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0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考情探究(考点分布、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3.考点精讲
2.考点梳理4.好题冲关(基础、提升、真题)
12.考情探究・
1.考点分布
2020—2023年北京卷题型、考点与选材情况
年份题型结构考点关键词选材情况
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
分析引用目的,理解与推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023客观4+主观1三则材料:认知心理
理解概念含义,分析、运用文中信息
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根据材料,理解与筛选信息
根据材料,理解与推断概念含义
根据材料,理解与推断文意
2022客观4+主观1两则材料:古籍传承
根据材料,理解与推断信息
综合材料,筛选并整合、概括信息
根据材料,理解与推断信息
根据材料,理解并辨析、筛选信息
分析材料观点,概括观点并推理论断两则材料:人工智能深度
2021客观4+主观1
理解并辨析信息学习
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
根据材料,理解并筛选信息
根据材料,理解并筛选信息
2020客观4+主观1两则材料:登月工程
根据材料,理解并筛选信息
根据材料,理解与推断信息
综合材料,筛选并整合概括信息
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
【命题规律】
①形式上,非连续文。
②文体上,有学术论著、论文、科普文等。
③题材上,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创新、文艺理论、历史地理学、生物科普等。
④题型上,客观题+主观简答题,采用4+1的模式。
⑤新变化:重视教考衔接。2023年主观题以表格形式呈现。
【备考策略】
1.重视教材研读
以五册教材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提高理解文本的能力,指导学生提取
文章有效信息,梳理文章思路与主要观点。
2.拓宽阅读视野
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科技发展新动态。加强具有学术性的、有深度的、有逻辑性的文章的阅读训练。
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并系统归纳文本类型,构建基础知识框架,以形成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技巧培养
信息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应有别于文学类文本,信息类文本的阅读工具性、方法性更为突出,可以引导
学生结合思维导图等形式,提高阅读的速度与质量。
12.考点梳理|・
一、考点概述与解题方法
【考点概述】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
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所谓“筛选信息”,是指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
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所谓“整合信息”,是根据试题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
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
着力考查点:通常是与分析、概括相结合,试题选项涉及的信息区间跨度相对较大,并不仅局限于某
一自然段,而常常是涵盖多个自然段。
【答题步骤】
第一步,分析题干。
必须把握题干信息,筛选信息题往往考查的是选项的所答是否合乎题干的所问,如果选项所答
非所问,那么肯定是错误选项。
第二步,确定区间。
正确理解文意和题意,确定筛选范围,即检索相关的信息区域,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对
应的内容,然后再对诸多信息进行检视。
第三步,细心比照。
信息有显性信息,也有隐性信息;有文章中的真实信息,也有命题者命制的作为错误选项的“虚
假信息”。要反复认真分析比较,去伪存真,作出正确的判断。
----------------建IB分析内容题一比对选项与相关文字
排壹卸M排锁.箕由、排无
何芸近选与整合
中蜃西有依提
遗优报版题一■混■关系是否合理
--结论是否N实、合理
解题技巧一一先分层切片,再3级比对
步骤一:先将选项切片,分点找对应,定位信息源
[为什么切]因为选项是对文中多个信息点的概括、归纳和整合,一个选项包含了文中多个信
息点,其中一般会有信息点被设误。这多个信息点我们都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若不细切分,就比
对不细,导致错误信息点的“漏网”而误判。
[如何切]基本原则是将选项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断。如果是切分复句,一般以一个分句为一
个片断;如果是切分单句,可以按照句子主干(主谓宾)的结构切分;有时将较长单句中的某些短语(多
充当修饰重要概念的成分)切为片断。
[如何找]总的原则是依据切片中的关键词语在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源。
而实际情况是,有的选项(或选项中的分句)概括程度较低,与原文中的信息对应程度强,切片
后能直接迅速地找到信息源;有的选项(或选项中的分句)概括性强,是跨句子、跨段落的信息整合,
不能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相关词句,切片后须先将原文相关的关键词句的意义提炼压缩,然后再确定
信息源。
步骤二:对照原文信息,从3层级比对
在完成切片找对应后,可以采用“3级比对法”。
(一)检索定位,比对句中词语
因为命题者在命题时采用删词、添词、改词的手段来设置部分选项,所以抓住选项或原文中的
这些词语比对,就能迅速地排除部分选项。
【思维定向】
句中关键词易设陷阱
范围词全、都、一些、部分等以偏概全
程度词必须、一定,非常、十分,更、极其,比较等武断绝对
频率词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以偏概全武断绝对
时态词已经、将、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尚等混淆时态
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指代词之、其、止匕、这、它、那等
