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指南_第1页
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指南_第2页
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指南_第3页
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指南_第4页
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指南TOC\o"1-2"\h\u18104第一章农业生产信息化概述 2302301.1农业生产信息化的意义与作用 2265911.1.1意义 255761.1.2作用 3147051.2我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3247621.2.1现状 394091.2.2发展趋势 36388第二章农业生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4291082.1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494342.2农业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 4314612.3农业信息存储与管理 429501第三章农业生产信息化技术与产品 5327643.1农业物联网技术 522593.1.1技术概述 5286113.1.2技术应用 5190803.2农业大数据技术 540143.2.1技术概述 5295133.2.2技术应用 6217593.3农业智能装备 6228413.3.1技术概述 691303.3.2技术应用 61388第四章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 624594.1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 6313874.2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流程 72874.3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规范 710873第五章农业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8234045.1农业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架构 8221465.2农业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功能 8155235.3农业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运营管理 816515第六章农业生产信息化应用案例 973706.1精准农业应用案例 9287196.1.1案例背景 975556.1.2应用措施 9159876.1.3应用效果 9170366.2农业电商应用案例 1072836.2.1案例背景 10192876.2.2应用措施 10315666.2.3应用效果 1077326.3农业产业链应用案例 1089846.3.1案例背景 10311946.3.2应用措施 11314146.3.3应用效果 112150第七章农业生产信息化政策与法规 1139647.1农业生产信息化政策体系 1117857.1.1政策背景 11252687.1.2政策体系构成 1139997.2农业生产信息化法规建设 12298237.2.1法规背景 12161707.2.2法规体系构成 12324367.3农业生产信息化政策与法规实施 12325477.3.1政策与法规的宣传与培训 12101437.3.2政策与法规的执行与监督 12153597.3.3政策与法规的修订与完善 1229649第八章农业生产信息化人才培养与培训 13210478.1农业生产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 13141788.2农业生产信息化培训体系 1343478.3农业生产信息化人才评价与激励 132643第九章农业生产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14265139.1国际农业生产信息化发展概况 1484379.2农业生产信息化国际合作机制 14150129.3农业生产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培训 1512406第十章农业生产信息化未来发展展望 15231710.1农业生产信息化发展趋势 15232210.2农业生产信息化战略布局 1698510.3农业生产信息化创新与突破 16第一章农业生产信息化概述1.1农业生产信息化的意义与作用1.1.1意义农业生产信息化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资源、生产要素、生产过程和农产品市场进行有效管理和优化配置,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农业生产信息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信息化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从传统的粗放型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农民可以更加精确地掌握作物生长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信息化有助于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优化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化可以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提高市场流通效率,促进农产品增值。1.1.2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农业生产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信息化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平台,有助于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农业生产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提升农民素质和收入:信息化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助力乡村振兴。1.2我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1.2.1现状我国农业生产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已涵盖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农业生产信息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化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我国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农业生产信息化提供了保障。1.2.2发展趋势农业生产智能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将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农业信息服务个性化:农业信息化将更加注重满足农民个性化需求,为农民提供精准、高效的信息服务。农业产业链整合:农业生产信息化将推动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农业区域差异化发展:农业生产信息化将充分考虑区域特点,推动农业区域差异化发展。第二章农业生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2.1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是农业生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为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高效、稳定的信息传输通道。以下是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关键内容:(1)网络规划与布局:根据我国农业地理分布、农业生产特点及信息化需求,合理规划农业信息网络布局,保证网络覆盖全面,满足农业生产各环节的信息传输需求。(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提高网络接入速度,提升农业信息传输效率。同时充分利用无线网络、卫星通信等手段,解决偏远地区的信息传输问题。(3)网络互联互通:推动农业信息网络与其他行业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4)网络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保证农业信息传输的安全、可靠。2.2农业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农业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是农业生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环节。以下是农业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的主要内容:(1)农业信息采集技术:采用现代化的传感器、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实时采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包括气象、土壤、作物生长状况等。(2)信息传输技术:运用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传输手段,将采集到的农业信息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支持。(3)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采集到的农业信息进行快速处理与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2.3农业信息存储与管理农业信息存储与管理是农业生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保障。以下是农业信息存储与管理的主要内容:(1)信息存储技术:采用大数据存储技术,构建农业信息资源库,实现农业信息的高效存储和快速检索。(2)信息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管理制度,对农业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归档,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3)信息安全保障:加强农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定信息安全策略和措施,防止信息泄露、篡改等安全风险。(4)信息资源共享:推动农业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互联互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第三章农业生产信息化技术与产品3.1农业物联网技术3.1.1技术概述农业物联网技术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处理和利用,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农业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等。3.1.2技术应用(1)农业环境监测: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气象、水质等农业环境因素,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农业生产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追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4)农业智能决策支持:利用物联网技术收集和分析农业生产数据,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建议。3.2农业大数据技术3.2.1技术概述农业大数据技术是指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处理和利用,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农业大数据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挖掘等环节。3.2.2技术应用(1)农业生产趋势预测: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和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依据。