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天津二十五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选择题组(3*3=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成为一代人的_____。农村“空心化”现象导致传统村落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以实际落地,包括曲艺民俗、手工技艺在内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缺乏传承而逐步被异化,乃至遗忘。()。过度的商业化开发,让缺乏地域、民族特色的村落建筑拔地而起,现代城市规划给传统村落风貌带来了同化与冲击,造成保护与开发、开发与民生之间的矛盾。可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_____,关键一点还是要强调“以人为本”。要想守住“家”,就要留住守家的人。如果尝试以“反哺”的方式保护传统村落,一方面通过振兴农村经济吸引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激活农村活力,以居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将资源变为_____的工具;另一方面,有了时间与收入的居民主动参与到生态优化、古迹保护、非遗传承的过程中来,承担起职责义务,实现良性循环发展,那么,彼时的传统村落将不再是日渐褪色的古董旧件,而是_____的田园牧歌。(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梦魇负重致远营利唾手可得B.梦魇任重道远盈利唾手可得C.惆怅负重致远盈利触手可及D.惆怅任重道远营利触手可及(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蕴含了一些传统价值观念的乡土文明也被淡化,甚至剥离B.蕴含了一些传统价值观念的乡土文明也被剥离,甚至淡化C.乡土文明中所蕴含的一些传统价值观念也被淡化,甚至剥离D.乡土文明中所蕴含的一些传统价值观念也被剥离,甚至淡化(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相传为宋代理学家朱熹所编写,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产生的新体诗歌,以白话为基本语言手段。闻一多主张诗歌应具有“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C.英国诗人雪莱是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诗风自由,语言优美生动,惯用象征手法,《致云雀》就是他创作的大量抒情诗中的代表作品。D.《汉书》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它与《后汉书》《史记》《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3=6分)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希望大家继续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自己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摘自《习近平谈文化自信》)材料二:中华民族神话作为人类古老的综合性艺术,不仅孕育着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众多学科,而且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通过世代口耳相传而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审美、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记忆并表达着民族文化自信。神话出现在史前文明时代,是文字产生之前民间文化的结晶,承载着人类最早的生存智慧与文化记忆。丰富多彩的古老神话对文化自信的表达是多视野、多层次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时间的冲刷而流传至今,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不仅蕴含着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情感意志,也表现探索担当、不屈不挠的中国力量,积淀着鼓舞后人自强不息的文化自信。不怕事,也能担事,这种民族意志在古老的神话中有着充分体现。《淮南子》中描述,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女娲作为中华民族尊崇的创世女神,在人类面临多重灾难时,没有退缩,知难而进。而担当的背后则是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精神。同样,在洪水、干旱、瘟疫、虫灾、战争等种种有关灾难的神话中,这类担当大义的形象更是人们心中扭转危难局面的典范,他们用勇气与生命续写出“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壮美诗篇。能够展现创新精神的中国神话极其丰富,既有对混沌世界的颠覆,也有对旧秩序的破除和在文明进程中的自我革新。中国各民族的创世神话可作为典型案例,如汉族、苗族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阿昌族的遮帕麻与遮咪麻,侗族的萨天巴等。这些神话形象源于人的自我观照,无论是他们的产生、特征,还是功泽后世的业绩,都表明他们是接地气的创世者,是中国各民族按照自己的本土文化创造出来的具有创新品格的人民群众的代表。中国神话中不乏勤于创造的典型。如被汉族和众多少数民族视为文化祖先的黄帝,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神话中不仅有关于黄帝统一天下、勤政爱民以及探讨治国理政之法的叙事,还有黄帝发明制陶、黄帝制衣裳、黄帝创新饮食等一系列事迹。他是一个时代一个群体发明创造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的光荣与骄傲。在中国神话中,面对挑战、敢于胜利的形象非常多见,有衔微木填沧海的精卫,有死后“猛志固常在”的刑天等。中国古代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生存境遇的同时,一般不渲染神与神之间错综复杂的血腥斗争,而是把人的生命和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充分表达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不怕艰险、敢于攻坚克难的文化精神。在当今文化实践中,挖掘并传承神话中蕴含的文化自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古为今用的科学态度,辩证取舍、推陈出新,继承积极思想,摒弃消极因素。培育文化自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以历史事实和艺术真实为依据,以文化服务于人民、服务于人类进步为主导。总之,中国各民族神话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具体体现,与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一致的。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也在中华民族修齐治平、知常达变、建功立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文化基因与自信,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必将发挥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力。(摘编自王宪昭《在古老神话中解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挖掘并传承中国神话中蕴含的文化自信,是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行动体现。B.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因而其发展道路必然具有不同的特色。C.中国神话之所以能历经沧桑流传至今,源于人们向上的情感意志和历史积淀的文化自信。D.中国神话表达的文化自信,对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作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具有民族特色,讲好中国神话故事,有利于阐释中国特色,推动中外文明互鉴。