以偏概全
是非词必定、的确、有、无、是、无非等混淆是非
(二)聚焦逻辑,比对句间关系
首先,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其次,
比对每一分句的含意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特别要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等现象。
【思维定向】
句间关系设误方式易设陷阱
因果关系因果颠倒强加因果变换原因因果混乱
混淆时态混淆是
假设的结果变成了现实;或变换了假设前
假设关系非
提;或变成其他关系。
曲解文意
两个分句间把充分条件换成了必要条件,混淆是非曲解文
条件关系
或把必要条件换成了充分条件。
转换了前后两个句子间的关系,或把递进
递进关系曲解文意
关系变成其他关系。
把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的前后语句转换
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曲解文意
成了其他关系。
(三)分析推断,比对依据和结论
比对选项中的原因、条件、结论是否有依据。选项所述的原因、条件、结论在原材料中是否涉
及,是否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原因或条件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思维定向】
依据、结论选项特征易设陷阱
互换位置:选项将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倒置,造成结张冠李戴
论与依据互换。因果混乱
结论或依据残缺:(1)选项中的结论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选项所说
的依据在原文中却找不到。(2)选项中的依据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无法无中生有
得出选项结论。(3)选项中的结论是多种依据推断出来的,但是选项只有以偏概全
其中一种依据。(4)选项中的依据可造成多种结果,但是选项中的结论却因果混乱
只有一个。
【解题技巧】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很明显有两个步骤,一是筛选,一是整合。筛选就是根据题干信息
筛选出答题的有效信息,整合不是简单的列举合并,而应该是有机结合,这样才能选出正确选项。
对于该考点的训练,可参考如下步骤:
1.整体把握全文,审清题干及选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
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论述文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
中表达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题干及选项是问题关键所在,答题时必须弄清楚提供的
相关解题信息。
2.题文比照阅读,勾国重点信息。信息筛选的依据主要是题干和文本。做题时先认真分析题干,
明确命题指向,再回归文本,找到筛选区域,概括重要信息点,用笔把解题有效信息勾画出来。
3.仔细分析比对,注意细微差别。要注意“两个区别”和“八种关系”。
两个区别:
(1)“正确”与“最准确”的区别。如果题干中出现了“正确(不正确)”这一要求,那么考
生要明白该题要求选择的内容要么与文章中的信息完全一致(选择正确项),要么与文章中的信息
有出入(选择错误项)。如果题干中出现了“最准确”这一要求,那么考生要明白,选项中的对某
一概念的解说可能与原文的信息没有出入,但只有一个解说抓住了这一概念的本质内容,而这个
解说就是最准确的。因而对于这类题,考生不能从信息的正误角度去答题。
(2)“不属于”与“不符合文意”的区别。如果题干中出现了“不属于(属于)”这一要求,那
么考生不能从信息的正误角度去答题。因为它的指向性十分明确,就是告诉考生,选项中的解说
可能与原文的信息没有出入,但只有一个解说不符合(符合)题千要求,而这个解说就是要选择的
答案。如果题千中出现了“不符合文意(符合文意)”这一要求,那么考生要找出内容与原文信息
有出入的选项,而该选项就是要选择的答案。如第1题。
八种关系:
(1)部分与整体。即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漏掉限制性词语或混淆某些范围的界限,造成概念
范围的扩大或缩小。
(2)主要与次要。即命题者故意将主要的内容和次要的内容倒置。
(3)原因与结果。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
(4)主观与客观。即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或缩小事
物的功能和效用。
(5)肯定与否定。即命题者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阅读材料中否定的
事物加以肯定。
(6)已然与未然。即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
(7)偶然与必然。即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偶然说成往往,把可能的说法转述为必然的存在。
(8)有与无。即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加入原文中没有的信息。
二、选材类型
北京高考考查的材料有文本、图标、漫画、表格、统计图表等。材料的组合方式多样,或文本组合,
或图文组合,或表文组合,从不同的角度来呈现对象、话题或主题。这些材料单个看是独立完整的,而整
体看又综合地表达了更为丰富的信息。材料之间的顺序并不固定,调换材料顺序仍可表达原来的整体信息,
因而被称为非连续性文本,它们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
1.在内容上,多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表和曲
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
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
2.在文体上,跨文体。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综合
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
容。
3.角度多元,但问题聚焦,主题具有集中性。
4.内容具有时代性。材料一般都散发着时代的温热,亟需考生了解关注的问题,体现阅读与生活日益
紧密的特点。
课内信息类文本梳理
教考衔接,从新课程和新高考的改革精神来看,思辨性文本的学习和考查,“原点”在教材。教材中
