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章信息类文本阅读3第二节观点推断题-选项看逻辑文内找依据课件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章信息类文本阅读3第二节观点推断题-选项看逻辑文内找依据课件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章信息类文本阅读3第二节观点推断题-选项看逻辑文内找依据课件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章信息类文本阅读3第二节观点推断题-选项看逻辑文内找依据课件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章信息类文本阅读3第二节观点推断题-选项看逻辑文内找依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观点推断题——选项看逻辑,文内找依据观点评价与推断题是信息性阅读的必考题,此类题目的选项往往是对文本观点的分析、评价和推断。命题者常在依据与结论的一致性、逻辑关系的合理性方面设置错误点,主要包括于文无据(无中生有)、推断过度、强加关系等,侧重考查考生对相关材料信息的分析、评价、逻辑推断能力。学习任务一掌握三种设误类型设误类型一于文无据(无中生有)有些内容在原文中没有出现,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命题者却故意将这些内容放到选项中。〔即学即练〕1.[选项](2022•全国乙卷,T1-B)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叙事时较难将人物和场景融为一体。[原文]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1)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2)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逐句比对,重点关注表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词句,注意选项中“全”“都”“一定”“就”“可以”等词语。“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于文无据。文中只说“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至于西方语言有没有这一特点及其作用,文中并未提及。设误类型二推断过度命题者不尊重原文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细微差别,排除个例和特殊现象,从而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效等,得出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即学即练〕2.[选项](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T3-D)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原文]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变的迹象。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命令编选《古文渊鉴》,称为御选。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布,这跟它用真德秀的体例有关,也跟篇幅有关,它有六十四卷,篇幅太多了自然不易推行。[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1)重点关注表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词句,注意选项中“全”“都”“一定”“就”“可以”等词语。(2)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逐句比对,找出两者之间在逻辑表述上的细微差别,从而锁定正确答案。

原文虽然提及“编选体例”,但突出的是不同选本的不同体例,没有突出“变迁史”。且单读《古文观止》,在没有与其他选本比较的情况下,也无法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选项推断过度,故选项错误。设误类型三强加关系选项前后两句话在原文中没有选项说的关系(如因果、条件、目的、递进等),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却强行说有关系。如将“因”与“果”错位、“条件”与“结果”错位或强加因果。〔即学即练〕3.[选项](2022•全国甲卷,T3-B)与其他艺术品相比,金银器因其“俗”,且经反复销熔,所以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原文]金银器兼具富与丽的双重品质。首先它是财富,其次它是一种艺术形态,然而通过销熔的办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相对于可入鉴藏的书画、金石、玉器、瓷器之雅,金银器可谓一俗到骨。它以它的俗,传播时代风尚。与其他门类相比,金银器皿和首饰的制作工艺都算不得复杂,这里便格外显示出设计的重要。[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所以……”强加因果。原文是“……然而通过销熔的办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相对于可入鉴藏的书画、金石、玉器、瓷器之雅,金银器可谓一俗到骨。它以它的俗,传播时代风尚”,只是谈到金银器的“俗”和通过销熔的办法反复改变样态以传播时代风尚,并未说到这两个原因影响了它的传世实物数量。[注意事项](1)从分句间是否存在因果、条件关系的角度思考,判定选项是否强加某种关系,推理生硬。(2)从选项显示的原因、条件以及结果是否唯一或多种的角度思考,判定选项推理是否片面。(3)从是否混淆了某种关系的角度思考,判定选项推理的合理与否,如是否将“只有……才……”混淆成“只要……就……”等。方式一文内信息综合型此类选项往往是对原文局部信息和整体文意的概括分析,是依据对原文信息的理解而做出的推理判断。主要考查:①对文章显性信息进行推断,使隐性信息显性化的推理能力;②对文章若干个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得出新信息的归纳能力;③对无序信息进行加工重组,推衍出新信息、新发现的分析能力。学习任务二

