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4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对下图年代尺中A处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B.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C.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D.古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正确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图中年代尺和信息和所学可知,A处时间为公元前3100年左右,此时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B项正确;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2.在古埃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雕刻着太阳神向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浮雕。上述材料反映出的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是()A.都位于大河流域B.都建立严格等级制度C.都发展农业经济D.都利用信仰神化王权【正确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古埃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与“《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雕刻太阳神向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浮雕”,这体现了古埃及法老与汉谟拉比都宣扬自己的权力是从神那里获得的,说明古代亚非文明都利用信仰神化王权,D项正确;材料说明了法老与汉谟拉比的权利与地位,没有体现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都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排除B项;材料叙述的是政治角度,没有涉及农业经济角度,排除C项,故选D项。3.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力图在信仰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A.冲击了印度森严的等级壁垒B.宣扬了忍耐顺从C.顺应了婆罗门的统治需要D.挑战了国王的权威【正确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后来被称为“释迦摩尼”。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接低种姓的人入教,力图在信仰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冲击了印度森严的等级壁垒,A项正确;早期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没有顺应婆罗门的统治需要,排除项;早期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没有挑战国王的权威,排除D项。故选A项。4.下列人类早期文明成就反映了古代文明()国家/地区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中国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印章文字甲骨文建筑/工程金字塔空中花园哈拉帕遗址二里头宫殿遗址A.一脉相承B.交流互鉴C.源远流长D.多元发展【正确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表格展现了不同文明的不同文明成就,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D项正确;世界古代文明一脉相承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体现世界古代文明具有多样性,表格内容没有将文明成果进行比较交流,未体现互鉴性,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早期文明,只有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排除C项。故选D项。5.“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古代希腊A.是欧洲文明源头B.法学系统完整C.神话影响广D.哲学成就突出【正确答案】A【详解】黑格尔的言论意在强调古希腊文明对后世欧洲的影响深远,所以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希腊文明可以看做欧洲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就是欧洲文明,故选A;法学系统完整的是古罗马,排除B;CD项无法体现出希腊文明的深远影响,排除。故选A。6.古代希腊城邦概况(部分),反映了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城邦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斯巴达8400约40雅典2500约30A.农业发达B.民主盛行C.小国寡民D.城邦众多【正确答案】C【详解】依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几百个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百人,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人口约40万,因此,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C项正确;表格内容未体现古希腊城邦“农业发达、民主盛行”,排除AB项;表格仅仅是斯巴达和雅典的城邦概况,没有体现出城邦众多,排除D项。故选C项。7.观察表格可知,这两部法律文献都()法律文献《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内容若贵族使平民及奴隶的眼睛受损可以免于赔款,无需赔偿;平民使得奴隶的眼睛受损只需要赔付一半的费用;奴隶将贵族的眼睛损坏则要在耳内灌油灌铅。折断自由人一骨的,处300阿斯的罚金;若被害者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A.限制贵族的特权B.维护奴隶主利益C.体现了民主平等D.推动了领土扩张【正确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若贵族使平民及奴隶的眼睛受损可以免于赔款,无需赔偿,“折断自由人一骨的,处300阿斯的罚金,说明两部法律文献都维护奴隶主利益,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限制贵族的特权的规定,而是彰显贵族的特权,排除A项;两部法律对同一违法行为的不同规定说明了不平等性,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领土扩张,排除D项。故选B项。8.观察如图时间轴,罗马共和国历史的起止时间应标识在()A.①④之间B.②③之间C.①③之间D.②④之间【正确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因此,罗马共和国的起止时间为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在②③之间,B项正确;①④不是罗马共和国的起止时间点,排除含①④的ACD项。故选B项。下图可以用来解释中世纪西欧()A.庄园经济B.手工工场C.班田收授法D.“什一税”【正确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耕地分为自营地与份地,且自营地收成全归领主所有,自给自足,属于庄园经济的范畴,A项正确;手工工场与材料耕地无关,排除B项;班田收授法与日本的大化改新有关,排除C项“什一税”与查理曼帝国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10.上图“?”处应该填写()A.城市的兴起B.农业的发展C.科学的进步D.教育的普及【正确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图片和所学知识,从10世纪起,西欧城市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A项正确;农业的发展是图片内容的一个环节而不是结果,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科学的进步,排除C项;大学兴起于12世纪,10世纪西欧教育没有普及,排除D项。故选A项。11.某班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都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封君与封臣、封建等级制、教皇举行加冕礼、三分帝国等。据此判断,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A.罗马帝国的兴起B.西欧封建国家的发展C.拜占庭帝国的兴起D.奥斯曼帝国的兴起【正确答案】B【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封君与封臣、封建等级制、教皇举行加冕礼、三分帝国等均出现于西欧封建国家部分的内容。封君与封臣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表现,教皇举行加冕礼是西欧基督教会的发展,三分帝国是西欧查理大帝帝国的分裂,据此判断,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西欧封建国家。B项正确;罗马帝国的兴起、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12.如图是欧洲某个国家的发展历程,这个国家是()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法兰克王国【正确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展示的时间,结合所学可知,图示是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历程,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是前336年~前323年,排除A项;罗马帝国是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是395-1453年,排除C项。故选D项。13.他重新组织了拜占庭国家,完成了划时代的罗马法的编撰,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罗马法不仅为国家的专制主义服务,而且也为之后的民主主义理论提供证据。“他”是()A.克洛维B.查士丁尼C.查理曼D.孝德天皇【正确答案】B【详解】由题干材料“他重新组织了拜占庭国家,完成了划时代罗马法的编”并结合所学可知,他指的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他是著名的东罗马帝国皇帝,以编纂《查士丁尼法典》闻名,该法典成为了影响后世法律体系的重要基础。《查士丁尼法典》不仅巩固了专制主义政权,还为日后的法治和民主理论提供了法律依据,B项正确;克洛维是法兰克王国的国王,没有主持编撰法典,排除A项;查理曼不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没有主持编撰法典,排除C项;孝德天皇是日本天皇,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4.某同学的历史笔记中出现了“法兰克王国”“庄园”“大学”“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等关键词。据此判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A.古代希腊文明B.罗马帝国的兴衰C.封建时代的欧洲D.