的选文是最优质、最经典的范例,只要将教材学好,就可以解决几乎所有的应考问题。由于新教材是以人
文专题的形式呈现,给高考专题复习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因此有必要根据思辨性读写的要求,对五本教材
进行梳理,有选择性地提出复习要点。
教材中的信息类文本
1.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一一求真求实
(1)自然选择的证明/达尔文
(2)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
(3)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关增建
2.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一一理论的价值
(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恩格斯
(2)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
(3)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5)修辞立其诚/张岱年
(6)怜悯是人的天性/卢梭
(7)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
3.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一一伟大的复兴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
(2)长征胜利万岁/杨成武
(3)大战中的插曲/聂荣臻
⑷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
(5)县委书记的榜样一一焦裕禄/穆青冯健周原
(6)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一一2020中国抗疫记/钟华论
4.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一一劳动光荣
(1)喜看稻菽千重浪一一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沈英甲
⑵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林为民
(3)“探界者”钟扬/叶雨婷
(4)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李斌
5.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一一学习之道
⑴反对党八股(节选)/毛泽东
(2)拿来主义/鲁迅
(3)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
(4)上图书馆/王佐良
6.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一一探索与创新
⑴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
6.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一一探索与创新
⑴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
(2)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
(3)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⑷说“木叶”/林庚
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一一使命与抱负
(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8.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一一苦难与新生
包身工/夏衍
9.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乡土中国》/费孝通
三、整体阅读方法
信息类文本阅读“四步法”:
第一步,透过材料标题(或出处),弄清文本类型。
通过对标题的揣摩,辨别文本的写作对象是什么,并据此断定文本类型及大致内容。
第二步,圈点关键信息,把握文本局部信息。
迅速浏览各则材料,圈点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学术论文中的不同观点、新闻中的主体及核心事件、
调查报告中的结论等。
第三步,厘清行文思路,把握每则材料的中心内容。
一则材料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要弄清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厘清文本的脉络;如果只有一个段落,
则要弄清其行文思路和结构方式,进而通过关键信息,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内容。
第四步,把握文本异同,明确命题意图。
在准确把握材料中心内容的基础上,厘清多则材料之间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思考命题者为什么将这几
则材料放在一起考查。
【范例】
(2023•北京通州•统考一模)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科幻电影是以符合科学原理的幻想故事为内容的影片。20世纪50年代,在科学幻想小说基础上发展起
来。一般以科学技术上已经获得的新成果、新发现或新探索为依据,构想未来世界的奇幻情景。内容注重
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助于活跃思维,促进科学发展。同时较多利用特技拍摄,有利于电影摄制技
术的提高。经典科幻片往往是具有合情合理的大胆设想和创新意义的影像,关注时代科技前沿,建构超越
现时代的科技假说,挖掘尖端科幻题材的审美魅力。从对太空旅行、外星来客、星际战争、激光遥感、人
工智能的表现,到对基因克隆、时光隧道、平行时空、量子纠缠、虚拟世界等的展示,折射出人类现代科
技的进步轨迹,也体现出创作者超凡的想象力、创造力、把控力。
研究者把科幻片分为“硬科幻片”和“软科幻片”,两者分别建立在硬科学和软科学基础之上。硬科
学是指自然科学的各主要学科。着重以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为幻想题材或主题的科幻电影为硬科幻片。软
科学是指社会科学的各主要学科。以社会科学学科为幻想题材或主题的科幻电影为软科幻片。2019年上映
的《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前者属于硬科幻片,后者属于软科幻片,它们都对传统好莱坞科幻电
