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制造与导航方案_第1页
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制造与导航方案_第2页
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制造与导航方案_第3页
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制造与导航方案_第4页
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制造与导航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制造与导航方案TOC\o"1-2"\h\u29364第一章智能制造概述 2153811.1智能制造发展背景 260431.2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制造现状 288921.3智能制造关键技术 36700第二章智能设计与研发 3213912.1虚拟样机设计 3188822.2参数化设计 4153032.3仿真分析与优化 429901第三章智能生产与管理 5137413.1智能生产线构建 591273.2生产过程监控与调度 5109103.3质量管理与追溯 615097第四章智能检测与维护 646934.1检测技术与设备 6190444.2故障预测与诊断 785764.3维护决策与优化 712613第五章导航技术概述 8189085.1导航技术发展历程 8212005.2航空航天行业导航需求 81215.3导航技术发展趋势 97130第六章卫星导航系统 989166.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概述 9286746.2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发展 9230026.3卫星导航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10284第七章惯性导航系统 1046457.1惯性导航原理 11274087.2惯性导航设备与系统 1168887.3惯性导航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1132649第八章组合导航技术 12187848.1组合导航原理 12184608.2组合导航系统设计 12114738.3组合导航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1315075第九章智能导航与控制 13325919.1智能导航算法 13155069.1.1概述 1386769.1.2算法实现 1393619.2导航与控制系统集成 1499379.2.1概述 14232119.2.2集成方法 14171529.3智能导航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1490279.3.1飞机导航 1420209.3.2无人机导航 1556869.3.3航天器导航 154429第十章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制造与导航发展策略 152402110.1政策法规与标准制定 152842010.1.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5168710.1.2制定行业标准 15413910.1.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51163810.2产业链协同发展 152629210.2.1优化产业链结构 16257610.2.2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 162749610.2.3培育产业链龙头企业 163149710.3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 161212210.3.1加强人才培养 161183910.3.2激发技术创新活力 161989410.3.3推进国际合作 16第一章智能制造概述1.1智能制造发展背景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途径,得到了各国及企业的高度重视。智能制造是指利用信息化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其发展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制造业竞争愈发激烈。各国纷纷将智能制造作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需要通过智能制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3)市场需求多样化: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企业需要通过智能制造实现个性化定制和快速响应。(4)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能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持,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1.2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制造现状航空航天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制造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化设计:航空航天产品研发过程中,数字化设计已成为主流,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等手段,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和质量。(2)自动化制造:航空航天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采用自动化设备,如、数控机床等,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3)信息化管理:航空航天企业通过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等信息系统,实现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的信息集成和协同。(4)网络化协同:航空航天企业通过搭建云计算平台,实现设计、制造、测试等环节的协同工作,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1.3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和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制造过程中的设备、物料、人员等要素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效率。(2)大数据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优化生产计划和调度,提高生产质量。(3)云计算技术: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制造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动态分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4)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包括智能设计、智能诊断、智能优化等,提高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水平。(5)技术:技术在航空航天行业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6)增材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技术,又称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行业中的应用,实现复杂零件的快速制造,降低生产成本。(7)边缘计算技术:边缘计算技术通过将计算任务分散到网络边缘,降低数据传输延迟,提高制造过程的实时性。第二章智能设计与研发2.1虚拟样机设计航空航天行业的快速发展,虚拟样机设计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智能设计手段。虚拟样机设计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将产品各部分的几何模型、物理属性和运动特性等信息进行集成,实现对产品功能的预测和分析。在航空航天行业中,虚拟样机设计具有以下优势:(1)缩短研发周期:虚拟样机设计可以在产品实际制造之前,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从而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2)提高设计质量:通过虚拟样机,设计人员可以直观地观察产品各部分的运动关系和干涉情况,及时发觉设计缺陷,提高设计质量。