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数据的分析
一、单选题
1.一组由正整数组成的数据:2、3、6、5、a,若这组数的平均数为4,则。为()
A.2B.3C.4D.5
【答案】C
【分析】根据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和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4,
(2+3+6+5+a)+5=4,
解得。=4.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熟记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3,4,7,x,15,17,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9,则苫是()
A.9B.10C.11D.12
【答案】C
【分析】根据中位数为9和数据的个数,可求出尤的值.
【解析】解:由题意得,(7+x)+2=9,
解得:x=ll,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的应用,熟练掌握中位数的意义和求法是解题关键.
3.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9环,方差分别是
理=。-61定=062,S焉=0.53岳=0.42,则射击成绩比较稳定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D
【分析】直接利用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
2
【解析】解:*/=0.61,建2=0.52,S府2=O.53,Sr=Q.42,
222
■■ST<SZ<S„<S甲2,
••・射击成绩比较稳定的是丁,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加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
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4.方差是刻画数据波动程度的量,对于一组数据占,&,W,…,%,可用如下算式计算方差:
22222
5=1[(x,-2)+(x2-2)+(x3-2)+-2)],上述算式中的“2”是这组数据的()
A.最小值B.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
【答案】B
【分析】根据方差计算公式可直接进行排除选项.
【解析】解:由方差公式可得:52=:[(&-2)2+(%-2)2+(当-2)2+—+(匕-2)2]中的“2”表示这组数据的
平均数;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差,熟练掌握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5.在第6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中,中国队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我国参赛选手比赛成绩的方差计算
公式为:Y=1[(&-387+(%-38『+…+(%-38)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一共派出了6名选手B.我国参赛选手的平均成绩为38分
C.我国选手比赛成绩的中位数为38D.我国选手比赛成绩的团体总分为228分
【答案】C
【分析】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即可分析求解.
【解析】解:A、由方差计算公式52="(占-38)2+@2-38)2+...+(乙-38)[可知,总人数为6人,故我国
一共派出了6名选手,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方差计算公式s2=g[(网-38『+卜-38),…+(Z-38)1可知,平均数为38,故平均成绩为38分,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方差计算公式52=:[(%-38)2+口2-38『+--+&-38)2]无法判断出中位数的值,故选项错误,符
合题意;
D、由方差计算公式[(西-38/+伉-38丫+…+(%-38门可知,总分=6x38=228,选项正确,不符
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方差的概念和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
6.已知两组数据3,a,2b,5与a,6,6的平均数都是6,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为一组数据,则这组新数
据的中位数是()
A.4B.5C.6D.8
【答案】C
【分析】首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列出关于。、6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解方程组求得a、6的值,然后求中
位数即可.
【解析】解:•••两组数据:3,a,2b,5与a,6,6的平均数都是6,
[a+2Z)=24-3-5[a=8
,,解得:\»
[a+6=18-6[6=4
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为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3,4,5,6,8,8,8,
一共7个数,第四个数是6,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和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一组数据
的中位数与这组数据的排序及数据个数有关,因此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时,先将该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确定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则中间的一个数即为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则最中间的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即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7.某商场招聘员工一名,现有甲、乙、丙三人竞聘,通过计算机、语言和商品知识三项测试,他们各自成
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若商场需要招聘负责将商品拆装上架的人员,对计算机、语言和商品知识分别
赋权2,3,5,那么从成绩看,应该录取()
应试者计算机语言商品知识
甲607080
乙807060
丙708060
A.甲B.乙C.丙D.任意一人都可
【答案】A
【分析】分别按照2,3,5的赋权计算甲,乙,丙的平均数,再录取最高分即可.
【解析】解:根据题意,甲的最终成绩为6°X2:70X3:80X5=73(分),
十八人日/后4/士生80x2+70x3+60x5/八、
乙的最终成绩为一e—=67(分),
h人人日+、।70x2+80x3+60x5/八、
丙的最终成绩为一e—=68(分),
所以应该录取甲,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含义与计算,理解赋权2,3,5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8.有11个正整数,平均数是10,中位数是9,众数只有一个8,问最大的正整数最大为()
A.25B.30C.35D.40
【答案】C
【分析】最大数出现的条件就是前面10个数的和尽可能小,而它们的和是110,中间的是9,则其它的越
小,剩下的就越大,但是8的个数要多于其它的,可分8的个数分别是2,3,4,5时,讨论写出符合条件
的数据即得答案.
