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庄子游鱼之乐所体现的思维,是一种会通万物的思维,在诗意的心灵中,打通“我”与世界的界限,通世界以为一,这一理论在中国美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在鱼乐之辩中,庄子以知游鱼之乐而发出会心的感慨,惠子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诘难之,透露出道、名二家的不同思想指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子的问难若从理性角度看,是完全合理的:鱼的快乐是鱼的体验,人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出游从容”,是鱼游动的样态,并不表示鱼有这样的情绪体验。庄子与鱼别而为二,二者各为孤立的世界,不存在相通的物质因缘。因此,从科学角度看,庄子的论断不成立;从逻辑上看,庄子的推论也无根据。游鱼之乐这个论题的要点之一,就是“知”,惠子认为,鱼之乐不可“知”,但庄子说“我知之濠上也”。这句话是此论辩的关键。正像宣颖所解释的:“我游濠上而乐,则知鱼游濠下亦乐也。”正因“我”来到这河边,徘徊在河的桥梁上,正因“我”心情的“从容”,在这从容游荡中,“我”感到无拘束的快乐,所以“我”“觉得”游鱼是快乐的,山风是快乐的,白云是快乐的,鸣鸟是快乐的。这是诗意的目光、审美的目光。惠子中其孤明而不与万物相通之心,而庄子却致力于凿通孤立世界之间的界限,是人与物关系的“绝地天通”。他以诗意的眼光,超越“人”的态度,超越科学、功利的视角,以天心穿透世界。他在桥上看鱼,鱼在桥下优游,在他的感悟中,桥没有了,水没有了,“我”没有了,鱼和“我”的界限也没有了,世界即如一大河流,他和鱼都在这河流中优游。鱼非“我”眼中所见之鱼,而是在“我”生命中游荡的鱼,“我”也非故常之“我”,而是“丧我”之“我”。在“遇”而不是“目视”中,二者会通合一。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如果站在人与天分离的角度看,天是天,物是物,我是我;如果站在诗意的立场看,“我”与世界的界限打破了,“我”和世界融为一体,还归于世界的大本。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意的眼光,就是从生命的角度看世界。庄子所反复强调的“天地与我并生”、“磅礴乎万物以为一”云云,即是说“人在世界中”,人并不在世界之外。人在世界中,是世界的“在”者,而不是“观”者。庄子将会通物我的纯粹体验境界称为“物化”,“化”于物,“我”就是物,没有了物我之间的界限。“物化”是和“对象化”相对的一个概念,它将人从“对象化”中拯救出来,让生命自在显现。濠梁上的快乐,是非“对象化”的境界,这一思想在后世中国美学中得到了丰富。(摘编自朱良志《游鱼之乐——会通物我》)材料二: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即每个人对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庄子看到绦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也是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正如我们常说云飞泉跃,但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常说山鸣谷应,但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而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是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作我们的侪辈,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既然美感经验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那我们可以从这个前提中抽出两个结论来:首先,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一朵花如此,一切事物也是如此。因我把自己的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其次,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所以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苏东城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过是美的形象之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摘编自朱光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知鱼之乐”是因为他凿通人与鱼之间的界限,与鱼会通合一、融为一体,达到一种纯粹的体验境界。B.在鱼乐之辩中,惠子的问难比庄子的论断更加合理,是因为人与鱼别而为二,二者不存在相通的物质因缘。C.“物化”打破了人与物之间的界限,使人与天地、万物并生为一,让人摆脱“对象化”对自在生命的束缚。D.欣赏往往含有创造性,即使对同一物象不同人所见也未必相同,因为个人情趣会影响所见之物呈现的形象。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A.庄子的“游鱼之乐”与云飞泉跃、山鸣谷应,都打破了自我与对象的界限,将个人的主观经验转移到对象上。B.每个人都会凭自己的主观经验来“以己度人”、感知外物,所以,每个人感受到的世界必然是完全不同的。