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如何读懂一首古诗
前备知识——古诗语言特点与章法结构
一、古诗的语言特点
读懂一首古诗,最关键的是读懂古诗语言,即读懂“诗家语”。“诗家语”是诗人创作使
用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有别于日常使用语言,也有别于其他文体语言。从词法、句法维度看,
它具有反常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惯于改变词性,言语具有意象性;②惯于改变词
序,言语具有跳跃性;③惯于省略成分,言语具有凝炼性。
1.语言“变性”
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以此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常见的有名词活用、形容词活用和动词活用现象。
示例:①名词活用。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锦帽貂裘”等
于说“戴锦帽”“穿貂裘”。
②形容词活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绿”,使动
用法,意为“使……变绿”。
③动词活用。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饮”,
使动用法,意为“使……饮酒”。
2.语言“变序”
诗人写诗,有时为了强调某些意蕴,达到某种特殊效果,或出于格律等表达的需要,故意
改变某些词的顺序。主要体现在主语后置、主宾换位等方面。
示例: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景页《黄鹤楼》)“汉阳树”和“鹦鹉洲I”
为陈述对象,为主语后置。
②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光彩生门户”应为“门户生
光彩”,为主宾换位。
3.语言“省略”
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产生了省略现象,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了想
象空间。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①答话蕴含问话;②意象组合。
示例:①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作
者采用答话蕴含问话的方法,把诗歌精简压缩为二十字。
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作者把多个意
象直接拼合,表达了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
二、古诗的章法结构
(一)近体诗的章法结构
1.常见章法结构
①四分法:起承转合
②二分法:前两联为第一层,后两联为第二层
律诗常见结构
③三分法:首联为第一层,中间两联为第二层,尾联为
第三层
①一般结构:起承转合
绝句结构②两句铺陈,两句议论或抒情
③前三句铺陈,第四句揭示中心
2.近体诗(主要是律诗)的起承转合结构
(1)“起”定基调
起,即起笔,或引事起,或就题起,或对景兴起等等。律诗首联为起,绝句第一句为起。
了解古诗的起笔之法,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文本。如较为常见的点题起笔法,即诗歌首联点明
呼应标题。
⑵“承”起续境
承,即承接,承接之法,应注意与题目的关联,并紧接起句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
事例证。律诗第二联为承,绝句第二句为承。“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
但它不是“起”句的简单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承”句多为写景或叙事。
(3)“转”造波澜
转,通常指转折,但也有转变、变化之意。律诗之转在第三联,绝句之转在第三句。转往
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转句是转折突起,陡生波澜,有起
有伏,力免平铺直叙。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的思路,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
的重要线索。所以,诗歌的“转”句最为关键,而诗歌命题常在“转”句上做文章。
(4)妙“合”主旨
合,即作结,于律诗为第四联,于绝句为第四句。作结之意,即将前面三句或三联,作一
总结以为收束。好的结句有以景结情、以情收尾或放开一步、另拓新境的表达效果。一般来说,
尾句(联)通常会表明题旨,这就要求我们有意识地发掘尾句(联)所蕴含的情感主旨。
3.律诗中间两联的对仗
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对仗工整是其基本要求。如何“工整”?字数相等,平仄相
对,结构相同,语意相关。利用“对仗工整”的规则(尤其是“结构相同”“语意相关”的规
则),可以帮助我们推知诗歌中的难点。
(二)词的章法结构
词的章法多取法于诗,但由于要紧密配合音乐,又有着不同于诗的特点。开头、过片和结
尾怎样写,可以说是词的章法的核心。
1.词的起调、发端要“工”。要像园林的门扉,使人一推开便能窥见佳景的一角,但又
不能一览无余,这样才能引起人一定要走进去、看下去的浓厚兴趣。宋词中有一些比较常见而
又有特色的开头:
(1)造势:开门见山,直陈胸臆,一起句就道出词的主旨或概括词的内容。单从词句上看,
似乎平淡无奇,实则似引弓待发,往往笔锋一转,便如悬崖飞瀑,一泻而下,称之为“造势”。
柳永名作《望海潮》开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像散文一样直陈而出,
粗笔勾勒出全词所写对象的轮廓。
(2)造境:由写景入手,先造出一个切合主题的环境,然后因景生情,依景叙事,带出词
的主体部分来,称之为“造境”。范仲淹的《苏幕遮》写的是羁旅思亲,以“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开头,非常洗练地描绘出一个寂寞、凋零的深秋景象,使人一看便产
生羁旅难熬、心情惆怅的感觉。
(3)造思:先设一问,或点出题意,或造一悬念,引人深思,使人急于要看下去。然后以
答语的形式引出词的主体。这是词人常用的一种开头方式,是谓“造思”。如欧阳修的《蝶恋