封建时代的亚洲【正确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法兰克王国建立于481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的最为强大的“蛮族王国”,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大学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529年《查士丁尼法典》编成,拜占庭帝国1453年的灭亡是西欧中世纪结束的标志,综合可知“法兰克王国“庄园”“大学”“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法典》等关键词的共同主题是封建时代的欧洲,C项正确;古代希腊文明的特点之一是雅典的民主政治,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罗马帝国的兴衰时间跨度应为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封建时代的亚洲,除了中国外,主要代表国家为古代日本和阿拉伯,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5.“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市民身份”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些措施使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下列各项中,能表达当时市民心声的是()A.“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C.大学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正确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可知,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市民身份“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说明城市给了变成市民的农奴以自由和更多发展机会,结合所学知识,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所以能表达当时市民心声的是“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B项正确“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是阿拉伯重视知识的体现,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大学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强调的是中世纪教育的发展,排除C项,“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指的是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16.七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下列各项与日本社会当时的改革有关的有()①大和统一日本本土②实行中央集权③改革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④土地属于国家⑤落后的奴隶制严重阻碍日本社会的发展A.②④⑤B.①②③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落后的奴隶制严重阻碍日本社会的发展。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颁给公民,六年一颁,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选项②④⑤符合题意,选项①③与题干内容不符,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②④⑤符合题意;故选A。17.“日本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据此可知,当时这种情况下的“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表现为()A.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严重,局势动荡B.血缘关系与主从制结合组成军事集团C.武士集团代表着庄园与地方政府对抗D.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掌握国家大权【正确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日本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可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题干中特殊状况下”“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表现为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掌握国家大权。D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日本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掌握国家大权,未涉及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日本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掌握国家大权,未体现血缘关系与主从制结合组成军事集团,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日本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掌握国家大权,未阐释庄园与地方政府对抗,排除C项。故选D项。18.“通过信仰将松散的部落文化联合起来,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征战、商业、政治、移民等)使各个地区的文化得以传播交流。对古代文明典籍进行翻译整理,西方世界的哲学都经由该国传播,并进行完善、总结归纳。”材料中的国家是()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法兰克王国D.阿拉伯帝国【正确答案】D【详解】依据题干信息“通过信仰将松散的部落文化联合起来,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征战、商业、政治、移民等)使各个地区的文化得以传播交流。对古代文明典籍进行翻译整理,西方世界的哲学都经由该国传播,并进行完善、总结归纳。”结合所学可知,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有助于打破原有的氏族界限,从而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商人在丝绸之路上奔波,将中国古代文明传到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等,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D项正确;罗马帝国通过法律对国家进行管理,并没有通过信仰将松散的部落文化联合起来,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腊古城拜占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排除B项;法兰克王国是公元481年到843年由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排除C项。故选D项。19.“一带一路”倡议提倡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以下与这个理念相符的是()A.东征B.阿拉伯数字西传C.罗马帝国的扩张D.亚历山大东征【正确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B项正确;东征给中东地区造成了极大破坏,排除A项;罗马帝国的扩展是以军事占领为手段,排除C项;亚历山大东征给亚洲造成了灾难,排除D项。故选B项。20.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序号历史现象原因A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法兰克王国改革B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C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马可·波罗行纪》D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帝国灭亡亚历山帝东征A.AB.BC.CD.DB.BC.CD.D【正确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统一了思想,此后阿拉伯半岛各部落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半岛基本统一,B项正确;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对应的是伯里克利改革,排除A项;阿拉伯数字传遍全世界,对应的是阿拉伯帝国的扩张,阿拉伯人起到了重要作用,排除C项;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帝国灭亡,对应的是奥斯曼帝国的进攻,排除D项。故选B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原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文明类型。-摘自林秀玉《世界古代文明史探》材料二-摘自《古希腊、罗马文明成就》材料三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历史上的诸多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现,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加快。-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项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出现的“文明类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希腊、罗马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古代史知识,请举一例促进人类文明前进步伐的事例,并简要说明理由。【正确答案】(1)大河文明(或农耕文明);海洋文明;游牧文明。(2)古代雅典形成的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十二铜表法》迈出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古代罗马建立的系统的法律体系,是后世法学的渊源,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希腊、罗马(拜占庭)文化丰富多彩,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古希腊、罗马海上商业贸易兴起,有助于平等、自由、开放和冒险观念的产生;有利于海洋商业发展模式的形成;使近代西方各国热衷于海外殖民扩张。(3)【例一】亚历山大东征理由:亚历山大东征将古代希腊文明带到东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例二】阿拉伯人沟通东西方文化理由:古代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入欧洲,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小问1详解】文明类型:据材料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原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文明类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出现的典型文明类型”有大河流域文明(或农耕文明),海洋文明,游牧文明。