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讲文言文阅读简答题
目录
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1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1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9
04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05真题感悟•命题洞见..................................................................................................................................................13
匐1
者靖分折,益者策略
高考文言文阅读主观简答题并不是新近出现的题型,在江苏地区高考中更为常见,此外,北京、上海
等地的高考试卷中也出现过这种主观简单题,山东、海南等地2020年新高考模考中,文言文阅读试题也出
现了一道主观问答题,算是在题型上对这些地区试卷的一种借鉴。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高
考这个题型越来越受重视。考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作答,并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一般都可以得出
符合题意的答案。
2024年新高考文言文继续考查了简答题,对文言文阅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言文简答题的命题角
度与现代文阅读“概括内容要点”的命题角度有着相似之处。在新高考文言文阅读中,设置简答题,意在考
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从新高考的考查情况来看,这一题型涉及面广,提问形式多
变,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较多,如:读不懂相关文段,找不准对应区域,分不出答题要点,看不清设问角度,不
会用自己的话表述。
【复习任务】
1.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分析、概括。
2.掌握文意简答题的审答规范和题型要点。
【考情微观】
2020-2024年高考文言文简答题
年份卷别篇名/文体(第14题)题目(3分)设题角度命题特点
节选自《资治通14.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①重点事件和
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
鉴•汉纪》要概括。(5分)人物行为原因、
新高考1论据概括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人物性格特点。
鉴论》卷三》②涉及的区间
文字很少,很
集中。③只要
2024求简单理解文
节选自《史记•魏世14.王充认为,“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
意,不要求深
家》犹如“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请根
新高考U据材料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3分)比较分析入分析概括。
节选自《史记•留侯
④题型以分析
世家》
原因为主;答
案要求精练、
全面。
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
子酎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
新高考I卷概括内容要点
什么?(3分)
2023
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泗水之战苻
新高考II卷概括事件原因
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①考查内容重
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在事件和人物
新高考I卷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比较事件不同行为原因、人
请简要概括。(3分)物性格特点。
2022《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②涉及的区间
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文字很少,很
新高考II卷概括人物特点
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集中。
处。(3分)③只要求简单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理解概括文
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意,不要求深
新高考I卷理解作者观点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入分析。
2021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④题型以分析
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原因为主。
新高考II卷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事件原因⑤答案要求精
说明。(3分)练、全面。
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
概括人物行为
2020新高考I卷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
原因、结果
要说明。(3分)
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
概括人物行为
新高考II卷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
原因
简要说明。(3分)
(1)古代人物传记
关键点作用或意图
传记往往通过具体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说
明人物的主要贡献和过错。我们只要能够抓
抓主要事件一把握人物的功过和精神
住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就能够正确认识人物
的功过是非,品评人物的精神品质
看看作品除了写传主外,还写了哪些人物,
这些人物对刻画传主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
抓次要人物——从侧面了解主要人物
通过对次要人物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把握
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抓住作品记述人物的
抓记述人物的方法——领会人物的心理精神
具体方法手段,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把握
情感
人物的精神品质,从而达到初步鉴赏的目的
(2)古代议论性散文
关注点阅读目的
“论”是论断事理;“议”与“辩”,侧重于反驳、辩驳、辩
论;“原”,是推本求源;“说”多着眼于说明、申释;“解”
辨题识体,明确写作目的
则偏重于解释疑难。文题,通常会表明文体,我们可以根据题
目和表明的体裁,去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阅读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在通读全文时,在理解掌握文句的前
提下,得先弄清楚谈论的话题、作者的观点。如2017北京卷的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秦废封建》节选,文中论及的话题是秦废分封诸侯的制度是
优还是劣,作者借柳宗元的话表明了观点:分封诸侯的制度不
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
对古代议论性散文的阅读,我们要多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注
把握结构,理清逻辑思路
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量
0
不承L一准确表述“事”(人、时、地、原因、经过、结果)
概正标「L保证关键词语转译的准确性
「理清角度,概括原因
_原因
一分清层次,准确转译
概括题
概括角度精准二精L因果验证,调整表述
概括范围」1宜题厂准
概从文中直接找出词语来概括
题型人物形
审答
括
要
点象特点从文中所写的具体事件来概括
要点
文概括题一从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评价中来概括
答案要点化j摘录法意
要点层次化[提取法)作答
「找准比较点
比较
找准比较的区域
概括题