两大选项命制方式〔解题技巧〕〔典例剖析〕[选项](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T3-C)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属性和意义。[原文]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选项从“用表时态的词语表述”角度命题。原文说“这些研究所探求的……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也就是选项中“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属性和意义”。故选项正确。〔即学即练〕(2021•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材料二:《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A【解析】“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说法错误。由材料一第1段可知,莱辛提出“诗画异质说”是在18世纪,而材料二第1段中提到晋代陆机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晋代要早于18世纪,所以不能说“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方式二文外信息印证型此类选项要么引用文艺理论,要么列举包含哲理的名言警句、诗句,要么列举生活现象等文外信息,让考生去分析判断是否与原文中的某一个观点相符合。〔解题技巧〕(1)根据题干或选项,明确要印证的文本观点,并回归原文找到文中对应信息区间,准确理解要印证的文本观点。(2)逐项理解文外材料的内涵、道理,比对分析是否与原文观点一致,做出判断。〔典例剖析〕(2021•新高考Ⅰ卷,T3)(阅读材料见P19)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D[解析]莱辛“诗画异质”观点就是诗画并不同质,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用于表现“动作”或情事。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A项中“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B项中“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C项中“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说的是画、诗相得益彰,并非“诗画异质”;D项“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表现时间上的静止的某一点,“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正好支持“诗画异质”的观点。〔即学即练〕原文: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浸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植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D【解析】根据原文“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可知,这种情感也属于主体;D项还与原文中所说的“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相悖。故“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错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建安风力”这一名词首先出现在《诗品》中,钟嵘为反对齐梁的靡靡之音,高倡追步建安,提出了这个带有战斗性的口号。这个口号从来没有另外的解释,它是作为一种朗爽遒劲的风格而出现的。《文心雕龙》也简称“风力”为“风”,而与“气”作为同一事物。如说:“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这与《诗品》里说“仗气爱奇,动多振绝”是同一涵义的。这也就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浪漫主义风格。历来人们认为浪漫主义是主情的,《文心雕龙》也说:“怊怅述情,必始乎风。”然则《诗品》之用风力来标出建安的风格特点,正是取其说明一种积极浪漫主义的特征。而《诗品》又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说明风力在诗歌风格中是起着骨干作用的。至于文辞当然也与风格有关,但那是比较次要的,属于润色性质的;而这种作为骨干的朗爽遒劲的风格,又是表现了一种性格品质的,《诗品》不但把它称之为气,同时又称之为骨。如说:“骨气奇高,辞彩华茂。”后人因之又称建安风力为建安风骨。它说明了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是高瞻远瞩的,是有理想而不同于流俗的,是具有英雄性格的,这就是建安风骨的原意与传统的理解。李白说:“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建安骨”是“逸兴”,是“思飞”,是“上青天”“览明月”的,这能不是属于浪漫主义的范畴吗?“建安骨”“建安风骨”“建安风力”因此是同一个概念,那就是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与风格。建安诗坛的精神面貌,历来也是有一致看法的,《文心雕龙》归结之为:“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这“慷慨”“任气”“磊落”“使才”是一种什么创作方法的特征呢?这是不言而喻的。建安风骨所标志的浪漫主义的特征,因此从来就是建安诗坛的代表风格。文学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因此主要也是那鼓舞的作用。当然战乱既是客观存在的,就应该在文学中得到反映,直接的或者曲折的,建安风骨是在战乱的废墟中诞生的,它不可能对于这个没有反映,《文心雕龙•时序》说:“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然则“梗概多气”的风格中未始没有战乱的反映,但是这究竟还不是主要的方面,也不能代表整个建安时代。贯穿着整个建安时代而且在推动历史发展上意义深远的,是封建社会从汉代停滞不前的状态下要向前跨进一步的斗争和展望。这就是建安风骨“雅好慷慨”“梗概多气”的主要原因和力量。浪漫主义是加强生活意志的,是高瞻远瞩的,这对于建安时代来说是最有代表性的风格,这就是建安风骨。中国诗歌中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从来是集中地表现了政治斗争的;爱国主义的精神、反抗权贵的品质、举贤授能的开明政治理想,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发展中诗歌的中心主题;建安风骨为这个传统增加了光辉的成就,这就是陈子昂所以高倡风骨的缘故。(摘编自林庚《陈子昂与建安风骨——古代诗歌中的浪漫主义传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钟嵘提出的“建安风力”这个有战斗性的口号,与齐梁的靡靡之音不同,它强调一种朗爽遒劲的风格。B.《文心雕龙》与《诗品》中关于“风”“气”内涵的理解是一致的,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浪漫主义风格。C.文辞不是文风形成的主要原因,建安风骨的精神是慷慨任气,磊落使才,表现为一种英雄品格。D.建安风骨诞生于废墟之间,其文学内容反映了那个时代战乱的客观现实,这贯穿了整个建安时代。D【解析】“建安风骨……这贯穿了整个建安时代”错误,由原文倒数第二段“贯穿着整个建安时代而且在推动历史发展上意义深远的,是封建社会从汉代停滞不前的状态下要向前跨进一步的斗争和展望”可知,建安风骨确实有反应战乱时代的客观现实,但并没有贯穿整个时代,贯穿整个时代的是当时的一些文人“从汉代停滞不前的状态下要向前跨进一步的斗争和展望”。