū):申时,即下午三点钟到五点钟的时间。⑤视二十余草:起草了二十多道诏书。⑥负暄:冬天受日光曝晒取暖。⑦苏学士:即苏轼。8.把握字词,疏通文义。原文方法释义事竟,小步庭间同义类推:皆已毕事矣竟:今子孙复为吏课内迁移: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为:洪为赧然内容推理,上下文联系。赧:9.小语同学用【甲】【乙】两图来表示洪景卢的情感变化,你赞成哪一幅?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10.联系语境,在括号中填充老者说话时的动作、神态或语气,并结合内容阐述理由。老者(
)曰:“苏学士敏捷亦不过如此,但不曾检阅书册耳。”11.文中的老者和卖油翁都让人印象深刻,请结合内容比较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点。【答案】8.完成,完结做,担任羞愧9.我赞成甲图,一开始洪景卢因为自己一天之内起草了二十多道诏书,自负才学高,“喜”不自胜;后来听见老者夸赞自己才思敏捷就得意忘形起来,自我炫耀的心思就流露出来了;最后老者说出了苏轼的事实,让他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的差距,于是羞愧难当。洪景卢的心情经历了从喜悦到得意再到羞愧的过程,与甲图的曲线变化趋势一致。10.示例:眼睛盯着洪景卢,语气轻蔑中带有嘲讽。因为这时老者见洪迈洋洋得意、执迷不悟,还企图自比苏轼,故而用眼睛紧盯着对方打击他的嚣张气焰,用故作轻松的语调暗含锋芒促他反省。11.相同点:两人都是智者的形象,他们生活阅历丰富,富有人生智慧,懂得用自己的方式点醒他人。不同点:(1)他们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文中的老者用语言表达,卖油翁既有语言又有行动,老者更显沉稳。(2)他们表达的态度不一样。文中老者先是真诚赞颂洪景卢才思敏捷,再因势利导用苏轼“不曾检阅书册耳”让对方警醒,从而达成了良好的效果。卖油翁自始至终态度比较傲慢,先是“睨之”以示对陈尧咨的轻视,后来用“我亦无他,惟手熟耳”教训对方。【解析】8.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1)句意:事情完成后,他(洪景卢)在庭院里小步慢走。这里使用了同义类推的方法。在“皆已毕事矣”中,“毕”表示完成,因此可以推断“竟”在“事竟”中也有完成、完结的意思。(2)句意:现在我的子孙又担任了官吏。这里采用了课内迁移的方法。在《孙权劝学》中,“为”作为动词,表示“做”或“担任”。因此,在“今子孙复为吏”中,“为”也应解释为“做,担任”。(3)句意:洪景卢因此感到羞愧。这里使用了内容推理和上下文联系的方法。在上下文中,洪景卢因为自夸而被老人指出不足,因此感到羞愧。所以,“赧”在这里解释为“羞愧”是合理的。9.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在原文中,洪景卢的情感变化是层层递进的。起初,“洪喜其言,曰:‘今日草二十余制,皆已毕事矣。’”这句话显示出洪景卢因一天内起草了众多诏书而感到喜悦和自豪。他对自己才学的自负在这句话中得到了体现。随后,“老者复颂云:‘学士才思敏捷,真不多见。’洪矜之云:‘苏学士想亦不过如此速耳。’”这两句话描绘了洪景卢听到老者夸赞后的得意忘形。他不仅满足于自己的成就,甚至开始与历史上的大文豪苏轼相比较,进一步显示了他的自我炫耀心态。然而,这种得意并没有持续多久,“老者()曰:‘苏学士敏捷亦不过如此,但不曾检阅书册耳。’”老者的这句话犹如一盆冷水,让洪景卢立刻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差距。最后的“洪为赧然,自知失言”更是直接说明了洪景卢因羞愧而感到尴尬。甲图的曲线变化趋势与洪景卢的情感变化完全吻合。起初是上升的曲线,代表洪景卢的喜悦和得意;然后是急剧下降的曲线,表示他因羞愧而心情低落。这种从喜悦到得意再到羞愧的情感变化过程,在甲图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因此,赞成甲图,因为它准确地通过原文中的句子反映了洪景卢在故事中的情感变化过程。10.本题考查人物描写。在原文中,老者是在听到洪景卢自夸才思敏捷,甚至自比苏轼之后发言的。此时,洪景卢的自负和得意已经达到了顶点,需要有人来点醒他。老者作为一位历经世事的老人,对于洪景卢的狂妄并不认同,因此他选择用一种轻蔑且嘲讽的方式来提醒洪景卢。从上下文来看,老者的话中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肯定洪景卢的才思敏捷,这是为了避免直接打击他的自尊;二是强调苏轼在敏捷的同时还能做到不检阅书册,这是为了点出洪景卢与苏轼之间的真正差距。示例:微微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些许失望,语气中带有明显的嘲讽理由:通过老者“微微摇头”和“眼神中透露出些许失望”的描写,展现了老者对洪景卢的失望之情;同时,“语气中带有明显的嘲讽”则准确地传达了老者话语中的嘲讽意味,符合原文中老者对洪景卢的态度。这样的描写既符合语境,又能够生动地展现老者的性格和态度,使答案更加完整和合理。11.本题考查文言文人物形象。相同点:原文中,无论是老者还是卖油翁,他们都展现了智者的形象。老者通过“苏学士敏捷亦不过如此,但不曾检阅书册耳”的言论,以及他之前对洪景卢的真诚赞颂,都显示了他丰富的阅历和智慧,懂得如何以适当的方式点醒洪景卢。同样,卖油翁也通过自己倒油的熟练技巧和“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言论,展现了其深厚的实践经验和人生智慧。