I在比较内容的基础上概括
作者观「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
点概括
借助文言虚词,揣摩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题L
(-)考查类型
1.概括内容要点
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经过分析、概括,整合成新的语句,
体现新的思维成果。对于史传类文言文而言,作者往往围绕一个主要人物来展开事件叙述,并作简要的观
点阐发。因而能否分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命题者检验考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途径。
2.概括人物特点
此类题目一般是据事求理,根据人物具体言行概括其行为特征或思想性格。这些“特点”词有的可以
从原文中摘取,更多的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中对人物的言行的理解不可断章取义、孤立片面,要学
会在具体语境中,在具体的事件情境下理解,只有这样,概括才能准确。人物形象特点具有多重性,在准
确使用“特点”词的前提下多方位概括,力求立体丰满。
3.探寻事件原因
这类题要求考生读懂文本,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和来龙去脉,重点是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它所包含的深
层意义,在此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进行回答。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开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
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
选文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考生备考时应加以重视。
4.概括观点态度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最高层次。在一般的传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往往不会明确说出来,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等看出作
者的思想感情是爱还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文章的主旨
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在论说文中,要通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
身世和所处时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5.分析评价内容
这类题要求考生能够对文中的某个人物、某件事情、某种做法、某关键句的意义或文章的语言特点等
内容进行分析评价。要答好此类题就必须依据原文,从实际出发,对原文内容进行辩证的思考和客观的评
价。
6.创新型
这类题思维量大,综合性强,要求考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答题过程中体现个性化的思考,对事物得出
较为独立的结论,这类题不同程度体现了开拓性、探究性、创新性的要求。
命题角度一
概括要点题
为了考查考生深入理解其中某一方面内容的情况,命题者会设置有关其某
一方面特点的题目,考查貌似非文章主要方面的内容。
答题时,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经过分析、概
括,整合成新的语句,体现新的思维成果。尽量进行分层概括。
命题角度二
信,息评价分析题型
随着高考的逐年,高考对文言文的考查力度也逐渐加大,要求考生对文
章中的涉及到到人、事、言论、观点、情感态度、写作目的等有自己的理解
和判断,并能结合文本进行评价分析。
作答时需要对文中的某个人物、某件事情、某个观点、某关键句的意义等
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
(二)方法总结
1.解题思路
A.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
B.仔细审题,寻找答题区间
C.筛选信息,组织语言作答
2.常见的作答方法
第一,看所赋分值作答。学会从这些分值来确定答题的层次性,要点的数量等。
第二,按一定思路作答。做内容概括题时,一定要分点概括文中会出现并列的部分,既要学会用原
文也要学会从抽象中概括大意。
第三,按题意要求,组织不同句式作答。
3.组织语言的技巧
(1)摘录法:就是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要点: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文中有的关键句如观点句或抒情议论句如果吻合题意,
可直接摘录;如只出现关键词,那还需要读者去改写。如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的,文中的重要句子就
必须翻译。
(2)句意(层意)提取法
就是需要概括的内容在文章或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中心句,读者要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去感受、体会、
把握和提炼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
要点:这类题要根据句意或层意提炼出这一层或这一句的内涵与本质的东西,答题才会有准确性。
文言文中的常见人物形象分析简答题
1.君主:善于纳谏,礼贤下士,知人善任,胸怀宽广,体恤百姓,沉稳智慧、明察秋毫
上御翠微殿,问侍臣日: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
故。诸公各率意①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目:不然,朕所以能及此
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
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
其所;人主多恶正真,阴诛显戮②,无代无之,朕践昨③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④一人;自古
皆贵中华,贱夷狱,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注】①率意:任意。②显戮:公开杀戮。③践阵:登上王位,④黜责:贬谪责罚。
结合全文,说说李世民是一位怎样的人。
①从谏如流。让大臣“各率意以实言之”“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
②礼贤下士、知人任善。“见人之善,若己有之”“见贤则敬之”;
③心胸宽广。对待夷狄“爱之如一,故其皆依朕如父母”。
2.大臣:忠于职守、忠贞不屈,高风高节、刚正不阿,勤勉、谦让、清廉,忧国忧民,举贤荐能、直
言进谏
陈禾,字秀实,明州郭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成、
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措绅侧目。禾日:“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
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
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日:“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
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⑧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日:“卿能如此,
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日:“留以旌直臣。”
陈禾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忧国忧民,有先见之明。早就料到东南忧患,清求增加兵力修缮城墙;
②忠于职守,刚正不阿。宦官当道,危害朝廷,陈禾不畏权势首抗疏劾贯;
③直言进谏。撕破皇帝衣服宁愿被杀头也要进忠言。
3.将军:智勇双全,英勇善战,仁爱士卒,廉洁律己,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忠君爱国,公而忘私。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沈①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
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
日:“汝为时用,其徇②国死义乎!”
