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我说过,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比如,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人的革命精神相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中华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都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摘编自《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文化的意义,在于总结人类生活实践的历史经验、引导实践主体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改变世界和改易人性的伟大力量。马克思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人类新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以文化人”,造就新时代的实践主体。马克思认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个人的充分发展”是“最大的生产力”,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要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就必须培养兼具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素养的时代新人。这就要深入贯彻所指出的:“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深刻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常与变;“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我们要在具体实践中把“两个结合”的思想内化,把文化思想转化为现实主体的德性,形成新时代实践主体的浩然正气、崇高境界和思想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化成天下”,体现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全过程。人类社会有机体是一定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与文化形态相互交织、互动的整体。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体现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之中,渗透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之中,引导中华民族创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传承、创新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等问题的普遍智慧和生机活力,是“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的文化表达。从人类文明史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扬弃人类在“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等历史阶段的文明成果,不断创造“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提供化解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危机、生态危机、精神危机等尖锐挑战的中国方案,回答人类走出资本主义、实现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摘编自杜运辉《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一直以来立足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积极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个结合”正是我们早已得出的规律性认识。B.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想信念、政治观念、人性本质等多方面有着高度的契合,因而才促使实现了“两个结合”。C.只有培养出兼具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素养的时代新人,才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D.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不断地扬弃和创造中,逐步提供着化解危机的中国方案,回答人类发展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来源不同,又在理论色彩、社会背景诸方面存在差异,这为二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B.