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安市2021年秋季高期末试题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本试分为试题卷(1-8页)和答题卡(1-2页)两部分,试题卷上不答题。请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六经》不仅是儒家经典,也是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资源,士子们从古代经真理论中各取所需,加以发挥,各论短长。这说明战国时期A.诸子百家都是由儒家衍生而来 B.百家争鸣既根植传统又融合创新C.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D.传统典籍数量有限制约思想发展【答案】B【解析】《六经》不仅是儒家经典,也是其它学派汲取思想的来源,而各家在汲取传统理论的基础之上各自发挥,这说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既根植传统又融合创新,B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战国时期儒家尚未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排除C项;D项强调的是传统典籍促进了思想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2.《荀子·礼论》道:“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可见,荀子主张“礼”意在A.恢复周代礼制,缓和社会矛盾 B.劝君王行仁政,规范人的行为C.调整社会关系,稳定政治秩序 D.化性恶为性善,加强君主集权【答案】C【解析】材料“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体现的是荀子认为礼制对于遏制人欲,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说明的是荀子主张利用礼制来调整社会关系,稳定政治秩序,C项正确;A项是孔子的主张,排除;材料与君王推行仁政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加强君主集权是法家的主张,且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西汉时期,酷吏张汤判决大案时“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东汉时期,汝南太守何敞“宽和”为政,“及举冤狱,以《春秋》之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这说明汉代A.儒学独尊地位日益牢固 B.政府官员支配法律生活C.外儒内法思想深入人心 D.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答案】D【解析】通过西汉判决大案“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和东汉“及举冤狱,以《春秋》之义断之”,即可得出汉代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重心不是儒学独尊地位的巩固,A项错误;B项错在“支配”,排除;外儒内法思想是一种政治统治思想,与题意无关,C项错误。故选D项。4.王阳明认为,人子有父母之丧,哭与不哭,完全决定于个人”由衷”的情感,而不是“循守格套",情不由衷,在吊客面前“作伪”。据此可知,王阳明A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 B.否定纲常伦理道德C.突出个体的自我意识 D.倡导知行合一思想【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王阳明强调内心的情绪,并不主张外在的表现,这是心学突出个体自我意识的表现,C项正确;王阳明的观点本身就属于儒学的范畴,并不能说明是摆脱了儒学思想的束缚,也没有否定纲常伦理道德,排除AB项;根据“完全决定于个人‘由衷’的情感,而不是‘循守格套’,情不由衷,在吊客面前‘作伪’”可知王阳明在此处强调的不是知行合一,排除D项。故选C项。5.有学者认为,明清文化主流延续着秦汉以降的常态,而扬弃性的文化变革在潜滋暗长,所谓“常”中寓“变”,“变”中有“常”,故明清文化宜以“袭常与新变”概括。从思想角度看,明清之际的“新变”表现在A.否定孔孟儒学 B.冲破“天朝上国”观念束缚C.主张民本思想 D.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新儒学思想的突出特征是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思想上主张经世致用,因此D项正确;明清之际的新儒学并未否定孔孟儒学,排除A项;材料并未突破“天朝上国”观念束缚,排除B项;民本思想在先秦时期的儒学就已经出现,排除C项。故选D项。6.有学者在中国古代农学的研究中发现: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和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两部书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全是王祯的《农书》(1313年)的重复。这反映了当时A.农书作者因循守旧 B.经济形态难以突破C.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D.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答案】B【解析】根据“几乎全是王祯的《农书》(1313年)的重复”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突破,这主要是基于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经济形态难以突破,B项正确;ACD项都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7.下图是汉代牛郎织女画像石,石右举鞭牵牛者为牛郎,其上三星相连者为牛郎星(河鼓三星)。石左下角四星相连成房子状,内有一女子跪坐,当为织女。左上角七星相连环绕一兔者为毕宿,石中部为白虎星座。此画像石A.体现了汉代绘画注重写实 B.凸显了精耕细作生产模式C.证实了民间传说的真实性 D.反映了当时的天文学成就【答案】D【解析】材料“其上三星相连者为牛郎星”“左上角七星相连环绕一兔者为毕宿,石中部为白虎星座”体现的是当时人们对天文学的朴素认识,D项正确;牛郎织女是神话中的人物,写实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牛郎织女是神话中的人物。并不真实,排除C项。故选D项。8.17世纪初,比利时传教士金尼阁等人募集大量装帧精美的书籍运往中国,史称“七千部西书入华”。这些书大部分被收藏在澳门,少部分运往中国内陆,其中部分书目被翻译成中文,这反映明清之际作品作者主要内容《建筑十书》(古罗马)维特鲁威建筑学的基本内涵和原理《数学札记》(荷兰)西蒙•施特芬近代数学和工程学《矿冶全书》(德国)乔治•鲍尔近代采矿、冶金技术及管理方法《天体运行论》(波兰)哥白尼近代天文学A.实学思湖逐步兴起 B.西方科技得到了认可C.中学突破传统窠白 D.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可看出,传入中国的西方书籍包括建筑、数学、矿冶和天文等方面,这些都是有实际作用的实学,A项正确;西方书籍传入中国不代表西方科技得到认可和中学突破传统窠臼,排除BC项;材料中只有西方书籍入华,不能体现交流频繁,排除D项。故选A项。9.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对古代夷狄划分标准产生了质疑,但他又说:“圣人以天下为一家,四海皆兄弟。