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检测:全册综合测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解析版)_第1页
期末检测:全册综合测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解析版)_第2页
期末检测:全册综合测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解析版)_第3页
期末检测:全册综合测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解析版)_第4页
期末检测:全册综合测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册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勇于担当的民族。下表空自处与人物相对应的事件是()民族英雄林则徐邓世昌杨靖宇张自忠历史事件血战黄海东北抗日枣宜会战A.虎门销烟 B.戊戌变法 C.收复新疆 D.武昌起义【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信息“林则徐”结合所学知识,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A正确;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等,排除B;左宗棠收复新疆,排除C;林则徐与武昌起义无关,排除D。故选A。2.1861年,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写到:“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在信中,雨果谴责的是()A.英国殖民者 B.英法联军C.沙俄侵略军 D.八国联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861年和关键信息“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史实,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3.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这里”是指()A.武汉 B.上海 C.沈阳 D.南京【答案】D【解析】根据课本所学,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占领南京后改名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首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屠杀。所以“这里”是指南京。D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点睛:本题的关键理解题意,“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日军的暴行在这里罄竹难书”,所以“这里”是太平天国和日军都到达的地方,选择两者的共同点。4.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面对这一状况,美国采取的措施是()A.支持清政府变法维新 B.积极争取在华设厂的权利C.支持清政府反抗外来侵略 D.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7年,面对列强掀起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D项正确;美国没有支持清政府变法维新,排除A项;积极争取在华设厂的权利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美国也没有支持清政府反抗外来侵略,排除C项。故选D项。5.以下示意图反映出列强勒索的赔款数额逐渐增多 B.列强割占的领土面积越来越大C.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沿海向内地延伸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答案】C【解析】根据示意图可知,《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都在东南沿海地区,《天津条约》中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延伸到长江流域,《马关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已经深入中国腹地。所以示意图反映出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沿海向内地延伸。ABD项在示意图中无法看到,C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各个条约开放所涉及的城市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表现出由沿海深入内地的过程。6.“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 B.贪官恶霸横行乡里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直隶一带兴起,他们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7.“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辱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御意识的全部丧失”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该材料观点的是()A.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反帝活动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民族抵御意识的全部丧失”可知,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A符合题意;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威胁,故B不符合题意;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使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和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故C不符合题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这是清政府外交机构近代化的表现之一,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某中学话剧社准备排演一个历史剧,下图文框中是其拟出的该剧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第一幕:武昌首义第二幕:民国建立第三幕:清朝告终第四幕:约法颁布A.近代开端 B.国家统一 C.军阀割据 D.走向共和【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武昌起义、民国建立即中华民国建立、清朝告终、约法颁布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它们都属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向共和过程中的重要史实,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走向共和,D项正确;近代史的开端指的是鸦片战争,排除A项;“国家统一”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军阀割据”,排除C项。故选D项。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他们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这表明辛亥革命()A.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B.对美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完全抛弃中国政治传统【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但是最终失败了,由此可见,资本主义道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在中国走不通,B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A。10.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提倡实业救国C.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D.提倡民主、科学【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的“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所以D项符合题意;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提倡实业救国不是思想解放运动,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观点,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11.如图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答案】C【解析】依据图片提示信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可知是五四运动。结合课本所学,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来得到了各地学生以及各界的广泛支持,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正确;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A排除;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B排除;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D排除;故选C。12.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国民革命 D.土地革命【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国民革命开始,到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失败,故C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故A不符合题意;二次革命发生在1913年,故B不符合题意;土地革命是从1927年到1937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中共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大会,以下会议与内容搭配正确的是()A.中共一大—焕然一新 B.八七会议—领导工人C.遵义会议—开天辟地 D.中共七大—生死攸关【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的召开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A项正确;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排除B项;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C项;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14.下列是小张同学学习“北伐战争”一课后所作的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A.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主战场在湖南、湖北C.消灭了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三派军阀 D.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湖南和湖北是北伐战争的主战场。先后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和运动蓬勃发展起来,所以有误的一项是C,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5.下列事件与其内容或意义对应正确的是()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②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③秋收起义: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④三湾改编:在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对领导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秋收起义中的三湾改编在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对领导,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由此可知,①②④正确,③错误。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16.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局面,主要内容包括①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②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③抗日根据地为战略阵地④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工农武装割据”局面是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故①②④符合题意,抗日根据地出现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③,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7.“长征路上走出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两代伟人,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全部成员,走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位国家主席……,走出了人民解放军的9位元帅,8位大将和90%以上的开国上将、中将、少将。”你从这段材料中获得的最主要信息是()A.长征是宣言书 B.长征是宣传队C.长征是播种机 D.长征保存了党的基干力量【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全部成员”“5位国家主席、代主席走出了人民解放军的9位元帅,8位大将和90%以上的开国上将、中将、少将”反映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保存了党的基干力量,据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故选D。18.“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中国共产党‘逼蒋抗日’方针以及绥远抗战胜利的影响之下,张学良、杨虎城率领的东北军、西北军,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并向全国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材料中事件的解决()A.