B.文化自信由中华民族世代积淀形成,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融合形成了民族的独特标识。C.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中国神话中的文化基因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积极影响力。D.优秀民族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要强化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下列选项,可以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A.吴刚伐桂玄鸟生商B.伏羲画卦炎黄之战C.仓颉造字夸父逐日D.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三、课内文言知识点考察(2*3=6分)3.(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复众人之所过(弥补)悟言一室之内(同“晤”,面对)强公室,杜私门(堵塞) B.审容膝之易安(深知)空以身膏草野(滋润)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同“凭”,乘)辟邪说,难壬人(批驳) C.迨诸父异爨(等到)知来者之可追(补救)河海不择细流(同“释”,舍弃)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D.莫不殷忧而道著(深)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统治)盖亦反其本矣(同“何”,为什么)门衰祚薄(福分)4.(2分)下列选项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各不相同的一项是()A.(其)其皆出于此乎日月忽其不淹兮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B.(以)毋吾以也木欣欣以向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为)吾属今为之虏矣齐彭殇为妄作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D.(之)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杳不知其所之也胡为乎遑遑欲何之5.(2分)下列选项中句式一致的一项是()A.石之铿然有声者人非生而知之者客有吹洞箫者 B.句读之不知古之人不余欺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不拘于时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D.见犯乃死信而见疑冀君实或见恕也四、课外文言知识考察(3*5=15分)6.(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徐文长传【明】袁宏道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节选自《徐渭集•附录》)(1)下列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方:以之为准则B.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阴:暗中C.下狱论死论:批决,定罪D.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数奇:命运不好(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外欺于张仪B.如寡妇之夜哭纵一苇之所如C.欲以苦之不赂者以赂者丧D.张阳和力解,乃得出羝乳乃得归(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B.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C.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D.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4)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徐文长“豪荡不羁”的一组是①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②恣臆谈谑,了无忌惮③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④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⑤显者至门,皆拒不纳⑥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A.①②③B.②⑤⑥C.③④⑤D.②④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文长文章自成风格,却不合流俗。对当时的所谓文坛领袖,他也愤怒地抨击,所以他的名声没有传出越地以外。B.徐文长写文章才思敏捷,意韵刚健飘逸;书法风格刚柔相济;花鸟画美妙飘逸而富有情趣。C.到晚年,徐文长的狂疾更加厉害。有一次他竟拿起斧头砍人,所幸没有砍死,但他自己最终因为不合于时,不得伸展抱负,心怀怨愤而死。D.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徐文长杰出的才能、不羁的个性、坎坷的遭遇,表露出作者对徐渭才气性情的钦佩激赏和对其遭际境遇的怜悯同情。(6)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①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②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7)徐文长诗歌特点形成的原因有哪些?五、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7.(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①,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②苹洲烟雨。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③镜湖: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华灯纵博”三句追忆往事,发表感慨。前两句重现了当年词人与同僚纵情博弈、策马射猎的场景。B.“酒徒”两句中,一个“独”字突显出词人归隐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词人的潇洒豁达跃然纸上。C.“占断”一句,极烟水迷离之致,尽逍遥容与之意,诗情画意,境界全出,充分体现了词人用笔蕴蓄的特点。D.词中“谁记”“独去”“占断”“元自”“何必”等词语,层层转折,步步蓄势,在表现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2)上阕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诗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3)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赏析“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两句的妙处。8.(7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的部分。(1)在孔子看来,“仁”是“礼”的内在依据,“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所以他说“”(《论语•颜渊》),二者是紧密结合的。同时,他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2)《六国论》中作者劝谏治理国家的人不要惧怕威势的句子是:。(3),潦倒新停浊酒杯。(4),枯松倒挂倚绝壁。(5)民之从事,。六、现代文阅读9.(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路亭柯灵①行路难,昔人常指边鄙僻远之区,而不知现代的通都大邑,行路更难,除非你是有车阶级,出门只靠步行,那么不但行人如鲫,会增加紧张和疲劳;如果走得乏力,双腿酸痛,寸步难移,你绝对找不到一个立锥之地,让你歇一歇腿,缓一口气。大都市中公共交通之拥挤,令人望而却步。满眼摩天大楼,马路宽广整洁,但你休想找个“民亦劳止,汔可小休”的机会。你不惜破费悭囊,走进咖啡馆去,买个片刻安闲,那却又是另一回事了。