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培杰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培杰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培杰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培杰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培杰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天津市培杰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近年来,“文学式微”频频被人提及,很多人不禁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的感叹。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______的话题,人们不仅津津乐道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引起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式微”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文学作品与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一方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另一方面,作家喟叹“______”。()——通过公井、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反之,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______,其自身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文学奖的核心在于“文学”,“奖”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果,而非______的收益。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炙手可热曲高和寡形同陌路惨淡经营B.街谈巷议高山流水形同陌路惨淡经营C.炙手可热高山流水渐行渐远苦心经营D.街谈巷议曲高和寡渐行渐远苦心经营(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赢得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B.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增强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C.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D.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B.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C.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成为加剧双方隔阂的罪魁祸首。D.文学奖本身不仅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且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22春晚,创意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如泼墨山水画般古韵淡然,中国水墨山水的_______《富春山居图》结合现代科技诗意合璧团圆再现。这幅画的深意不仅在于黄公望高超的笔墨技法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更在于画中富春江两岸山清水秀、宁静祥和的景象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家园。苏轼、陆游等千古文人俯仰在富春山水间,吟咏胸怀;渔夫、樵夫舟行在笔墨画卷里,歌吟唱答,或高雅,或旷达,或洒脱,或高迈,诗、书、画、印、歌尽在山水长卷中,好一派唐风宋韵,好一派盛世景象!借诗抒怀,华夏风骨今犹在,东方风来满眼春。苏轼的“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一笔一墨_______我们的文化血脉,一字一句诵千年风雅。婉转动听的歌曲唤人耳目一新,古典乐器的伴奏妙音飞花,古诗词的吟咏赓续文脉……悠久醇厚的文化传承凝结数千年的岁月_______,()。(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发轫之作糅进积淀B.扛鼎之作写进心血C.发轫之作写进心血D.扛鼎之作糅进积淀(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让这个节目所触动的灵魂,是对往日时光的铭记与怀念,是华夏儿女融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独有的家国情怀,更是对民族血脉的春恋与归属。B.被这个节目所触动的灵魂,是对往日时光的铭记与怀念,是对民族血脉的眷恋与归属,更是华夏儿女融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独有的家国情怀。C.被这个节目所触动的灵魂,是对民族血脉的眷恋与归属,是对往日时光的铭记与怀念,更是华夏儿女融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独有的家国情怀。D.让这个节目所触动的灵魂,是对华夏儿女融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独有的家国情怀,是对往日时光的铭记与怀念,更是对民族血脉的眷恋与归属。(3)下列有关“山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到苏子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山水间蕴含着古人深沉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唯美地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神。B.晋代陶渊明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的身心都渴望着归依青山。自然山水成为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C.富春山水,名扬天下,如同学们初中学过的南朝梁代吴均《与宋元思书》所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D.在传统文化中,“国家”的概念经常用“山河”“江山”来表述,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3.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某中学文学社团准备举办以某位作家为专题的展览。以下是该展览的版块标题:①家道中落国势危②别求新声于异邦③横眉冷对千夫指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⑤万众同仰“民族魂”下列语句也可以作为该展览版块标题的一项是()A.凤凰涅槃,女神再生 B.流亡南洋,坚持抗日 C.我以我血荐轩辕 D.当年海上惊雷雨4.“赵科长又戒烟了。”由这句话我们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赵科长过去戒过烟,次数可能不止一次。 B.赵科长过去戒烟未成功,这次仍可能如此。 C.赵科长烟瘾很大,讲这话的人深信赵科长的烟瘾永远戒不掉。 D.讲这话的人确信赵科长这次戒烟一定会成功。5.找出下列选项中和例句的修辞相同的一项()例: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A.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B.她们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 B.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C.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D.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从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7.下列对文学常识及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作家。他的小说融写景和抒情于一炉,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赵树理,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他们分别是“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代表人物。 B.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社论有三个特点:一、代表报社,二、评论对象是重大新闻事实和重大时政,三、目的是引导舆论。 C.夏衍,剧作家。他创作的话剧剧本有《秋瑾传》《上海屋檐下》等。他创作的《包身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报告文学之一。 D.