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可借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生产力关系的论断,从历史角度把握中国的常与变。C.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体现了人类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有机统一,充满智慧和活力。D.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要扬弃人类一些文明成果,体现出人与物的辩证统一。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采用总分结构,着重论证了“两个结合”中“第二个结合”的内容,条理清晰。B.材料一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主要原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互成就的观点时,更侧重后者的作用。C.材料二第四段在论证时侧重人类文明史角度,善于运用长句和排比修辞,增强了论证效果。D.材料二主要运用了马克思和的经典理论,在演绎推理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展开论述。4.材料一第四段画横线的句子内涵丰富,表述生动,请进行分析。5.两则材料都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它们是从哪些方面对此进行阐释的,请加以概括。【答案】1.C2.A3.B4.①这句话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不是松散的、浅层次的结合,而是有机统一、高度融合并造就了新的文化生命体,内涵丰富。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深奥晦涩的哲学理论阐释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表述生动。5.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形成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以文化人”,造就新时代具有浩然正气、崇高境界和思想力量的实践主体;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化成天下”,引导中华民族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并回答人类之问。【解析】【整体分析】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两则材料深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及其理论基础。材料一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指出这种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关键。材料二则从文化的意义出发,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如何引导实践主体,推动文化繁荣,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危机。文章结构清晰,论证严密,既有理论深度,又结合实际,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和文化自信。【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一直以来”“早已得出”错误。由原文“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可知,“两个结合”是在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B.“人性本质”错误。由原文“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人的革命精神相合”可知,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想信念、政治观念、革命精神等方面有高度的契合,而没有说到“人性本质”方面的契合。D.“化解危机”错误。由原文“从人类文明史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提供化解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危机、生态危机、精神危机等尖锐挑战的中国方案”可知,是化解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危机、生态危机、精神危机,而不是所有危机,选项扩大了范围。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这为二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错误。由原文“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可知,中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虽然来源不同,又在理论色彩、社会背景诸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二者在理想信念、政治观念、革命精神等方面相互契合,这为二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选项不合逻辑。