故怀柔远人,宾礼外国,是王者之大度。”由此可知,魏源A.对东西方认识客观全面 B.放弃了天朝上国理念C.依然坚持中体西用学说 D.仍具有中华优越观念【答案】D【解析】据材料,魏源认为“圣人以天下为一家,四海皆兄弟。故怀柔远人,宾礼外国,是王者之大度”,这种“家天下”思想仍是中华优越观的体现。四海一家,必有家长;兄弟排行,亦有先后。魏源心目中的王者自然非大清莫属。至于对夷狄标准的质疑,亦不过是为了“怀柔远人”,表现天朝上国的“大度”而已,故选D项,排除B项;材料中魏源对东西方的认识显然不是客观全面的,故A项错误;“中体西用”学说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观点,故C项错误。故选D项。10.光绪帝之死,历来众说纷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光绪生前诊病的脉案非常详细,从中可以断定光绪因病死亡。又据《清宫档案揭秘》记载,1980年通过化验光绪的颈椎和头发,发现无中毒现象。现在高科技手段则检测出光绪体内有砷中毒现象。据此可以得出()A.原始档案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事实 B.历史研究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探寻真相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综合多种历史记录即可确认客观事实【答案】B【解析】根据原始档案光绪帝因病而亡,没有中毒现象,但现代高科技手段却检测出有中毒现象,这表明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才能进一步探寻历史真相,故选择B项;原始档案由于受阶级和个人主观的限制,也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需要对史料进行考证和辨伪,排除A项;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排除C项;文献史料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记录者的个人主观的限制,排除D项。11.1917年,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写道:“今之大患,在于一种狭义的国家主义,以为我之国,须.陵驾他人之国,我之种,须陵驾他人之种。”“爱国是大好事,惟当知国家之上,更有一大目的在,更有一更大之团体在。”胡适意在A.揭露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目的 B.主张建立和平共处的世界秩序C.宣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D.批判法西斯国家的种族优劣论【答案】B【解析】根据“惟当知国家之上,更有一大目的在,更有一更大之团体在”可知,胡适反对狭义的国家主义,倾向于世界和平共处的世界主义,故选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揭露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排除A;材料体现胡适反对宣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狭义的国家主义,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法西斯国家的种族优劣论,排除D。12.1921年2月,蔡和森撰文:“窃以为马克思主义的骨髓在综合革命说与进化说……马克思的学理由三点出发:在历史上发明他的唯物史观;在经济上发明他的资本论;在政治上发明他的阶级战争说。三者一以贯之,遂成为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A.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唯物史观 B.马克思主义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想C.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理论体系 D.马克思主义带有强烈的战斗色彩【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蔡和森认为马克思主义包括唯物史观、资本论和阶级斗争学说三方面内容,且三者一以贯之,贯穿始终,缺一不可,这样才称得上是指导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这表明蔡和森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只提及马克思主义,没有与其他思想的比较,无法说明“马克思主义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故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带有强烈的战斗色彩”不是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13.毛泽东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他回忆一个重要报告的形成时说:“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34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步形成了那个十条。”下列关于这个重要报告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正确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B.避免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走苏联弯路C.部分纠正了农村工作的左倾错误D.有利于调动国内外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34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步形成了那个十条”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论十大关系》,它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代表作,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D项正确;A项是中共八大的内容,排除A项;B项中的“避免了”表述有误,排除B项;C项属于八字方针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14.1980年4月,邓小平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他在“南方谈话”中批评了“贫穷的社会主义”,并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这些思想A.实现了中国现代历史伟大转折 B.确立了丈量社会主义的新尺度C.标志着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D.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他在‘南方谈话’中批评了‘贫穷的社会主义’,并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可知,邓小平根据中国实际情况,确立了丈量社会主义的新尺度,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排除A项;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标志着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改革进入了逐步全面展开的新时期,排除C项;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排除D项。