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复活》,广泛深入地再现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生活画面,通过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斯洛娃双双实现精神和道德的“复活”,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人性的思考,对人类道德与价值的不断寻求。8.下面所列作品与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包身工》——报告文学——夹叙夹议——细节描写——芦柴棒 B.《记念刘和珍君》——纪念性散文——写人记事——至情的文字——刘和珍 C.《荷花淀》——革命文学——笔调清新——荷花淀派——三仙姑 D.《小二黑结婚》——现代小说——乡土气息——山药蛋派——二诸葛9.下列对文学常识及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均为鲁迅先生的纪念性文章,它们都表现出对所忆之人的深挚感情。 B.《复活》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复活”为题,探讨了人在精神上的复活。 C.孙犁的一些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如《荷花淀》;赵树理的一些作品则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小二黑结婚》。 D.《百年孤独》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到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的形象。①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渗入其中②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③雕镂更加细致,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④以剪子铰出为主,趣味质朴⑤而且千家万户聚居在一起,相效成习,需求颇巨⑥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弃剪用刀,一刀多张。A.①⑤⑥③④② B.②⑥④⑤③① C.④②①⑤⑥③ D.⑥①③⑤②④11.选出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诗人是最纯真的人。他的眼里不带偏见,_____;他的耳里不留恶言,_____;他不奔忙于富贵,_____;他不攀援于名利,所以碗底自见天真。①所以能容得天下籁②所以能存得下日月③所以能脚下不染尘埃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①②③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西医的科学性和普效性已被公认,中医药的伟大历史作用和重要现实意义不容否认,两者各具优势。但长期以来,医疗领域普遍重西医轻中医,中医地位不断下降,发展遇到困境。一是中医人员数量增长与中医机构发展缓慢,中医力量薄弱。据统计,全国中医医生1949年27.6万人,到2002年还是27万余人,53年没有增长;同期西医医生分别为8.7万和157万人,增长17倍;中西医医生比例由3.2:1变为1:=5.8.现全国共有医务工作人员520万人,中医药工作人员约50万人,不足1/10。二是中医教育日益衰退。语言上,古汉语训练缺乏,许多学生基本不看、也看不懂中医古籍;课程安排上,中医理论培训严重不足,甚至《黄帝内经》等经典也不研读;技能培养上,中医望、闻、问、切等训练不多。三是民间中医的发展临困境。我国不少师徒传承的民间中医,水平高、收费低、效果好,深受群众欢迎,但大都得不到正式承认。现行执业中医师考试制度要求考西医知识,民间医生大都因西医知识不足过不了考试关,民间医生多因无法领到行医执照不能公开行医,若行医即属非法。四是中医医院存在西医化倾向。目前全国有2800多家中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为了生存,大量购买西药与医疗设备。西药进出价差大,检测化验收费高,医生创收、医院盈利、医院评等级均要靠它。中医药虽然简便廉验,若靠它收费,医院无法养活,医生只有受穷。(摘编自陈永杰《中医药发展面临的严重困境》)材料二:“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关系到中医药的前途和命运。传承精华,就是要让中医药发展源远流长。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离开传承谈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医药的精华,沉淀在汗牛充栋的中医古籍中,流传在历代中医大家的临床实践中,散落在疗效显著的民间奇方中,这是中医药学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命脉。传承不足,让多种中医技艺面临失传,让中医医道艰难延续。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必须培养大批中医“专才”,这样才能使“国宝”代代相传。院校教育是中医药人才的主阵地。当前,院校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中医教育西化、中医思维薄弱、中医技能缺失等问题。师带徒,出名医,中医独具特色的技艺需要活态传承。中医临床功夫、中药炮制工艺,主要靠师徒一代一代口传心授。师承教育能为“草根”中医打开一扇门,让岐黄之术薪火相传。我们应将以“个性化”为特征的师承教育与以“标准化”为特征的院校教育相结合,将传统教育的精粹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中医教育体系,为中医药发展打下最坚实的人才之基。守正创新,就是要让中医药发展清流激荡。只传承,不创新,捧着金饭碗也只会越吃越穷。让中医药老树发新芽,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明清时期瘟病学的产生,再到现代青蒿素的诞生……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中医药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的“源头活水”,在更多领域取得新突破。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中医药研究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多学科、跨行业合作为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带来广阔空间。我们不能因为创新而忘记“守正”,也不能因为“守正”而不去创新,必须把“守正”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根基;没有创新,传承就失去未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必将让中医药获得无限生机,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新动力!(摘编自白剑锋《守正创新,为中医药注入源头活水》)材料三:近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曾在武汉一线指导和参与救治的专家回顾总结了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经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仝小林院士说,武汉疫情出现社区传播之后,我们将中医药治疗和干预纳入“四早”内容,第一时间为集中隔离点的发热、疑似、已确诊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以及一些密切接触者发放药物,发放通治方“寒湿疫方”的药72.3万服,覆盖5万多人,使很多病人在早期就得到控制,不向重症发展。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带队接管的江夏方舱医院,通过以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564名患者均没有转为重症。“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阻止了疫情的蔓延,是我们取胜的基础。”张伯礼说,在向其他方舱医院推广经验后,1万多名患者普遍使用中药,各个方舱医院的转重率基本在2%至5%左右。不少专家表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减缓、阻止重症向危重症转化,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就我们在武汉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救治经验来说,一般的病人都有发热、咳嗽、气喘、乏力的症状,还有氧饱和度降低的表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叶永安介绍,采取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后,这些病人症状都有明显好转,发热、乏力、咳喘缓解率都在90%以上,说明综合救治能够有效阻止重症向危重症转化。治愈出院的患者中,有一部分虽然核酸检测已呈阴性,但身体还未完全康复,需要持续的医学干预和心理康复。在这方面,中医药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和干预的技术手段。有时乏力、咳嗽或精神不太好,肺部炎症没有完全吸收,免疫功能没有完全修复……“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做一些呼吸锻炼,同时配合中医药针灸、按摩等综合疗法,可以改善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对脏器损伤的保护、对免疫功能的修复都有积极作用。”