C.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感受、了解外物,便能产生美感体验。D.美感经验旨在陶冶性情,人在与物往复回流过程中,往往能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受到美的意象的浸润。3.结合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移情作用”的一项是()A.唐代诗人杜甫目睹了安史之乱时长安城满目疮痍的景象后,写下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B.唐代诗人白居易杭州刺史任满后,返归洛阳修心养性,写下“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的诗句。C.宋代沈括在高度赞扬王维所画的“雪中芭蕉”时,提出“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的观点。D.清代画家石涛曾描绘自己的创作过程为:“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苏轼点评文与可的竹画:“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文与可竹画“无穷出清新”的原因。【答案】1.B2.A3.C4.①首先提出“庄子游鱼之乐”体现的是一种“会通万物”的美学思维的观点;②接着指出“鱼乐之辩”中庄子的推论虽然从理性、科学和逻辑的角度缺乏根据和合理性,但却以诗意、审美的眼光认知,超越了科学、功利的视角,打破了物我的界限;③最后总结“游鱼之乐”中庄子的观点是一种“物化”的纯粹体验境界。5.①文与可作画时达到一种“见竹不见人”“其身与竹化”的创作境界,即以诗意的眼光来作画,超越“人”的态度、超越科学功利的视角;②文与可创作时消除物我之间的界限(达到会通物我(或“物化”)的纯粹体验境界),从而,摆脱“对象化”的束缚,展现生命的自在;③文与可创作时不仅能够移情于物,还能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在欣赏中融入创造性。【解析】【导语】两则材料均探讨了“游鱼之乐”这一主题。材料一从美学角度阐释庄子思想,强调人与物会通、物化体验的重要性,认为庄子的观点突破了科学和逻辑的限制,实现了人与万物的融合。材料二从心理学层面分析移情作用,指出人往往凭借自身经验去感知外物,以“以己度物”的方式产生美感体验。两则材料共同强调了人对外物的主观感受和情感移入的作用。【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惠子的问难比庄子的论断更加合理”错,过于绝对。依据原文“惠子的问难若从理性角度看,是完全合理的……从科学角度看,庄子的论断不底立;从逻辑上看,庄子的推论也无根据”可知,脱离了原文中“若从理性角度看”“从科学角度看”“从逻辑上看”等前提限制,说法过于绝对。故选B。【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每个人都会凭自己的主观经验来‘以己度人’”“每个人感受到的世界必然是完全不同的”错误。从原文“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即每个人对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等处来看,“都会”“必然”过于绝对,推断无据。C.“当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感受、了解外物,便能产生美感体验”推断不当,原文为“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即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移情作用),不一定就能产生美感体验。D.“美感经验旨在陶冶性情”不符文意,原文为“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可见陶冶性情并不是美感经验的目的。故选A。【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四个论据中,ABD均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符合论点。C.沈括该观点强调的是书画创作应当得意而忘行,重意而轻形,不属于“移情作用”的范畴。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思路、把握行文脉络的能力。①材料一“庄子游鱼之乐所体现的思维,是一种会通万物的思维”,首先由“庄子游鱼之乐”提出了“会通万物”的思维,并点明这一理论在中国美学中占重要地位;②然后将鱼乐之辩中惠庄二人的观点进行对比,指出“从科学角度看,庄子的论断不成立;从逻辑上看,庄子的推论也无根据”“这是诗意的目光、审美的目光”“他以诗意的眼光,超越‘人’的态度,超越科学、功利的视角,以天心穿透世界”,指出“鱼乐之辩”中庄子的推论虽然从理性、科学和逻辑的角度缺乏根据和合理性,但却以诗意、审美的眼光认知,超越了科学、功利的视角,打破了物我的界限;③最后“庄子将会通物我的纯粹体验境界称为‘物化’,‘化’于物,‘我’就是物,没有了物我之间的界限”,由对游鱼之乐论辩中“知”这一关键点的分析,阐明了“游鱼之乐”中庄子的观点是一种“物化”的纯粹体验境界。【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文与可竹画之所以能达到“无穷出清新”的境界,正是因为他作画时“见竹不见人”“其身与竹化”,这符合材料一中的“会通物我”“物化”等观点。