故选B项。15.如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幅宣传画,名为《帮助妈妈学文化》。该画反映出当时中国A.女性的政治地位显著提升 B.重视提升民众的文化水平C.国民教育体系的发展完善 D.教育模式借鉴了宗法传统【答案】B【解析】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帮助妈妈学文化”体现的是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民众文化水平提升的培养,B项正确;材料与女性的政治地位提升说法无关,排除A项;当时我国教育体系并不完善,排除C项;材料与宗法血缘关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6.196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这次爆炸的时间非常巧妙(联合国大会辩论开始前),而且速度快的异乎寻常,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这表明“这次爆炸”A.直接推动了中国重返联合国 B.标志着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C.有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D.促成了多极国际格局的形成【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67年中国氢弹爆炸成功的意义,体现了当时中国核技术发展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C项正确;氢弹爆发与中国重返联合国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排除;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种趋势,D项中“形成”表述错误,排除。故选C项。某校学生在进行题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论证最为严谨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先秦诸子并不都具有民主思想,韩非子则是君主思想。黄宗羲的思想只不过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个小小的思想火花罢了,当然该思想肯定不会成为当时正统思想。维新派的主张正是君主立宪,当然也就都不反对君主立宪了。董仲舒的天子受命于天和“天人感应思想强化君主专制”的确没有任何错误。故选B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天人感应思想强化君主专制18.据统计,12世纪至15世纪,欧洲各大银行开辟出一项新的业务一探险贷款。欧洲各大银行投资探险业务总计几十次,总资金约几十万黄金。由此可见A.欧洲人独具冒险精神 B.欧洲各银行资本雄厚C.银行推动地理大发现 D.欧洲掠夺了大量财富【答案】C【解析】15世纪是新航路开始开辟的时期,欧洲各大银行提供了总资金达几十万黄金的探险贷款,这就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说明银行推动地理大发现,C项正确;银行提供大量的探险贷款说明银行推动地理大发现,不能据此说明欧洲人独具冒险精神和欧洲各银行资本雄厚,排除AB项;12—15世纪欧洲还没有对外进行殖民掠夺,排除D项。故选C项。19.1559—1620年,英国占有40座庄园以上的土地显贵由原来的39家锐减至19家。1600年时,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不仅入不敷出,甚至濒临破产。同样,法国等西欧国家的贵族也在不断地贫困化。这反映出,当时西欧A.下层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B.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C.社会财富出现重新分配 D.对外殖民扩张步伐放缓【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6、17世纪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的贵族在不断地贫困化。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西欧的价格革命,新兴资产阶级获益匪浅,而土地贵族日益衰落,社会财富出现重新分配,C项正确;价格革命中下层民众的生活每况愈下,排除A项;材料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对外殖民扩张,且价格革命会加速对外殖民扩张的步伐,排除D项。故选C项。20.1875年,英国政府颁布《企业主和工人法》以取代《主仆法》。《主仆法》曾规定:工人随便离开工作(岗位)要被判坐牢,而企业主在雇佣合同期满之前解雇工人只需交纳一些罚款,而且只有雇主才能在法庭上当证人。而《企业主和工人法》则允许工人可以离开工厂和企业主。这一立法的变化A.彻底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B.消除了社会阶级矛盾C.缩小了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 D.有利于经济良性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企业主和工人法》相对《主仆法》来看,《企业主和工人法》下的工人同企业主之间的关系更为宽松自由,这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推动经济良性发展,D项正确;当时工人的劳动条件较为恶劣,排除A项;社会阶级矛盾不可能消除,排除B项;材料与缩小贫富差距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1.2003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奔腾年代》以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为背景,讲述了三个人和一匹残疾马在赛马场上创造奇迹并重新找到生活方向的奋斗历程。该影片主要强调A.赛马是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 B.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极度恶化C.广大民众的心态已濒临绝望 D.困境下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电影仍然在强调困境下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D正确,C排除;AB属于对材料表象的解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D。22.下图为1940年发表的漫画《国王不会做错事》,画面中,罗斯福头戴冠冕,身披王袍,手中拿着-份“美国宪法”,并批示了“废除”字样,署名“富兰克林•罗斯福”。这幅漫画旨在A.表达对罗斯福新政的支持 B.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实际已被废除C.讽刺守旧迂腐的司法体系 D.