(任举两例)【小问2详解】贡献:根据材料二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希腊、罗马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政治上,古代雅典形成的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代罗马建立的系统的法律体系,是后世法学的渊源,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化上,古希腊、罗马(拜占庭)文化丰富多彩,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经济上,古希腊、罗马海上商业贸易兴起,有助于平等、自由、开放和冒险观念的产生;有利于海洋商业发展模式的形成;使近代西方各国热衷于海外殖民扩张。【小问3详解】事例:据材料三“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现,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加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事例有亚历山大东征、阿拉伯人沟通东西方文化等。理由: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将古代希腊文明带到东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古代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入欧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世界古代史重大事件(部分)时间事件时间事件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出现国家②公元前18世纪制定《汉谟拉比法典》③公元前6世纪佛教创立④公元前5世纪雅典伯里克利改革⑤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⑥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⑦4世纪末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⑧646年大化改新(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罗马国家性质发生改变的事件。(只写序号)这一事件中罗马的政体发生了什么改变?(2)选择上表中的至少两个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00字左右)【正确答案】(1)事件:⑥政体变化: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2)本题答案不唯一。选择④⑧观点: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论述: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在雅典进行改革,他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等。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最高峰。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因而说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或:选择①②④观点:地理环境不同,文明各具特色。论述:古代亚非文明属于大河文明,古代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大河流域适合农业生产,经济上以农耕为主;人口众多,在政治上多实行奴隶主专制统治。例如古巴比伦制定《汉谟拉比法典》以维护奴隶主专制。古代西方文明则以海洋为中心,希腊的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经济上以工商业为主。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因此在政治上多实行民主政治。例如雅典伯里克利改革把奴隶制民主政治推向了最高峰。因此,地理环境不同,文明各具特色。【小问1详解】事件及政体变化:由题干表格并结合所学可知,⑥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使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小问2详解】选择④⑧即伯里克利改革、日本推行“大化改新”,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观点为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论述:结合伯利克里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及大化改新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展开论述,最后得出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结论。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例如: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在雅典进行改革,他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等。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最高峰。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因而说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选择①②④,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亚非文明属于大河文明,古代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据此可以拟定观点为,地理环境不同,文明各具特色。论述:结合大河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不同特点、成就及形成原因展开论述,最后得出,地理环境不同,文明各具特色。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例如:古代亚非文明属于大河文明,古代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大河流域适合农业生产,经济上以农耕为主;人口众多,在政治上多实行奴隶主专制统治。例如古巴比伦制定《汉谟拉比法典》以维护奴隶主专制。古代西方文明则以海洋为中心,希腊的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经济上以工商业为主。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因此在政治上多实行民主政治。例如雅典伯里克利改革把奴隶制民主政治推向了最高峰。因此,地理环境不同,文明各具特色。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配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进入近代以后,城市的产业--商业和手工业逐渐成为西方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城市的主人--商人和手工业者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主体,城市的文化--商业文化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所以说,近代的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世纪的城市文明。材料三: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需求迫切,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1)图一反映的是哪种制度?图二反映的是欧洲哪一重要的农业经济组织?(2)材料二中的城市实现由“依附于国家权力”到“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的转变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经济地位。(3)材料三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兴起的关系。(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世纪城市文明的历史作用。【正确答案】(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西欧庄园(2)方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经济地位:工商业中心;近代资本主义的发源地。(3)原因: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关系: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促进了世俗教育的产生,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大学的兴起适应了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城市的发展。(4)中世纪城市文明孕育了近现代文明;促进了西欧的近代化进程等。小问1详解】制度:由图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组织:由图二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欧洲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制度。【小问2详解】方式:由题干材料“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配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并结合所学可知,城市实现由“依附于国家权力”到“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的转变的主要方式有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经济地位:由题干材料“城市的主人-商人和手工业者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主体,城市的文化-商业文化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是工商业中心;近代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小问3详解】原因:根据材料三“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大学出现的原因是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关系:由题干材料“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促进了世俗教育的产生,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大学的兴起适应了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小问4详解】作用:中世纪城市中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城市工商业者发展成为反封建的政治力量,促进了近代政治法律制度的形成,因此中世纪城市文明孕育了近现代文明;促进了西欧的近代化进程等。24.不同的国家,走着不同的历史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