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SR/ASHRAE90.4P标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数据中心能效标准目录TOC\o"1-2"\h\z\u前言 名称:BSR/ASHRAE90.4.P标准,数据中心能效标准1.目的本标准旨在确立以下数据中心的最低能效要求:a. 运行和维护设计、施工和规划;b.利用场内或场外可再生能源资源2.范围2.1本标准适用于:a.新建数据中心及其子部分和子系统;b.数据中心及其子部分和子系统扩建;c.现有数据中心或其子部分的系统和设备改造。2.2本标准规定不适用于:a.电话局b.重要设施c.信息技术设备(ITE)2.3如果本标准明确表示,应排除其他某些建筑物或其元件。2.4本标准不应用于规避任何安全、健康或环保要求。3.定义3.1概述本标准中,本章含有对一些术语、缩写和缩略词的解释。这些术语适用于本标准所有章节。本文中未进行解释的术语含义与其使用的语境中一般公认的含义相同。一般公认的含义以采用机构认可的完整词典中记录的美式英语惯用法为基础。3.2定义采用机构:采用本标准的机构或代理。新风:建筑或空间外的空气,引入建筑物的室外空气来源。排风:从某空间通过机械或自然通风系统排放至建筑物外面的空气。循环风:从某空间排出,并用作再次送风的空气。回风:从空间内去除,然后进行再循环或排出的空气。送风:通过机械或自然通风装置排放至空间内的空气,由新风、循环风或回风组合而成。改造:建筑物或其系统和设备的替换或扩建。日常维护、维修和检修或建筑物用途或者类别的改变不属于改造范畴。改造不包括ITE的增加、移动和改变。全年机械能效因子(AMLC):所有冷却设备、风机、泵和散热设备每年的能量总和除以数据中心ITE能量。主管部门(AHJ):负责执行本标准的机构或代理。自动:采用某些非手动方式且无须人为干预启动时通过自身机制可自动运行,例如:改变电流强度、压力、温度或机械配置。(见手动。)分支电路:保护电路用最终过电流装置和出口之间的电路导体;荷载所流向的最终电线。建筑物:被外墙或外墙与界墙和屋顶全部或局部围成的构筑物,为人类、动物或财产提供庇护。围护结构:建筑物外墙以及半室外部分。建筑官员:授权代表主管部门的官员或其它指定代表。机柜:装有连接装置、终端设备、仪器、电线和设备的柜子。断路器:当在其额定范围内正确使用时,用来通过非自动方式启闭电路并在不损坏本身前提下在预定过电流条件下自动打开电路的装置。空调占地面积:建筑物或构筑物空调空间的占地面积。见空调空间。计算机房:建筑物内一个房间或一部分,其ITE负荷不超过10kW或20W/平方尺(215W/平方米)。控制:管理设备运行。施工:新建筑物装配和安装或现有建筑物扩建或改造。施工文件:建筑物、建筑物系统或其部分施工所用图纸和技术规范。冷却空间:空调空间。数据中心:一个房间或建筑物或其中一部分,包括数据中心系统使用的计算机机房,其ITE负荷超过10kW或20W/平方尺(215W/平方米)。.数据中心能量:数据中心全年能量使用情况,包括所有IT设备能量及支持IT设备、数据中心建筑的能量。数据中心ITE设计功率(kW):ITE的功率总和;本标准中,ITE功率不随季节变化,则ITE能量为ITE功率乘以8760(典型年的小时数)。数据中心ITE能量(kWh):ITE耗能总和。数据中心接入点(PoP):承运商连接数据中心通讯设备的位置。设计条件:系统稳定运行所需的稳定环境条件,例如温度和照度。ITE设计负荷:ITE总负荷,单位千瓦或千伏安。ITE设计负荷应在施工文件中做出规定,不含任何附属设备的负荷,如风机或其他非IT设备固有的组件,即使这些设备是UPS运行所需组件。设计机械能效因子(设计MLC):所有冷却设备、风机、泵和散热设备功率总和除以数据中心ITE设计功率。设计人员:根据适用的国家许可法,获得执业许可证的建筑师或工程师。露点:气压和含湿量不变,空气冷却至相对湿度为100%(即饱和)时的温度。配电系统:将物质或能量从源头输送至使用点的传输方式,例如:导管、管道和电线。配电系统包括风机、泵和变压器等辅助设备。效率:额定条件下的性能,通常以百分数或小于1.0的小数表示。设计电损因子(设计ELC):ITE的设计电损因子是电路链中三个环节的组合损耗(或效率计算得出的损耗),即接入电力段、UPS段和ITE配电段。设计电损因子计算时基于配电链路的最差情形,以得到设计最低电力效率。设计ELC不包含设施中所有的电气损耗。设计ELC界线:《美国国家电气规程(NFPA70)》中规定的进线设施点。封闭空间:被墙壁、楼面和屋顶等固体表面以及门和活动窗等装置包围的空间。能量:做功能力,形式多样,可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例如:热能、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通常以英国热量单位(Btu)和千瓦时(kWh)为计量单位。设备:空调、电力设备和信息技术设备(ITE)。主要设施:建筑物中具有下列功能之一的部分:医院及其他具有手术或者急诊设施的卫生保健机构;b. 消防站、救助站、警察局和急救车车库;c. 指定地震、飓风或者其他应急避难所;d. 指定应急准备、信息和控制中心及其他应急响应设施;e 发电站、输配电站及其他作为重要设施的应急备用公用设施;f. 存放剧毒材料的构筑物,并且剧毒材料的数量超过允许的最大量;g. 航空指挥塔、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和应急飞机库;h. 具有关键国防功能的建筑物和其他构筑物。现有建筑物:主管部门先前已占用或批准占用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既有设备:现有建筑物内先前已安装有的设备。既有系统:现有建筑物内先前已安装有的系统。风机制动马力(轴功率):传递到风机轴上的马力。制动马力(bhp)并不包括机械驱动损耗(例如:皮带和齿轮)。楼层面积:建筑物空间楼层面积之和,包括地下室、夹层楼面、中间层和净空高度不小于7.5英尺的顶层房间。面积测量起点是外墙外部面或建筑物隔墙中心线,但不包括有盖人行道、露明屋顶、门廊或类似空间、管沟、外部露台或者台阶、烟囱、挑檐和类似空间。化石燃料:碳氢化合物沉淀所得的燃料,例如在先前地质时期生存的物质沉积后形成的石油、煤炭或者天然气。燃料:可用来通过燃烧产生热量或能量的材料。历史建筑:采用机构特别指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被列入《国家史迹名录》或已被美国内政部长确定有资格列入名录的建筑物或空间。HVAC系统:单独或共同为建筑物或其任一部分进行供暖、通风或空气调节的设备、配电系统和终端设备。进线设施点:公用设备停止对业主提供进线电源的端点,见《美国国家电气规程(NFPA70)》。进线设施环节:设计电损因子的进线设施环节应包括向不间断电源和机械设备供电的电气系统的所有元件,从向建筑物供电的进线供电点荷载端开始,经过所有其它变压器、电线和开关装置,直至制造商提供的不间断电源和机械设备。信息技术设备(“ITE”):IT设备,包括计算机、数据存储、服务器和网络/通信设备。ITE增加、移动和改变:对ITE设备进行的正常和永久增加、移动和改变,如将服务器从一个ITE机柜移动到另一个ITE机柜。ITE机柜:用以安放ITE并为ITE提供适当通风的机架、柜子或底架。IT设备能量:用于计算机、数据存储和网络设备以及以输出不间断电源(UPS)为代表的辅助设备的每年需要的能量。ITE配电段:电损因子计量段,包括电路链中的所有元件,从UPS段制造商输出负载终端,通过所有变压器、电线和开关,直到且包括可将用于数个ITE连接的信息技术设备(ITE)或配电板与电路连接的插座。ITE配电段不包括实际的ITE及其电线或者任何附件。如果在制造商配置的独立柜子内进行硬连接,计算路径应在设备制造商提供的功率输入端终止。计算电损因子的ITE配电段应选用最长路径,包含产生损耗的最多的设备,例如变压器、开关装置和/或配电盘。