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_第1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_第2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_第3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_第4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0题,每题2分,共计8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指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B.魏尔肖指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C.细胞学说将人们对生物的研究从宏观领域带入到微观领域D.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2.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B.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C.胰岛素的单体是氨基酸 D.R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3.农谚有云:“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由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B.农作物细胞内自由水越多,越有利于越冬C.农作物从外界吸收的磷酸盐可用于合成ATPD.一次施肥不能太多,避免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烧苗4.下列有关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道蛋白可参与物质运输 B.ATP酶可参与能量转换C.受体蛋白可参与信息交流 D.抗体可参与肌肉收缩5.“RNA世界”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始于RNA,后来进化出DNA和蛋白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只有DNA能携带遗传信息B.DNA双螺旋结构比RNA单链更稳定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D.发挥催化作用的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6.生物学实验常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化,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来确定某些化学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与斐林试剂混合,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B.高温加热后的牛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不会变成紫色C.被苏丹Ⅲ染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时,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是无色变为灰绿色7.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的气孔,甲中①②为目镜,③④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物镜由10×换成40×,则物像的面积是原来的16倍B.若选择甲图中的①③⑥,可观察到最大物像C.与乙相比,丙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少,视野更亮D.换用高倍物镜时,为了避免压碎玻片标本应先提升镜筒8.血液中的胆固醇通常以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形式存在,LDL通过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内陷进入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LDL进入细胞的过程与ATP密切相关C.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受体缺陷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变高,易引发高血脂9.绿叶海蛞蝓是一种软体动物,第一次进食藻类后,将藻类的叶绿体吸入自己的细胞内,此后余生便不再进食。某同学将绿叶海蛞蝓细胞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清晰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质膜③细胞核④叶绿体⑤核糖体A.①③ B.①⑤ C.③④ D.②⑤10.核纤层以网络形式分布于核膜内侧,能维持细胞核正常的形状与大小,有利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隔离与信息交换,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核纤层的结构模式图属于物理模型B.核纤层参与构成细胞骨架C.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由结构①进入细胞核内D.核纤层的隔离作用会减弱细胞核对细胞代谢的控制11.在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用3H标记亮氨酸,被标记的亮氨酸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A.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 B.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C.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12.载体蛋白几乎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生物膜上,图为载体蛋白通过构象改变介导某物质进入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B.该物质不可能是葡萄糖C.载体蛋白构象的改变是可逆的D.载体蛋白的数量会影响该物质的运输速率13.正常情况下,人的小肠对食物的整体消化吸收率为80%~90%,肠道中下列物质的吸收及运输方式不合理的是()A.胆固醇—自由扩散 B.Ca2+—主动运输C.纤维素—胞吞 D.氨基酸—主动运输14.如图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GLT2作为转运蛋白不具有特异性B.Na+-K+泵运输Na+和K+需消耗ATPC.葡萄糖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不同D.细胞质膜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15.人类细胞中已经发现了13种水通道蛋白,其中两类举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水通道蛋白组织分布功能AQP2肾集合管增加集合管对水的转运AQP7脂肪组织、肾、睾丸转运水以及甘油A.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时,不与水通道蛋白结合B.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运输的速率小于自由扩散的速率C.