故选A。【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更侧重后者的作用”错误。二者“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所以,二者没有侧重。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材料一是从两个角度来论证中华文化和马克思主语相结合,第二个角度是“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本句话就是为了论证“‘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这一观点的。而“‘结合’不是‘拼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认为二者的“结合”不是像拼盘那样松散。“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认为二者的“结合”不是浅层次的结合。“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运用比喻的手法,认为二者的“结合”是有机统一、高度融合并造就了新的文化生命体。这句话表达了丰富的内涵。本句话是想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的这个深奥的道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深奥晦涩的哲学理论比喻成我们日常所见的事物,从而达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表述生动的效果。【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可知,“第二个结合”是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相结。而正是二者的结合才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所以,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形成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由原文“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以文化人’,造就新时代的实践主体”“我们要在具体实践中把‘两个结合’的思想内化,把文化思想转化为现实主体的德性,形成新时代实践主体的浩然正气、崇高境界和思想力量”可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以文化人”,造就新时代的实践主体,而新时代的实践主体具有具有浩然正气、崇高境界和思想力量的特点。所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以文化人”,造就新时代具有浩然正气、崇高境界和思想力量的实践主体。由原文“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化成天下’,体现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全过程”“从人类文明史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实现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可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化成天下”,引导中华民族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并回答人类之问。(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三走严庄(节选)〖备注〗茹志鹃部队天天行军,有时五十里,有时七十里,大片大片的土地从我们脚下伸展开去。地里的庄稼苍黄了,成熟了,然后,我们走的路边,就是光秃秃、黑油油的土地。那大片大片的土地,又落下麦种。麦种具有穿山之力,它不畏严寒,不畏风霜,在土里渐渐地发芽了,出苗了,然后绿茵茵地满铺在黑土上。我又二次来到了严庄。我赶到严庄的时候,天已大黑了。我人还没进庄,迎面就扑来一股强烈的布焦臭,我的心不禁怦怦地跳了起来。严庄怎样了?收黎子怎样了?老马那支枪是埋起来了,还是继续背在严庄人的身上?我一弯腰,朝庄里小跑起来。星光下,我看见庄里许多草房没有了,只剩下一些残缺焦黑的泥墙,墙里墙外,碗碴破棉絮铺了满地,但是那些烧剩的焦木断梁,已整齐地堆在一起,空场上也排满了一堆堆砌屋用的泥砖。在朦胧的星光下,严庄显得安静而又严峻。我在来全原来的屋基角落上,一个临时搭起来的茅草地庵子里看到了收黎子。她稍稍黑瘦了一些,眼睛显得大了,正席地坐在一层薄薄的麦秸上,静静地低着头,在油灯下专心一意地修理一只筛面用的筛子。她将那极细的马尾,在筛子的破洞上慢慢地织出经纬,织得是那么细,那么密。仿佛,这里也没有敌人来过,外面那倒塌的泥墙,也并不存在。啊!收黎子,你是看不见,还是全不在乎?你却是静静地低着头,在准备麦收用的工具。她一抬头看见我,并没觉得奇怪,朝我笑了笑,但是接着她一反素来的安静沉着,站起身团团转地忙了起来。她开开锅盖,拿拿水瓢,抱一把草,又打开一个什么包包。她手忙脚乱地忙了半天,给我端来了一碗热水。经过这一阵忙,她平静下来了,又恢复了她原来那种从容不迫的气度,拉着我的手,坐在我身边。我问她敌人来的时候,她怎么过的。“蹲野地呗!”她说得很简单。“来全呢?”“他?他带了看家队,掮了那支枪,到处转悠,到东放一枪,到西放一枪。”