【解析】解:•••有11个正整数,平均数是10,•••这11个数的和为110,
由于中位数是9,众数只有一个8,
如有两个8,则其他数至多1个,符合条件的数据可以是:1,2,3,8,8,9,10,11,12,13,x;
如有3个8,9是中位数,则其他数至多2个,符合条件的数据可以是:1,1,8,8,8,9,9,10,10,
ILx;
如有4个8,则其他数至多3个,符合条件的数据可以是:1,8,8,898,9,9,9,10,10,x;
如有5个8,则其他数至多4个,符合条件的数据可以是:8,8,8,8,8,9,9,9,9,10,x;
再根据其和为110,比较上面各组数据中哪个X更大即可,通过计算x分别为33,35,30,24,
故最大的正整数为35.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众数、平均数以及中位数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或中间位置的两
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9.某商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表所示,如果鞋店要购进100双这种女
鞋,那么购进24厘米、24.5厘米和25厘米三种女鞋数量之和最合适的是()
尺码/厘米2222.52323.52424.525
销售量/双12512631
A.20双B.33双C.50双D.80双
【答案】B
【分析】求得销售这三种鞋数量之和为10,是30的三分之一,故要购进的这三种鞋应是100的三分之.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
,•,销售的某种女鞋30双,24厘米、24.5厘米和25厘米三种女鞋数量之和为10,
•••要购进100双这种女鞋,购进这三种女鞋数量之和应是33,
••・购进100双这种女鞋,购进这三种女鞋数量之和最合适的是33双,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清题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0.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个零件,个数分别是45,50,50,75,20,30,50,80,20,30.由于记件组长
的不认真,经过核实,一名工人生产的80件错误,实际生产了90件,则实际生产的零件中与记录表中零
件中,以下不变量为()
A.中位数与平均数B.众数与平均数C.中位数与方差D.中位数与众数
【答案】D
【分析】分别求出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即可进行判断即可.
【解析】众数为50,出现了三次,当其中的80改为90,众数也不会变,因此是不变量;
平均数是将所有的数据加起来除10,当其中的80改为90,则平均数会变大,因此是变量;
中位数先将数据排序为:20,20,30,30,45,50,50,50,75,80,中位数是竺户,当其中的80改
为90,中位数也不会变,因此是不变量;
方差为平均数减分别减去每个数的平方的和除10,当其中的80改为90,方差会变大,因此是变量.
综上所述,中位数与众数是不变量.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方差,解题关键是明确每个量的定义,直接计算来判断.
11.嘉嘉计算出数据X/,X2,X3,%的平均数为3,则数据3尤/+2,3为+2,3与+2,3必+2的平均数是()
A.3B.2C.5D.11
【答案】D
【分析】由原数据的平均数得出芯+无2+退+匕=12,再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可得.
_1
【解析】解:依题意,得X=a(X]+工2+鼻+巧)=3,
x{+x2+x3+x4=12,
3X]+2,3X2+2,3x4+2的平均数为
—1Lri
X-=-[(3XI+2)+(3X2+2)+(3X3+2)+(3X4+2)]=-X(3X12+2X4)=44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2.已知°、6均为正整数,则数据0、6、10、11、11、12的众数和中位数可能分别是()
A.10、10B.11、11C.10、11.5D.12、10.5
【答案】B
【分析】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
【解析】分情况讨论:
①当a=b=10时,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0,则其中位数是10.5
②当a=b=12时,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2,其中位数是11.5
③当a=b=ll时,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1,其中位数是11
④当a/#ll时,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1,其中位数要分类讨论,无法确定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众数和中位数,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众数就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就是这组数据按
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后,偶数个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奇数个数就是中间那一个数据.
二、填空题
13.数据1,8,8,4,6,4的中位数为.
【答案】5
【分析】先将数据重新排列,再根据中位数的概念求解可得.
【解析】解:一组数据1,4,4,6,8,8的中位数是三?=5,
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位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
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4.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为了倡导“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小刚在他所在班的50名同学中,随机
调查了10名同学家庭中一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并将调查结果绘成了如下的条形统计图,则这10个
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众数是—,中位数是—.
【答案】6.86.56.5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即可知道每一名同学家庭中一年的月均用水量.再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进行求解;
【解析】观察条形图,可知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6x2+6.5x4+;;+7.5x2+8xl=6
即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6.8(t).
在这组样本数据中,6.5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6.5(t).
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6.5,
有6.5+6.52=6.5,
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5(t).
故答案为6.8,6.5,6.5.