张伯礼说。目前,仝小林院士团队正在针对恢复期康复的中医药干预开展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和使用。(摘编自新华社《中医药为新冠肺炎防治作出重要贡献》)(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医发展面临严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古汉语训练缺乏,学生读不懂中医古籍是其根本原因。B.要培养大批中医“专才”,就必须建立以师承教育为主、院校教育为辅,二者相结合的中医教育新体系。C.“守正”指传承中医药的精华,“创新”指在坚守中医药精华的基础上为其发展注入动力,二者不可割裂。D.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病人早期控制、阻止重症转危和康复干预等方面,都独立发挥了重大作用,优势显著。(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医医院之所以存在西医化倾向,并非因为中医药不如西药好,而是因为中医药不如西医盈利高。B.民间中医,水平高,收费低,效果好,深受群众欢迎,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正式承认。C.研究中医古籍、历代中医大家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疗效显著的民间奇方,是传承中医精华的重要途径。D.只有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才能为中医药注入源头活水,并保其发展源远流长,清流激荡。(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乃至世界人民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B.要全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不断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C.康源全自动中药调剂系统生产线对几千年手抓戥称的传统调剂方式进行了创新,极大提高了中药饮片配药、取药效率。D.要充分发掘中医不同学术流派的特色优势,实现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确保中医药在时代有新作为。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我们要统筹“两个大局”,从世情国情粮情出发,结合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准确把握“头等大事”。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倘若粮贪受制于人,必然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用全球不到10%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进而“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当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要从战略上看,看得深一、点、远一点,切实增强保障能力,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节选自《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材料二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问:《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一文中提到,到“十四五”末期,我国大概会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有人担心这会不会意味着未来国家粮食安全会出现恶化,对此农业农村部如何回应?潘文博指出,目前我们国家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我国粮食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稻谷、小麦这两大口粮,人均占有量超过200公斤,目前我们国家人均口粮消费不到150公斤。潘文博还指出,粮食总量平衡下,结构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粮食品种中缺口最大的是大豆。三大谷物中,稻谷平衡,略有盈余,小麦供求平衡,玉米前几年库存较高,经过这几年的调整,现在玉米的结构已经趋于合理了。面积稳定在6亿亩以上,供求基本平衡。进口谷物的总量偏少,2019年净进口谷物是1468万,全国内的产量2%左右。唐珂指出,我国谷物进口最主要是用来作品种调剂,更好满足个性化需求,多样化消费。针对社科院报告里面提到的“十四五”末可能出现1.3亿吨粮食缺口,唐珂认为,这应该指的是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产需缺口,而不是实际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这种进口有效满足了国内蛋白饲料和油脂的需求。(《“十四五”末或有1.3亿吨粮食缺口?农业农村部回应》中新网2020年8月26日)材料三表1:2019年全国主要粮食播种面积、播种面积同比涨幅、总产情况品种播种面积(千公顷)播种面积同比涨幅总产量(万吨)稻谷29694﹣1.6%20961小麦23727﹣2.2%13359玉米41284﹣2%26077大豆933410.9%1810(来自国家统计局2019年数据)表2:2019年主要农产品进出口情况品种出口(万吨)出口同比涨幅进口(万吨)进口同比涨幅大米274.831.4%254.6﹣17.3%小麦31.39.7%348.812.5%玉米2.6110%479.336.0%大豆1﹣14.5%8851.10.6%(来自农业农村部2019年数据)材料四我国“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而餐桌上游的整个粮食产后损失同样严重。我国粮食产后损失到底有多大?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近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任正晓指出,粮食从生产出来到摆餐桌,过程很长,每一环节都存在损失浪费。据测算,每年我国粮食产后仅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以上。我国农户存粮约占全国粮食年总产量一半左右,由于储存设施简陋,缺乏技术指导服务,损失比例在8%左右,每年因虫霉鼠雀造成损失400亿斤以上。我国粮食物流方式落后,散粮运输比例约为15%,大多采用包粮运输方式,抛洒、遗留损耗大。全国粮食企业有近1800亿斤仓容属危仓老库,储粮条件差、损失大。这些环节每年损失损耗粮食逾150亿斤。由于消费习惯误区,成品粮过度追求亮、白、精,低水平粗放加工,既损失营养素又明显降低出品率,物产物综合利用率也很低。加工环节每年造成口粮损失130亿斤以上。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餐桌浪费更是触目惊心,有关方面估算每年餐桌浪费食物价值达2000亿元。(节选自《必须正视的“粮蚀”危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政府以“头等大事”来抓粮食安全问题,让人民实现由“吃不饱”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B.我国粮食产后损失严重,其中比较严重的是储藏环节,其造成的粮食损失远远超过运输、加工等环节。C.虽然我国的人均口粮有剩余,但依然要进口谷物,目的是调剂品种,满足个性化需求,多样化消费。D.成品粮过度追求亮、白、精,低水平粗放加工,既损失营养素又明显降低了出品率,造成了浪费。(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2019年我国优化了粮食种植结构,加大了短缺品种的种植面积,减少了盈余或平衡品种的种植面积。B.2019年我国主要粮食播种面积最大的是玉米,单位产量最高的是小麦,大豆的种植面积小,单位产量低。C.2019年我国进口粮食中玉米上涨超过30%,大米进口下降超过10%,说明当前我国的玉米还十分短缺。D.2019年我国的大豆和小麦播种面积同比涨幅高于其他两种谷物,但是市场对大豆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来保障与满足。(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有关粮食安全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保障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我国人多地少,粮食安全不能轻言过关,应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在保障粮食安全的问题上,更要看得深,想得远。B.“十四五”末期或将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和进口谷物等渠道,可以解决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的问题。C.大量的粮食浪费从生产开始,涵盖了加工、储存、运输、食用各个环节,而我国农村的储存设施简陋,农民专业技术缺乏等因素是造成大粮食浪费的关键因素。D.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条件日渐富足,可是吃饭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带来的浪费触目惊心,改变不良消费方式和观念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三、文言文阅读14.