批评新政对传统权力结构造成冲击【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征是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因此材料中罗斯福形象及行为是反对派对其新政的批判,认为新政对传统体制的破坏,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新政的反对,并非是支持,排除A项;1787年宪法仍是美国的国家宪法,没有被废除,排除B项;美国的司法体系并不守旧迂腐,排除C项。故选D项。23.西方国家“有关对穷人负责的看法”统计如下:人们“完全赞同”“政府有责任照顾那些不能照顾自己的穷人”所占的百分比美国人不像欧洲人那样支持政府应该为穷人提供帮助的观念A.加剧了美国社会的贫富差别 B.缩小了社会的分歧与对立C.加剧了美国的种族歧视 D.提高了美国社会保障水平【答案】A【解析】美国社会大部分人认为政府不应当照顾穷人,这会影响到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加剧社会的贫富差距,A项正确;美国的观念会扩大对立和分歧,排除B项;题干内容与种族歧视无关,排除C项;美国人的观念不利于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排除D项。故选A项。24.如图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曲线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A.阶段①一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减少B.阶段②一出现“滞胀”、物价下跌C.阶段③一国家大规模增加福利支出D.阶段④一一处国进入“新经济”"时代【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平稳发展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新经济政策,美国迎来新一轮经济的扩张,D项正确;20世纪50年代,美国奉行“凯恩斯主义”,加大对经济的干预,A项排除;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等影响,美国经济陷入“滞涨”困境,物价上涨,B项排除;20世纪80年代,里根上台后,实行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推动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C项排除。故选D项。25.1981年10月,法国国民议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国有化方案:规定对通用电力公司等5家大的垄断工业集团以及巴黎荷兰金融公司等拥有10亿以上存款的银行国有化。这表明A.强化国家干预是时代潮流 B.凯恩斯主义仍有一定影响C.法国已摆脱经济危机影响 D.法国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政体【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国议会通过国有化方案表明了法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仍有一定影响,故选B项;资本主义国家在1970年代“滞涨”危机之后普遍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A项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也不符合史实;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且当代法国不是实行议会制共和制,而是总统制共和制。26.《社会主义观的变迁》一文中描述:“……由此导致的两极分化是可想而知的:发财致富的是那些头脑灵活投机取巧的人,而真正的共产党员和工人群众还在同饥饿和寒冷作斗争。许多人质疑:难道这就是我们流血牺牲所得到的‘革命成果’?”材料主要表明新经济政策A.导致社会贫富的差距过大 B.继续实行面临现实困境C.使布尔什维克党陷入分裂 D.引发对十月革命的批判【答案】B【解析】根据“发财致富的是那些头脑灵活投机取巧的人,而真正的共产党员和工人群众还在同饥饿和寒冷作斗争”“难道这就是我们流血牺牲所得到的‘革命成果’”可知,材料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遭到质疑,继续实行面临现实困境,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导致社会贫富的差距过大,排除A项;使布尔什维克党陷入分裂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引发对十月革命的批判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7.下表是苏联“一五”计划期间的部分统计数据。这说明苏联“一五”计划A.调整了国民经济结构 B.建立了完整的经济体系C.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D.使苏联成为工业化国家【答案】C【解析】““一五”计划期间,苏联的各项指标都有明显的上升,这说明一五计划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C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但是材料无法体现出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经济体系确立和发展情况通过材料数据无法体现,排除B项;二五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的工业化基本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28.从1953年到1963年,苏联的农畜产品共提价6次……1965-1979年,农产品共提价7次(分别在1965、1969、1970、1975、1976、1978和1979年)。苏联政府的这一做法A.有利于缩小工农业的差距 B.改变了斯大林模式C.消除了农民的不满情绪 D.加速了重工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苏联多次提高农畜产品价格,有利于缩小工农业的差距,故选A;材料中的时间是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期间,二人的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B;C表述太绝对,错误;提高农畜产品价格,与加速重工业的发展没有因果关系,排除D。29.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一批以新闻记者和非职业历史学者为主的写手,为西方势力买通,在各种传媒上“重新认识”“重新评价”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这导致苏联A.历史虚无主义迅速蔓延 B.社会科学研究百家争鸣C.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D.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滋生【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西方势力买通,在各种传媒上“重新认识”“重新评价”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可知这种行为并不利于人们了解真实的苏联,容易使历史虚无主义迅速蔓延,故A正确;材料的信息并非研究的百家争鸣,故B错误;材料不涉及苏联改革,故C错误;材料不涉及传播资本主义观念,故D排除。30.1947年4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进行关税减让谈判,双边关税谈判共进行123项,涉及大约5万种商品。