ITE间:ITE专用房间。ITE间效率:ITE间用电气、机械和照明系统的数值总效率,用于计算数据中心的设计PUE。千伏安(kVA):在本标准中,千伏安(kVA)是线路电流(A)、标称系统电压(千伏特)、1.732(三相电流)的乘积。对单相电流,kVA是线路电流(A)与标称系统电压(千伏特)的乘积。千瓦(kW):电功率的基本单位,等于1000W。对交流电路,它是kVA与连接设备功率因数(pf)的乘积。标签:由制造商将符号或其他标识贴在设备或材料上以表明其符合规定标准或规定性能。照明功率密度(LPD):建筑物空间内每单位面积的最大照明功率(瓦特/平方英尺或瓦特/平方米)。损耗:装置或者系统段中进出功率或能量的差值。损耗的计量单位可以用物理单位(伏特、瓦特、磅/平方英寸等)或通过1减去设备或系统段的效率计算获得。手动(非自动):需要人员干预进行控制。非自动并不一定意味着是手动控制器,只是需要人员干预。(见自动)制造商:进行产品或设备原始生产和装配的公司或按照公司技术规范采购以上产品或设备的公司。机械冷却:通过蒸汽压缩、吸收、干燥剂干燥以及蒸发冷却或其它能量热力循环降低气体或液体的温度。独立的的间接或直接蒸发冷却不算作机械冷却。机械配电盘:辅助干线与/或分支电路引出并将电传递到ITE间冷却设备机械元件中的配电盘或断路器仪表盘。N:见冗余。室外空气:建筑围护结构外部或取自建筑物外部且先前未穿过建筑物进行流通的空气。设计电源使用效率(PUE):数据中心电量或能量之和除以由设计人员按企业采用的标准计算获得的IT设备电量或能量之和。设计电源使用效率-0类(PUE0):整个数据中心,包括IT设备和配套基础设施的设计电力需求最高值(千瓦)除以IT设备的电力需求最高值(千瓦)。设计电源使用效率-1类(PUE1):整个数据中心,包括IT设备和配套基础设施的设计年耗电量(千瓦/小时)除以IT设备的年耗电量(千瓦/小时)。接入电力段:电损因子(ELC)计算段包括向UPS供电的电路链中所有元件,从设计ELC界线开始,经过所有参与设备和开关,直至UPS段的输入端。拟议设计:将实际的拟建建筑或建筑部分的设计通过计算机表示出来,用作设计能量消耗的基准。竣工图纸:记录建成竣工项目状况的图纸,包括施工或投标文件的任何修改。冗余: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重复系统关键组件或功能,通常采用备份或故障安全装置形式。N=基础系统N+1,N+2,etc.=并行冗余2N,2N+1or2(N+1)=完全冗余维修:对现有建筑物任何部分进行维护而进行的改造或重建。屋面:建筑围护结构的上部,包括水平位置处的或与水平位置成60°角的暗区和门窗。设施:将能量从供应系统或输配系统传送至使用地的设备。设施点:公共设施与使用地的连接点。设施点可描述为公共设施与使用地的分界点。通常根据传送设施的状况,规定设施点的位置。生活用水加热:家用或商用采暖热水(空间加热和工艺要求除外)单线图: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组件连接情况的简单示意图,通常多条连接可以一条单线表示。天窗:有光线透过,与水平面夹角小于60°的建筑围护结构区。空间:建筑物内封闭空间。将空间分类如下,从而确定对建筑围护结构要求:空调空间:制冷空间、供暖空间或间接空调空间定义如下:1.制冷空间:建筑物内由制冷系统进行制冷的封闭空间,其显冷量超过5Btu/h·ft2楼层面积。2.供暖空间:建筑物内由供暖系统供暖的封闭空间,建筑面积的输出容量大于等于表3.1中的标准。3.间接空调空间:建筑物内非供暖空间或制冷空间、由通过与相邻空间相连接而间接供暖或制冷的封闭空间,前提是:a.连通空间相邻空间的U-系数与表面积之积超过室外无空调空间以及半供暖空间(例如:走廊)相邻空间的U-系数与表面积之积的总和。b.以至少3ach的速率,将供暖或制冷空间空气(通过自然或机械方式)转移到某个空间(例如:前庭)。半供暖空间:建筑物内由供暖系统进行供暖的非空调封闭空间,其输出容量大于等于3.4Btu/h·ft2楼层面积。表3.1供暖空间标准热输出量(Btu/h·ft2)气候区51和2103154和5206和7258系统:含有将能量进行转换的设备和辅助装置(如控制器、配件、互通工具和终端部件),承担着特殊功能,如HVAC、家用水加热、ITE供电或照明。现有系统:见现有系统电话局:为公众提供电信服务的电信设施,由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根据《1934年通讯法》第二条(承运商)和《美国联邦法规》(CFR)第1章,第47条进行控制。终端:系统能量最后传送装置(如寄存器、扩压器、照明灯具和插口),在与ITE机架接触之前终止。变压器:用于将电力从一种电压转换成另一种电压的电气设备。无空调空间:见空间。不间断供电系统(UPS):用来向关键负载提供持续稳定电力的系统。现代UPS系统大多分为两类:一类为“双转换”,即进线交流电源整流为直流,然后再次转化为交流,电源故障或者异常时,直流电池为负载供电;另一类为“飞轮”,进线交流电源驱动推进装置,进而驱动发电设备,在电源故障或者异常时,存储动能的大飞轮驱动发电设备。两类均可包括一块或多块并联运行的模块,允许模块化增加容量或(和)冗余。直流UPS也有应用,可去除逆变环节,为ITE提供直流电。UPS“经济模式”:UPS的一种运行模式。其中,未经不间断供电系统(UPS)内的功率变换将电源正常馈入负载中,以减少正常运行时的损耗,从而达到节能目的;当电源出现故障或压降低于预设阈值时,电路快速将负载切换到整流器/蓄电池/逆变器。“经济模式”通常是一种可由用户决定利用或拒绝的可配置方案。UPS运行设计负荷:UPS运行设计负荷,单位千瓦或者千伏安。它包括ITE设计负荷与其他荷载之和,包括与UPS连接的机柜内置风机或制冷泵。UPS运行设计负荷一般小于UPS的额定容量。UPS的额定容量:由制造商设计规定,单台UPS在规定环境条件下连续运行的最大荷载,单位:千瓦或者千伏安。UPS的额定容量不包括冗余UPS组件或者系统的容量。UPS段:设计电损因子(设计ELC)的UPS段包括制造商提供的输入端到输出终端的UPS系统,包括所有的变压器、开关装置、整流器、逆变器飞轮推进装置和制造商在双点间提供的电线。UPS制造商提供的变压器、开关安置于不同的柜体,其电线接自实际的UPS组件,则变压器、开关及相关线缆应算作UPS段的一部分。如果作为UPS组成部分的变压器和开关,并未由UPS制造商提供,且单独安装完成(如用户配置了旁通),则变压器、开关及相关线缆不应算作UPS段的一部分。UPS段应包括所有相关组件,并与接入设施环节与/或ITE配电段组合成符合逻辑的总体设计。通风:为了控制空间内空气污染物水平、湿度或温度而向空间内输送空气或从空间内排除空气的过程。墙壁:建筑围护结构的一部分,包括垂直或与水平位置呈至少60°角的暗区和门窗。这包括地面以上或以下墙壁、楼层拱肩之间墙壁、楼层边缘和基墙。4.管理与实施4.1概述4.1.1范围新建数据中心。新建数据中心应符合本标准中4.2的要求。建筑面积应符合90.4标准中图C.1的规定。现有数据中心扩建。包括增加楼层面积或现有数据中心界限外数据中心的高度,并应符合本标准4.2节的要求。现有数据中心改造。现有数据中心改造应符合本标准中4.2的要求。现有数据中心部分更换。包括替换数据中心界限以及加热、通风、空调、家用水加热、电源和照明等其它系统和设备,且应符合本标准4.2中的要求。空间条件变化。当数据中心内非空调或半供暖空间转变为空调空间时,上述空调空间应符合本标准中适用于数据中心框架以及加热、通风、空调、家用水加热、电源和照明等按照新建数据中心空间内其他系统和设备的要求。4.1.2管理要求。与许可要求、主管部门执行、地方能效标准、解释、豁免请求权和上诉权有关的管理要求由主管部门规定。4.1.3替代材料、施工方法或设计。本标准不排斥使用本文中未规定的材料、施工方法、设计、设备或者数据中心系统。4.1.4有效性。若本标准中任何术语、部分、条款、章节、段落、小节、表、图或参考标准全部或部分被视为违反宪法和无效,则本标准中任何其它术语、部分、条款、章节、段落、小节、表、图或参考标准应视为无效。