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认为建安风骨是高瞻远瞩的浪漫主义风格,重情感抒发和精神实质,这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B.文章引证内容主要出自《文心雕龙》和《诗品》这两部作品,大量的引证加强了文章议论的力度。C.引用李白的诗是为了论证浪漫主义特质是建安诗坛的代表风格,对分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D.文章语言典雅,思路清晰,论证有力,其道理论证、事实论证丰富,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学术造诣。D【解析】“事实论证丰富”错误,文章没有具体丰富的事实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诗词不具有建安风骨特质的一项是()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B.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C.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D.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解析】这首诗名《人日》,通过“离家”“人归”“思发”等词语可知,这是一首清婉哀怨的思乡诗,不具有梗概多气、磊落使才、英雄气概、具有个人高尚品性等作者强调的高瞻远瞩的浪漫主义风格特征。C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材料一: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起点应该是如何把握农时。种植需要确定合适的时间才会有好的收获,它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种自然因素配合。古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天人合一”与“三才”(指天、地、人)思想的形成。任何抽象的哲学理念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措施才能实现其价值。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把握农时,实现天人合一,并获得好的收成呢?我们的祖先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加上北方耕、耙、耱(南方的耕、耙、耖)三者配套的抗旱保墒体系,再辅以中耕除草的技术,以少量土地养活众多人口,构筑了一条通往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可以说,深厚的农耕基因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它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学的产生,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概念和抗旱保墒体系,构成了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所以说,二十四节气就是合理利用农时的典范,是当时发达的农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如今的中国农业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进了西欧农业模式,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其中化肥与农药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存在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耕作层变浅等。环境污染的现象日益突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困难。二十四节气这一体系依然没有过时,这是因为不管农业生产如何发达,基础的原理不会变化,即依赖自然而生产。人们依然要遵循自古以来形成的尊重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知识体系,指导种植、养殖等生产的各个过程,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产方式。二十四节气理念正以新的形式服务于中国当代农业。传承二十四节气还可以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不管工业化的程度有多高,乡村依然会是中国社会的最大板块,乡村的和谐依然要与工业化进程并行不悖。城乡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双向的、良性的,不能因为工业化而让乡村失去了它应有的韵味。二十四节气时刻提醒人们,城市不能离开乡村。通过熟悉二十四节气,生活在都市的人们能够了解乡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中国在未来将越来越多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二十四节气如同中国文化的一张核心名片,有利于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当中国人提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时,西方一些国家很不适应,认为这是中国试图主导世界的行为。实际上,中国的文化基因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和谐理念,不是征服理念,“一带一路”是用玉帛替代干戈的形式之一。在世界文明史的视野中,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知识体系,只有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才能产生。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应该很好地使用这个名片,排除干扰,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为整个人类谋福祉。(摘自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有删改)材料二: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意味着对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对中国承担保护职责的信任。这就要求我国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积极推动二十四节气的各项保护工作。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生产实践,是古代天文学和农学同步发达的结晶。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二十四节气本来是大众的生产生活日用文化,始于西周,于春秋战国基本定型,于西汉完成记载。