①根据“以诗意的眼光超越‘人’的态度,超越科学、功利的视角,以天心穿透世界”可知,“见竹不见人”是因为文与可以诗意的眼光来作画,超越“人”的态度、超越科学功利的视角。②根据“在诗意的心灵中,打通‘我’与世界的界限,通世界以为一”“致力于凿通孤立世界之间的界限,是人与物关系的‘绝地天通’”“会通物我的纯粹体验境界称为‘物化’,‘化’于物,‘我’就是物,没有了物我之间的界限。‘物化’是和‘对象化’相对的一个概念,它将人从‘对象化’中拯救出来,让生命自在显现”分析,“其身与竹化”,是说文与可作画时,在“神遇”中,消除物我之间的界限,摆脱“对象化”的束缚,自然之竹和心中之竹会通合一,达到了“会通物我”的创作境界,生命得以自在显现。③根据“我把自己的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可知,文与可创作时不仅能够移情于物,还能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在欣赏中融入创造性。(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第三个被告玛丝洛娃一进来,法庭里的男人便都把目光转到她身上,久久地盯住她那张白嫩的脸、那双水汪汪的黑眼睛和高高的胸部。庭长等着被告坐好,便开始了例行的审讯程序。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毫不耽搁,气氛十分庄严。这种有条不紊、一丝不苟的仪式使参加者都很满意,他们更加坚信自己是在参加一项严肃而重大的社会工作。“你叫什么名字啊!”好色的庭长特别亲切地问第三个被告。“你得站起来。”他发现玛丝洛娃坐着不动,和颜悦色地说。玛丝洛娃身姿矫捷地站起来,现出唯命是从的神气,挺起高耸的胸部,用她那双笑盈盈而略微斜睨的黑眼睛直盯住庭长的脸,什么也没回答。“你叫什么名字?”“柳波芙。”她迅速地说。聂赫留朵夫这时已戴上夹鼻眼镜,随着庭长审问,挨个儿瞧着被告。他眼睛没有离开第三个被告的脸,想:“这不可能,她怎么会叫柳波芙呢?”他听见她的回答,心里琢磨着。庭长还想问下去,但那个戴眼镜的法官怒气冲冲地嘀咕了一句,把他拦住了。庭长点点头,又对被告说:“怎么叫柳波芙呢?”他说,“你登记的不是这个名字。”被告不作声。“我问你,你的真名字叫什么?”“你的教名叫什么?”那个怒容满面的法官问。“以前叫卡吉琳娜。”“这不可能。”聂赫留朵夫嘴里仍这样自言自语,但心里已毫不怀疑,断定她就是那个他一度热恋过,确确实实是热恋过的姑娘,姑妈家的养女兼侍女。当年他糟蹋了她又抛弃了她,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去想她,因为想到这事实在太痛苦了,这事使他原形毕露,表明他这个以正派人自居的人不仅一点也不正派,对那个女人的行为简直是十分下流。对,这个女人就是她。这会儿他看出了她脸上那种独一无二的神秘特点。这种特点使整张脸都别具一格,与其他人不同。尽管她的脸苍白和丰满得有点异样,她的特点,与众不同的可爱特点,还是表现在脸上,嘴唇上,表现在略微斜睨的眼睛里,尤其是表现在她那天真烂漫、笑盈盈的目光中,表现在脸上和全身流露出来的唯命是从的神态上。“你早就该这么说了,”庭长又特别和颜悦色地说:“你的父名叫什么?”“我是个私生子,”玛丝洛娃说。“那么按照你教父的名字该怎么称呼你呢?”“米哈依洛娃。”“她会做什么坏事呢?”聂赫留朵夫心里仍在琢磨,他的呼吸有点急促了。“你姓什么,通常人家叫你什么?”庭长继续问。“通常用母亲的姓玛丝洛娃。”“职业呢?你做什么工作?”玛丝洛娃不作声。“你做什么工作?”庭长又问。“在院里,”她说。“什么院?”戴眼镜的法官严厉地问。“什么院您自己知道,”玛丝洛娃说。她扑哧一笑,接着迅速地向周围扫了一眼,又盯住庭长。她脸上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神情,她的话、她的微笑和她迅速扫视法庭的目光是那么可怕和可怜,让庭长不禁垂下了头。庭上刹那间变得鸦雀无声。接着,这种寂静被一个旁听者的笑声打破了。有人向他发出嘘声。庭长抬起头,继续问她:“你以前没有受过审判和侦审吗?”“没有,”玛丝洛娃叹了一口气,低声说。“起诉书副本收到了吗?”“收到了。”“你坐下。”庭长说。被告就像盛装的贵妇人提起拖地长裙那样提了提裙子,然后坐下来,一双白净的不大的手拢在囚袍袖子里,眼睛一直盯住庭长。接着传证人,再把那些用不着的证人带下去,又推定法医,请他出庭。然后书记官起立,宣读起诉书。他念得很响很清楚,但因为念得太快,以致发出来的声音成了一片连续不断的嗡嗡声,令人昏昏欲睡。法官们一会儿把身子靠在椅子的这边扶手上,一会儿靠在那边扶手上,一会儿搁在桌上,一会儿靠在椅背上,一会儿闭上眼睛,一会儿睁开眼睛,交头接耳。有一个宪兵好几次要打哈欠,都勉强忍住。玛丝洛娃时而一动不动地望着书记官,听他宣读,时而全身抖动,脸涨得通红,似乎想进行反驳,然后又沉重地叹着气,双手换一种姿势,往四下里看了看,又盯住书记官。……“那么您对玛丝洛娃有什么看法?”那个被指定替玛丝洛娃辩护的见习法官一脸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表情,红着脸问道。“她是最好的,”基塔耶娃回答,“姑娘受过教育,蛮有派头。她出身上等人家,法语书也看得懂。她有时候喝得有点多,但从来不放肆。是个非常好的姑娘!”玛丝洛娃对掌班瞧瞧,但接着突然把目光移到陪审员那边,最后停留在聂赫留朵夫身上。她的脸色变得严肃甚至严厉了。她那双恼恨的眼睛有一只斜睨着。这双异样的眼睛对了聂赫留朵夫瞧了相当久。聂赫留朵夫尽管心惊胆战,但是他的目光却怎么也离不开这双眼白闪亮、清楚的斜睨的眼睛。他想起那个可怕的夜晚:冰层坼裂,夜雾弥漫,特别是那钩在破晓前升起、两角朝下的残月,照着那黑漆漆、阴森森的地面。“她认出我来了,”他想。他把身子缩成一团,仿佛在等待当头一棒。但是她并没有认出他来。她平静地叹了一口气,又去看庭长了。聂赫留朵夫也叹了一口气。“噢,但愿快点结束,”他想。此刻他的心情仿佛一个猎人,不得已杀死一只受伤的小鸟:又是嫌恶,又是怜悯,又是悔恨。那只还没有断气的小鸟不住地在猎袋里扑腾,使人觉得又讨厌又可怜,真想赶快把它弄死,忘掉。