4.1.5其它法律。本标准条款不应使任何地方、国家或联邦法律无效。当本标准要求与对数据中心施工建筑有影响的上述其它法律有冲突时,应由主管部门决定优先级。4.1.6参考标准。本标准所参考的标准以及第12章中所列出的标准均应视为本标准的一部分。当本标准与参考标准条款之间出现分歧时,应以本标准条款为准。由于资料性引用文件是为了标明出处,所以并非本标准的一部分,其具体标识见资料性附录A。4.1.7资料性附录。本标准规范性附录应视为本标准强制性要求的组成部分;为了方便,规范性附录与所有其它规范性要素分开放置。4.1.8资料性附录。本标准资料性附录与本标准中注意事项含附加信息,并非强制性,因此非本标准的一部分。4.2合规4.2.1合规路径新建数据中心。新建数据中心应遵守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和第11章的规定。原理图见资料性附录C.1。现有数据中心扩建。现有数据中心的扩建应遵守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和第11章的规定。例外情况:1.扩建面积小于10%或连接荷载增加值小于10%的扩建不属此列。2.如果现有数据中心的扩建不能整体符合要求,需要对现有数据中心的一个或多个现有组件进行更换。现有数据中心的扩建修改组件模型使用的流程见ANSI/ASHRAE/IESStandard90.1的第11章。现有数据中心改造。现有数据中心改造应符合第5、6、7、8、9、10、11章的规定,但上述更改不得增加建筑物的能量消耗。例外情况:1. 不包括ITE的增加、移动和改变。2. 不包括ITE外壳。3. 采用机构特别指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被列入《国家史迹名录》或已被美国内政部长确定有资格列入名录的数据中心不需要遵守这些要求。4. 如果现有数据中心的机械、电力或照明系统中一个或多个组件或者部分被替换,但是没有改变容量;替换系统的年耗电量不能大于现有的系统的年耗电量。利用制造商对新建和现有设备的公开效率数据或设计人员使用行业内普遍接受的计算方法,对比计算现有系统和修改系统的年耗电量,证明是否符合要求。组分或者系统替换或更换后,导致容量或技术类型发生变化,需要遵守本标准的的相关规定。合规性标准审查参考。对现有建筑物改造或扩建,合规性版本应为本标准最新版本或表中规定的版本。表项目计划审查的合规性标准建筑物类型•新建围护结构机械系统独立机械部件照明电力系统独立电气部件全增建MMMMMM初期比例建筑MMMMMC初期模块化建筑MMMMMC初期模块化壳体建筑MMMMMM壳体和核心建筑MMMMMM•现有建筑扩建分期比例建筑CMCCMC分期模块化建筑CCCCCC模块化壳体建筑CCCCCC核心建筑CCCCCC•现有建筑改造全MMCCMCb更换现有建筑物部分全增建MMCCMC分期比例建筑MMCCMC分期模块化建筑MMCCMC模块化壳体建筑MMCCMC壳体与核心增建MMCCMC(C)–本标准现行版(M)–总平面图标准版以及创建原数据中心平面图的标准版本见图C.3、C.4和C.5。4.2.2合规性文件施工详图。合规性文件应足够详细地说明数据中心、设备和系统的相应数据和特点,以允许建筑官员确定是否符合要求,并表示符合本标准要求。补充信息。验证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所需的补充信息,例如:经建筑官员要求,应提供计算结果、工作表、合规形式、供应商文献或其它资料。合规性可通过利用机械和电气计算,完成下列所需路径进行证明。如果仅机械系统符合要求,设计者按或者计算。如果仅电气系统符合要求,设计者按进行计算,且的计算方法可用于现有机械系统效率。仅机械系统符合要求时,和的计算方式可用于计算现有电气系统效率。(见资料性图C.2机电合规路径)手册。应向数据中心所有者提供运行和维护信息。该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a.提交设备大小数据。适用版本。根据数据中心的设计和维持方式,本标准90.4之前和之后的版本可适用于数据中心的扩建和更改。原理图见资料性C.2、C.3和C.4。4.2.3材料与设备标记。材料和设备的标记应能够确定其是否符合本标准的适用规定。4.2.4检查。根据本标准规定进行的所有数据中心施工、扩建或改造应由建筑官员进行检查;上述所有工作应保持可接近且不掩蔽,直至按照建筑官员规定程序批准。检查项目至少包括下列各项:a. 安置好保温层和隔气层之后、暗设之前的墙身保温材料;b. 安置好保温层和隔气层之后、暗设之前的屋顶/顶棚保温材料;c. 安置好板层/基础保温材料之后、暗设之前的板层/基墙;d. 安置好所有玻璃材料之后的开窗;e. 安装之后、暗设之前的连续气密层;f. 安装之后、暗设之前的机械系统和设备以及保温材料;g. 安装之后、暗设之前的电气设备和系统5.建筑围护结构5.1概述5.1.1范围:本节规定了数据中心建筑围护结构的最低要求。5.2合规路径5.2.1合规性。本节应符合ANSI/ASHRAE/IES90.1标准第五章的规定,或与符合ANSI/ASHRAE/IES90.1标准第五章规定的数据中心对比,证明能源效率得到提高。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6.1概述6.1.1范围新建建筑:新建建筑采暖、制冷空调和通风用的机械设备和系统应遵守6.2、6.3章节的相关规定。扩建建筑:扩建建筑采暖、制冷空调和通风用的机械设备和系统应遵守6.2、6.3章节的相关规定。例外:当既有建筑的采暖、制冷空调和通风系统服务于扩建建筑物时,旧有系统和设备无需遵守6.2、6.3章节的相关规定,但新增系统和设备须遵守6.2、6.3章节的相关规定。既有建筑采暖、制冷空调和通风改造.1替代旧有采暖、制冷空调和通风设备的新设备应满足ANSI/ASHRAE/IES90.1标准中对应设备的最低能效要求。例外:1.更改检修中但未更换的设备,且更改和检修不增加设备的年耗能量(能源类型一致);2.设备的替换或更改虽需要其他系统、设备或元件的广泛修改,但替换或更改为对等替换和对等更改;3.旧有设备冷媒更换;4.旧有设备迁移。.2既有建筑的未冷却区域新增冷却系统时,冷却系统须遵守6.2章节的相关规定。6.2合规路径参见第章节。全年机械能效因子合规审核全年机械能效因子合规审核者注意事项:可参加附录C更一进步权衡设计机械能效因子6.2.1机械系统:MaximumDesignMechanicalLoadComponent—最大设计机械能效因子(MLC):所述室外气象条件下,100%IT负荷时,相应气象区的设计机械能效因子应小于或等于表中所示值。50%设计负荷时,设计机械能效因子也应小于或等于表中相应值。表最大设计机械能效因子气象区设计干球温度DB(合规ASHRAE)设计湿球温度WBMCDB(合规ASHRAE)最大设计机械能效因子(100%和50%IT负荷时)1A91.8(33.2)79.5/86.80.462A97.2(36.2)79.3/88.20.483A93.9(34.4)76.2/86.50.454A94.0(34.4)76.8/86.50.455A91.4(33.0)76.1/85.20.446A90.9(32.7)74.9/84.30.432B110.3(43.5)75.2/95.80.533B108.4(42.4)71.2/94.70.513B-C83.7(28.7)96.0/76.10.444B95.3(35.2)64.5/81.30.465B98.6(37.0)65.0/90.00.486B92.9(33.8)59.2/77.50.413C82.8(28.2)64.0/74.90.384C85.3(29.6)64.8/78.80.40784.3(29.1)70.3/78.40.40881.3(27.4)61.5/73.90.38注意事项:这些MLC的数值标准具通用性,可应用于多种系统,并可根据计算结果判断系统是否合规。公式用到的数值源自既有系统,多家制造商可满足数值相关的能效水平。