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募敢战士,飞应募。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敌猝至,飞麾其徒目:
“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乃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
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
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③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
尝问用兵之术,目:“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好贤礼士,览经史,每辞官,必曰:“将士效
力,飞何功之有?"(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①沈:通“沉”。②徇:通“殉”。③统制:武官名。
结合全文分析,岳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
②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③仁爱士卒。“卒有疾,躬为调药;诸
将远成,遣妻问劳其家”;
④廉洁律己。“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⑤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不刚愎自用。”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
4.学士:勤奋刻苦、不耻下问、治学严谨、笃志好学、持之以恒做题时,注意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内
容之间的区别。一般情况下,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错误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坤对坐痛饮
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
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亭林先生具有什么优秀品质才达到“所诣渊涵博大”的?
①勤奋好学,持之以恒。手不释书,捆书自随,边骑马变读书;
②治学严谨。“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世无所疑乃己”;
③不耻下问。同老兵“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其他人物:
5、名士一情趣高雅、超凡脱俗、豁达洒脱、不慕权贵(淡泊名利)、品格高尚,心忧天下,热爱自然。
6、百姓…善良、孝顺、正直,忠厚老实、不贪恋钱财,信守承诺、克勤克险。
7、父母一教子有方、爱子情深、深明大义。
文言文中以正面人物为主,偶尔也会出现反面人物:
1、君主一目光短浅,气量狭小,昏庸无道,奸诈凶残
2、官吏一狡猾、贪婪、蛮横,自以为是、狂妄轻率,执法过严、残忍的酷吏。
3、小人一贪婪、愚蠢(利令智昏),卑鄙龌龊,自私、损人不利己、外强中干、仗势欺人、凶残贪婪、
为非作歹。
4、百姓一一意孤行、愚蠢,背信弃义,急躁冒进,迷信、不依法办事。
典例引路
(2021•新高考II)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大兴三年,逖(指祖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秋七月,诏加逖镇
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逖练兵积谷,为
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
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
逖北伐》)
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答规范
1.精准审题,精准定位
读题时一定要读透题干,审清要求,特别要明确概括角度和概括范围。如内容概括题一般可从三个角
度概括:一是针对具体事件概括,要求概括事件,或者概括事件发生的原因;二是针对人物形象特点概括,
要求概括人物德行等方面的特点,或者在某事上的具体表现及其相关事件;三是针对“文化现象”的概括,
要求概括“文化现象”的要点、特点,或产生的原因。有的概括题还带有表意深刻的词语,也必须理解准
确。
概括范围有的题干已给定,或明确指出段落,或通过提问暗示段落;有的若未明确范围,则范围一般
是“全文”。如“李大亮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概括角度为“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概括范围为全文。另外,一定要审清题目的答题要求,是“概括”,就不用分析;是“简析”,就要用简
洁的语言说明;是“分析”,就一定要结合文本具体阐述。
2.精细读文,把握内容
(1)带题阅读。始终针对题目指定的角度和范围,找准找全相关文字,细抠深挖文中能显示答案要点的
关键词句,把握题中规定的人、事、物的特点,排除非题目指定的信息。
(2)借题读文。如果试卷采用文意选择题和文意简答题同考的形式,要充分利用选择题整体把握全文,
打开答题思路,有时还可以直接引述选项中的文字作答。
3.精确作答,完整规范
加工处理筛选出来的相关信息,排除不符合答题角度的内容,重复的内容进行删选处理,互补的内容
合并处理。组织语言作答时,要注意避免照抄原文、重复交叉、不合范畴、不合角度、不顾及表达指令等
失误,可采取摘录法和句意提取法作答。
(1)摘录法:选摘原文中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来作答。如果文中的关键句、观点句或抒情议论句吻合
题意,可直接摘录或作转换性表述;如果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的重要句子还需要进行翻译。
(2)句意(层意)提取法:需要概括的内容若无明显的中心句,就需要把握和提炼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
表达出来。要根据句意或层意提炼出这一句或这一层的内涵与本质,按关键点作答。
另外,要注意分点答题,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层次化”,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㈤3
考点走破A者法援容
[考点声口
(2019•全国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
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
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
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
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
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