②在故乡,村庄市镇之间,只要相隔三五里,中途大概有一两个路亭,专供行人憩坐。路亭建筑简陋,地位常据着往来的通路,大小才如斗室。也许是四根石柱,四角顶,四面通风,犹如在中国画里常见的茅亭,雅有古意,不过顶上盖的是灰色的瓦片。也许和农家近似,长方形,但三面砌墙,一面临空,当路的两壁开着无门的门框,设备却大体一样,靠壁架石作凳:不嫌简慢,请君稍息。③别看它破陋寒伧,貌不惊人,在长途跋涉的劳人心里,这却是沙漠中的一掬清泉,人生道上的一个站驿。④赶市的村夫农妇,或者担着辛苦经营的菜豆瓜果、鱼米柴草到街上求售;或者提篮挑筐,到街上去买办日用杂物、农事工具;或者因为借贷无门,挟些不值钱的衣物破烂上当铺去质钱……每天清早,朝阳初窥田野,便沐晨风,带晓雾,从村里出发,哼哼唧唧,形成行列,快步赶上镇去,直要到事毕功成,事倍功半,或者事败功亏,才循原路赶回村里。⑤奔波忙碌了半天,人是倦了;而“不如意事常八九”,乘兴而去,常常败兴而归。心情懊丧,双脚沉重,生理和心理的倦怠形成双倍的压力。幸而半路有个路亭,排闼迎人,容他们且驻为佳,使身心暂时有个着落。吹一阵凉风,扯一阵闲话;再闲闲地抽一筒旱烟,让生命获得片时的苏息,好再鼓起勇气,继续上路。不巧遇上意外的天气变幻,更可以在路亭里求得荫庇,聊避风雨。试想这对疲倦的旅人,是何等温煦的抚慰!⑥路亭所处的位置,不但富于实用价值,又多似高明的画师布局,引人入胜。有的点缀田畴广野中间,“前不把村,后不着店”,亭亭玉立,不但使无垠的平原减少单调之感,还便于旅途修长的过客及时小驻;更可以接待天崖沦落的流浪人,无处投宿时借此歇夜;对田头劳作的农民,这又是天然的耕余休息之地,日中时刻,可以静坐进餐,冬避朔风,夏避炎阳。有的高踞岭背,峰回路转、两村交界之处,翼然一亭,挺秀如画。山行较平地费力,行人跑到岭上,大都气息咻咻,汗流夹背,在路亭的石条凳上坐憩片刻,听山风苏苏从树梢掠过,投下一身清凉。有的筑在河滨,面临盈盈的流水,傍着蔼蔼的绿荫,便利行人随意歇脚,等待摆渡或过往的船只……⑦离我老家不远,有两个路亭,是我幼年踪迹最频之处,年齿渐长,得闲还常去盘桓。大江沿有个过渡亭,好像建筑得特别讲究,地位大,墙壁石凳,整齐可观,临河还有宽广的双面“埠道”;一到夏季,晚霞掩映中,那时差不多成了公共浴场。亭前石柱上,刻着两副对联,记得其中的一副是:山色湖光,四时佳兴。早南晚北,廿里官塘。⑧对联虽然并不高明,但山色湖光,并非虚语。普通路亭,虽也有对联点缀,却无非是“少安毋躁”“小坐何妨”之类。这样“风雅”的对联是例外。不过疲倦的行人,谁也不计较这些。⑨“修桥铺路造凉亭”,在乡间是标准的善举。出钱的也许未必全出于体贴行人的苦辛;但对倦乏的旅人,这可真算得是一种值得感谢的功德。物质文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路亭可能早晚要进历史博物馆,但我却深望世界建筑史上,将为它特辟一章,用最美的笔墨,描述它特殊的风貌和品质。(1)下列选项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边鄙僻远(bǐ)行人如鲫(jì)憩坐(qì)B.一掬清泉排闼迎人(tà)着落(zháo)C.天崖沦落冬避朔风(shuò)高踞(jù)D.汗流夹背(jiā)盘桓(huán)埠道(bù)(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开头使用第二人称“你”,显得亲切自然,能够引发读者对城市找不到栖息之所的感受的共鸣。B.文章对“路亭”描写,有写实性的白描速写,也有寄托于想象性的景象叠现,两者的相互映衬,绘就了极富诗情画意的浪漫风貌。C.作者引用“民亦劳止,汔可小休”表现对现代都市中难寻休息之处的行人的关爱和同情。D.文章引用过渡亭亭柱上的两副对联,揭示路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彰显过渡亭建得“特别讲究”。E.本文恰当地使用口语、俗语,又化用古语,用词华丽精美,风格绚丽飘逸。(3)从全文看,本文开头叙写“通都大邑,行路更难”有哪些作用?(4)作者认为“路亭”具有怎样的“风貌和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5)文末说“但我却深望世界建筑史上,将为它特辟一章,用最美的笔墨,描述它特殊的风貌和品质”,结合全文探究内涵。七、作文10.(2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子光的妈妈想从小培养他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节俭精神,从他五岁时,就让他自己捡矿泉水瓶、易拉罐和硬纸板去卖。11岁时,子光已经拥有一个一万多元的个人小金库。子光说,他将来上大学,不需要家里掏一分钱。此事一传开,赢得街坊邻居普遍称赞。子光的父母也以培养儿子初见成效为荣。子光的同学景天很想向他学习,但妈妈却极力阻止他。她私下里对家人说:“子光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培养小孩的捡废品的习惯,是一种乞丐思维。孩子一心痴迷于捡垃圾,将来还能有什么大出息?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宏大的胸襟、开阔的视野和崇高的志向,绝不要这种拾荒行径、乞丐思维。”班级计划围绕上述材料举行以“教育与成材”为主题的讨论会。子光妈妈的做法和景天妈妈的观点,哪个让你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天津二十五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组(3*3=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成为一代人的_____。农村“空心化”现象导致传统村落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以实际落地,包括曲艺民俗、手工技艺在内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缺乏传承而逐步被异化,乃至遗忘。()。过度的商业化开发,让缺乏地域、民族特色的村落建筑拔地而起,现代城市规划给传统村落风貌带来了同化与冲击,造成保护与开发、开发与民生之间的矛盾。可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_____,关键一点还是要强调“以人为本”。要想守住“家”,就要留住守家的人。如果尝试以“反哺”的方式保护传统村落,一方面通过振兴农村经济吸引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激活农村活力,以居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将资源变为_____的工具;另一方面,有了时间与收入的居民主动参与到生态优化、古迹保护、非遗传承的过程中来,承担起职责义务,实现良性循环发展,那么,彼时的传统村落将不再是日渐褪色的古董旧件,而是_____的田园牧歌。(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DA.梦魇负重致远营利唾手可得B.梦魇任重道远盈利唾手可得C.惆怅负重致远盈利触手可及D.惆怅任重道远营利触手可及(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A.蕴含了一些传统价值观念的乡土文明也被淡化,甚至剥离B.蕴含了一些传统价值观念的乡土文明也被剥离,甚至淡化C.乡土文明中所蕴含的一些传统价值观念也被淡化,甚至剥离D.乡土文明中所蕴含的一些传统价值观念也被剥离,甚至淡化(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相传为宋代理学家朱熹所编写,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产生的新体诗歌,以白话为基本语言手段。闻一多主张诗歌应具有“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C.英国诗人雪莱是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诗风自由,语言优美生动,惯用象征手法,《致云雀》就是他创作的大量抒情诗中的代表作品。D.《汉书》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它与《后汉书》《史记》《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运用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的内容,结合语境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涉及的是语言连贯的知识。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相关内容,结合语境选出填写正确的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化常识叙述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1)第一处,梦魇:指噩梦,也比喻非常可怕的事。打工者找不到归宿感并不是噩梦般非常可怕的事,这里语义过重。