水通道蛋白只能运输水分子D.肾集合管可通过AQP2对水分进行重新吸收,使尿量增多16.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方式属于胞吐B.脂溶性小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通常属于自由扩散C.Na+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神经细胞属于协助扩散D.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17.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大小,某同学设计了实验并检测各组的酚剩余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酚剩余量B.实验过程中应将底物和酶溶液分别放在相同温度下保温后再混合C.图中相同温度条件下酶A的活性更高D.进一步探究酶B最适温度时,应在40~50℃间设置多个温度梯度进行实验18.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式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TP中的“A”由图中①②构成B.ATP是通过“~”的水解提供能量C.大脑思考、电鳐发电都需要消耗ATPD.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19.胃蛋白酶原是由胃主细胞分泌的无活性的多肽链,胃蛋白酶原经胃酸等刺激后形成胃蛋白酶。胃蛋白酶的作用是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胃蛋白酶原是一种分泌蛋白B.胃蛋白酶原和胃蛋白酶的空间结构相同C.胃蛋白酶原可直接参与食物的消化D.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可持久发挥作用20.NADPH(还原型辅酶Ⅱ),学名为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常作为光合作用的还原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据学名可知其组成元素是C、H、O、N、PB.NADPH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光反应中NADP+接受电子被还原成NADPHD.NADPH也可为暗反应中C3的还原提供能量21.希尔反应是在离体的叶绿体悬液(悬液中有H2O,没有CO2)中加入草酸铁,经过光照后发现,Fe3+被还原为Fe2+并释放出了氧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定程度证明了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B.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水的光解、氧气的释放C.希尔反应中的Fe3+与光合作用中的NADPH的作用相同D.可用差速离心法获取叶绿体22.如图为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甲、乙为叶绿体内的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具有双层膜B.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只分布在甲上C.光合作用需要的酶只分布在乙上D.若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C3的含量会增加23.图①~④表示用新鲜菠菜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几个主要操作步骤,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④①③24.用含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C原子的转移途径,正确的是()A.CO2→C3→(CH2O) B.CO2→C5→(CH2O)C.CO2→叶绿素→C5 D.CO2→C5→C325.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a是丙酮酸B.过程①②均发生在线粒体中C.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18OD.只有过程③释放能量26.亚洲飞人苏炳添在百米赛跑时,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时以无氧呼吸方式供能为主B.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C.百米赛跑时线粒体中ATP的合成速率加快D.无氧呼吸产物是由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转化形成27.下列物质属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共同终产物的是()A.水 B.酒精 C.乳酸 D.二氧化碳28.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设计了有氧和无氧两个实验组,属于对比实验B.可通过C、E瓶溶液是否变浑浊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可以将A瓶换成装有适量H2O2溶液和FeCl3溶液的注射器来制取氧气D.若改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D中酒精,可避免未耗尽的葡萄糖对颜色变化的干扰29.一些食物储存的方式与细胞呼吸原理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晒干的种子含水量低,在贮存时不能进行细胞呼吸B.无氧条件下蔬菜的有机物消耗最少C.酸奶出现“涨袋”是因为乳酸发酵产生了气体D.真空包装可以有效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有氧呼吸30.下列相关措施中,有利于大棚内农作物增产的是()A.大幅提高种植密度,增加有机物的积累B.增施有机肥,降低CO2浓度C.夜间增设日光灯,延长光照时间D.改用红色薄膜,增强光照31.龙血树在《本草纲目》中被誉为“活血圣药”,有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功效。图甲、乙分别为龙血树在不同条件下相关指标的变化曲线(单位:mmol·cm-2·h-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补充适量的Mg2+可能导致图乙中D点右移B.图甲30℃时,该植物固定CO2的速率为10mmol·cm-2·h-1C.图甲40℃条件下,若黑夜和白天时间相等,龙血树能不断长高D.图乙中影响D、E两点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不同32.下图是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7—10时,随光照强度逐渐增大,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B.10-12时,部分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C.14—17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D.从图中可以看出,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和温度等33.下列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取材时间通常选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B.