聂赫留朵夫此刻听着审问证人,心里就有类似的复杂情感。(有删改)〖备注〗基塔耶娃:是玛丝洛娃的证人,即下文所说的“掌班”。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玛丝洛娃清楚庭长、法官对她的职业心知肚明,所以先是不与理睬,后用“院里”敷衍了事。B.起初玛丝洛娃对庭审结果是抱有期待的,她现出唯命是从的神气,力图在他面前表现出最佳的精神状态。C.对聂赫留朵夫而言,玛丝洛娃无异于一面“照妖镜”,无论他如何自我标榜都不免原形毕露。D.聂赫留朵夫一直担心被玛丝洛娃认出来,他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未做好承担错误的准备。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通过法庭里男人的眼睛对玛丝洛娃的突出特征进行正面描写,自然实现观察视角的转换。B.对于书记官宣读之声,既有运用叠词的直接拟声,又有借一个宪兵多次要打哈欠进行侧面的烘托。C.文末运用比喻,将玛丝洛娃比作还没断气、不住地在猎袋里扑腾的小鸟,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同情。D.庭审的庄严有序与庭长的好色轻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以此戏谑司法体系,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8.聂赫留朵夫在确认玛丝洛娃身份之后,产生了一系列怎样的情感波动,请简要概括。9.作者对法官既有个体刻画,又有群体描摹,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案】6.A7.C8.①为自己当初的下流行径感到羞愧;②为玛丝洛娃的境遇感到纠结紧张;③担心被玛丝洛娃认出来而感到心惊胆战;④因还未做好承担错误的准备,嫌恶、怜悯、悔恨的情绪相互交织。9.①形象塑造上:更加全面、真实地突出法官们粗暴、无能、敷衍、冷漠的形象特点;②情节发展上:为情节发展做铺垫,暗示出玛丝洛娃最终不可能得到公正判决;③主题阐释上:更加真实透彻地揭露批判了沙俄时期司法机关的黑暗与腐朽。【解析】【导语】这篇文章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通过法庭审判的场景,揭示了社会的虚伪与人性的复杂。托尔斯泰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聂赫留朵夫在面对过去错误时的内心挣扎与悔恨。玛丝洛娃的形象则通过她的外貌和神态,反映出她的无奈与被动。法庭的庄严与庭长的轻浮形成对比,讽刺了司法体系的表面化与不公正。整体上,文章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社会环境的描绘,深刻探讨了道德与救赎的主题。【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玛丝洛娃清楚庭长、法官对她的职业心知肚明”错误。玛丝洛娃之所以不愿意正面回答自己的职业,是因为她的职业并不光彩,她不想在大庭广众下提及。故选A。【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运用比喻,将玛丝洛娃比作还没断气、不住地在猎袋里扑腾的小鸟,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同情”错,这里不是比喻,是用猎人的心情与聂赫留朵夫的心情作类比,突出他心境的矛盾与复杂。故选C。【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①聂赫留朵夫认出玛丝洛娃后,他记起了当年他恶劣行径,糟蹋了她,又抛弃了她,他不敢去想她,“想到这事实在太痛苦了”,他这个以正派人自居的人“不仅一点也不正派,对那个女人的行为简直是十分下流”,他为自己的下流行径感到羞愧;②聂赫留朵夫认出玛丝洛娃就是他当年热恋并抛弃的姑娘,他想“她会做什么坏事呢?”,他在心里琢磨,而且“呼吸有点急促了”,他因玛丝洛娃的境遇而纠结;③当玛丝洛娃看向陪审团并盯着聂赫留朵夫看时,“聂赫留朵夫尽管心惊胆战”,希望庭审快点结束,他担心被玛丝洛娃认出来;④聂赫留朵夫尽管为自己当年的行为而羞愧,但此刻他还没有勇气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因而他对于玛丝洛娃这个带给他痛苦感受的人的心情很复杂,“此刻他的心情仿佛一个猎人,不得已杀死一只受伤的小鸟:又是嫌恶,又是怜悯,又是悔恨”可知,此刻他的心情仿佛一个猎人,是谦恶、怜悯、悔恨相互交织。【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①形象塑造上:庭长和法官不断问玛丝洛娃的名字、真名、教名、姓什么、人家叫她什么等无用的东西;庭审过程却很简单粗暴,“接着传证人,再把那些用不着的证人带下去,又推定法医,请他出庭。然后书记官起立,宣读起诉书”;书记官宣读时也很敷衍,“念得太快,以致发出来的声音成了一片连续不断的嗡嗡声”;而其他法官们则“一会儿把身子靠在椅子的这边扶手上,一会儿靠在那边扶手上,一会儿搁在桌上,一会儿靠在椅背上,一会儿闭上眼睛,一会儿睁开眼睛,交头接耳”,显得冷漠而不耐烦。既有个体刻画,又有群体描摹,点面结合,更加全面、真实地突出法官们粗暴、无能、敷衍、冷漠的形象特点;②情节发展上:玛丝洛娃一进来,法官们关注的是她的外貌,整个庭审过程敷衍潦草,法官们无精打采,这样就为情节发展做了铺垫,暗示出玛丝洛娃最终不可能得到公正的判决;③主题阐释上:法庭的陈设和审判程序,尽管表面上看似庄严神圣,但实际上法官们却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这些描述揭示了庭长等法官的虚伪,他们假装正经,实际上是道德败坏、草菅人命,真实透彻地揭露批判了沙俄时期司法机关的黑暗与腐朽。