注意事项:MLC未考虑输配电的相关损耗,无法与数据中心的设计PUE进行直接对比。上述关于机械系统能效的评估并未采用认证的程序。评估需要系统方法和系统比较,即需要专业工程师评估满负荷和部分负荷时,包含泵、风机等整套机械系统的功耗。以对部分负载条件下的整个系统(包括水泵和风机等)进行评估。委员会相信这是评估整个系统能效的最好方式,而不局限于单个组件的能效。将来或有程序产生用于评估特定工况下整个机械系统的能效。例外:计算时不应计入如下设备的功耗或能耗:a.冷却塔底盘加热器;b.空间加热器;c.机械系统不包含井水泵,当市政水供数据中心时,可假定市政水压力满足使用要求;d.依靠其他独立制冷系统冷却的IT设备功率不计入分母。式中,制冷设计功率(kW)=ASHRAE0.4%设计室外温度条件下,场地内通过蒸汽压缩、通风、减湿、蒸发、吸收和吸附等方式实现制冷和加湿所耗费的功率总和;当未采用电制冷时,须将燃料化学能或热能转换成功率kW。注注意事项:数据中心的设计如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回收能源降低每日峰值能耗,则制冷功率全年汇总计算应折减可再生能源和回收能源部分。泵峰值功率(kW)=输配制冷用流体和散热用流体的所有泵功率总和。实际电机输入功率用于计算泵峰值功率的公式如下,公式适用于所有泵,包括直接和间接冷却器用到的泵。泵峰值功率(kW)=Σ【泵电机轴功率×0.746/(设计条件下泵的电机效率)】散热设备风机峰值功率(kW)=ASHRAE合规设计室外温度条件下,所有散热设备(室外冷却塔、干冷器、冷凝器等)风机功率总和。风机电机的轴功率应用于计算风机峰值功率。如果冗余设备运行,则计算风机功率时应考虑风机电机在部分负荷时的能效。散热设备风机峰值功率(kW)=Σ【风机电机轴功率×0.746/(设计条件下风机的电机效率)】例外:当散热设备风机功率计入制冷功率,则不需重复计算此部分功率。AHU风机设计功率(kW)=输配冷却用空气、通风用空气、加湿除湿用空气的所有风机功率总和,为数据中心不间断电源(UPS)和变压器提供冷却的AHU风机功率也应计算在内。如果冗余设备运行,则计算风机功率时应考虑风机电机在部分负荷时的能效;设计文件中应包含冗余设备是否运行的说明。风机电机轴功率用于计算风机设计功率的公式如下:AHU风机设计功率(kW)=Σ【风机电机轴功率×0.746/(设计条件下风机的电机效率)】数据中心IT设计功率(kW)=IT设备功率总和,包括不间断电源(UPS)下游的所有设备。注意事项:上述的轴功率用于计算设计能耗,并不用于系统电机的装机容量。这就消除了满配电机不如过配电机能效高在计算方面的争议。注意事项:这些公式具通用性,可应用于多种系统,并可根据计算结果判断系统是否合规。公式用到的数值源自既有系统,多家制造商可满足数值相关的能效水平。 MaximumAnnualizedMechanicalLoadComponent—全年机械能效因子(AMLC):所述室外气象条件下,100%IT负荷时,全年机械能效因子应小于或等于表中的值。50%设计IT负荷时,全年设计机械能效因子也应小于或等于表中相应值。表最大全年机械能效因子(AMLC)气象区MAMLC—最大全年机械能效因子(100%和50%IT负荷时)1A0.362A0.353A0.334A0.335A0.336A0.322B0.363B0.353B(沿海地区)0.324B0.355B0.336B0.343C0.324C0.3270.3280.32注意事项:AMLC未考虑输配电的相关损耗,无法与数据中心的全年PUE进行直接对比。公式用到的数值源自既有设备,多家制造商可满足数值相关的能效水平。注意事项:计算基于IT设备的送回风温差20℉(11℃),设计回风温度(RAT)为85℉(29℃)。注意事项:无论有没有自动设定的运行时间表,设计范围内任何温度条件下,机械系统须均可运行。重要的是,计算用到的流体与空气温度参数等不能超出设计规定的范围,如盘管的供/回水温度、送/回风温度、风机容量、有无变频器、压缩机的卸载特性等均不能逾越设计规定。.1全年能耗:全年能耗计算如下。全年机械能效因子制冷能耗全年机械能效因子制冷能耗(kWh)+泵能耗(kWh)+散热设备风机能耗(kW)+AHU风机能耗(kWh)数据中心IT设计能耗(kWh)式中,制冷能耗(kWh)=场地内通过蒸汽压缩、通风、减湿、蒸发、吸收和吸附等方式实现制冷和加湿所耗费的能耗总和;当未采用电制冷时,燃料化学能耗或热能耗须转换为kWh。为数据中心不间断电源(UPS)和变压器提供冷却的AHU风机功耗也应计算在内。50%设计IT负荷时,计算应考虑不间断电源(UPS)和变压器效率变化引起的制冷能耗变化。注注意事项:数据中心的设计如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回收能源,则制冷能耗计算应折减可再生能源和回收能源部分。 泵能耗(kWh)=输配制冷用流体和散热用流体的所有泵能耗总和。泵电机的轴功率用于计算泵能耗的公式如下,公式适用于所有泵,包括直接和间接冷却器用到的泵。泵能耗(kWh)=Σ【泵电机轴功率×0.746/(泵的电机效率)】×全年运行小时数注意事项:上述的泵电机轴功率用于计算泵全年能耗,并不用于系统电机的装机容量。这就消除了满配电机不如过配电机能效高在计算方面的争议。散热设备风机能耗(kWh)=所有散热设备(室外冷却塔、干冷器、冷凝器等)风机能耗总和。风机电机的轴功率用于计算风机能耗的公式如下:散热设备风机能耗(kWh)=Σ【风机电机轴功率×0.746/(风机的电机效率)】×全年运行小时数例外:当散热设备风机能耗计入制冷能耗,则不需重复计算此部分能耗。AHU风机能耗(kWh)=输配冷却用空气、通风用空气、加湿除湿用空气的所有风机能耗总和,为数据中心不间断电源(UPS)和变压器提供冷却的AHU风机功率也应计算在内。风机电机轴功率用于计算风机能耗的公式如下:AHU风机能耗(kWh)=Σ【风机电机轴功率×0.746/(风机的电机效率)】×全年运行小时数数据中心IT设计能耗(kWh)=IT设备能耗总和,包括不间断电源(UPS)下游的所有设备能耗。注意事项:上述的风机电机轴功率用于计算风机全年能耗,并不用于系统电机的装机容量。这就消除了满配电机不如过配电机能效高在计算方面的争议。.2全年能耗计算应遵守如下规定:气象参数应遵守如下两种规定的一种:气象参数的微分区间不应大于2℉(1℃)。蒸发过程的相关计算应采用湿球温度并参考平均重合干球温度创建气象参数的微分区间;非蒸发过程的相关计算应采用干球温度并参考平均重合湿球温度创建气象参数的微分区间。计算中建设地点的相关气象参数应采用TMY3(美国的一个气象数据库)中8760逐时气象参数,以得到更准确的逐时计算结果。100%IT负荷时的能耗计算,应考虑节能器的运行和冗余设备的运行;50%IT负荷时的能耗计算,应单独考虑节能器的运行和冗余设备的运行,并计入设备部分负荷时的能效。注意事项:无论有没有自动设定的运行时间表,设计范围内任何温度条件下,机械系统须均可运行。重要的是,计算用到的流体与空气温度参数等不能超出设计规定的范围,如盘管的供/回水温度、送/回风温度、风机容量、有无变频器、压缩机的卸载特性等均不能逾越设计规定。机架进风温度和露点温度满足ThermalGuidelinesforDataProcessingEnvironments《数据处理环境散热指南》(2012年第三版)推荐值的时间须每年超过8460小时。数据中心能耗:数据中心能耗计算应区分100%和50%IT设计容量两种情况分别计算。不间断电源(UPS)和变压器等的冷负荷应计入数据中心冷负荷,50%IT设计容量时也须计入数据中心冷负荷。必备设施运行数量(N):N是指满足设计冷负荷所需的采暖、制冷空调和通风设施的数量,如下表所示,室外设计气象参数的变化会导致N的变化,设计师取的参数变化也会导致N的变化。