乃短贾生日:“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
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
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
日:“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
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
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
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一)内容概括题
1.贾谊具有非凡的才华,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题延练】
(2022•北京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
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
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然而日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
罪而不自知也。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
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人主之
所积,在其取舍。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
(取材于《汉书・贾谊传》)
请归纳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礼义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答题要点
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
(1)题干关键:从原文筛选概括出具体事例。
(2)解题关键:确定区域——划分层次。
(3)答题重点:对事的表述。
①必须是对“事”的表述,所谓事,要包含人、时、地、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根据问题确定答
案形式。记叙类散文,可采用“任职地点+方法+结果”的表述形式。
②注意关键词语转译的准确性。
(二)原因概括题
2.结合文意,简要概括贾谊被疏远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题延练】
(2020•新鬲考II)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瑞独上疏。帝得
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日:“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目:“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
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
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
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答题要点
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
(1)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从文中摘用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
如不能对其准确理解,就无法找到原因。
(2)表示原因的词句有时集中在某一段,这时只要提取即可;有时分散在全文中,需要认真、全面、仔
细地筛选,要分清层次,提取关键词语,并将其转换为答案。
(3)据果索因,其“因”肯定不止一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原因等,应注意多方面、多
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
(4)在初步形成答案后,可以用因果法验证,一是检查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二是看答案表
述是否与结果保持一致,必要时可以调整答案表述形式。
(三)人物形象特点概括题
3.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贾谊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题延练】
(2022・上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韩公讳亿,字宗魏。以咸平五年登进士第,除大理评事。
八年,迁屯田员外郎,知相州。时河北蝗旱,转运使因岁计覆闰,不以实闻,诸郡畏莫敢言,公力抗章
请蠲赋役,州民赖以全活。
岁余,除河北转运使,诏留监定故丞相向公诸子分财。丁崖州当国,势慑天下,私所亲谕公,欲市向
公长安华严别墅,又讽其子从之。公至其家,面戒日:"土田衣食之源不可弃。”故余财尽均,而华严独
存,不以分,由是忤崖州意。
公性方严质重,虽笑言不妄,每朝廷有大议论,所持坚正,形于颜色,惟义所在,不恤权忌,一发于
言,众莫敢夺。(节选自北宋・苏舜钦《韩亿传》)
【注】覆:检查。
文末评价韩公“坚正”这一品格在第二、三段中有所体现,但内涵同中有异,请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答题要点
这种题型一般是据事求理,根据人物的具体言行概括其思想行为特征。对于这种题型,要特别注意三
点:
(1)注意传主的身份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如果传主是军事将领,应从其作战才能和勇毅的性格等方面分
析;如果传主是政府官员,应从其为官(政绩)、为人(人品)两方面分析;如果传主是学者,应从其为文、为
学两方面分析。
(2)了解人物的品质追求,如求学成才、求吏治民、求智研理等。题干对概括多有限制,如概括“为人
处世”“为学特点”“精神特质”等,故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另外,要多了解人物的功名心、利禄心和雅
致意趣等。
(3)概括的方法:从文中直接找出词语概括+从文中具体事件中概括+从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评价中概括。
“特点”丰富,多点概括。
(四)比较概括题
4.贾谊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前后的心态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题延练】
(2021,上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吴仅)选知开封县。中贵人常遣吏持公移闰诉某事,君日:“中贵人诚贵重,然所诉乃私事,尚得为公
移耶?”捶其吏,遣之贵家游观。多借县民牛,有干君者,君曰:“吾家鄱阳乃有牛远不能致,奈何?”