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今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而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材料二:凡与敌战,士卒蹈万死一生之地,而无悔惧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上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法曰:“信则不欺。”三国魏明帝自征蜀,幸长安,遣司马懿督张郃诸军,雍、凉劲卒二十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会兵交换,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阵,代兵适交,参佐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郃,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故人至A暮B不来C起不食D而待之E明日早F令人G求H故人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士有从原中出者”与“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五石之瓠》)句式一致。B.归,归附、归顺,与《<论语>十二章》中“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中“归”词义不同。C.“待公而食”与“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兼爱》)中的“而”用法不同。D.“犯风而罢虞人”与成语中“犯言直谏”的“犯”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文公限定期限攻下原国,结果打了十天还没有攻克,就下令撤兵;从原国出来的士人说,再打三天就能攻下原国,但晋文公还是坚持撤兵了。B.吴起遇见了老朋友,于是留他吃饭,老朋友暂时离开了,但答应将回来和吴起一起进餐。吴起等着老朋友吃饭,但老朋友没有马上回来。C.魏明帝派遣二十万大军公开声讨蜀国,诸葛亮当时驻屯在祁山,他把精良武器装备都用在扼守险要之处。D.有人建议诸葛亮把换防下来的部队暂留一月,以便壮大蜀军声威。但诸葛亮说,自己统兵打仗一向非常讲究信义,恪守信义的原则不可废弃。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而计日。(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14.材料中,晋文公和诸葛亮坚守信用的结果分别是怎样的?请简要说明。【答案】10.CEF11.D12.C13.(1)该离开的士卒已经打点好行装等待归期,他们的妻子儿女像鹄一样(伸长脖子)站立着并计算着他们归来的时间。(2)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14.①晋文公:原国人和卫国人都心悦诚服地归顺了晋文公。②诸葛亮:启程返乡的人很高兴,愿意留下参加战斗;留下的人斗志昂扬,决心拼死一战。。交战时蜀军以一当十,一战而获大胜。【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晋文公、吴起、魏文侯和诸葛亮的故事,强调了“信”的重要性。晋文公在攻打原国时,尽管有机会获胜,但因信守与士兵的约定而撤兵,最终赢得了原国和卫国的归附。吴起和魏文侯的故事则展示了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信义的坚持。诸葛亮在军事行动中坚持信义,激励士兵奋勇作战,取得胜利。文章通过这些例子,阐述了信义在政治、军事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老朋友到天黑也没来,吴起就不吃饭等候他。第二天早上,让人去找老朋友。“故人至暮不来”为主谓句,主语是“故人”,“暮”作状语,“不来”作谓语,主谓之间不断开,故应在C处断开;“起”作主语,“不食”作谓语,“而”是连词,其前后内容联系紧密,不断开,“待”的宾语是“之”,故应在E处断句;“明日早”是“令人求故人”的时间状语,可在其后断开,即在F处断句。故选CEF。【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都是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有从原中出士”/“有善为不龟手之药宋人”。句意:有从原国中出来的士人。/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皮肤冻裂的药的宋国人。B.正确。归附、归顺/称赞、赞许。句意:能不归附他吗?/一旦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天下的人就会称赞你为仁人。C.正确。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句意:我等你来吃饭。/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励相爱呢?D.错误。词义不同。顶着,冒着/抵触,违反。句意:冒着风告诉主管山泽的官员打猎的事作罢。/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而直言相劝。故选D。【12题详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概述文章内容的能力。C.