两者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启示他人,使他们领悟道理。不同点:首先,在表达方式上,老者主要通过“苏学士敏捷亦不过如此,但不曾检阅书册耳”等语言来传达自己的见解,这种方式显得沉稳而内敛。而卖油翁除了用“以我酌油知之”的语言解释外,还通过实际行动——“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来展示其技艺,这种语言与行动相结合的方式更为生动直接。其次,在表达态度上,老者对洪景卢的态度是真诚中带着一丝嘲讽,他先是赞颂洪景卢的才思敏捷,然后再以苏轼为例,让洪景卢自我警醒。这种态度既照顾了洪景卢的自尊,又达到了提醒的目的。而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态度则显得较为傲慢,他先是“睨之”,表示对陈尧咨的轻视,然后直言“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种直接而强硬的态度虽然也能达到教训的目的,但可能让对方感到不适。【点睛】参考译文:当他担任翰苑(学士院)职务的时候,有一次进宫值班,刚好遇到皇帝要他写很多诏书,从早上一直写到傍晚,总共起草了二十多份诏书。工作完成后,他就在庭院里散步,看到一位老人坐在花下晒太阳。洪景卢就问他是什么人,老人回答说:“我是京城人,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学士院的官吏,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我小时候就认识元祐年间的各位学士,现在我的子孙也都在学士院当官吏,所以我在这里养老。”老人又说:“听说今天文书特别多,学士一定很费神吧。”洪景卢听了很高兴,说:“今天我起草了二十多份诏书,都已经完成了。”老人又称赞说:“学士才思敏捷,真是少见。”洪景卢更加得意,说:“苏学士(苏轼)大概也不过像我这样快吧。”老人(笑了笑)说:“苏学士写东西快,也不过像你这样,但他从来不用翻阅书本罢了。”洪景卢听了很惭愧,知道自己失言了。他常常对客人说起这件事,还说:“人不能自夸,当时如果地上有条缝,我也会钻进去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水芙蓉之于夏,木芙蓉之于秋,可谓二季功臣矣。然水芙蓉必须池沼,“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者,不可数得。茂叔之好①,徒有其心而已。木则随地可植。况二花之艳,相距不远。虽居岸上,如在水中,谓之秋莲可,谓之夏莲亦可,即自认为三春之花,东皇未去也亦可。凡有篱落之家,此种必不可少。如或傍水而居,隔岸不见此花者,非至俗之人,即薄福不能消受之人也。(注释】①茂叔之好:茂叔指周敦颐,字茂叔。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的开山祖,程颐、程颢都是他的弟子。著《爱莲说》,赞美莲花的高洁不俗。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好()
(2)亦()
(3)此()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虽居岸上,如在水中。(2)凡有篱落之家,此种必不可少。14.文章开头写水芙蓉有什么作用?文章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答案】12.喜欢,爱好也这13.(1)木芙蓉虽然种在岸上,却像长在水中。(2)凡是有篱笆院落的人家,种植木芙蓉是一定不能缺少的。14.用水芙蓉衬托木芙蓉种植广泛、绽放三季、雅致非凡的特点,表达对木芙蓉的赞美,表现作者雅致的生活情趣。【解析】1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①句意:周敦颐喜欢莲花。好:喜欢,爱好。②句意:也可以说它是夏莲。亦:也。③句意:隔岸见不到这种花。此:这。1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虽:虽然;居:种;如:好像;②重点词:凡:凡是;之:结构助词,的;必:一定。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和情感主旨。结合文中“然水芙蓉必须池沼,‘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者,不可数得”和“木则随地可植。虽居岸上,如在水中,谓之秋莲可,谓之夏莲亦可,即自认为三春之花,东皇未去也亦可”可知,但是水芙蓉必须(得生长)在池沼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不能够多次得到。木芙蓉却可以种植在任何地方。(木芙蓉)虽然种植在岸上,却好像(生长)在水中,可以称它是秋莲,也可以称它是夏莲,即使自己认为(它是)暮春的花,春神还没有离开的时候也可以开放。据此可至,本文重点是写木芙蓉,开头写水芙蓉,是为了用水芙蓉衬托木芙蓉种植广泛、绽放三季、雅致非凡的特点,表达出作者雅致的生活情趣和对木芙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点睛】参考译文:水芙蓉对于夏天,木芙蓉对于秋天,可称得上是两个季节的功臣了。但是水芙蓉只能生长在池沼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不能够多次见到。周敦颐喜欢莲花,也徒有爱莲之心而已。木芙蓉则可以种在任何地方。何况这两种花的艳丽相差不远。木芙蓉虽然种在岸上,却像长在水中,可以说它是秋莲,也可以说它是夏莲,即使自己认为它是暮春的花,只要在春神还没有离开的时候开放的也可以。凡是有篱笆院落的人家,种植木芙蓉是一定不能缺少的。如果有的水靠近水边居住,隔岸见不到这种花,那么这家的主人不是一个极俗的人,就是一个福浅不能享受的人。1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①,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焱然②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③,衔之而去。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选自《聊斋志异》)【注】①椒:花椒。②炎(xū)然:突然。③悼息:悲伤叹息。(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杨天一言