阅读材料,完成小题。尚野,字文蔚,其先保定人,徙满城。野幼颖异,祖母刘,厚资之使就学。至元十八年,以处士征为国史院编修官。二十年,兼兴文署丞,出为汝州判官,廉介有为,宪司屡荐之。二十八年,迁南阳县尹。初至官,狱讼充斥,野裁决无留滞,涉旬,遂无事。改怀孟河渠副使,会遣使问民疾苦,野建言:“水利有成法,宜隶有司,不宜复置河渠官。”事闻于朝,河渠官进罢。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俄升国子博士,诲人先经学而后文艺,每谓诸生曰:“学未有得,徒事华藻,若持钱买水,所取有限,能自凿井及泉而汲之,不可胜用矣。”时学舍未备,野密请御史台,乞出帑藏所积,大建学舍以广教育。仁宗在东宫,野为太子文学,多所裨益,时从宾客姚燧、谕德萧渼入见,帝为加礼。至大元年,除国子司业,近臣奏分国学西序为大都路学,帝已可其奏,野谓国学、府学混居,不合礼制,事遂寝,四年,拜瀚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诏野赴吏部,试用荫补官,野多所优假。或病其太宽,野曰:“今初设此法,冀将来者习诗书、知礼义耳,非必责效目前也。”众乃服。皇庆元年,升翰林侍讲学士。延祐元年,改集贤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二年夏,移疾归满城,四方来学者益众。六年,卒于家,年七十六。赠通奉大夫、太常礼仪院使、护军,追封上党郡公,谥文懿。野性开敏,志趣正大,事继母以孝闻,文辞典雅,一本于理。(节选自《元史•尚野传》)(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多所裨益:益处B.至大元年,除国子司业:罢免C.或病其太宽:责怪D.冀将来者习诗书:希望(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B.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C.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D.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处士,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或未做官的士人,文中指前者。B.赠,皇帝给予官员及其妻室、父母和祖先的荣典,文中指赐给死者官爵。C.移疾,旧时朝中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要求辞官隐退的婉语。D.国子祭酒,古代的学官名,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始于晋武帝。(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尚野幼时聪慧,读书应召,尚野自幼聪颖异常,在祖母刘氏资助下读书学习,后以处士的身份被征召为国史院编修官。B.尚野清廉耿直,居官有为。尚野在汝州任上因清廉有为多次被上司举荐,改任河集副使时,派遣使者询问百姓的疾苦。C.尚野重视教育,广建学舍。尚野担任国子博士时密请御史台,请他们拿出些国库藏的财物,广泛建设学校,推行教育。D.尚野文章典雅,受人敬服。尚野多次担任学官,教学以经学为先,文章以理作为标准,辞官回乡后,来求学的人更多。15.阅读材料,完成小题。宋通直郎苏过叔党,东坡先生之季子也。母同安郡夫人王氏。元祐五年,先生知杭州,叔党年十有九,以诗赋解两浙路①,礼部试,下。元祐七年,先生为兵部尚书,任右承务郎。明年,先生出帅定武,即谪知英州,继贬惠州安置,三年,迁儋耳安置。既四年,渐徙廉州、永州居住。邈乎万死不测之险也,独叔党侍先生以往来。或曰先生南居而乐焉,非也。先生忧国爱君之心日加,循省而郁结,则何敢乐?惟是叔党,于先生饮食服用,凡生理昼夜寒暑之所须者,一身百为,而不知其难。翁板则儿筑之,翁樵则儿薪之,翁赋诗著书则儿更端起拜之,为能须臾乐乎先生者也。其初至海上也,为文一篇曰《志隐》,效于先生前,先生览之曰:“吾可以安于岛夷矣。”当是时,叔党之风,使蛮蜑夷獠若可以语礼义。其传而北也,霈然起天下父子之性。先生还,至永州,稍还仕版②,居阳羡,不幸疾不起。叔党兄弟得吉地于汝州郏城县之小峨眉山以襄事,遂家于颍昌。叔党偶从湖阴营水竹可赏者数亩,则名之曰小斜川,自号斜川居士,以视终焉之志。曰:“吾未即从先大夫于地下,则生也何事为?”泯泯浮沉里巷,或时一至京师,自得于醉醒而徜徉一世之外。后暴疾卒于镇阳行道中,年五十有二。时宣和五年十二月乙未。悲夫诸葛亮初不得申其所志而躬耕南阳卒亦崎岖巴蜀也。幸而有子曰瞻,可以肆其志,而无邦家以容,瞻则赴魏军以死耳。若嵇康之志气尤异,而曾不得一席以全其躯,而子绍身血亦何益于邦家?古之父子有如此忠孝两全而可恨者,天曷不寿叔党于盛世而光先生之志耶?叔父每称其孝以训宗族,且言:“吾兄远居海上,无他,惟成就此儿能文也。”有《斜川集》二十卷,其《思子台赋》《飓风赋》则早行于世。而书画之胜,亦克效似先生。人称之曰“小坡”。——宋•晁说之《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有删改)苏过字叔党,轼季子也,与迨同母生。性至孝,母卒未免丧,从轼迁岭海,以远去母殡为恨,手书经藏申罔极之痛,轼记其事。及赴儋耳,市无肉或至累日,轼惟食芋饮水,杜门送日。过无以为养,乃变煮芋法为玉糁羹,轼甘之而喜为赋诗,其能养老类如此。又尝叹过夫妇孝,亦见于诗也。后知郾城令,以法令罢。起为中山倅,从其帅陈公游天宁寺,题名寺壁,作《登城口号》诗。时宣和五年九月七日也。迈、迨为诗,文字皆有家法。过于画亦续一灯。及卒,晁说之志其墓。过有传,此乃补史所不备云。——摘自清•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注:①两浙路:北宋时期的一个地方行政区。②仕版:旧指记载官吏名籍的薄册,亦借指仕途、官场。(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效于先生前效:模仿B.可以肆其志肆:发扬C.叔父每称其孝以训宗族训:教诲D.手书经藏申罔极之痛申:表达(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邈乎万死不测之险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B.循省而郁结,则何敢乐何由知吾可也C.以视终焉之志风雨兴焉D.与迨同母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能够直接表现苏过至孝的一组是①独叔党侍先生以往来②翁樵则儿薪之③遂家于颍昌④而书画之胜,亦克效似先生⑤以远去母殡为恨⑥乃变煮芋法为玉糁羹A.①②⑥B.②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⑥(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悲夫/诸葛亮初不得申/其所志而躬耕南阳卒/亦崎岖巴蜀也B.悲夫诸葛亮/初不得申/其所志而躬耕南阳/卒亦崎岖巴蜀也C.悲夫/诸葛亮初不得申其所志/而躬耕南阳/卒亦崎岖巴蜀也D.悲夫诸葛亮/初不得申其所志而躬耕南阳卒/亦崎岖巴蜀也(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苏过的人生与其父苏轼的经历密切相关,元祐五年苏过参加礼部试,未能考取,元祐七年,苏轼官拜兵部尚书的时候,苏过任右承务郎。后来苏轼被贬偏远之地,苏过也跟随而去。B.苏过追随父亲到了海岛,不仅在生活上细心照料父亲,而且给了父亲极大的心灵慰藉,甚至影响了海岛上的民风。C.晁说之在文中提及了诸葛亮及其子诸葛瞻,嵇康及其子嵇绍,借此来与苏氏类比,表达了对苏氏父子的经历的遗憾。D.通过苏过与其父在海南的经历,我们能体会到苏氏父子的心境,难怪苏轼在海南写下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名句。四、诗歌鉴赏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送别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1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五、默写19.名句默写。(1)非礼勿视,,,非礼勿动。(2)子曰:“,仁者不忧,勇者不惧。”(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可谓好学也已。(6),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己所不欲,。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到梨花屯去何士光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老赵谨慎地回答:“是。”“去包队吗?“是。胜利大队。”“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我……”“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力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哪一篇?”“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层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路转了一个大弯——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现出来,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垭口……“正是这样嘛!”谢主任点头,“那条沟,责任由我负!”“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不成!责任归我负!”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定产到组”中出现的种种偏差,等等。