计算中可设定冗余设备运行,这样设定后须考虑设备部分负荷时的运行特性,方能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表.2建筑能耗计算示例项目的设计基准N满足设计冷负荷所需的设施数量R提高可靠性的冗余设施数量设施总数量机械能效因子合规计算(表)ASHRAE0.4%气象条件,设施不变频82*10计算基于8台设施运行(冗余设施不运行)ASHRAE20年极端气象条件,设施不变频,10**2*12计算基于仅8台设施运行(折合成ASHRAE0.4%气象条件,必备设施为8台,其他设备不运行)ASHRAE0.4%气象条件,设施变频88*16风机与水泵均配置变频器,计算基于16台设施运行,并计入设施部分负荷的运行特性*系统能耗计算可设定冗余设施运行,这样设定后须考虑设施部分负荷时的运行特性。**这里的设施数量取为10台是因为更严苛的室外气象条件意味着选定设施的降容,从而需要更多台的设施以满足N的要求。6.3其他合规路径6.3.1数据中心系统:服务于计算机房的采暖、制冷空调和通风系统应遵守第6.1章节的相关规定。相应气象区的数据中心设计PUE1应小于或等于表中的对应值;用于计算设计PUE1的逐时仿真应基于ASHRAE标准90.1附录G的计算方法。例外:此合规路径不适用于采用冷电联供设计的数据中心。相应气象区的数据中心设计PUE0小于或等于表格6.3.1中的对应值;设计PUE0为最大PUE值,即室外气象最恶劣时的最大PUE值;PUE0计算仅限于采用电能为输入能源的数据中心。设计PUE0应区分100%和50%IT能耗两种情况分别计算。表6.3.1最大设计PUE(PowerUsageEffectiveness)气象区最大设计PUE01A1.612A1.493A1.414A1.365A1.366A1.341B1.532B1.453B1.424B1.385B1.336B1.333C1.394C1.385C1.3671.3281.30设计PUE0和设计PUE1不计入电池充电的能耗。.1合规计算须提供相关文件,文件内容至少须包含IT设备能耗、IT设备以外的输配电损耗、采暖制冷空调通风系统的能耗、照明能耗等。表6.8.1-11机房空调与冷凝器最低净显冷量时COP回风干球温度/露点温度1级2级3级4级净显冷量配置75F/52F85F/52F95F/52F105F/2F<65,00Bt/h2.202.302.402.55HI1360风管02.35无2.302.352.452.60>=65,00ad<240,00Bt/h02.45风管2.002.052.102.25无52.50>=240,00Bt/h1.902.002.102.20风管1.801.851.952.05无1.952.052.152.25水冷<65,00Bt/h2.402.502.652.80HI1360风管2.252.302.452.60无2.452.552.702.85>=65,00和<240,00Bt/h2.302.402.552.70风管52.50无2.402.452.602.75>=240,00Bt/h02.50风管2.05无2.252.302.452.55水冷带节能器<65,00Bt/h2.352.452.552.75HI1360风管52.50无2.402.502.602.80>=65,00和<240,00Bt/h2.252.352.502.60风管02.45无2.302.402.552.65>=240,00Bt/h52.45风管2.002.052.152.25无02.50乙二醇冷却<65,00Bt/h2.152.302.402.55HI1360风管2.000无2.252.302.402.55>=65,00<240,00Bt/h1.952.052.152.30风管1.851.851.952.05无2.002.052.152.30>=240,00Bt/h1.851.952.102.20风管1.751.801.902.00无1.952.052.102.25乙二醇冷却带节能器<65,00Bt/h52.45HI1360风管2.005无2.202.302.352.50>=65,00<240,00Bt/h1.901.952.052.20风管1.751.801.902.00无1.952.002.102.20>=240,00Bt/h1.801.902.002.15风管1.701.801.851.95无1.552.002.102.207.热水系统7.1概述7.2合规路径8.电气8.1概述8.1.1范围。本章节适用于数据中心的电气供配电系统。参考图表8.1。8.2合规定义。本节中的合规可满足第8.1节的概要部分,和第8.2.1节对电气系统的所有要求。
合规合规审查者注意事项:查看附录C中附加的评定方案电损因子电损因子8.2.1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应遵守的规定。电损因子(ELC)限值。电气损耗因子ELC设计应小于或等于表格中的规定。.1新建工程、全部改建工程设计的ELC。计算电损因子ELC需要对三个部分进行评定。(查看C.5计算例题-ELC的设计计算).2局部改建工程设计的ELC。对电力设施中三个EEC部件,若只改建其中一个或两个部件,被改建的部件需要满足合规要求。被改建部分的评定方案需要满足部件的全部需求。UPS单路供电(N,N+1等)或无UPSIT负载为100%的ELCIT负载为50%的ELCIT负载为50%的ELCIT负载为25%的ELC部件ELC和总ELC11.6%/88.%12.6%/87.%12.6%/87.%13.5%/86.%0.1160.1260.1260.135UPS单路供电(N,N+1等)或无UPSIT负载为100%的ELCIT负载为50%的ELCIT负载为50%的ELCIT负载为25%的ELC部件ELC和总ELC损耗/效率损耗/效率损耗/效率损耗/效率10.2%/89.%11.4%/88.%11.4%/88.%11.9%/88.%0.1020.1140.1140.119*见附录C实例计算8.2.2电气输配系统。本章节的条文应该遵守ANSI/ASHRAE/IES90.1标准第8章或第8.3节的规定。8.3合规路径8.3.1机械设施配电系统:机械设施配电系统的电气损耗不应超过2%;机械设施配电损耗不参与第8.0章节规定的设计ELC的计算。当配电系统任一段存在多路由时,则合规应采用损耗最高即效率最低的路由作计算。设计ELC的计算应采用单一组件的最低运行效率值或最大运行损耗值,除非设计文件指定了高效率、低损耗的特定运行模式下。允许根据实际状况对单一组件、线路的损失和/或效率进行修正,修正范围可被验证并遵守相关规范与条例的相关规定。(例如,导线阻抗修正是实际运行温度的函数)。接入线路:接入线路损耗应参与设计ELC的计算,计算应基于设计负荷时线路下游所有设备的效率与损耗。UPS效率:满负荷与部分负荷情况均应计入UPS效率和损耗,根据UPS的配置,计算方法如下:a.对于“N”或“N+1”的UPS配置,损耗应基于制造商标明的100%或50%负荷时的效率进行计算。b.对于“2N”UPS配置,单个系统运行容量不超过50%。因此,UPS损耗应基于制造商标明的50%或25%负荷时的效率进行计算。当两个UPS系统完全相同时,只计算一个系统即可;当两个UPS系统不完全相同时,两个系统均须计算,效率最低的系统应用于计算UPS的损耗。c.当UPS不止一种运行模式(如标准模式和经济模式)时,计算采用的模式应与概念设计、施工文件规定的运行模式一致。d.当UPS未标明效率时,应由制造商提供书面文件说明效率和损失。ITE配电效率:当大量配电线路存在于UPS与众多IT设备之间时,ITE配电效率最低。该段线路最长、损耗最大,有变压器、开关和/或配电板的损耗;计算应基于效率最低的路由。UPS及线路总损耗:此部分计算ITE为UPS前馈线损耗、UPS损耗、ITE配电损耗三者的乘积。替代设计:设计中未采用UPS时,则接入线路与配电部分将在UPS的逻辑接入点汇聚。当其他装置(如整流器、电压调节器或滤波器)取代UPS时,装置的效率将用于计算损耗,计算方法同UPS损耗。电器组件效率分支。电气组件效率应符合下列中的任何一个:a.标定设备—计算采用的效率或损失值应来自制造商,数值应在设计IT负荷时经标准测试过程得来。b.未标定设备—当电气组件未经测试与标定时,应由制造商提供书面文件说明效率和损失。c.线缆—根据电气规范计算效率。8.3.2功率合规路径:参见附录C.5。8.4
提交文件8.4.1图纸:施工图纸和施工过程图纸变更文件需要在系统验收合格后30天内提交给业主,包括:a.