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与语境相符,这里表达了打工者找不到归宿感的伤感和失意。故选“惆怅”。第二处,负重致远:意思是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其对象一般指人,不能与“保护与发展”搭配。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可以与“保护与发展”搭配。故选“任重道远”。第三处,营利:谋求利润。盈利:获得利润。前一个强调“谋求”,带有主动性;后一个强调“获得”,带有被动性。将资源变成谋求利润的工具或获得利润的工具都可以,所以两个词与语境都相符合。故选“营利”。第四处,唾手可得:指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与语境不符,语境强调那时传统村落就在身边,而不是动手就可以得到。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形容距离极近。语境强调那时传统村落就在身边,“触手可及”与语境相符。故选“触手可及”。故选D。(2)根据上文“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传统村落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缺乏传承而逐步被异化,乃至遗忘”可知,被淡化的应该是“传统价值观念”,可排除AB。“剥离”的语意比“淡化”重,可排除D项。故选C。(3)A.“相传为宋代理学家朱熹所编写”错误。《礼记》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故选A。答案:(1)D(2)C(3)A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3=6分)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希望大家继续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自己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摘自《习近平谈文化自信》)材料二:中华民族神话作为人类古老的综合性艺术,不仅孕育着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众多学科,而且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通过世代口耳相传而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审美、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记忆并表达着民族文化自信。神话出现在史前文明时代,是文字产生之前民间文化的结晶,承载着人类最早的生存智慧与文化记忆。丰富多彩的古老神话对文化自信的表达是多视野、多层次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时间的冲刷而流传至今,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不仅蕴含着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情感意志,也表现探索担当、不屈不挠的中国力量,积淀着鼓舞后人自强不息的文化自信。不怕事,也能担事,这种民族意志在古老的神话中有着充分体现。《淮南子》中描述,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女娲作为中华民族尊崇的创世女神,在人类面临多重灾难时,没有退缩,知难而进。而担当的背后则是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精神。同样,在洪水、干旱、瘟疫、虫灾、战争等种种有关灾难的神话中,这类担当大义的形象更是人们心中扭转危难局面的典范,他们用勇气与生命续写出“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壮美诗篇。能够展现创新精神的中国神话极其丰富,既有对混沌世界的颠覆,也有对旧秩序的破除和在文明进程中的自我革新。中国各民族的创世神话可作为典型案例,如汉族、苗族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阿昌族的遮帕麻与遮咪麻,侗族的萨天巴等。这些神话形象源于人的自我观照,无论是他们的产生、特征,还是功泽后世的业绩,都表明他们是接地气的创世者,是中国各民族按照自己的本土文化创造出来的具有创新品格的人民群众的代表。中国神话中不乏勤于创造的典型。如被汉族和众多少数民族视为文化祖先的黄帝,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神话中不仅有关于黄帝统一天下、勤政爱民以及探讨治国理政之法的叙事,还有黄帝发明制陶、黄帝制衣裳、黄帝创新饮食等一系列事迹。他是一个时代一个群体发明创造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的光荣与骄傲。在中国神话中,面对挑战、敢于胜利的形象非常多见,有衔微木填沧海的精卫,有死后“猛志固常在”的刑天等。中国古代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生存境遇的同时,一般不渲染神与神之间错综复杂的血腥斗争,而是把人的生命和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充分表达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不怕艰险、敢于攻坚克难的文化精神。在当今文化实践中,挖掘并传承神话中蕴含的文化自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古为今用的科学态度,辩证取舍、推陈出新,继承积极思想,摒弃消极因素。培育文化自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以历史事实和艺术真实为依据,以文化服务于人民、服务于人类进步为主导。总之,中国各民族神话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具体体现,与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一致的。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也在中华民族修齐治平、知常达变、建功立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文化基因与自信,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必将发挥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力。(摘编自王宪昭《在古老神话中解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挖掘并传承中国神话中蕴含的文化自信,是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行动体现。B.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因而其发展道路必然具有不同的特色。C.中国神话之所以能历经沧桑流传至今,源于人们向上的情感意志和历史积淀的文化自信。D.中国神话表达的文化自信,对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作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中国文化具有民族特色,讲好中国神话故事,有利于阐释中国特色,推动中外文明互鉴。B.文化自信由中华民族世代积淀形成,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融合形成了民族的独特标识。C.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中国神话中的文化基因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积极影响力。D.优秀民族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要强化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下列选项,可以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CA.吴刚伐桂玄鸟生商B.伏羲画卦炎黄之战C.仓颉造字夸父逐日D.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精确把握重要信息,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学生要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材料观点,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解答】(1)C.