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在实验过程中,可持续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D.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可判断细胞分裂时期34.如图表示细胞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a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DNA复制发生在b→a段C.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a→b段 D.遗传物质均分一般发生在a→b段35.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中期,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核膜、核仁C.后期,着丝粒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裂D.末期,细胞质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36.如图是某高等植物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为有丝分裂后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B.图中细胞含有8个核DNA分子C.图中①和⑤互为姐妹染色单体D.由图分析该细胞处于中期时含有8条染色体37.下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2N)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甲、乙、丙表示不同时期,各图a、b、c表示的含义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B.图甲→图乙发生了DNA复制C.图乙所示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前期D.有丝分裂过程先后顺序是甲→乙→丙38.在动物细胞增殖过程中,可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中心体倍增和纺锤体形成B.DNA复制和姐妹染色单体形成C.核DNA数目加倍和染色体数目加倍D.赤道板形成和细胞板形成39.白血病俗称血癌,患者血液中出现大量的异常白细胞,而正常的血细胞明显减少。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是血细胞的起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造血干细胞能分化成多种血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人体血小板和白细胞的遗传信息相同,表达情况不同C.骨髓移植可以有效地治疗白血病D.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一般不会影响捐献者的身体健康40.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B.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细胞坏死C.衰老的细胞细胞质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人体依靠细胞增殖和凋亡,维持细胞数量上的平衡和稳定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共计20分,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41.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通过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探究植物耐寒机理。如图为实验过程中某同学绘制的细胞图像,表为该小组在不同温度下,将洋葱细胞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的数据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常温4℃1组2组3组1组2组3组初始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分、秒结果1'20″1'26″1'14″2'40″2'35″3'02″均值1'20″2'46″相同时间细胞质壁分离占比/%结果100100100393134均值10035相同时间原生质体长度与细胞长度比值/%结果454239808279均值4280(1)图中(用图中数字表示)处液体为紫色,(用图中数字表示)共同构成了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2)若图中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复原中,此时①和⑥处液体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A.①>⑥ B.①<⑥ C.①=⑥ D.无法判断(3)表中数据表明,与常温状态相比,4℃处理的植物细胞的失水速率和质壁分离程度都,因此得出推论:植物细胞可能通过增加的浓度抵抗寒冷环境。42.蓝细菌是西藏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生产者,减少除草剂的使用有利于保护土壤环境和维持土壤微生态健康。图1是蓝细菌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字母a~e表示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蓝细菌属于生产者,它能将光能转化为(用图中字母表示)中的化学能,并用于合成有机物。(2)蓝细菌具有与高等植物相似的光合系统。光合片层上有光合色素,可推测其功能类似于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的膜。(3)科研工作者研究发现了草甘膦农药(除草剂)对西藏土壤蓝细菌光合作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图2。进一步研究其抑制机理,其中部分结果如图3,高浓度的草甘膦农药显著抑制蓝细菌光合作用,据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4)据此研究分析,保护高原土壤环境健康可行的措施有(答出一点即可)。43.樱桃番茄又称小番茄,营养价值高,也可用于番茄酒的制作。振动是樱桃番茄运输时应考虑的基本环境条件。为探究适宜的运输方式,现研究振动造成的机械损伤与樱桃番茄呼吸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不同损伤程度樱桃番茄呼吸速率随时间的变化(1)樱桃番茄果肉细胞在有氧呼吸的第阶段消耗O2。(2)樱桃番茄果肉细胞产生CO2场所有(3)据图分析樱桃番茄呼吸速率与损伤程度关系是(填“正相关”或“负相关”)。(4)经研究发现,远距离运输樱桃番茄的最佳方式是包装在充气为O26%、CO24%、N290%,厚度为0.031mm的低密度聚乙烯塑料薄膜内。请分析此方式最佳的原因是。44.下图甲中的①~⑤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的显微照片,图乙曲线表示细胞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细胞①发生的主要生理过程是,有丝分裂过程正确的顺序应为(用图甲中数字和箭头表示)。(2)图乙中染色体的加倍发生在段(用图乙中字母表示),处于AB段和EF段的细胞中核DNA数(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3)图甲中对应图乙中CD段的分裂图像有(用图甲中数字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解答】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A错误;