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度为其推广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古人立国,以测天为急……察悬象之运行,示人民以法守”,通过官方推行,二十四节气才被普遍用于指导国计民生。2000多年以来,二十四节气既是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也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风向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让二十四节气扎根人心,回归生产生活日用,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一直以来,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人们不仅传承着二十四节气内在的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而且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创造性利用,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既有国家祭典,又有生产仪式和习俗活动,还有谚语、歌谣、传说、诗词、工艺品、书画等文艺作品。二十四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有助于激起国人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会进一步增强外国人士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选自张勃《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有删改)【链接材料】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这一天恰逢中国传统的立春节气。立春标志冬天结束,春天开始。随着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冬奥会开幕式缓缓开启。从“雨水”开始,至“立春”结束,一幅幅节气的美丽画面对应着中国古典诗词或谚语,将中国元素与冬奥会完美融合,惊艳了世界。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以把握农时为第一步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B.在利用二十四节气进行耕作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逐渐形成,“天人合一”哲学与“三才”思想由此产生。C.西欧农业模式的产物——农药与化肥的副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D.利用好二十四节气这张文化名片,落实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整个人类谋福祉。B【解析】“由此产生”逻辑顺序有误。根据材料一的第二段“深厚的农耕基因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它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学的产生,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概念和抗旱保墒体系,构成了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可知,先有天人合一哲学,进而孕育二十四节气;且整个第二段都可看出运用二十四节气进行耕作是重农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选项中“在利用二十四节气进行耕作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逐渐形成”以及“由此产生”的表述都颠倒了逻辑先后顺序。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应传承二十四节气所包含的理念,更多地利用传统有机肥料,建立新型生态农业模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种养结合,循环利用。B.二十四节气是天文与农学两方面知识高度配合的体系,只有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才能产生,是中华文明体在早期优于其他文明体的证明。C.长期以来,二十四节气被全国各地采用,为多民族共享,各族人民通过创造性利用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D.只有采取更加有组织、有计划的措施,使二十四节气扎根人心,回归日常农业生产,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才能保障国计民生。A【解析】B.“是中华文明体在早期优于其他文明体的证明”于文无据,虽然从材料二第二段可推出“二十四节气是天文与农学两方面知识高度配合的体系”,材料一第五段也明确指出“只有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才能产生”,但是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这一事实,以及二十四节气的独特性,并不能作为中国早期文明“优”于其他文明的证明,因此这一结论于文无据。且不同文明体特点不同,并无优劣之分。C.“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属于曲解文意。材料二第四段中“传承内在的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和“创造性利用”之间是递进关系,选项中将“创造性利用”表述为方法途径,将“丰富多彩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观”表述为结果,曲解了句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才是由此产生的结果,而且“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华文明内在统一的,并非“丰富多彩”。D.“回归日常农业生产”信息概括不全。原文还包括“生活日用”,从“国家祭典”“习俗活动”“文艺作品”这些词语也可以得出。“才能保障国计民生”也夸大了传承二十四节气的作用。3.下列选项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农业。B.《吕氏春秋•审时》有言:“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C.游牧文明的发展仅需要了解四季这种较粗的时序概念,没有细分节气的需求。D.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D【解析】材料一的观点包括二十四节气产生于中国的原因以及现实意义两方面。A.为事实论据,说明中国有深厚的农耕基因,可论证二十四节气产生于中国。B.属于道理论据,引用《审时》中“三才”思想与农业关系的论述,证明中国古代农学思想发达是二十四节气产生于中国的条件之一。C.以游牧文明和材料中的农耕文明进行对比论证,说明游牧文明不具备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条件,从而证明具有农业基因的中国具备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条件。