竟不与。于是莫能有挠县者。君平生所持皆如此,与人聋牙常亦用此取困。(节选自郑解《吴仅传》)
胜】公移:公文。
吴仅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语气拒绝了权贵的诉求,请分析其不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答题要点
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
(1)审题干。看清题干要求(相同、不相同、异同)。找准比较点,即围绕什么进行比较。
(2)定范围。找准比较的区域文字。先从不同角度找出双方的观点态度等,接下来对比分析二者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
(3)整合归纳。对比筛选出来的信息,在比较内容的基础上精准概括,分点作答。
(五)理解、评价作者观点态度题
5.刘向认为贾谊“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班固认为贾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
两人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请你根据材料说说他们看法的合理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题延练】
(2021・天津)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魏武帝)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且夫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方其
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虽兵法之所忌,可以得志。孙权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而欲以荆州新
附之卒,乘胜而取之,彼非不知其难,特欲侥幸于权之不敢抗也。此用之于新造之蜀,乃可以逞。故夫魏
武重发于刘备而丧其功,轻为于孙权而至于败。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
嗟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天下之能者举知之。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
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节选自宋•苏轼《魏武帝论》)
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
有也。虽复名微众寡,地小力穷,官渡受围,濮阳战屈。然天下精明之士,拓落之材,趋若百川之崇巨海,
游尘之集高岳。故有荀或、郭嘉等,或敛风长感,或一见尽怀。然后览英雄之心,骋熊黑之勇,挟天子以
崇大顺,扶幼主而显至公,武功赫然,霸业成矣。
(节选自唐•朱敬则《魏武帝论》)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和朱敬则对曹操评价的不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答题要点
(1)分清观点和目的。作者的观点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的综合判断和推理,它是文言文整体阅
读中的重点、难点。写作目的是作者写作文章的出发点。这种题型多见于带有议论色彩的阐释类文言文。
(2)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
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在文言传记与纪事本末体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以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种
是以“论”“赞”形式直接表现,一种是寓于字里行间,不直接表现,以后者为主。对于后者,要通过对
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以及关键词语的使用等发掘出来。
(3)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总是要表达一定的观点的。
因此,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要结合背景及相关文字,把握作者对传主
及事件的观点态度是爱是憎是惜,其写作意图是歌颂还是批评,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
获得什么启示。
3
执著题型.—笛暄
文意简答题远离4大误区
1.审题不准,答非所问。文意简答题,主要包括概括主要情节、概括形象特点、探寻事件成因或影响、
概括情感态度、探究写作目的等,答题时一定要审清题干,避免答非所问。
2.读文不清,概括杂乱。解答文本理解主观题的关键是读懂文言文,找准对应的答题区间,防止出现
张冠李戴、概括杂乱甚至自相矛盾等问题。
3.思考不周,要点欠缺。探寻事件成因,既要考虑其内因,还要考虑其外因;分析某个情节的作用,
要先概括情节内容,再分析情节对人物、主旨等的作用。
4.忽略细节,表述不规范。整合信息时,要用自己的话组织概括答案,切忌照搬原文、胡乱答题,导
致答案没有层次。
题型考向
1.概括原因类
尚书问勇日:“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史屯楼兰,利害云何?”勇对目:“昔永平之末,始
通西域,初遗中郎将居敦煌,后置副校尉于车师,既为胡虏节度,又禁汉人不得有所侵扰。故外夷归心,
匈奴畏威。今都善王尤还,汉人外孙,若匈奴得志,则尤还必死。若出屯楼兰,足以招附其心,愚以为便。”
(节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改)
班勇认为应当恢复西域副校尉设置楼兰长史的理由是什么?