“源于人们向上的情感意志和历史积淀的文化自信”错误,以偏概全,原文是“……流传至今,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不仅蕴含着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情感意志,也表现探索担当、不屈不挠的中国力量,积淀着鼓舞后人自强不息的文化自信”,“人们向上的情感意志和历史积淀的文化自信”只是原因之一。故选C。(2)B.“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融合中形成了民族的独特标识”错误,原文是“中国各民族神话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一致的。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在中华民族修齐治平、知常达变、建功立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由此可知,首先“中国各民族神话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一致的”;其次,是“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在中华民族修齐治平、知常达变、建功立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而非“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融合中形成了民族的独特标识”。故选B。(3)材料二主要论述的是中国神话中蕴含的不怕事、能担事、创新、创造、自立自强、不怕艰险、敢于攻坚克难的民族自信的基因:A.“玄鸟生商”是赋予了王朝建立的神话色彩,不体现材料二中有关民族自信的论述;B.“伏羲画卦”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不体现材料二中有关民族自信的论述;C.“仓颉造字”体现了创造精神;“夸父逐日”体现了不怕艰险的的精神;D.“嫦娥奔月”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不体现材料二中有关民族自信的论述;故选C。答案:(1)C(2)B(3)C三、课内文言知识点考察(2*3=6分)3.(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复众人之所过(弥补)悟言一室之内(同“晤”,面对)强公室,杜私门(堵塞) B.审容膝之易安(深知)空以身膏草野(滋润)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同“凭”,乘)辟邪说,难壬人(批驳) C.迨诸父异爨(等到)知来者之可追(补救)河海不择细流(同“释”,舍弃)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D.莫不殷忧而道著(深)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统治)盖亦反其本矣(同“何”,为什么)门衰祚薄(福分)【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A.杜,杜绝,抑制。句意:增强了王室的力量,抑制豪门贵族的势力。故选:A。4.(2分)下列选项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各不相同的一项是()A.(其)其皆出于此乎日月忽其不淹兮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B.(以)毋吾以也木欣欣以向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为)吾属今为之虏矣齐彭殇为妄作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D.(之)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杳不知其所之也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学习和掌握的根本方法在于平时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文言文阅读的基本素养。虚词题的着眼点主要是从词性和它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的角度来考查学生,我们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解答】A.其:语气副词,大概;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然”;语气副词,大概。译文:大概都出于这吧/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它与我从事的种树这种职业也有相类似的地方啊。B.以:动词,停止;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介词,在、于。译文: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草木茂盛,欣欣向荣/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长安。C.为:介词,被;动词,是;介词,被。译文: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数十年后,(楚国)最终被秦国消灭了。D.之:动词,到;动词,往、到;动词,往、到。译文:又回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然后才回楚国卖葬/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故选:B。5.(2分)下列选项中句式一致的一项是()A.石之铿然有声者人非生而知之者客有吹洞箫者 B.句读之不知古之人不余欺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不拘于时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D.见犯乃死信而见疑冀君实或见恕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每个句子的含义,正确判断文言句式。【解答】A.定语后置句,“铿然有声者石”,译文:敲打之后能发出铿锵声音的这种石头。/判断句,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定语后置句,“有吹洞箫者客”,译文:有一位吹洞箫的客人。B.宾语前置句,“不知句读”,译文:不知道断句(的方法)。/宾语前置句,“不欺余”,译文:古人没有欺骗我。/宾语前置句,“未有之”,译文:这样还不能建立王业的,从来没有过。C.被动句,“于”表被动,译文:不被时俗的拘束。/状语后置句,“于星火急”,译文: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被动句,“于”表被动,译文:凡是圣人,都不会被外界事物所拘束。D.被动句,“见”表被动,译文:被侮辱以后才死。/被动句,“见”表被动,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宾语前置句,“恕见”,译文: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故选:B。四、课外文言知识考察(3*5=15分)6.(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徐文长传【明】袁宏道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节选自《徐渭集•附录》)(1)下列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方:以之为准则B.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阴:暗中C.下狱论死论:批决,定罪D.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数奇:命运不好(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外欺于张仪B.如寡妇之夜哭纵一苇之所如C.欲以苦之不赂者以赂者丧D.张阳和力解,乃得出羝乳乃得归(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B.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C.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D.