②及入穴③如是者久(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一为蛇所吞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B.蛇追不及而返
博学而笃志(《论语》)C.吐死鼠于地上
其一犬坐于前(《狼》)D.衔之而去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穿井得一人》)(3)翻译下列句子。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4)文中的张历友是蒲松龄的诗友,为此鼠作《义鼠行》一诗,诗云:“此鼠义且黠,捐躯在所轻”,你觉得此鼠的“黠”体现在哪里?(5)作者蒲松龄在本文和《狼》的情感态度上有什么不同?【答案】(1)说等到这样(2)C(3)这只老鼠闻了闻死鼠,发出悲伤叹息的啾啾声,(然后)叼着死鼠离开了。(4)本文的“黠”体现在老鼠等蛇入洞后,就过来咬住蛇的尾部,当蛇出来,它就跑开,反复如此,迫使蛇最终吐出吞下的同伴。(5)本文的情感态度是肯定和赞扬,《狼》的情感态度是批判和讽刺。【详解】(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①句意:杨天一说。言:说。②句意:等到蛇想进入洞时。及:等到。③句意:如此反复好长一段时间。是:这样。(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A.介词,被/动词,认为、认同;B.连词表承接/连词表递进,而且;C.都是介词,在;D.代词,代指死鼠/助词,的;故选C。(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嗅:闻;如:像;悼息:悲伤叹息。(4)本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欻然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等内容可知,本文的“黠”体现在老鼠等蛇入洞后,就过来咬住蛇的尾部,当蛇出来,它就跑开,反复如此,迫使蛇最终吐出吞下的同伴。(5)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狼》一文中的“狼亦黠”意为狼也是狡猾的。黠:狡猾,狡诈。狼用假寐的方式诱敌,体现了狼的狡诈,但顷刻两毙,作者对狼的狡诈是批判和嘲讽的。“此鼠义且黠”,这只老鼠讲义气而且聪明。黠:聪明。这只老鼠用咬蛇尾巴的办法让蛇进不了洞,从而让蛇吐出了另一只老鼠,真是聪明,作者赞扬老鼠的讲义气和聪明才智。据此分析比较作答即可。【点睛】参考译文:杨天一说:看见两只老鼠出来,其中一只被蛇吞吃;其中另外一只眼睛瞪得象花椒的果实般大,好像十分愤怒,但远远望着不敢上前。蛇吃饱肚子,蜿蜒曲折地进洞;刚刚将蛇身经过了一半,另一只老鼠跑来,用力咬嚼蛇的尾巴。蛇发了怒,退回身子出了洞。老鼠本来就敏捷,很快就逃离。蛇追不到而回。等蛇想进洞时,老鼠又来了,如以前那样去咬嚼。蛇想进洞鼠就来,蛇出洞就跑开,如此反复好长一段时间。蛇只好出来,在地上吐出死鼠。另一只鼠马上过来嗅嗅死鼠,啾啾地悲鸣着好像在哀悼叹息,用口衔着死鼠而离去了。朋友张历友为这事作了一篇《义鼠行》的文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老翁捕虎族兄中涵知旌德县①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②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③不能动。(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注】①知旌德县:在旌德做知县。②具:准备。③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放。16.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邑人请(知县)曰 B.(知县)大失望,姑命具食C.(老翁)遂命役导往 D.(虎)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17.“老翁哂曰”中的“哂”,音shěn,《古代汉语字典》中解释为“微笑,讥笑”。如果请你翻译这个句子,你会选择“微笑”还是“讥笑”?为什么?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1)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2)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19.下列句子中的两个“遣”字,所蕴含的人物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1)(中涵)乃厚赠遣之。(2)康肃笑而遣之。20.你最想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哪一类人,让他能够从中受到教益(
