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宪法学笔记_第1页
华东政法大学宪法学笔记_第2页
华东政法大学宪法学笔记_第3页
华东政法大学宪法学笔记_第4页
华东政法大学宪法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宪法学笔记宪法基本理论1、宪法的概念。宪法是以民主政治为本质属性,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具有国家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2、宪法的法律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宪法在法律上的基本特征,也是宪法和普通法律的最主要区别之一。主要表现在:一、内容方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基本的问题,调整范围十分广泛。宪法规定国家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与公民的相互关系、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及国家标志等。一个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都通过宪法来加以确认。二、效力方面,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效力是最高的,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主要包括:宪法是立法的基础与依据;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活动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法律、法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违宪的法律、法规是无效的。三、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方面,由于宪法具有内容的根本性和效力的最高性,在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在制定程序方面,一般设立专门机关按照特定程序制定宪法。在修改程序方面,为了维护宪法尊严和宪法的稳定,一般规定较之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修改程序。3、宪法的政治特征规范国家(政府)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政治特征。宪法的基本目的,就是通过对政府权力的规范和限制,来保障公民这种法律上的权利和自由。首先,保障公民权利。就宪法内在原理而言,保障公民在法律上的权利和自由是宪法的核心价值;就宪法的外在作用而言,宪法的基本功能就是保障公民在法律上的权利和自由。其次,规范国家权力的运作。宪法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除了具体规定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对国家权力的规范与限制来实现的。4、宪法的实质。宪法的实质是指宪法的本质属性,即从总体上规定宪法性能和发展方向的宪法内部联系。宪法的本质在于,它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在建立民主制国家过程中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它具体表现为宪法的政治实质和宪法的精神实质:一、宪法的政治实质,宪法的政治实质亦既是宪法的阶级实质,她是指宪法作为政治法,集中表现了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其表现在:第一,宪法是在阶级斗争中产生的,是由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以国家名义制定的,是阶级斗争胜利成果的记载和总结。第二,宪法在内容上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利益。第三,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在制定或修改宪法的时候,统治阶级必须全面、综合地考察当时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并以这种关系为依据,确定宪法的基本内容。二、宪法的精神实质,在于宪法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近代意义的宪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它与近代的民主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是随着近代民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而且在内容上是以确认民主的政治制度为核心的。宪法作为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宪法用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民主的事实。其次,通过国家根本法的形式,建立了民主的国家制度。第三,国家通过宪法的形式,确认并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第四,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民主制度的法律基础。5、宪法的形式分类。从形式上划分,宪法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这是根据宪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所做的分类。凡是用统一的特定的书面文件的形式(通常为宪法典)来规定国家根本制度的,叫做成文宪法;而有关国家根本制度的规定,是散见于各个不同时期颁布的法律文件或者形成的宪法惯例的,叫做不成文宪法。二、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这是根据制定、修改宪法的程序的难易、繁简程度而进行的分类。凡是由特定制宪机关制定、且修改程序严于普通法律的宪法,称为刚性宪法;凡是制定、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相同的宪法,称为柔性宪法。一般来说,成文宪法为刚性宪法,不成文宪法为柔性宪法。三、钦定宪法、民定宪法与协定宪法。这是根据制定宪法的主体的不同所进行的分类。凡是以君主的名义制定的宪法,称为钦定宪法;凡是由国民代表机关、制宪机关或者公民直接投票制定或通过的宪法,称为民定宪法。协定宪法则是指君主与人民双方进行协商而制定的宪法。6、宪法实质分类宪法的实质分类是指根据宪法所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国家类型、国家的阶级属性为标准对宪法所作的分类。这种方法按宪法的阶级本质为标准,从宪法的本质属性来认识宪法,将宪法分为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两大类。7、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确认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维护公民权利时所应当遵守的基本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准则。主要表现为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注意宪法修正案中的人权入宪问题的重大意义)、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等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最基本的原则,其具有以下不同与其他法律原则的特征:(1)最高性;(2)普遍性;(3)抽象性。宪法基本原则体现了人类社会宪政文化发展的结晶,是现代宪法和宪政体制的基本支柱,并对宪法的贯彻实施具有重要意义。8、人民主权原则及其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人民主权原则或称主权在民原则,其核心是指国家权利来源于人民,或属于人民。从我国现行宪法来看,有关人民主权原则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以确认人民主权原则;(2)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以保证人民主权原则的实现;(3)通过确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以奠定人民主权原则实现的经济基础;(4)明确肯定人民可以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从而将人民主权原则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5)宪法确认了广泛的公民权利及其保障措施,以保障和促进人民主权原则的实现。9、法治法治又称“依法治国”,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指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其基本含义是:(1)法律必须是公开的、普遍的、稳定的、明确的、合乎实际的、对所有人同等适用的;(2)法律必须是善意的,合乎情理的;(3)法律具有最高性,不允许存在超越法律之上的权力;(4)法律必须是可知的,可以信赖的;(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一切法律都不得违背宪法,不得侵害宪法所保障的权利和自由。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10、依法治国与宪法至上法治原则是社会主义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充分体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而依宪治国的核心是宪法至上。因此,宪法至上是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精神。所谓宪法至上,是指宪法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国家的一切法律和制度都不得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宪法至上地位可以分为形式上的至上和实质意义上的至上,宪法实质意义上的至上是宪法至上的核心,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宪法至上,形式上的至上不可能在国家的实际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宪法不可能成为国家的最高法律权威,依法治国也不可能实现。11、权力制约是宪法的核心精神权力制约原则是宪政的基本要求和特征,也是现代国家宪法有关权力分配和国家组织的基本原则,它是执掌国家权力的各部门之间互相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不受侵害的原则。在宪政国家,必须将权力制约作为宪法的基本原则,而且应在国家制度的具体实践中得到落实。权力制约之所以构成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决定于宪法的逻辑起点和宪法的基本内容。因为从政治层面而言,当国家权力从过去由少数人所有,转变为至少在形式上由多数人所有后,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必然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所有者和行使者相互分离。为了保障国家权力的所有者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并使这种保障机制具有足够的权威,确认权力制约机制的根本法也就运用而生。