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4)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徐文长“豪荡不羁”的一组是B①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②恣臆谈谑,了无忌惮③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④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⑤显者至门,皆拒不纳⑥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A.①②③B.②⑤⑥C.③④⑤D.②④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徐文长文章自成风格,却不合流俗。对当时的所谓文坛领袖,他也愤怒地抨击,所以他的名声没有传出越地以外。B.徐文长写文章才思敏捷,意韵刚健飘逸;书法风格刚柔相济;花鸟画美妙飘逸而富有情趣。C.到晚年,徐文长的狂疾更加厉害。有一次他竟拿起斧头砍人,所幸没有砍死,但他自己最终因为不合于时,不得伸展抱负,心怀怨愤而死。D.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徐文长杰出的才能、不羁的个性、坎坷的遭遇,表露出作者对徐渭才气性情的钦佩激赏和对其遭际境遇的怜悯同情。(6)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①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②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7)徐文长诗歌特点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要在理解所给句子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做出判断。(5)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6)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解答】(1)A.方:比拟。译文:好议论的人把他比作刘真长、杜少陵一流人物。故选:A。(2)A.“于”,介词,在;介词,表被动,被。B.“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C.“以”,介词,用;介词,因为。D.两个“乃”都是副词“才”。故选:D。(3)“中丞胡公宗宪闻之”中,主谓宾完整,要连在一起才能表达完整语意,排除BC;“天下事”是“纵谈”的宾语;“胡公”是“大喜”的主语,应在“胡公”前断开,排除D。译文:中丞胡宗宪听到他的名声后,把他当作客人邀至幕府。文长每次参见胡公,身着葛布长衫,头戴黑头巾,了无顾忌地谈论天下大事,胡公听后十分高兴。故选:A。(4)注意题干要求是“全都表现徐文长“‘荡不羁’的一组是”,①是说将士总是跪下回话,爬着行走,不敢仰视胡宗宪,是将士的行为;③是说徐文长很有诗才;④是说徐文长“赋”写得好。排除这三句,可排除ACD三项。故选:B。(5)C.“有一次他竟拿起斧头砍人”分析有误。原文相关表述是“或自持斧击破其头”,是徐文长拿着斧头砍自己,不是砍人。故选:C。(6)①“以”,凭借;“信心”,随心所欲;“行”,行事。译文:而文长凭帐下一生员的身份却表现得对胡公很高傲(而文长凭一个秀才的身份傲然自得),随心行事。②“好”,喜欢;“中”,切中;“当”,适合;“竟”,最终。译文:喜欢出奇计,谈论用兵方略往往切中要害。在他看来,全天下的读书人,没有适合他的心意。然而,他终究命运不好。(7)由原文“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可知,他仕途失意,英雄无用武之地;由原文“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可知,他所见之景可惊可愕;由原文“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可知,他胸中奋发而不可磨灭的气概。答案:(1)A(2)D(3)A(4)B(5)C(6)①而文长凭帐下一生员的身份却表现得对胡公很高傲(而文长凭一个秀才的身份傲然自得),随心行事。②喜欢出奇计,谈论用兵方略往往切中要害。在他看来,全天下的读书人,没有适合他的心意。然而,他终究命运不好。(7)①仕途失意或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②所见之景可惊可愕;③他胸中奋发而不可磨灭的气概。参考译文: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就不利,他性格直爽,无拘无束。中丞胡宗宪听到他的名声后,把他当作客人邀至幕府。文长每次参见胡公,身着葛布长衫,头戴黑头巾,了无顾忌地谈论天下大事,胡公听后十分高兴。当时胡公统率着好几个防区的军队,威镇东南地区。戴盔穿甲的武士在他面前,总是跪下回话,爬着行走,不敢仰视;而文长凭帐下一生员的身份却表现得对胡公很高傲(而文长凭一个秀才的身份傲然自得),随心行事,任意谈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好议论的人把他比作刘真长、杜少陵一流人物。文长对自己才智谋略很自负,喜欢出奇计,谈论用兵方略往往切中要害。在他看来,全天下的读书人,没有适合他的心意。然而,他终究命运不好。文长既然在官场上不得志,于是以饮酒来放纵自己,尽情纵情山水,他游历了山东(齐鲁)、河北(燕赵),又饱览了塞外大漠的风光。他把见到的山峦壁立、海浪奔腾、胡沙满天和雷霆震天,风雨交鸣和树木倒伏,乃至山谷的幽深冷清和都市的繁华热闹,以及奇人异士、鱼鸟,一切能使人震惊、惊恐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都一一写进诗中。他胸中有奋发而不可磨灭的气概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所以他写的诗有时像是发怒,有时又像是嬉笑,有时如山洪奔流于峡谷,发出轰雷般的涛声。有时如春芽破土,充满蓬勃的生机。有时他的诗像寡妇深夜哭泣,有时像游子被寒风惊醒。虽然这些诗作的体裁格律时有不高明之处,但是却匠心独运,有王侯的气魄,不是那种像女子一般侍奉他人的媚俗的诗作敢于企及的。徐文长的文章有真知灼见,气势沉着而法度精严,不因守成规而压抑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也不因漫无节制地放纵议论以致伤害文章的严谨理路,是属于韩愈、曾巩一流的文章家。徐文长素来不迎合时兴的调子,对当时的所谓文坛领袖,他一概加以愤怒的抨击,视作奴婢,以和他们结交为耻辱,所以他的名声也只局限在家乡浙江一带,这实在令人为之悲哀!一天文长在县令家饮酒。县令指着宴席上的一个小物件请文长赋诗一首,并暗中叫童仆又拿出一丈多长的纸来,想用这种办法让他吃苦。文长拿笔就写,马上就写完了,并写满了整整一张纸。诗句韵味深刻,风格雄劲,物态毕现,生动有趣,宴中宾客无不惊叹其才。文长喜好书法,笔意奔放有如他的诗,在苍劲豪迈中又涌现出一种妩媚的姿态,正像欧阳公所谓的美人迟暮另具一种韵味的说法。有时,他又把剩余的精力另外倾注在创作花鸟画,画得都美妙飘逸而有情趣。后来,文长因疑忌误杀他的继室妻子而下狱定死罪,张元汴太史极力营救,他才得出狱。出狱之后,倔强得和当初一样。晚年的徐文长对世道愈加愤恨不平,故作疯癫也更加厉害了。达官名士登门拜访,他都会会拒绝不见。当权的官员到来,求一个字也不能得到。他又经常带着钱到酒店,招呼下人仆隶和他一起喝酒。他曾拿斧头砍击自己的头颅,血流满面,头骨破碎,用手揉摩,碎骨咔咔有声。徐文长终究因不合于时,抱恨长终。石公说:“先生的命途多艰,致使他激愤疯狂,狂病发作,又被抓入狱。古今文人的牢骚和苦难,没有超过先生的了。梅客生曾经写信给我说:“徐文长是我的老朋友,他的怪病比本人更要怪,而他的人又比他的诗更要奇,诗比他的字更奇,字比文章奇,文章又比绘画奇。”我则认为徐文长没有一处不奇特的。正因为没有一处不奇特,这也就注定他到了哪里都不能得志。可悲啊!五、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7.(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①,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②苹洲烟雨。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③镜湖: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开篇“华灯纵博”三句追忆往事,发表感慨。前两句重现了当年词人与同僚纵情博弈、策马射猎的场景。B.“酒徒”两句中,一个“独”字突显出词人归隐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词人的潇洒豁达跃然纸上。C.“占断”一句,极烟水迷离之致,尽逍遥容与之意,诗情画意,境界全出,充分体现了词人用笔蕴蓄的特点。D.