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与发展战略指南TOC\o"1-2"\h\u22083第一章教育信息化概述 237771.1教育信息化的定义与意义 2146661.2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3151861.3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 3305241.3.1现状 3267941.3.2趋势 39034第二章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 429112.1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构成 4320532.1.1硬件设施 450292.1.2软件资源 435672.1.3网络环境 486882.1.4人力资源 4272012.2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标准 475522.2.1硬件设施建设标准 4214052.2.2软件资源建设标准 493222.2.3网络环境建设标准 4288052.2.4人力资源建设标准 5186572.3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管理与维护 5248812.3.1管理体系 5281062.3.2维护机制 5231252.3.3培训与交流 5258202.3.4质量评估 532575第三章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5171193.1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5157703.2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流程 6170933.3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利用策略 616541第四章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 758154.1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摸索 7323754.2信息化教学策略与方法 7159394.3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馈 814886第五章教育管理信息化 8295275.1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目标与任务 8259005.2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829825.3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安全保障 926552第六章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 9232146.1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的内涵与价值 9192586.1.1内涵 9165076.1.2价值 10252156.2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 10132606.2.1平台架构 1091606.2.2平台功能 11190376.3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的运行与管理 11195746.3.1运行机制 1162246.3.2管理体系 1125413第七章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 11184467.1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需求 1254187.2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策略 1256637.3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122639第八章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 13309188.1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13316828.2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制定与推广 14146848.3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的评估与完善 1422483第九章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15137709.1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的现状与趋势 15292449.1.1现状 15293329.1.2趋势 15262309.2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的平台与渠道 15108179.2.1平台 15179139.2.2渠道 16115769.3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成果与展望 16146449.3.1成果 16156839.3.2展望 1612668第十章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规划 161083310.1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制定 163155910.2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172514010.3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规划的评估与调整 17第一章教育信息化概述1.1教育信息化的定义与意义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于信息技术与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教育公平与创新发展。教育信息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促进教育公平。教育信息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为边远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3)提升教育管理效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教育行政工作效率。(4)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1.2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主要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辅导。(2)网络阶段(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教育信息化进入了网络阶段。此阶段,网络教育、远程教育逐渐兴起。(3)深度融合阶段(21世纪初至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逐步向个性化、智能化、多元化方向发展。1.3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1.3.1现状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全国范围内,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互联网接入率、多媒体教室覆盖率等指标不断提高。(2)教育资源丰富多样。各类在线教育平台、教育APP等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的教育需求。(3)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1.3.2趋势(1)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教育信息化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如智能辅导、个性化推荐等。(2)跨界融合。教育信息化将与其他领域(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跨界融合,推动教育产业的创新发展。(3)国际化发展。国际交流的不断加深,教育信息化将走向国际化,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力量。(4)关注教育公平。教育信息化将继续关注教育公平问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为边远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第二章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2.1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构成信息化教学环境主要包括硬件设施、软件资源、网络环境和人力资源四个方面。2.1.1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础,包括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音响设备等。这些设备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展示和交互手段。2.1.2软件资源软件资源是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核心,包括教学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在线教学平台等。这些软件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便捷的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2.1.3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是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重要支撑,包括校园网络、互联网等。网络环境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和高速的信息传输通道。2.1.4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关键,包括教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他们共同推动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和应用,提高教学质量。2.2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标准2.2.1硬件设施建设标准硬件设施建设应遵循以下标准:(1)设备功能:满足教学需求,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设备配置:合理规划,满足不同教学场景的需求。(3)设备兼容性:保证各类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2.2.2软件资源建设标准软件资源建设应遵循以下标准:(1)资源丰富:涵盖各个学科领域,满足教学需求。(2)资源质量:保证资源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3)资源更新:定期更新,保持资源的时效性。2.2.3网络环境建设标准网络环境建设应遵循以下标准:(1)网络速度:保证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2)网络覆盖:实现校园范围内无线网络的全覆盖。(3)网络安全:保证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2.4人力资源建设标准人力资源建设应遵循以下标准:(1)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技术人员培养:加强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能力。(3)管理人员配备:保证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2.3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管理与维护2.3.1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保证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高效运行。2.3.2维护机制建立完善的维护机制,对硬件设施、软件资源、网络环境等方面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3.3培训与交流加强培训与交流,提高教师和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持续发展。2.3.4质量评估开展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质量评估,及时发觉问题,优化改进,提高教学质量。第三章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3.1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分类与特点信息化教学资源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活动提供支持的各类资源。根据其属性和用途,信息化教学资源可分为以下几类:(1)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网络教学资源:以互联网为基础,提供在线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具有资源共享、实时更新、便捷高效的特点。(3)数字化教材:将传统纸质教材进行数字化处理,便于学生在线阅读、检索和互动,具有内容丰富、互动性强、易于管理等特点。(4)教学工具与软件:包括教学管理系统、在线考试系统、教学辅助工具等,具有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点如下:(1)丰富性:涵盖了各类学科、知识点和教学手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2)互动性:便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教学效果。