就宪法的基本内容来说,不仅保障公民权利始终处于核心、主导地位,而且对国家权力不同部分的制约机制也有明确规定。因此,权力制约是宪法的核心精神之一。12、我国宪法中的权力制约原则与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分权制衡作为普遍的权力制约方式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采用民主集中制或监督制度作为权力运行的手段。民主集中制也存在制约关系,然而,这种制约关系并不像三权分立制那样实行所谓的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它是从人民到人民代表机关,再到其他国家机关的一种“单向制约”,它表明在人民代表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对于国家行政权、审判权、检查权等都有明确划分,使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审判、检查机关等能够协调一致地工作。我国宪法对权力制约关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立法权对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制约;(2)检查权对审判权和行政权的制约。(3)审判权对行政权的部分制约。(4)中央权力对地方权力、上级权力对下级权力的制约。(5)通过赋权的方式制约权力。13、宪法的渊源。宪法的渊源一般是指宪法基于不同效力来源所形成的外部表现形式。不同国家,宪法渊源也各不相同。当代宪法渊源主要包括宪法典、宪法修正案、宪法性法律、宪法解释、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国际条约、国际公约、权威的理论和公认的价值观等。宪法典是一国特定的立宪主体通过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以成文法典形式表现的宪法文件。它是成文宪法国家宪法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渊源。由于宪法典本身又具有“刚性”的特点,因而对宪法典的修订多采用修正案的形式,修正案作为宪法典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成为宪法的基本渊源。宪法性法律是指内容有关国家基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法律及有关决议等。宪法惯例是指在国家长期的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涉及国家根本制度问题,并得到国家认可,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者传统。它的特征有四:一是它没有具体的法律形式,也没有法律的性质,无法律约束力,属于政治道德和传统习惯的范畴。二是它是在国家长期的政治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演变和情势变迁的产物,不像法律是由立法机关按照一定法律程序创制的。三是它的内容涉及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四是它虽无法律上的约束力,但却有政治或道德上的拘束力,从而使人们不能轻易地违反,否则可能引发政治危机。其作用和意义在于,能适应国家形势的发展变化,弥补宪法规定的不足,从而充实并丰富一国宪法的内容,便于宪法功能的发挥。宪法判例是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作出的与宪法问题有关并对法院及同类事项具有约束力的判决。宪法解释是指对于宪法规范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词语用意,依据立法精神原则及意图加以诠释或说明。我国宪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宪法及其修正案,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及宪法解释。14、宪法结构。宪法结构是指宪法典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外部排列形式和内部组合形式,即形式结构和内容结构。宪法的形式结构即宪法典的外部排列形式,它指的是宪法的体例特征和组成,即宪法典是由那些章节等部分组成。宪法的内容结构即宪法典的内部组合形式,它指的是宪法典的具体内容范围和其空间布局的安排。如序言主要包括制宪的背景、目的、原则等。宪法的形式结构和内容结构的关系密不可分。形式中包含内容,内容通过形式作为载体,两者只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宪法文本才能得到优化。自觉把握两者密切关系可以完善宪法结构。一方面,透过形式可以发现内容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内容也可以发现形式结构的合理与否。15、宪法序言。宪法序言即附于宪法正文之前的叙述性文字,是宪法的有效构成部分。总体上说,宪法序言具有法律效力。宪法序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完全以是否具有司法适用性为前提。宪法序言的效力很大一部分不具有司法适用性,但具有政治机关适用性。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只有强弱之分,明显与模糊的区别,完全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宪法序言是不能存在的。16、宪法正文。宪法正文的内容可分为总则、分则和附则等具体组成部分。宪法的总则一般规定一国根本的原则、基本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和国家标志等。宪法正文的分则部分是总则部分内容的具体细化,是宪法的主要规范的位置所在,也是主要的实体内容部分。宪法附则是指对于特定事项需要特殊规定而作出的附加条款,它通常规定宪法的最高效力、生效时间和条件、宪法的修改和有关名词的解释等。17、我国的宪法结构。从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体例来看,基本包括以下内容:(一)、宪法序言;(二)宪法正文: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18、宪法关系。宪法关系就是由宪法规范调整的一定领域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具体来说,它是指按照一定的宪法规范,在宪法主体之间产生的,以宪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政治关系。宪法关系具有普通法律关系所不具有的一些特征:(1)宪法关系是社会法制体系中最基本的法律关系。(2)宪法关系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原则性。(3)宪法关系具有一定的政治性。19、宪法关系的主体。宪法关系的主体,即宪法关系的参加者,是指宪法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是依据有关宪法规范参与到一定的宪法关系中享受宪法权利承担宪法义务的公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组织、政党、国家、国际组织和超国家组织等总称。公民,即个人主体。宪法关系中的个人主体指的是具备国籍(公民资格的宪法确认),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国家是一个整体概念,作为宪法关系的主体,往往是在与公民的相互关系中而存在的。政党是组织人民参加选举以决定政府的重要政治团体。利益集团,也称“压力集团”,是指以某种特定利益,政治主张、价值目标所维系的人们所组成的集团,它集中代表了某种特殊群体人们的利益、要求,对议会和政府的决策施加影响。新闻媒体,被称为制约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的“第四种权力”,是一种有重要影响的权力体,对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公民权利的保障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宪法关系的实质内容。宪法关系的内容是指宪法关系的主体根据国家宪法规范而确立的特定的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的统一,其核心是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第一,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决定作用公民权利具有始源性的意义,国家权力产生并且从属于公民权利。在宪法关系中,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这是现代宪政社会的一个被公认的基本原理。其主要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至上的理论。具体表现在:(一)、宪法权力以宪法权利为基础。(二)、权力以保障权利为目的。(三)、权力的能动方式取决于权利的发展要求。(四)、权力以权利为界限。(五)、权力的维护需要权利的支持。总之,在权利和权力的关系中,权利是本位。第二,国家权力对公民权利的反作用公民权利离不开国家权力,国家权力对公民权利有积极的反作用:良好的权力配置体制和有道义有宪政德性的权力行使者能促进保障权利的作用;反之,则侵害权利,危害人民和国家。从积极方面看,国家权力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对公民权利起积极作用:(一)、通过立法权的形式使宪法规定的宪法权利得以具体化,从而便利了操作实施(二)、通过行政权的运行使宪法中的权利得以进入实际运作状态。(三)、通过司法权为权利提供最后保障。21、宪法关系的调整和保障从动态角度看,宪法关系的落实就是宪法关系主体依据宪法规范通过具体权力、权利的互动、相互制约制衡、配合从而使宪法关系内容得以实现。具体说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体现出来:(1)、权利制约权力。宪法处理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关系的特点就在于确立了公民权利的优势地位,并从总体上对国家权利力进行强有力的控制,这是宪法关系的基本精神所在。从根本上说,这是由宪政国家中人民的主权者地位决定的。(2)、权力制约权力。宪法关系通过规范国家机关之间权力的合理分配、行使和监督,以权力制约权力来建构一国的宪政权力机构。权力的互相制约,通过国家权力的适当分离和结合,既能保证政府内部的有机配合,又能相互牵制平衡,使任何机关都不能掌握绝对的权力,从而在总体上将国家权力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致产生权力极度膨胀,侵犯公民权利的局面。(3)、法律制约权力。法律制约权力是指作为社会公共意志存在形式的宪法和法律通过明确规定各种国家权力的行使范围、行使程序及滥用权力的法律责任等实现对权力的制约。22、宪法规范。宪法规范是宪法最基本的要素和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指调整国家最重要、最根本的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由于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和作为一个特殊的部门法的性质,决定了宪法规范必然具有自身所特有的一些特征。主要表现在:(1)、调整社会关系的特殊性。(2)、调整范围的广泛性。(3)、调整对象的特殊性。(4)、调整方式的特殊性。23、宪法规范的特点(见P123—127)第一,根本性和广泛性;二、最高性和渊源性;三、政治性和法律性;四、组织性和限制性;五、原则性和概括性;六、稳定性和适应性;七、历史性和纲领性。24、宪法规范的效力。由于宪法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性特点,使得人们一般将其看作是“政治法”。