【点睛】此题考查众数,中位数,加权平均数,条形统计图,解题关键在于看懂图中数据.
15.新冠疫情期间,小李同学连续两周居家健康检测,如下图是小李记录的体温情况折线统计图,记第一
周体温的方差为S;,第二周体温的方差为盯,试判断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S;(用〈”填
空).
小李连续两周居家体温测量折线统计图
♦体温/七
【答案】<
【分析】方差反应是数据的波动程度,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结合折线图可得小丽第一周居家体温在
36.6°C~36.8,C之间,第二周居家体温在36.4°C~37.2°C之间,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可以得到答案.
【解析】解:根据折线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小丽第一周居家体温在36.6℃~36.8℃之间,
第二周居家体温在36.4C~37,2℃之间,
••・小丽第一周居家体温数值波动小于其第二周居家体温数值波动,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数据的波动性即方差,理解方差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16.小明同学在德,智,体,美,劳五项评价的成绩分别为:10分,9分,8分,9分,8分.已知这5项
成绩的比例依次为2:3:2:2:1,则小明同学5项评价的平均成绩分.
【答案】8.9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即可解答本题.
【解析】解:由题意可得,小明同学5项评价的平均成绩:
2x10+3x9+2x8+2x9+1x8..
----------------------------------------=8o.9n分.
2+3+2+2+1
故答案为8.9.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明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小明在一次考试中五科总分为541分,其中两科的平均分是98分,另外三科的平均分是分.
【答案】115
【分析】先根据题意,用其中两科的平均分乘以2,求出它们的总分是多少,进而求出另外三科的总分是多
少;然后根据平均数的求法,用另外三科的总分除以3,求出另外三科的平均分是多少即可.
【解析】解:(541-98、2)+3
=(541-196)+3
=345+3
=115(分),
••・另外三科的平均分是115分.
故答案为:115.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另外五科的总分
是多少.
18.小明用S2=正[(X/-2)2+(%2-2)2+...+(x“-2)2]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那么肛+与+与+…+
肛0=•
【答案】20
【分析】根据方差公式可以确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数据个数,相乘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解:由方差计算公式s2=,[(X/-2)2+3-2)2+…+(x“-2)2]可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是2,一共有10个数据,
犯+犯+无3+…+x“=2x10=20.
故答案为:20.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公式,解题关键是熟记方差计算公式,根据公式确定平均数与数据个数.
19.甲乙两班举行一分钟跳绳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跳绳次数的统计结果如表:
班级参加人数中位数方差平均数
甲45109181110
乙45111108110
某同学分析如表后得到如下结论①甲,乙两班学生平均成绩相同②乙班优秀人数多于甲班优秀人数(每
分钟跳绳之110次为优秀);③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则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答案】①②③
【分析】首先根据表格信息即可得出二者平均数一样,然后再观察表格发现甲班的中位数是109,乙班的中
位数是111,由此进一步比较二者的优秀人数即可,最后根据二者的方差大小即可得出哪个班波动大或小,
据此进一步得出答案即可.
【解析】甲、乙两班的平均数都是110,故①正确,
•••甲班的中位数是109,乙班的中位数是111,乙班中位数比甲班的大,
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故②正确,
,•,甲班的方差大于乙班的方差,
•••甲班的波动情况大,故③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都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与方差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20.已知一组数据X”x2>X3,X4,4的方差是:,那么另一组数据2x/—2,2x2—2,2%3—2,2元《一2,2x5—
2的方差是.
【答案】1
【分析】根据方差的变化规律可得:数据2尤/一2,2x2—2,2%—2,2由一2的方差是22x;,再进
行计算即可.
【解析】解:"Xj,X2,X3,X"X]的方差是:!,
4
・•・另一组数据2x/,2必,2x3,2x4,2x5的方差是:2?X;=1,
;另一组数据2x/—2,2xj—2,2x3—2,2X4~2,2X$-2的方差是: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知识,掌握当数据都加上一个数(或减去一个数)时,方差不变,即数据的波
动情况不变;当数据都乘以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时,方差变为这个数的平方倍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21.某校为了解九年级各班男生引体向上情况,随机抽取九(1)班、九(3)班各5名同学进行测试,其
有效次数分别为:九(1)班:9,9,8,9,10;九(3)班:7,10,8,10,10.现从平均数、众数、
中位数、方差四个统计量对两个班的测试数据做如下分析: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
九(1)班9b90.4
九(3)班a10Cd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直接写出。,b,c,d的值.