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2.过片是词特有的章法。什么叫过片?除小令外,词都是分片的,而多数分为上下两片。
它们是表现同一主题的两个层次,其间必定要密切关联。关键就在上下片衔接之处,即下片的
开头部分,称之为“过片”。
(1)笔断意不断,上下紧相连。如李清照的《声声慢》。
(2)上下连贯,文意并列。上下片文意并列,或一正一反,或一今一昔,而以过片为桥,
下片首紧承上片尾,使上下片贯通一气。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写今,下片怀
古。
3.词的结尾非常紧要,往往是全篇的点睛之笔。结句要像勒住一匹狂奔的骏马一样,既
收束有力,又能发人深思,留有余地。或以景作结,或以情作结,或以问作结。
词的写作结构一般呈直线型。如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前半泛写,后半专叙;前面写因,
后面写果等。
【复习目标】掌握读懂古诗的直接路径(标题和情语)与间接路径(作者、注释和试题)。
【考情微观】
年
卷别篇名朝代作者体裁题材读懂启示
份
欧阳
全国《画眉鸟》七言①从时间上看,多读
宋代修/文咏物诗
甲卷《画眉禽》绝句读唐诗宋词。
同
②从体裁上看,多读
全国《白下驿饯五言
唐代王勃送别诗读近体诗,尤其是律
乙卷唐少府》律诗
诗(以七律为主)。
202《醉落
新高③从题材上看,既要
2魄•人日南魏了
考I宋代宋词节令诗关注传统的题材诗,
山约应提刑翁
卷如咏史诗、边塞诗、
懋之》
送别诗,更要关注新
新高
高考背景下选材由
考II《送别》唐代李白古风送别诗
传统到注重古诗的
卷
交际属性的趋势,熟
《和南丰先
全国陈师七言悉寄赠诗、酬和诗、
生出山之宋代酬和诗
甲卷道律诗干谒诗等题材类型。
作》
④从作者上看,多读
全国《鹊桥辛弃
宋代宋词闲适诗读名家作品,尤其是
乙卷仙•赠鹭鹭》疾
202名家写的陌生作品。
新高
1《寄江州白杨巨七言⑤从内外结合看,多
考I唐代寄赠诗
司马》源律诗注意课内诗歌与课
卷
外诗歌的联系。高考
新高
七言近年来很注重课外
考n《示儿子》宋代陆游教子诗
律诗与课内的关联。
卷
【知识图要】
’明题材
读■{读标题
1联作者,知人世--—知内容
懂
,---------------间接直接、探意旨
读注释,明暗不[古
1路径路径
诗
会明主旨
借试题,巧理解—q抓情语
专项突破一掌握读懂古诗的直接路径一一标题和情语
(一)读标题,挖信息
标题,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其蕴含的信
息有:
揭示作品的线索(陆游《游山西村》,'提示时间、地点、对象、事件(王建
“游”,以游踪为线索)《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欧阳修《画眉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辛弃疾《鹊桥
——
鸟》,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仙♦赠鹭鹭》)
表明诗歌的题材或体裁(苏轼《送暗含情感或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
子由使契丹》,送别诗)(杜甫《春夜喜雨》)
根据下列标题,挖掘其蕴含的信息。
标题蕴含的信息
白下驿饯唐少府(1)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
(2)
应提刑懋之
奉和袭美抱疾
(3)
杜门见寄次韵
苦笋(4)
赠别郑炼赴襄阳(5)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
(6)
试
【特别提醒】规避读标题的误区
①《饮中八仙歌》《丽人行》《李凭箜篌引》《病妇吟》,这里的“歌”“行”“引”“吟”
表示诗歌的体裁类型。
②词牌名“昭君怨”“虞美人”“祝英台近”“二郎神”“忆王孙”等不能反映词作的
具体内容。
③乐府旧题一般只揭示诗歌的题材类型,而不反映诗歌的具体内容,如“出塞”“塞下
曲”“关山月”“将进酒”等。
(二)抓情语,明主旨
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紧紧抓住,这是理解诗情的一条捷径。
情语多出现在诗的后半部分,尤其是尾句,还有词的下片。有时,作者也“移情”到景、物中,
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哀”字。
当然,诗中所谓的“情语”并不都是诗人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有的诗人会故意用反语(这
种情况很少)。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能够通过抓“情语”进而读懂诗歌的。
类型阐释示例
指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如
类型的词语,也叫“情感“愁”“怨”“恨”“愤”“忧”“凄
显性语”,多为动词和形容词,,,
词语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悲”“喜”“乐”“悔”“思”“怜
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泪”“闲”“怅”“怆”“孤”“
和基调独”“寂寞”等词语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
①描摹景、物、事、人等要回”,这两句借“风、天、猿、渚、沙、
素的词语。它们虽然不是诗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
眼,却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情白、飞”等词修饰,点明了节序和环境,
感,这种词语叫“景物语”渲染了浓郁的秋意,给人以沉郁苍凉、
隐性悲壮压抑之感
词语如
“但”“却”“惟”“仍”“又”“只
,,
②表情态、语气的虚词
,,徒”,,空“,,尚“,,犹”等词语。如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犹”“只”二字,将作者遥望金陵时
那种物是人非、无限怅恨的感叹传达了
出来
请找出下面这首诗后两句中的显性词语和隐性词语,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鉴赏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的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
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