后来,拉起家常来了……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停一停!”老人家把缰收住了。“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吸收着阳光,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看不见那条沟。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咹?”老人家听不清。老赵大声说:“沟——挖过一条沟啊!”“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前年的事喽,立冬后开挖的。分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现在沟在哪里?”“哪里?”老人家摇着头,“后来填了嘛,去年,开春过后……”谢主任问:“哪个喊填的?”“哪个?”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没有哪个。是我们六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就让它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唔,先是抬那些石头。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肩膀最硬……”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这位老人也有着对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时不大有机会说话,一旦有人听,他们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有几分像自言自语,牵连不断地说下去。说下去,平平静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不是自身的事情,多少波澜都化为了涓涓细流,想当初虽未必如此简单,而今却尽掩在老人家略带沙哑的嗓音里了。后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老赵的声音,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都没再说一句话。啊,前面,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1979年5月(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包队”“定产到组”等词语,以及关于“安徽”的报道,都指向改革初期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B.谢主任感慨报道中基层干部的“肩膀硬”,而赶车老人随后提及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们“肩膀最硬”,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C.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两个下乡干部逐步消除因挖沟曾产生的隔阂,后半部分转而描写赶车老人讲述填沟等往事,进一步深化了时代主题。D.小说多次写到路,“拐弯”“爬坡”“重新展现”“越来越平坦”等,既是写实,又使最后一段自然地传达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愿景。(2)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3)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培杰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近年来,“文学式微”频频被人提及,很多人不禁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的感叹。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______的话题,人们不仅津津乐道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引起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式微”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文学作品与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一方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另一方面,作家喟叹“______”。()——通过公井、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反之,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______,其自身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文学奖的核心在于“文学”,“奖”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果,而非______的收益。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BA.炙手可热曲高和寡形同陌路惨淡经营B.街谈巷议高山流水形同陌路惨淡经营C.炙手可热高山流水渐行渐远苦心经营D.街谈巷议曲高和寡渐行渐远苦心经营(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A.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赢得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B.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增强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C.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D.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CA.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B.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C.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成为加剧双方隔阂的罪魁祸首。D.文学奖本身不仅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且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分析】(1)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辨析能力,答此题首先要清楚成语大致意思,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各选项的语境分析,可以从成语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使用范围等角度进行分析选择。(2)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没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3)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解答】(1)街谈巷议: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谈论。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曲高和寡: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两个成语侧重不同。形同陌路: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别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成为陌生人一般,对象多指人,强调“陌生”,而“渐行渐远”多强调关系“慢慢变远”。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多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苦心经营: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故选B。(2)A.缺少主语;B“增强”与“关注度”搭配不当,且“文学是一个黑色幽默”,不合句意,也不妥当;C“文学是一个黑色幽默”,不合句意。故选D。(3)此破折号应为进一步解释说明是“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而不是“加剧双方的隔阂”,再由后文“反之,文学奖如果……”可推知主体应为“文学奖”,放置句首更佳,大此排除A、B:根据前后文逻辑,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故可排除D。故选C。答案:(1)B(2)D(3)C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22春晚,创意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如泼墨山水画般古韵淡然,中国水墨山水的_______《富春山居图》结合现代科技诗意合璧团圆再现。