她说到这里笑了,大概是想起了这些零星枪声的效果吧!我看看屋里只有她一个人,便问道:“小全呢?”收黎子把眼光避开了,停了一会儿说道:“你知道,分了地以后,小全是多高兴,种上了麦以后,他就老去地里望,计算着今年过年吃白面饺子。敌人来了以后,我们都蹲在野地里,又冷又饿,可孩子还惦念那块麦地。谁料到半夜里,我打了一个盹儿,这孩子就跑回去了……”收黎子停住了话,把油盏里的灯草拨了拨,压抑了一下感情。收黎子发现小全不见了,她知道孩子上哪里去了,她也知道孩子是不会回来了,她不哭也不作声,只是呆呆地坐着,来全带了看家队不在跟前,大家怕她憋坏了,劝她放声哭一下。她摇摇头,还是不哭也不作声,一直等到日头傍山,她才开口对大伙说:“我悄悄去看一眼,看一眼就死心了。”说着她就走了,谁也拦不住。她一走,庄里人怕她有闪失,就赶紧派人去找来全。夕阳西下,敌人最忌怕的夜,即将开始了。收黎子连爬带走,来到严庄西头的土岗上。她看见焦黑的严庄在冒烟,火舌舐过的门洞,像一张一张乌黑的大嘴。几个敌人缩着头抱了枪,踢着地上的枕头、筷子,踩着碎碗碴和晒干的辣椒在放哨。风跟着他们的脚跟扬起灰烬,然后又在树上打起唿哨……“小全在哪里?……”严庄沉默着。收黎子忽然明白,仅仅把敌人从严庄赶跑是不行的,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严庄,是敌人,就得干脆彻底地消灭,而不是赶跑。收黎子暂时忘了小全,忘了那种单纯属于母亲的痛楚,她趴在土岗上,什么都看在眼里。什么都记在心里。就在这时候,她忽然看见来全从侧旁爬来,铁青了脸,大口地喘着粗气。来全没说话,只是带她绕过庄子,把她带到东头的松林里。收黎子刚在松树后面伏下,只听见屋前的场地上传来一个孩子的喊声,“不!不!咱不跪!”这是小全,小全在喊着什么?……收黎子心都发颤了,一把就夺去了丈夫手上的枪……“砰”的一声,老马留下的那支枪响了。敌人不知哪里来的枪响,顿时惊慌失措。收黎子颤颤地拿着枪,挺立在松林前面,虽然没打到敌人,她也觉得快意。来全一把把她推进松林,拿过枪对准场上骚乱的敌人又打了一枪,然后和收黎子回身飞奔。收黎子挣脱手,回过身来,她要最后看看小全。她看见儿子安静地躺着,面对长空,躺在敌人的血泊中。周围的敌人在叫喊,枪在响,风在上空厉声尖呼,儿子是在战斗中停止了呼吸。收黎子回转身,狂奔起来,她不是逃,而只是在高速度地飞跑,向一个目标,一个她认定了的目标飞跑。严庄不再沉默了。我决定要走了,收黎子叹了一口气,说:“来全他们那些看家队走了,我们要看家,要建设,这担子可重啊!”看家队出了门,他们支援解放战争去了,严庄的人,担起了看守这份大“家”的任务,严庄的主人们,他们的力量正在越出它的范围,推动历史向前。我走了,远离了严庄,可是我觉得胜利伴同着收黎子总跟着我,每一个战士后面都有她,微黑的脸上,沉静而坚决。她叮嘱我们的话,往往只有一句:“要彻底地消灭敌人,保住咱的好光景。”是了,大爷们,大娘们,小全的爷,小全的母亲,我们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就能战胜一切敌人,因为,我们的名字叫“人民”。(有删改)〖备注〗为了开展革命工作,“我”曾三次到达严庄,文章节选部分是“我”第二次到达严庄的见闻。小说中的“我”是一位年轻女干部,一走严庄时曾领导严庄人民进行土改运动。“我”见证了收黎子由一个娴静温顺的年轻媳妇到勇敢干练的支前队长的成长和进步。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部分环境描写以土地为中心,突出了时间的变化,为全文奠定了凄凉的感情基调。B.文章第三段以三个连续问句表达“我”对严庄和收黎子的关心,且为下文收黎子夺枪反击埋下伏笔。C.文中收黎子看到“我”之后的几个不连贯的动作,从细微处展现了她内心的慌乱与激动。D.“严庄不再沉默了”与前文“严庄沉默着”形成对比,写出了严庄人民由不知反抗到奋起反抗的转变。7.关于文中“收黎子发现小全不见了”这一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本段可以看出,严庄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严庄人民心地善良,互帮互助。B.收黎子的两个“知道”与下文小全躺在血泊中形成照应,凸显了战争的残酷性。C.本段通过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足见收黎子是一个理智的母亲。D.本段内容推动了后文情节的发展,也使得收黎子的形象逐步丰满、高大起来。8.小说中的物象往往具有多重作用。本文中的“麦”多次出现,它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9.文中使用“我”“你”“她”三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答案】6.B7.C8.①“麦”具有象征意义,暗示主题:麦种不畏严寒与风霜,毅然发芽,出苗,象征了抗日军民不畏困苦的斗争精神和努力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念。②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小全盼望着麦收后能吃上白面饺子,甚至无惧敌人跑去看麦地,体现出小全对麦的珍视,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小全惦念麦地,才独自离开,遭遇敌人,不幸遇难,由此推动了后面收黎子的行动和成长。9.①对收黎子认知转变和意识觉醒的肯定。文章以“我”到严庄之后的见闻和感受直接表达了对收黎子成长进步的肯定。②对收黎子平静面对战争的震惊。文章运用第二人称“你”,创设与收黎子直接对话的场景,便于“我”直接发出慨叹。③对敌人的愤恨之情。文章运用第三人称“她”,细致描写了收黎子的悲惨遭遇和悲痛心情,揭露战争的残酷,表达对敌人的痛恨。【解析】【整体分析】茹志鹃《三走严庄》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节,展现了严庄人民在战争中的坚韧与勇敢。