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卷)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1页
(湖南卷)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2页
(湖南卷)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3页
(湖南卷)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4页
(湖南卷)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湖南卷】道德与法治·全解全析123456789101112CBADCDDAADDA1.【答案】C2.【答案】B3.【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底线思维的认识。①③:依据教材知识,底线思维是指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拥有底线思维能够让我们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掌握主动权。①③都实现了最低预期,符合底线思维的要求,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都没有尽到自己的努力或没有达到最低要求,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4.【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呵护友谊。

D:题文内容说明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体会朋友的需要,在朋友需要的时候站到他的身旁,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所以D说法正确;

A:友谊必须坚持原则,A说法错误;

BC:在题干中未涉及,B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对依法维权的认识和理解。

①:仔细研读题文材料,如果小李以公安机关未依法履职为由提起诉讼,那么他应向人民法院起诉,本案是一起行政诉讼案件,故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

③④:依据题文描述,对于“110”接警后未出警的事实,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基于歹徒的犯罪行为,他有可能被依法判处罚金,不可能被判处罚款,可能被判处拘役,不可能被依法判处拘留,故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C。

6.【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合作的知识点。

D:题干“惟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并创造文明”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会合作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为共同的目标尽心尽力,可不计较个人得失,所以D符合题意;

A:错误,材料未涉及竞争的内容,排除;

B:错误,“完全”一词太绝对;

C:错误,材料未涉及竞争压力的内容,排除;

故本题选C。

7.【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

A:人口流动率提高并不会带来人口的增长,A错误;

B: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但不能改变我国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B错误;

C: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不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C错误;

D:依据教材知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定程度上促使65岁以上人口增长,会给人口均衡发展带来压力,D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8.【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情绪的作用。A:上述材料中,适度欢喜的情绪能够促进大脑多巴胺的分泌,提高人体免疫力,使机体得以修复。由此可见良好的情绪有益健康,故A说法正确;B:人的情绪不可能时刻保持快乐情绪,故B说法错误;C:适度的负面情绪也有积极影响,负面情绪不能杜绝,故C说法错误;D:情绪总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故D说法错误;故选A。9.【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对科学立法的正确认识。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施,做到了科学立法,标志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法可依,A说法正确;

B: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B说法错误;

C:为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提供法律保障,C说法错误;

D: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0.【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

③④:国家高度重视香港的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健全了中央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的制度;遏制了乱港势力的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维护了国家利益,故③④正确;

①:差异不能消除,故排除①;

②:香港实行资本主义,故排除②;

故本题选D。

11.【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对情感的正确认识。

②④:题文中小闽通过参加“学四史,树理想”系列研学活动,激发了爱国情感和责任感,说明情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选择,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获得美好情感,②④说法正确;

①:体现的是情感的表达方式的多样化,①说法与题不符;

③:情感是相对稳定的,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2.【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对自救自护方法的把握。①②③: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该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不盲目下水救人,不在游泳池边追逐打闹、推搡他人,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这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3.【答案】答案示例1:“平凡与伟大”角度

我愿意参加这项实践活动。

参加这项实践活动,可以了解中国航天人不怕吃苦、敢于超越的事迹,感受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创造的伟大社会价值。

伟大出自平凡。在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征程上,无数航天人将个人的生命和民族的、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用自身的品德和劳动,责任和奉献,为实现航天梦、中国梦不懈奋斗,在平凡中创造着伟大。

每一个劳动者都是造就伟大的平凡英雄,我要向中国航天人学习,勤奋学习,勇于实践,不断增强自身能力,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贡献力量。

答案示例2:“高扬民族精神”角度

我愿意参加这项实践活动。

参加这项实践活动,可以了解中国航天人不怕吃苦、敢于超越的事迹,感受他们身上体现的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征程上的克服困难、勇于争先的精神动力,也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我要向中国航天人学习,努力学习,克服学习中碰到的各种困难,用实际行动弘扬和传承载人航天精神,将来成长为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

【分析】

背景素材:某中学科创社团准备出一期宣传海报展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考点考查:平凡与伟大、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弘扬民族精神、勇担历史重任。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自己,需要调用平凡与伟大、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弘扬民族精神、勇担历史重任的有关知识,分析回答是否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并从“平凡与伟大”或“高扬民族精神”角度,综合运用所学内容加以阐释。

第二步:审材料。

有效信息①:载人航天精神始终是中国航天的成功密码,可以联系平凡与伟大、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弘扬民族精神、勇担历史重任。

有效信息②:这种精神是神州二号飞船发射前十天,船件组合体意外和工作台相撞,火箭研究团队连续4天不眠不休,最终拿出可以正常发射的工作报告,可以联系平凡与伟大、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弘扬民族精神、勇担历史重任。