)A.恃才傲物之人 B.半途而废之人 C.以貌取人之人 D.不学无术之人【答案】16.C17.示例1:选微笑。老翁因为对自己的捕虎能力非常自信,表现出从容不迫,这是自信的微笑;对于差役的恐惧,予以安慰,这是宽慰的微笑。示例2:选讥笑。老翁对自己的捕虎能力非常自信,看差役如此恐惧,不由得讥笑。他说:“我在,尔尚眼耶?”一个“尔”字、
一个“尚”字,都表现出对差役的不屑。18.(1)除非请来微州唐打猎,(否则)不能消除这个祸害。(2)听说这只老虎距离城中不到五里,我先去把它抓回来,再赐我饭食不迟。19.县令遣老翁走,是满怀感激之情的,从给予厚赠中可以看出;《卖油翁》中,陈康肃公遣老翁走,是上位者对下位者不予计较,随意打发他离开。20.C【解析】16.本题考查成分的省略。C.译为:于是县令就派人领着他们去寻找老虎呆的地方,原句缺少主语“县令”;故选C。17.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任选一个意思进行回答即可。选择“微笑”,可结合第一段“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写老翁主动请求先去制服老虎,再获得赐食,表现了其对自己的捕虎能力十分自信,因此可推知“哂”是微笑,表现出老翁的从容不迫;根据第二段“役至谷口,不敢行”可知,差役害怕老虎不敢前进,可推知“哂”是老翁在微笑,以此安慰差役。选择“讥笑”,可结合第二段“役至谷口,不敢行”写差役害怕老虎,不敢前进,这与老翁自信的状态形成对比,因此“哂”可以是讥笑。1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①非,除非;聘,聘请;患,祸害。②闻,听说;距,距离;捕,抓、捉。19.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①根据第一段“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第二段“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可知,县令特意持金币聘请老翁抓捕老虎,老翁最后也不负众望杀死了老虎,解决了祸患,此时县令是满怀感激之情的。②根据“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可知,面对陈康肃公的质问,卖油翁以陈康肃公只是手法娴熟对其反驳,并展示了自己滴油的技术,“笑而遣之”是陈康肃公对卖油翁不予计较,这符合陈康肃公的身份。20.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C.根据第一段“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②食”,第二段“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可知,县令初见老翁,认为老翁年老体弱,心中很失望,怀疑他不能捕获老虎,但最终老翁凭借自己的功夫杀死了老虎,这告诉我们不能以貌取人;故选C。【点睛】参考译文:族兄纪中涵担任安徽旌德县知县,县城附近出现了老虎,伤害了好几个猎人,没人能将它捉住。当地一个人前来拜见,建议说:“如果不去请徽州的唐家人来打猎,不能消除这场祸患!”于是就派遣官吏带着礼金前往。官吏回来后报告说,唐家专门挑选了两位技艺最好的人,已经在路上了,就快到了。等到唐氏选派的人到了,发现来的人是一个老翁,头发胡子全白了,说话的时候还不时咯咯咳嗽;另一个是十六七岁的男孩。众人很是失望,只能姑且命人给他们准备饭食(让他们安顿下来)。老翁发现纪中涵的不满,便半跪请命说:“听说那只老虎在离城不到五里的地方,我先去把它抓回来,回来后县令再赏赐饭食也不算晚。”于是纪中涵就派人领着他们去寻找老虎呆的地方。县衙来的人领到山谷口,就不敢再往里边走了。老翁一看,微微一笑说:“有我在,你们还怕什么?”进入谷中近一半,老翁转头对童子说:“这个畜生好像还在睡觉,你把它叫醒。”童子张口模仿老虎的啸声。(老虎)果然从林中出来,径直向老翁扑来,老翁手里攥着一把一柄短斧,长约八九寸,宽四五寸,举起手臂,屹立不动。老虎扑来,老翁侧头避过。老虎从头顶越过,落地已经血流一片。众人纷纷跑去看,这才发现老虎的身子从下巴下方到尾巴根部,早让老翁的斧头破成了两片。纪中涵就送给他厚礼,请他回去。老翁说自己为了这一招,臂力练了十年,目光练了十年。别人用扫帚在他的眼前挥过,他的眼睛不会眨一下,他的胳膊平举时,可以让几个壮汉向下拉,壮汉们悬着身子使劲晃,老翁的胳膊却一动不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祖纳传(节选)祖纳字士言,文义可观,王隐,陈郡陈人也。纳好弈棋,王隐谓之曰:“禹惜寸阴,不闻数棋。”对曰:“我亦忘忧耳。”隐曰:“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何不记述而有裁①成?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犹皆行于世,便成没②而不朽。仆③虽无才,非志不立,故疾④没世而无闻焉,所以自强不息也。况国史明乎得失之迹,此可兼济,何必围棋然后忘忧也!”史官之立,自纳始也。(选自《晋书》,有改动)【注释】①裁:削减。②没:消失。③仆: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④疾:痛心。21.运用表格提供的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写出词义,不要写序号。