10月,23国签订《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除每年召开大会外,主要活动是主持减税谈判,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这说明关贸总协定力图A.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B.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话语权C.根除各国利己主义政策D.推动世界贸易制度化和体系化【答案】D【解析】根据可知,战后资本主义各国通过定期召开国际会议并签订关税协定以降低关税,体现贸易发展的制度化、体系化发展,D项正确;A项,新的国际金融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排除;B项,提高发展中国家话语权不是《关贸总协定》的目的,排除;C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31.2016年2月,美日等12国正式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2017年1月,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就职当天宣布退出该协定,其后该协定更名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2021年9月,中国政府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这表明A.中国引领世界经济航向 B.发达国家主宰世界贸易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D.区域经济一体化曲折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2016年2月,美日等12国正式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2017年1月,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就职当天宣布退出该协定”“协定更名”“2021年9月,中国政府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体现了该区域组织经历了签署、有国家推出、更名、新国家加入的曲折历程,但总体上该区域组织还是向前发展的,如中国的加入就是发展的体现,故D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排除;B项说法同样不符合材料,材料强调的是区域组织的发展过程,并没有强调世界贸易的相关信息,而且B项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确立,排除。故选D项。32.有学者认为:美元霸权并没有伴随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而终结,恰恰相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赋予美国更加有力的货币权力。你认为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有利于增强美国外贸竞争力B.美元霸权的建立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系不大C.各成员国货币跟随美元发生贬值 D.美元和黄金脱钩有利于摆脱美元发行的约束【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元与黄金脱钩,使得美元不受约束,可以在美元霸权下更加强化美国的货币权力,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货币体系变化,排除A项;美元霸权没有终结,排除B项;C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33题、34题为必考题;35题、36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以世代守土为主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古代基本上没有社会性的就业问题,学校教育主要以培养政府官员为目的,近代职业技术教育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20世纪初以来,在“教育救国”的思潮下,黄炎培等一批职业教育家,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近代中国职业教育思想。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之旨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为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他批评当时的实业教育“非教以农工商之技能,乃教学生读农工商之书”,提出以“手脑并用”、“做学合一”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职业教育要让“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而塑造“金的人格”则是终生职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新青年的必要品质。——摘编自俞启定《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形成的探讨》材料二德意志民族崇尚手工艺和技艺,受过严格训练而获得“师傅”称号是令人尊重的。18世纪80年代,德国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应用于生产和加工。实科学校、专科学校和工业学校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职业教育学校类型。实科学校、专科学校接收有初等学校教育水平但不能顺利升学的学生,工业学校是半工半读学校,专为底层社会儿童开设。德国公民普遍认为,具有某种职业资格是实现人才社会价值的先决条件。国家在教育方面,大力投入经费,推动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当时德国的学校职业教有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专门传授职业技能的学校,另一种是业余补习学校。——摘编自黄日强《传统国素对英德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比较》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兴起的原因,概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答案】(1)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民族危机日益加重;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思想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西方思想的传入;黄炎培等职业教育家的倡导。主要内容:职业教育既为个人谋生,又服务于社会;知识与技能并重;注重道德教育;解决就业和实现个人价值;终身职业教育。(2)特点:为工业革命服务;类型多样(形式多样);生源覆盖面广,普及程度高;专职教育与业余教育相结合;政府推动,社会重视。社会价值:培养社会实用人才;推动德国的工业革命;解决就业问题;关注社会底层,缓和社会矛盾;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促进教育的完善。