供配电系统原理图,b.
显示各区域功能和分布的建筑平面图,c.
所有系统的设计计算书,如UPSn+1,UPS经济模式,d.电气损耗因子的计算,展示计算用到的值及计算ELC值,并与表的规定值比较。8.4.2
操作手册:根据施工文件的要求,操作和维护手册应提供给业主,手册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
设备的详细参数、能效等级以及设备需要维修的内容。b.
设备维修的操作方法、维护手册及步骤。c.
至少提供一个合格的厂商代理机构的名字、地址。d.
完整叙述每个系统是如何操作的。9.照明设备9.1概述9.1.1范围。本章适用于数据中心的内部设备间距。9.2合规路径10.其他设备10.1概述该章节应符合ANSI/ASHRAE/IES标准90.1中第10章的规定。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本标准意在为符合年度能源设计和符合本标准的基本设计提供一个公平的比较方法。本标准并不为实际建造过程中该建筑的真正能源消耗量,辅助设备以及建造费用以及其他相关建筑的费用提供最准确的预测。当设备设计者(和所有者)对首选项目的建筑水平拥有最大的控制并为其提供激励时,工地能源消耗和相关数据可被测量并检验。除了关注现场能源的使用情况,本标准对相关辅助设备的使用不进行评估,包括现场生产的水以及当地辅助设备提供的水源。除了设备的总体用水及其对该地区的影响,这两者参与设备的总能源使用。虽然这些(包括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是应考虑的重要项目,它们均不包含在本文件的范围和目的内。11.合规指南11.1概述本标准要求用户遵照第5章到第9章的规定。下列是用户需按第4章中概述的具体项目的要求完整提供给AHJ的文件资料。样品提交文件模板见资料性附录C中的表格。11.2第6章和第8章综合权衡法11.2.1可总结机电系统所需的设计MLC值及设计ELC值,创建总体系统值。如果拟议机电系统的计算值不大于所需的总计值,则可以实现合规性。(解说性流程图见资料性附录C.2)12.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节号表明参考资料在本文件中的位置。2111ilonBouevard,uite500rlinton,A2221,ntedSatsTS200商用采暖锅炉效率的试验标准测定方法RI11602008热泵池加热器性能等级RI210/2402008RI340/3602007商业和工业用单体空调和热泵设备性能等级RI310/3802004组装式终端空调和热泵RI3652009RI3902003立式单体空调和热泵的性能等级RI4002001RI4602005RI550/5902003蒸汽压缩循环冷水机组RI5602000吸收式冷水和热水机组RI12302010可变制冷剂流量多联机空调和热泵设备性能等级S/RI13602013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房间空调性能等级30WetnieriyrierlintonHighs,IL6004-180,niedSttsMA500D0711Wet42dStreetwYork,Y1036,ntedSats燃气集中供热炉(除直排风供热炉以及独立燃烧室供热炉之外)气体供暖机组和导管供热炉可接受室内空气质量的通风建筑能量分析计算机程序标准评估试验方法计算机机房和数据处理室内整体式空调等级测试方法Briggs,R.S.,R.G.Lucas,andZ.T.Taylor.2003.建筑能源规范和标准用气候分类,第1部分:《数据处理环境热指南》(2012年第三版)室内空调标准《建筑物和其他结构最小设计负荷》中的抗震设计条款电磁兼容性-住宅、商业和轻工业通用抗扰标准不间断电源系统(UPS)规范-电磁兼容性(EMC)-通用标准-工业环境抗扰性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多功能设备-转换开关设备开关设备闭式冷却塔验收试验规程蒸发冷却设备热力性能认证标准闭式冷却塔验收试验规程蒸发冷却设备热力性能认证标准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6-1部分:多功能设备-转换开关设备(2.1版)静态转移系统(STS)-第3部分:性能检测和说明的方法低压金属封闭电源断路开关设备标准金属封闭式低压交流电源断路器开关设备验收试验程序干式配电和电力变压器(包括固体干式和环氧树脂浇注线圈变压器)标准通用要求配电及电力变压器用标准终端标记与连接标准干式配电和电力变压器的标准测试规程质量管理体系水源热泵性能试验和额定功率第1部分:水-空气和盐水-空气热泵水源热泵性能试验和额定功率第2部分:水-水和盐水-水热泵发动机与发生器盒装低压交流电源断路器-测试步骤配电变压器能源消耗测量试验方法工业控制和系统:交流转接开关设备通用干式变压器电气设备外壳(最高1000V)美国国家电气规程卫生保健设施规范事故备用电力系统标准数据中心通信基础设施使用刚性通气管和接头的闭合系统使用柔性通气管和接头的闭合系统工业控制装置安全标准燃油器集中供热炉UL安全标准转接开关设备标准成套变电站标准(第3版)盒装低压交流和直流电源断路器标准(第4版)金属封闭式低压电源断路开关设备标准干式通用电力变压器标准(第4版)不间断电源系统(第4版)低压变压器(第1版)信息技术设备标准国际公法102-486,1992版能源政策法国际公法109-58,2005版能源政策法国际公法110-140,2007版能源独立安全法案(附录A并非本标准的组成部分。它仅提供信息,并非本标准的强制性要求。按照ANSI的要求,成为标准需经流程审批,附录A未经此流程,可能包含未经公开审查、未达成共识的内容。对附录A内容存有异议者,无权申诉ASHRAE或ANSI。)附录A——引用文件为了便于用户使用本标准及确认源文件,本附录列出引用文件。章节号表明参考资料在本文件中的位置。2111ilonBouevard,uite500rlinton,A2221,ntedSatsTS200商业空间采暖锅炉效率的试验标准测定方法RI11602008热泵池加热器性能等级RI210/2402008RI340/3602007商业和工业用单体空调和热泵设备性能等级RI310/3802004组装式终端空调和热泵RI3652009RI3902003立式单体空调和热泵的性能等级RI4002001RI4602005RI550/5902003蒸汽压缩循环冷水机组吸收式冷水和热水机组可变制冷剂流量多联机空调和热泵设备性能等级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室空调性能等级《数据处理环境热指南》IEEE对低压交流电路冲击电压的运行规程建议低压电源(635V及以下)电路断路器和交流电源(3200V及以下)电路保护器首选的额定值、相关的要求和应用的推荐规范IEEE为工业和商业用应急备用电源系统推荐实施规程配电变压器能源效率测定指南645条——信息技术设备ADP设施电力准则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能源之星对数据中心存储的程序要求10.1能源之星对机顶盒网络设备的程序要求10.1(附录B并非本标准的组成部分。它仅提供信息,并非本标准的强制性要求。按照ANSI的要求,成为标准需经流程审批,附录B未经此流程,可能包含未经公开审查、未达成共识的内容。对附录B内容存有异议者,无权申诉ASHRAE或ANSI。)