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研究生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1页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研究生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2页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研究生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3页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研究生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4页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研究生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A.希罗多德B.塞涅卡解析:希罗多德(Herodotus)被普遍认为A.历时分析法B.历地分析法C.因果分析法D.历时比较法解析:因果分析法(CausationAnalysis)是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它侧重于探究历3、以下哪部作品被广泛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代表作?A.《资本论》B.《历史研究》C.《世界历史理论》解析:《历史研究》是英国历史学家E.H.哈贝马斯(A.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B.戊戌变法是清朝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C.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D.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担任要职5、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A.司马迁D.王夫之解析:选项A正确。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选项B的班固是东汉时期的史学家,著有《汉书》;选项C的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史学家,编纂了《资治通鉴》;选项D的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哲学家,对经学、史学有深入研究。6、关于《二十四史》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B.《二十四史》包括《史记》和《资治通鉴》C.《二十四史》共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朝末年的历史解析:选项B错误。《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的总称,包括《史记》在内的23部纪传体史书,但不包括《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纂的编年体史书。《二十四史》共记载了从黄帝到元朝末年的历史,而不是明朝末年。选项A、C、D均为正确7、关于“史前时期”的定义,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B.指从新石器时代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C.指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D.指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到铁器时代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A.司马迁B.刘知几D.范仲淹解析: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著有《史记》,是中9、关于《史记》的叙述,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C.《史记》的作者为司马迁D.《史记》中的“本纪”主要记载了历代帝王的生平事迹平事迹。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其他选项A、B、C都是正10、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史学界泰斗”,对《史记》的研究有开创性贡献?A.王国维A.春秋战国时期B.秦始皇统一六国C.隋朝建立D.唐朝盛世12、以下哪部著作是东汉班固所著,被誉为“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断代史”?A.《史记》B.《汉书》D.《资治通鉴》解析:《汉书》是东汉班固所著,它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断代A.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B.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可以揭示社会制度的演变和阶级斗争的历史C.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与考古学、文献学等学科紧密相关D.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主要关注帝王将相的生平事迹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选项D的说法不准确。A.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B.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是由英雄人物决定的C.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是由社会意识决定的D.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A.文献研究法B.考古研究法C.统计分析法D.民俗研究法A.希罗多德解析:希罗多德(Herodotus)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因其对历史的详实记录和批20世纪的历史学家,虽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不具备“史学之父”的称号。A.秦始皇统一六国B.汉武帝推恩令C.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D.唐朝的开元盛世解析:道家学派,尤其是其代表人物老子,主张“无为而治C.塔西陀D.裴洛解析:李维(TitusLivius)是古罗马的历史学家,他的《罗马史》是研究古罗马解析:东汉时期的“五经”学者有蔡邕、马融、郑玄等,而王充是东汉末年的思想家、文学家,以《论衡》一书著称,与“五经”学者不同。二、史料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材料一: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游行示威,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学生三十多人。第二天,北京十多所学校的爱国学生又纷纷罢课,北京学生联合会成立。材料二: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在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等组成的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阐述它们在中国历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五四运动的意义:a.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c.五四运动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觉醒。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新阶段的开始,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即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思想指导,使中国革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史料分析题阅读以下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史料一:《史记·太史公自序》:“自黄帝以来,学者多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固所美也。后世学者,或称孔子而不用其道,或称子贡而不用其学,或称颜渊而不用其志,或称孟子而不用其行。盖其所以称之者,不过以其为人而已。至于其学,则各有所师,或师孔子,或师子贡,或师颜渊,或师孟子,而其道则不同。”史料二:《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太宗问曰:‘朕闻孔子有言:“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何为而有三戒?’李靖对曰:‘孔子有三戒,盖言人之一生,自少至老,其血气、志向、行为皆有所宜戒也。’”1.分析史料一中太史公对孔子及其弟子评价的态度。2.结合史料二,说明李靖对孔子“三戒”的理解及其与太史公观点的差异。1.太史公在史料一中对孔子及其弟子的评价态度是肯定和尊重的。他认为后世学者2.李靖对孔子“三戒”的理解是,孔子认为人的一生从少到老,其血气、志向、行第一题:主要特征,并探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1.封建社会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2.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征:(1)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阶级掌握大量土地,农民成为佃农或自耕(2)社会结构:以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为主要阶级,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3)经济制度:封建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相对缓慢。(4)政治制度:封建君主专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5)文化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强调等级秩序和伦理道德。二、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必然性1.生产力的进步: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生产力逐渐提高,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2.商业资本的发展:商业资本逐渐壮大,推动商品经济繁荣,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3.社会矛盾尖锐:封建社会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加剧,要求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4.意识形态的变革: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5.国际环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和侵略,使得中国封建社会面临外来冲击,加速了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步伐。解析:第二题:答案: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2.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其适应中国国情。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1.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了中国革命,使中国共产党2.为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3.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4.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理论武器,使其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提高自身建设水平。5.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理论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本题要求考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在回答问题时,考生应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然后结合历史实际,阐述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意义。在论述过程中,考生应注重以下几点:1.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掌握其基本概念。2.结合历史实际,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3.论述过程中,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论述更加清晰、有条理。4.避免空谈理论,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论述,增强论述的说服力。论述历史学专业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意义。一、历史学专业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1.历史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历史学的深厚底蕴能够为其他学科提供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研究视角。2.历史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历史,研究生可以培养严谨的学术态度、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3.历史学的研究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4.历史学的研究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关注社会问题,关注人民群众的福祉,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历史学专业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意义1.历史学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学基础知识,能够为其他学科提供历史背景和研究视角,有助于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2.历史学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历史研究中,研究生需要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3.历史学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历史,研究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综合素质。4.历史学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需要与同行交流,撰写学术论文,培养其沟通和表达能力。本题旨在考察考生对历史学专业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培养复合型人才意义的理解。考生在回答时,应从历史学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入手,阐述其在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作用。接着,分析历史学专业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意义,包括跨学科知识背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及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考生在论述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案例,充分展现历史学专业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的优势。论述题:试比较中国古代史上的“汉武帝时期”与“唐太宗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异同,并分析其产生原因。1.政治方面:汉武帝时期和唐太宗时期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势力,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权威。2.经济方面:两个时期都注重农业发展,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3.文化方面:两个时期都注重文化教育,提倡儒学,重视文化传承和创新,推动了文化的繁荣。1.政治方面: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实现了大一统;唐太宗时期则推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行政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汉武帝时期重视对外贸易,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唐太宗时期则注重国内经济发展,实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3.文化方面:汉武帝时期重视道教,推崇神仙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整合;唐太宗时期则推崇佛教,推崇儒学,促进了佛教与儒学的融合。1.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