这幅画的深意不仅在于黄公望高超的笔墨技法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更在于画中富春江两岸山清水秀、宁静祥和的景象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家园。苏轼、陆游等千古文人俯仰在富春山水间,吟咏胸怀;渔夫、樵夫舟行在笔墨画卷里,歌吟唱答,或高雅,或旷达,或洒脱,或高迈,诗、书、画、印、歌尽在山水长卷中,好一派唐风宋韵,好一派盛世景象!借诗抒怀,华夏风骨今犹在,东方风来满眼春。苏轼的“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一笔一墨_______我们的文化血脉,一字一句诵千年风雅。婉转动听的歌曲唤人耳目一新,古典乐器的伴奏妙音飞花,古诗词的吟咏赓续文脉……悠久醇厚的文化传承凝结数千年的岁月_______,()。(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DA.发轫之作糅进积淀B.扛鼎之作写进心血C.发轫之作写进心血D.扛鼎之作糅进积淀(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BA.让这个节目所触动的灵魂,是对往日时光的铭记与怀念,是华夏儿女融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独有的家国情怀,更是对民族血脉的春恋与归属。B.被这个节目所触动的灵魂,是对往日时光的铭记与怀念,是对民族血脉的眷恋与归属,更是华夏儿女融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独有的家国情怀。C.被这个节目所触动的灵魂,是对民族血脉的眷恋与归属,是对往日时光的铭记与怀念,更是华夏儿女融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独有的家国情怀。D.让这个节目所触动的灵魂,是对华夏儿女融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独有的家国情怀,是对往日时光的铭记与怀念,更是对民族血脉的眷恋与归属。(3)下列有关“山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从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到苏子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山水间蕴含着古人深沉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唯美地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神。B.晋代陶渊明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的身心都渴望着归依青山。自然山水成为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C.富春山水,名扬天下,如同学们初中学过的南朝梁代吴均《与宋元思书》所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D.在传统文化中,“国家”的概念经常用“山河”“江山”来表述,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近义成语(词语)的能力。要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看是否使用合适。(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3)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时学习要注重积累相关文化常识。【解答】(1)发轫之作:首次出现的作品,或者第一部作品;扛鼎之作:作品(多指文学作品)在社会上的影响广大,意义深远。根据后文“这幅画的深意不仅在于黄公望高超的笔墨技法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更在于画中富春江两岸山清水秀、宁静祥和的景象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家园”,可知,此空应选“扛鼎之作”。糅进:把东西混杂进去;写进:把一些事物写进文学作品中。根据原文“我们的文化血脉”,可知,此空填“糅进”。积淀:积累沉淀;心血:指心思和精力。根据原文“凝结数千年的岁月”,可知,此空可填“积累”。故选D。(2)根据原文可知,主语应该是灵魂。排除AD项;“是对往日时光的铭记与怀念”范围小,“是对民族血脉的眷恋与归属”范围大,排除C项。故选B。(3)D.“‘国家’的概念经常用‘山河’‘江山’来表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错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中的“江山”指的是自然风景。故选D。答案:(1)D(2)B(3)D3.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某中学文学社团准备举办以某位作家为专题的展览。以下是该展览的版块标题:①家道中落国势危②别求新声于异邦③横眉冷对千夫指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⑤万众同仰“民族魂”下列语句也可以作为该展览版块标题的一项是()A.凤凰涅槃,女神再生 B.流亡南洋,坚持抗日 C.我以我血荐轩辕 D.当年海上惊雷雨【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解答】展览板块的标题①是表明作家家道中落,国家在危难之中。②是作家到异国寻求不同的出路。③是作家的名句,对待敌人轻蔑的态度。④是在这个世界上我将把你当作胸怀志趣相同的朋友来看待,是鲁迅赠送给瞿秋白的对联。⑤是作家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万人敬仰,被称为“民族魂”。综合上面五句话,可以得知作家是鲁迅。所以应选择和鲁迅相关的选项。A项《凤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是郭沫若的作品。B项不是鲁迅,鲁迅去的是日本。C项是鲁迅的诗句,符合鲁迅精神。D项“海上惊雷雨”是曹禺的作品《雷雨》。故选:C。4.“赵科长又戒烟了。”由这句话我们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赵科长过去戒过烟,次数可能不止一次。 B.赵科长过去戒烟未成功,这次仍可能如此。 C.赵科长烟瘾很大,讲这话的人深信赵科长的烟瘾永远戒不掉。 D.讲这话的人确信赵科长这次戒烟一定会成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知识,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推理,正确选择。【解答】D.“确信赵科长这次戒烟一定会成功”错。“赵科长又戒烟了”的“又”说明赵科长戒烟不止一次,也表明他烟瘾大,很难戒掉;同时表达了说话人对赵科长戒烟能否成功的不确定性。故选:D。5.找出下列选项中和例句的修辞相同的一项()例: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A.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B.她们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使用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句子,判断修辞手法的运用。【解答】例句运用反语,“伟绩”“武功”本是褒义词,此处褒词贬用,揭露了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的万分悲痛。A.反复,突出了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和控诉。B.比喻,把“她们”比作“机器”。揭示了她们非人的处境。C.反语,“慈祥”“难得的佳肴”揭露了老板们的丑恶嘴脸。与例句相同。D.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类长期阶级斗争、劳动人民流血牺性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过程,用了大量木材后来才成为一小块煤。故选:C。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 B.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C.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D.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从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使用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句子,判断修辞手法的运用。【解答】A.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一间挨一间的房子”比作“马蜂窝”;B.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声”比作“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C.没有使用修辞手法;D.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灰灰的薄雾”比喻成“地毯”。故选:C。7.下列对文学常识及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作家。他的小说融写景和抒情于一炉,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赵树理,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他们分别是“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代表人物。 