“公开声讨蜀国”错,根据原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可知,是“秘密进攻”。故选C。【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束装”,打点好行装;“妻子”,妻子儿女;“鹄立”,像鹄一样(伸长脖子)站立着。(2)“从事”,做事;“几”,接近;“慎终”,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可知:原国人和卫国人都心悦诚服地投降了,归顺了晋文公;根据“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郃,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等内容可知:启程返乡的人很高兴,愿意留下的人则斗志昂扬,决心拼死一战。交战时蜀军冲锋陷阵,以一当十,一战而获大胜。参考译文:材料一:晋文公进攻原国,让军队准备十天的粮食,于是与士大夫约定了十天的期限。到了原国攻打了十天而没能攻下,就敲钟退下,收兵离开了。有从原国中出来的士人,说:“原国再有三天就能攻下了。”群臣和身边的近侍都劝谏说:“原国已力尽粮竭了,君主姑且等几天。”晋文公说:“我和士人约定十天(的期限),(如果到了期限)不离开,这会使我的信用丢失。得到原国而失掉了信用,我不做(这样的事)。”便收兵撤走了。原国人听到这个消息说:“君主有像这样守信用的,能不归附他吗?”便向晋文公投降了。孔子听说后记下这件事说:“晋文公攻下原国获得卫国土地,是因为他守信用。”吴起出门,遇见了老朋友,于是留老朋友吃饭。老朋友说:“好吧,我将(很快)回来和你一块儿进餐。”吴起说:“我等你来吃饭。”老朋友到天黑也没来,吴起就不吃饭等候他。第二天早上,让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魏文侯和掌管山泽的官员约定去打猎。第二天,正巧碰到刮大风,魏文侯身边的人劝他不要去,魏文侯不听,说:“不能因为刮大风而失掉信用,这样的事我不做。”于是自己赶着车前去,冒着风告诉主管山泽的官员打猎的事作罢。(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材料二:大凡对敌交战时,士卒们踏上万死一生的战场,而无后悔畏惧之心的,都是将帅平时真诚不欺的思想品格感化而使他们这样做的。将帅讲求信义而以诚待人,那么士卒就会尽心用力而不犹豫,所以打起仗来就能无往而不胜。诚如兵法所说:“(将帅应当具备)诚信而不欺诈(的思想品格)。”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征讨蜀国,亲自从洛阳来到长安,派遣司马懿督统左将军张郃诸军,以及雍、凉二州的精兵二十万人,秘密进发,窥向蜀地剑阁。蜀国丞相诸葛亮当时驻屯在祁山,他把精良武器装备,都用在扼守险要之处。适逢部队换防(有些将士将要按规定离去),留在战场的只有八万人。正当魏军开始布阵之时,恰值蜀军换防交接过程,诸葛亮的参谋人员都认为敌军强盛,没有足够的兵力是制胜不了对方的,因此纷纷建议把换下来的部队暂留一月,以便壮大蜀军声威。但诸葛亮说:“我统兵打仗,一向以信义为根本,那种得利失信的做法,是为古人痛惜而不取的。现在,该换防离开的士卒已经迅速打点好行装等待归期,他们的妻子儿女像鹄一样伸长脖子站立着并逐日计算着他们归来的时间。因此,目前我们虽然面临征战的困难,但恪守信义的原则不可废弃。”说完,便下令催促换防下来的士卒尽快启程返乡。于是,该走的都很高兴,愿意留下的参加战斗;留下的人斗志昂扬,决心拼死一战。他们互相勉励说:“诸葛丞相对我们的恩德,我们即使拼上性命也报答不完。”到了交战那天,蜀军无不拔剑争先,冲锋陷阵,以一当十,击杀了魏将张郃,打退了主帅司马懿。蜀军一战而获大胜,这正是诸葛亮以信义为治军根本所取得的成效。(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关山月①李白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②道,胡③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备注〗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汉高祖刘邦于此。③胡:此指吐蕃。15.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传递出征人怀乡的情绪。B.“汉下”两句化用典故,赞颂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远离故土,希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C.结尾四句写征人在城头远眺,感叹战争不止、戍边难归,思妇因夜起相思,叹息不止。D.古人写思妇离情,往往写得纤弱,过于愁苦,意境狭窄,而本诗不落窠臼,境界雄浑。16.本诗末四句与《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两句都写到了思妇和远人,请简要分析两者在写法上的异同。【答案】15.B16.相同点:两者都运用了想象。本诗写在月夜时分,边塞将士思念故乡,想象思妇在此夜登上高楼,遥望边塞,叹息不止。“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写诗人在此月夜时分,想象在月光朗照之下,应有远人离家,漂泊江上,应有思妇高楼遥望。不同点:本诗末四句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正面实写了征人思乡的愁苦的表情,也虚写了征人想象中思妇叹息之态。《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使用借代和互文手法,写出普天之下游子思妇的两地愁思。