(2)如果引体向上有效次数10次的成绩为满分,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以这10名同学的成绩为样本,估计九年
级240名男生引体向上成绩达到满分的人数.
【答案】⑴。=9,6=9,c=10,d=1.6
(2)估计九年级240名男生引体向上成绩达到满分的人数为96人
【分析】(1)根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结果,得出答案.
(2)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甲、乙班男生引体向上成绩达到满分的人数所占比例即可.
【解析】(1)九(1)班的测试数据中,9的次数最多,因此甲的众数是9,6=9,九(3)班的平均数
a=!x(7+10+8+10+10)=9,将九(三)班的测试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7,8,10,10,10,处在
5
第3位的数是10,因此中位数是10,即c=10,九(3)班的方差
d=x[(7-9)2+(8-9)2+3x(10-9)2]=1.6,
所以a=9,b=9,c=10,d=1.6.
4
(2)240x=96(人).
答:估计九年级240名男生引体向上成绩达到满分的人数为96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明确各个统计量的意义,反映数据
的特征以及计算方法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22.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学生处在八、九年级各抽取50名同学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为便于统
计成绩,制定了取整数的计分方式,满分10分,竞赛成绩如图所示: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
八年级竞赛成绩7881.88
九年级竞赛成绩ab81.56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表中的。=,b=;
(2)该校九年级学生共有1900人,若九年级学生都参加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请估计满分有多少人?
(3)现要给成绩突出的年级颁奖,你认为应该给哪个年级颁奖?请说明理由(写出一条理由即可).
【答案】(1)8,8
(2)228
(3)九年级,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意义,即可;
(2)用1900乘以满分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3)从众数和方差两方面分析,即可.
【解析】(1)解:根据题意得:九年级得8分的人数14人,最多,
•*-3—8,
位于正中间的两个得分均为8,
,8+8„
b=----=8,
2
故答案为:8,8
(2)解:1900x^=228人,
答:满分有228人;
(3)解:如果从众数角度看,八年级的众数为7,九年级的众数为8,
所以应该给九年级颁奖;
如果从方差角度看,八年级的方差为1.88,九年级的方差为1.56,又因为两个年级的平均数相同,九年级的
成绩的波动小,
所以应该给九年级颁奖,
故如果分别从众数和方差两个角度来分析,应该给九年级颁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众数、方差,用样本估计总体,熟练掌握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是
解题的关键.
23.某校组织全体1500名学生参加“强国有我”读书活动,要求每人必读1〜4本书,活动结束后从各年级
学生中随机抽查了若干名学生了解读书数量情况,并根据A:1本;3:2本;C:3本;D-.4本四种类
型的人数绘制了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图)和扇形统计图(图).请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这次调查中。类型学生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直接写出被调查学生读书数量的众数和中位数;
(3)求被调查学生读书数量的平均数,并估计全校1500名学生共读书多少本?
【答案】(1)20名,补全统计图见解析
(2)众数为2,中位数为2
(3)2.3,3450本
【分析】(1)由两个统计图可知,B类人数为80人,占40%可得抽查总人数,进而求出。类的学生人数;
(2)根据中位数、众数的意义求解即可;
(3)先求出样本的平均数,再乘以总人数即可.
【解析】(1)解:这次调查一共抽查的学生人数为80+40%=200(名),
。类人数=200xl0%=20(名);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
A人数
(2)在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读1本书的有40人,
读2本书的有80人,
读3本书的有60人,
读4本书的有20人,
所以被调查学生读书数量的众数为2,中位数为2;
(3)被调查学生读书数量的平均数为:白x(lx40+2x80+3x60+4x20)=2.3(本),
2.3x1500=3450(本),
答:估计全校1500名学生共读书3450本.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求众数,中位数,样本估计总体,读懂统计
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4.近年来,网约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杨林和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美团”和“滴滴”两家网约车公
司司机月收入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两家公司分别抽取的10名司机月收入(单位:千元)如图所示:
“滴滴”网约车司机月收入的频数分布表
月收入4千元5千元9千元11千元
人数(个)4321
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表:
平均月收入/千元中位数众数方差
“美团”a6C1.2
“滴滴”6b46.2
,,美团,,网约车司机月收入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
⑴填空:a=;b=;c=.
(2)杨林的叔叔决定从两家公司中选择一家做网约车司机,如果你是杨林,请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
差这几个统计量中选择两个统计量进行分析,并建议他的叔叔选择哪家公司?