2.概括人物形象品质类
后刘璋遂使使招靖,靖来入蜀。璋以靖为广汉太守。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目:“文休
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建安十六年,转在蜀郡。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
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及即尊号,策靖曰:“朕获奉洪业,君临万国,夙宵惶惶,惧不能绥,
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在宽。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联意焉。”靖虽年逾七十,
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章武二年卒。
(节选自《三国志•蜀志》)
许靖在做广汉太守时被人在书信中称赞,体现了他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说明。
3.列举事例类
知漳州,将行,真宗谓日:“朕在南衙,毕士安尝道卿家世,今以湖南属卿。”初,马氏暴敛,州人
出绢,谓之地税。潘美定湖南,计屋输绢,谓之屋税。营田户有牛者,岁输米四斛,牛死犹输,谓之枯骨
税。允则请除三税,民皆便之。湖南饥,欲发官原先赈而后奏,转运使执不可,允则目:“须报逾月,则
饥者无及矣。”明年荐饥,复欲先赈,转运使又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縻贱祟。因募饥民堪
役者隶军藉,得万人。转运使请发所慕兵御邵州蛮,允则日:“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且兵
皆新募,饥瘠未任出戍。”乃奏罢之。
(节选自《宋史•李允则传》,有删改)
李允掌管湖南时做了哪几件有利于百姓事,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
4.分析作者观点类
太史公日: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
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
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柜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
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
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孔子轻视管仲,太史公是否赞同孔子的观点?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5.结合文章细节具体分析类
建兴中,陈声率诸无赖二千余家断江抄掠,侃遣伺为督护讨声。声众虽少,伺容之不击,求遣弟诣侃
降,伺外许之。及声去,伺乃遣劲勇要声弟斩之,潜军袭声。声正旦并出祭祀饮食,伺军入其门方觉。声
将阎晋、郑进皆死战,伺军人多伤,乃还营。声东走,保董城。伺又率诸军围守之,遂重柒绕城,作高橹,
以劲弩下射之,又断其水道。城中无水,杀牛饮血。阎晋,声妇弟也,乃斩声首出降。又以平蜀贼袭高之
功,加伺广威将军,领竟陵内史。
《晋书•列传五十一》
朱伺擅长用兵,请以消灭陈声为例说明其用兵巧在何处。
6.分析文中人物观点态度类
武功大夫苏易转横行,俱论:“祖宗之法,武臣自三班奉职至节度使,此以次迁转之官也。武臣自阁
门副使至内客省使为横行,不系磨勘迁转之列,其除授皆颁特旨。武臣独不以寄禄官易之者。”既而,改
武臣官称为郎、大夫,遂并横行易之为转官等级。自改使为大夫以来,常调之官,下至皂隶,不可胜数。
(摘自《宋史•列传第二百四》)
程俱是如何看待武功大夫苏易调转为横行的?请简要说明。
7.分析人物言行类
稹又以贞元中王任、王叔文以伎术得幸东宫,永贞之际几乱天下,上书劝上早择修正之士使辅导诸子,
以为:“太宗自为蕃王,与文学清修之士十八人居。后代太子、诸王,虽有僚属,日益疏贱,至于师傅之
官,非胎耳责废疾不任事者,则休戎罢帅不知书者为之。其友谕赞议之徒,尤为冗散之甚,措绅皆耻由之。
就使时得僻老儒生,越月逾时,仅获一见,又何暇傅之德义,纳之法度哉!夫以匹士爱其子,犹知求明哲
之师而教之,况万乘之嗣,系四海之命乎!”上颇嘉纳其言,时召见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元稹是怎样劝说皇帝“早择修正之士使辅导诸子”的?
8.分析评价文章观点类
时《麟德历经》推步渐疏,敕一行考前代诸家历法,改撰新历,又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与工人创造黄
道游仪,以考七曜行度,互相证明。于是一行推《周易》大衍之数,立衍以应之,改撰《开元大衍历经》。
至十五年卒,年四十五,赐谥曰“大慧禅师”。初,一行求访师资,以穷大衍,至天台山国清寺。一行立
于门屏间,闻院僧于庭布算声,而谓其徒日:“今日当有弟子自远求吾算法,已合到门,岂无人导达也?”
一行承其言而趋入,稽首请法,尽受其术焉。道士邢和璞尝谓尹悟日:“一行其圣人乎?汉之洛下闲造历,
云,后八百岁当差一日,必有圣人正之。,今年期毕矣,而一行造《大衍》正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伙人合同协议书补充协议》
- 双方调解协议模板大全
- 公司股份合作协议书范本10篇
- 全国赛课一等奖初中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课件
- (2024)商业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一)
- 2023年胺类项目融资计划书
- 《基本透视原理》课件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养老院老人生活设施维护制度
- 养老院老人财务管理制度
- 无痛病房建设流程及核心
- 临床试验监查计划
-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及肺转移课件
- 宋小宝小品《碰瓷》完整台词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及教学反思
- 国开大学2023年01月23793《交流变频调速应用技术》期末考试答案
- 阿米巴经营管理培训课件
- 中建八局模板技术交底
- 中国现代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安文理学院
- 电力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完善提升实施方案
- 万能中国地图模板(可修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