有效信息③:是神舟七号航天员在飞船火警中沉稳完成太空出仓任务,决定“即使我们回不来,也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可以联系平凡与伟大、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弘扬民族精神、勇担历史重任。

有效信息④:是火箭发射突然中止时,奋不顾身向塔架奔跑的一个个背影,可以联系平凡与伟大、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弘扬民族精神、勇担历史重任。

有效信息⑤:也是每一名将青春写入光阴,在岗位上奋斗、拼搏、坚持中的最平凡的航天人,可以联系平凡与伟大、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弘扬民族精神、勇担历史重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我愿意参加这项实践活动。

得分点②:可以了解中国航天人的事迹,感受为国家创造的伟大社会价值。

得分点③:无数航天人将个人的生命和民族的、国家的命运相联系,在平凡中创造着伟大。

得分点④:我要向中国航天人学习,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或者

得分点①:我愿意参加这项实践活动。

得分点②:可以了解中国航天的事迹,感受他们的精神品质。

得分点③:载人航天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航天人克服困难、勇于争先的精神动力,也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得分点④:我要向中国航天人学习,弘扬和传承载人航天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14.【答案】(1)①团结合作,共创辉煌;或:合作共赢、开放包容;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维护和平,共享发展;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①贯彻了创新理念,科技创新为冬奥提供保障;

②贯彻了协调理念,京津冀协同办会;

③贯彻了绿色理念,节能减排、绿色办会。

【解析】

【分析】

背景素材: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南平市承办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

考点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和平发展、新发展理念;中学生的责任

能力考查:分析运用和描述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1)

第一步:审设问。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和奖牌设计,需要调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和平发展等有关知识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

有效信息①: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五环同心,同心归圆”→团结合作,共创辉煌;合作共赢、开放包容;

有效信息②:口号“一起向未来”→维护和平,共享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团结合作,共创辉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和平,共享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

第一步:审设问。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北京冬奥会,需要调用新的发展理念的有关知识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

有效信息①:运用炽热、防水透湿两大自主研发的面料科技,增强比赛制服的保暖舒适性能→贯彻了创新理念,科技创新为冬奥提供保障;

有效信息②:从“一小时交通圈”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京津冀协同办会→贯彻了协调理念,京津冀协同办会;

有效信息③:为场馆提供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氢燃料等清洁能源……→贯彻了绿色理念,节能减排、绿色办会。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认真分析材料中我国举办冬奥会采取的措施,抓住关键信息,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切入,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言之有理即可。

15、【答案】《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有哪些减负形式主要有设计制作、体验劳动、亲近自然、服务社会等实践作业形式。作业减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形成;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促进学生水平发挥和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提升综合学生素质。

【解析】

【分析】

背景素材:“双减”政策的实施

考点考查: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公共参与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作业的布置方式以及减负的影响,联系我国当前的减负政策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深入研究作业功能,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减负形式主要有设计制作、体验劳动、亲近自然、服务社会等实践作业形式;

有效信息:设计制作、体验劳动、亲近自然、服务社会等实践作业形式成为雨花减负作业的亮丽风景线→减负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形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促进学生水平发挥和个性的发展;提升综合学生素质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依据教材知识,从有设计制作、体验劳动、亲近自然、服务社会等实践作业形式。作业减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形成等方面作答。

16.【答案】(1)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立法权;

公布法律。

(2)国家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说明家庭教育纳入了国家法治化管理的轨道,具备了法律的强制性,有利于规范家庭教育行为,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家庭教育从“家事”变成“国事”,不仅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乎家庭的幸福和睦,更关乎社会进步。我们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解析】

【分析】

背景素材:“法律伴我成长”的主题宣传活动

考点考查:国家机构、依法治国、和谐家庭等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国家意识

(1)

第一步:审设问。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调用国家机构的有关知识。

第二步:审材料。

有效信息①: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有效信息②:发布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公布法律。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公布法律。

(2)

第一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题干中观点是正确的。

论据①:国家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说明家庭教育纳入了国家法治化管理的轨道,具备了法律的强制性,有利于规范家庭教育行为。

论据②:家庭教育从“家事”变成“国事”,不仅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乎家庭的幸福和睦,更关乎社会进步。

论据③:我们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第二步:整合信息,组织答。

本题是辨析题,首先判断题干中观点的正误,然后结合教材知识,明确答题方向,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分析作答,力求做到条分缕析,言简意赅。

17.【答案】(1)获得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较快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挑战依然存在。其事实依据是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持续增长到2020年32189元,而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7131元。

(2)预测: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逐步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