(2)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农业资源利用情况,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3)农业灾害预警与防控:通过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农业灾害发生情况,为灾害预警和防控提供支持。(4)农产品市场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农产品市场供需状况,为农业生产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3.3农业智能装备3.3.1技术概述农业智能装备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智能化操作。农业智能装备主要包括农业、智能控制系统、无人机等。3.3.2技术应用(1)农业:农业能完成农业生产中的种植、施肥、喷药、收割等任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农业环境参数,自动调节农业生产设施,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3)无人机: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可用于病虫害监测、作物生长监测、农业保险理赔等,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4)农业信息化设备:如智能温室、智能灌溉系统等,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第四章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4.1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是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农产品质量为目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管理模式。构建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体系目标: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根本目标。(2)制定体系规划:根据农业生产特点、资源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规划。(3)搭建技术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搭建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技术平台。(4)完善政策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提供政策支持。(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备信息技术、农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专业化人才队伍。4.2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流程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手段,实时采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2)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有用的信息。(3)决策支持:根据处理后的信息,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依据。(4)智能控制: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控。(5)信息反馈: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4.3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规范为保证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以下规范应予以遵循:(1)数据采集规范:明确数据采集的内容、方法、周期等,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完整。(2)数据处理规范:建立数据处理流程,保证数据处理的高效、准确。(3)信息安全规范: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制定信息安全防护措施,保证信息不被泄露、篡改。(4)信息发布规范: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制度,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准确、权威。(5)人员培训规范: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保证农业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第五章农业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5.1农业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架构农业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架构主要包括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三个部分。数据层是农业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基础,负责收集、整合和处理农业数据,包括空间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农作物数据等。数据层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接口,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与交换。服务层是农业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核心,主要包括数据处理与分析服务、决策支持服务、信息推送服务等。服务层通过构建高效、稳定的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便捷、实用的信息服务。应用层是农业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展示层,主要包括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用户端应用。应用层通过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决策支持和信息互动。5.2农业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功能农业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具备以下功能:(1)数据采集与整合:平台能够自动收集各类农业数据,并通过数据清洗、转换和整合,形成统一的农业大数据资源库。(2)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平台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农业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用户提供种植、养殖、防灾减灾等决策支持。(3)信息推送与互动:平台根据用户需求,定期推送农业政策、市场行情、技术指导等信息,同时提供在线咨询、交流互动等功能。(4)智能化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5)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农资购买、农产品销售、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升级。5.3农业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运营管理农业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的运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台建设与维护:保证平台系统稳定运行,定期更新数据资源,优化服务功能。(2)用户服务与支持:为用户提供及时、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3)合作伙伴管理:与农业企业、科研机构、部门等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4)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加强平台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保证用户信息不被泄露。(5)政策法规遵守: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平台运营合规性。(6)平台推广与宣传: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宣传推广农业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平台知名度和影响力。第六章农业生产信息化应用案例6.1精准农业应用案例6.1.1案例背景精准农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环境和农产品的精准管理。以下以某地区精准农业应用为例,介绍其具体实践。案例地区位于我国北方某粮食主产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但是在过去,由于管理粗放,农业生产效益较低。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当地决定实施精准农业项目。6.1.2应用措施(1)农田土壤检测:利用土壤检测仪器,对农田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土壤养分、水分、pH值等指标,为制定精准施肥方案提供数据支持。(2)精准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制定施肥方案,实现氮、磷、钾等养分的精准供给,提高肥料利用率。(3)农田灌溉管理:利用农田灌溉系统,实时监测农田水分状况,根据作物需水规律进行精准灌溉。(4)农药施用管理:利用无人机、智能喷雾器等设备,实现农药的精准施用,减少农药浪费,降低环境污染。(5)农业物联网:建立农业物联网系统,实时收集农田环境数据,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支持。6.1.3应用效果实施精准农业项目后,该地区粮食产量提高1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20%,农药使用量减少15%,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显著提升。6.2农业电商应用案例6.2.1案例背景农业电商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的在线销售、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以下以某地区农业电商应用为例,介绍其具体实践。案例地区位于我国南方某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是受限于传统销售渠道,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民收益较低。为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益,当地决定发展农业电商。6.2.2应用措施(1)建立电商平台:搭建农业电商平台,为农民提供在线销售、采购和供应链管理服务。(2)农产品品牌培育: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手段,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3)农业物流配送: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农产品快速、安全、高效的配送。(4)农业金融服务: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农民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降低农业风险。(5)农业大数据分析:收集农产品价格、市场供需等数据,为农民提供市场分析和预测服务。6.2.3应用效果实施农业电商项目后,该地区农产品销售额增长30%,农民收益提高20%,农产品流通效率得到显著提升。6.3农业产业链应用案例6.3.1案例背景农业产业链是指农产品从生产、加工、销售到消费的全过程。以下以某地区农业产业链应用为例,介绍其具体实践。案例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某农业强省,拥有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但是在过去,由于产业链条断裂,农产品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优化农业产业链,当地决定实施农业产业链整合项目。