标志着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开始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D.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符合题意;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开始,A排除;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C排除;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D排除。故选择B。19.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思想界主要是围绕东西文化孰优孰劣进行比较、评判和论争。而自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后,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资源的重视则成为其主要共识。当时思想界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A.反思新文化运动中存在的不足 B.提振民族精神以抵抗日本侵略C.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抨击国民党政府的专制与独裁【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后,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资源的重视是要提振中华民族精神以抵抗日本侵略,故选B项﹔当时思想界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提振中华民族精神以抵抗日本侵略,而不是反思新文化运动中存在的不足,排除A项﹔材料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民政府的专制无关,排除CD项。20.下列四部影视作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民英勇抗敌的事迹。其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敌为主题的有()①《地道战》②《地雷战》③《血战台儿庄》④《小兵张噶》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①③①【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①《地道战》②《地雷战》④《小兵张噶》都是敌后战场的事迹,而③《血战台儿庄》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内容。故A正确;排除BCD。21.1938年6∼9月,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日军投入兵力达40余万,中国配置兵力约100万,日军的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由此可见,武汉会战体现了中国战场A.正面战场第一次大会战的战况 B.抗战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作战特点C.迅速进入抗日战争大反攻阶段 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日军投入兵力达40余万,中国配置兵力约100万,日军的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的信息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兵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选D。22.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较大变化,观察下表,分析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年689家33亿27万多1920年1795家50亿55万多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助力C.民族工业打败了外国资本 D.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可知中国民族工业的厂家、拥有资本和工人人数,都在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1918年,是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选项D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浪潮,A排除;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助力,不符合史实,B排除;民族工业打败了外国资本,不符合史实,C排除。故选D。23.近代中国,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屐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C.宣读婚誓,携手同归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民国时期社会风尚变化的认识,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辩、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ABC三项都是民国初年移风易俗的表现,D项体现了缠足和用大人等称呼,属于旧习俗,本题选D。24.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的一件大事是()A.京师同文馆成立 B.京师大学堂创办C.科举制度被废除 D.“明定国是”诏书颁布【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同盟会成立是在1905年,这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的一件大事是科举制度被废除,C项正确;京师同文馆成立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排除A项;京师大学堂创办和“明定国是”诏书颁布是在戊戌变法时期,排除BD项。故选C项。25.下列有关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A.聂耳—《黄河大合唱》 B.郭沫若—《雷雨》C.齐白石—《愚公移山》 D.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赵树理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典型的代表作是《小二黑结婚》,D项正确;聂耳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排除A项;郭沫若的作品是《女神》,排除B项;徐悲鸿的作品是《愚公移山》,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两组学习成果。请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回答下列问题。【第一小组同学的学习成果——数轴上学历史】“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此,他们绘制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第二小组同学的学习成果——情境中看历史】中国进入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压迫下,逐渐病入膏肓。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名医”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他们觉得用“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思想疗法”来形容这一场场“救治行动”非常恰当。(1)根据第一小组同学学习成果,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因为哪两个历史事件?说说“开始下降”的事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推测第二小组同学所说的一场场“救治行动”各指什么运动。①自我疗伤:__________②温药慢治:__________③猛药重治:__________④思想疗法:__________(3)“猛药重治”中的领导人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4)尽管“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5)据第一小组同学学习成果,从B段转为C段的历史性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答案】(1)“开始下降”:鸦片战争。“降到谷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3)孙中山;三民主义。(4)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探索救亡图存道路;都追求独立富强;都推动近代化进程。(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解析】【小问1详解】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源于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选择第一个事件: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并与1842年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小问2详解】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应该属于“自我疗伤”;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是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戊戌变法应该是“温药慢治”,辛亥革命则是“猛药重治”;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应该是“开颅洗脑”。【小问3详解】结合材料和联系第(2)问可知辛亥革命“猛药重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小问4详解】纵观材料,无论是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激进派学习西方思想,都体现了主张向西方学习;都探索救亡图存道路;都追求独立富强;都推动近代化进程。【小问5详解】结合图示可知,从B段转为C段的历史性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点睛】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增强广大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包头某校八年级开展“建党100周年”手抄报评比活动。回首党的风雨百年,一路走来,有太多值得我们铭记的奋斗诗篇和卓越历程。(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诞生的意义。材料二人民军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克服了无数艰难困苦,最终战胜了敌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2)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有何意义?材料三正是在这危急的关头,毛主席挽救了红军。他力主放弃会合二、六军团……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主动,打几个胜仗,使部队得以稍事休整。他的主张得到大部分同志的赞同。于是,部队在十二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3万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刘伯承《回顾长征》(3)红军进入贵州后,中共中央召开了哪一重要会议?该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有哪些?材料四1945年8月到10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内和平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中国共产党依靠千百万农民的支持,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做主。(4)材料四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哪一历史事件?材料四认为,国共双方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五时间军事行动或战役意义1947夏A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B1949年4月C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5)根据所学知识填充上表内容。【答案】(1)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3)遵义会议。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重庆谈判。农民的支持。(5)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C.渡江战役(或强渡长江)【解析】【小问1详解】“事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等角度分析。【小问2详解】“事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南昌起义。“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小问3详解】“会议”,依据材料信息“于是,部队在十二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3万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遵义会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小问4详解】“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四信息“1945年8月到10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内和平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得出:重庆谈判。“主要原因”,依据材料四信息“随后,中国共产党依靠千百万农民的支持,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得出:农民支持。【小问5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年9月—1949年1月的三大战役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渡江战役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的抗日战争纪念日。材料二坚持华北游击战,同日寇力争山西全省的多数乡村,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多打小胜仗,兴奋士气,用以影响全国……克服危机,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面。——毛泽东致电中共中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