但事实上,宪法规范也是法律规范的一种,必然具有法律效力,这是有宪法规范的法律性特点决定的;同时,宪法规范作为最高层次的法律规范,无疑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也是由宪法规范的最高性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一,宪法规范的直接效力。宪法规范的直接效力是指宪法规范可以直接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对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直接发生效力。一般来说,宪法规范的直接效力范围,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有关国家权力运作的规定,如国家权力的分配、国家权力的规范行使等。其次,有关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规定,但这方面内容各国宪法规定并不完全一样。第二,宪法规范的间接效力。宪法规范的间接效力是指宪法规范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对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直接发生效力,其效力的发挥需要通过其它法律规范来实现。这种情况是由宪法规范的原则性的特点所决定的。25、宪法的价值的含义。宪法价值的内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性,一般来说,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宪法实施过程中能够保护和促进哪些社会价值,这实际上是宪法的目的问题。第二,宪法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因素,这是指宪法不仅是实现一定目的的手段,同时它本身也有特定的价值。第三,宪法所包含的价值评价标准。宪法价值所包含的以上几层含义,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共同构成宪法价值的内涵。26、宪法的基本价值和核心价值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其价值是通过功能和具体作用反映出来的,并为其功能与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一个确定的目标。因此,根据宪法的作用,其基本价值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宪法的经济价值,其集中表现在宪法对于经济制度的保障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上,宪法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确认和保障。第二,宪法的政治价值,其在于通过树立宪法权威,实现人民主权。第三,宪法的法律价值,宪法的法律价值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在于实现并维护社会正义。宪法所调整的是法所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社会关系,即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他的终极价值目标,就是通过对国家权力的规范,达到保障公民权利的目的。因此,宪法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人权(民主)和限权(控权)。人权的实现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保障人权是宪法价值的起点和归宿,而人权的实现,又必须以民主的实现为基础。但民主不能保障人权的必然实现,在确认民主制度的同时,必须有一套健全的预防机制,亦限权机制,对国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制约,这也是宪法所特有的核心价值。27、宪法的功能。宪法的功能是指由宪法本质所决定的宪法所具有的功效和作用,它与宪法的价值与宪法的作用有密切的联系。宪法的功能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认功能。宪法作为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根本法,其功能首先表现在对国家根本性问题的确认第二,护权功能。宪法确认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并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明确肯定了对这些基本权利的保障。第三,限制功能。宪法对国家权力的行使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制约,是宪法的限政(控权)价值的具体体现,也是宪法的主要功能。第四,协调功能。宪法通过建立合理的机制和社会多数成员普遍认同的规则,寻求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利益的协调与平衡。28、宪法的作用。宪法的作用就是指宪法规范在调整宪法关系过程中所具有并发挥的实际效用,即宪法对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行为,以及社会现实生活的能动影响,是国家意志实现的具体表现。宪法的基本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宪法对国家权力的作用。表现在确认国家权力的归属,规范国家权力的运作。第二,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作用。民主和人权是宪法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当今世界各国的宪法不仅都把人权保障作为主要内容,而且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专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第三,宪法对国家法制的作用。表现在宪法是国家立法的基础,宪法为国家法制的统一奠定基础及宪法为国家法制的完备奠定基础。第四,宪法对国家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宪法对保护经济基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社会文化和文明发展方面也起到强化和深化作用。宪法作用的发挥,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宪法自身的因素,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法制方面的因素和思想意识的因素。29、经济立宪。所谓经济立宪是指各国在制定和修改宪法时,以确认、引导、促进和保障本国的经济发展为中心内容,或者说,其侧重点是放在经济建设上,呈现出宪法经济化,或由政治宪法转向经济宪法发展的态势。30、宪政。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限制国家权力和保障人权为目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从宪政的定义来看,宪政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宪政和宪法是密切联系的。宪法及其有效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础和关键。其次,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再次,实行法治是宪政的基石。31、宪政与民主宪政和民主是密切联系的,是对民主事实的确认和对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没有民主的事实,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宪政的。宪政是以民主政治为核心的,民主、自由、法治都是宪政的基本要素。离开了民主,也就谈不上什么宪政。但是,民主并不等于民主政治,更不等于宪政。两者是有区分的:民主强调的是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民主构成了宪法公民权利的基本内容。宪政注重的是如何通过对权力的限制来达到保障公民个人权利的目的,认为不论什么人掌握国家权利力,都要受制于宪法和公民的宪法权利。虽然宪政与民主并不是一回事,但从理论上说,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从广义上说,纯粹的民主不一定是宪政的民主,但完善的宪政必定是民主的宪政。宪政理论试图通过降低政治的地位和限制政治权力来减少和防范其侵害个人权利与尊严的风险;民主理论则试图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政治程序中的参与来限制这种风险。事实上,一个理想的社会只存在民主不行,只存在宪政也不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在于将民主理论和宪政主义结合起来,建立宪政民主制。这种宪政民主制的内容是通过国家权力的内部分工和制约,来实现人民意志和公共权利的实施。这种政制一方面给人民提供了广泛的政治参与、公平的政治交流和结合、定期的自由选举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对政府设置了规范化,制度化的限制。32、宪政与宪法的关系a)宪政与宪法的联系。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因此,宪法与宪政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一)、宪政是宪法的内容和实施。宪政的核心是民主政治,宪政的发展,与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这也就意味着宪政构成了真正意义上宪法的核心内容。同样,对于现代民主政治而言,制定宪法并不是目的,实行宪政才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目的所在。(二)、宪法是宪政的表现和依据。宪政以立宪(宪法)为起点,在形式上,宪政必须有一部具有“正当性”的宪法,无宪法即无宪政,宪法是实施宪政的依据。宪法和宪政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b)宪法与宪政的区别。宪法和宪政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他们在具体含义、表现形态、内容范围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一)、从外在形态来看,宪法通常是指宪法典、宪法性法律以及宪法惯例等静态的文书形式;宪政则是指宪法的实施以及立宪政治的实际运行等动态的活动。(二)、从内容范围来看,宪政的范围要比宪法更为广泛。宪法以外的政治规范也是宪政的范畴。(三)、从价值取向来看,立宪政治已成为自近代以来的政治潮流。虽然宪法与宪政的精神是一致的,但有宪法并不一定有宪政。真正的宪政必须是民主政治的真实运作。33、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条件1999年宪法修正案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标志着我过宪政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来,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应当具备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条件。首先,就内部条件而言,有一部体现宪政精神和宪政价值取向的宪法。要实行宪政,实现依法治国,一部体现宪政和法治要求的、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宪法,这是当代宪政建设的关键所在。其次,就外部条件而言,必须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做到这一点,应当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a)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必须有相应的宪法文化建设为基础。