附录B——交付物ASRAE90.P-效率合规性–一览表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用户: 设计者: 第5章——建筑围护结构章节说明通过/失败规范值设计值5.15.12空调类别5.13围护结构改造5.14气候5.2合规路径(符合5.1(概述)(b)符合5.4(强制性规定)()符合5.5指定建筑围护结构方案)56建筑围护结构权衡判断)5.4强制性规定5.41绝缘安装的绝缘材料应符合制造商的要求,达到额定的R值例外情况:金属建筑屋顶或者金属建筑墙体绝缘材料安装在内侧表明进行固定安装在地板凹处的沥青绝缘层由支架进行永久性支撑24n.o..例外情况:凹陷区域小于1%例外情况:按要求整个屋顶、墙壁或地板应覆盖有厚厚的绝缘材料在可拆御的天花板吊顶上没有安装屋顶绝缘外部绝缘覆盖防护材料以防止损坏绝缘材料被放置在有访问需求的顶楼和机械房中基本通风口需不妨碍绝缘材料地面接触绝缘材料吸水率限制0.3%5.42窗和门传热系数。水平夹角20°时测得的天窗传热系数NFRC10例外情况:天窗传热系数8.1A例外情况:其它开窗产品传热系数8.2例外情况:NFRC10例外情况:DSMA105太阳得热系数NFRC20例外情况:太阳得热系数即遮阳系数乘以0.86NFRC30例外情况:需使用中心玻璃太阳得热系数NFRC30例外情况:天窗SGHC8.1B例外情况:立式开窗SGHC8.2可见光透射率NFRC205.435.431无间断气密层5.432窗和门例外情况:现场装配的门窗例外情况:在气候1区到6区的半加热空间的金属芯门5.433在气候4区到8区有密封的货舱门和装车站台门5.434入口有门廊例外情况:建筑有旋转门例外情况:非建筑物入口大门例外情况:例外情况:气候1区或2区例外情况:气候3区的建筑需少于4层且小于1000t²例外情况:气候4、5、6、7和8区小于10,000ft²的建筑物入口例外情况:5.5指定建筑围护结构方案5.53不透明区域(绝缘材料)绝缘材料额定热阻不透明区域(传导系数)不透明区域(面积加权平均值[a-wavg.])面积加权平均值、5.531屋顶绝缘5.5屋顶绝缘(天窗侧沟)≥R-5或555.532绝缘材料额定热阻5.533地下墙壁绝缘绝缘材料额定热阻5.534地板绝缘绝缘材料额定热阻5.535地面水泥板绝缘绝缘材料额定热阻5.536不透明门5.5中传热系数5.54开窗(太阳得热系数[SHGC])传热系数和太阳得热系数5.542开窗区域(总墙壁面积)<40%开窗区域(总屋顶面积)<5%5.543开窗传热系数5.55.544开窗太阳得热系数5.55.545开窗方向5.6建筑围护结构权衡判断ASRAE90.P-效率合规性–一览表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用户: 设计者: 第6章——AC章节说明通过/失败规范值设计值6.16.2合规路径()符合6.1(概述)(b)符合(设计机械能效因子(MLC))或()符合(全年机械能效因子(MLC))6.21机械系统6.211设计机械能效因子(MLC)6.2.11例外情况:不包括计算得出的冷却塔底盘加热器和空间加热器功率或能量6.212全年机械能效因子(MLC)6.2.12A6.212.1全年机械能效因子6.212.2计算ASRAE90.P-效率合规性–一览表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用户: 设计者: 第7章——工业用水加热章节说明通过/失败规范值设计值7.17.2合规路径符合ANSI/ASHRAE/IES标准90.1,7.2的规定(a)如适用,符合7.4(强制性规定)及7.5(规定路径)7.4强制性规定符合ANSI/ASHRAE/IES标准90.1,7.4的规定7.417.42设备效率7.87.43热水管道绝缘管道需满足表6.8.3A中规定的绝缘水平()循环系统管道6.8.3A(b)恒温非循环存储系统出口管的头8英尺6.8.3A()非循环存储系统中的蓄水池和热收集器之间的入口管6.8.3A(d)外加热管道6.8.3A7.44工业用水加热系统控制7.4417.4427.443出口温度控制110F7.444循环泵控制7.46热收集器7.5指定路径符合ANSI/ASHRAE/IES标准90.1,7.5的规定7.51空间加热和热水供暖(供热系统的锅炉或组件不超过估算的备用损失(Btu/h)(b)使用单一热源消耗的能源少于独立装置(联合锅炉和热水器系统的能量输入<15,00tuh7.52工业用水加热设备ASRAE90.P-效率合规性–一览表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用户: 设计者: 第8章——电气章节说明通过/失败规范值设计值8.18.2合规路径(符合8.1(概述)(b)8.2.1(电气系统)8.21电气系统8.211最小设计电机损耗因子(ELC)8.2.11ASRAE90.P–效率合规性–一览表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用户: 设计者: 第9章——照明设备章节说明通过/失败规范值设计值9.19.2合规路径(a)符合ANSI/ASHRAE/IES标准90.1第9章的规定(b)9.5(建筑面积法)9.4强制性规定9.419.411自动控制照明系统应根据调度设备或人员检测器提供9.412必要时,每个封闭空间会有各自的控制,包括双水平或占用率9.413按要求停车场控制包括双水平、转换和周长控制9.414主侧光区域的自动日光控制9.415顶部照明的自动日光控制9.4169.417按要求室外照明控制包括自动关闭和双水平9.42出口标志限制5/9.5建筑面积法计算室内照明功率余量(附录C并非本标准的组成部分。它仅提供信息,并非本标准的强制性要求。按照ANSI的要求,成为标准需经流程审批,附录C未经此流程,可能包含未经公开审查、未达成共识的内容。对附录C内容存有异议者,无权申诉ASHRAE或ANSI。)附录C——验证合规的流程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图C.1展示了典型数据中心的空间构成,按照ANSI/TIA942A和NFPA-70第645条例的要求,规划图包括了直接支持IT设备区的各区域。数据中心不一定会包含所有类型的支持区,支持区的标识或有不同。然而,相似功能的区域应视为数据中心的一部分,应参与本90.4标准规定的设计PUE计算。图C.1根据标准90.4及90.1的建筑区域划分建筑围护结构标准90.4不适用信息技术设备(ITE)房间(“空白”)安全入口数据中心PoP运行中心设置&试验拆包存储数据中心人员办公室数据中心外部机械(屋顶、地面层、阳台等等)建筑围护结构标准90.4不适用信息技术设备(ITE)房间(“空白”)安全入口数据中心PoP运行中心设置&试验拆包存储数据中心人员办公室数据中心外部机械(屋顶、地面层、阳台等等)数据中心电气数据中心机械图例说明灰箱表示未包括在标准90.4合规性计算中数据中心装卸码头主建筑配电盘发电机一般建筑电信电信公司入口总办公室和相关空间电气设施服务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图C.2、图C.3及图C.4说明了尽管各项目的细节或有不同,标准90.4仍适用于各类新建、扩展与现有系统改造。本图旨在举例说明不同版本的90.4标准怎样适用于具体系统。图C.2机电系统合规路径两个MLC值≤表中恰当值?能耗合规路径总值≤表中恰当值与表中数值之和?ELC值与MLC值相加两个ELC值≤表中数值?两个ELC值≤表中数值?两个MLC值≤表中恰当值?计算100%&50%设计荷载下的MLC峰值(利用公式&相关条件)计算100%&50%设计荷载下的MLC两个MLC值≤表中恰当值?能耗合规路径总值≤表中恰当值与表中数值之和?ELC值与MLC值相加两个ELC值≤表中数值?两个ELC值≤表中数值?两个MLC值≤表中恰当值?计算100%&50%设计荷载下的MLC峰值(利用公式&相关条件)计算100%&50%设计荷载下的MLC峰值(利用公式&相关条件)计算50%&25%设计荷载下的ELC计算50%&25%设计荷载下的ELC计算100%&50%设计荷载下的ELC计算100%&50%设计荷载下的ELC仅机械?