(3)优化资源配置:虚拟样机设计可以实现设计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研发效率。(4)降低试验风险:虚拟样机设计可以在不进行实际试验的情况下,预测产品的功能,降低试验风险。2.2参数化设计参数化设计是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参数化设计通过将设计参数与产品几何模型相关联,实现对产品模型的自动调整和优化。参数化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提高设计效率:参数化设计可以快速调整设计参数,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2)便于产品系列化:通过参数化设计,可以方便地实现产品系列化,提高生产效率。(3)优化设计过程:参数化设计可以实现设计过程的自动化,降低设计成本。(4)提高产品适应性:参数化设计可以方便地调整产品结构,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在航空航天行业中,参数化设计已广泛应用于飞机、卫星等产品的设计中。2.3仿真分析与优化仿真分析与优化是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产品模型的仿真分析,可以预测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功能,为设计优化提供依据。以下是仿真分析与优化在航空航天行业中的应用:(1)结构强度分析:通过对飞机、卫星等结构进行仿真分析,评估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产品安全可靠。(2)流体动力学分析:通过仿真分析,研究飞机、卫星等在飞行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特性,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3)热场分析:对飞机、卫星等产品的热场进行仿真分析,优化热管理系统,提高产品功能。(4)控制系统分析:对飞机、卫星等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评估其功能和稳定性,优化控制系统设计。(5)多学科优化:通过多学科优化方法,对飞机、卫星等产品的多个功能指标进行综合优化,实现整体功能的提升。通过仿真分析与优化,航空航天行业可以不断提高产品的功能和可靠性,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第三章智能生产与管理3.1智能生产线构建航空航天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生产线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智能生产线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设备选型与集成智能生产线需选用具有高度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设备,如、数控机床、自动化检测设备等。同时将这些设备通过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2)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智能控制系统是智能生产线的核心,主要包括生产调度、设备监控、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功能。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3)生产线布局优化智能生产线布局应考虑生产流程的连贯性、物料流动的合理性等因素。通过优化生产线布局,减少物料搬运距离,降低生产成本。3.2生产过程监控与调度生产过程监控与调度是智能生产线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设备运行状态、物料消耗、生产进度等。将这些数据传输至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实时处理与分析。(2)生产调度优化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实时数据,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分配。通过优化生产调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故障诊断与预测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识别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实现故障的预测与诊断。3.3质量管理与追溯质量管理和追溯是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检测与监控采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实时质量检测。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监控产品质量波动,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2)质量追溯系统建立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与产品信息进行关联。在产品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定位问题源头,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3)质量改进与优化通过对质量数据的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功能,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以上措施,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制造与导航方案中的智能生产与管理得以实现,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四章智能检测与维护4.1检测技术与设备我国航空航天行业的飞速发展,智能检测技术在保障飞行器安全、提高飞行效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能检测技术与设备主要包括无损检测、视觉检测、声学检测等。无损检测技术通过对飞行器结构、材料进行非侵入性检测,可实时掌握其内部缺陷、裂纹等状况,为飞行器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当前,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等。超声波检测具有检测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适用于飞行器结构件的内部缺陷检测;磁粉检测适用于检测飞行器表面的微小裂纹;涡流检测则适用于检测飞行器结构内部的微小裂纹和腐蚀。视觉检测技术通过图像处理与分析,对飞行器表面的缺陷、损伤进行识别和定位。该技术具有实时性、高分辨率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当前,视觉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基于图像处理的缺陷识别等。声学检测技术通过分析飞行器噪声信号,识别其结构损伤、故障等。该技术具有非接触、远距离等特点,适用于飞行器运行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声学检测主要包括声发射检测、噪声信号处理等方法。4.2故障预测与诊断故障预测与诊断技术是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制造与导航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飞行器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可以提前发觉潜在故障,降低飞行风险。故障预测技术主要包括基于模型的故障预测、基于数据的故障预测等。基于模型的故障预测通过对飞行器各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预测其未来可能出现的故障。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但需要对飞行器各系统有深入了解。基于数据的故障预测则通过收集飞行器运行过程中的历史数据,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建立故障预测模型。故障诊断技术主要包括基于信号的故障诊断、基于知识的故障诊断等。基于信号的故障诊断通过对飞行器各系统的信号进行分析,识别故障类型和部位。该方法适用于飞行器运行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基于知识的故障诊断则通过构建专家系统,运用飞行器故障诊断知识,对故障进行识别和定位。4.3维护决策与优化维护决策与优化技术在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制造与导航方案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飞行器维护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可以优化维护策略,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维护决策技术主要包括基于规则的维护决策、基于数据的维护决策等。