(3)共享性:资源可在互联网上共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4)便捷性: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3.2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流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需求分析: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明确所需资源的类型、内容和形式。(2)资源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资源结构、界面和功能。(3)资源制作:利用多媒体制作工具、编程语言等,将设计好的资源制作成具体的作品。(4)资源评估:对制作完成的资源进行质量评估,保证其符合教学需求。(5)资源发布:将评估通过的资源共享到互联网或教育平台,供教师和学生使用。(6)资源维护与更新:定期对资源进行维护和更新,保持资源的时效性和实用性。3.3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利用策略(1)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认识和应用能力。(2)优化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和运用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3)创新教学方法:结合信息化教学资源,摸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4)加强资源共享与交流:鼓励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开展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5)完善资源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评价体系,保证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6)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四章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4.1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摸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领域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信息化教学模式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摸索:一是翻转课堂模式。该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学生在课前通过在线平台学习相关知识,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三是项目式学习模式。该模式以项目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四是智能化教学模式。该模式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4.2信息化教学策略与方法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教师需要掌握以下信息化教学策略与方法:一是教学目标明确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二是教学内容整合。教师应充分整合各类教学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学过程互动化。教师应注重课堂互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四是教学评价多元化。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4.3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馈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馈是教育教学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馈的探讨: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在信息化教学评价中,应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二是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内容应涵盖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教学质量。三是评价方法多样化。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问卷调查、在线测试、数据分析等,对教学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四是评价结果反馈及时化。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五是评价过程持续化。信息化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持续性的质量监控与改进机制。第五章教育管理信息化5.1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目标与任务教育管理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在于提升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而言,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高效的教育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教育管理部门与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2)优化教育管理流程,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3)促进教育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实现上述目标,教育管理信息化面临以下任务:(1)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硬件、软件等。(2)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3)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素养。5.2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环节。以下是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要点:(1)需求分析:深入了解教育管理业务需求,明确系统功能和功能要求。(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3)系统开发:采用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工具,进行系统编码和调试。(4)系统集成: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与现有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5)系统部署: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部署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保证系统稳定运行。(6)系统维护与升级:定期对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保证系统功能完善、功能稳定。5.3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安全保障教育管理信息化涉及到大量的教育数据和信息,保障其安全性。以下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安全保障措施:(1)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等安全风险。(2)数据安全:建立健全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3)系统安全:加强系统安全防护,防止系统被非法侵入和破坏。(4)信息安全: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信息安全素养,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5)法律法规保障: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信息化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6)应急预案:制定教育管理信息化应急预案,保证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应对和处置。第六章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6.1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的内涵与价值6.1.1内涵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服务流程,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过程。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强调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2)教育资源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各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3)服务流程的优化: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旨在优化教育服务流程,提高教育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4)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6.1.2价值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具有以下价值:(1)提高教育公平: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打破地域、时间等限制,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2)提升教育质量: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有助于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3)促进教育创新发展: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了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4)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有助于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6.2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6.2.1平台架构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应采用分层架构,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基础设施层: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施,为平台运行提供基础支撑。(2)数据资源层: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形成教育数据资源库。(3)应用服务层:提供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所需的各种应用服务,如在线教学、教育资源管理、教育咨询服务等。(4)用户接入层:面向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等用户,提供便捷的接入方式。6.2.2平台功能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1)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供一站式教育资源服务。(2)在线教学与管理:支持在线教学、作业发布、考试测评等功能,提高教育教学效率。(3)教育咨询服务:提供教育政策解读、教育咨询、心理咨询等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4)教育数据统计分析:对教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教育决策提供数据支持。6.3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的运行与管理6.3.1运行机制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运行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的发展。(2)市场驱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的发展。(3)技术支撑: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4)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形成合力。6.3.2管理体系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规划与设计:明确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任务和路径。(2)项目实施:加强项目管理,保证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实施。(3)运维保障:建立健全运维保障机制,保证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的正常运行。(4)绩效评价:对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持续优化改进。