仅电气?仅电气?拟议设计电气合规不合规(利用现有机械系统数据尝试效率合规路径)拟议设计电气合规拟议设计机械合规拟议设计机械&电气合规拟议设计机械合规设计不合规不合规(利用现有机械系统数据尝试效率合规路径)不合规(尝试效率合规路径)冗余更大冗余路径?功率合规路径电气合规路径机械合规路径开始合规计算标准90.4机电系统合规路径图C.3适用于新建工程数据通讯设备扩建计算基于预期扩建功率密度执行设计时的90.4版本,按照设计扩建则执行同一90.4版本,设计变更部分也执行同一90.4版本遵90.4现行版直至出现重大改造全部建设第三模块遵扩建计算基于预期扩建功率密度执行设计时的90.4版本,按照设计扩建则执行同一90.4版本,设计变更部分也执行同一90.4版本遵90.4现行版直至出现重大改造全部建设第三模块遵最新90.4版本第二模块遵最新90.4版本第一模块遵现行90.4版本模块化扩建新设计遵照新版90.4扩展遵循原始设计执行的90.4的版本扩建各扩建项目遵照90.4现行版。围护结构全部建设计算基于预期功率密度执行设计时90.4版本(版本持续适用,直至改造范围需要过渡至新版本)模块化扩建计算基于预期扩建功率密度扩建时执行同时期的90.4版本围护结构计算基于预期功率密度建设时候执行同时期的90.4标准(根据扩建类型参考以下选项)图C.4适用于新建工程机械设备扩建计算基于预期扩建功率密度执行设计时的90.4版本,按照设计扩建则执行同一90.4版本,设计变更部分也执行同一90.4版本围护结构计算基于预期功率密度建设时候执行同时期的90.4标准(根据扩建类型扩建计算基于预期扩建功率密度执行设计时的90.4版本,按照设计扩建则执行同一90.4版本,设计变更部分也执行同一90.4版本围护结构计算基于预期功率密度建设时候执行同时期的90.4标准(根据扩建类型参考以下选项)模块化扩建计算基于预期扩建功率密度扩建时执行同时期的90.4版本全部建设计算基于预期功率密度执行设计时90.4版本(版本持续适用,直至改造范围需要过渡至新版本)仅空间或基础原站房——预留扩建管道接头遵90.4现行版直至出现重大改造全部建设第三模块遵最新90.4版本第二模块遵最新90.4版本第一模块当时90.4版本模块化扩建新设计遵新版90.4扩展遵循设计时的90.4版本扩建各扩建项目遵照90.4现行版。围护结构图C.5适用于新建工程电气设备围护结构计算基于预期功率密度建设时候执行同时期的90.4标准(根据扩建类型参考以下选项)扩建计算基于预期扩建功率密度执行设计时的90.4版本,按照设计扩建则执行同一90.4版本,设计变更部分也执行同一90.4版本模块化扩建计算基于预期扩建功率密度扩建时执行同时期的90.4版本全部建设计算基于预期功率密度围护结构计算基于预期功率密度建设时候执行同时期的90.4标准(根据扩建类型参考以下选项)扩建计算基于预期扩建功率密度执行设计时的90.4版本,按照设计扩建则执行同一90.4版本,设计变更部分也执行同一90.4版本模块化扩建计算基于预期扩建功率密度扩建时执行同时期的90.4版本全部建设计算基于预期功率密度执行设计时90.4版本(版本持续适用,直至改造范围需要过渡至新版本)输出输出输出输出输出输出引入配电盘接入母线接入母线模块化UPS——预留扩建电线第三模块遵最新90.4版本全部建设仅空间或基础9遵90.4现行版直至出现重大改造第二模块遵最新90.4版本第一模块当时90.4适用模块化扩建新设计遵新版90.4扩展遵循设计时90.4版本扩建各扩建项目遵照90.4现行版。围护机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图C.5说明了服务于IT设备的电气系统的电力损耗因子(ELC)的合规路径。本图不推荐或指定任何特定的电气设计,各数据中心电气设施种类与连接方式并不一定与图中相同。本图引用了众多设计常用的典型电气系统,旨在展示电力损耗因子(ELC)的合规路径。图C.6电气效率合规路径最大线路损耗2%机械配电——非ELC计算的一部分(包含于MLC)防火安全自设备灰色区域的项不参与计算配电板接入点冷机机械配电盘冷却塔配电柜UPS旁路不计算在内分支线路配电UPS支路配电盘插线板插线板插线板插线板插线板最大线路损耗2%机械配电——非ELC计算的一部分(包含于MLC)防火安全自设备灰色区域的项不参与计算配电板接入点冷机机械配电盘冷却塔配电柜UPS旁路不计算在内分支线路配电UPS支路配电盘插线板插线板插线板插线板插线板插线板插线板插线板插线板插线板UPS配电盘插座接入母线UPS配电盘UPS馈电线前段UPS段ITE配电段C.5示例——设计ELC计算“N”(无冗余)UPS计算示例:设计运行负荷=100kW潜在最大负荷=100kW[一个100kW模块,四个25kW模块,或其他配置]100%设计运行负荷=100kW运行负荷百分率=100kW/100kW×100%=100%50%设计运行负荷=50kW运行负荷百分率=50kW/100kW×100%=50%100kW的UPS100%负荷时的效率=93.0%(效率因数=0.930)产生的损失=(100kW–(0.930×100kW))=(100kW–93kW)=7.0kW100kW的UPS50%负荷时的效率=92.0%(效率因数=0.920)产生的损失=(50kW–(92.0%×50kW))=(50kW–46kW)=4.0kW“N+1”冗余UPS计算示例:设计运行负荷=100kW潜在最大负荷(计入冗余)=125kW[五个25kW模块,或其他配置]100%设计运行负荷=100kW运行负荷百分率=100kW/125kW×100%=80%50%设计运行负荷=50kW运行负荷百分率=50kW/125kW×100%=40%125kW的UPS80%负荷时的效率=93.0%(效率因数=0.930)产生的损失=(100kW–(0.93×100kW))=(100kW–93kW)=7.0kW125kW的UPS40%负荷时的效率=90.5%产生的损失=(50kW–(0.905×50kW))=(50kW–45.25kW)=4.75kW设计运行负荷=100kW潜在最大负荷(计入冗余)=150kW[三个50kW模块,或其他配置]100%设计运行负荷=100kW运行负荷百分率=100kW/150kW×100%=66.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爆电器管理办法
- 高校铺面管理办法
- 万州出租车管理办法
- 人事派遣制管理办法
- 研发辅助账管理办法
- 阳性请假管理办法
- 生产部标签管理办法
- 石化区消防管理办法
- 集中库房管理办法
- 核心分包商管理办法
- 2025年金融法规与合规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政委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专利代理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培训
- 2025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DB45∕T 2954-2024 农田建设项目概预算定额及其编制规程
- 关于合同账期的协议书
- 2025-2030年中国林业新质生产力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机遇研判报告
- 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胫骨平台骨折的外科治疗 - 张国博课件
- 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识别、评估与防控机制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