B、“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是魏尔肖在细胞学说的修正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B正确;

C、细胞学说将人们对生物的研究从宏观领域带入到细胞层次,进入微观领域,C正确;

D、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涉及魏尔肖等科学家的修正和补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学说:

(1)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意义: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2.【答案】D【解析】【解答】A、生物大分子的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A正确;

B、淀粉为多糖,其单体是葡萄糖,B正确;

C、胰岛素为蛋白质,其单体是氨基酸,C正确;

D、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大分子:指的是作为生物体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各种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中的多糖。3.【答案】B【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A正确;

B、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农作物细胞内自由水越多,越不利于越冬,B错误;

C、ATP的组成元素中含有P,因此农作物从外界吸收的磷酸盐可用于合成ATP,C正确;

D、一次施肥不能太多,避免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细胞失水,引起烧苗现象,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4.【答案】D【解析】【解答】A、通道蛋白可参与物质运输,如水通道蛋白可参与运输水分子,A正确;

B、ATP酶能水解ATP,ATP水解能释放能量,因此ATP酶可参与能量转换,B正确;

C、受体蛋白可位于细胞膜上(如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也可位于细胞内(如性激素的受体),作用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

D、抗体具有免疫功能,但不参与肌肉收缩,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5.【答案】A【解析】【解答】A、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A错误;

B、一般DNA为双螺旋结构,RNA为单链,DNA双螺旋结构比RNA单链更稳定,B正确;

C、许多蛋白质分子含有几条肽链,它们通过一定的化学键互相结合在一起,这些肽链不呈直线,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更为复杂的空间结构,C正确;

D、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核酸的功能:

(1)细胞内携带遗传物质的物质。

(2)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6.【答案】C【解析】【解答】A、将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与斐林试剂混合,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

B、高温加热不会破坏牛奶中的肽键,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会变成紫色,B错误;

C、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呈橘黄色,花生子叶细胞中含有脂肪,经苏丹Ⅲ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见橘黄色颗粒,C正确;

D、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时,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是橙黄色变为灰绿色,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7.【答案】A【解析】【解答】A、若将物镜由10×换成40×,则观察到的细胞的长度或宽度是原来的4倍,将细胞的面积放大原来的16倍,因此若将物镜由10×换成40×,则物像的面积是原来的16倍,A正确;

B、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与载玻片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B错误;

C、图乙是低倍镜下的物像,图丙是高倍镜下的物像,与乙相比,丙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少,视野更暗,C错误;

D、换用高倍物镜时,只需要转动转换器即可,不需要提升镜筒,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①②中②的放大倍数较大,③④中,③的放大倍数较大,图乙是低倍镜下的物像,图丙是高倍镜下的物像。8.【答案】C【解析】【解答】A、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正确;

BC、LDL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胞吞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因此LDL进入细胞的过程与ATP密切相关,B正确,C错误;

D、血液中的胆固醇通常以LDL的形式存在,LDL通过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内陷进入细胞,受体缺陷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变高,易引发高血脂,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据图分析,LDL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胞吞过程需要消耗能量。9.【答案】C【解析】【解答】ABCD、光学显微镜下能清楚观察到①细胞壁、③细胞核、④叶绿体等,但不能观察到⑤核糖体,绿叶海蜗牛是一种软体动物,不具有①细胞壁,具有③细胞核、④叶绿体,可看到细胞的边界,但不能清晰观察到②细胞膜,因此将绿叶海蛞蝓细胞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清晰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是③④,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显微结构,如细胞、细胞中的部分结构和物质(细胞壁、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染色体等),但不能观察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观察细胞的亚显微结构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10.【答案】D【解析】【解答】A、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故核纤层的结构模式图属于物理模型,A正确;

B、核纤层以网络形式分布于核膜内侧,能维持细胞核正常的形状与大小,故推测核纤层参与构成细胞骨架,B正确;

C、结构①是核孔,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核纤层能维持细胞核正常的形状与大小,有利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隔离与信息交换”可知,核纤层的隔离作用会增加细胞核对细胞代谢的控制,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

(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

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11.【答案】D【解析】【解答】ABCD、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在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用3H标记亮氨酸,被标记的亮氨酸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12.【答案】B【解析】【解答】A、图中表示的物质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并进入细胞,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A正确;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因此该物质可能为葡萄糖,B错误;

C、由图可知,载体蛋白构象的改变是可逆的,C正确;

D、由于载体蛋白数量有限,载体蛋白的数量会影响该物质的运输速率,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表示的物质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并进入细胞,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13.【答案】C【解析】【解答】A、胆固醇属于脂质,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A正确;

B、Ca2+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内,B正确;

C、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依次为胞吞和胞吐,但人体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即纤维素不能被小肠吸收,C错误;

D、氨基酸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自由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耗能,例如气体、小分子脂质;

(2)协助扩散:物质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膜转运蛋白的协助,不耗能,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3)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耗能,如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14.【答案】A【解析】【解答】A、SGLT2作为转运蛋白只能运输特定的分子,具有特异性,A错误;

B、Na+-K+泵运输Na+和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消耗ATP,B正确;

C、葡萄糖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不同,进肾小管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出肾小管上皮细胞是协助扩散,C正确;

D、细胞膜可以制物质进出,选择性地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保持细胞内生化反应有序进行,这一特性称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运输方式:

(1)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①自由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

②协助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参与;不需要消耗能量。

(2)主动运输:能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3)胞吞胞吐: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或出细胞内的过程。15.【答案】A【解析】【解答】A、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A正确;