词中“谁记”“独去”“占断”“元自”“何必”等词语,层层转折,步步蓄势,在表现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2)上阕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诗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3)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赏析“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两句的妙处。【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解答】(1)B.“突显出词人归隐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词人的潇洒豁达跃然纸上”错误,“独”字突显出孤家寡人、顾影自怜之意。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拜将,而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故选B。(2)“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当年与自己一起饮酒的人,很多人已经封侯进爵,可是自己却落得病老乡里,成了一个靠打渔为生的衰老渔夫。将终日酣饮聃乐的酒徒与心存恢复的有志之士的际遇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孤家寡人、顾影自怜的形象,凸显出诗人仕途的坎坷失意。(3)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意思是“镜湖本来就属于像我这样的闲适之人,又何必非要你‘官家’赐与不可呢”。结合注释三“镜湖……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可知,这里使用贺知章的典故,贺知章是告老还乡,皇帝赐予镜湖,而词人自己却是被迫做了“江边渔父”,这里一方面用贺知章告老还乡和诗人被迫隐逸做对比,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愤慨,另一方面通过对皇帝“多此一举”的赏赐来暗示诗人不甘心作闲人,表达报效国家的理想愿望和对统治者的不满之情。答案:(1)B(2)“酒徒”两句,把成为“渔父”的自己置于“封侯者”之中,对比鲜明,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拜将,而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3)①这两句的意思是,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②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时,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而陆游在此表达不需要皇帝恩赐,自己也能享有镜湖山水。借用贺知章典故翻出新意,含蓄地表现了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自己内心的愤慨不平之情。译文:当年在华丽的灯光下纵情地博弈,骑着骏马猎射驰骋,谁还记得我当年豪壮的军旅生活?那些无聊酒徒有许多如今都封了官爵,只有我等愿意隐居江边做渔翁。江边有八尺轻舟。撑着低低的三扇篷,独自享受长满苹草的水边景色,镜湖本来就属于像我这样的闲适之人。又何必非要你“官家”赐与不可呢?赏析: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山阴地近镜湖,因此他此期词作多为“渔歌菱唱”。山容水态之咏,棹舞舟模之什,貌似清旷淡远,萧然物外,殊不知此翁身寄湖山,心存河岳。他写“身老沧洲”的惨淡生活,正是“心在天山”的痛苦曲折的反映。这首《鹊桥仙》即其一例。仔细品味当得诗人心思、真实处境。词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发端两句,对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这段戎马生涯作了一往情深的追忆。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当时南郑地处西北边防,为恢复中原的战略据点。王炎入川时,宋孝宗曾面谕布置北伐工作;陆游也曾为王炎规划进取之策,说“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见《宋史•陆游传》)。他初抵南郑时满怀信心地唱道:“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山南行》)因此,他在军中心情极为舒畅,遂有“华灯纵博”“雕鞍驰射”的“当年豪举”。词句显得激昂整炼,入势豪迈。但第三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字,顿时引出一片寂寞凄凉。朝廷的国策起了变化,大有可为的时机就此白白丧失了。不到一年,王炎被召还朝,陆游转官成都,风流云散,伟略成空。那份豪情壮志,当年曾有几人珍视?此时更有谁还记得?词人运千钧之力于毫端,用“谁记”一笔兜转,于转折中进层。后两句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已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事之不平,孰逾于此?这四、五两句,以“独”字为转折,从转折中再进一层。经过两次转折进层,昔日马上草檄、短衣射虎的英雄,在此时却已经变成孤舟蓑笠翁了。那个“独”字以入声直促之音,高亢特起,凝铸了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声情悉称,妙合无垠。下片承“江边渔父”以“轻舟”“低逢”之渺小与“苹洲烟雨”之浩荡对举,复缀“占断”一语于其间,再作转折进层。“占断”即占尽之意。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无拘无束,独往独来,是谓“占断烟雨”。三句写湖上生涯,词境浩渺苍凉,极烟水迷离之致,含疏旷要眇之情。词至此声情转为纾徐萧散,节奏轻缓。但由于“占断”一词撑拄其间,又显得骨力开张,于舒缓中蓄拗怒之气,萧散而不失遒劲昂扬。“占断”以前既蓄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之情,复于此处得“占断”二字一挑,于是,“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这更为昂扬兀傲的两句肆口而成,语随调出,唱出了全阕的最高音。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曲以示矜恤。陆游借用这一故事而翻出一层新意——官家(皇帝)既置他于闲散,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何处不可置他八尺之躯,谁又稀罕“官家”的赐与?这个结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它把通首迭经转折进层蓄积起来的激昂不平之意,挟其大力盘旋之势,千回百转而后骤现,故一出便振动全词,声情激昂,逸响悠然,浩歌不绝。这首抒情小唱很能代表陆游放归后词作的特色。他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总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这首《鹊桥仙》中雕鞍驰射,苹洲烟雨,景色何等广漠浩荡!而“谁记”“独去”“占断”这类词语层层转折,步步蓄势,隐曲幽微,情意又何等怨慕深远!这种景与情,广与深的纵模交织,构成了独特深沉的意境。明代杨慎《词品》说:“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坡。其感旧《鹊桥仙》一首(即此词),英气可掬,流落亦可惜矣。”他看到了这首词中的“英气”,却没有看到其中的不平之气,清代陈廷焯编《词则》,将此词选入《别调集》,在“酒徒”两句上加密点以示激赏,眉批云:“悲壮语,亦是安分语。”谓为“悲壮”近是,谓为“安分”则远失之。这首词看似超脱、“安分”,实则于啸傲烟水中深寓忠愤抑郁之气,内心是极不平静,极不安分的。不窥其隐曲幽微的深衷,说他随缘、安分,未免昧于骚人之旨,委屈了志士之心。这首词,读来荡气回肠、确是上乘之作。8.(7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的部分。(1)在孔子看来,“仁”是“礼”的内在依据,“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所以他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二者是紧密结合的。