影类型的叙事惯例进行了改写,完成了科幻故事的中国叙述。《流浪地球》的上映,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
国科幻电影的热切关注,这一年被影迷们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伴随中国航天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
新成就,国家航天局着力推动航天科技与文化艺术跨界合作、深度融合、共同繁荣。航天特有的科学精神、
英雄主义、探索未知的元素,催生了一批航天题材电影,中国航天电影创作进入高峰期。
对于未知世界的想象,中国人古已有之。科幻电影与科学技术、国家战略和具体国情紧密相关,特定
的文化和民族心理影响科幻电影的发展。优秀的科幻电影是不断探讨人类终极关怀的哲学命题,表达人对
信仰的坚守和“爱”的主题。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观众对科幻电影视听价值和奇观满足的期待值。可以说科
幻电影是技术的驱动因,也是技术的受益者。我国科幻电影的理论探讨需要回归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作和生
产语境,更好地表达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并根据中国电影工业的实际情况,让“软科幻”和“硬科
幻”相结合。
(取材于新华网、人民网等相关文章)
材料二:
科幻影视已经成为人们仰望星空、探索宇宙、向往未知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幻想,
凝聚着电影工业的顶尖科技,彰显国家科技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流浪地球2》拍摄过程中运用了3D打
印、CNC数字车床、激光雕刻技术。导演郭帆说:“片中95%的道具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和工业技术进行
了完美结合。”电视剧《三体》中杨冬进行粒子实验的良湘加速器的场景正是在我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一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国家实验室取景的。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科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着人们对未知世界想象的高度。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更为中国人对宇宙的想象又添了一抹亮色。
越来越多的观众见证了我国航天员出舱、嫦娥探月等重要事件,他们对科幻影片中的故事表达和场景设定
不再陌生,这让科幻电影创作者和观众可以更好地进行对话。《流浪地球2》引发“央企朋友圈评论”,被
网友誉为“最硬核的梦幻联动”,这恐怕是电影上映之初未设想到的溢出效应-----部电影能吸引如此多
“行业客户”。“中国石化”在其官方微博上喊话:在看电影《流浪地球2》时,你一定有被影片中太空电
梯的镜头震撼到。要打造出这么结实的钢索,什么材质才能胜任呢?巧了,我们有中国石化,仪征化纤的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它的直径只有0.5毫米,相当于5根头发丝般细小,但强度是钢的18倍。别小看
这样一根细丝线,它的承重力能达到35公斤,相当于可以吊起一个小孩的重量。当初吊起港珠澳大桥的,
正是它!拥有了这种高科技材料,“太空电梯”或许指日可待。
现实中,一些出现在科幻影视中的科幻,正在成为“科技成果”,如《三体》中展现的“黑科技”一
一飞刃,是一种超高强度的纳米材料。这种极细的丝状纳米材料,可将船只“审判日”号切割成条状。在
现实中与“飞刃”特征接近的是具有超高机械强度和低密度的碳纳米管,但它目前还无法做到像“飞刃”
一样,横跨运河两端几十个来回。2022年4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在高压下合成高度有序晶态金刚石结构纳
米线,这种金刚石纳米线具有与碳纳米管相当或更高的拉伸强度和极强的柔韧性。《三体》世界中的人类
社会,虽然没有实现“无穷的能源”,却也是有极度充盈的能源供给,支撑起整个地球的无线供电,而这
个能源就来自可控核聚变。核聚变是太阳和恒星的能量来源,与其他核反应不同,核聚变不会产生放射性
废物。核聚变技术有望为人类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帮助人类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现实世界中,
我国的“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便于2021年实现了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
等离子体运行,依靠该技术,最终建成可控核聚变发电站。科技与未来接轨的脚步在不断加速,科幻的无
限想象也为现实中“科技成果”的产出画出蓝图。
(取材于新华网、人民网等相关文章)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表现人工智能在虚拟世界、外太空等领域的把控力。
B.由于“硬科幻片”“软科幻片”有严格的区分标准,要使它们结合是非常困难的。
C.《流浪地球》从中国人的视角反映人类的终极关怀,具有优秀科幻电影的特征。
D.国家航天局着力打造航天题材的科幻电影,旨在探索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方向。
考点精讲:文体特征
整体文本特征
①篇幅都比较短,文字较简洁,既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又具有文化性、传统性的特点。
②信息密度较大,文字简短但包含陌生化、科技化、前瞻性的信息。
③选文比较新,往往截取的是最新的理论成果。
④主题以文艺理论为主,也经常会涉及社会伦理、历史科学等主题。
⑤选文的社会性和时效性比较强,引导学生去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借此促使学生思考个人与所处时
代的关系。
考生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题目,可分三步走:把握信息一筛选信息一整合信息。
考生要想把握文本信息,就要学会分析句子主干。文本都是由句子组成的,而准确分析出句子的主干,
就能将长文章读短,这样就容易把握文本信息了。
一、实用类文本整体阅读
实用类文本主要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常见题型有以下5种:
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分析作品基本特征与表达技巧
3、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4、分析人物形象
5、对文本进行探究性阅读
在思考解答问题前,一定要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做到四个明确:明确文体特征,明确文章内容,明确
文章结构,明确文章主旨。下面分别就各种实用类文本作简要概述。
(一)传记
传记是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传记主要分为自传和他传两
种。
阅读传记的主要要求是:
1.明确对象——看“人”。即明确传记的主角、次要人物及其相互关系,明确传主的性格、品质特点。
2.理清思路一一理“线”。即传记的行文思路和线索,要梳理出传主的人生经历、人生轨迹,文章依照
什么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来行文的。
3.梳理事迹——谈“事”。即要筛选出传主有哪些“事迹”“行为”“贡献”“成就”“经验”等。
4.知晓观点——通“情”“理”。即要清楚作者传达了传主什么样的思想、观点、人格等,也要了解作者对
传主的情感态度。
5.把握手法抓“特色”。即要把握人物传记通过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记述人物。如细节描写、正面描写
和侧面描写、举例引用、详略得当等。
(二)新闻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广义的新闻
包括消息、通讯、特写和新闻评论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阅读新闻的主要要求是:
1.明确文体特征,理清主要事件。新闻属记叙文范畴,不论是消息还是通讯,要从文体特征入手,了解
记叙对象,看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了解主要事件及主要内容。
2.理清行文脉络,把握文本主旨。理清段落层次,领悟文章脉络、顺序,理清行文思路,研究文本主旨,
揣摩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3.分析表现手法,探寻写作技巧。一般可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对比、渲染、烘托、
抑扬、以小见大、正面和侧面描写等艺术技巧,主次、详略、繁简等材料安排,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结尾等结构特色,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几个角度去分析考虑。
(三)访谈
访谈是带着对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点的问题去访问专家、名人或其他知情者,请其对所提问题进
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访谈的内容包括提问者提出的问题和访谈对象回答的内容。
访谈的观点包括访谈作者的观点和访谈对象的观点。
阅读访谈的主要要求是:
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讨论话题和关键内容,明白它写什么人,叙述什么事,分几个部分,作者的写作
意图基本倾向是怎样的。
2.将访问者和访问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的问题,明确主要有哪些问题,再阅读被访者的文字,
对其回答的内容进行重点圈画。
3.关注一些关键问题的回答,通过阅读被访者的回答,归纳其主要观点、立场、态度;并以此了解被访
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对某个问题的建议主张。
(四)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
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体。
阅读调查报告的主要要求是:
1.迅速准确的阅读文章第1段(开头部分),把握调查的对象、内容。
2.阅读全文,了解清楚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注意事件的细节。
3.重点精读调查者收集总结的数据,以及调查者发表议论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解读分析方法一样。
(五)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类文体。
阅读科普文章的主要要求是:
1.抓被说明的主要事物。
2.抓主要事物的特征。
3.抓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4.抓科普文章的文学手法。
二、实用类文本解题意识
1.文本意识
题目都源于原文,而答案与原文的关系则是镜中花,水中月的关系,看得见,却又看不清。命题者依
据选文,考生答题也要依据原文。
2.问题意识
阅读主观题就是要求考生就提出的问题作答,考生一定要围绕“问题”对应回答,要问什么答什么,
有几问作几答,怎样问就怎样答。
3..得分点意识
阅读简答题的一个答案有多个得分点,而得分点是同赋分紧密联系的。如果一道题2分,要求考生概
括回答,一般概括一个要点即可;要求用原文词句回答,则一般要在原文中找出两个恰当的词语。如果是4
分或6分题,答案要点就两到三个(一般一点2分),题目的分值,是答题得分点数的重要提示,考生要有得
分点意识,按赋分解答。
4.关键词意识
答案在原文中也是阅读题命题的原则之一,考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文中与题目相关
的关键词语,提取答案要点。文中的关键词句实际上就是答案要点,考生要学会从文中寻找,并利用其提
示作用提炼出答案。
5、术语意识
要识记和积累一些作答实用类文本阅读考题的常用术语,这样才能做到更接近参考答案,才能得高分。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实用类文本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信息主要有:传记中传主的行为、成长历程、思想以及影
响传主思想的事件和某些原因,新闻事件,科普文章中说明对象的特点以及调查报告中调查的内容和得出
的结论等。
1、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试题5步骤
(1)定向
根据题目要求,在把握全文整体思路、结构的基础上,确定信息所在的区域。
(2)选择
根据要求,在已确定的范围内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3)分类
对筛选出来的所有信息,按照某个标准进行分类。