文言语句方法和例子释义及鲁肃过寻阳字源推测法:甲骨文①王隐谓之曰课内迁移法:权谓吕蒙曰《孙权劝学》②自纳始也成语联想法:自上而下③犹皆行于世查阅字典法:①如同,好像;②尚且;③同“由”,由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④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B.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C.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D.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2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故疾没世而无闻焉,所以自强不息也。24.借助“思考锦囊”和《孙权劝学》中的劝说技巧,结合本文内容,分析王隐是怎样说服祖纳的?思考锦囊★可以想想劝说的目的和劝说的技巧★可以想想劝说的语言特点★可以想想劝说者的情感【答案】21.①等到;到②对……说;告诉③从;由④尚且22.D23.(1)只是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所以我痛心自己在这个时代消失却没有人知道,这是我自强不息的原因。24.王隐先根据祖纳的经历点明劝说目的是希望他能“记述而有裁”;然后列举了名人的事例启发他;又以自己自强不息的经历现身说法;最后对祖纳寄以殷切希望,情感真挚;语言言辞恳切。【解析】2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甲骨文上展现的“及”=(人)+(又,抓),像一只手从背后抓住前面的人。指赶上并抓住。句意:等到鲁肃过寻阳的时候。及:等到;(2)“权谓吕蒙曰”句意:孙权对吕蒙说。谓:对……说;告诉。(3)“自上而下”意思:从上到下;自:从。“自纳始也”句意:从祖纳开始。自:从。(4)选②。“犹皆行于世”句意:尚且都流行于世。犹:尚且。2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你年轻时在五都长大,在四方游历,华夏后裔的成败,你都应当有所见闻。根据句意断为: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故选D。2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了解往事;耳:罢了。(2)故:所以;疾:痛心;没世:指在这个时代消失;无闻:指没有人知道。2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回顾《孙权劝学》中的劝说技巧:《孙权劝学》中“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可见孙劝劝学有的放矢,注重实效;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根据“乃始就学”可知,吕蒙身体力行,开始学习,孙权的劝说发挥实效,语言真挚恳切。根据选文“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何不记述而有裁成?”等语句可知,王隐知道祖纳喜欢下棋,于是想让他将时间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晋还没有一部史书,希望他把史实记述下来并且剪裁定稿;“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犹皆行于世,便成没而不朽”,列举惠仲速写《风俗通》,崔子真写《政论》的名人事例启发祖纳也著书;“仆虽无才,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所以自强不息也”,以自己(王隐)自强不息的经历现身说法;“国史明乎得失之迹,此可兼济,何必围棋然后忘忧也”,点明王隐对祖纳寄以殷切希望,希望他著书造福天下,不用下棋来忘记忧愁,情感真挚,语言言辞恳切。【点睛】参考译文:祖纳,字士言,文章的内容值得观赏,王隐,字处叔,是陈郡的人。祖纳喜欢下棋,王隐对他说:“禹珍惜每一寸光阴,没有听说他下棋吧。”祖纳回答说:“我也是以此忘记忧愁。”王隐说:“晋还没有一部史书,如果天下大乱,旧事将消失湮灭。你年轻时在五都长大,在四方游历,华夏后裔的成败,你都应当有所见闻,为什么不把史实记述下来并且剪裁定稿?惠仲速写《风俗通》,崔子真写《政论》,尚且都流行于世,成为身后的不朽之作。我虽然没有才能,不是正确的志向不确立,所以我痛心自己在这个时代消失而没有人知道,这是我自强不息的原因。何况国家的历史表明政事得失的情况,这能够兼济天下,为什么一定要下棋然后忘忧呢!”记录历史的官位,从祖纳开始。25.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熊与坎中人有人入山射鹿,忽堕一坎①内,见熊子数头。须臾有大熊入,以为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份与此人。此人馁②久,冒死啖③之,熊似甚怜之。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后熊子大,其母一一负而出。子既出尽,此人自分④必死坎中,而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意,便抱熊足,熊即跃出,遂不得死。呜呼,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选自《搜神后记》)【注释】①坎:坑。