文章以“我”的视角,描绘了收黎子从一个普通农妇成长为勇敢战士的过程,突显了人民在革命中的觉醒与力量。环境描写与人物心理描写相结合,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感染力。通过“麦”这一意象,象征了希望与生命的延续,深化了主题。整体上,小说充满了对人民力量的赞美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为全文奠定了凄凉的感情基调”错误。地里的庄稼由苍黄成熟到落下麦种发芽,出苗,“然后绿茵茵地满铺在黑土上”,奠定的应是一种昂扬向上的感情基调。C.“激动”错误。根据“她一抬头看见我,并没觉得奇怪,朝我笑了笑”可知,并没有激动。D.“对比”错误。“严庄沉默着”是指收黎子在问“小全在哪里”的时候,严庄并没有人回答她。而“严庄不再沉默了”是指收黎子看到儿子死在敌人手中,以收黎子为代表的严庄人决定起来反抗,不再沉默。所以“沉默”的含义是不同的,所以不能构成对比。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语段作用的把握能力。C.“心理描写……足见收黎子是一个理智的母亲”错误。本段中没有心理描写,且这段内容更多地体现出她作为母亲的焦急、担忧和慌乱,不能得出她是一个“理智的母亲”。故选C。【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物象的把握能力。文章开篇写到“那大片大片的土地,又落下麦种。麦种具有穿山之力,它不畏严寒,不畏风霜,在土里渐渐地发芽了,出苗了,然后绿茵茵地满铺在黑土上”,文中写到麦种落在土地中,不畏严寒和风霜,毅然发芽,出苗,满铺黑土地。以收黎子为代表的严庄人不再沉默,开始起来反抗敌人的侵略,开始保卫家园、重建家园,所以“麦”具有了象征意义,象征了抗日军民不畏困苦的斗争精神和努力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念。文中写到“种上了麦以后,他就老去地里望,计算着今年过年吃白面饺子。敌人来了以后,我们都蹲在野地里,又冷又饿,可孩子还惦念那块麦地”,小全盼望着麦收后能吃上白面饺子,甚至无惧敌人跑去看麦地,体现出小全对麦的珍视,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所以,对“麦”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当敌人来了以后,村民们都蹲在野地里,可小全还惦念那块麦地,于是他独自跑去看麦地,在此过程中被敌人抓走,最后不幸遇难。所以收黎子要起来反抗敌人的目标更加明确。“麦”这一物象推动了收黎子的行动和成长,推动了情节的发展。【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称作用的把握能力。文中第一人称“我”是故事的叙述者,“我”又二次来到了严庄,“我”看到了被烧毁的严庄以及茅草地庵子里的收黎子,于是收黎子对“我”讲述了敌人来的时候,她是怎么度过的,在小全不幸遇难的过程中,收黎子决定起来反抗。“我”走了,远离了严庄,但是“我”知道他们一定会战胜敌人,所以,文章写到“我”到严庄之后的见闻和感受,写到“我”见到了收黎子认知转变和反抗意识觉醒,直接表达了对收黎子成长进步的肯定。文中运用第二人称代词“你”,是“我看到收黎子一个临时搭起来的茅草地庵子里修理一只筛面用的筛子,这时候的收黎子专心一意,仿佛,这里也没有敌人来过,外面那倒塌的泥墙,也并不存在。这时候,作者感慨道“你是看不见,还是全不在乎?你却是静静地低着头,在准备麦收用的工具”。运用第二人称代词“你”,仿佛是在和收黎子进行直接的对话,直接发出了对收黎子的感叹,感叹对收黎子平静面对战争的震惊。运用第三人称“她”指代收黎子,是收黎子看到“我”之后。收黎子看到“我”之后心情由最初的慌乱到逐渐平静下来,之后收黎子向“我”讲述了敌人来了,儿子小全牺牲的事情,细致描写了收黎子的悲惨遭遇和悲痛心情,揭露战争的残酷,表达对敌人的痛恨。二、古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初,上①以阳夏侯陈豨为相国,监赵、代边兵;豨过辞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豨常慕魏无忌之养士,及为相守边,告归,过赵,宾客随之者千馀乘,邯郸官舍皆满。赵相周昌求入见上具言豨宾客甚盛擅兵于外数岁恐有变。上令人覆案豨客居代者诸不法事,多连引豨。豨恐,韩王信②因使王黄、曼丘臣等说诱之。太上皇崩,上使人召豨,豨称病不至;九月,遂与王黄等反,自立为代王,劫略赵、代。上自东击之。至邯郸,喜曰:“豨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为矣。”周昌奏:“常山二十五城,亡其二十城;请诛守、尉。”上曰:“守、尉反乎?”对曰:“不。”上曰:“是力不足,亡罪。”上令周昌选赵壮士可令将者,白见四人。上嫚骂曰:“竖子能为将乎?”四人惭,皆伏地;上封各千户,以为将。左右谏曰:“从入蜀、汉,伐楚,赏未遍行;今封此,何功?”上曰:“非汝所知。陈豨反,赵、代地皆豨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计唯独邯郸中兵耳。吾何爱四千户,不以慰赵子弟!”皆曰:“善!”又闻豨将皆故贾人,上曰:“吾知所以与之矣。”乃多以金购豨将,豨将多降。(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诸将之叛》)材料二:陈豨之反,常山郡亡其二十城,周昌请诛其守尉,高帝曰:“是力不足,亡罪。”守尉视属城之亡而不效其死力,昌之请诛,正也。虽然,有辨。寇自内发,激之以反,反而不觉,觉而匿不以闻,不为之备,不亟求援,则其诛勿赦也无疑。寇自外发,非其所激,非所及觉,觉而兵已压境,备而不给,待援不至,其宥也无疑。故立法者,无一成之法,而斟酌以尽理,斯不损于国而无憾于人。