c)要在全社会树立健全的宪法意识和宪政精神。所谓宪政精神,就是在对宪法及宪政制度认识、理解的基础上的尊重宪法、维护宪法、保障宪法的实施的习惯和自觉。宪法的基本制度1、国家性质。国家性质实质上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通常又称为“国体”,指的是一个特定国家在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该国的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包含了三层理论内容:一是国家“属于谁”的问题,即谁是统治阶级,谁是被统治阶级。二是国家“依靠谁”的问题,即对谁实行民主,对谁实行专政。三是国家“为了谁”的问题,即统治阶级通过这种民主要完成的阶级任务。2、政体。政体是实现国家权力的一种形式,是形成与表现国家意志的特殊方式。可以理解为,是关于国家权力的归属以及基于国家权力运用的需要而设置的相应国家机关,并在这些国家机关间进行权力配置的国家政治制度“政治形式”。国家权力的归属,特别是主权的归属问题是政体的核心。3、政权组织形式。政权组织形式与政体一样,也是实现国家权力的形式,但它指的是一个国家实现国家权力的机关组织形式,反映政权的构成、组织程序和行使国家权力的分配情况,以及公民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程序和方式。4、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的区别政体着重于实现国家权力的体制,粗略地说明国家权力的组织过程和基本形态;政权组织形式则着重于机关,说明国家机关以及各种机关之间的相互联系。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实际上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政体是对政权组织形式的抽象和概括,是宏观上的国家政权构架;政权组织形式则是政权的具体化,是宏观政权构架的微观体现。政权组织形式是政体的下位概念,包括了同一级国家机关间的关系和上下级国家机关间的关系。5、君主立宪制。又称有限君主制,是以君主或国王为国家元首,国家最高权力实际上或名义上由君主一人掌握的政权组织形式。6、二元君主立宪制。在此政体下,君主的权力虽然受到宪法的限制,但权力仍然很大,议会只是作为君主的咨询、协商机构而起次要作用。(1)君主掌握国家的主要权力。(2)内阁首相由君主直接任命,内阁的组成不是取决于议会中政党所占的议席,内阁不对议会负责,而是对君主负责。(3)君主的权力不受议会约束,君主还有权解散议会、否决议会决议、不经议会而颁布非常命令。7、议会君主立宪制(1)国家权力实际上控制在政府手中,政府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所组成的。(2)政府在形式上对议会负责,而实际上却控制着议会。(3)君主是国家的元首或象征,其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的限制和制约,君主一般是“临朝不理政”。8、共和制。它是资本主义国家最典型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最高权力实际上和形式上都不属于一人所有,而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掌握的政权组织形式。9、议会制。也称为责任内阁制。它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政权组织形式,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政府即内阁,它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总统由选举产生,一般不掌握实权,只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10、总统制。是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中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的政权组织形式。(1)总统由选民产生,对选民负责,他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实际掌有军事、内政、外交大权。(2)总统不对议会负责,也无权解散议会。(3)议会除了依法对总统提出弹劾予以定罪外,无权罢免总统。(4)议会行使立法权,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是对总统职权的制约。11、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目前只有瑞士联邦实行此制。它的最高行政机关是联邦委员会,它是议会的执行机关,委员会由联邦议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7名委员组成,任期4年,可以连选连任,委员会选举正副主席各一人,主席兼任联邦总统,任期一年,不得连任。联邦委员会以集体讨论、多数通过的方式决定重要政务,并以集体的名义行使职权。联邦委员会虽为联邦议会的执行机关,但并不对议会负连带责任。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是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并最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1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特征和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指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多数人的正确意见作出决策方式,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人民代表大会和选民的关系上。。。。。其次,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内部以及他们的工作关系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再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最后,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征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采取一院制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设机关和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人民代表实行兼职工作制等三方面。其性质是指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他是国家机构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基础,其核心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4、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加强和改善党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第二、加强人大自身的建设,提高人大的工作效率第三、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权的行使1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含义和特点我国宪法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城乡居民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其特点为:(1)、自治性。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代表本居住地区的居民行使自治权,是具有自治性质的社会组织。(2)民主性。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人民群众管理基层社会事务的重要组织形式。(3)基层性。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我国社会最基层、与群众直接联系的组织,其基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是在我国居民群众中所建立的。16、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指表现一国的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形式,它所表现的是一种职权划分关系。国家依据这种关系确定行政区划,设立行政单位。17、单一制。是以普通行政单位(省、县、乡等)或自治单位的形式来划分其国家内部组成,它在形式上比较简单,是一个统一完整的政治实体。特点:(1)国家设有统一的立法机关和统一的中央政府(2)全国只有一个宪法(3)按行政区域划分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各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都受中央的统一领导,没有脱离中央而独立的权力。18、联邦制。也叫联盟国家,它是以州、邦或成员国的形式来划分其国家内部组成的。特点:(1)除有整个联邦的宪法、法律和最高国家机关外,各组成单位还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以及最高国家机关,根据联邦宪法的规定,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力,各成员国的公民同时又是联邦公民。(2)有的联邦的成员国还有进行国际外交活动的权力。(3)在对外关系中,大多数联邦的各组成单位不是单独的主体。19、邦联制。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它以有关国家签订的条约为基础,是一些主权国家为了达到军事、贸易或其他共同的目的而组成的一种国家联合。邦联不是主权国家,没有统一的宪法、最高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也没有统一的军队、赋税预算、国籍等。邦联所设的机关仅具有协商的性质,所形成的决定以成员国的自觉接受和自愿服从为基础。20、行政区划的概念和原则。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按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将其所管辖的领土划分成若干大小不同、层次不同的区域,以便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分层管理,实现国家职能的法律制度。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以及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历史经验,我国行政区划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便利人民管理国家。(2)有利于经济发展。(3)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3)适当考虑自然条件和历史状况。21、行政区划变更的法律程序行政区划变更包括地方各级行政单位的建置、合并和撤消。根据我国宪法规定,行政区划变更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否则无效。我国行政区划变更实行分级审批管理:全国人大行使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和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职权;国务院行使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的职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22、地方自治制度。