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章_第1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章_第2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章_第3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章_第4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概述一、中国近代报刊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1.国内:1840年以前,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帝国。政治上是封建专制,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文化上是尊孔读经。历代封建王朝奉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人民群众没有新闻言论自由。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的国家,从唐代的“报状”到明清的京报,新闻事业历经千余年,但是,由于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封建经济,因此古代报纸的内容与形式长期僵化不变,发展缓慢,始终处于落后的原始状态。2.西方:当清朝皇帝还在做着“天朝大国”美梦的时候,西方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资产阶级革命高潮深刻改变了西方社会的思想观念。新闻自由成为反封建统治斗争中最振奋人心的口号。尤其是19世纪初西方廉价报纸兴起以后,西方报业进入大众化时期,发展势头迅猛。(2)18世纪60年代出现的工业革命,推动西方各国开拓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基地,刺激他们到海外进行殖民扩张,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一批批政客、商人和传教士纷至沓来。3、中国近代报业在18世纪20年代诞生的直接原因:内因:一方面由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为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因此,各种报刊“应时而生”。外因:主要是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促使西学东渐。中国近代化报刊伴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活动而产生。二、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到1840年以前,外国人来华创办了近20种中外文报刊,创办者大都为传教士。由于清政府实行严厉的闭关锁国与禁教政策,其办报活动局限于南洋及我国广州、澳门。第二阶段,从1840年至19世纪末,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外国人办报活动不再像鸦片战争以前那样受到种种限制,办报规模与地域迅速扩展,逐渐形成以香港和上海为中心,从东南沿海向内地发展的办报格局,完全垄断了中国的报业。传教士共创办中外文报刊近170种,约占同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这些报刊在内容编辑、印刷、发行等方面都带动了中国近代民族报刊的诞生。第一节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前)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与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马六甲)

(一)马礼逊、米怜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1.背景:1840年以前,以英国为首的殖民主义,对中国采取了鸦片贸易和文化渗透两种手段,文化渗透主要是企图通过创办报刊、传播教义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一开始办报就是传教士的基本宣传手段。2.《察世俗》1815-1821

1815年,马礼逊、米怜共同创办于马六甲,纯宗教性刊物,月刊,“以阐发宗教教义为根本要务”。

“察世俗”名称的由来。马礼逊介绍说:“学者不可只察一所地方之各物,单问一种人之风俗,乃需勤问及万世万处万人,方可比较明辨是非真假矣。……所以学者要勤功察世俗人道,致可能分清是非善恶也。”

《察世俗》创办的意义: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它的创办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由古代进入了近代的发展阶段。《察世俗》的编辑思想、方法、技巧:米怜既是创办人,又一直担任主编。他的一些编辑思想、方法、技巧在今天看来也值得借鉴。注意研究和迎合读者:文章简短、通俗、生动,并尽量采用通俗的白话体,语言精炼;长篇文章往往采用章回体连载,篇末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中国古代章回体小说的叙事策略)以迎合中国读者心理;其中的传教文章大量引用中国儒家语录,以增加亲近感和说服力;说教性很强的文字则用对话、讲故事、打比方等方式,以求生动易懂;附会儒学。经常用儒家言论来阐释《圣经》文句,以示二者的思想和精神的一致,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而且采用中国纪年;《察世俗》为线装书册式,月刊,雕版印刷,免费赠送。

《察世俗》中的新闻之最: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食》②最早的广告:《告贴》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马礼逊1782-1834英国传教士1804年5月,成为英国殖民主义者派赴中国的第一个传教士,1807年1月前往中国,翻译《圣经》编撰《英汉词典》1815年在华创办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MonthlyMagazine)

米怜1785-18221815年在华兴办教育,1818年在马六甲建立著名的英华书院。出版《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创办英文季刊《印度支那汇刊》(二)外国人早期创办的其他中文近代报刊(注意其中办报地点的变化)1.《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于1823年又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创办,从内容到形式均仿照《察》。1826年停刊,前后共出4卷;2.《天下新闻》1828年伦敦布道会又在马六甲出版了第三份中文月刊,该刊散张活字印刷,仍为宗教性刊物。3.《依泾杂说》1827至1828年间,澳门葡萄牙人创办的一份中英文对照报刊。4.《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1833.8.-1838.10,创办、主编:郭士立;出版地:广州;中文月刊。郭士立,普鲁士传教士,1824年到东南亚一带传教。1832年前后多次深入到中国内地探取政治、军事、经济等情报。后留居广州。他精通中文,会讲几种方言,以“中国通”自居。《东西洋考》的基本情况:

(1)内容:有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等,显示了与《察世俗》的继承关系,语言、文风、封面都带有《察世俗》的痕迹。在业务上初具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2)形式:中国书式,雕版印刷;(3)体裁多样:言论、杂句、书信、编者按、插图、故事、寓言、诗词等。(4)意义: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41年1月发表的《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第一篇介绍西方报业情况与新闻自由的专论;(5)特点:①栏目比较固定,首设新闻栏,开始刊登社会新闻,以国际新闻为多,但绝大部分是假的;②首设言论栏,每期必有,且置于首页;③重视文学作品的刊发,诗歌、辞赋、散文都有;④首创在篇末加编者按的作法;⑤明显的侵略性,直接为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服务。总之,《东西洋考》在性质上基本上脱离了宗教刊物范畴,成为替外国人打开中国大门摇旗呐喊的舆论工具。5.《各国消息》

(中文月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1838年10月在广州创刊创办、主编;完全取消了宗教内容,内容主要为国际新闻、航运消息与市场报道。二、第一批近代外文报刊的出现(以澳门和广州地中心)

1.背景与特点

19世纪20年代后,随着外国侵华势力的逐步渗透,来华的传教士、商人、政客日益增多。这些人一方面急切需要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历史等情况;另一方面,对本国的发展现状也需及时把握,以便为尽快打开中国大门制订方针策略。为此,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外人创办的以外国人为读者对象的外文报刊。出版地点局限于澳门和广州。这些外文报刊,在规模、数量、出版时间、新闻出版业务等方面均超过了同期的中文报刊。2.澳门的外文报刊

外文报刊首先在葡萄牙控制的势力范围澳门出现。澳门最早、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外文报纸是1822年9月12日创办的葡文周报《蜜蜂华报》,19世纪30年代后,葡文报刊在澳门成批出现,有《澳门钞报》《帝国澳门人》《真爱国者》《澳门政府公报》等,共有8种。但出版时间都很短,对中国社会影响不大。

《蜜蜂华报》

1820年,受葡萄牙国内革命斗争的影响,澳门的葡萄牙人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大派—立宪派与保守派。立宪党人为宣传自己的主张、争取民众的支持,于1822年9月12日创办了葡文周报《蜜蜂华报》。这是澳门、也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外文报纸。

《蜜蜂华报》是立宪党人的政府机关报,纯粹的政治报纸。该报由官印局印刷,每逢周四出版。报纸出至1823年12月26日,因保守派篡权,立宪政府被推翻而停刊。3.广州的英文报刊

这一时期,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外文报刊,是英美等国的传教士、商人在广州等地出版的英文报刊,包括1827年11月创刊的《广州纪录报》、

《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1831~1833年)《中国丛报》(1832-1851)。

(1)《广州纪录报》

创办者是英国鸦片商马地臣。该报是商业性质的报纸,致力于商贸信息的传播,为英国的侵华政策、鸦片贸易服务。1839年5月,该报迁至澳门,鸦片战争后又迁往香港,改名为《香港纪录报》。

(2)《中国丛报》

美国传教士裨治文1832年5月在广州创办并担任主编。

创办宗旨:最根本的目的是向西方人提供“有关中国及其邻邦最可靠、最有价值的情报”。它全方位报道中国情况,是当时西方社会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西方武力侵华的舆论阵地,对英美的侵华政策有明显的影响。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该刊迁至澳门,后又迁到香港,后再迁返广州,1851年12月在广州停办,出版时间近20年。

是第一批近代外文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影响最大的报纸。

第二节外报的扩张(鸦片战争后—19世纪末,以香港、上海为中心)概况1.鸦片战争后外报扩张的背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被割让,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五口通商)。西方国家利用侵略战争得到的特权,不断扩张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垄断,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作为征服者,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不再像鸦片战争前那样受到种种限制,办报规模与地域迅速扩展,报纸数量猛增,共创办中外文报刊近170种,约占同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逐渐形成以香港和上海为中心,遍及从东南沿海到中原腹地的办报网络,完全垄断了中国的报刊业。这是在华外报的第二阶段。2这一时期中国报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商业性报刊迅猛发展,取代了传教士报刊而成为报业主流。具体如下:

(1)商业性报刊:从文种上分,首先是外文的(以香港和上海为基地),19世纪60年代后,中文商业性报刊崛起(上海),出现了《申报》《新闻报》等具有很大影响的商业性报刊。

(2)早期传教士的办报活动仍然非常活跃,主要还是中文报刊,但宗教内容已普遍退居其次;3.这一时期外文报刊的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1)数量急剧增加,先后有120多种。(2)语种增多,有英文、日文、德文、法文、葡文、俄文;数量最多的是日文报刊,但英文报刊的规模与影响最大;且刊期不一,有月刊、周刊、三日刊、双日刊、日刊等。(3)区域扩大,香港、上海、广州、青岛、天津、北京等地均有。外文商业报纸1.香港:外文商业报纸鸦片战争后,香港成为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第一重要基地,大批英文商业报纸首先问世。

香港最早的英文报纸是1841年5月1日创刊的《香港钞报》;1842—1860年间是香港报纸的发展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有四家:《中国之友》《香港纪录报》《德臣报》《孖剌报》。(1)《中国之友》

1842年3月创刊,小马礼逊主编,后与《香港钞报》合并,改名为《中国之友与香港钞报》,1844年恢复本名;1850年台仁特购买了产权并担任主编,持反英国政府立场,该报对太平军持同情态度,1860年前往广州出版,1863年1月迁往上海,1869年停刊。(2)《香港纪录报》

1843年,《广州纪录报》迁往香港,改名为《香港纪录报》,该报持反政府立场,重视中国新闻,曾将《三国演义》译为英文在报上连载。1858年停刊。

(3)《德臣报》:1845年2月由英商肖锐德和德臣创办,1894年孙中山在创立兴中会时,该报主笔黎德曾参加起草对外英文宣言。该报一直出版到1974年8月(129年),是香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4)《孖剌报》:mālà1857年10月创刊,1941年停刊(84年),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编是美国人赖登,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2.上海:外文商业报纸

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5个通商口岸之一,19世纪50年代,上海逐渐取代香港成为全国的外贸中心,上海的商业报纸开始兴起,上海报业发展同其他城市类似,也是先有外文报纸,后有中文报纸。19世纪90年代,上海成为全国报业中心。

上海的第一份英文商业报纸是1850年8月创办的《北华捷报》,1864年,北华捷报馆出版了综合性日报《字林西报》后,《北华捷报》开始成为《字林西报》的副刊;《字林西报》出版到1951年3月停刊,成为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商业报纸。

这一时期上海出版的外文商业报纸还有:《字林西报》(1850年)《大美晚报》(1867年)《华洋通闻》(1874)《文汇报》(1879)至90年代,形成了英文商业报纸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字林西报》《华洋通闻》《文汇报》三足鼎立。总结这个时期外文报纸大都是商业性的,出版者多为外国商人。商业行情、船期、广告是其最主要内容,但都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维护本国的在华利益、为其殖民政策辩护。有的甚至公开宣称其办报宗旨是“保卫外国在中华所有之政治商务利益,并抵拒华人之舆论”;有的明目张胆地煽动本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

中文商业报纸1.香港的中文报纸(商业+宗教)鸦片战争后,近代中文报纸也开始出现在香港,只不过,这一时期,香港的中文报纸主要是具有半宗教性、半商业性的报纸。Why?

1842年《南京条约》后,香港割让给了英国,伦敦布道会随即将马六甲的“英华书院”迁到香港,在香港设立新的传教基地。香港最早的中文报纸是1853年8月英国传教士创办的《遐迩贯珍》。

《遐迩贯珍》

1853年创办于香港,创办人和主编为麦都思,由伦敦布道会的对华文化教育机关“马礼逊教育会”主编,英华书院印刷,1856年5月停刊。该报虽然为传教士主办,但内容以商业新闻为主,广泛介绍西方的政治、历史、地理和科学知识,对开阔国人视野,具有积极意义。

2.上海的中文商业报纸

随着西方列强对华经济活动的日益拓展,出版面向中国商人与普通消费者的中文商业性报刊已成为外国人在华开展商贸活动的迫切需要。于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上海、天津、汉口、福州、广州、北京、沈阳、旅顺等地,相继出现了一批中文商业性报刊,打破了传教士垄断中文报刊的局面。