6.3.2应用措施(1)农业产业链梳理:对当地农业产业链进行梳理,找出产业链中的瓶颈和不足。(2)农业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的优化。(3)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科技含量。(4)农业品牌建设:打造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5)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为农业产业链各环节提供金融服务,降低农业风险。6.3.3应用效果实施农业产业链整合项目后,该地区农业产业链得到优化,农产品附加值提高20%,农民收益增长15%,农业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第七章农业生产信息化政策与法规7.1农业生产信息化政策体系7.1.1政策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产信息化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旨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7.1.2政策体系构成农业生产信息化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层面政策:国家层面政策主要包括国家发展规划、农业现代化规划、农业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为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提供总体指导和战略规划。(2)部门层面政策:各部门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结合自身职能,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如农业部门制定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制定的《关于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3)地方层面政策:地方根据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推动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4)政策支持与保障: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科技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及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保证政策落地生根。7.2农业生产信息化法规建设7.2.1法规背景农业生产信息化法规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基础。我国逐步加强农业生产信息化法规建设,为农业生产信息化提供法治保障。7.2.2法规体系构成农业生产信息化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包括《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为农业生产信息化提供法律依据。(2)部门规章:各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部门规章,如《农业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与推广管理办法》等。(3)地方性法规:地方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推动本地区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4)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农业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为农业生产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7.3农业生产信息化政策与法规实施7.3.1政策与法规的宣传与培训为提高农业生产信息化政策与法规的知晓率,各级及相关部门需加强政策与法规的宣传与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现场会等形式,使农民、农业企业、基层干部等了解政策与法规内容,提高政策执行力。7.3.2政策与法规的执行与监督各级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生产信息化政策与法规的执行与监督。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保证政策落地生根。对违反政策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保障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7.3.3政策与法规的修订与完善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政策与法规也需要不断修订与完善。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农业生产信息化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政策与法规,为农业生产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持。,第八章农业生产信息化人才培养与培训8.1农业生产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农业生产信息化人才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保证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以下人才培养策略:(1)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根据农业生产信息化的实际需求,调整农业院校专业设置,加大信息化相关课程比重,培养具备信息技术和农业知识双重背景的复合型人才。(2)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农业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合作,共同开展农业生产信息化人才培养项目,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提高师资力量。选拔优秀农业信息化人才担任教师,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我国农业生产信息化人才培养水平。8.2农业生产信息化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生产信息化培训体系,提高农民信息化素养,是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下培训体系构建措施:(1)制定培训规划。根据农业生产信息化发展需求,制定长期和短期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2)建立多元化的培训形式。结合线上和线下培训,开展农民夜校、田间课堂、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3)完善培训内容。涵盖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政策法规、市场信息、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需求。(4)强化培训师资。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专家、教师担任培训师资,提高培训效果。8.3农业生产信息化人才评价与激励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信息化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推动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1)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以能力、业绩和贡献为导向,全面评价农业生产信息化人才,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2)实施差异化激励政策。根据农业生产信息化人才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差异化的激励措施,如职称评定、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选拔和培养具有领导力、创新能力和执行力的人才,为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4)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生产信息化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空间。第九章农业生产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9.1国际农业生产信息化发展概况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农业生产信息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各国纷纷将信息化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加大投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在美洲,美国和加拿大在农业生产信息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物联网等手段,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加拿大则通过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在欧洲,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的农业生产信息化发展也较快。德国通过实施农业数字化战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法国则注重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链的整合,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英国在农业信息化方面,以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核心,提升了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在亚洲,日本和韩国的农业生产信息化发展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果。日本利用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韩国则通过推动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提高了农业竞争力。9.2农业生产信息化国际合作机制为了促进全球农业生产信息化的发展,各国纷纷建立了国际合作机制。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国际合作机制:(1)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作为全球农业领域最具权威的国际组织,FAO致力于推动全球农业生产信息化的进程。FAO通过组织国际会议、发布政策建议和提供技术援助等方式,促进各国在农业生产信息化领域的合作。(2)世界银行:世界银行通过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支持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信息化的建设。同时世界银行还推动各国在农业生产信息化领域的经验交流和合作。(3)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在农业生产信息化领域,通过项目贷款、技术援助和政策建议等方式,支持亚洲地区国家农业生产信息化的建设。(4)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CGIAR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业研究国际合作组织,通过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交流,推动农业生产信息化的全球发展。9.3农业生产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培训为了提高农业生产信息化的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