(4)合并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继续提出新的分类标准,合并同类项,进一步整合,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5)重述
将整合得到的信息(词句),按照题目要求的语言形式,通顺地表述出来。
2、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试题3方法
根据试题要求,将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取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
摘取法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其答案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
求宽泛的试题。
需要概括归纳的内容往往涉及不止一个语段,依据要求,将相关内
合取法
容筛选出来,分别摘取并组合在一起。
需要概括归纳的内容,要运用辨别、筛选、参照、分析等多种思维
提取法
方式,一层一层、一级一级反复提取,不断提炼,才能得出答案。
典例引领
例1(2021年北京高考)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机器学习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通过设计算法,让计算机可以从有限的观测数据中分析并获取规律,
然后利用“学习”到的规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从而帮助人们完成应用任务。运用机器学习解决应用问
题,一般包含如下几步:首先是对观测数据作预处理,然后是从观测数据中提取有效特征并对特征进行转
换,最后是构建函数并利用它进行预测。
传统的机器学习主要关注预测函数的构建,至于特征,则一般是通过人为地设计一些准则,然后根据
这些准则从观测数据中获得。对机器而言,这可看作是一种“浅层学习”。由于浅层学习有时不能很好地
获得有助于提升预测准确率的特征,“深度学习”应运而生。
深度学习需要构建具有一定“深度”的模型,让机器自动从观测数据中学习到有效的特征,帮助提升
预测的准确率。“深度”与数据处理过程的组件数量密切相关,深度模型的原始输入与输出结果之间有多
个组件,每个组件都会对数据进行加工,并影响后续组件。当得到最终的输出结果时,我们并不清楚每个
组件的贡献是多少,判断每个组件对输出结果的影响称为“贡献度分配”问题。以下围棋为例,每当下完
一盘棋,我们会思考哪几步棋导致了最后的胜利或失败,判断每一步棋贡献的多少就是贡献度分配问题。
该问题在深度学习中至关重要,解决起来也非常困难。
目前,深度学习大多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实现。人工神经网络内部包含多个层次,正好能满足深
度学习的“深度”需求。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快速发展,其所使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从早期的五至十
层增加到目前的数百层,这极大提高了特征提取与转换的能力,也使预测的准确率随之上升。
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诸多领域并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要想在方兴
未艾的科技革命中占有先机,牢固掌握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必要条件。
L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机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从数据中寻找到某种规律。
B.机器学习从数据中学到的规律可以用函数来表示。
C.机器学习完成特征提取与转换后就可以进行预测。
D.浅层学习无需人工干预,完全依赖机器自主完成。
例2(2020年北京高考)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的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月球背面。
人类在地球上始终无法看到月球背面。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
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人类此前的所有登月活动都是在月球正
面完成的,嫦娥四号创造了历史。
嫦娥四号着陆于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与相对平坦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地形更为复杂,几乎
全是环形山和古老的陨石坑,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面貌。玉兔二号在月背巡视,开展地形地貌测量、浅层
结构和矿物成分探测,将为人类研究月球矿物质结构和太阳系起源提供更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由
于月球自身对月背形成天然的屏障,没有来自地球的各种辐射干扰,可以为各类天文观测提供难得的纯净
环境,填补地面射电观测的诸多空白。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背之前,前苏联与美国虽然已完成了月背的成像工作,但一直没有航天器造
访这片古老的神秘之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障碍。由于月球自身的阻挡,地球上的测控站无法与月
背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也就无法对着陆月背的航天器进行测控。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建立一座连接地
球和月背的通信基站。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上放
置一颗“鹊桥”中继星。“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地月系统中的五个平动点之一,位于地球至月球连线的
延长线.上,与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固定。L2点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和在三体问题中相对固定的几何位置,
决定了它在停泊中转、中继通信、天文观测,星际转移等深空探测任务中,具备独特的工程应用价值。