(1)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第一批中文商业性报刊主要有:《上海新报》1861年,上海

《中西闻见录》1872年,北京

《申报》1872年,上海《字林沪报》1882年,上海

《时报》1886年,天津《字林汉报》1893年,汉口

《新闻报》1893年,上海

《上海新报》

上海第一份中文近代商业报纸,1861年11月9日创刊,北华捷报馆创办、美国传教士伍德主编、字林洋行出版。初为周刊,后改为周三刊。1868年傅兰雅主持笔政后,推行改革,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国内最早),已接近现代日报,被誉为“上海中文报纸的第一颗新星”。编辑业务上,从1870年3月24日起,开始在每条新闻上加标简明标题,并用头号字排印,4号字排正文,版面比较现代化。10年间无竞争对手,1872年12月31日被“黑马”《申报》挤垮。

《申报》

上海的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1872年4月,由英国商人美查创办。《申报》的创办,打破了《上海新报》独家经营的格局。

19世纪70年代后,上海商贸活动日益繁盛,办报已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作为贸易中心的上海出现了一批以赢利为目的的报纸。其中,最具代表性、且最为成功的是《申报》。(1)办报目的:赚钱,因此非常重视报纸的质量。这种办报观念,多少具备了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报业的基本特点。

(2)新闻业务上,将新闻报道放在首位。《申报发刊词》:“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糜不毕载。”(3)为了提高新闻的实效性,该报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了电报。1881年12月24日,全场1400公里的京沪电报线路交付使用后,《申报》立刻利用这条电报线路传递南北新闻,开辟了我国报纸利用电报线路在国内传递新闻的先河。(3)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

从1874年4月18日到1877年4月11日,连续3年报道杨乃武与小白菜事件,使这一事件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新闻。(4)重视言论。

每期一篇,置于首页。他们认为报纸的言论要“有系乎国计民生”,要“上关皇朝经济,下知小民稼穑之苦”。内容涉及新闻观念、自然科学知识、反对传统陋习、提倡封建伦理等许多方面。(5)重视广告,并发表副刊性文字。广告占有相当大的篇幅,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文艺作品成为它的必备栏目,开我国报纸副刊之先河。(6)经营业务上:多种经营。

报馆除了出版《申报》外,还利用其人力物力从事其他出版行业:

A出版发行各类期刊。

我国最早的文艺期刊《瀛寰琐记》(1872年)、以图画为主的刊物《寰瀛画报》等B兼营书籍出版业务。

《字林沪报》

1882年,字林洋行出版了《字林沪报》该洋行出版的《上海新报》10年前在与《申报》的竞争中败北停刊。《字林沪报》仿效《申报》的经营方式,最终站稳脚跟。《字林沪报》曾连载长篇小说《野叟曝言》,还于1897年11月24日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副刊《消闲报》。

《新闻报》

1893年2月17日,由英商丹福士等主办的《新闻报》以与申、新相抗衡的姿态创刊。到19世纪90年代上海报坛形成了“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

1899年11月4日,美国人福开森买下了《新闻报》,由汪汉溪担任总经理,从此,上海报业又成为两军对峙——《申报》与《新闻报》。到1929年,两大报业并驾齐驱。传教士办报活动的变化1、背景鸦片战争后,传教士传教活动的种种限制被逐步解除,《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均有相关条款,保证传教士自由从事传教活动,中国政府“不得苛待禁阻”。据统计,1844年在华的传教士仅有31人;1860年增至100余人,中国教徒也从6人增至2000余人;到了1877年,达到了470余人,中国教徒人数已将近1万。

这些传教士十分注重书报的出版工作,他们认为,只要控制住在中国出版的“主要的报纸”和“主要的杂志”,“就控制了这个国家的头和背脊骨”。因此,传教士所办中文报刊的数量急剧增加,1860年发展到32家,1890年则增至76家。2、传教士所办主要报刊:

《遐迩贯珍》月刊,1853年,香港

《六合丛谈》月刊,1857年,上海

《中外新报》半月刊,1858年,宁波

《中外杂志》月刊,1862年,上海

《教会新报》周刊(《万国公报》),1868年,上海(1)《遐迩贯珍》:(1853-1856)