B.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社论有三个特点:一、代表报社,二、评论对象是重大新闻事实和重大时政,三、目的是引导舆论。 C.夏衍,剧作家。他创作的话剧剧本有《秋瑾传》《上海屋檐下》等。他创作的《包身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报告文学之一。 D.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复活》,广泛深入地再现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生活画面,通过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斯洛娃双双实现精神和道德的“复活”,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人性的思考,对人类道德与价值的不断寻求。【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及相关内容表述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A.“他们分别是‘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代表人物”说反了,孙犁是“荷花淀派”代表人物,赵树理是“山药蛋派”代表人物。故选:A。8.下面所列作品与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包身工》——报告文学——夹叙夹议——细节描写——芦柴棒 B.《记念刘和珍君》——纪念性散文——写人记事——至情的文字——刘和珍 C.《荷花淀》——革命文学——笔调清新——荷花淀派——三仙姑 D.《小二黑结婚》——现代小说——乡土气息——山药蛋派——二诸葛【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对应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C.“三仙姑”对应错误。三仙姑是《小二黑结婚》中的人物。《荷花淀》中的人物可以列举水生、水生嫂等。故选:C。9.下列对文学常识及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均为鲁迅先生的纪念性文章,它们都表现出对所忆之人的深挚感情。 B.《复活》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复活”为题,探讨了人在精神上的复活。 C.孙犁的一些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如《荷花淀》;赵树理的一些作品则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小二黑结婚》。 D.《百年孤独》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识记能力,高考能力层级为A。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正确。B.正确。C.正确。D.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作家。故选:D。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到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的形象。①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渗入其中②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③雕镂更加细致,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④以剪子铰出为主,趣味质朴⑤而且千家万户聚居在一起,相效成习,需求颇巨⑥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弃剪用刀,一刀多张。A.①⑤⑥③④② B.②⑥④⑤③① C.④②①⑤⑥③ D.⑥①③⑤②④【分析】作答此题主要运用排除法,在通读语段的基础上,了解语段的主要内容,根据结构、语意关系以及语段中的一些提示性词语(如:关联词、代词等)判断先后顺序。【解答】本题介绍的话题是“中国的剪纸”先介绍起源、发展、繁盛,然后分析所给的五个句子,找出它们的居间关系:①句剪纸进入城市,丰富了城里人的生活;②句介绍剪纸出自妇家之手;③句一人范围扩大;④句剪纸的实用工具;⑤句千家万户聚在一起剪纸;⑥句剪纸改为用刀;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句④承接上文,句②承接句④,句①承接句④介绍剪纸进入城里,句⑤介绍城里的剪纸,接着介绍剪纸的发展为⑥,句③引起下文,所以句子的顺序为:④②①⑤⑥③;故选:C。11.选出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诗人是最纯真的人。他的眼里不带偏见,_____;他的耳里不留恶言,_____;他不奔忙于富贵,_____;他不攀援于名利,所以碗底自见天真。①所以能容得天下籁②所以能存得下日月③所以能脚下不染尘埃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①②③【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涉及的是语言连贯的知识。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相关内容,结合语境选出填写正确的选项。【解答】此题可从内容前后的照应性入手分析。“眼里”对应“日月”,因为“日月”需眼睛看;“耳里”对应“天籁”,因为“天籁”需听;“奔忙”对应“脚下”。这样排列的顺序是②①③。故选:B。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西医的科学性和普效性已被公认,中医药的伟大历史作用和重要现实意义不容否认,两者各具优势。但长期以来,医疗领域普遍重西医轻中医,中医地位不断下降,发展遇到困境。一是中医人员数量增长与中医机构发展缓慢,中医力量薄弱。据统计,全国中医医生1949年27.6万人,到2002年还是27万余人,53年没有增长;同期西医医生分别为8.7万和157万人,增长17倍;中西医医生比例由3.2:1变为1:=5.8.现全国共有医务工作人员520万人,中医药工作人员约50万人,不足1/10。二是中医教育日益衰退。语言上,古汉语训练缺乏,许多学生基本不看、也看不懂中医古籍;课程安排上,中医理论培训严重不足,甚至《黄帝内经》等经典也不研读;技能培养上,中医望、闻、问、切等训练不多。三是民间中医的发展临困境。我国不少师徒传承的民间中医,水平高、收费低、效果好,深受群众欢迎,但大都得不到正式承认。现行执业中医师考试制度要求考西医知识,民间医生大都因西医知识不足过不了考试关,民间医生多因无法领到行医执照不能公开行医,若行医即属非法。四是中医医院存在西医化倾向。目前全国有2800多家中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为了生存,大量购买西药与医疗设备。西药进出价差大,检测化验收费高,医生创收、医院盈利、医院评等级均要靠它。中医药虽然简便廉验,若靠它收费,医院无法养活,医生只有受穷。(摘编自陈永杰《中医药发展面临的严重困境》)材料二:“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关系到中医药的前途和命运。传承精华,就是要让中医药发展源远流长。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离开传承谈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医药的精华,沉淀在汗牛充栋的中医古籍中,流传在历代中医大家的临床实践中,散落在疗效显著的民间奇方中,这是中医药学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命脉。传承不足,让多种中医技艺面临失传,让中医医道艰难延续。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必须培养大批中医“专才”,这样才能使“国宝”代代相传。院校教育是中医药人才的主阵地。当前,院校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中医教育西化、中医思维薄弱、中医技能缺失等问题。师带徒,出名医,中医独具特色的技艺需要活态传承。中医临床功夫、中药炮制工艺,主要靠师徒一代一代口传心授。师承教育能为“草根”中医打开一扇门,让岐黄之术薪火相传。我们应将以“个性化”为特征的师承教育与以“标准化”为特征的院校教育相结合,将传统教育的精粹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中医教育体系,为中医药发展打下最坚实的人才之基。守正创新,就是要让中医药发展清流激荡。只传承,不创新,捧着金饭碗也只会越吃越穷。让中医药老树发新芽,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明清时期瘟病学的产生,再到现代青蒿素的诞生……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中医药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的“源头活水”,在更多领域取得新突破。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中医药研究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多学科、跨行业合作为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带来广阔空间。