同时,他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2)《六国论》中作者劝谏治理国家的人不要惧怕威势的句子是: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克己复礼为仁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重点字:复、让)(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重点字:威、劫)(3)艰难苦恨繁霜鬓(重点字:繁、鬓)(4)连峰去天不盈尺(重点字:盈)(5)常于几成而败之(重点字:败)六、现代文阅读9.(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路亭柯灵①行路难,昔人常指边鄙僻远之区,而不知现代的通都大邑,行路更难,除非你是有车阶级,出门只靠步行,那么不但行人如鲫,会增加紧张和疲劳;如果走得乏力,双腿酸痛,寸步难移,你绝对找不到一个立锥之地,让你歇一歇腿,缓一口气。大都市中公共交通之拥挤,令人望而却步。满眼摩天大楼,马路宽广整洁,但你休想找个“民亦劳止,汔可小休”的机会。你不惜破费悭囊,走进咖啡馆去,买个片刻安闲,那却又是另一回事了。②在故乡,村庄市镇之间,只要相隔三五里,中途大概有一两个路亭,专供行人憩坐。路亭建筑简陋,地位常据着往来的通路,大小才如斗室。也许是四根石柱,四角顶,四面通风,犹如在中国画里常见的茅亭,雅有古意,不过顶上盖的是灰色的瓦片。也许和农家近似,长方形,但三面砌墙,一面临空,当路的两壁开着无门的门框,设备却大体一样,靠壁架石作凳:不嫌简慢,请君稍息。③别看它破陋寒伧,貌不惊人,在长途跋涉的劳人心里,这却是沙漠中的一掬清泉,人生道上的一个站驿。④赶市的村夫农妇,或者担着辛苦经营的菜豆瓜果、鱼米柴草到街上求售;或者提篮挑筐,到街上去买办日用杂物、农事工具;或者因为借贷无门,挟些不值钱的衣物破烂上当铺去质钱……每天清早,朝阳初窥田野,便沐晨风,带晓雾,从村里出发,哼哼唧唧,形成行列,快步赶上镇去,直要到事毕功成,事倍功半,或者事败功亏,才循原路赶回村里。⑤奔波忙碌了半天,人是倦了;而“不如意事常八九”,乘兴而去,常常败兴而归。心情懊丧,双脚沉重,生理和心理的倦怠形成双倍的压力。幸而半路有个路亭,排闼迎人,容他们且驻为佳,使身心暂时有个着落。吹一阵凉风,扯一阵闲话;再闲闲地抽一筒旱烟,让生命获得片时的苏息,好再鼓起勇气,继续上路。不巧遇上意外的天气变幻,更可以在路亭里求得荫庇,聊避风雨。试想这对疲倦的旅人,是何等温煦的抚慰!⑥路亭所处的位置,不但富于实用价值,又多似高明的画师布局,引人入胜。有的点缀田畴广野中间,“前不把村,后不着店”,亭亭玉立,不但使无垠的平原减少单调之感,还便于旅途修长的过客及时小驻;更可以接待天崖沦落的流浪人,无处投宿时借此歇夜;对田头劳作的农民,这又是天然的耕余休息之地,日中时刻,可以静坐进餐,冬避朔风,夏避炎阳。有的高踞岭背,峰回路转、两村交界之处,翼然一亭,挺秀如画。山行较平地费力,行人跑到岭上,大都气息咻咻,汗流夹背,在路亭的石条凳上坐憩片刻,听山风苏苏从树梢掠过,投下一身清凉。有的筑在河滨,面临盈盈的流水,傍着蔼蔼的绿荫,便利行人随意歇脚,等待摆渡或过往的船只……⑦离我老家不远,有两个路亭,是我幼年踪迹最频之处,年齿渐长,得闲还常去盘桓。大江沿有个过渡亭,好像建筑得特别讲究,地位大,墙壁石凳,整齐可观,临河还有宽广的双面“埠道”;一到夏季,晚霞掩映中,那时差不多成了公共浴场。亭前石柱上,刻着两副对联,记得其中的一副是:山色湖光,四时佳兴。早南晚北,廿里官塘。⑧对联虽然并不高明,但山色湖光,并非虚语。普通路亭,虽也有对联点缀,却无非是“少安毋躁”“小坐何妨”之类。这样“风雅”的对联是例外。不过疲倦的行人,谁也不计较这些。⑨“修桥铺路造凉亭”,在乡间是标准的善举。出钱的也许未必全出于体贴行人的苦辛;但对倦乏的旅人,这可真算得是一种值得感谢的功德。物质文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路亭可能早晚要进历史博物馆,但我却深望世界建筑史上,将为它特辟一章,用最美的笔墨,描述它特殊的风貌和品质。(1)下列选项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A.边鄙僻远(bǐ)行人如鲫(jì)憩坐(qì)B.一掬清泉排闼迎人(tà)着落(zháo)C.天崖沦落冬避朔风(shuò)高踞(jù)D.汗流夹背(jiā)盘桓(huán)埠道(bù)(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DEA.文章开头使用第二人称“你”,显得亲切自然,能够引发读者对城市找不到栖息之所的感受的共鸣。B.文章对“路亭”描写,有写实性的白描速写,也有寄托于想象性的景象叠现,两者的相互映衬,绘就了极富诗情画意的浪漫风貌。C.作者引用“民亦劳止,汔可小休”表现对现代都市中难寻休息之处的行人的关爱和同情。D.文章引用过渡亭亭柱上的两副对联,揭示路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彰显过渡亭建得“特别讲究”。E.本文恰当地使用口语、俗语,又化用古语,用词华丽精美,风格绚丽飘逸。(3)从全文看,本文开头叙写“通都大邑,行路更难”有哪些作用?(4)作者认为“路亭”具有怎样的“风貌和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5)文末说“但我却深望世界建筑史上,将为它特辟一章,用最美的笔墨,描述它特殊的风貌和品质”,结合全文探究内涵。【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平时的识记进行分析,准确把握即可。(2)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3)本题考查鉴赏重要语段作用的能力。这类题型,一般从内容和作用两方面作答。首先依据文章写作背景,以及文段出现的关键词等概括段落的内容,其次回答结构上的作用:统摄全篇线索作用、承上启下、总结上文、照应、伏笔等。(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要求细致分析,准确把握即可。(5)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对句子的理解更多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手法,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解答】(1)B.“着落”中的“着落”应读作“zhúo”。C.“天崖沦落”中“崖”应改为“涯”。D.“汗流夹背”中“夹”应改为“浃”。故选:A。(2)D.“揭示路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错误。由原文“普通路亭,虽也有对联点缀,却无非是‘稍安毋躁’‘小坐何妨’之类。这样‘风雅’的对联是例外。不过疲倦的行人,谁也不计较这些”,可见作者并非想要表现路亭的文化内涵。E.“用词华丽精美,风格绚丽飘逸”错误。文章使用口语、俗语以及写实性的白描,用词简洁朴素,风格朴素自然。故选:DE。(3)本文的题目是“路亭”,即路亭是本文的描写对象,而文章开篇叙写“通都大邑,行路更难”,通过描写现在的通都大邑,行路更难,从而引出后文对故乡路亭的叙述。在现在的通都大邑,如果出门只能靠步行,那么当年走得乏力,双腿酸痛,寸步难以的时候,绝对找不到一个立锥之地。而在自己的故乡,村庄市镇之间,只要相隔三五里,中途大概有一两个路亭,专供行人憩坐,从而将通都大邑,行路难和自己故乡的路亭形成对比,从而表达对路亭所代表的生活的深深眷恋。作者并没有一上来就写故乡的路亭,而是由大家比较熟悉的通都大邑的生活现状写起,从而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感,也使行文富于变化。(4)路亭的“风貌和品质”散落在文章的各个段落,考生要找出对应的句子加以概括。由原文“路亭建筑简陋,地位常据着往来的通路,大小才如斗室。也许是四根石柱,四角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天津市南开区南开中学高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黑龙江青冈县一中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云南省江城县第一中学高考语文必刷试卷含解析
- 《数学认识百分数》课件
- 2025届福建省厦门市翔安一中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五十二中2025届高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
- 优化数控机床加工一致性评价策略
- 工程部研发部KPI绩效考核指标汇总(定性)
- 浅谈大班幼儿水墨画教学指导策略 论文
- 打拔机管桩施工方案
- 光伏斜屋顶计算书屋顶光伏电站项目荷载计算书
-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常见的力》全部课件(含4课时)
- 教育的智慧读书分享会PPT
- 医用氧气使用检查记录表
- 副车架设计规范-新能源汽车
-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完整课件
- 张小斐卜钰许君聪小品《相亲之女博士》台词剧本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