基于规则的维护决策通过对飞行器维护规则进行分析,制定维护计划。该方法适用于飞行器常规维护。基于数据的维护决策则通过收集飞行器运行过程中的维护数据,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优化维护策略。维护优化技术主要包括基于遗传算法的维护优化、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维护优化等。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是智能优化算法的代表,它们通过模拟生物进化、群体行为等过程,对飞行器维护策略进行优化。这些方法在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智能检测与维护技术在航空航天行业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飞行器安全功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飞行效率。我国航空航天行业的不断发展,智能检测与维护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五章导航技术概述5.1导航技术发展历程导航技术作为人类摸索自然、拓展活动空间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远古时期。早期导航技术主要依靠自然界的现象,如太阳、星辰等。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航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古代的指南针到近代的无线电导航,再到现代的卫星导航系统,导航技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20世纪初,无线电导航技术的出现,为航空航天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随后,惯性导航、星光导航等技术相继问世,进一步提高了导航精度和可靠性。我国导航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北斗”导航系统,我国导航技术正朝着国际一流水平迈进。5.2航空航天行业导航需求航空航天行业对导航技术的需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精度:航空航天器在飞行过程中,需要精确知道自己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以保证飞行安全和任务顺利进行。(2)高可靠性:航空航天器在极端环境下飞行,导航系统必须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以保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3)抗干扰能力:航空航天器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电磁干扰,导航系统需要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保证导航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4)多模导航:航空航天器在执行任务时,可能需要同时使用多种导航手段,如惯性导航、卫星导航、无线电导航等,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导航需求。5.3导航技术发展趋势航空航天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航技术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集成化:将多种导航技术集成于一体,实现多功能、多模态导航,提高导航系统的综合功能。(2)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导航系统的自主决策能力,减少对人工干预的依赖。(3)精确化:通过优化算法和传感器技术,进一步提高导航精度,满足航空航天器的高精度导航需求。(4)网络化:构建导航信息网络,实现导航数据共享和协同处理,提高导航系统的整体效能。(5)抗干扰能力:研究新型抗干扰技术,提高导航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6)绿色环保:关注导航技术对环境的影响,研发环保型导航系统,降低能耗和污染。第六章卫星导航系统6.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概述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信息技术,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高精度、实时、全天候的位置和时间信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包括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欧洲伽利略系统(Galileo)以及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主要包括导航卫星、卫星星座、卫星通信链路等;地面段主要包括导航卫星控制中心、地面跟踪站、数据传输链路等;用户段主要包括导航接收机、数据处理与显示设备等。6.2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北斗系统已具备全球覆盖能力,成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试验阶段:1984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性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诞生。(2)区域组网阶段:2000年至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4颗北斗导航卫星,实现了区域覆盖。(3)全球组网阶段:2017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全球组网阶段。6.3卫星导航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卫星导航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飞行器导航:卫星导航技术为飞行器提供精确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实现飞行器的自主导航。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飞行器的轨迹,保证飞行安全。(2)航空交通管理:卫星导航技术在航空交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实现飞行器精确的航迹监控,提高航空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3)卫星遥感:卫星导航技术为卫星遥感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时间信息,有助于提高遥感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卫星遥感在气象、地质、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4)卫星通信:卫星导航技术为卫星通信提供精确的时间同步,保证通信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卫星通信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如卫星电话、卫星电视等。(5)无人机导航:卫星导航技术在无人机导航中具有广泛应用。通过卫星导航系统,无人机可以实现自主飞行、精确定位和任务执行。(6)航天器测控:卫星导航技术在航天器测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航天器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保证航天器的正常运行。卫星导航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七章惯性导航系统7.1惯性导航原理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不依赖于外部信号的自主导航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基于牛顿力学定律,通过测量载体自身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从而确定载体的位置、速度和姿态。惯性导航系统主要包括惯性测量单元(IMU)、计算机系统和导航算法三部分。惯性导航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加速度测量:惯性导航系统通过加速度计测量载体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加速度,经过积分运算,得到载体的速度和位移。