【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初以来,在“教育救国”的思潮下,黄炎培等一批职业教育家‘教育救国’的思潮下”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实业救国思想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西方思想的传入及黄炎培等职业教育家的倡导等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可归纳出职业教育既为个人谋生,又服务于社会;根据材料“提出以‘手脑并用’、‘做学合一’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可归纳出知识与技能并重;根据材料“塑造‘金的人格’则是终生职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可归纳出注重道德教育;从个人价值和就业情况来看,解决就业和实现个人价值;根据材料“职业教育要让‘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可归纳出终身职业教育。【小问2详解】特点:根据材料“实科学校、专科学校和工业学校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职业教育学校类型”可归纳出为工业革命服务;从学校的类型来看,类型多样(形式多样);从材料中的生源覆盖率来看,生源覆盖面广,普及程度高;从教育的发展来看,专职教育与业余教育相结合;根据材料“一种是专门传授职业技能的学校,另一种是业余补习学校”可归纳出政府推动,社会重视。社会价值: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培养社会实用人才、推动德国的工业革命、解决就业问题、关注社会底层,缓和社会矛盾、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及促进教育的完善等角度进行分析。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对比法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表为某同学整理的一个对比学习表格。对比20世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围绕“经济政策探索与调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运用相关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出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论题: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推动世界经济的不断进步。论述: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国内经济危机,为应对危机,列宁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和发展了苏俄的经济,巩固国内政权,为以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打下了基础。斯大林逐步废止了新经济政策,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通过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一跃成为世界大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引发了美国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果断调整政策,积极干预,美国逐渐摆脱危机。1973年石油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再度调整经济政策,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迎来高速增长。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优化了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不断进步。【示例二】论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逐渐相互借鉴,相互影响。论述:面对经济和政治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使经济逐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大萧条发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成功摆脱困境,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借鉴了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了以国家宏观调控为主,推行市场化的发展模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经济发展模式无国界之分。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示例三】论题:市场在经济改革中的作用(地位)日益突显。论述:斯大林模式形成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下放权力,减少干预为主要手段的社会主义改革不断推进,在市场的作用之下,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国在1992也年明确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积极融入世界市场,在全球化浪潮之下,取得丰硕成果;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逐渐放弃了凯恩斯主义,纷纷减少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经济出现新一轮高增长。市场经济虽非万能,然从20世纪人类经济发展历程看,市场的主体作用日益突显。【解析】从表格中所涉及的内容可得出,包括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与地区的政策调整或者改革的内容,因此可得出论题为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推动世界经济的不断进步。论述时,可选择其中一到两个知识点进行阐述说明。如选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及二战后美国政策的调整等。阐述这些政策调整对本国及世界所产生的影响。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宋朝社会保障机构有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与漏泽园等。福田又称作佛教徒的功德田。北宋福田院设在东京(今河南开封),由开封府直接派人管理,收养对象为首都一地的老幼残疾且无依无靠的贫困人口。宋徽宗多次下诏敦促各州府建立养老济贫机构,居养院、安济坊到宋徽宗时最为普及完善,遍及全国各州郡。到南宋时,发展出专业性的收养机构,如安老坊、婴儿局等。大宋律法《宋刑统》对社会保障救济作出规范,政府对执行不力的官员给予严厉惩办,并定期派“监司巡历检察”。宋朝的医疗济贫机构叫医药惠民局,北宋时创立,其中的安济坊作为专门性的扶贫机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