B、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运输的速率大于自由扩散的速率,B错误;

C、由图可知,水通道蛋白除了运输水分子,还能运输甘油等,C错误;

D、肾集合管可通过AQP2对水分进行重新吸收,使尿量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膜上的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16.【答案】D【解析】【解答】A、消化酶属于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方式属于胞吐,A正确;

B、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脂溶性小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通常属于自由扩散,如甘油等,B正确;

C、通道蛋白参与的是协助扩散,而载体蛋白参与的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因此Na+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神经细胞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

D、果脯在腌制时,细胞在高浓度的糖溶液中失水过多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糖分渗入导致果脯变甜,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自由扩散: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能量,例如:CO2,O2,甘油,苯,酒精等。

2、协助扩散: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能量,例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3、主动运输:运输方向是低浓度→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例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17.【答案】B【解析】【解答】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大小,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酶的种类,A错误;

B、为避免实验过程中底物与酶混合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应将底物和酶溶液分别放在相同温度下适当时间后再混合,B正确;

C、由实验结果可知,酶A催化条件下底物的剩余量更多,因此相同温度条件下酶A的活性更低,C错误;

D、进一步探究酶B最适温度时,应在30~50℃间设置多个温度梯度进行实验,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题图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大小,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酶的种类,因变量是酚的剩余量,即酶的种类和温度;无关变量有pH、反应时间、溶液的量、酶的浓度等。18.【答案】B【解析】【解答】A、ATP中的“A”是指腺苷,由图中①(腺嘌呤)、②(核糖)构成,A正确;

B、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远离A那个特殊化学键很容易水解,于是远离A那个P就脱离开来,形成游离的Pi,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因此,ATP分子内远离A的特殊化学键水解断裂为细胞提供能量,B错误;

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大脑思考、电鳐发电都需要消耗ATP,C正确;

D、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TP又叫腺苷三磷酸,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特殊化学键。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远离A那个特殊化学键很容易水解,于是远离A那个P就脱离开来,形成游离的Pi,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ATP就转化成了ADP。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19.【答案】A【解析】【解答】A、由题意“胃蛋白酶原是由胃主细胞分泌的无活性的多肽链”可知胃蛋白酶原是一种分泌蛋白,A正确;

B、胃酸使胃蛋白酶原结构发生改变,成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因此胃蛋白酶原和胃蛋白酶的空间结构不相同,B错误;

C、胃蛋白酶原经胃酸等刺激后形成胃蛋白酶。胃蛋白酶的作用是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因此胃蛋白酶原不能直接参与食物的消化,C错误;

D、胃蛋白酶的适宜pH在2.0左右,而小肠是弱碱性环境,故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会变性失活,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20.【答案】B【解析】【解答】A、NADPH(还原型辅酶Ⅱ)的学名为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由其学名可知其组成元素是C、H、O、N、P,A正确;

B、还原性辅酶Ⅱ(NADPH)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在C3还原中作为还原剂,B错误;

C、光反应中,NADP+接受电子,与H+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C正确;

D、ATP和NADPH可为暗反应中C3的还原提供能量,另外NADPH在C3还原中还可作为还原剂,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

1、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还原型辅酶Ⅱ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

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21.【答案】C【解析】【解答】A、希尔反应是在离体的叶绿体悬液中加入草酸铁,经过光照后发现,Fe3+被还原为Fe2+并释放出了氧气,因此希尔反应一定程度证明了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A正确;

B、希尔反应的结果说明离体的叶绿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发生水的光解,并产生氧气,B正确;

C、希尔反应中的Fe3+是氧化剂,这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作用是类似的,C错误;

D、分离细胞器的方法为差速离心法,因此,可用差速离心法获取叶绿体,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希尔反应是水的光解过程,需要光照、水等条件;希尔反应说明水的光解和糖的合成是不同的过程。22.【答案】C【解析】【解答】A、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A正确;

B、图中的甲为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只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正确;

C、图中的甲为基粒,乙为叶绿体基质,光合作用需要的酶不止分布在乙上,也分布在甲上,C错误;

D、若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C3的还原速率减弱,CO2的固定速率不变,因此短时间内C3的含量会增加,C5的含量会减少,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图中的甲为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乙为叶绿体基质。