我们不能因为创新而忘记“守正”,也不能因为“守正”而不去创新,必须把“守正”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根基;没有创新,传承就失去未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必将让中医药获得无限生机,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新动力!(摘编自白剑锋《守正创新,为中医药注入源头活水》)材料三:近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曾在武汉一线指导和参与救治的专家回顾总结了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经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仝小林院士说,武汉疫情出现社区传播之后,我们将中医药治疗和干预纳入“四早”内容,第一时间为集中隔离点的发热、疑似、已确诊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以及一些密切接触者发放药物,发放通治方“寒湿疫方”的药72.3万服,覆盖5万多人,使很多病人在早期就得到控制,不向重症发展。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带队接管的江夏方舱医院,通过以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564名患者均没有转为重症。“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阻止了疫情的蔓延,是我们取胜的基础。”张伯礼说,在向其他方舱医院推广经验后,1万多名患者普遍使用中药,各个方舱医院的转重率基本在2%至5%左右。不少专家表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减缓、阻止重症向危重症转化,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就我们在武汉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救治经验来说,一般的病人都有发热、咳嗽、气喘、乏力的症状,还有氧饱和度降低的表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叶永安介绍,采取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后,这些病人症状都有明显好转,发热、乏力、咳喘缓解率都在90%以上,说明综合救治能够有效阻止重症向危重症转化。治愈出院的患者中,有一部分虽然核酸检测已呈阴性,但身体还未完全康复,需要持续的医学干预和心理康复。在这方面,中医药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和干预的技术手段。有时乏力、咳嗽或精神不太好,肺部炎症没有完全吸收,免疫功能没有完全修复……“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做一些呼吸锻炼,同时配合中医药针灸、按摩等综合疗法,可以改善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对脏器损伤的保护、对免疫功能的修复都有积极作用。”张伯礼说。目前,仝小林院士团队正在针对恢复期康复的中医药干预开展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和使用。(摘编自新华社《中医药为新冠肺炎防治作出重要贡献》)(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中医发展面临严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古汉语训练缺乏,学生读不懂中医古籍是其根本原因。B.要培养大批中医“专才”,就必须建立以师承教育为主、院校教育为辅,二者相结合的中医教育新体系。C.“守正”指传承中医药的精华,“创新”指在坚守中医药精华的基础上为其发展注入动力,二者不可割裂。D.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病人早期控制、阻止重症转危和康复干预等方面,都独立发挥了重大作用,优势显著。(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中医医院之所以存在西医化倾向,并非因为中医药不如西药好,而是因为中医药不如西医盈利高。B.民间中医,水平高,收费低,效果好,深受群众欢迎,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正式承认。C.研究中医古籍、历代中医大家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疗效显著的民间奇方,是传承中医精华的重要途径。D.只有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才能为中医药注入源头活水,并保其发展源远流长,清流激荡。(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DA.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乃至世界人民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B.要全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不断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C.康源全自动中药调剂系统生产线对几千年手抓戥称的传统调剂方式进行了创新,极大提高了中药饮片配药、取药效率。D.要充分发掘中医不同学术流派的特色优势,实现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确保中医药在时代有新作为。【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解答】(1)A.“其中古汉语训练缺乏,学生读不懂中医古籍是其根本原因”于文无据。B.“以师承教育为主”理解错误,材料二原文为“院校教育是中医药人才的主阵地”。D.“独立发挥了重大作用”理解错误,阻止重症向危重症转化需要中西医结合,材料三原文为“说明综合救治能够有效阻止重症向危重症转化”。(2)B.“民间中医,水平高,收费低,效果好,深受群众欢迎”扩大范围。材料一原文是“不少师徒传承的民间中医……”,而非指所有民间中医。(3)材料二的观点是“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关系到中医药的前途和命运”。A.表明中医药的价值和意义。排除A项。B.只谈中医药的传承,未谈创新。排除B项。C.只谈中医药的创新,未谈传承。排除C项。故选:D。答案:(1)C(2)B(3)D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我们要统筹“两个大局”,从世情国情粮情出发,结合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准确把握“头等大事”。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倘若粮贪受制于人,必然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用全球不到10%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进而“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当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要从战略上看,看得深一、点、远一点,切实增强保障能力,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节选自《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材料二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问:《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一文中提到,到“十四五”末期,我国大概会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有人担心这会不会意味着未来国家粮食安全会出现恶化,对此农业农村部如何回应?潘文博指出,目前我们国家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我国粮食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稻谷、小麦这两大口粮,人均占有量超过200公斤,目前我们国家人均口粮消费不到150公斤。潘文博还指出,粮食总量平衡下,结构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粮食品种中缺口最大的是大豆。三大谷物中,稻谷平衡,略有盈余,小麦供求平衡,玉米前几年库存较高,经过这几年的调整,现在玉米的结构已经趋于合理了。面积稳定在6亿亩以上,供求基本平衡。进口谷物的总量偏少,2019年净进口谷物是1468万,全国内的产量2%左右。唐珂指出,我国谷物进口最主要是用来作品种调剂,更好满足个性化需求,多样化消费。针对社科院报告里面提到的“十四五”末可能出现1.3亿吨粮食缺口,唐珂认为,这应该指的是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产需缺口,而不是实际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这种进口有效满足了国内蛋白饲料和油脂的需求。(《“十四五”末或有1.3亿吨粮食缺口?农业农村部回应》中新网2020年8月26日)材料三表1:2019年全国主要粮食播种面积、播种面积同比涨幅、总产情况品种播种面积(千公顷)播种面积同比涨幅总产量(万吨)稻谷29694﹣1.6%20961小麦23727﹣2.2%13359玉米41284﹣2%26077大豆933410.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