陈豨之反,非常山之所能制而能早觉者也。故周昌之按法,不如高帝之原情。虽然,止于勿诛而已矣,其人不可复用也。所谓“近死之心不可复阳也”。(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备注〗①上:汉高祖。②韩王信:韩国贵族,汉初被汉高祖封为韩王。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赵相周昌求入见A上B具言C豨宾客甚盛D擅兵于外E数岁F恐有变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图,是谋取、设法取得的意思,与《烛之武退秦师》“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中的“图”意思不同。B.引,是牵扯、引出的意思,与《苏武传》“虞常果引张胜”中的“引”意思不同。C.爱,是吝惜、舍不得的意思,与《齐桓晋文之事》“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中的“爱”意思相同。D.闻,是使听到的意思,与《陈情表》中“谨拜表以闻”中的“闻”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邦让陈豨出任赵国相国,统率赵、代之地的兵马。陈豨前去向淮阴侯韩信辞行时,二人密谋反叛。B.陈豨谎称有病未赴汉高祖的征召,而后便与王黄等人起兵谋反,自称为代王,掠夺了赵国和代国。C.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汉高祖任命四位赵国壮士为将领,又想出了对敌策略,展现其变通思维。D.王夫之以假设、比喻的论证方法分析了汉高祖对待城池失守的官员的做法,并对此进行了评价。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豨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为矣。(2)故立法者,无一成之法,而斟酌以尽理,斯不损于国而无憾于人。14.汉高祖和王夫之对常山郡城池失守之事中处理官员的观点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0.BDF11.B12.D13.(1)陈豨不向南占据邯郸却据守(倚仗)漳水,我知道他没多大能力了。(2)所以法律的实行,没有一成不变的。必要时应斟酌变通以近情理,这样就可以既不损害国家利益也不冤屈当事人。14.不同。①汉高祖认为城池失守是将士力量不足而致,郡守和郡尉无罪。②王夫之认为陈豨反叛、城池失守不是守城官员能控制和觉察的,但因其没有拼死挽救,所以只能免于被处死,却无法继续被任用。【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记述汉高祖刘邦处理陈豨叛乱的过程,展现了刘邦的智慧和决断力。文章描绘了刘邦在面对叛乱时的冷静分析和灵活应对,特别是他对待赵国守尉的宽容态度,体现了其深思熟虑和人性化的一面。王夫之的评论则从法理角度出发,强调了处理叛乱时应权衡情理,避免一刀切的法律执行方式。整体上,文章通过历史事件和后人的评论,探讨了权力、忠诚和法理之间的复杂关系。【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赵相周昌(见此情况)请求入京进见汉高祖,详述陈豨门下宾客盛多又专擅兵权在外数年,恐怕会有事变。“见”的宾语为“上”,应在宾语“上”后面B处断开;“豨宾客甚盛”作“言”的宾语,在“盛”后D处断开;“于外”是“擅兵”后置状语,“数岁”为补语,所以应在“岁”后面断开,即在F处断开。故选BDF。【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图谋、设法取得/考虑。句意:那么天下就可以谋取了。/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B.“意思不同”错误。均为“牵扯、引出”。句意:很多牵连到陈豨。/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C.正确。均为“吝惜、舍不得”。句意:我为什么还要吝惜那四个千户封邑。/大王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吝啬感到奇怪。D.正确。均为“使听到”。句意:察觉以后又隐匿情况不让朝廷知道。/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比喻的论证方法”错误。王夫之在分析汉高祖对待城池失守的官员的做法时运用假设和对比的论证方法,没有运用比喻的论证方法。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南”,名词作状语,向南;“据”,占据;“阻”,据守。(2)“立法者”,法律的实行;“无一成之法”,没有一成不变的。【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陈豨之反,常山郡亡其二十城,周昌请诛其守尉,高帝曰:‘是力不足,亡罪。’”可知,汉高祖认为城池失守是将士力量不足而致,郡守和郡尉无罪。由原文“陈豨之反,非常山之所能制而能早觉者也。故周昌之按法,不如高帝之原情。虽然,止于勿诛而已矣,其人不可复用也”可知,王夫之认为陈豨反叛、城池失守不是守城官员能控制和觉察的,但因其没有拼死挽救,所以只能免于被处死,却无法继续被任用。所以,汉高祖和王夫之对常山郡城池失守之事中处理官员的观点不同。参考译文:材料一:起初,汉高祖任命阳夏侯陈稀为相国,监管赵国、代国边境部队。陈豨拜访淮阴侯韩信并向他辞行。淮阴侯握着他的手,屏退左右随从,与他在庭院中散步仰天叹息道:“有几句话,能和你说吗?”陈豨说:“只要是将军您的指示,我都听从。”韩信说:“你所处的地位,集中了天下精兵:而你,又是陛下信任的大臣。如果有人说你反叛,陛下肯定不信:然而第二次有人说,陛下就会起疑心:说第三次,陛下必定会愤怒地亲自率领大兵来攻打你。