【答案】(1)6,5,6
(2)选美团,理由见解析
【分析】(1)利用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分别计算后即可确定正确的答案;
(2)根据平均数一样,中位数及众数的大小和方差的大小进行选择即可.
(1)
解:根据题意得:。=8'10%+7'20%+6'40%+5'20%+4'10%=6,
“美团,,网约车司机月收入为6千元所占的百分比最大,
■,■c=6,
把“滴滴”网约车司机月收入按从大到小排列后,位于正中间是5和5,
,5+5「
b------5,
2
故答案为:6,5,6
(2)
解:选美团,理由如下:
因为平均数一样,中位数、众数美团大于滴滴,且美团方差小,更稳定.
・••建议他的叔叔选择美团公司.
【点睛】本题考查频数分布表,方差、中位数、众数,能根据加权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对
本题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25.为了解八年级各班男生引体向上情况,随机抽取八(1)班、八(2)班各5名同学进行测试,其有效
次数分别为:八(1)班:7,10,8,10,10;八(2)班:9,9,8,9,10.现从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方差四个统计量对两个班男生的测试数据做如下分析:
组别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
八⑴班9b9d
八(2)班a9C0.4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直接写出a,b,c,d的值.
(2)请从众数和方差两个方面对八(1)、八(2)两班男生引体向上的成绩作出评价.
(3)如果男生引体向上有效次数10次的成绩为满分,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以这10名同学的成绩为样本,估
计八年级300名男生引体向上成绩达到满分的人数.
【答案】(1)。=9,6=10,c=9,d=1.6;
(2)见详解;
(3)八年级300名男生引体向上成绩达到满分的人数为120名.
【分析】(1)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及方差可进行求解;
(2)由(1)及题意可直接进行求解;
(3)由题意可知这10名同学的成绩达到满分的占40%,进而问题可求解.
(1)
解:由题意得:
9+9+8+9+10八
a----------------------=9,
5
因为八(1)班引体向上的有效次数为10的出现3次,所以&=10,
八(2)班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8、9、9、9、10,所以中位数为9,即c=9,
_(7-9)2+(10-9)2+(8-9)2+(10-9)2+(10-9)2
d-=1.6;
5
⑵
解:八(1)、八(2)两班男生引体向上的成绩的众数分别为10、9,方差分别为1.6、0.4,从众数来看八
(1)班大部分人的成绩较好,而从方差来看八(2)班的成绩比八(1)班的成绩更为稳定;
(3)
解:由题意可知这10名同学的成绩达到满分的有4人,占40%,
.-.300x40%=120(名);
答:八年级300名男生引体向上成绩达到满分的人数为120名.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及方差,熟练掌握求一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及方
差是解题的关键.
26.某校举办了一次汉字听写竞赛,满分10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达到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达到
90分及以上为优秀,这次竞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如下(单位:分)甲组:30,60,60,60,60,60,
70,90,90,100;乙组:50,60,60,60,70,70,70,70,80,90.
平均中位合格优秀
组别方差
分数率率
甲组68分a37690%30%
乙组b11690%
(1)以上成绩统计分析表中。=分,b=分
(2)小亮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69分,在我们小组中属中游偏上!”观察上面表格判断,小亮可能是甲、乙
哪个组的学生?并说明理由.
(3)计算乙组成绩的优秀率,如果你是该校汉字听写竞赛的教练员,现在需要你选一组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决
赛,你会选择哪一组?并说明理由.
【答案】⑴60,68;
(2)甲组,理由见解析;
(3)10%,选择甲组,理由见解析.
【分析】(1)计算甲组的中位数,乙组的平均数,进而得出答案,
(2)根据中位数的意义,可以判断所在的组的中位数小于69,因此得出在甲组,
(3)用优秀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乙组的优秀率,从优秀率、合格率以及个人单项第一等方面说明理
由.
【解析】(1)甲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处在第5、6位的两个数都是60,因此中位数是60,即。=60,
(50+60x3+70x4+80+90):10=68分,即6=68,
故答案为:60,68;
(2)乙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处在第5、6位的两个数都是70,因此乙组的中位数是70,小亮得了69分,
在小组中属中游略偏上,说明中位数小于69,因此在甲组;
(3)乙组达到90分及以上的只有一人,所以优秀率为:l+10xl00%=10%,
选择甲组,两组的合格率相等,虽然甲组的方差大,数据不稳定,但是甲组的优秀率高于乙组,并且有考
满分的同学,很有可能获得个人第一名.