【解析】【导语】李白《关山月》通过描绘边塞的辽阔景象,表达了征人思乡的情感。诗中运用典故,展现了戍边将士的艰辛与无奈。结尾部分通过征人和思妇的思念,深化了战争带来的离愁别绪。全诗意境雄浑,情感深沉,与传统思妇题材相比,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情感表达。【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赞颂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远离故土,希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错,“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前一句的典故是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后一句是说青海湾一带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由此可知,这两句展现的是边关的动荡。故选B。【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写作技巧的能力。相同之处:两者都运用了想象。“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是诗人想象之境,诗人想象着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也是作者的想象之语,作者想象在这皎洁月光的朗照之下,定然有游子羁旅在外,眺望明月,思念家乡,怀念亲人;也定然有思妇面对明月,想起离人,不由眺望远方,盼望离人归来。不同之处:本诗为边塞诗,诗人描写边塞景色和戍守边疆的征人,“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是实写征人身在边关的动作行为、内心情感,他眺望边塞,欲归而不得,满脸苦闷之情,表现征人思乡怀亲之情。而“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是虚写,是征人想象此时高楼上的思妇,应当正在眺望远方,盼望征人归来。因此本诗最后四句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而“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中“扁舟子”借代游子;“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体现相思无处不在,写出普天之下游子思妇的两地愁思。(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泰伯》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们常常说“防患于未然”,《老子》第六十四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之意思相近。(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写出妻子独卧黄泉之下的孤苦冷清,又写出了诗人与妻子不能互诉凄凉的悲哀。【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3)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苏州博物馆是建筑师贝聿铭的作品之一,他努力将自己的现代主义情怀与苏州当地的风土人情结合在一起。与贝聿铭设计的许多其他地标性建筑的鲜明感不同,①,并与周围的城市环境相容。博物馆的建筑也保持了相当低的高度,以符合并满足周边的历史环境。贝聿铭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在中国,②。在西方,建筑是建筑,花园是花园,它们在精神上是相关的,但彼此在存在感上相互独立。”“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名言。光线与空间的结合,透过简单的几何线条来营造光影变化,使空间变化多端,③,随视角变化,随心情变化,让人在移步换景之间,借助光线的忽明忽暗,产生不同的视野与感觉。这位“光线魔术师”对形式和光线的敏感与运用,使其建筑作品自成一格,凸现审美价值。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下列选项中,与文中加点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消息传开了,一个组织也送来了信和礼物,还称我是什么“活菩萨”。(《战争中的插曲》)B.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别了,“不列颠尼亚”》)C.首先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D.关闭了近百日的黄鹤楼重新开门迎客,来自各行各业的战“疫”代表一起敲钟祈福。(《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答案】18.①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十分低调②建筑和花园是一个整体③让景色随脚步变化19.A【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贝聿铭设计许多其他地标性建筑很有鲜明感,而苏州博物馆和这些是不同的,说明这一设计非常低调,可填“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十分低调”。