2、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NADP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3.【答案】D【解析】【解答】ABCD、①表示画滤液细线,②表示提取色素,③表示分离色素,④表示过滤,实验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是②④①③,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题图:①表示画滤液细线,②表示提取色素,③表示分离色素,④表示过滤。24.【答案】A【解析】【解答】ABCD、根据暗反应中CO2的固定过程可知CO2中的碳原子转移到C3中,然后暗反应进行的是C3的还原,所以碳原子又转移到有机物(CH2O)中,用含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C原子的转移途径,正确的顺序是CO2→C3→(CH2O),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碳(暗)反应阶段:

(1)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NADP+结合形成NADPH。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

(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之后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25.【答案】A【解析】【解答】A、①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因此物质a是丙酮酸,A正确;

B、①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

C、用18O标记葡萄糖,含18O的葡萄糖中的18O通过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进入丙酮酸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含18O的丙酮酸中的18O进入了二氧化碳中,即18O转移的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产物水中不会检测到18O,C错误;

D、①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过程①②③都能释放能量,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有氧呼吸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2、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①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26.【答案】C【解析】【解答】A、百米赛跑时以有氧呼吸方式供能为主,A错误;

B、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能量的主要在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B错误;

C、百米赛跑中,细胞消耗的能量增多,则骨骼肌细胞的线粒体内ATP的分解速率和合成速率都要加快,C正确;

D、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产物是由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形成,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27.【答案】D【解析】【解答】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无氧呼吸产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共同产物是二氧化碳,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这个过程也称为酒精发酵。28.【答案】B【解析】【解答】A、本实验设计了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两组均为实验组,两组之间相互对照,属于对比实验,A正确;

B、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会产生二氧化碳,故C瓶和E瓶都会变浑浊,因此无法可通过E瓶溶液是否变浑浊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错误;

C、FeCl3溶液为无机催化剂,可催化H2O2溶液分解为水和氧气,因此可以将A瓶换成装有适量H2O2溶液和FeCl3溶液的注射器来制取氧气,C正确;

D、葡萄糖也会使酸性的重饹酸钾变为灰绿色,因此若改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D中酒精,可避免未耗尽的葡萄糖对颜色变化的干扰,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是: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

(2)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酸性的重铬酸钾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左边装置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其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右边装置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29.【答案】D【解析】【解答】A、晒干的种子含水量低,代谢弱,在贮存时仍然能进行微弱的细胞呼吸,A错误;

B、无氧条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蔬菜容易腐烂,可采用低氧、零上低温、适宜湿度的方法保存蔬菜,B错误;

C、乳酸菌发酵不会产生气体,酸奶出现“涨袋”是因为杂菌产生了气体,C错误;

D、真空包装没有氧气,可以有效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延长保质时间,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

(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

(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

(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

(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剧烈运动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

(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30.【答案】C【解析】【解答】A、大幅提高种植密度,减少光照,会降低光合作用速率,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A错误;

B、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分解会产生CO2,增加CO2浓度,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B错误;

C、夜间增设日光灯,可提高光合速率,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C正确;

D、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采用红色薄膜,会降低光合作用,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1.【答案】B【解析】【解答】A、Mg2+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补充适量的Mg2+元素,可能使龙血树的光合作用速率增加,则光补偿点会降低,导致图乙中D点左移,A错误;

B、图甲中,实线表示吸收二氧化碳速率,为净光合作用速率,虚线为CO2产生速率,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甲30℃时,该植物固定CO2的速率(总光合速率)为8+2=10mmol·cm-2·h-1,B正确;

C、40℃条件下,龙血树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均为5mmol/(cm2•h),若白天和黑夜时间相等,则黑夜期间(12小时)呼吸作用消耗5×12=60mmol/(cm2•h),白天(12小时)有机物积累量为5×12=60mmol/(cm2•h),一昼夜之后,植物有机物积累量为0,植物不能正常生长,C错误;