【点睛】本题考查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各个统计量的意义及各个统计量所反映
数据的特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7.2022年9月,九龙坡区“三捐集花日行一善”公益嘉年华活动开始,每人每天可通过“答题捐”、“走路
捐”、“一元捐”方式进行捐助集花.某公司为了解9月甲、乙两个部门参与集花的情况,从甲、乙两个部门
各抽取10人,记录下集花的数量(单位:朵),并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集花数量用x表示,共分为四
组:A-.00<15,B:15玄<30,C:300<45,D-.450W60),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甲部门10人的集花数量:14,25,28,38,40,40,42,50,53,60
乙部门10人的集花数量在C组中的数据是:39,43,44,44
抽取的甲、乙两个部门集花数量统计表
部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甲3940a
乙39b44
抽取的乙部门集花数量扇形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⑴填空:a=___,b=___,m=_
(2)9月甲部门共有100人参与集花活动,乙部门共有120人参与集花活动,估计该月甲、乙两个部门集花数
量在C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3)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哪个部门参与9月集花活动的积极性更高?请说明理由(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⑴40、41、30
(2)估计该月甲、乙两个部门集花数量在C组的一共有88人
(3)乙更积极,因为甲乙平均数相同,而乙的中位数和众数均大于甲年级.
【分析】(1)分别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可得。和b的值,用1分别减去其它三个等级所占百分比即可
得出机的值;
(2)用样本估计总体即可;
(3)乙更积极,因为甲乙平均数相同,而乙的中位数和众数均大于甲年级.
【解析】(1)解:甲集花数量出现次数最多的是40,故众数昕40;
・••。组人数为10x20%=2
・••乙从大到小排列,排在中间的两个数位于C组,为第5名和第6名,
39+43
则中间两个数即39、43,故中位数6=——=41,
4
由题意可得m%=1-10%-20%--=30%,
Bpm=30;
故答案为:40、41、30.
(2)100x40%+120x40%=88人
故估计该月甲、乙两个部门集花数量在C组的一共有88人.
(3)乙更积极,因为甲乙平均数相同,而乙的中位数和众数均大于甲年级.
【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以及样本估计总体,理解中位数、众数的定义,掌握中位数、众
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28.“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是防控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好的办法.某市提倡学生在疫情居家隔离期间,
能够利用跳绳活动,提高身体素质.N校为了了解八年级学生居家隔离期间跳绳活动的开展情况,随机抽查
了八(1)班、八(2)班各20名学生1分钟跳绳的个数,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
下图是八(1)班学生1分钟跳绳个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x个/min80<x<100100<x<120120刍VI40140sxVI60160<x<180180<x<200
人数248321
其中,八(2)班被抽取的学生1分钟跳绳个数在120力<140的数据分别是:132,120,132,132,124,
136,132,132.
(1)图中m=;八(2)班抽取的20名学生1分钟跳绳个数的众数是;
(2)根据上述数据,你认为哪个班在疫情居家隔离期间更注重利用跳绳活动来提高身体素质?并说明理
由.(每组中各个数据用该组的组中值代替)
【答案】⑴6,132
(2)八(1)班,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可得加的值,利用众数的概念可得答案;
(2)通过比较平均数可得出结论.
(1)
解:图中加=20-(1+1+5+2+2)=9,
由题意知,八(2)班被抽取的学生1分钟跳绳个数最多的是132,有5个,
所以八(2)班抽取的20名学生1分钟跳绳个数的众数是132,
故答案为:9、132;
(2)
解:八(1)班抽取的20名学生1分钟跳绳个数平均数:
90x1+110x4+130x5+150x6+170x2+190x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都建筑管理办法
- (标准)三方购销合同转让协议书
- 新版生育管理办法
- 归档合同管理办法
- 报销抵账管理办法
- 林场林政管理办法
- 放款额度管理办法
- 拍卖土地管理办法
- 张掖城市管理办法
- 临床试验参与者的护理查房
- 肾结石患者的护理
- 公园水面安全管理办法
- 吉林延边州汪清县公安局招聘留置看护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2024
- 量子计算入门:通过线性代数学习量子计算 课件 第1章 量子奇旅
- 烟火爆竹安全教育培训
- 2025至2030中国羟基封端的聚丁二烯(HTPB)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 西藏公安机关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考试试卷附答案
- 中央党校师资管理制度
- 中科大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课件第2章 温度测量
- 肛周脓肿护理疾病查房
- 2025-2030年中国音圈电机(VCM)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