“鹊桥”中继星是我国也是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的专用中继卫星,2018年5月21日发射后,在地面的
控制下,完成了地月转移、月球借力转向、Halo轨道捕获等关键控制,成功实现了沿Halo轨道的飞行。在
完成在轨精度和指向测试后,“鹊桥”具备了实现地面测控站和月背数据中继的能力。这座通信桥梁的架
通,使我国航天器的月背软着陆最终从美好的设想变为现实。
(取材于李潇帆、武勇江等的相关文章)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四号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在艾特肯盆地着陆的探测器。
B.月背更接近月球的最原始面貌,因此更有利于天文观测。
C.嫦娥四号造访月背前,人类对月背的地形地貌一无所知。
D.“地月拉格朗日L2点”处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固定位置。
即时检测
(2024北京丰台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建设统一的全国碳市场,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中国的碳市场是
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碳市场),以及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碳市场)组成。强
制和自愿两个碳市场既各有侧重、独立运行,又互补衔接、互联互通,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这对
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意义重大。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上线交易。据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强制碳市场启动
近三年以来,总体运行平稳,制度规范日趋完善,市场活跃度逐步提升,碳排放数据明显改观,碳排放管
理能力全面提升,价格发现机制作用日益显现。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顺利完成了2019〜2020年和2021〜2022年两个履约周期,实现了预
期的建设目标。第二个履约周期成交量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了19%,成交额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了89%。
同时,第二个履约周期企业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参与交易的企业占总数的82%,比第一个履约周
期增长了近50%。
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已达到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覆盖年二氧
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同时,碳
价整体呈现平稳上涨态势,已由启动时的每吨48元上涨至每吨80元左右,上涨66%左右。
(取材于董鑫的文章)
材料二
2024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在京启动。这是继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市场启动后,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又一项制度创新,有利于推动形成强制碳市场
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是我国碳市场建设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碳交易,交易的是什么?目前碳交易的产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碳配额,就是政府分配给重点排放单
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即碳排放权。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如果重点排放单位的实际碳排放量
低于政府分配的配额总量,那么富余的配额就可以卖掉,从市场交易中获得相应的收入;反之,如果实际
碳排放量超过配额,那就要从市场上购买其他单位富余的配额,履行碳配额清缴义务。未清缴或未足额清
缴碳配额的重点排放单位,将面临处罚。
碳交易的另一种产品是核证自愿减排量,即CCER(ChinaCertifiedEmissionReduction)。对于重点排
放单位之外的其他主体,政府鼓励大家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自愿开发和实施减排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
林业碳汇、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领域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这些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减
排量,经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机构申定核查后登记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可以为各类市场主体的节能减碳行动提供支持。减排项目业主通过出
售CCER获得经济回报,更加主动自觉地参与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高排放企业可以使用CCER履行碳减
排义务;企业和机构可以购买CCER抵销碳排放,实现产品和重大活动碳中和,践行低碳承诺,履行社会
责任。
(取材于孙杰的文章)
材料三
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可
以参与自愿减排交易。也就是说,普通人也可参与自愿减排交易,通过购买CCER抵销自身碳排放,履行
社会责任。比如一个人从北京到外地出差,无论是乘坐火车、汽车或飞机等交通工具,都会产生一定的碳
排放,形成碳足迹。那么,未来他就可以通过在市场购买CCER,抵销这部分碳排放,为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低碳出行是一项参与低碳减排的好方式。北京市依托碳市场,创新性打通了碳普