是指解决整体与局部、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一种政治与行政管理制度,是进行国家管理的一种结构形式。即在一定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的基础上,公民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地方自治条例,选举产生地方自治机关,保证地方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主体,组织、管理地方事务,参与中央政治并接受中央监督的一种国家结构制度。2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内,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宪法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实现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一种政治形式。其特点:(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一定地区聚居的少数民族为基础。(2)民族区域自治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实行的自治形式。(3)民族区域自治是一种自治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是一种法律制度。民族自治地方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定行政区域。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级。2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的进步和发展。25、自治条例。是指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制定的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织、活动原则,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以及自治地方经济、文化重大事项的全面性规范文件。26、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关于某一方面具体事项的规范性文件。27、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版图内,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实行不同于一般行政区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是在中央政府管理之下不拥有国家主权的行政区域单位。28、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根据基本法的规定,行政长官具有双重法律地位,他既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对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同时他又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首脑,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29、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根据基本法的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因此,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是一个主权国家内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或者说是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进行管辖和特别行政区在中央的监督下实行高度自治而产生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的核心在于中央与特别行政区权力划分和行使。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其内容是:(1)行政管理权。(2)立法权(3)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4)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对外事务(5)财政独立权(6)特别行政区可享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权力。中央对特别行政区享有的权力主要有:(1)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2)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3)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4)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5)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权。(6)全国人大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享有修改权。30、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国旗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来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特点和历史文化传统。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它通过特定的图案来表现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政治体制和民族精神。国歌是体现民族精神的歌曲,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首都是一个国家法定的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31、经济制度。是由一国的生产关系所构成的,它是指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在确认和调整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各种制度的总和。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社会产品的分配形式;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国家对各种经济成分的基本政策与管理国民经济的原则、方式、方法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是经济制度中的决定性因素,决定着经济制度的性质。32、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就其本质而言,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这是因为:第一,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市场主体法律地位平等,遵守共同的市场规则,并且这种规则是由相应的法律手段和法律措施予以保障的。第二,市场经济是权利经济,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通过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表现出来的,并且这种权利义务关系,是由相应的法律予以规范和调整的。第三,市场经济是法律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是最根本的游戏规则,是唯一可以保障市场交易公正、公开、公平进行的调整手段。正是基于市场经济的上述特征,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扰乱经济秩序。这些规定,充分反映了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特征,并为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宪法保障。33、文化制度。是指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规范有关文化活动、调整文化领域社会关系的法律、政策的总和。主要包括教育制度、科技制度、文化艺术制度、医疗卫生制度、体育制度、宗教制度以及其它文化事业的管理制度。34、选举与选举制度。选举一般指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法,推荐、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选举制度是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有关制度的总称,它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志。选举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选举的基本原则,选举权利的确定、组织选举的程序和方法以及选民和代表之间的关系等。35、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一)选举的普遍性原则选举的普遍性原则,是指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广泛程度,既是凡是具有法定资格的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都可以自由行使选举权而不受任何限制。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生、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二)选举的平等性原则选举的平等性,是指每一个选民在每一次选举中,只能在一个地方享有一次投票权,并且每个选民所投的选票的效力相等。我国选举制度所确认的平等性原则,主要着眼于实质上的平等,而不是单纯的形式上的平等。例如,我国选举法规定的有关各级人大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的不同,追求的就是实质上的平等。(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代表机关代表的选举;间接选举是指由选民选出的代表来投票选举上一级代表机关的的选举。在我国县级以下(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采用直接选举,县以上(不包括)采用间接选举。应当承认,直接选举的的方法更能体现选举的民主性,但由于我国国情还欠缺进行大规模直接选举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四)无记名投票原则无记名投票也叫秘密投票,它是与记名投票或以起立、举手、鼓掌等公开表示自己意愿相对应的一种选举方法。它是指选民在投票时根据自己的意愿填写内容而不需署名,并在填好后亲自投入选票箱的选举方法。(五)选民对代表的监督、罢免原则选举权、被选举权与对代表的监督、罢免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公民只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没有对代表的监督、罢免权,那么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只能徒有虚名,人民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管理国家的权力。