②馁:饥饿。③啖:吃。④自分(fèn):自料,自以为。(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而熊母复还②遂不得死(2)文中哪一句概括文章中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熊怎样的情感?【答案】(1)又;于是,就。(2)呜呼,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熊的赞美之情。【详解】(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①句意:但母熊又回来了。复:又;②句意:(那人)就死不了了。遂:于是,就。(2)本题考查文段的理解和情感主旨。故事叙述了一人掉入坎中,“熊似甚怜之”“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最后,“便抱熊足,熊即跃出,遂不得死”。母熊不仅不残害堕入坑中的人,还给他吃的,最后救他出坑。“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的意思是:都说禽兽没有情义,但看这熊(的行为),怎么能说动物没有情义呢。这句话点明主旨,赞美了熊的宽容、大爱,有情有义。所以,“呜呼,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熊的赞美之情。【点睛】参考译文:有一个人到山里射鹿,忽然掉进一个坑里,看到有几头小熊。一会儿,有只大熊进入坑里,那人以为它要伤害自己。一会儿,大熊把食物分给几个孩子。最后给了那人一份。那人饿了很久,冒着生命危险吃了,大熊似乎很同情他。每个早上,母熊觅食回来,总是分给他一份,这个人依赖(母熊给的食物)用来活命。后来小熊长大了,母熊把它们一一背出坑。小熊全走了,那人料想自己必死在坑中,但母熊又回来了,坐在人身边。人明白了它的意思,便抱着熊的腿,熊立即跳出,(那人)就死不了了。啊,都说禽兽没有情义,但看这熊(的行为),怎么能说动物没有情义呢!26.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 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 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 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选自《庄子》)(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鼓琴足以自娱回不愿仕(2)颜回的追求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论语>十二则》 中与“善哉,回之意!”意思相近的语句是“”, 它们都表达了孔子的情感。(3)对本语段中画直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仔细审视自己,就不怕失去什么;修炼自己的内心,就不担心没有官可做。B.真正安闲自得的人,失去什么都不会畏惧;注重内心修养的人,没有什么官职也不会因此羞愧。C.懂得自我满足的人,并没有失去什么;注意道德品行的人,没有什么官职也不会因此羞愧。D.善于审视自己的人是真正有收获的人,并没有失去什么;修炼自己的人,做什么官都不怕。【答案】(1)弹做官(2)安贫乐道贤哉,回也!赞扬(3)C【详解】(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为:弹琴足以使我欢娱。鼓:动词,弹。②句意为:我不愿做官。仕:做官。(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题空一:孔子说颜回“家贫居卑”,可知他家里贫穷;根据“足以给粥、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可知,颜回对自己的境遇很知足,对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乐于奉行。用成语来形容,就是“安贫乐道”,即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题空二、三:“善哉,回之意”意思是:实在好啊,颜回的心愿!这是孔子对颜回安贫乐道的赞扬。《十二则》 中“贤哉,回也”意思是: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这是对颜回品质的赞扬,意思相近。题空二:贤哉,回也!题空三:赞扬。(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重点词语——审自得者:懂得自我满足的人;行修于内者:注意道德品行的人;无位:没有官职;怍:羞愧。正确翻译应为:懂得自我满足的人,不会因为利禄而使自己受到拘累;真正安闲自得的人,明知失去了什么也不会畏缩焦虑。故选C。【点睛】参考译文:
孔子对颜回说:“颜回,你过来!你家境贫寒居处卑微,为什么不外出做官呢?”颜回回答说:“我无心做官,城郭之外我有五十亩地,足以供给我食粮;城郭之内我有四十亩地,足够用来种麻养蚕;拨动琴弦足以使我欢娱,学习先生所教给的道理足以使我快乐。因此我不愿做官。”孔子听了深受感动,改变面容说:“实在好啊,颜回的心愿!我听说:‘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因为利禄而使自己受到拘累;真正安闲自得的人,明知失去了什么也不会畏缩焦虑;注意内心修养的人,没有什么官职也不会因此惭愧。’我吟咏这样的话已经很久很久了,如今在你身上才算真正看到了它,这也是我的一点收获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2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长而益精()