请让我为你做个内应,那么天下就可以谋取了。”陈豨平常便知道韩信的能力,相信他,于是说:“遵奉你的指教!”陈豨常常羡慕当年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养士的行为,及至他做相国驻守边境告假回来时,经过赵国,跟随他的宾家乘坐的车有一千多辆,把邯郸城的官舍都住满了。赵相周昌(见此情况)请求入京进见汉高祖,详述陈豨门下宾客盛多又专擅兵权在外数年,恐怕会有事变。汉高祖令人再审查陈豨宾客在代国时的种种不法之事。很多牵连到陈豨。陈豨听说后十分恐慌,韩王信趁机派王黄、曼丘臣等人来劝诱他联成一伙。太上皇驾崩时,汉高祖派人来召陈豨,陈豨称病不去:九月,他便与王黄等人公开反叛,自封为代王,率军劫掠赵国、代国。汉高祖领兵从东面进击,到达邯郸,高兴地说:“陈豨不向南占据邯郸而去扼守漳水,我知道他没多大能力了!”周昌奏报说:“常山郡二十五城,有二十城都失陷了,请处死郡守、郡尉。”汉高祖问:“郡守、郡尉反叛了吗?”周昌回答:“没有。”汉高祖说:“这是他们力量不足,没有罪。”汉高祖又令周昌选挑赵国壮士中可充当将领的,周昌报告说有四个人,并让他们来进见。汉高祖谩骂道:“你们这群小子能当将军吗?”四人大为惭愧,都伏在地上;汉高祖却真的赏赐各人以一千户的封邑,任用为将领。左右随从劝阻说:“跟随您进兵蜀、汉,征讨楚王的功臣都没有全部封赏;今天封他们,凭的什么功劳?”汉高祖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知道的了。陈豨造反,赵国、代国一带都被他占有。我用紧急军书征调天下军队。至今还没有到来的,现在估计能够调遣的只有邯郸城中这些士兵而已,我为什么还要吝惜那四个千户封邑,不用来抚慰赵国子弟呢!”属下都点头说:“好主意。”汉高祖又听说陈豨的部将很多过去都是商人,便说,“我知道如何对付他们了。”下令多用黄金去收买陈豨部将,果然有大部分来降。材料二:陈豨反叛的时候,常山郡失陷了二十座城池。周昌上奏请求汉高祖处死常山郡的郡守和郡尉,汉高祖说:“这是(因为他们)力量不够,并没有罪。”郡守和郡尉看着其郡所管辖的城池沦陷却不尽力拼死挽救,周昌请求诛杀他们,是完全正当的。虽然如此,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贼寇从内部起事,是郡守和郡尉激反的,激反以后没有及时察觉,察觉以后又隐匿情况不报告朝廷,不采取防备事态恶化的措施,事发后也不立即请求外援,那么郡守和郡尉应该被处死而不能赦免。如果贼寇从外部起事,不是郡守和郡尉将他们激反的,也不是他们能够及时察觉的。察觉以后敌军已经大兵压境,预先防备已经来不及,等待外援又等不到,那么郡守和郡尉应该被赦免,这也是确定无疑的。所以法律的实行,没有一成不变的。必要时应斟酌变通以近情理,这样就可以既不损害国家利益也不冤屈当事人。陈稀反叛,并不是常山郡的郡守和郡尉能够控制并及时觉察的。所以,周昌主张的依法处置,不如汉高祖推究事情的情态的处理允当。尽管如此,常山郡的郡守和郡尉只是能免于被处死罢了,他们两人不能再被任用了。这就是所谓的“心态已经接近死亡的状态,不可能再恢复生机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大涤山叶绍翁倦身只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风凛凛四时秋。虎岩月澹迷仙路,龙洞云深透别州。九锁青山元不锁,碧桃开后更来游。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在世事沉浮中深感疲惫,一心向往山林生活,希望山中道士能够真心地挽留自己。B.颔联从听觉与触觉角度,写山中泉水涓涓不息,天风凛凛带来丝丝凉意,生动形象,易于感知。C.尾联写大涤山峰峦相扣,仿佛九锁连环,既写出山势险峻,又暗寓作者在山中得到心灵的慰藉。D.本诗将直抒胸臆、简洁叙事、生动写景巧妙地融为一体,抒发了作者对宁静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16.本诗颈联营造的意境,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千岩万转路不定……水澹澹兮生烟”的意境相似,请加以分析。【答案】15.A16.①两首诗都营造了一种迷离神秘的意境。②叶诗描写朦胧的月色,虎形的岩石,云雾深邃的龙洞等意象,以及联想到岩石后隐藏着通往仙境的道路,龙洞依稀透出另一个州郡,营造了迷离神秘、深远梦幻的意境。③《梦游天姥吟留别》借助想象,描写天姥山千岩、繁花、奇石、熊咆龙吟、水面上的雾气等意象以及天色与天气的变化,营造了一种奇异多变、迷离神幻的意境。【解析】【整体分析】这首《大涤山》通过描绘山中泉水、天风、虎岩、龙洞等自然景象,营造出清幽、神秘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超脱生活的追求。【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饥饿赏析能力。A.“希望山中道士能够真心地挽留自己”错误。“羽客知心解款留”意思是道士朋友深知我心意,热情款留我。故选A。【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意象意境的把握能力。叶诗颈联中“虎岩月澹”“龙洞云深”,写了朦胧的月色、虎形的岩石、云雾深邃的龙洞这些意象,意思是月光下,虎形的岩石显得淡雅,似乎隐藏着通往仙境的道路;龙洞里的云雾深邃,像通向另一个州郡这样。所以颈联除了描写朦胧的月色、虎形的岩石、云雾深邃的龙洞这些意象之外,还联想到岩石后隐藏着通往仙境的道路,龙洞依稀透出另一个州郡。描绘了一幅朦胧神秘、深邃迷离的画面,所以营造了迷离神秘、深远梦幻的意境。《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写到了重叠的山岩、曲折的山道、繁花、奇石、熊咆龙吟、水面上的雾气等意象。