(六)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原则为了保障选举制度的民主原则的贯彻,使每个选民都能真正自由地参加选举,我国从物质上和法律上为选民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提供了切实的保障。36、选区与选区划分选区是以一定数量人口为基础划分的,进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区域,是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的基本单位。选区可以按照居住状况划分,也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划分。一般来说,选区划分应考虑并遵循以下原则:(1)便于选民就近参加选举活动。(2)便于选举的组织工作。(3)便于选民了解选区代表候选人的情况。(4)便于代表联系选民,对选民负责,也便于选民对代表进行监督。37、选民与选民登记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选举权,并经过选民登记,领取选民证的公民,应包括下列要件:(1)实质要件。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2)形式要件。必须经过选民登记。选民登记是对选民资格进行确认的一项必经的法律程序,任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只有经过选民登记,才能享有选民资格。38、政党。是指由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中的中坚分子所组成,并为反映和实现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政治、经济利益的政治纲领、政治主张而奋斗的政治组织。政党对其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起着组织、领导与核心作用,是近代阶级斗争和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39、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或者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有关政党的组织、活动以及政党参与政权的方式、程序等一系列制度性规定的总和。政党制度是随着政党的出现而形成的,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宪政体制的产物。政党制度是统治阶级通过其政党有组织地单独或联合掌握政权,对社会实行统治,维护本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的一种政治制度。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中执政党是唯一合法的政党,或只有一个政党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两党制是指一个国家内由两个主要的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占据议会多数席位,并借以组织政府,轮流执政的制度。多党制是指一个国家内多党并立,相互竞争,参加议会或总统选举,并由在竞选中获胜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织政府或担任总统,掌握国家政权。38、我国宪法确认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多党合作的含义。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与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通力合作的关系。第二,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是合法的政党,各民主党派在宪法范围内具有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第三,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第四,多党合作的目的是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共同实现现代华的宏伟目标。(二)政治协商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就国家的大政方针和重大问题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它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具有党派性的特点,是具有政党社团联盟性质的政治组织。其职能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含义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承当义务的自然人。从公民的概念来看,它具有以下几方面基本要素:(1)公民是自然人。(2)公民是反映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概念。3、公民概念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4、公民不同于人民,他们是含义不同但又非常接近的概念。2、国籍及我国国籍确定的基本原则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我国国籍法对国籍的确定,规定了以下原则。首先,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其次,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原则。其三,民族平等的原则。其四,男女平等的原则。3、人权、公民权与公民的基本权利人权是指一个自然人所享有的权利。将人权在国内法上予以确认,就演化成为公民权,即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所享有的各种权利。而这部分权利中最为重要的、以宪法的形式加以确认的,就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或宪法权利。公民权是指由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的人权。人权是公民权构成的基础和源泉,公民权是人权的重要的政治法律表现。公民权的初始状态和早期形式就是人权。宪法主要是通过对公民权利的规定体现人权的,可见,公民权是人权与宪法相联系的纽带。人权与公民权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首先,人权是自然人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为了自由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权利,而公民权是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所保护的公民实现其相关利益的资格。人权的主体是任何自然人,其范围要比公民广泛。公民权是一种法律化的人权。其次,从人权和公民权的概念和内容产生的时间来看,公民权观念的产生比人权早的多。再次,人权的内容主要是指人的生存权,如自由权、平等权等,而公民权较为具体和明确。最后,人权有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之分,公民权仅指个人人权。人权入宪的重要意义: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纳入宪法,是我国人权由禁区跃上宪法的神圣地位,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宪政进步。宪法中这一条虽然笼统,但应当解释和理解为,我国宪法对权利的保护的广度和质地有了很大的发展。有此一条,至少有以下含义:(1)突出了人权在宪法中高于一切的神圣地位,侵犯人权就是违宪。(2)人权入宪,将增强全民“知权”“爱权”和维权意识。(3)保障人权,主要是保障弱者、弱势群体的权利。(4)保障人权,要求保障所有法定和非法定的人权。(5)人权入宪有利于加强国内与国际人权的双重保障。4、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又称“宪法权利”,它是指宪法所确认的、公民所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也是法律所规定的普通权利的基础和依据。从公民基本权利的内涵和基本性质来看,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根本性和母体性。其根本性在于,它是所有的公民权利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部分;其母体性又可称为渊源性,即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一般权利的源源。(2)公民的基本权利的稳定性和不可转让性。其稳定性在于它是人类对权利认识的集中体现,一般不会因国家制度的变化而产生较大的变化,也不会因为宪法或法律的修改而消除。其不可转让性在于它是人的主体意志的体现,是作为公民而立于社会的最起码的资格,公民无法将其转让给他人。(3)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固有性和法定性。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固有性和法定性在于它是人所固有的,先于宪法而存在的;但只有经过宪法的确认并加以保障,才能成为现实的权利而得到实现。(4)公民的基本权利的不受侵犯性和受制约性。这是从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固有性和法定性中得到的一个逻辑结论。(5)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然基本权利是人本身所固有的、不受侵犯的权利,那么其权利主体就应该具有普遍性。但由于各国国情的不一致,因而,各国的基本权利又具有特殊性。5、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界限公民基本权利的相对性和受制约性,决定了权利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其范围和内容都受到法律的严格界限,一旦超出了这个界限,就有可能失去存在的合法性基础,从而不能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规定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界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享有这些权利和自由。因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界限与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此,各国宪法和宪政实践都将不得妨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作为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最低界限。我国宪法第51条也明确了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总的限制性规定,集中反映了我国宪法确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行使的界限,是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合理的法律限制”。6、平等权。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一切其他权利实现的基本要求,是指公民依法平等的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的权利。