(2)度黑山()28.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29.“”,是全文的主旨。此句与《木兰诗》中相同的句子应是“”。【答案】27.长大越过(翻越、跨过)28.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29.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解析】27.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1)句意: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长:长大。(2)句意:翻越黑山。度:越过(翻越、跨过)。28.本题考查断句。这句话意思是: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买了骏马和马鞍,替父亲出征。据此断句为: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29.本题考查文章主旨。文章写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亲出征的故事。以叙述为主,写作手法简洁平淡。“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是作者的议论,也是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呼吁男女平等的美好愿望。此句与《木兰诗》中相同的句子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点睛】参考译文:木兰是古时候的一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正碰到皇帝招兵,她的父亲的名字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买了骏马和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建奇功。哈!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我看到木兰从军的事情后就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智子疑邻郑人有一子,将宦①,谓其家曰:“必筑坏墙,是不善,人将窃。”其巷人亦云。不时筑,而人果窃之。以其子为智,以巷人告者为盗。(选自《韩非子》)【注】①宦:做官30.关于“谓”字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四种。文中“将宦,谓其家曰”中“谓”的意思是(
)A.告诉,对……说。B.称呼,叫作。C.说。D.谓语,现代汉语语法中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句子成分。31.本文的主旨可以从郑人及巷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郑人而言,主旨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上海市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2025江苏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海南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广州中医药大学《形体训练(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环境艺术专题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运动解剖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针织物设计与试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四川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2025年福建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股东股权继承转让协议3篇
- 2025年中央歌剧院毕业生公开招聘1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北京市高校课件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代史纲要 教学课件
- 监事会年度工作计划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 SVG无功补偿培训
-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卫生部2010年版
- 大猫英语分级阅读 六级1 Arthur's Fantastic Party课件
- SCA自动涂胶系统培训讲义
- LEC法取值标准对照表
- 华中数控车床编程及操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