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第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
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第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
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第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做法。诗中没有刻
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从诗作主旨来看,此诗深刻描画了少妇微妙的心理变化:有愁一知愁一掩愁一解愁一触愁
—悔愁。诗歌也抓住天真烂漫的少妇于登楼眺览春光时,顷刻间的感情波澜,表现了世俗荣华
不如朝夕相爱的思想。全诗先抑后扬,耐人寻味。
(1)显性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隐性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项突破二掌握读懂古诗的间接路径一一作者、注释和试题
(一)联作者,知人世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经
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歌时,必须注意作者的遭遇、境况,注意作
者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了解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关于
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题目会提供相关注释,有的因为是名家名篇则不再加注,需要考生从
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二)读注释,明暗示
诗歌后面如果有注释,则注释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知晓这些信息,会对读懂诗歌有直接
的帮助。
注释作用
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暗示作者
介绍作者,提供与“此诗作于
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
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
难酬、愤懑孤寂的深层原因
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
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和相关诗
帮助读懂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句
链接他人评价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思想内容
要把注释当成正文来读!
(三)借试题,巧理解
高考古诗鉴赏第1题是选择题,它对读懂诗歌的帮助极大,所以要把握好选项特点:①四
个选项一般是按照诗句顺序对诗歌的逐一解读;②信息量大,包括内容、情感、语言、手法、
主旨等丰富信息;③只有一个错误选项,并且大多是在细节上设误。总之,如同文言文阅读内
容概括分析选择题一样,选项有75%的内容是正确的。抓住它们,再加上自己的阅读理解,读
懂诗歌便已成竹在胸。
【典型例题】
(2021.新高考I)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渝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
佛教讲经的集会。
请在理解正文、结合注释并联系题干的基础上,填出下面导图中的空缺内容。
关切中有问候-----问平安,二问
上首联
H-住得惯否
T颔联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江<_—____借__盛__赞__美__景__来__宽___慰__对__方______
州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
-(颈联卜——岁晚雁书难寄,遥想(你)天涯
病孤
劝告中有鼓励——
q尾联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地理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 港口货运代理业务操作考核试卷
- 体育表演赛事直播考核试卷
- 医学资料 欧美风医疗模板学习课件
- 生态保护电动汽车充电规划考核试卷
- 液化石油气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策划考核试卷
- 家用通风设备智能化发展前景预测考核试卷
- 汽修门店代运营合作协议
- 防水工程合同范本
- 人教版高中物理精讲精练-必修1第01讲: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解析版)
- 校长在中考复习备考研讨会上讲话:聚焦中考命题核心!靶向突破薄弱环节
- 健康管理师的心理健康指导试题及答案
- 邯郸2025年河北邯郸市春季博硕人才引进143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3.2《做自尊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T-CALI 1101-2024 家用太阳能光伏照明产品-性能要求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
- 设计院挂靠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慧物流)参考试题库资料及答案
- 上海市松江区届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2025年浙江省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高频必练考试题(附答案)
- 《影视照明技术》课件:照亮影视作品的灵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