这种平等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公民的平等权指的是相对平等,而非绝对平等。公民的平等权实质上只能是一种相对的平等,即承认人在本质上平等,在法律上受到平等的待遇,但同时承认人的差异的存在。其次,公民的平等权指的是比例平等,而非机械平等。所谓机械平等,是指无视个人在事实上的差异,要求一律绝对平等对待。其三,公民的平等权指的是权利平等,而非事实平等。其四,公民的平等权指的是机会平等,过程平等,而非结果平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涵义有四:(1)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性别平等。即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男女平等”,其目的在于确认并保护在身体上相对处于弱势的妇女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法律地位。(3)民族平等。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在所处地域及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了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在保证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保障少数民族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实现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4)宗教平等。我国现行宪法在承认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确认宗教平等原则。正确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平等权是指权利平等、法律适用上的平等,是一种相对平等,而不是事实上完全的绝对平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对这种平等权的宪法确认。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对于这一原则,应当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要正确区分“平等”与“平均主义”。(2)要正确区分“法律平等”与“事实平等”。(3)要正确处理“平等”与“合理的差别”的关系。7、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作为国家政治主体而享有的参加政治生活的权利和在政治上享有表达个人意见和见解的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活动的权利,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主;二是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自由地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自由,以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为表现形式,也称政治自由或表达自由。8、,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学理和法理上而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机关公职人员以及被选举为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权利。而狭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则仅指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以及被选举为国家代表机关代表的权利,不包括国家机关公职人员。还应该注意,选举权包括公民依法监督和罢免代表和公职人员的权利。9、政治自由。政治自由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并自由地发表意见、表达自己对政治问题的见解和愿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其主要包括:言论自由。是指公民有权通过各种语言形式,针对政治和社会中的各种问题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由于言论自由是公民表达意愿、相互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必要手段和基本工具,也是形成人民意志的基础,因而言论自由在公民的各项政治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其含义有:(1)公民作为基本权利主体,都有以言论方式表达思想和见解的权利,因而享有的主体十分广泛。(2)通过言论自由表达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看法和见解受法律保护,不受非法干涉。(3)言论自由的表现形式多样,既包括口头形式,又包括书面形式,必要时还可根据法律规定利用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4)言论自由作为一项法律权利,在法定范围内,其享受者不应由于某种言论而带来不利后果,因而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5)言论自由存在着法定界限,受宪法和法律的合理限制,因而公民的言论自由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出版自由。是指公民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公开出版物的形式,自由的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看法的权利和自由,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著作自由,二是出版单位在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设立的自由。结社自由。是指有着共同意愿或利益的公民,为了一定的宗旨而依法定程序组成具有持续性的社会团体的权利和自由。集会自由。是指公民为着共同目的,临时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讨论问题或表达意愿的自由。它也是言论自由的自由延伸,是扩大了的言论自由。游行自由。是指公民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以和平的方式聚会、行进、静坐,以表达其强烈意愿的自由。示威自由。是指公民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和平的方式聚集在一起,表达显示决心和力量的自由。10、监督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的权利,是公民作为国家管理活动的相对方对抗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的权利,包括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和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1)、批评、建议权批评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有提出批评意见的权利。建议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权利。(2)申诉、控告、检举权申诉权是指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作出的错误的、违法的决定或判决,或者因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而受到侵害时,受害公民有向国家机关申诉理由,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控告或检举权是指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控告或检举,并请求给予惩罚或制裁的权利。(3)国家赔偿及补偿的请求权个人或其他权利主体的权利因国家或公共权力的行为而蒙受损害,可以以一定的方式向国家提出赔偿或补偿的权利,这是获得权利救济的有效手段。(4)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11、人身自由。是指公民个人的身体不受非法侵害和限制的自由,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个性的必要条件。人身自由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人身自由主要是指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犯,广义的人身自由则还包括与狭义人身自由相关联的人格尊严、住宅安全权、通信自由等权利。(1)公民的身体自由不受侵犯指的是公民的肉体和精神不受非法侵犯,即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的权利,即狭义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受限制的合法程序的保障的权利上述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权利具有界限性,这种界限主要是基于国家司法权的作用而产生的,即国家权力在合法行使司法权时可以对特定的公民的人身自由进行正当的限制和剥夺,这种限制和剥夺也有一定的界限,即必须符合一定正当的法律程序。因此,当面对国家司法权的作用时,人身自由这一基本权利的重要内容则转化为人身自由受限制的合法程序保障的权利。包括:拘留和逮捕的程序;搜查取证的法定程序;审判活动的法定程序;禁止刑讯逼供。(2)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格是人作为人所必须具有的资格,公民的人格权则是指公民作为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法律上的资格,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3)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是指公民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或搜查的权利,是人身自由的一种延伸。具体是指任何机关、团体或者个人,未经法律许可或未经户主等居住者的同意,不得随意进入,搜查或者查封公民的住宅。(4)公民的通信(讯)自由和秘密不受侵犯通信自由,也称通讯自由,是指公民通过书信、电话、电信及其他通讯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我国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到法律的保护”12、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享有的确信某以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并以一定方式对其表示崇拜的自由,是公民的一种精神自由。其涵义包括:公民有信教或者不信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或者那种宗教的自由,有信仰同宗教中的这个教派或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或者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有按宗教信仰参加或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1)内心的信仰自由。