这是香港出版的、也是鸦片战争后第一份中文报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编,铅活字印刷,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这都开中文报刊之先河。《遐迩贯珍》总体上是站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立场上,但在报道中国内部消息时,还是比较客观的。它曾连续报道太平天国的情况,至今被史学家视为珍贵史料。(2)《六合丛谈》

(1857-1859)

英国伦敦教会在上海设立的墨海书馆主办,伟烈亚力主编,上海第一家中文月刊。该刊除宗教内容外,还有自然科学、商业行情、中外新闻等。(3)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

它由宗教性报刊转变为非宗教性报刊的过程,典型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传教士办报活动的变化。

《万国公报》其前身为1868年创办的《中国教会新报》创刊时为宗教性报刊,以宗教内容为主,销量最高只有三千来份。洋务运动兴起后,清王朝一些实力派主张“师事夷人”,学习西方“长技”。同时,中国许多地方爆发了反洋教运动,教案频频发生。林乐知认准这一形势,开始增加非宗教内容,扩大教外报道。1874年9月,彻底抛掉“教会”牌子,改称《万国公报》。在内容方面,以时政评论、科学知识为主,并选录一周的《京报》,刊载商贸行情,而宗教内容退居其次。

1883年7月,该报因林乐知忙于创办中西书院而停刊。停刊6年之后,1889年2月《万国公报》作为广学会的机关报复刊。复刊后,一方面着力介绍西方文明;另一方面更注重评论中国时政,大谈变法改良,以此实现广学会图谋开放中国人的思想、干预中国时政的办会宗旨。

《万国公报》出版时间先后长达40年,在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中,它出版时间最长、销量最大、影响最大。林乐知也因此而著名。除林乐知外,它的主要撰稿人还有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康有为不但是它的读者,还曾经参加了该报在1894年举办的征文。他们创办的刊物开始也叫《万国公报》。几个月后,李提摩太提出抗议,始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业试述《申报》的创办、特点及其在经营管理上对当下报业的借鉴意义。《遐迩贯珍》1853.8-1856.5《六合丛谈》P55创办时间:1857年1月26日上海第一家传教士报刊第一期的金陵近事栏里,专门报道了1856年秋季发生于太平天国队伍内部的变乱。

《万国公报》P56创办人:林乐知1874年由《中国教会新报》改名为《万国公报》推行西方文明及其价值观林乐知与《万国公报》《万国公报》的主要内容在《中国教会新报》时期,主要以传教、联系教友、报道教会活动等为目的。更名为《万国公报》后,宗教内容减少,介绍西方科学与政治评论时事等内容大量增加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时事政论刊物。《万国公报》的地位:甲午海战一仗,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对中国人是个不小的震动,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萌生强国的迫切要求,开始注重学习西方的政治与科学而《万国公报》尤热心介绍吸血,恰好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维新运动相适应,于是《万国公报》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且发行量最大的宗教性报纸。

《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为上海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中文日报,在我国近代新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该报为英国商人美查伍华德、普莱亚、麦基洛四人合资创办。1907年美查将《申报》出售给中国报人席子佩1912年席子佩将其转售给史量才,开始了《申报》第二个辉煌时期1949年5月26日,《申报》停刊,前后历时78个年头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之一。《申报》重视新闻采集,扩大发行,是中国近代报刊发挥舆论监督的成功尝试。《申报》以盈利为宗旨的报纸,主人将报纸作为企业来办他们把商业经营原则运用于报纸管理,这是我国近代商业报纸的重要发展。《申报》锐意革新,创办了许多重大的新闻形式,被载入中国新闻发展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申报的版面分为新闻、评论、文艺(副刊)和广告,由此奠定了我国中文报纸四大块的基本结构。

2、最早的战事通讯员。3、最早出版的“号外”。4、使用电讯传递新闻之始。5、“画报”的出现。试述《申报》的创办、特点及其在经营管理上对当下报业的借鉴意义。创办:1872年4月30日初为双日刊,第5期起改为日报,周日休刊,是英商美查和友人合资创办.特点:1)把赢利作为办报目的,十分重视办报质量;2)经营管理上采取多种措施:第一,尽量降低报价,采用我国土产连史纸印刷。第二,努力搞好发行。第三,大力招登广告。第四,搞多种经营,陆续出版各类期刊,同时兼营书籍出版业务。3)新闻业务上也有很大改进:第一,从办报人员到报纸样式都尽量中国化。第二,重视言论。第三,重视新闻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