意思是无数山岩重叠,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晚。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深林战栗,使高耸而重叠的山峰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薄薄的烟雾。营造了一种奇异多变、迷离神幻的意境。所以,两首诗都营造了一种迷离神秘的意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师说》中,韩愈用“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从师是为了学习“道”,和老师年龄大小无关。(2)《客至》中描写诗人欲盛情招待,但因家贫且远离街市,以致酒菜欠佳而心怀歉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3)“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的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如“______,______”。【答案】(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年轻人中,(甲)。只要你听说过“北漂”“沪漂”,那么“景漂”的意思也不难理解,唯一需要确定的是,“景”是哪个地名的缩写,答案是“景德镇”。有媒体考证,早在10年前,就有不少年轻人,把景德镇作为实现梦想之地。一项广被援引的统计数据是,从2023年往前数的10年里景德镇人口是净流入,这在大多呈人口净流出的中部四线城市中显得“A”。在媒体的讲述中,每个“景漂”的故事都有属于各自的酸甜苦辣,如果非要归纳为一个共同的关键词,那就是重启人生。在漂流到景德镇之前,他们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生活轨道,拿出的考卷成绩不一,但在一些或大或小、或隐或现的人生十字路口,他们把人生的骰子抛向这里。有人想要成就一番创作事业,有人想呼吸自由的空气,有人只是单纯想“复得返自然”。但B,都是为了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把生活调整到忠于自己内心的频道上。景德镇,(乙)。跟一线城市比,舒适自在的生活环境、门槛极低但足够友好的创业环境、完整而成熟的陶瓷产业链……这样的条件组合可谓诱惑力十足。再加之,近年来景德镇在打造消费型城市上的努力,镁光灯下的“景漂”显得更加迷人。①对于不少人来说,这里是一个完美的梦想孵化器。②成为“景漂”,不仅契合了当下不少年轻人更松弛、更自省的人生态度,③成本而且似乎尚可承受,就算失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④摆脱过去的成功学叙事,找寻并成为另一种生活,在这里真的成为可能。⑤从这个角度说,“漂”不过是表象,⑥“景漂”更像是他们对自己这种生活状态的自嘲或者自娱自乐。18.文中第五段用“梦想孵化器”比喻梦想安放之地,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请以“雨”为本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暗喻;暗喻贴切,表达流畅。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文中第五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请用一个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概括文本第四段内容,不超过60字。【答案】18.示例:远处,乌云翻滚;近处,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是老天愤怒的眼泪。19.A.格格不入B.无一例外20.③句修改为:而且成本似乎尚可承受,就算失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④句修改为:摆脱过去的成功学叙事,找寻并成就另一种生活,在这里真的成为可能。21.甲:“景漂”正成为一种新时髦乙:为“景漂”提供了适宜的环境22.示例一:“景漂”显得更加迷人是因为景德镇生活环境舒适,创业环境友好,陶瓷产业链成熟以及政府建设城市的努力。示例二:因为景德镇生活环境舒适,创业环境友好,陶瓷产业链成熟以及政府建设城市的努力,所以“景漂”显得更加迷人。【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首先根据示例明确暗喻这一修辞,由“这里是一个完美的梦想孵化器”可知,暗喻由本体、喻体以及比喻词构成,而暗喻的比喻词包括“是”“成了”“变成”等。然后分析其他要求,如要求以“雨”为本体写一个暗喻的比喻句,要确定该比喻句的喻体,“雨”淅淅沥沥或倾盆而下,可以表达或轻柔或激烈的情感,所以喻体可以是或喜悦或愤怒或悲伤的情感,如大雨倾盆而下是老天爷愤怒的眼泪,淅淅沥沥的雨就像是离别的眼泪,并且要使用比喻词“是”构成暗喻。【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前文数据显示“从2023年往前数的10年里景德镇人口是净流入”,而中部四线城市大多数呈人口净流出,所以景德镇显得很不协调,可填“格格不入”。“格格不入”,形容彼此思想不协调,想法不相容。B.前文列举了很多人来到景德镇的目的,目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是所有人又都是为了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把生活调整到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