其中又包含信仰特定的宗教的自由,改变特定的信仰的自由以及不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内心的信仰纯粹是属于内心的精神作用,是宗教信仰的起点和归宿。(2)宗教上的行为的自由。其中主要包括礼拜、祷告以及举行或参加宗教典礼、宗教仪式等宗教上行为的自由。此外,宗教或布教的自由亦属于这一范畴。(3)宗教上的结社自由。其中主要包括设立宗教团体并举行团体活动,加入特定的宗教团体以及不加入特定的宗教团体等方面的自由。13、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个人财产权的保障公民的个人财产权是指公民对其合法财产享有不受侵犯的所有权,即公民有通过劳动和其他合法收入取得和占有、使用和处分一定财产的权利。财产权是财产上的权利,即一切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和具有财产性质的公物使用权等公法上的权利。在现代宪政国家中,财产权与公民的生命权、自由权一起构成了公民最基本的三大权利体系,集中体现着人的基本价值和尊严。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和社会共同体的最高价值体系,通常把对私有财产权价值的保护作为社会追求的基础和出发点。在中国由于受传统社会主义理念的影响,过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过分强调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正当的利益在法律体系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保障私有财产权的基本制度与理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个人财富的积累与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公众对财产权的保护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要求在国家法律体制中提供有效的保护。在政府、民众、民间力量与知识界的共同推动下,目前中国出现了一股强烈的“维权热”或“宪法热”,社会主体普遍要求政府加强对私人财产权的保护。根据社会实践和民众权利的要求,2004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此作出了回应:修正案第22条规定:宪法第13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现行宪法对财产权的保护采取了列举的方式,把保护的范围仅限于生活资料,没有规定生产资料的保护范围。财产权范围的不明确性,直接影响了财产拥有者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使财富的积累经常伴随着不安和非议。为了明确公民私有财产中生产资料的保护范围,宪法修正案以财产权代替原宪法条文中的所有权,并确立了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的宪法原则。宪法修正案一方面规定财产权保护原则,另一方面对财产权也规定了必要的限制。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宪法这一规定有利于在公权力和私权利、私有财产和公共财产之间确定合理的界限,使受侵害的财产得到合理补偿。这将有利于公民运用损失补偿请求权得到权利救济。私有财产权入宪对我国社会和法治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形成对公共权力的严格限制,规范了国家权力的活动范围;要求所有的公共机关依照宪法尊重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严格遵循法定界限;有助于鼓励人们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从事创造性劳动,鼓励人们投资,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制度有助于建立公民权利救济制度。14、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享有的经济物质利益的权利。我国宪法确认的社会经济权利,主要包括公民的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以及物质帮助权等。劳动权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工作并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得相应报酬的权利。主要包括:就业权、取得报酬权、自由择业权和劳动安全权。在我国,劳动不仅是一项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义务。休息权是指劳动者在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劳动或工作后,为了保护身体健康,而享有休息和休养的权利。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因特定原因不能通过正当途径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时,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生活保障、享受社会福利的一种权利。13、受教育权。受教育的权利是指公民享有在国家和社会创办的各类学校和机构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权利。在我国,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是因为:第一,接受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第二,接受教育是公民个体发展与全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第三,接受教育也是公民能更好地享受权利的需要。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要求来看,公民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具体内容:(1)学习的权利。即以适龄儿童和少年为主体的权利主体享有接受教育并通过学习而在智力和品德方面得到发展的权利,这是受教育权利的核心内容。保障学习的权利,必然要求国家和社会提供合理的教育制度以及适当的教育设施等条件。(2)义务教育的无偿化。为了切实保障受教育的权利,现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并同时实行一定的义务教育无偿化,以确保义务教育制度的现实可行性。(3)教育的机会均等。这一内容要求任何权利主体均不得在教育上得到不平等的对待,但这并不妨碍允许根据不同的权利主体的不同的适应性和能力施以不同的教育。16、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职责和依法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5)依法纳税的义务。17、新中国宪法关于公民权利规定的发展我国现行宪法总结了前几部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的经验和教训,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充实、发展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地位。这主要表现在现行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在宪法结构中的位置,现行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放在了“国家机构”之前,列为第二章,突出了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反映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重视和保护,符合现代宪法的逻辑要求。(2)在内容方面,增加了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条文,使公民权利的内容更加充实。(3)在适用方面,强调了权利义务的一致性。(4)强调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条件。从物质上和法律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18、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正确认识、科学界定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我国宪法有关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指我国公民享受权利和承当义务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是由法律规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体现在:(1)公民在享受权利和承当义务上一律平等。(2)国家对公民权利平等地保护。(3)任何公民都应当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是我国宪法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我国宪法所确认的一项重要原则。表现在:(1)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是一致的、统一的。(2)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完全结合和。(3)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完全结合的。(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三、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对应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决定了它们的对应性。(1)权利和义务主体的对应性。(2)权利和义务行为的对应性。(3)权利和义务价值的对应性。四、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宪法关于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规定及其实现过程,与特定的经济、文化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1)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2)、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实现具有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国家机构1、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的国家机关的总称,是国家权力的物质形式,它包括全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的组织体系。国家机构不同于社会组织,特点如下:(1)阶级性。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的组织,为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权和经济利益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公共性。国家机构是以国家和全社会的名义进行活动,因而其管理活动具有公共性。(3)强制性。国家机构的活动对于全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以国家强制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