D.虽是事实论据,但是支撑的是材料二的观点,论证我国对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落实到位,且二十四节气为全国各地各族共享的观点。4.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二十四节气产生于中国古代的原因。【答案】①中国古代有深厚的农耕基因和发达的农业作为先决条件。②中国古代先进的天文知识与农学高度配合是必要的技术条件。③中华文明是尊重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文明模式。④秦汉时的郡县制为二十四节气的推广和最终完成提供制度保障。5.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拉开了序幕。请你根据材料,从文化的角度,结合你对冬奥会的认识,谈谈自己对这一设计意图的理解。【答案】①致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文化自信:选择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进行冬奥倒计时,表达民族自豪感。②借冬奥会推广中国文化:用浪漫的二十四节气增强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让世界更了解中国。③体现中华文明的理念与冬奥会精神的契合:二十四节气的和谐理念与冬奥会的团结精神契合。④表达希望与祝福:立春预示严寒结束,春天到来,也是冬奥会蕴含生命力与希望的最好象征(或:与本届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口号吻合)。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材料一:要揭示艺术作品内在的奥秘,不是凭借现成的资料,而是把艺术形象中的情感逻辑和现实的理性逻辑加以对比。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的、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而排斥的是个人的感情。可是艺术家则恰恰相反,艺术感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歪曲”的。正是因为“歪曲”了,这种表面上看来是表层的感觉才成为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一种可靠索引。有些作品,尤其是一些直接抒情的作品,往往并不直接诉诸感觉,光用感觉还原就不够了。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首诗好在什么地方?它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之中。这时用感觉还原就文不对题了,应该使用的是情感逻辑还原。诗的逻辑的特点是绝对化。理性逻辑是客观的、冷峻的,是排斥感情色彩的,对任何事物都采取分析的态度。按理性逻辑的高级形态,即辩证逻辑,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不变的。把恋爱者的情感看成超越时间、地点、条件的东西是无理的,但是,这种不合理之理,恰恰又符合强烈情感的特点。清代诗话家吴乔把这叫作“无理而妙”。无理对于科学来说是糟糕的,是不妙的,可对艺术、审美情感来说则是妙极了。因为无理了,超越了,理性了,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理性的一个特点是全面性,不能片面、绝对化,而情感的一个特点恰是绝对化,不绝对化不过瘾。所以宋朝诗评家严羽才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自然,情感逻辑的特点不仅是绝对化,而且可以违反矛盾规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有的人》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按通常的逻辑来说是绝对不通的,要避免这样的自相矛盾,就要把他省略了的成分补充出来:“有的人死了,因为他为人民的幸福而献身,因而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这很符合理性逻辑了,但这一改却不是诗了。越是到现代派诗歌中,扭曲的程度越大,现代派诗人甚至喊出“扭曲逻辑的脖子”的口号。在小说中,情节是一种因果,一个情感原因导致层层放大的结果,按理性逻辑来说,理由必须充分,这叫充足理由律。可是在情感方面充足了,在理性方面则不可能充足。如说贾宝玉因为林黛玉反抗封建秩序,思想一致才爱她,理由这么清楚,却一点感情也没有了。在现代派小说中,恰恰有反逻辑因果的,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整个小说的情节的原因和结果都是颠倒的,似乎是无理的。情节的发展好像和逻辑因果开玩笑,反因果性非常明显。种种荒谬的情节,仔细研读,你会发现,在表面上绝对无理的情节中,包含着一种深邃的道理,当然,可能阐释的空间是多元的。余华之所以不写鼻子打歪了的痛苦,那是因为他要表现人生有一种特殊状态,是感觉不到痛苦的痛苦,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痛苦不已,而在性命攸关的大事上麻木不仁。这是人生的荒谬,但人们对之习以为常,非但没有痛感,相反乐在其中。这是现实的悲剧,然而在艺术上却是喜剧。喜剧的超现实的荒诞,是一种扭曲的逻辑。然而这样的歪曲逻辑,启发读者想起许多深刻的悖谬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哲学命题:为什么本来属于你自己的东西被抢了你却感觉不到痛苦?为什么自己的一大车子东西被抢了而无动于衷,却把别人的一个小背包抢走还沾沾自喜呢?缺乏自我保卫的自觉,未经启蒙的麻木、愚昧,从现实的功利来说,是悲剧,从艺术哲学的高度来看,则是喜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最为荒诞的现象背后潜藏着深邃的睿智:没有痛苦的痛苦是最大的痛苦。(摘编自孙绍振《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材料二:许多作家都在刻意追求人物性格的塑造,而成功者往往是少数。一般的写作书上说,这是因为作家没有抓住人物的个性,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共性上,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如何才能抓住个性呢?这是要进一步追究的问题。其实个性是一个有广泛概括性的概念,可以有思想的个性,也可以有民族的个性,但这不是人物个性的焦点,人物个性的焦点是情感的个性,亦即情感的独特的逻辑性。作家要服从人物,主要是服从人物的独特情感。这种情感有它独特的逻辑性,不但是作家不能任意左右它,就是人物自己的意志和理性也不能随便改变它。鲁迅虽然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神化诸葛亮不满,但是,他对关云长的形象特别称赞。这是因为,关云长在理智上不是那么强大,时常感情用事。他的理智时时与感情矛盾,而且经常被感情所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经特别引用关公在华容道释放曹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