(2)角速度测量:惯性导航系统通过陀螺仪测量载体在惯性坐标系中的角速度,经过积分运算,得到载体的姿态。(3)姿态更新:根据角速度积分得到的姿态信息,对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测量数据进行坐标变换,使其在导航坐标系中保持一致。7.2惯性导航设备与系统惯性导航设备主要包括惯性测量单元(IMU)、计算机系统和导航算法。(1)惯性测量单元(IMU):IMU是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由加速度计、陀螺仪和温度传感器组成。加速度计用于测量载体的加速度,陀螺仪用于测量载体的角速度,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设备的工作环境。(2)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是惯性导航系统的大脑,负责对IMU输出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载体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计算机系统通常包括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等。(3)导航算法:导航算法是惯性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用于根据IMU输出的原始数据计算载体的位置、速度和姿态。导航算法主要包括误差修正算法、姿态更新算法和数据融合算法等。7.3惯性导航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惯性导航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应用场景:(1)飞行器导航:惯性导航系统为飞行器提供自主导航能力,保证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中准确、稳定地飞行。在飞行器导航中,惯性导航系统可应用于无人飞行器、有人驾驶飞机、导弹等。(2)卫星导航:惯性导航系统与卫星导航系统相结合,可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导航。在卫星导航中,惯性导航系统可用于卫星发射、轨道控制、卫星姿态确定等。(3)航天器返回:在航天器返回地球过程中,惯性导航系统为航天器提供准确的姿态和位置信息,保证航天器安全、平稳地返回。(4)空间探测:惯性导航系统在空间探测任务中,为探测器提供自主导航能力,保证探测器在复杂空间环境中准确、稳定地飞行。(5)其他应用:惯性导航系统还可应用于飞行器防抖、飞行器姿态稳定、飞行器自动驾驶等领域,提高飞行器的功能和安全性。第八章组合导航技术8.1组合导航原理组合导航技术,又称集成导航技术,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导航系统进行融合,利用各自系统的优点,弥补单一导航系统的不足,从而提高导航精度、可靠性和鲁棒性。组合导航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信息融合、数据预处理、状态估计和导航参数输出等环节。传感器信息融合是对来自不同导航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以获得更全面的导航信息。数据预处理环节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去噪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状态估计环节通过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算法,实现对导航参数的精确估计。导航参数输出环节将估计得到的导航参数提供给用户,以满足导航需求。8.2组合导航系统设计组合导航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系统选型:根据导航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导航系统进行组合。常见的组合方式有惯性导航系统(IN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组合、INS与GLONASS组合等。(2)硬件设计:设计组合导航系统的硬件平台,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等。(3)软件设计:开发组合导航系统的软件,实现对各导航系统的数据融合、状态估计和导航参数输出等功能。(4)系统测试与优化:对组合导航系统进行实地测试,评估其功能指标,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优化。8.3组合导航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组合导航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应用场景:(1)飞行器导航:组合导航技术可应用于飞行器自主导航,提高飞行器的定位精度和飞行安全性。(2)卫星导航:卫星导航系统中的组合导航技术,可提高卫星的轨道精度和定位能力。(3)无人机导航:无人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组合导航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定位,保证无人机按预定航线飞行。(4)航天器交会对接:航天器交会对接过程中,组合导航技术为航天器提供精确的相对位置和速度信息,保证对接过程顺利进行。(5)深空探测:在深空探测任务中,组合导航技术能够帮助探测器实现高精度轨道控制,提高探测任务的成功率。组合导航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导航系统的功能,保障航空航天任务的安全和顺利进行。第九章智能导航与控制9.1智能导航算法9.1.1概述智能导航算法是现代航空航天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核心在于利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实现对飞行器的高精度、自主导航。智能导航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深度学习算法: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对大量数据进行训练,提取图像特征,实现目标识别、定位和跟踪。(2)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随机森林等,用于对飞行器进行路径规划、避障和导航。(3)滤波算法:如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用于对导航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和滤波,提高导航精度。9.1.2算法实现智能导航算法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获取飞行器周围环境信息,如图像、速度、加速度等。(2)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去噪、归一化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3)特征提取:利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关键特征。(4)算法决策:根据提取的特征,通过滤波、规划等算法,实现对飞行器的导航和控制。9.2导航与控制系统集成9.2.1概述导航与控制系统集成是将智能导航算法与飞行器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飞行器的自主导航与控制。集成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硬件设备:包括导航传感器、执行机构、计算机等。(2)软件系统:包括导航算法、控制算法、操作系统等。(3)通信接口:实现导航与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9.2.2集成方法导航与控制系统的集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硬件集成:将导航传感器、执行机构等硬件设备与飞行器主体结构进行连接,实现硬件层面的集成。(2)软件集成:将导航算法、控制算法等软件系统融合到飞行器的操作系统中,实现软件层面的集成。(3)通信集成:通过通信接口,实现导航与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9.3智能导航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9.3.1飞机导航智能导航技术在飞机导航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飞行路径规划:根据飞机的飞行任务和周围环境,智能规划最优飞行路径。(2)精确着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飞机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精确着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