②根据“在西方,建筑是建筑,花园是花园”,说明中国是不同的,建筑和花园是一个整体,可填“建筑和花园是一个整体”。③根据“让人在移步换景之间,借助光线的忽明忽暗,产生不同的视野与感觉”,可见景物是随着脚步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可填“让景色随脚步变化”。【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加点的双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表示特殊含义;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引用;D.表示突出强调。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告诫人们听从忠言;“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提醒大家不要轻易议论他人。因此,古人常用①等成语告诫人们要知晓不恰当语言的危害。先哲告诉我们,判断人品,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平凡的世界》中在洪水灾难中采访的田晓霞,因工眼睛、脸部严重受伤的孙少平,《老人与海》中只身同厄运搏斗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大卫·科波菲尔》中历经磨难不屈不挠获得成功的科波菲尔,“言”少“行”多。②的慷慨陈词不等于身体力行、埋头苦干,巧言令色的吹嘘追捧更不等于心悦诚服、亦步亦趋。刘基说:“惟能灼见利害之实者,为能辨人言之忠与邪也。”所谓利害有他人口中的利害和刘基所说的“利害之实”的现实中真切存在的利害两种理解。如何透过云遮雾罩的语言烟幕,灼见事实真相,明了事件的来龙去脉,通晓利害就成为重中之重。“灼见利害之实”就成为辨言、辨人的“试金石”。当真相、利害了然于胸,语言的烟幕就会散去,言说者的真面目就暴露在我们面前:真诚虚伪、君子小人……判然而别。当然,要获得“灼见利害之实”的能力恐怕非一日之功,需要切身体会、终生修行。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成语。21.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20.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天花乱坠(口若悬河、夸夸其谈)21.所谓利害,或为他人口中的利害,或为现实中真切的利害,后者就是刘基所说的“利害之实”。22.①画线句使用借喻手法,以烟幕比喻掩盖真相或本意的言语;②形象地凸显了语言蕴藏的巨大影响力;③暗示人们要透过语言烟幕,灼见事实真相,明了事实。【解析】【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处,根据前文“提醒大家不要轻易议论他人”和后文“告诫人们要知晓不恰当语言的危害”可知,此空应填人们对他人的议论的危害的成语,据此可填入“祸从口出”“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祸患从嘴上产生。谓说话不恰当,就会招来灾祸。言多必失: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②处,根据空后“慷慨陈词不等于身体力行、埋头苦干”可知,此空指语言上的浮夸,词义与“身体力行、埋头苦干”相对,据此可填入“天花乱坠”“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天花乱坠:传说古代有个和尚讲佛经,感动天神,天花纷纷坠落。后多形容能说会道,言语动听而不切实际。口若悬河:说话滔滔不绝,像河水倾泄一样。形容能说善辩,话语不断。夸夸其谈:指浮夸空泛地大发议论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合实际。【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画波浪线句子是对利害的解释,有两种观点,分别是他人口中的利害和现实中真切的利害,而现实中真切的利害是刘基所说的“利害之实”。将长句化为短句,只需以主谓句的形式分别列举其观点即可。可以先总说“对于厉害有两种理解”,或者直接用“所谓利害”来概述;然后用“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广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环形红斑的临床护理
- 《政策争论》课件
- 【培训课件】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 淋巴瘤样丘疹病的临床护理
- 血崩的健康宣教
- 多形红斑的临床护理
- 阴囊湿疹样癌的临床护理
- JJF(陕) 003-2019 砂浆稠度测定仪校准规范
- 【培训课件】认识浪费与效率
- 寺庙消防安全规定
- 学会正当防卫课件
- 温室大棚改造施工方案及日光大棚设计方案
- 木质吸音板施工工艺
- 文华财经-半自动程序化交易使用指南101212
- 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土壤》精美赛课课件
- 2023北京市第一次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产品合格证标签出厂合格证模板
- GA/T 2007-2022法庭科学气枪弹检验技术规范
- 《孔乙己》改编剧本
-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安全操作资格培训教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