惠和碳交易。碳普惠平台收集的公众低碳出行碳减排量,经审定后,可在北京试点碳市场交易,用于重点
碳排放单位配额清缴抵销或主动履行减碳社会责任。截至2023年9月,共签发低碳出行碳减排量12.7万吨,
大部分已出售至重点碳排放单位用于碳排放履约,所得资金通过碳普惠平台回馈参与低碳出行的公众,形
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为激励市民积极参与绿色出行,北京市发布MaaS(MobilityasaService出行即服务)
低碳出行碳减排项目评估方法。2020年9月,北京市交通委联合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推出了“MaaS出行绿
动全城”碳普惠活动。市民在平台APP注册个人信息,获得个人碳能量账户后,采用步行、骑行的方式出
行时,开启导航收集碳能量,行程结束后用户可实时获得碳减排量。个人账户中获得的减排量可捐助植树、
修桥等公益活动,也可在平台APP内兑换公共交通优惠券、购物代金券、视频会员等奖品。目前,该项活
动仍在持续开展,截至2024年3月,参与的市民已超过440余万人,累计碳减排量68万余吨。
(取材于骆倩雯、孙宏阳的文章)
根据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在推动碳减排方面,各方有哪些积极作为。
IRV好题冲关.
基础过关
(2020北京东城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
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学属于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从动态整体角度研究人体生理、病
理、药理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寻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学问。
中医学理论体系约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医依靠中国传统哲
学智慧的指引和自身经验的积累,提炼总结出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对人
的生命、健康、疾病等医学重大问题的认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强调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和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的融合共生。而阴阳五行学说是遵循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的辩证
法思想,其推理体系贯穿中医整个理论体系当中。辨证论治强调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通过中医四诊合参,
由表及里,由外及内,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病因病机,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在整个辨证论治过
程中,运用整体观来辨证施治,整体把握寒热属性,把人体当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现了“人为贵”
的人文精神。用整体观思想去理解人,去了解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倡导人的主体性作用。这些思维方式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一脉相承、同源同构。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阐述的不仅仅是医学理论体系,更承载了深邃的哲学智
慧。
(取材于李琳、胡志希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儒和医的关系在宋代已被高度强化,并生成“儒医”一词,“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
术者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者,谓之儒医,甚大惠也”。自此,由儒入医、儒而兼医者成为一种潮
流与趋势,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儒与医的结合激励着医者尽心尽力救人性命,医之活人也诠释了儒学之大
义的仁爱精神。
儒者无论何时何地,或富贵或贫贱,理想、信仰不可丢,这是儒生爱人、利民、济世的根本动力。历
史使命感与担当意识是儒者情怀的重要特征。医者活人、儒者济世,生命关爱与人文情怀必须兼而有之。
作为一名儒之医者,他要秉承济世情怀救治每一位病者;作为一名医之儒者,他须以活人之术诠释儒家的
仁爱精神。
儒学为中医奋勇抗疫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进行性延髓麻痹病因介绍
- T-CIE 232-2024 液气换热型水冷板式间接液冷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 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下第七章了解地区第九课时教材知识梳理
- 呼吸道职业暴露
- (报批版)塑料造粒环评报告书
- 商务励志工作报告汇报模板33
- 重庆2020-2024年中考英语5年真题回-教师版-专题01 语法选择
-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9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A4
- 2023年汽车电喷项目融资计划书
- 2023年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项目融资计划书
-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教学课件
- IEC60335-1-2020中文版-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中文翻译稿)
- 《HSK标准教程1》-HSK1-L8课件
- 幼儿园小班绘本:《藏在哪里了》 课件
- 上册外研社六年级英语复习教案
- 替班换班登记表
- 社会保险法 课件
- 阿利的红斗篷 完整版课件PPT
- 桥梁工程挡土墙施工
- 供应商质量问题处理流程范文
-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完整版)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