第七章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7.1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需求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如下:(1)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校、职业院校纷纷开设教育信息化相关专业,招生规模逐年增长。(2)人才培养结构逐渐优化。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涵盖了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形成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3)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综合素质。但是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仍存在以下需求:(1)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全球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人才需要具备国际竞争力。(2)提升教育信息化人才的专业素养。教育信息化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相关技术,还需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知识。(3)加强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实践能力。教育信息化人才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7.2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策略为满足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需求,以下提出几种人才培养模式与策略:(1)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跨学科课程设置、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培养具有多样化知识背景的教育信息化人才。(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提高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实践能力。(3)建立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培养教育信息化人才。(4)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经验,提升我国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国际竞争力。7.3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为保证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质量,以下提出以下几点保障机制:(1)完善政策法规。制定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为人才培养提供法律保障。(2)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优化人才培养条件。(3)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监控,保证人才培养质量。(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专业教师的素质,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5)加强社会评价与反馈。充分发挥社会评价在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第八章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8.1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的制定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旨在规范和引导教育信息化进程,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国在制定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政策法规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要求,保证政策法规的合法性。(2)前瞻性原则:政策法规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3)实用性原则:政策法规的制定要结合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保证政策法规的实用性。(4)协同性原则:政策法规的制定应与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规范相衔接,形成协同效应。在实施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政策法规,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和执行力。(2)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保证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3)完善激励机制:对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积极性。8.2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制定与推广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制定是保障教育信息化质量的关键环节。我国应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的引领作用,推动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下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标准制定的主要任务:(1)梳理现有标准:对国内外现有教育信息化标准进行梳理,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标准制定提供借鉴。(2)制定基础性标准:制定教育信息化基础性标准,包括术语、分类、编码等,为后续标准制定提供基础。(3)制定关键性标准:针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如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等,制定相应标准。(4)制定应用性标准:结合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应用性标准。在教育信息化标准推广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标准培训:组织相关培训活动,提高教育信息化从业者对标准的认知和掌握程度。(2)建立标准应用示范项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育信息化项目,进行标准应用示范,推动标准的普及。(3)加强标准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标准,提高全社会的标准意识。8.3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的评估与完善为保证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应定期对其进行评估与完善。以下为评估与完善的主要任务:(1)评估政策法规实施效果:对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评估标准应用情况:对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3)收集反馈意见:广泛征求教育信息化从业者、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为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完善提供依据。(4)调整完善政策法规与标准: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对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上述评估与完善过程,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将不断优化,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九章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9.1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的现状与趋势9.1.1现状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日益紧密。各国纷纷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当前,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资源共享:国际间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各国纷纷加入国际教育资源平台,共同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2)技术交流与合作:各国在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探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径,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3)人才培养与培训: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各国相互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人才。(4)政策法规与标准制定:各国在制定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国际间教育信息化政策的衔接与协调。9.1.2趋势(1)信息化教育的全球化: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将更加紧密,信息化教育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2)教育资源共享的深化:国际间教育资源共享将不断深化,教育资源将更加丰富、便捷,为全球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3)技术创新的驱动:各国将加强在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合作,以技术创新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4)政策法规的衔接与协调:各国将加强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的衔接与协调,共同推进全球教育信息化进程。9.2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的平台与渠道9.2.1平台(1)国际教育信息化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技术协会等,为各国教育信息化合作提供交流平台。(2)国际会议与论坛:如世界教育论坛、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等,定期举办,促进各国教育信息化交流与合作。(3)国际在线教育平台:如Coursera、edX等,提供国际化的在线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9.2.2渠道(1)间合作:各国签订教育信息化合作协议,推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合作。(2)学术交流: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学者提供交流平台。(3)人才培养与培训:通过国际人才培养与培训项目,促进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4)企业合作:国际教育技术企业间的合作,推动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9.3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成果与展望9.3.1成果(1)教育资源共享:国际间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视频编辑技巧》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内科护理学实训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赣南医学院《制造工程训练D》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医学综合2(临床综合技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夹层玻璃中间膜》课件
- 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清六新人教版
-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第十六课树叶落了教案青岛版
- 汛期和夏季安全培训课件
- 防止儿童丢失安全课件
- 安全班队会课件
- 山东省济南市2022年中考英语情景运用拔高练习(Word版含答案)
-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生活中的化学》
- 污水处理站运行维护管理方案
- 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个人如何开办婚介公司,婚介公司经营和管理
- 公司物流仓储规划方案及建议书
- 天津市历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比例
-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 汽车座椅面套缝纫工时定额的研究
- 立体几何常考定理总结(八大定理)
- 喷嘴压力计算表及选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