D、图乙中影响D、E三点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都是光照强度,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光合速率又称“光合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所消耗的二氧化碳量或产生的氧气量表示;净光合速率是指植物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或释放的氧气量,是总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的值;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2、据图分析:图甲中,实线表示吸收二氧化碳速率,为净光合作用速率,虚线为CO2产生速率,表示呼吸作用速率,40℃时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为5。图乙中,呼吸速率为2,处于光饱和点时,总光合作用为10。32.【答案】C【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7—10时,随光照强度逐渐增大,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A正确;

B、在10-12时左右,植物会出现午休现象,光照过强,温度过高,使得叶片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B正确;

C、14-17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逐渐降低,但此时光合作用仍大于呼吸作用,故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小于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C错误;

D、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一天中的光照不同,光合速率不同)和温度(如中午的光合午休现象)等,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3.【答案】C【解析】【解答】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这一段时间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较多,便于观察,因此取材时间通常选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A正确;

B、观察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正确;

C、由于在解离阶段细胞已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C错误;

D、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通过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3)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目的: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

(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34.【答案】A【解析】【解答】A、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至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b→a)和分裂期(a→b),b→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A错误;

B、DNA复制发生在b→a段(分裂间期),B正确;

C、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有丝分裂后期,在a→b段(分裂期),C正确;

D、遗传物质均分一般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在a→b段(分裂期),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1、分裂间期:①概念: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前。②主要变化: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2、分裂期:(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丝形成纺锤体。(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3)后期: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4)末期①纺锤体解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新形成;③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形成子细胞)。35.【答案】A【解析】【解答】A、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A正确;

B、前期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中期,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核膜、核仁,B错误;

C、着丝粒是自动分裂,不需要纺锤丝牵引,C错误;

D、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有丝分裂分裂期的主要变化:

(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4)末期:①纺锤体解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新形成;③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36.【答案】B【解析】【解答】A、图为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A错误;

B、图为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个核DNA分子,B正确;

C、图中①和⑤着丝粒已分裂,不为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

D、由图分析该细胞处于中期时含有4条染色体,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该细胞中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37.【答案】D【解析】【解答】A、图乙中没有b,所以b代表染色单体,图甲中a:c=1:2,所以a代表染色体数,c代表核DNA数,A错误;

BC、图甲染色体数和DNA数的比值为1:2,所以图甲为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图乙中没有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是图甲的两倍所以图乙为有丝分裂后期,图甲→图乙发生了着丝粒分裂,BC错误;

D、图甲为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图乙为有丝分裂后期,图丙是有丝分裂末期,故有丝分裂过程先后顺序是甲→乙→丙,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图乙中没有b,所以b代表染色单体,图甲中a:c=1:2,所以a代表染色体数,c代表核DNA数。图甲染色体数和DNA数的比值为1:2,所以图甲为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图乙中没有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是图甲的两倍所以图乙为有丝分裂后期;图丙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相等,是图乙的一半,所以图丙是有丝分裂末期。38.【答案】B【解析】【解答】A、中心粒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纺锤体的形成在前期,A错误;

B、DNA复制和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发生在分裂间期,B正确;

C、核DNA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后期,C错误;

D、赤道板是一个假想平面,细胞板形成发生在末期,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有丝分裂分裂期的主要变化:

(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4)末期:①纺锤体解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新形成;③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39.【答案】A【解析】【解答】A、造血干细胞为形成完整的个体和分化为各种细胞,不能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

B、人体血小板和白细胞的遗传信息相同,但由于细胞分化,其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B正确;

C、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是血细胞的起源,通过骨髓移植可以有效地治疗白血病,C正确;

D、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适量捐献骨髓,一般不会影响捐献者的身体健康,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关于细胞的“全能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3)细胞全能性大小: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

(4)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40.【答案】B【解析】【解答】A、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A正确;

B、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

C、衰老的细胞细胞质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正确;

D、细胞增殖能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凋亡能使细胞数目减少,因此人体依靠细胞增殖和凋亡,维持细胞数量上的平衡和稳定,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41.【答案】(1)①;②③④(2)A(3)降低;细胞液【解析】【解答】(1)①表示液泡,液泡中含有色素,故①液泡处液体为紫色,②表示细胞膜,③表示细胞质,④表示液泡膜,故图中②③④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故填:①、②③④。

(2)若图中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复原中,①液泡的浓度大于⑥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液泡逐渐增大,出现质壁分离复原。

故填:A。

(3)与常温状态相比,4℃处理的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